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3-08-25 08:20: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精选11篇)由网友“积雨云”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篇1: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智能更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中最活跃的部分,在繁荣经济和促进就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特别是在管理方面,有许多亟待加强的地方。

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既能够增强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对企业的一些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作用十分明显。

现在许多中下企业会计核算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核算制度不完善、核算程序不够严格、核算的手段和方式落后等。

鉴于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地位,中小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的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建设,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而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越来越规范,管理水平也在不断上升。

许多中小企业意识到加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积极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存在一些亟须完善的问题。

本文正是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完善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工作。

近几年,国家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对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

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对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引导和监督,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来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平,提升我国企业的总体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首先,会计核算制度缺失。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疏忽一些管理制度的建设,特别是会计核算制度的建设很少,即使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也是散落在其他的规定之中,缺乏独立性。

同时一些监督制度的建设也形同虚设,许多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相应的作用。

总之,各项制度缺乏完善性和系统性,而且制度执行的保障性机制不够健全。

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方式有所欠缺,从管理方式来看,中小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且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即为企业的所有者。

其次是会计监督缺乏力度。

会计监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实际中,会计监督会对整个会计活动产生规范的作用。

会计监督就是以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单位的所有资金活动进行监督,以此来实现对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功能,监督的职能分为事前监督、事后监督、事中监督,监督的程序和方式由于监督过程的差异会有所不同。

第三是会计基础薄弱。

中小企业的由于自身的限制导致企业的员工素质和执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会计人员在会计基础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会计的职业道德比较低下,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始凭证缺乏正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由于自身能力的制约,在一些原始凭证的处理上随意性很强,不符合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是建账过程存在造假行为,出现虚报利润或是不合法入账的行为,许多会计账簿都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活动和收支情况,人为操作的嫌疑比较大。

第四就是会计核算的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特别是会计的电算化水平低,许多企业依然停留在原始的核算手段上,效率低而且出错率高。

第五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低,缺乏完善的培训和进修体系。

许多会计人员素质差,业务能力不强,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不能满足现阶段会计核算的要求。

其次是职业道德水平差,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对会计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提高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相关的管制制度,以制度规范整个会计核算过程。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法律规定以及最新的会计管理理念,设计一套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制度的建设应该涵盖各个方面,包括一些会计凭证的处理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

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和会计监督制度的建设,根据具体的需要设计一套监督制度,确保各项制度都能被贯彻落实。

一旦出现问题就要依据制度的规定给予处罚。

这样才能保障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杜绝盲目随意情况的发生。

其次,重视会计核算监督职能的实现。

一要以岗位和职责为出发点,确立每个相关人员的责任,实行明确的责任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来看可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二要建立日常的监督机制,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反馈和处理,这样可以促使会计人员恪尽职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来看,单纯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

第三,加强会计基础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这样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建设。

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会计活动,对会计凭证和一些账簿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的程序。

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核算和对账工作要规范有序。

第四,建立全面完善的会计核算手段和方式,加强会计电算化建设。

高科技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已经加速了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因此会计工作也面临着和信息化接轨和国际接轨的趋势。

企业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加强自身核算手段和方式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提高核算的水平和效率。

最后,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

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企业应该转变以往的“唯亲是用”的观念,并且为了实现会计核算的监督职能加强对会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的实施。

同时培训和进修也是促进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冯军.基于会计电算化角度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07).

[2]赵德良.初探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07).

[3]武花勇.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4).

篇2: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越发突出。

加强企业管理就必须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但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核算也突显出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本文阐述了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

篇3: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一、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会计核算有助于完善现代化企业内部管理。

会计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效率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经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内部监管工作的开展,通过前后期会计信息的比较,可以有效监督相关人员的岗位履职情况,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等问题。

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准确的的会计核算数据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财务人员编制财务报表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更好地指导筹资、投资等管理活动。

此外,会计核算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也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加强会计核算管理,能够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进提供良好的会计内部环境,顺利地将各部门预算纳入到企业整体预算之中,有助于管理者充分考虑成本费用、产销情况、利润水平等各项财务指标,为其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1.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较多

实际工作中,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较多,使得会计核算工作不能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因而难以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以及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主要表现为:一是会计核算受业务部门绩效考评等因素的影响,在核算科目的使用上不规范,难以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是企业管理层对于受托责任履职情况、对外信息披露等因素的考虑,通过授意而非授权的方式,诱使会计人员在账务处理上做手脚,进而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2.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尚不健全

尽管企业会计准则等对会计核算管理提出了要求,并作出了规范性的指导,但不少企业仍未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会计核算制度,表现为企业会计核算政策不清晰、不细化,会计管理分析制度不健全,以及会计核算报告模式不固定等。

另外,一些企业没有形成会计核算监督机制,使得会计核算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在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下,很容易导致会计人员徇私作弊,不利于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

3.会计核算管理理念落后,相关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会计核算管理方面相对落后,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这不利于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

有的管理者认为会计核算管理就是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会计信息的记录与管理,而忽视了对核算制度、核算流程、核算人员等的管理,以及不同会计期间核算政策等的比较,也未能将会计核算管理纳入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当中。

因此,不利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4.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构建会计核算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建设较为落后,难以满足企业会计管理等内部管理活动的需要。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拓宽,会计核算涉及信息量明显增多,会计管理要求也不断提升,而现有的会计管理系统很难全面收集、加工、处理上述会计信息,这不利于会计核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更难言其为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有的中小企业仍然采用人工会计核算的方式,会计管理效率低下。

三、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1.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独立性

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确保会计核算的独立性。

首先,应在企业管理制度中明确会计核算部门的独立性,并明确其他部门禁止干预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违规时受到的处罚。

同时,要确保会计管理部门中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明确会计核算人员的职责,确保会计核算的有效性。

其次,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改变单一的绩效考评方法,从而减少业务部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促使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最后,改变管理层的业绩观,使其以积极的态度紧抓企业经营管理,努力改善经营状况,而减少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干预。

2.建立健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企业应紧跟相关会计法规、最新会计准则的变化,不断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及自身经营发展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一是要在制度中明确会计核算政策,尽可能指明其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等,为做好会计核算管理奠定基础。

二是要完善会计核算相关制度、办法。

例如:通过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岗位分工及管理办法、新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等的制定和完善,指导会计核算人员更好地完成企业会计核算工作。

此外,要建立配套的内部监管机制,制定具体的监督措施,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全程监控,从而约束会计核算人员的行为。

3.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素质,更新会计管理观念

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是贯彻落实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加强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新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的培训、会计政策变更的学习等,使其严格执行会计核算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另一方面,要更新会计管理理念。

不仅要提高管理者对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将核算制度、核算流程、核算人员等的管理纳入会计管理之中,始终将会计核算管理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并将会计核算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中。

4.加快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应加快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会计信息采集、加工、分析的能力,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除了常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和系统外,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引入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在满足会计核算管理的基础上,更多的为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服务。

篇4: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存在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我国两级分的化现象较为明显,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占大多数,于是就导致中小企业的的工作重点在于二次创业。

第二,投资的主体与所有制的结构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一些私营等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工作中心是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第三,中小企业地域和规模的限制使其缺乏法强有力的发展基础,使得中小企业呈现出为大型企业配套的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制度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不够完善,因此缺乏会计核算的依据和标准。

有些企业在这些制度的建立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落实方面却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此外,会计的管理制度若果也不够健全,则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资产浪费的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经营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

为了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中小企业要在平衡技术资金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在遇到问题时有据可循。

2.财务内部控制力不强

财务内部控制力不强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收款周期较长。

这种现象极易引起企业周循环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而引起坏账。

其次,资金管理不严谨。

资金管理不到位,就无法实现资金的合理利用,资金闲置或者资金不足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最后,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

存货管理不得当会导致资金流转不畅,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若不够重视,则会造成严重的浪费。

3.制作假账和偷税漏税情况严重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财务方面至少拥有两到三套账本。

一套是用来给相关税务部门检查用的。

为了缴纳更少的税款,账本的内容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而编写。

一套则是关于内部的管理。

还有一套则用于银行融资方面。

这套账本基本上都是制造的假账,主要目的是为银行突出自身企业的实力,从而获得银行资金上的帮助。

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减少成本,很多中小企业利用税务规划而避税,然而,这种行为如果违反了有关规定,则会演变为漏税漏税,严重危害国家利益。

4.会计档案保存不合理

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很多中小企业存在不按档案管理要求管理保管会计档案资料的现象。

此外,部分中小企业缺少相关的管理部门,会计资料无法实现妥善管理,从而导致会计资料丢失或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

5.会计主体界限较为模糊

现阶段,中小企业对于会计主体的重要性非常忽视,存在个人财产和企业产权界限模糊现象,其所有权和经营权两者的分离明显比不上大公司做的好,特别的对于民营企业,经营者即为投资者,一些把企业的钱拿到自己家中用,或干脆把家庭开支纳入企业的费用下账,为实现开支的增加,甚至部分老板为没有在企业工作的亲戚开工资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导致会计工作中存在很大成分的虚假核算。

二、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完善核算制度,健全会计法规

会计法规是企业核算制度建立以及核算工作进行的根本依据。

因此,中小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会计法规,进一步加强会计法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严格处理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确保这些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可靠性,真实性和严谨性。

会计法规的建立与完善,可以使这些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核算制度的制定或完善方面,还是在执法程序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

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会计核算薄弱,内部控制无力,未能有效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等都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具体体现。

因此,中小企业应该进一步建立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自身对会计信息,企业资产以及经营活动的控制力度,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此外,业还应加强外部监管。

外部监管是中小企业规范会计核算的重要力量,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

加强外部监管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相关部门应指导和督促中小企业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来建立和完善账簿体系,对违规者则进行及时和严肃的处理。

第二,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

第三,有关财政部门应该督促中小企业尽快建立和完善会计内部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3.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我国会计界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就是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会计知识最大的特点是更新快,每年都会有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产生。

因此,会计人员的后续职业教育和业务技术能力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中小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从而逐渐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其次,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进行定期的考核,使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优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

优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要求对于那些有条件和能力却未建立相关的档案保管部门或管理小组的中小企业,要尽快完成这一工作,实现会计资料的妥善保存。

对于已经建立档案保管部门或制度的中小企业来说,要不断优化档案保管的结构和制度,确保会计资料的保存科学有序。

5.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并严格处理各种违法行为

首先,应当将会计责任主体及其责任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之中指出会计责任主体是单位负责人。

负责人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与法律意识,严格管理工期的会计工作,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其次,应当加大惩治力度。

政府财政、税务等机构应当密切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并且加大力度惩罚会计作假行为,增加违法成本,有效防止该类行为的发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因广大中小企业规模实力相对较差,领导综合能力相对较低,同时会计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使得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今后应当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加大惩处力度,这样才能将上述问题妥善解决,做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篇5: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XX年,我国卫生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重新修订了《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并在在全国范围内执行,规范医院财务核算,要求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及财务分析能力[1]。

近几年,我国医院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激烈,有效控制、管理医院会计财务支出成为体现医院服务水平的因素之一。

在此情况下,医院为寻求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力争以尽可能小的投资为人们提供最佳服务,最佳配比服务效益与会计支出。

一、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缺失

对于目前许多医院而言,其并没有意识到成本核算的必要性、重要性,没有深入分析医院成本,发现医院运行问题。

虽然许多医院也设立了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但会计人员工作集中于财务账目核对、出纳方面,如仅记录所花费的资金费用、报表登记,没有对费用用途进行分配,没有计算各产品的单位成本与总成本,成本管理缺乏真实数据。

同时,一部分医院对政府资金过度依靠,成本核算制度缺失,体系不完整,成本核算缺乏依据与制约。

例如,在成本分析评价方面,分析评价制度缺失,核算资料仅是各科室奖金提取的参考,管理制度缺乏实效性和可行性。

2.成本核算方法落后,核算科目不全

在以前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将医院成本核算划分为药品成本核算、医疗成本核算两部分。

原制度还规定了直接、间接两种成本费用,其中间接费用主要包括后勤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管理费用,且人员分配按照药品、医疗等部门人员配备比例要求,成本核算缺乏针对性,不能对管理成本水平进行真实反映[2]。

同时,在原会计制度中,没有对医疗纠纷赔偿、医疗费用减免等支出、费用进行专门的会计科目核算,而是将其算在成本中,从而导致结余情况失真、核算不实。

此外,在公立医院中,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计提修购基金,在报表中“固定基金”、“固定资产”以购入价进行原值反应,从而出现资产基金虚假增长现象,违背权责制度。

3.会计监督不足,全面核算未形成

强化会计内部监督制约是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的初衷,但是,目前监督人员监督行为只能参照会计部门账面,对日常财务管理缺乏参与,成本核算监督不足。

例如,在传统会计成本核算中,上级部门付给会计部门经营资金,因此,会计部门需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资金运营、去向。

但是,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分配会计资金,上级部门无法及时获取资金运用信息,不能全面掌握资金情况。

同时,成本核算体系不完整,成本核算效果不能得到真正发挥,如医院重视后期成本核算,分析医院活动结果,但并没有根据具体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没有发挥降低成本作用。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优化成本核算措施

1.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完善核算制度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提高医院成本核算意识,需要医院每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自我提升和每一位员工的协助。

对于医院相关领导而言,其需要充分重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全面了解新《医院会计制度》内容、规定,理解、领悟新制度的深层次意义、价值,以此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指导财务工作。

对于财务管理部门而言,应加强成本核算体系化、制度化建设,制定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制度、明确会计人员工作职能,科学分工,并制定规范、完整的行为准则标准,使成本核算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在成本核算制度完善方面,管理者需要根据自己医院具体运行情况、特点,制定具体的内外部制度,如评价体系、业务流程、人员激励体制、核算执行效果等。

2.加强科室成本核算,实现新旧制度过渡

新《医院会计制度》第三十条明确划分了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分为医疗辅助类、医疗技术类、临床服务类、行政后勤类[3]。

这样,根据制度对科室的定义,医院应重新梳理、分类医院内部科室,以此与新制度相配合、适应。

同时,医院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调整核算科室的分摊登记。

例如,可利用三级分摊方式细化成本核算,依据受益者优先承担成本原则,向各临床科室分摊平台科室成本,加强各科室成本管理。

同时,针对目前各科室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提出管理措施,如登记、核算科室材料、药品、器材使用情况,建立健全原始数据记录、收集工作,核对成本核算数据,坚持月末对账等。

此外,新会计制度调整、删减了会计科目,这样,为优化医院成本核算,医院应熟练掌握新制度标准,如入账标准、分类标准,设立专门核算部门,实现独立核算。

3.完善成本核算软件,加强全过程核算

目前,医院缺乏统一归法的成本核算软件,成本核算信息化水平较低。

因此,在以后成本核算中,医院应完善成本核算软件,使软件系统与行政后勤、实物管理库、医技科室等系统形成良好的联网衔接,最大限度收集、存储、汇总、传输成本核算数据,自动生成成本报表,提高成本计划、分析评价、成本控制功能,提高核算效率。

同时,在新《医院成本核算》制度下,应从成本预算、控制、考核三方面进行成本核算管理,如根据医院具体情况确定预算目标,编制成本预算,并设置专门小组人员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建立成本责任制,控制成本。

此外,评价、考核医院运行中的成本管理结果,分析核算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核算制度,规范核算过程。

三、结束语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全体人员需要转变成本核算观念,提高成本核算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科室成本核算,完善成本核算软件,从而实现新旧制度过渡,提高成本核算水平,确保医院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6:房地产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

房地产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

房地产的会计核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论文吧。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房地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一种重要的产业,但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具有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成本环节多,决定了其会计核算工作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目前仍处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逐步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建立健全房地产开发企业核算的相关会计制度。本文对房地产公司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一些相关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 会计核算 成本环节

下面从收入和成本方面来探讨一下房地产会计核算的问题:

一、收入核算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特征与一般商品不同,其销售过程一般要经历签订认购书并收取定金、签订正式《商品房预售合同》、房屋竣工验收、收取房款、开具销售发票、交付钥匙、办理产权过户等销售环节,而且在实际业务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流程情况。由于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职业经验以及所在行业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对同一事项也会形成不同判断,不同的职业判断则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为了防止企业随意提前或推迟商品房销售收入实现,需要对这一特殊商品的收入确认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开发企业在签订售房合同并收齐房款后确认收入;有的企业在开具发票时确认收入;有的企业在将商品房交付使用后确认收入;有的企业在办妥房产证后确认收入;有的干脆视收益情况随意确认收入。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首先会计准则不同于企业会计制度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经济业务类型的具体标准。其次财务人员对政策掌握的水平及能力,最后不排除企业借收入调节利润的可能。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确定收入的首要条件是否符合法律标准。

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缴清土地出让金、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按照出让合同规定时间内投资开发以及权属关系明确等。凡是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即使商品已经开发完毕,取得了相关报酬,并转移了风险,也不能作为收入予以确认。法律标准是会计标准的前提条件。

2.严格按照会计标准来进行收入的确认。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收入确认4个条件,是否做收入确认,何时确认,确认的金额等等,都应进行认真地、详细地考虑和分析判断。房地产企业应根据收入的性质,按照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合理地确认和计量各项收入。收入的确认实际上就是收入在什么时候入帐,按照重要性原则在利润表上予以反映,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房地产在预售中所得的价款,只能是一种暂收款、预收款性质的价款,由于开发产品尚未竣工验收,有的建设项目刚刚开工甚至尚未开工,显然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确认收入,只能作为企业的“预收帐款”管理,等到开发产品竣工验收并办理移交手续后,方可确认房地产销售收入的实现,将“预收帐款”转为“主营业务收入”。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在房屋尚未建成竣工前的预先销售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了款项,均不属于实际发生的销售行为,因此,签订预售合同并收取预收房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房屋未经购买方验收认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购买方,也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购买方取得房产证的的`环节较为特殊,因为购买方取得房产证涉及到测绘所、房地产交易中心等政府有关部门,办妥房产证的时间较长,并非开发企业所能控制,如果把办妥房产证的时间作为确认收入的必要条件,将会导致收入滞后,同样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

二、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

1.成本核算对象建立不统一。

一般而言,房地产开发历经取得土地使用权、规划调整设计、工程施工、销售、竣工验收和物业管理移交六个阶段。房地产企业通常采用分期滚动开发的形式,将前期销售回笼资金作为后期开发资金来源,使各项资源得以高效再生利用和有效配置。此外,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众多如高层、多层、商业、别墅、公建配套等等类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客观上使房地产成本核算对象难以统一,由于目前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明确规范建立核算对象,所以在实际运作中,不同房地产企业间差异较大。

2.归集口径缺乏规范和约束。

房地产工程成本支出专业性较强,普通财务通常没有相关丰富的建筑工程知识,对某些不能明确性质的成本难以划分归集类别,尤其是“基础设施费”、“前期工程费”与“建筑安装工程费”之间的具体分类容易混淆。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成本支出分期发生,前后发生时间间隔较长,财务人员会因为对工程成本概念模糊,而将相同的成本支出在不同期归入不同类别,因此,如果没有统一的成本归集口径标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将难以得到保证。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进度和分期不同,存在不能计入直接成本的间接费用。如果没有在核算初期进行合理划分和设置成本对象,那么这些间接费用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将不能有效、系统地进行核算,开发中后期就会聚集大量未归类的间接费用。大量间接费的存在,不仅产生了难以负荷的分摊工作,更由于分摊对象和分摊原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幅增加了成本核算的难度,同时也提供了人为操纵成本的空间,降低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那么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呢?第一、要统一成本核算对象确立原则。由于房地产分期滚动开发、产品形态不一,现有会计准则中又没有明确规范成本核算对象,因此,在房产开发前期就应做好调研工作,对准备开发的房产类型、开发分期、以及样板房、公建配套、装修等情况充分了解、深入研究以确立成本核算对象。假如开发量较小,可将整个开发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设立单一核算对象;假如开发量较大、工期较长,可将同质开发对象即同类型、同期开发的房地产作为同一成本核算对象,也可按使用功能将特殊的建造对象如游泳池、幼儿园、停车场等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有了清晰的确立原则,就能划分出清晰的成本核算对象,这不仅能减少大量间接费用的列支,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关键还能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降低不可控因素。当然,成本核算对象也不能划分过细,因为划分过细势必带来较大工作量,使核算工作陷入复杂,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成本核算对象一经确定之后,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能随意改动,应保持高度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第二、规范和约束归集口径。由于工程支出类目繁多,财务人员难以分辨专业性较强的工程支出类型,单纯依赖经验难免混淆成本归集口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尝试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是请相关业务人员在工程款支付时,在请款单上注明具体成本类型,并由财务人员建立相应的备查文件,对模糊不清的成本支出进行集中例外管理,避免发生时间间隔较长或者财务人员调动造成前后归集口径不一致的情况。二是相关成本核算人员在建立合同台账的时候,针对难以区分的成本建立对应末级会计科目的备查说明,在日后维护和记录合同台账的时候及时核对、方便查询。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环节多、投资数额大、开发风险大等经营特征,与一般商品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应根据开发项目的不同时期分别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从而完善房地产核算体系,正视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扩大知识层面,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满足信息需求者正确、及时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收入和利润的任意操纵。目前,我国房地产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相关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房地产发展前景广阔。因此,建立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相关具体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袁灵红.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

[2]万义平.论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商场现代化.(11).[3]饶倩妮,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初探[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1).

篇7:房地产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阐述

(一)建筑工程材料的会计核算

在建筑工程材料这一核算过程中,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需要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计划购买的建筑工程材料进行预先的规划,并将购买后的建筑工程材料进行合理的加工储备工作。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采购、仓储、增值税等相关费用的支出进行合理的核算并编制会计凭证。

(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房地产行业虽然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但是房地产行业还保持着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为此,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的账务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实际上,除了定期开展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之外,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还应当及时关注房地产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通过采取实地盘点等形式对房地产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减值以及损耗进行记录。

(三)房地产企业销售及其营业利润的会计核算

众所周知,房地产企业销售及其营业利润的会计核算工作是我国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核心。为了能够确保房地产企业销售及其营业利润的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需要主动的参与到房地产企业销售计划的制定以及房地产企业利润计划的编制工作当中,为此,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应当对房地产企业的销售额、房地产企业的营业利润以及房地产企业的需要缴纳的诸如增值税之类的税款做出非常细致的核算。与此同时,为了有利于加强房地产企业营业成本的控制工作,并及时提高完善的参考数据和账目,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还应当重点关注明细账目的处理与核算工作,从而有利于控制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产品成本,进而为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财务监管制度奠定坚实的运作基础。

二、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阐述

(一)房地产行业收入核算缺乏应有的完善性

实际上,由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它所衍生的经营活动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经营活动,随之而来的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差异性,这就导致了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工作所面临的重重障碍。一方面,一部分的房地产企业在开展项目预售工作时,虽然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预收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以及预售项目的现金流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税款核算工作,然而,在实际的项目预售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房地产企业的.营销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匹配的现象,这就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难以第一时间掌握房地产企业不同项目现有的存货状况,更不用说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房地产项目销售单价等基础信息的收集了。这就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营销部门可能会存在随意修改销售信息等问题,这些随意修改销售信息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所开展的税款核算工作出现数据误差,从而导致漏税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小部分的房地产企业项目竣工决算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了已经竣工决算的房地产企业项目出现不及时开展收入、成本的结转工作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即使开展收入、成本的结转工作,但是仍然存在将应收账款会计科目下所进行核算的款项挂在预售账款科目当中,此举将会导致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环节出现严重的不匹配现象。

(二)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缺乏规范性

笔者对当前我国房地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的房地产会计核算中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缺乏规范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性、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约束,甚至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以房地产企业合同的签定工作为例,房地产企业合同部门在开展合同的签定工作时,并未事先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商讨以及联合会签等工作,而是在合同的签定工作结束时向财务部门报送一份合同以便于留底备案。然而,房地产企业合同部门在未事先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商讨以及联合会签等工作后所签订的合同严重的违背了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原则。此举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难以准确分配相关费用支出,甚至出现与实际支出情况差异较大的问题,不仅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六大成本核算工作的落实,也不利于后续土地增值税等税费工作的清缴。

三、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阐述

(一)构建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

房地产行业收入核算缺乏应有的完善性使得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工作一直处于严重的高风险状态下,为此,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的构建工作。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作为房地产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系统,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应当要对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的应用有着充分的认识,主动将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应用到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工作当中,从而有效的降低房地产企业内部风险所产生的不利效应。例如,以房地产企业项目预售工作为例,房地产企业应当将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中的销售模块的权限同时开放给房地产企业的营销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从而有效的建立信息沟通的桥梁。房地产企业的营销部门应当在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中的销售模块中录入房地产项目销售面积、房地产项目销售单价等基础信息,在后续修改销售信息时应当告知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借助于这种形式,从而确保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完成预收账款会计科目核算以及预售项目的现金流量,避免出现税款核算工作出现数据误差等现象。

(二)完善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不仅需要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的努力,还需要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性、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约束,甚至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成为一项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等问题。为此,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应当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编制一套合乎标准的房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房地产行业相关财会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培训,结合每个部门的实际业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如房地产企业合同部门则重点培训每个合同中具体明细费用的标准、如何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等事宜,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合同签订的款项与实际支出情况差异较大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行业有必要开展房地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工作,我们应当清晰的认识到房地产会计核算中存在收入核算缺乏应有的完善性以及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缺乏规范性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从构建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管理风险系统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的提升房地产会计核算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莹.房地产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

[2]段咏梅.房地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纳税,2017.

[3]李爱平.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财会学习,2017.

篇8:试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完善,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发布,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目前适用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房地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等,如何在门类众多的制度、准则、规定之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改进现有会计核算方法,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是会计人员的职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目前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

篇9:试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和对策

1.1 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的复杂性

房地产商品的销售包括两种,一种是自行开发并销售,另一种是事先与买方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进行开发。对于后者,应按照建造合同的标准进行收入的确认。而对于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商品,由于其开发的周期较长,耗资巨大,其商品具有较高的价值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商品销售往往采用预售、分期收款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房地产商品销售的前提是首先取得预售许可证和销售许可证,在此基础上,一般要经过签订预售合同并预收房款、签订正式销售合同、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交付买方验收确认、收取房款、办理产权过户等销售环节。因此,房地产收入的确认同其它的生产收入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以结算账单提交买方并得到认可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确认标准,该规定比较简单,宜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但没有反映销售的实质,理论上不够合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规定以风险和报酬的实质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实务中如何运用这一标准则比较混乱,核心问题在于应在哪一环节确认为收入,其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商品房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

1.2 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成本与售价的不配比性

首先,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并开发完成到确认收入短则1~2年,长则4~5年,必然使得企业投入产出比例呈阶段性不合理;在项目建设期内大量投入资金,并发生大量费用计入当期;由于项目尚未完工,即使开发产品已预售完毕,其预售款项也无法确认为收入,其结果是为配比原则的应用造成了困难。

其次,房地产开发商品的成本载体是整个建设工程,而销售则是按楼层或户型为单位,这样就造成单个楼层或户型的售价明显与其成本不配比。如同一结构的.房屋,低层建筑施工成本低于高层建筑施工成本,但销售时低层售价却高于高层售价;又如“丁字形”楼房虽然同楼层成本一样,由于朝向不同,其售价相差也很大。

通常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结转方法是:按当期竣工后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除以总开发建筑面积,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然后再乘以销售面积得出本期销售成本。这样均摊计算的结果没有考虑房屋楼层、朝向的因素,得出的经营成果不具有真实性。

1.3 收益评价指标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业绩

房地产企业投入产出周期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表现在会计年报中往往是业绩波动较大――项目建设期内业绩不佳,验收售出后,大量预收款确认为收入,期间间隔在一个会计期内还好,但一个项目往往要跨4、5个会计期,故不适用一般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如净利润指标就不能正确、客观、全面地反映其真实经营情况,尤其是上市公司,极可能误导投资者。一个经营情况很好的开发公司,其净利润可能很小甚至是负数,但有大量的在建工程和很好的预售情况,现金流状况极佳,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同理一个盈利的公司也可能正危机四伏:面临着因施工质量导致的巨额赔偿,大笔银行贷款到期而无力偿还,尚未结清的担保金,由于市政规划调整,地价变化导致的土地风险等等;故此,评价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业绩,千万不要以指标论好坏,应透过指标看实质,看其资质信誉、实力、现金流量、资产质量,还有更重要的表外风险等等。当然,这有赖于我们会计界同仁对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与充分披露。

2 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对策

2.1 正确确定和应用收入确认标准

房地产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应符合两个标准,即法律标准和专业标淮。

(1)法律标准。法律标淮是指我国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房地产销售必须符合的条件或标淮:如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未按照出让合同规定进行投资开发的,以及权属有争议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

买卖。凡是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即使房地产商品已经开发完毕,甚至取得了相关报酬,并转移了风险,也不能作为收入予以确认。法律标淮是专业标准的前提条件。

(2)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指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标淮,即收入确认的4个必要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企业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上述规定中,收入确认以风险和报酬实质的转移为标准,理论上比较合理,但由于房地产业销售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实际工作中收入确认带来了困难。

笔者认为,房地产销售合同是在房屋尚未建成竣工前的预先销售行为,不论是否收取了款项,均不属于实际发生的销售业务。因此,签订预售合同并收取预收货款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作为销售实现依据;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则如同一般工商企业产品销售合同一样,从法律意义上讲也只是一种合约,房屋未经买方验收认可,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买方,不符《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有关规定,故也不能确认收入;购买方取得商品房产权证的环节较为特殊,尽管房地产商品最终是以产权证上权利人主体的更替为所有权变更的主要标志,但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项目开发前根据规定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证,并办理领取预售许可证、在工程获得有关部门竣工验收领取销售许可证、签订正式房屋销售合同,并向客户收取房款、交付买主办理入住手续的情况后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且产权证的办理涉及到房地产管理、土地管理等政府有关部门,办妥产权证书的时间并非开发企业所能控制。如果此时确认收入,会导致收入滞后,同样不符合收入确认原则。所以,尽管房屋产权证书是房屋所有权的标志,但并非是确认收入的必要条件。

2.2 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使销售收入与成本配比

建议引入计划销售价格的概念,解决销售成本结转错位,与销售收入不配比这一特殊问题。即当开发的房屋达到可销售状态时,企业根据成本、市场、地段、楼层、朝向等因素制定一个计划销售价格,作为成本分配标准。

(1)实际售价成本率法,是在季度前两个月按实际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等于季末销售成木的方法调整。具体操作顺序是:分类明细账按开、竣工时间相同或相近且一并办理决算的项目设置账户,在此分类明细账基础上,再按计划价格相同的房屋分类设户,价格不同的分别设置。季度前两个月可按分类明细账结转成本,即按分类明细账记载的当月实际销售额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当期成本结转数,对销售房屋只登记数量,待季末将未销售房的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得出月末留存成本,用倒挤的方法结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发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优点是可以减少工作量,缺点是季度前两个月受房价影响会产生一定误差,且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较详细的成本资料。

(2)计划售价成本率法,就是始终按计划售价乘以计划销售成本率进行结转。只要是开发建设工程已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就可以把商品房成本按楼栋、楼层、单元予以确定,甚至可以计算出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因此可以按单元设置账户,也可以把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相同的商品房归类计入同一账户。销售成本按单元设置账户的房号直接对号入座结转,按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归类设户的,可按销售面积乘以每平米建筑面积成本得出销售成本。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结转工作量较大,但遵循了一贯性原则,提供信息可靠及时,并能将结转成本工作量分散在日常工作中,适用于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

2.3 扩大信息披露内容,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披露中的信息含量

(1)增加土地储备量及成本构成的信息。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土地成本的比例一般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能否拥有土地储备以及土地储备的成本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开发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拥有大量优质低价的土地储备的企业来说,土地成本低本身隐含着巨额的利润,在土地出让市场向招标拍卖过渡以后,相对于其它公司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良好的增长,从而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信息使用者通过企业披露的土地使用权总额无法判断其土地储备的信息。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土地储备量及取得成本情况的披露是必要的。

(2)增加分项目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我们建议应在其财务报告附注中增加分项目的现金流量信息,即以企业每一开发项目为基本单位,披露其在开发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房地产收到的现金、购买工程物资以及支付工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此提高其现金流量信息的有用性。

(3)重视质量保证金及风险的披露。房地产开发行业特性――具有高风险,应在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得到充分的揭示。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为房地产商品的质量提供保

证,但鉴于房地产商品的长期性、高价值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质量保证金与一般工商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不同之处在于其保证金的数额更大、保证期限更长。因此,应由企业根据所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取质量保证金,计入工程成本,以提高应付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在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揭示其各种风险,而不应仅限于抵押风险,即在房地产开发企业报表附注中应增加风险披露的内容,就企业尚在开发的土地、工程项目等面临的开发风险、筹资风险、土地风险等进行说明,提高风险的透明度

篇10: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这也对房地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房地产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标志。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产品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经营风险高,由于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其特殊性,其会计核算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房地产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就必须要受到当代企业制度的规范。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制度仍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在这其中还有一些企业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规范。该文就是重点讨论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

篇11: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32-02

房地产开发单位和多数的企业一样,都有一些自身的特殊之处,它一方面从事房地产的经营活动,同时也开展房地产的开发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特点就是工期较长、资金的使用量比较大,同时应对的市场风险也更大,很容易导致企业的巨额亏损。面对这些情况,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应该在财务方面拥有更多的管理经验,加强相关制度的规范力度。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实际运营的效果还需要继续加强。从整体方面来看,我国的会计制度还应该提高标准和完善各种制度,在这其中特别是房地产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比较重要。所以,应该开展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重点审核会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缺陷给予分析指导,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制度和政策。

会计学论文题目推荐

会计学论文题目

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推荐

会计学专业论文题目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措施

会计毕业论文题目

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
《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和对策(精选11篇)】相关文章:

网络会计的问题与对策2023-03-08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对策的分析论文2022-10-22

现代成本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成本会计论文2022-11-17

县供电企业营销MIS系统应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文2023-11-22

会计学论文范文2022-09-21

会计学论文2023-07-09

会计专业简单论文题目2024-05-06

企业赊欠管理工作的重点及对策2023-06-01

浅谈会计电算化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23-12-23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2022-05-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