开始的英文是什么词((精选10篇))由网友“千奈”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开始的英文是什么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回文词
:始见北宋,这与宋词创作繁荣有关系。元明极少。此后清词继起,回文词可宋代匹敌。据资料现存的回文词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上片下片都随句反复;二、同一词调由末尾倒读,其中有的是下片为上片的倒读,有的是全篇从末尾倒读,倒读时,有的句式不变,有的句式改变;三、借读回文:次句从前一句中借用几个字,回读成句;四、倒读后成为另一词调;五、倒读成为诗(也有诗改为词的);六、回环韵:上下片按同一词调同句倒读,成为另一首词。
西江月·泛湖 〔宋〕·苏 轼
雨过轻风弄柳,湖东映日春烟。晴芜平水远连天,隐隐飞翻舞燕。
燕飞翻飞隐隐,天连远水平芜。晴烟春日映东湖,柳弄风轻过雨。
这首词描写泛舟湖上所见春景。其上下片互为回文,意义相仿,但因景物出现次序不同,意态便有分别。上片写雨后初晴,下片则为因晴转雨,全词表现出晴雨之间的反复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泛湖人的悠然心境。
回文词《虞美人》改回文七律诗
时来冷雨秋凉峭,醒梦诗怀绕。月明辞泪怨愁情,夜寂,断魂归恨客心惊。枝疏落叶枯残日,雁唳驰风疾。苦声悲笛暮船征,远岸,露堤幽树玉蝉鸣。
回文七律
时来冷雨秋凉峭,醒梦诗怀绕月明。辞泪怨愁情夜寂,断魂归恨客心惊。
枝疏落叶枯残日,雁唳驰风疾苦声。悲笛暮船征远岸,露堤幽树玉蝉鸣。
篇2:二十个从其他语言传来的英文词
二十个从其他语言传来的英文词
1. History (Greek) 历史(希腊语)
2. Ballet (French) 芭蕾(法语)
3. Mosquito (Spanish) 蚊子(西班牙)
4. Broccoli (Italian) 西兰花(意大利语)
5. Piano (Italian) 钢琴(意大利语)
6. Yacht (Dutch) 游艇(荷兰语)
7. Anorak (Greenland) 厚夹克(格陵兰)
8. Candy (Arabic) 糖(阿拉伯语)
9. Stripe (Dutch) 条纹(荷兰语)
10. Sketch (Dutch) 素描,略图(荷兰语)
11. Booze (Dutch) 酒,酒宴(荷兰语)
12. Noodle (German) 面条(德语)
13. Icon (Russian) 图标,偶像(俄语)
14. Pajamas (Hindi) 睡衣(印度语)
15. Embarrass (Portuguese) 使窘困(葡萄牙语)
16. Shampoo (Hindi) 香波(印度语)
17. Chocolate (South American Indian) 巧克力(南美印第安语)
18. Ketchup (Malay) 番茄酱(马来西亚语)
19. Typhoon (Chinese) 台风(中文)
20. Anonymous (Greek) 匿名的(希腊语)
篇3:相关中英文词结
相关中英文词汇
A Useful Glossary1 for Work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工作经历
work history 工作经历
occupational hisstory 工作经历
professional 职业经历
employment 工作
employment history 工作经历
experience 经历
business experience 工作经历
specific experince 具体经历
employment record 工作经历
business histoty 工作经历
employment experience工作经历
business background 工作经历
position 职位
job title 职位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duties 职责
second job 第二职业
achievments 工作成就,业绩
administer 管理
assist 辅助
adapted to 适应于
accomplish 完成(任务等)
appointed 被任命的
adept2 in 善于
analyze3 分析
authorized4 委任的;核准的
behave 表现
break the record 打破记录
control 控制
breadthrough 惊人的进展,关键问题的解决
conduct 经营,处理
cost 成本;费用
create 创造
demonstrate 证明,示范
decrease 减少
design 设计
develop 开发,发挥
devise 设计,发明
direct 指导
double 加倍,翻一番
earn 获得,赚取
effect 效果,作用
eliminate 消除
enlarhe 扩大
enrich 使丰富
exploit开发(资源,产品)
enliven 搞活
establish 设立(公司等);使开业;确立
evaluation5 估价,评价
execute 实行,实施
expand 推广;扩大
expedite 加快;促进
export 出口
found 创立
generate 产生
good at 擅长于
guide 指导;操纵
implement6 完成,实施
import 进口
improve 改进,提高
increase 增加
influence 影响
initiate7 创始,开创
introduce 采用,引进
innovate8 改革,革新
inspired 受启发的;受鼓舞的
install 安装
invest 投资
integrate 使结合;使一体化
invent 发明
justified9 经证明的;合法化的
launch 开办(新企业)
lead 领导
lengthen10 延长
lessen11 减少(生产成本)
level 水平
localize 使地方化
manage 管理,经营
make 制造
maintain 保持;维修
manufacture 制造
modernize12 使现代化
mastered 精通的
motivate 促进,激发
negotiate 谈判
篇4:相关中英文词结
nominated 被提名的;被任命的
operate 操作,开动(机器等),经营(厂矿)
originate 创始,发明
organize 组织
overcome 克服(困难等)
participate in 参加
perfect 使完善;改善
perform 执行,履行
plan 计划
promote 生产,制造
profit 利润
promote 推销(商品);创立(企业等)
be promoted to 被提升为
be proposed as 被提名为;被推荐为
provide 提供,供应
raise 提高
reach 达到
realize 实现(目标等);获得(利润)
receive 收到,得到,接受
rekon 计算(成本等)
recognize 认清(职责等)
recommended 被推荐的;被介绍的
reconsolidate 重新巩固;重新整顿
reconstruct 重建
recorded 记载的
recover 恢复;弥补
rectify13 整顿,调整
redouble 加倍,倍增
reduce 减少,降低(成本等)
refine 精练,精制
reform 改革
registered 已注册的
regenerate14 更新,使更生
regularize 使系统化
regulate 控制(费用等)
rehandle 重铸;重新处理
rehash 以新形式处理(旧材料)
reinforce 加
renew 重建,换新
renovate15 革新;修理
repair 修复,修补
replace 接替,替换
representative 代表,代理人
research 调查,研究
resolve 解决
set 创造(纪录等)
settle 解决(问题等)
shorten 减低......效能
show 显示,表明
significant 重要的,有效的
simplify 简化,精简
sort out 清理
speed up 加速
sponsor 主办
spread 传播,扩大
solve 解决
standard 标准,规格
streamline16 把......设计流线型
strengthen 加强,巩固
study 研究
succeed 成功
supervise 监督,管理
supply 供给,满足(需要)
systematize 使系统化
target 目标,指标
test 试验,检验
top 头等的,最高的
total 总数,总额
translate 翻译,转化
travel 旅行
well-trained 训练有素的
type 打字
unify17 使成一体,统一
use 使用,运用
utilize18 利用
valuable 有价值的
useful 有用的
verify 证实,证明
vivify 使活跃
work 工作,起作用
worth 使......钱的,有......价值的
advanced worker 先进工作者
working model 劳动模范
excellent Party member 优秀党员
excellent League member 优秀团员
扩展:怎样写求职信
How to write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The purpose of a letter of applicationis to help the applicant1 obtain the job he is interested in. It should state clearly what position the applicant wants, and should tell what his abilities are and what he has to offer. It should provide a quick, clear picture of the applicant's qualifications, accomplishment2 and aims. It should present the applicant to possible employees in the best light.
A well-written letter of application, however, does not necesarily guarantee a position; but it does insure consideration and a better chance of an interview. The applicant cannot hope to get his whole story into his letter, but he should cover enough ground to intrigue3 the prospective4 employer and make the employer willing to meet him, speak to him, and find out more about him. It takes more than a good letter to land a job; instead, it takes ability, specific experience, and good character. But the letter may open the door for the applicant, and give him the chance to “sell” himself.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should be simple, human, personal and brief without omitting any essential or pertinent5 facts. The applicant is well advised not to write a dull, stereotyped6 letter of application. What he should do is to make the letter interesting. Generalities should be avoided in it, that is, it should be specific. The letter should be typed if possible. When the applicant can neither type his letter, nor has it typed by someone else, he should write it out very neatly7 and legibly in case the lette
is discarded for its illegibility8.
篇5:小学语文词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词二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了解词的内容,由《忆江南》体会江南春景之美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由《清平乐》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安适悠闲以及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查找有关资料,阅读有关词作,激发学生学习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江南春天与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两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
1、投影。
2、范读磁带、配乐磁带。
3、搜集有关两首词及作者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忆江南
一、诗词对照,导入课题。
1、出示诗歌,学生自由读议。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这些诗句都是写什么的?(江南春景)
2、江南春景之美,是历代文人骚客所吟唱歌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写江南春景的词,题目是《忆江南》。(板书课题)
出示文本,读一读,比较诗词有什么不同。
3、简介词及词牌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这首词,词牌名原是“谢秋娘”,自从白居易用“忆江南”为题填了三首词之后,词牌名就由“谢秋娘”变成“忆江南”了。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通过课前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本文的知识?(学生参照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老师适当补充。)
1、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大多反映中唐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其中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展开拓了道路。
2、朗读情况:注意“谙”读作ān;最后一句读出反问的语气。
3、诗意理解。(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由说。)
4、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解决的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简要板书,留待课中解决。)
三、朗读感悟,理解词意。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带着以上问题,分组读课文,小组内进行讨论。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探究。
(1)江南好
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江南春景的诗词想象:一个“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莺歌燕舞、绿柳红花……)可以换成什么字?(“美”“妙”……)好不好?为什么?从这个“好”字,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赞美、向往)
这正是作者忆江南的原因。
(2)风景旧曾谙
谙:熟悉。这儿风景之好并不是传闻,而是作者亲身体验、亲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青年时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即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包括本首词在内的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作者写江南好,重点写了什么?(江花、江水)运用了什么方法?(比较:红胜火;比喻:绿如蓝)
这种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也可以见到,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能不忆江南?
这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再读体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和怀念,把读者也带入了无限遐想之中。)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江南真美呀,那儿的风景我曾经非常熟悉:太阳升起,江边的野花比火还红艳,春天来了,江水碧绿见底,如同蓝草一般。这能不让我回忆起江南吗?
4、指导背诵。
(1)再读体会。
(2)根据诗意想象画面。
四、阅读拓展,深入赏析。
白居易的《忆江南》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为后人吟咏赞颂,那么这寥寥数语为何能成为千古佳句流芳百世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三首《忆江南》。
投影出示: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学生反复读,老师作简要介绍。
五、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并把想象的画面画下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清平乐・村居
一、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每首词仿佛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继续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1、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1)学生说,引出“村居”。
(2)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简介作品及作者。
(3)老师补充:辛弃疾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还有一个题目就是“村居”,即乡村农家居住的地方。
2、听读。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
3、学生再练读。
4、指名读。注意“媚、媪、剥”三个字的读音。
5、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个小记号。
6、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出示字词卡,指名认读。
茅檐锄豆无赖剥莲蓬
⑶写字指导:“茅”字不要掉了最后一笔是撇;“醉”字左边是“酉”,不要写成“西”;“蓬”字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三、细读,理解词意。
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学思考。
2、讨论上片。
(1)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茅屋的屋檐。
“茅檐”“溪上”“青青草”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农村的特有景色: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2)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醉:作者被这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所陶醉。
吴音:吴地的方言即南方乡音。
相媚好:听到用吴地方言对话的声音,倍感亲切悦耳。(谁在说话?翁媪:分别指老年男子、老年妇女。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这里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正当我陶醉于这幽美的自然环境中时,突然听到有人用南方乡音交谈的声音,多么柔和而亲切啊。循声看去,原来是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他们这么温馨惬意,亲密无间,到底是谁家的老人呢?
猜想:老人生活怎样?他们与下片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关系呢?
3、讨论下片。
(1)读下片。
(2)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躺着剥莲蓬。)
你最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大儿子和二儿子在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小儿子年龄最小,这里特别写到的是他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样子,生动传神,一个“卧”字,表现出了小儿“无赖”的神态。)
4、再读这首词,说说你感觉这户农村人家生活得怎样?(是啊,乡村的田园生活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安逸,难怪辛弃疾充满了热爱与向往,也写得这样意境优美、情趣盎然。)
四、品读,领会诗情。
1、配乐再读词,你感觉到词中哪几处写得最有情趣?
2、指名学生说,并讲讲为什么。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1)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走入作者的内心同作者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诵这首词。
五、赏读,拓展延伸。
清平乐(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
柳边飞(kng),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篇6:辛弃疾的杂文词论文
辛弃疾的杂文词论文
以诗入杂文,或以杂文入诗,通常称为“杂文诗”,一般认为,“杂文诗”的代表作,是聂绀弩先生的“三草”(即“北荒草”、“赠答草”、“南山草”),不过,这种以近代诗体裁写的“杂文诗”,与带有讽刺意味的“梨花体”和“自由诗”很不相同。诗可以入杂文,词当然也可以入杂文,而以词的形式写杂文,或以杂文的韵味填词,至少在南宋就有先例。
春节假期,翻阅《辛弃疾词》,其中有一首“千年调”引起我的注意。这首词一改这一体裁通常的抒情言志之功能,而写成了一篇抨击时弊、嘲讽丑恶的“杂文词”。词曰: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这首词有小序云:“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蔗庵”是稼轩先生的友人郑汝谐的宅第,其中坐落着一幢名曰“卮言”的.小阁。这首“杂文词”既因“卮言阁”而发,就要对“卮言”作一解释。“卮言”出之《庄子·寓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庄子音义》称:“卮器满则倾,空则仰,随物而变,非执一守故者也。施之于言,而随人从变,己无常主者也。”可见,这种酒器也有前倨后恭的不良习气。
词与杂文都属文学作品,自然离不开形象思维。稼轩先生在这首“杂文词”中通过“卮酒”、“滑稽”、“鸱夷”三种古代酒器和鹩哥(秦吉了)、甘草(甘国老)两种动植物,嘻笑怒骂,鞭辟入里。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辛弃疾将“卮酒”拟人化,指斥官场那些既无信仰又无能力,为了当官,只会俯仰随人,应声附和的丑陋角色,又以“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两句,刻画了这种在权势者面前,笑容可掬、点头哈腰、“是是,对对,行行”、令人厌恶的行为和作派。常识告诉人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寥寥数语就揭示了此类人物聚在一起时,对权势者竞相巴结、争相献媚、抢着邀宠、比着拍马,而且欣然自得,了无愧色,既可恶又可怜的嘴脸。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这类角色,像甘草一样,不论感冒伤风,什么病也掺合,什么病也治不了,如同餐盘里的鸡肋,厕所里的土坷,有它不多,无它不少。虽然如此,它在官场中却生活得挺滋润,挺舒适。“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为了戴上更大的乌纱或保住既有的乌纱,这类人没有原则,没有主见,只会匍匐在上司脚下,先意承旨,鹦鹉学舌,无利不起早,有奶就是娘。而到事变之亟,往往会出卖旧主,另寻新爹,北宋灭亡时的张邦昌、刘豫就是这类角色。
时值宋金对立之际,汴京陷落,靖康蒙耻,南宋小朝廷“直把杭州作汴州”,偏安东南,不思恢复。辛弃疾为挽救危局,收复失地,两次向朝廷上书,审时度势,力陈方略,他的《美芹十论》,展示了卓越的经国济世之才。然而,在偏安自保、谈战色变的氛围中,他的建议不可能为朝廷所重视。在此情况下,幼安先生不仅无法为恢复中原作出贡献,反因奸佞中伤两次被罢归田园,投闲置散。在带湖闲居之际,他深感才高遭忌,功高致危,同时为自己“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境遇感到不平与叹息。正是在既为国家危亡而忧心,也为庸吏败政而愤懑的情况下,才会有这首借题发挥的“杂文词”。
在词中,作者并非为批评而批评,为谴责而谴责,他将自己直接摆进去,与上述丑类作了直接对比。“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词人自责不会逢迎拍马,为人太过耿直,直到“近日”方才明白了为人要圆滑随和的道理。然而,正话反说更加体现了他对上述丑陋行为的厌恶与鄙视。辛弃疾深深感到,在官场与社会之上,正直与阿谀,真诚与虚伪,有为与无能的博弈中,往往是那些无德、无才,只知唯上命是从,唯上意是听之徒,反而会攫取一己之私、一己之利。而正直、真诚、有为之士,却往往因坚持理想、节操,而受到排挤和打击。
透过辛弃疾这首“杂文词”,让我们看到了南宋官场庸俗污浊、委顿萎靡的丑恶风气。这种风气不仅构成了北宋沦落之因,而且在不久的后来结出了南宋败亡之果。前事不忘,宁不慎乎!
篇7:海上日出课文原文词
海上日出课文原文词
《海上日出》是巴金写的一篇散文。巴金在《海上日出》中,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勾画出一幅隽永绮丽、博大壮阔的画卷,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对光明前程渴求的思想感情。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海上日出》结构分析
文章围绕“日出”这个中心,突出了“海上”“日出”之“奇”。全文共6个自然段,从内容上划分,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在船上看日出的特殊位置。是下文描写海上日出奇观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奇观。先写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再写太阳冲破云霞跳出海面的奇妙而壮观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第4自然段写云薄时水天一色、晶光耀眼的日出景观。第5自然段写云厚时太阳光芒不可阻挡的情景,以及太阳终于冲出重围把天地变成光亮的世界的景观。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句赞叹海上日出是奇妙而伟大的自然景观。
《海上日出》语意理解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这是一个目的句,“我”“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是看“日出”的强烈欲望,激“我”“常常早起”。句中“常常”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常常早起”,说明“我”观察海上日出是持续性行为,正因为如此,才会熟悉日出的过程。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这句与本文第1句互为因果。正因为“常常早起”,“我”才“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我”才会“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我知道”,在此处是预料、推想的意思,是依据已有生活经验的猜测。“目不转睛”是描述看日出时全神贯注、专心等待的神态。“那里”,指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初升出水面的太阳为什么“红得很”?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太阳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呈现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所以人们只能看见红色。为什么“没有亮光”?因为太阳刚升起时透过海面上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光线被反射、吸收,能量消耗很多,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这句话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日出的情景。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三个词语描写海上日出的动态,这与前边“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前后呼应,生动地写出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也写出“我”观海上日出时的感觉。这种描写是真实的、客观的。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不断向上升腾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所以,看太阳上升时,就产生“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的感觉。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这是从观察者视觉与感觉的角度,描写太阳完全跳出海面时光辉灿烂的奇景。作者在这里用“深红的圆东西”指太阳,既状太阳之形,又绘太阳之色,还表达出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射得人眼睛发痛”,写阳光强烈,激人生发出光芒万丈的联想。联系上文太阳升起时的艰难,可以想到太阳上升时的不懈努力;读到本句,又使人觉得太阳十分可爱。这正是对太阳的咏叹。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黑云”指云层厚重,颜色趋于黑色。黑云竭力遮日,然而云层虽厚却挡不住太阳的光芒,“它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在这两句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精当地使用“镶”“透”“染”等动词,形象地描绘出黑云毕竟遮不住红日的奇特景观,也赞美了太阳奋力冲出黑云重围的勇不可挡的上升力量。因为天空中有不同的云,阳光照在不同的云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红光照在黑云上呈现紫色;红光照在白云上呈现红色。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是反问句,指出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奇”,罕见的,特殊的。“观”,景象或样子。“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前文描写了晴朗天气海上日出的景象,又描写了有云天气海上日出的景象,都是雄伟美丽而又奇妙的,它们掀起作者情感的波澜。在文章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伟大的奇观”的赞叹:既赞叹罕见的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更赞叹红日的光明与伟大的力量,抒发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情感。
篇8:赵普文言文词解翻译
赵普文言文词解翻译
《赵普》原文: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勉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就关起门来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处理决断很快。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论语》二十篇。
赵普性格沉稳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比。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举荐这个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醒悟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注释:
习:熟悉。
每归私第: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
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
竟日:整天。
临政:处理政务。
处决如流:处理决断很快。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
发:打开。
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一部《论语》。全书共二十篇。
性深沉:性情沉着。
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忌克: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刻”。
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明日:第二日。
碎裂奏牍掷地:宋太祖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奏牍,臣子向皇帝奏事的文书,这里指赵普“荐某人为某官”的奏章。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
普颜色不变:赵普脸色没有改变。意思是说,赵普并没有因太祖发怒而面露惶恐、惊惧的神色。颜色,脸色
卒用其人: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个人。
篇9:《答谢中书书》原文词解
《答谢中书书》原文词解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陶隐居集》
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 山川:山河 之:的 美:美景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 青林:青葱的林木 翠竹:翠绿的竹林
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 四时,四季;俱,都
7.晓雾将歇 将:将要。 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4.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5 .自:从。
16 .未:没有。
17.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18.奇:指奇山异水。
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时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②晓雾将歇(歇 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颓 古义:坠落 今义:消沉,委靡)
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指人间)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篇10:赵秉文词作鉴赏及相关介绍
赵秉文词作鉴赏及相关介绍
赵秉文词作鉴赏及相关介绍
生平简介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
明昌中,应奉翰林文字,累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封天水郡侯。开兴元年卒,年七十四。《金史》卷一一○有传。诗、文、书、画皆工。刘祁云:“南渡后,文风一变,文多学奇古,诗多学风雅,曲赵闲闲、李屏山倡之。”(《归潜志》卷八)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二十卷。
●青杏儿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
风雨罢,花也应休。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
拣溪山好处追游。
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赵秉文词作鉴赏
有些作者擅长描写人物,虽只寥寥数笔,但因点出了人物的鲜明特征,一下子就把人物写活了。有些作者又善长于描绘景物,也不过那么三两笔,就把景物活泼泼地勾勒了下来。古代诗词中,以“游春”、“咏春”为主题的作品何止千百篇,但内容大多不外乎“伤春”“怅春”。赵秉文的这首《青杏儿》好就好在不与前人雷同,风格清新,语句明白如话,以白描的手法,本色天然,流畅自然,与古代众多的游春词相比,确实可谓别有一番清新的韵味。
首句:“风雨替花愁”,语句凝炼,一个“替”字,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对花的'关切之情。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娇嫩的花儿该怎么办呢?它们怎堪风雨的摧残呢?多情的词人不免“替”花儿深深地担忧。
“风雨里,花也应休”,想来当肆虐的狂风暴雨过后,遍地残红,花期也该成为过去了吧。花开又花落,不由人不惜花,而那多情善感的赏花人、惜花人,也就在这花飞花谢、春去春来中白了少年头。所以,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如流水,莫负春光啊,这也是“劝君莫惜花前醉”的缘故。词的上片写至此处,不由使读者与词人一起生出几许怅惘悲伤之感。
然而,《青杏儿》的作者却不想用更多的悲凉、迟暮感来感染读者。笔调轻轻一转,“乘兴两三瓯”,意境立刻由沉闷、苦恼转向了明彻、欢快。“莫惜”深化为“乘兴”,揭示人们要积极开创美好的生活,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要尽情享受。两三盏渍酒,听江山清风,观山间明长,柳绿花红,莺飞草长,造物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是这样的美妙,人们啊,要“拣溪山好处追游”得欢愉时且欢愉,莫要自寻烦恼。“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只要胸襟豁达,有美酒相伴,无俗事缠身,有花也罢,无花也罢,春天永远常在,春光永远无限!这是多么豁达的胸襟,多么美美好的人生感触,愿每人心中都似春光常驻!
这首词上下片对比鲜明,一路读来,不禁令人心胸豁然开朗,豪情满怀。更为难得的是语言通俗易懂,又不流于俗白,可见作者的确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 多国语言输入技巧
★ 论文英文摘要范文

【开始的英文是什么词(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写作2023-01-03
英语口语学习主要方法总结2023-07-29
英语音标应该如何学习才有效2022-10-19
口语学习方法 英语口语的技巧2023-11-01
考研英语 高频词汇记忆方法总结2022-06-21
孩子怎样学英语快有哪些方法2023-05-27
面试技巧:英文面试过关3招2023-08-31
大学英语学习计划2022-06-12
英语翻译论文格式2023-04-27
论文英文摘要翻译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