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

时间:2023-08-22 08:08:3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推荐12篇)由网友“青蓝的蓝”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

篇1: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六出祁山,刘备死后,为完成辅汉兴刘的大业,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每次都是从祁山出兵)

七擒:(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带兵镇压,为收复南蛮人心,七次擒住孟获而不杀,终使孟获心服口服外带佩服,发誓永不造反)

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即荆益二川,为蜀汉基业打下了地盘)

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

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八阵这是战国时大军事家孙膑创造的,据说是受了《易经》八卦图的启发,所以又称八卦阵。具体阵势是大将居中,四面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派出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又可组成六十四阵。当年诸葛亮是用石头在四川奉节布设过八阵的方位,作为教练将士演习阵法之用,名为“八阵图” 。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而诸葛亮之所以智谋过人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八阵图》。 后人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赞之,陈寿也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里说“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后来因为一些小说如《演义》等的渲染,八阵图变得很神秘,但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里就有《八阵篇》 东汉班固的《封燕然山铭》中说“勒以八阵,莅以威神” 可见 “八阵”早在诸葛亮以前就有了。当然,诸葛亮的八阵,又并非前人的八阵。他是在总结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成,已经是他自己的八阵了,所以“名成八阵图”还是说得很正确的。

夷陵之战,诸葛亮料定刘备必败,就设下石兵八阵,差点把陆逊困死其中,多亏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延带路,才勉强逃出。

晋朝和唐朝对他的八阵有很深的研究,可惜后来失真。至于八阵到底是哪八阵, 有《小学绀珠》说是洞当阵,中黄阵,龙腾阵,鸟飞阵,折冲阵,虎翼阵,握机阵,连衡 阵而另一中在《兵略纂闻》中说是“天 地 风 云 龙 虎 鸟 蛇”。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

至于这个“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就难解释点了

诸葛亮夜观星象知道自己要死了,所以想要用祈禳之法(使代表自己的星宿归位)救自己的命,就在帐中地面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倘若七日之内本命灯不灭,就可救他自己一命。

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就设下四是九盏明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四是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可见老诸葛一直想杀魏延原来是为了这个^^^

又有:

怀孤主,突重围,匹马单枪,长阪坡前,抗十百千员猛将,独力犹能保万全。(赵子龙)

伏千怪,斗百妖,九死一生,西天路上经八十一遭大难,四怀但想取万经。(孙悟空)

取四川, 封五将, 七帅二智, 九州转战缀六十三年春秋, 一心只为归八荒。(刘备)

篇2:诸葛亮的一生

一位忠心的,神机妙算的人是很少见的。诸葛亮用尽一生去安邦治国,世人无不称赞他,可怎奈上天不近人情,54岁的那一年就去世了。

诸葛亮,字孔明,阳都人,叔父诸葛玄去世后,与诸葛瑾,诸葛均一起在卧龙岗山种地。后来诸葛瑾投奔江东孙权,刘备来访诸葛亮,以求安邦治国的良策。诸葛亮欣然同意当刘备的军师。

在博望城下,曹操挥师南下,你不慌不忙地安排将士,结果曹操大败,这下有了你的名气。可曹操并不甘败,83万大军南下,刘备大败,你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并主动要求前去说服孙权,公元2,赤壁之战打得曹操落花流水,使曹操不敢正视江南。

刘璋曾邀刘备入西川,你建议刘备先取西川为本,再取东川为根据地,然后慢慢图中原,这样才能兴汉室,果然最后取了两川。

刘备死后,你誓伐中原,六出祁山,不怕苦,不怕累,在战场上与司马懿的一场场战斗,无不展现了你的智慧但由于你的疲累,魂断于五丈原。

诸葛亮的一生,用尽血汗与泪水,但他不会忘的,却是匡扶汉室的心。

篇3:李白的一生概括

李白的一生概括

李白(72月8日—762年12月)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汉族,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也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彰明人 。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 ,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 ,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另一说法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 ,但他的一生 ,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 ,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 ,开始了广泛漫游 ,南到洞庭湘江 ,东至吴、越 ,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 ,希望结交朋友 ,拜谒社会名流 ,从而得到引荐 ,一举登上高位 ,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 ,十年漫游 ,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 ,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 ,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 ,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 ,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 ,李白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 ,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 ,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 ,他感愤时艰 ,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 ,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兵败之后 ,李白受牵累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篇4:颂诸葛亮对联

颂诸葛亮对联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篇5:诸葛亮祠堂对联

诸葛亮祠堂对联

诸葛亮的祠堂中有名家给他作的对联,大多都是因他的功德而作,为后世所知。

诸葛亮祠堂对联

南阳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对联: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嵌入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五方和五行,对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注:

收二川:辅佐刘备收取东川(汉中)、西川(益州)。

排八阵: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七百里,诸葛亮为救刘备在入川路上布设八阵图。

六出七擒:六出祈山,七擒猛获。

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布七星灯阵向北斗续命,自三顾茅庐忠心扶汉,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取西蜀:辅佐刘备占领西川,成就蜀汉霸业。

定南蛮:亲征南中,南蛮首领孟获被诸葛亮七擒七纵,最后终于臣服蜀汉,不再造反。

东和北拒:东和吴国孙权,北抗魏国曹操。

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借东风,火烧赤壁。

成都武侯祠也有一副对联,赞颂诸葛亮在蜀中的功绩: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这副对联仅用了短短的十个字,赞颂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才高智绝。“两表”指诸葛亮入蜀为相后所作的'前后《出师表》,“一对”指的是诸葛亮在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所作的《隆中对》,在文中诸葛亮有“天下三分”的预言。

其他对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题成都武侯祠。

一对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纵八阵图。——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题成都武侯祠。

三分天下四川地;

六出祁山五丈原。——题成都武侯祠。

异姓三贤:卧龙、谪仙、天下士;

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题山东恒台三贤祠。

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

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题湖北襄樊古隆中。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题四川成都武侯祠。

佐玄德,破孟德,而后南北三国分鼎;

生阳都,仕成都,从此东西两地生辉。——题山东临沂五贤祠。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题安徽祁门关帝庙。

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

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特笔,三分岂是偏安。——题四川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题四川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题河南南阳卧龙岗宁远楼。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顾孝廉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陈宗濂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冯梦华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篇6:概括苏轼一生的古诗

自题金山画像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苏轼对自己的人生总结和评价,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自题金山画像的赏析,欢迎借鉴!

自题金山画像

作者: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1)金山画像:指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2)心似已灰:即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赏析

《红楼梦》里,曹雪芹评价李纨心如槁木,这首诗里,苏轼评价自己心如槁木,但此槁木,非彼槁木。

苏轼卒于11八月,享年七十四岁,而这首诗作于1101年三月。

人活七十古来稀,在那个年代,苏轼已经是风烛残年,他清楚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这首诗,也可以说是苏轼给自己的一生下了定论。

前两句,是苏轼当时状态的真实写照。

苏轼年轻时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宋哲宗即位后又被起用,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病逝。

这段生平看似复杂,其实概括起来,不外乎三个阶段。

少年得志。

新党掌权时,苏轼反对变法。

新党倒台后,苏轼反对尽废新法。

苏轼是个才子,也好像有点傻,是个“轴”人,轴的人,都坚守自己的底线。

所以苏轼不容于新旧两党,一生处在不断被贬的漂泊流离中。

可以说,当他被贬惠州的时候,对于北归,对于政治,已经基本心灰意冷了,所以才会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句子,来宽慰自己。

所以,说自己心如槁木,也是贴切的。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如果只有前两句,这首诗也不会成为如此的名篇。

苏轼就是能在悲怆中翻出豪情,找到旷达。在别人看来,是苏轼一生痛处的贬谪所在,却是苏轼暮年回首往事时,最骄傲的功业。这略带自嘲的自我解脱,铸成了苏轼文学上的功业。

人们对于苦难,通常会有独特的感情,学生军训的时候,往往对训练感到厌烦,而每当回忆的时候,又都把这当做人生的财富。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所担心的,是我配不上我所经受的苦难 没错,正是颠沛流离的苦难本身,成就了苏东坡。

记得我们以前讲过刘禹锡的诗,刘禹锡被贬,后回到京城,写下“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被贬,若干年后又回京城,刘禹锡并没有学乖,而是写下“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其实中国文人的风骨都是相似的,有自己的操守,不为外界所改变。

[概括苏轼一生的古诗]

篇7:袁隆平的一生事迹概括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

20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篇8:袁隆平的一生事迹概括

袁隆平,男,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1930年出生,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著名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现在,他领导研究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4亩地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20多年来,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他因此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荣获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奖等。

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篇9:袁隆平的一生事迹概括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50年来,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践行了他“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宗旨,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励,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曾在采访里,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就听到了袁隆平这个名字,那时候我们只知道,他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故事似乎没有在我幼小的心灵激荡起太大的波澜,也许出生在80、90、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闹饥荒,不能深刻体会粮食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袁隆平研究出杂交水稻意味着什么。当我走进隆平优鲜,当我看了那一本《袁隆平传》,我被这位老人的精神所折服。他为国家水稻科研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心系国家、人民,他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为中国乃至许多其他国家解决了粮食问题,巴基斯坦人民盛赞袁老是“终结饥饿的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袁隆平是由我国现代妇产科泰斗林巧稚亲手接生的,所以他与福建厦门早在出生的时候便结下了渊源。他出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以他经历了中国最灰暗的一段时光。少年的他就因战争的原因,跟着父母颠沛流离,四处避难。他的童年是在山城重庆度过的,小时候的袁隆平就是个喜欢思考、探索生命奥秘的孩子,他有一颗好奇、淳朴的心,他喜欢土地、喜欢植物,所以之后他选择学农也是从小的一种情怀。

袁隆平把自己比喻为一颗种子,种子选择了孕育它的土地。既然是种子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他放弃了从军的资格,选择到最艰苦、偏远的安江农校去当一名教师,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击退这个在城市里生活的年轻教师,反而培养了他安贫乐道,不惧困苦的坚韧精神。在安江农校任教期间,他一边给孩子们传播知识,一边研究关于“植物遗传学”,这为他之后研究杂交水稻打下了基础。

然而真正让袁隆平把自己的热爱的事情变成一种使命和担当是在20世纪60年代,他目睹了饥荒年代惨痛的一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了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最大动力,他向着威胁人类的“饥饿恶魔”发起了挑战。他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他敢于质疑西方权威专家提出的论点“水稻杂交无优势”,所以,当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研究课题时,遭到了某些权威学者的反对和嘲笑,但是袁隆平一心只放在他的研究上,他知道只有他成功了,才是回击他们最有力的话语。

袁隆平为此专门去拜访了北京农业大学著名教授、著名遗传学家鲍文奎,他对袁隆平说:“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是洞悉生命的本质,推动生命进程的事业,也是培植人类文明的事业,从事这样的事业是生命是价值所在。”这一番话给了袁隆平很大的激励,他带着满满的感动和热情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去。

1968年开始,袁隆平利用我过海南岛冬春季有利的气候条件,每年都到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杂交稻的育种和制种。六年来,他和他的弟子们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定和回交试验,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品种。尽管连续几年来,杂交水稻研究进展缓慢,但是袁隆平无怨无悔,不急不躁,心无旁骛地继续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工作。

经过重新调整研究方案,又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在1970年11月成功地研制了杂交水稻“败野”。他就像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在此之前,他曾无数次梦见在稻穗下乘凉的情景,那么的惬意,然而这一切梦想成真了,袁隆平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1981年获得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他在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获得世界级奖项最多的中国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日本的“越光国际水稻奖”、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英国的“农学与营养奖”、美国的“拯救饥饿奖”、“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亚洲唯一获得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6-1987年度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生物学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然而他始终保持着宁静、淡泊的心境,专注在他的水稻研究工作中。

袁隆平已经实现了两个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保障粮食的安全和健康,是他的第一个梦想;让杂交水稻走出中国国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解决饥饿问题,是他的第二个梦想。年逾九旬的他,仍然为实现他的第三个梦想而努力,那就是用8年的时间拓荒1亿亩盐碱地,让耐盐碱水稻亩产值达到300公斤。

在平常,他只穿几十块钱的衣服。记者问他:真的假的?袁老回答:真的。还有一件比这个还漂亮一点,也是35块,在海南岛买的。最近一次穿比较贵的西装,是为了领取共和国功勋奖。

就是这样一生朴实无华的他,在知乎上还有人质疑:“袁隆平是否被过誉了?”

有个扎心的回答是这样的:

“不是袁老被过誉了,而是像袁老这样的人,和他们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们,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少太少了。”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国家,但是不要忘了,饥饿不只是存在于过去。现在全球仍然有近10亿人在挨饿,每天还有上万人因为饥饿而死去,平均每5秒就有一人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死亡。

而我们很幸运出生在中国,遇到了袁隆平,才有幸免于饥饿。

站在台上的他,瘦瘦小小,却让人觉得很伟大。

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却喂饱了全世界21%的人。

虽然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足够强大,再也不是那个落后挨打的中国了。

但要记住,我们的祖国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像袁隆平这样默默研究,默默奉献的前辈们。

正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才有了现在的一切。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他们撑起了中国的强大。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袁隆平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

一位老者,一颗赤子的心,一个童真的梦,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致敬,缅怀!

袁老,您一路走好。

您受累了,感恩,思念!

篇10:袁隆平的一生事迹概括

1、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交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交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3、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交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交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4、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他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主持全国性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 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5、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袁隆平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已于、、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计划到前实现目标。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自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全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篇11:袁隆平的一生事迹概括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世界科学院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在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中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截止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中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

篇12:与诸葛亮有关的对联

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 乘木牛流马 持连弩 驱吐火木兽 创八阵 服三国演义群将

逍遥子 踏凌波微步 游北冥 于天山折梅 摆珍珑 会天龙八部众生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题成都武侯祠

一对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纵八阵图

——题陕西祁山五丈原诸葛庙

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题成都五侯祠

三分天下四川地 六出祁山五丈原

——题成都武侯祠

异姓三贤:卧龙、谪仙、天下士

数代一堂:汉相、宋儒、战国才

——题山东恒台三贤祠

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

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题湖北襄樊古隆中

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

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题四川成都武侯祠

收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头点四十九盏星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艾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武侯祠通用

佐玄德,破孟德,而后南北三国分鼎

生阳都,仕成都,从此东西两地生辉

——题山东临沂五贤祠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

——题安徽祁门关帝庙

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

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儒臣特笔,三分岂是偏安

——题四川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题四川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题河南南阳卧龙

《三国演义》中的论人对联

对联赏析

蜀相教学设计一等奖

写一副数字对联

新年对联七言

鸡年对联七言

14数字杂说①

数字杂说 教案教学设计

课堂的乐趣想象作文

趣味对联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对联(推荐12篇)】相关文章:

名著《水浒》阅读试题训练和参考答案2023-10-16

蜀相教学设计2024-01-17

对联的教学设计2022-09-08

蜀相 教学设计2022-09-07

出师表教学课件2023-10-22

蜀相教学设计2024-03-06

高中新材料作文:撇捺人生2023-11-17

阁夜教学设计及反思2023-09-01

《蜀相》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2023-05-02

教学设计:出师表2024-04-1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