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3-03-29 07:54:2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共15篇)由网友“割尾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篇1: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本文首先明确了我国代理记账的相关规定及发展代理记账行业的意义,而后基于我国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代理记账行业规范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代理记账行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代理记账是指经批准成立的中介机构代理企业的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的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代理记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会计核算解决方式,也为众多的中小企业主们所推崇。但目前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尚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探索解决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代理记账概述

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后,随着小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这些群体的逐渐发展壮大,其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难以跟上发展要求,代理记账这种形式应运而生。1993年《会计法》修订,在此次修订中,增加了对“代理记账”的规定,规定明确了“允许那些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或者配备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委托有关的会计服务机构进行代理记账”,从而首次确立了我国代理记账业务的法律地位。为了具体规范代理记账业务,财政部于1994年6月23日发布了《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对从事代理记账的条件、代理记账的程序以及委托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作了具体规定。新修订的《会计法》再一次确认了代理记账的法律地位。我国《会计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除此之外,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十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注册税务师可以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从事建账建制、办理账务业务。”这表明了我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可以从事代理记账业务,明确了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的合法机构。

发展代理记账有利于中小企业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我国会计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现状

1.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随着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我国国内代理记账公司日益增加,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代理记账机构数量众多。以上海市为例,截止,具备代理记账资格的单位有七百多家。广州的代理记账机构有五百多家。而在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代理记账机构的数量在二百多家。代理记账公司很多只是几个人的小企业,从最初有一些客户资源到成立公司,形式简单,行业门槛不到,这就导致业内同行数量众多,行业竞争激烈。

2.委托方与受托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代理记账的过程中,委托方和受托方对于财务知识拥有不同的信息量,从而对代理记账业务产生的影响是可能造成代理记账公司利用自身的财务知识优势损害委托方的利益。很多代理记账公司为了拉生意,留住客户,只顾短期利益,帮助企业偷税漏税,或者迫于企业压力,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无法按照会计准则准确进行会计核算,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3.代理记账公司规模发展受阻

代理记账的行业门槛很低,只需要几万元的注册资金和三人以上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就可以设立代理记账机构。很多代理记账机构都是原本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因为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便离开原来的代理记账公司自立公司。这就导致了现在代理记账公司数目众多,但规模较小。

据20福建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调查,在随机抽取的20家代理记账公司中统计了企业人数,其统计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代理记账行业内的公司规模主要集中在5-20人,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规模小也导致行业内的品牌企业数量不多。

4.行业内部的同质化严重

一方面,目前的代理记账机构的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代理记账、纳税申报、内部审计、工商注册、代理年检等服务,主要都是比较基础的服务项目,而其他相对比较附加值比较高的服务能够提供的代理记账企业比较少,这就导致服务范围方面差异化程度低;另一方面,从服务质量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代理记账行业内品牌比较少,服务水平也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能够体现高品质服务的企业很少,因此,行业内各企业的服务质量差别不明显。

三、我国会计代理记账行业面临的问题

1.行业环境不理想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委托方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存在问题,认为代理记账机构有义务替企业处理会计核算上的瑕疵,认为会计核算就是为了应付税务,甚至认为代理记账机构应该帮助企业偷税漏税,这种社会认识下,客观上使得很多为了维护客户资源的代理记账机构不得不迫于企业的压力而无法完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为企业和自身都带来一定的风险。

另外,由于很多中小企业主的财务意识不强,也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其提供的原始会计资料很多并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有些则伪造一些原始会计资料,这就使代理记账行业的从业人员和整个代理记账行业面临较高的风险。

从财政支持力度上来看,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客观上对仍属于小微企业的代理记账公司有一定的扶持,但是从这个行业的角度来看,仍缺乏针对代理记账行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从法律角度来看,代理记账行业仍然处于规范力度不够的状态,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整个市场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才能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2.相关的行业监管不到位

现在政府部门对代理记账公司的监管主要来自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管理和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根据规定,如果要设立代理记账公司的话,需要经过财政部门业务资质审批。但是代理记账公司设立之后,就基本上无法接受财政部门的业务监管。所以,代理记账公司设立之后,既不受财政会计管理机构管理,又不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管理,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

3.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在代理记账从业人员中,包括一些年纪较大的会计从业人员,这部分人员经验很丰富,职业精神很好,原则性较强。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对于会计改革,新的财税政策往往理解的不够深刻,加上会计电算化的普遍推行,使得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难以适应新的会计工作。

而代理记账从业人员中的另一部分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的人员,由于这一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导致这部分人的流动率较大,一些道德水平低的从业人员甚至利用委托公司代理记账时掌握的商业秘密谋取私利,这更造成了社会上对于代理记账行业的负面效应。从目前的代理记账行业内的学历和职称情况来看,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专生,还有很多中专毕业,而从职称情况来看多数从业人员只有会计上岗证,有的甚至连会计上岗证都没有。

4.行业服务缺乏专业性

由于代理记账行业内企业众多,竞争激烈,差异化又很低,这就使得代理记账行业是个供给相对同质化的行业结构,造成了这个行业在选择交易对象,决定交易价格和确定交易标准的时候,主动权都掌握在企业主,这种买方市场的结构最终造成了很多代理记账公司就是被委托方牵着鼻子走,提供的服务完全是去迎合委托方,缺乏专业的精神。很多代理记账公司为了拉拢客户,帮助企业主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导致这个行业内很混乱,发展很无序。

另外,代理记账行业内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业内企业为了争夺客户,降低服务价格,然后再压缩服务内容,对企业委托的代理服务内容简化,或者不认真对待。而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并不懂财务,只有在遇到税务稽查或审计的时候才会发现财务上的漏洞。这种信息不对称也增加了代理记账行业内的道德风险,结果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反而使得很多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财务规范提供代理记账服务的公司变得没有竞争优势,最后失去业务,或者也不得不降低服务从而降低价格来夺回市场。长此以往,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四、促进会计代理记账行业规范发展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对代理记账行业进行更多的宣传,加大宣传代理记账行业的积极意义和服务范围,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代理记账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逐渐改变企业主对于代理记账的一些误区,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加强对违反相关相应法律法规将受到的处罚进行宣传,让企业主认识到代理记账公司“可为”和“不可为”,帮助代理记账公司向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加大国家对行业的财政扶持。政府管理部门对刚出于起步阶段的中介机构可以给予相应的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创业初期的小型企业,可以有政府机构组织,为这些小型企业购买代理记账服务。达到“财政出资、中介服务、企业受益”的目的。

2.增强行业监管力度

首先,要出台行业质量标准。由相关部门质量代理记账行业质量标准,包括可以成立一些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自律性的行业内管理。同时,可以组织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学习,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其次,监督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监管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代理记账机构的工作合乎行业质量标准,对从事代理记账行业的个人和机构建立起中介机构档案库,定期检查,对于违法违纪的代理记账机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提高行业的纪律性。

对于行业内违法经营、无证经营、做x账等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再次,对于代理记账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应该进行保护,代理记账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能够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其工作职责。然而,现实中,代理记账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却无法受到保护,这阻碍了整个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的监管机构强化管理,对不合法的委托人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或要求代理记账机构作出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会计处理,要进行处理。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应该从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两个方面来考虑。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看,一方面可以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再教育,加强从业人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但是长远来看,提高从业人员的薪金待遇才是长久的吸引人才的根本。而提高薪金待遇又必须从提高行业内服务的附加值着手。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企业亟需的高附加值服务,是提高行业收入的关键,也是提高从业人员薪水从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

从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看,可以建立行业内的档案管理制度,从代理记账公司和代理记账从业人员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的对代理记账行业进行管理。建立行业协会,对于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公司和个人予以处罚,并建立信誉档案,出现问题的公司和个人在信誉档案上会出现污点,这样会使得代理记账公司和个人都有所顾忌,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会更加严格。

4.加强行业服务的升级

对于委托客户提供的资料,代理记账公司也应该建立资料保密制度,所有经手的客户会计资料,代理记账从业人员都不能向其他未经授权人员提供,更不能提供给其他的委托单位。委托单位的会计档案由业务主管保管并对其安全承担责任,会计档案的移交应该做好移交手续,未经委托单位或其授权人员书面同意,代理记账机构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出示委托单位的会计资料。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的提高不是以对企业的要求言听计从为代价的,代理记账公司应该从行业的规范处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自己的原则,这是对企业的负责,也是对自身的负责。提高服务质量,是成为企业在财务方面的帮手,可以为企业提供最新的财税政策,帮助企业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所服务,真正在财务方面帮助企业建立自身的完整财务体系。

篇2: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中职计算机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中职学校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计算机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在信息化背景下,结合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需求,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改革。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分析了中职教学人才今后的发展需求,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终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今后的健康发展起到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职院校无论是从招生人数还是从经费投入上来看都呈现出了不断扩大的趋势,中职在校生人数达到了563万人,而中职技术型专业在校生人数则达到了612万人,增长幅度达到了5.5%。而从就业的角度上来说,中职技术型专业人才就业超过了90%,说明目前我国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采取更为良好的措施加快中职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化背景下,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对计算机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成为了很多学校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很多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计算机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1中职技术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中职技术型专业人才需求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国际化趋势。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各个行业也呈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而这变化也使得对于技术型专业人才需求变得更加国际化。首先我国为了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加快了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和经营的步伐。其次随着一些比较大型盛会例如奥运会、世博会等等,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来到我国投资,这些现象都将会促使今后对于技术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朝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2)专业化趋势。随着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自身也朝着逐渐专业化方向进步。在目前的各个行业当中,技术型工作不仅涉及到了多样化的各个领域,还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当中的各个环节,而这些工作想要顺利展开都必须要专业化的技术型人才参与到其中。

(3)实操化趋势。开展技术型和服务的实操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技术型自身的质量,最为显著的一个现象就是在开展各个活动的过程当中,相关管理以及服务人员自身水平的高低对于最终服务水平的好坏也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因此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也是今后中职院校开展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4)复合化趋势。在提供各个服务的过程中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文化、精神领域等多方面的服务,尤其是在各个服务的过程当中,有效的营销良好的文化氛围、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并将其应用到各个细节当中去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而这些都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要具备对应的素质,而各个活动开展的综合性、复杂性等多方面的特征也都要求技术型人才必须要具备相关的复合型人才的素质。

2我国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即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手段单一、校企合作较少以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论述。

(1)计算机教育培养目标模糊。目前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倾向。从整体行业的角度上来说,中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当中的受欢迎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目前整体就业率相对来说在众多专业当中还是比较高的,但是一些院校在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仍然是将重点放在了各个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这显然是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相悖的。从目前我国整个教学体系上来看,本科院校开设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知识性人才,而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主要还是希望培养实践性人才,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很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目标定位方面就存在问题。

(2)课程设置不合理,手段单一。在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育的课堂当中仍然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模式。而我国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理论基础涉及到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也主要以这几个专业的教师为主,而以教师为中心就意味着在课程设计、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并没有真正的将市场需求作为自身的导向,没有良好的对专业进行有效的建设,没有真正的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中心为目标。

(3)校企合作较少。目前国内的很多中职院校采用的主要方式还是停留在自办自销的办学模式当中,没有与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虽然一些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也尝试了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但是仍然是仅仅停留在联合建设实习基地的层面上,而这些实习基地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只是停留在纸面或者只是进行简单的培训,很少能够让学生们进行亲身的实践。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中职院校是将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作为自身目标的,而各个企业则是将经营效率作为自身目标的,因此两者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很难能够最终达成共识。

(4)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目前我国中职技术型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硕士学历,从理论知识的角度上来说,完全能够满足中职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这些教师在硕士毕业之后并没有亲身的技术型实践经验,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进行计算机授课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从理论的角度上出发,这与中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学生教学培养目标也存在着相悖的情况,显然对于学生们今后能力的发展也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3我国中职院校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1)准确定位,创新各个学科管理品牌。首先就是要进行准确的定位,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目前计算机教育目标进行不断的创新。在进行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要力图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良好实践性,通过塑造专业品牌吸引报考志愿率的提高,吸引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关注,推动就业率的提升。一般院校应更多地关注市场需求,在专业方向特色方面与市场需求接轨。这样通过分层次办学实现学生从自身意愿到人才培养,再到不同层次技术型专业人才转化的过程。

(2)转变教学方式。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们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质量是首要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中职院校进行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要兼顾思想和形式两个方面。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是学校不是以传授定量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进步并适应社会。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理念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立足。第一,老师要明确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考虑其特性,开展个性化教学;第二,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其进行团队学习;第三,老师要丰富教学方式,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为其创造灵活的学习模式和平台,使教学质量大幅度地提高。

(3)加深校企合作意识。现在很多企业还并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校企合作只是出于某些原因流于形式。在企业的.观念里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仍然是学校自己的事情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是经济实体并没有与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鉴于此即使与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也是不深入的。企业必须要重新认识校企合作对于本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校企合作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众所周知,人力资本投资是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一项投资,他虽然具有投资高收益慢的特点,但是企业要具有长远眼光,21世纪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技术人才的短缺,企业与中职院校合作是一本万利。

(4)引进高水平教师。中职技术型教育领域,院校林立,确定自身计算机教育的定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也是其为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保障,计算机教学特色突出是学校发展应重视的问题。在寻求定位的过程中,将自身计算机优势资源和市场趋势融合,结合企业的要求,在课程安排、实践训练等方面优化教学内容是有效手段。学校要加大宣传,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正视自己的短板。在计算机教学内容方面,学校要充分考虑当地特色和市场导向,对于不符合市场要求的计算机教育内容进行完善和改进。充分利用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信息,融合企业专业意见,调整计算机教育的设置和课程的内容。老师在教学环节扮演者主导角色,中职技术型教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经验丰富、思维开阔、学术水平强的老中青骨干计算机教育教师,并可为学生同时配备企业导师,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中职院校重视专业教学,其老师也应该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为此,可发展具有大量实际经验的工作者为学生传授经验,这样既能够填补教师队伍的空白,又能够为学生和企业建立沟通渠道,也能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同时,学校可以每年选拔优秀教师去企业学习,并组织交流会,让老师们互通有无。这样可以使老师在温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掌握技术发展趋势,了解市场,提高动手能力,为其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5)合理创新教学方法。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要对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创新,例如在学生Photoshop、Flash等图像视频软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采用“展业基础+专业技能课+实践课”的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开展,另外需要着重注意的一点就是可以适当的开展发现式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引导学生们能够自主的发现其中教学内容当中的一些问题,将课堂重新的交到学生们的手中,让学生们的自身的发现意识以及学习意识都能够得到十分明显提高。

4结语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中职技术型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从目前中职技术型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上来看主要包括国际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实操化趋势以及复合化趋势。其次从我国中职院校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上来看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手段单一、校企合作较少以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最后对我国中职院校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准确定位,创新各个学科管理品牌、转变教学方式、加深校企合作意识以及引进高水平教师。

参考文献:

[1]崔娅萍.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新校园(上旬),(01):8-9.

[2]黄学冬.试论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J].职业,(25):43-44.

[3]梁娜.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J].现代职业教育,(34):130.

[4]王淑兵.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留学生,2016(09):28.

[5]张晓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关于中职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分析[J].新课程(中旬),(10):188.

篇3:会计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

会计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实习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针对目前国内中职院校在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本文展开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会计专业 实习中职院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面对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开有会计专业。但学校往往重视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而忽略了学生设计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独立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故本文对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展开对策研究。

一、会计专业实习的重要性

会计专业实习,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监督方法,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以培养自己分析、解决实际财会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会计专业实习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会计专业的实习,能够将会计课课堂教学中的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转换为具有实用性操作的技能。会计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财会人才,通过实习,许多抽象的知识都可以具体化。学生从记账、算账、报账到对财会业务的综合处理,完成了从抽象到实务的运用过程。

其次,会计专业的实习,能够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在会计课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应试技巧的提高,学生听课也没有新鲜感,感觉课程枯燥、厌倦、乏味,没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会计专业实习,有利于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实习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组织不力

中职院校组织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时间一般都是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期,校方为提高其就业率默许学生不参加会计实习或者组织“走过场”形式化的实习。另外,即使有的中职院校组织了学生进行会计实习,但是一般都会忽略会计岗位的多样性。我们知道,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可分出纳会计、销售会计、税务会计等。学校将学生安排到实习岗位后,一般不再进行实习岗位的轮换、实习中期考核等进一步的组织管理,实习效果不明显。

(二)实习单位难以落实

对公司企业而言,接纳实习学生会占用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单位带来一定的负担;同时实习学生由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限,不能很快的进入会计工作角色,可能会造成会计报表账单出现差错,影响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学生自己不能从严要求自己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习教学一般安排在毕业年度进行,作为毕业生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工作,对实习的态度不够端正。此外,由于之前的会计专业学习都是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训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严重脱离,因此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胜任会计工作岗位,影响实习的效果。

(四)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能有效组织实习教学

指导老师在组织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学生的指导针对性不强、教学计划不周密等现象,容易造成学生实习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三、可行的解决方案

从上述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会计专业实习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总结出几条切实可行的能够解决会计专业实习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应周密规划、系统组织会计实习

会计专业实习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学校应加强实习管理,切实抓好实习教学。实习开始前,通过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端正教师、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开始后,应定期进行考评,加强与实习单位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进展;实习结束后,不仅要认真整理、审核、考评学生的实习报告,还应该展开实习答辩,了解学生实习的切身体会。

(二)通过为公司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形成与公司企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依托公司企业建立稳定的会计专业实习基地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应依托校园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寻找与公司企业赢利的共同点。例如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免费提供会计业务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模式等,在公司企业中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三)端正学生实习态度,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

作为实习的主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采用严格管理的手段和有效的奖惩制度,来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对于擅自离岗、旷工早退的实习学生,进行教育批评甚至处分、延期毕业等惩罚;而对于在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则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四)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

面对实习指导老师水平能力有限的问题,校方应大力组织实习指导老师再进修学习的力度,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还可以聘用公司企业的一些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在职工作人员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

总之,为满足市场对实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会计专业的实习教学,通过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提高老师、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文慧.基础会计实践性教学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6

[2]徐秀珍.试论会计实习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J].中等职业教育,

[3]杨建珍.谈中专财会专业的会计实践课教学[J].新西部,2009

篇4:职业学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职业学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一、新生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新生刚从中考的经历中解脱,抱有一种可以歇歇脚喘口气的念头;经过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更有种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想法;学生虽然选择了这个专业,但大部分都是家长的决定,问她们为什么读护理专业,答案或是祖父母意愿,或是爸妈愿望,自主选择的人极少数。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内在学习动力不足。

(二)自主学习能力差。职业学校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再像中学那样主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督促,而要以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为主,除必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外,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而许多新生不懂这点或自控能力差,有的学生听完课后,如老师不布置作业,就觉得无事可做,走读学生回家后就看电视、上网,家长也反映说学生太轻松了。而实际情况是时间看起来很多,但实际很少,学习压力看起来很小但实际很大,学习任务看起来很轻但实际很重。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消化课堂知识,看书似乎是懂了,其实一知半解或根本就不知其所以然,应付考试寄希望于考前的临时突击,死记硬背。

(三)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中学时通常一节课讲一个知识点,且要通过大量例题的讲解、课后作业、反复测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而职业学校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一节课通常要讲授多个知识点,没有反复强化巩固的时间,课后也没有大量的作业、测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表现出对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不会自学,不会主动学习,不会抓重点难点,对于如何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四)教学条件不足。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部分教学设施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常以上大班课形式教学,坐后排学生听不清、看不见,加上环境人多嘈杂、影响听课效果,学生睡觉或看杂书,抑或偷偷玩手机,违反课堂纪律现象屡屡发生。

(五)角色适应困难。在家庭中,现在几乎所有家长为了能使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包揽了所有本该可以由学生自己管理的事情。当这些学生走进职业学校开始独立生活时,从一个可以事事依赖父母的孩童一下子就被要求成为独挡一面的人,且衣食住行、学习、劳动等方方面面学校都有各种规范严格要求,面对这种突然的变化,表现出了适应的困难。对于名目繁多的各项规范要求,执行起来顾此失彼。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只有热爱专业,才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新入校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模糊,对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业感到茫然。通过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可帮助学生了解护理人员的任务、应具备的素质,护理专业的前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护士并不只是打针、发药这么简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个人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此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对职业的憧憬,从而明确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从中学到职业学校,学习模式的改变要求学习方法随之而变。学习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可通过班会适时介绍中学与职业学校学习的不同,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如何把握授课重点难点,如何复习等方法;可邀请高年级学生介绍学习心得,给以启发;鼓励本班成绩好的同学现身说法,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严格纪律管理。以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新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对制度约束没有清晰的认识,常常犯规。因此,在新生学风建设中在注重引导的同时要严格管理,包括严格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严抓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关注、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共性问题进行全班教育,个性问题个别教育。

(四)选拔培养班干部。要建设一个有优良学风的班集体,必须依靠得力的班团干部的协助。对班团干部班主任既要帮助、指导,鼓励她们大胆开展工作,又要明确职责、严格要求。要求每个班团干部要以身作则、刻苦学习、遵规守纪,以过得硬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的同学,1个人带动1片人,使班干部成为班级学风建设的生力军。

(五)积极主动争取任课老师的支持。在学风建设中,学生是主体,但不能忽视任课老师的作用。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学生的听课表现和课堂纪律尽在掌握之中。任课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纪律维持的第一责任人,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及时严厉批评教育,对全班同学可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对课堂纪律表现差的学生全然不顾,就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一种暗示,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因此,应主动、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任课老师的支持和配合。

(六)关注并了解学生。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宿舍,通过个别谈话、各种会议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倾听她们对学校、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了解她们在生活、学习中需要老师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针对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做好思想引导教育和协调工作,帮助她们解决问题,让她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关爱,从而能自觉以各项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养,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篇5: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一、管理会计制度的发展现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会计制度在30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会计是为了服务企业内部管理而存在的,我国的管理会计制度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1979年,开始了探索适应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上世纪80年代初的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会计制度。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管理会计制度进入了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和创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发展阶段,管理会计制度以其市场化特性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管理会计制度渐进式的发展变化,从局部扩大到整体,带有制度的惯性依赖性的在适应其它经济制度和经济环境的同时,跟随政府指引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变化。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经济环境的不同要求管理会计制度适应环境的变化,本文将对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性总结,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管理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管理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

目前我国没有一个专业性的指导和研究管理会计方面的组织、协会或者团体机构,这不利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创新。由此我国在管理会计相关机构的设置和组织方面需要完善。同时与之相关的`工作组织不规范,由于没有系统的机构设置或团体组织,和管理会计相关的工作组织、工作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规范性。

2.使用范围相对较小

由于我国的企业会根据企业成本核算的需要设了管理会计,所以很多企业没有管理会计,企业在管理会计在公司战略和公司的预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目前没有得到重视,这也就造成了企业在建立管理会计时没有对管理会计形成科学的认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形成了不利的发展影响。管理会计制度在企业管理会计设立方面需要进行引导和科普,同时对于管理会计设立的条件进行科学化的规范和要求。

3.对于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和知识普及的缺乏

管理会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的管理会tf;研究领域相对较小,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学科体系一定程度上不规范,理论体系没有清晰的主线,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欠缺。同时理论研究的不完善,管理会计在经济发展中,企业没有对其形成科学化的认识,相关的管理会计知识没有在企业层面的到普及,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从管理会计体制方面应诙形成促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发展的动力,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促进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研究和普及。

4.管理会计实践的欠缺

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缺乏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低,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方面的积极性低。同时我国在引进国外的管理会计的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发展状态不相符,也造成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方面的阻碍。相应的我国管理会计制度在实践方面存在欠缺。

三、对管理会计制度的建议

根据本文对我国管理会计制度发展现状的简述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培养和加强企业管理会计的意识,大力提倡和发展管理会计战略鐘*惟财面的颜淡薄,需要加强麵管赠十制度只,贼固有的落后观念。认诞十对的帮助’对于姓的固挪念是考虑錢的成这个麵就没有从公司ms略的角膀虑麵纷,只有调整了錢的念’才雜得管廳侧丨触认可,管理封挪肋就下降。

2.结合典型案例的研究深化管理会计理论

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在结合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对管理会计体系和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指导我国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发展。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和规范的组织,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制度对于相关的研究机构和组织进行合理的规范和要求,对于其职能范围和作用做明确的规定。

3.完善相关的立法,同时加强管理会计的教育

会计的信息失真现象是会计行业历史性的难题,管理会计同样会存在信息失真的情况,对于此,完善相关的管理会计法律法规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表的教育也很重要。

对于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在高校设立于管理会计相关的专业性学科和课程;完善我国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管理制度,对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选拔和教育进行规范;加强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再教育。

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善需要每个测度的完善,无论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还是实践的角度,本文有限的针对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6: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1企业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过程中的简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把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过程当中,逐渐实现运用会计软件来代替手工记账的方式,计算机作为处理会计业务的主要方法。现代化的会计电算化就是代替人工处理一系列的会计业务,并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现在的企业正在有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交叉的综合学科,随着会计业务的不断扩展,会计电算化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2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2.1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足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从最开始的尝试阶段到自然发展阶段再到后来的有组织、稳步发展的阶段,我国的电算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来说起步较晚,因此一些企业的领导观念比较落后,认识不到实施会计电算化会给企业带来更好地发展时机。企业的一部分的领导片面认为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只不过是一台机器账户,受这种落后思想的影响,企业领导只注重与投资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施,然而,忽视了对软件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的落后,甚至使用盗版的会计软件,导致会计在核算时麻烦不断,同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在现代化企业的顺利实施,阻碍企业的发展。另外有一些只习惯于传统的手工记账财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也存在质疑,因而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无从下手的局面,造成了会计信息的滞后,造成的一系列的财务问题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2.2缺乏会计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会计复合型会计人才比较缺少,有很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都是由企业内部手工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所培养的,在这种状况下,他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业务中多数是運用最基本的财务软件进行简单的核算,因为对计算机的知识掌握的并不多,因此,不能够熟练的操作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数据的处理,同时对于财务信息也不能够正确的处理。在会计工作中,当计算机运行出现故障时,由于会计人员没有掌握专业的电脑知识,并不能够进行电脑维修,电脑维修人员也大多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出身,他们对于财务软件专业知识也并不了解,这样的情况下,就不可能把财务软件知识与电脑知识结合在一起,仅仅是排除计算机表面故障,在维修电脑时,如果对财务软件操作不当,就会导致财务信息的丢失和泄漏,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

2.3会计电算化软件存在局限性

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财务的一个核心部分,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及应用,能够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但是在转变过程中财务数据和信息容易丢失和泄漏,财务信息系统得不到安全的保障。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财务信息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财务数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秘密,对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由于企业目前运用的会计软件版本低下,或是开发程度不够,对数据的保密设置过于简单,很容易造成一些重要的财务数据的公开和盗窃,因此,会计电算化软件保密性和安全性的底下,会造成病毒的入侵,导致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瘫痪,从而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3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转变企业领导者对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观念

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和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使会计电算化作为关键点,但由于其认知水平的不高,同时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并不了解,以至于未来的`会计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会计电算化正逐步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技术的革新以及现代化的趋势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潮流,也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企业领导者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企业领导者应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看清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形势,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且能够以身作则,学习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采取一些列的措施,对公司内部的会计电算化进行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实施方法,从而来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水平。

3.2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在新形势下,对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根据要求来选择相关的全面的人才进行培养。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需要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人才,不仅能够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还要懂的企业运行与发展的管理方法。首先应选拔和培养那些接受能力快,会计电算化才做水平高,管理能力优秀以及发展方向与企业需求一致的人才。现代社会的主要竞争力就是人才,会计电算化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重要一面。及时的给会计人员灌输最新的会计知识,在会计软件不断更新的环境下,要保证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与时代共同发展。

3.3加强会计软件的开发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IT部门要加强对会计软件的开发,确保会计软件的安全性,开发的会计软件能够满足会计专业人员的需要。管理软件开发人员应该学习国内外成熟的开发技术,针对企业的发展模式,根据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来开发制定安全、可靠、高效的会计软件。对一些重要的数据、记录,甚至字段都要进行加密设置,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来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网络安全措施可以防火墙设置,以实现商业机密信息,在这种方式中,由于没有秘钥,入侵者无法获取数据的密码,就不会对会计信息造成影响,这样就确保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

篇7: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食物中毒、滥用杀虫剂、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生产流通环节的问题.笔者论述了食品安全的定义及内涵;介绍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食品安全的可行性对策: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食品流通秩序的管理,构建系统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社会监督,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等.作 者:孙斌    SUN Bin  作者单位:浙江警官学院安全防范系,杭州,31001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期 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 16(11) 分类号:X923 关键词:食品安全    安全管理    法律体系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篇8:浅谈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档案管理是一项集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它主要是对各部门形成的历史文件进行管理和服务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档案管理都发挥着为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的作用。比如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进行编撰研究,为社会实践提供信息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等。由此可见档案管理是社会信息系统的基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远大的意义,因此,我们对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但通过笔者对一些单位的.调研,却发现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

一些单位领导对档案工作存在认识错误,认为档案管理人员就是抄抄写写、整理资料的工作,所以,不注重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不了解,对档案的重要性更是无从谈起。在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方面存在应付现象,对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能很好的把握。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还兼任其他岗位的工作,从而对档案工作不能尽心尽力的完成,使档案管理的水平不能提高。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资金投入不到位

档案在后期保存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后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档案存放时不丢失、霉变、虫蛀。比如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以及放置档案材料的柜子,档案室内缺乏必要的采暖、除湿、通风等装置,甚至有的档案室还存在着年久失修漏雨的现象,导致档案材料保存困难。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使用科技手段运用信息管理档案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管理档案的新模式,这样的话,就需要购置电脑、网线、软硬件等,对资金的投入要求就更大。

(三)对档案信息管理和编撰工作不够重视

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单位还存在使用手工检索的现象,这样不但浪费人力,工作效率还不高。另外档案档号不规范、组卷混乱、案卷缺少卷内目录等现象比较严重 。甚至有的档案部门在编研工作上不是对于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进行编研,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随便的编撰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资料。

二、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充分重视,配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

领导应改变传统观念,要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档案管理人员的配置上,一要切实做到档案工作专职专人负责,通过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切实使档案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二要积极引入一批懂业务会管理的人员,并且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对他们 多进行关心照顾,以便让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对现任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定期不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让他们通过自学和培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采取把他们送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修深造的方法,以此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人员业务知识及素质的提高。

(二)在工作中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比较枯燥,工作方式也比较落后,因此档案工作人员长期以往难免会产生一些惰性。所以在工作中应引入相应的竞争和激励措施,比如运用聘任制的方法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从而更大程度的激励他们,挖掘个人潜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对档案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重视对档案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单位每年都要建立一定的预算,作为档案室桌椅门窗的修缮,档案柜的购置资金。同时,应该适应信息档案的发展趋势,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

应根据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的实际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应以方便实用,可操作性强为原则。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作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同志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

三、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以便使档案这一重要的信息载体,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多。市场经济下的信用档案及其管理和利用[D]。安徽大学,(03)。

[2] 乐利珍。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4)。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

篇9:高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高中数学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自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数学教学仍然问题重重,既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又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师应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对策,进一步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问题;对策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主导地位很突出。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已经根深蒂固,非常老旧,即使实施了新课程改革,这些传统观念仍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部分教学观念已经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如果教师仍给学生灌输这些观念的话,学生会遵照教师强调的模式进行学习,一味地服从教师的要求和安排。这样一来,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学生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依然是主要的考核标准,所以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全然不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大量的数学知识点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学改革将会变为一纸空文。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那么他们很难发现不同知识点和不同题型间的关联,制约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1、从课堂教学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趣且新颖的教学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极大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改革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责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所有解题的方法都告诉学生,而应要求学生积极努力地探索解答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高中数学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放下“架子”,经常与学生交流探讨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改革的推波助澜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教师借助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知识的讲解以及练习,可以教会学生更加灵活地处理问题。只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带着相互尊重的心态关心学生,那么就能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让学生跟从教师的教学步伐,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4、融合新旧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自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数学知识被分成了很多板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模块进行教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教师是分开讲解不同的知识点,但是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融合新旧知识,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对新知识感到陌生,还能够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既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又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在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广大高职数学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和认真对待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剑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4).

[2]程保益.试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科教新报,2011,(31).

[3]张占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学周刊,,(3).

[4]邹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篇10:林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1.1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内部关系问题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因在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时,一味追求林业资源的增长,而忽视了合理的利用。片面地认为只要林业资源足够多,那么林业经济就能迅速得到发展。

1.2林业政策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依靠林业政策的调节,林业政策主要包括管理部分和资金部分。政府在林业政策方面并未进行有效持续的制定与完善,这给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阻碍。同时,资金的不到位,分配的不均匀,也给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1.3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

林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仍旧是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传统的模式对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来说可能有短期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并未能产生长久的效益,甚至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反作用。

2林业经济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从解决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部关系、加强林业政策的引导、改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林业科技经济等方面,加强林业经济管理。

2.1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内部关系的.措施

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之间通常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需要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到最有效的协调途径,提出合理化改善建议,将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方式。

2.2解决林业政策对林业经济发展影响的措施

通常林业政策能够指导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在制定相关的林业政策时,需要对整体的林业发展情况和林业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政策本就是帮助人们协调林业经济发展的,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全面考虑。例如,在管理方面,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体系;在资金方面,进行合理的分配。无论政策还是资金都适度向林业经济管理方面倾斜,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

2.3解决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的措施

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林业的科技研究工作,改变林业的体制结构,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将科学的发展模式融入到林业经济发展实践中,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推广新型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重组。

2.4发展林业科技经济

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现代化科学技术。依靠科技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保护我国林业资源。重视林业研究,不论是基础性的还是应用性的,并要注重培养专业的人才来引领我国林业的发展,真正从整体上改善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现状,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进行林业改革的关键,依靠科技发展林业经济,才能逐渐步入正轨,找到正确的发展方法和途径。

3结语

本文分析了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发现依靠科技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协调好林业资源与林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整体上把握林业的发展历程,做好政策的指导,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使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真正找到出路。

篇11: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已经发展了多年的民生新闻栏目的现状,对目前民生新闻栏目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概括和分析,总结出其存在的记者职能错位、报道的新闻价值低以及报道内容同质化等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论文关键词:民生新闻 舆论监督 媒介责任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的常态,与原来追求大而全且形而上的新闻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品牌化的经营使这类栏目很快成为了收视的焦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我们看到部分民生新闻相继遇到发展的瓶颈,民生新闻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也相继暴露。

1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

1.1记者的职能错位及主观性报道

施拉姆在对媒体的社会功能的概括中认为,媒体具有社会雷达作用,即“通过传递信息监视社会环境”。对于民生新闻而言,“以民为本”、“关怀平民”这些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媒体和记者成为老百姓认为的解决问题的首选或者说是最佳途径。他们认为自己遇到的不公正的事情甚至不合法的事情,在相关部门未必能够得到重视和解决,但是如果经过媒体曝光,事情往往会引起较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就会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事情就会按着自己的愿望得到解决。

不可否认,在当今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记者的“青天”意识常常显露出来,“铁肩担道义”、“仗义执言”的情绪常常伴随在新闻事件采访过程中,记者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做起了媒体审判的工作。“在记者的调解帮助下,某某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这样的解说词经常会被用在报道中。记者为了报道新闻事件,深入到现场,公正客观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是记者的责任,但是如果忘记了自己的立场,片面地站在事情的某一方的角度去干涉事件的发展进程,甚至用自己的个人影响力或是媒体与某些单位的关系介入事件中,就造成了记者和媒体的错位。这种错位有时会使相关部门迫于舆论压力和曝光的影响,对事情处理作出让步,从表面上看记者推动了事件的处理,但这种介入就会使普通百姓产生“有事找记者”的意识和思维习惯,这势必会对社会公平秩序的建立维护以及法治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媒体在此之中也丧失了本应体现出的社会责任。“媒体的责任是什么?媒体的责任就是回到媒体自身,回到它作为有立场的信息中介的本来目的,做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发布者,追求科学理性的知识传播者,维护善良风俗的娱乐提供者,这并不等于媒体放弃了政治责任,媒体成为本来意义上的媒体就是媒体最大的责任。”[1]

在哈尔滨曾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事主先打电话给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和哈尔滨电视台《都市零距离》的热线,然后才打电话报警。当警察先于记者来到现场时,当事人竟然阻止警察处理现场,并称“等记者来了再说”。这虽然体现出了栏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但另外一方面也反应出民众对政府和法治的不信任。应当说从媒体职能的角度来说,如果警察要等媒体来了才能处理问题,媒体就已经处于越位的状态了。

1.2报道信息内容重复、新闻价值低

在民生类新闻栏目中,容易出现报道题材狭窄且内容重复并且次数多的现象。民生新闻栏目的大部分内容源于本地新闻或地域性新闻,新闻来源比较有限,而且内容又多集中在某几个方面。观众每天打开电视机看新闻,内容都不外乎交通事故、邻里纠纷、漏水停电等等,题材雷同重复,琐碎而冗长。纵观整个节目,能表现栏目个性化和特色的东西并不多。大量的重复就意味着多样性的丧失,栏目题材内容的大量雷同和反复播出不仅暴露出记者报道视野的狭窄,而且也给受众造成一种模式化印象,无法产生强烈的收视期待,节目也容易流于浅层表现。

新闻价值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识中,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纵观现在的新闻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发现某些记者为了过分追求新闻的趣味性价值而片面追求新闻的娱乐性,忽略了新闻价值。为了提高趣味性和收视率,记者和编辑只选择那些故事性强、容易满足受众“看热闹”兴趣的新闻,这种情况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美国和黄色新闻盛行时的情况大同小异,这种新闻传播的特点是单纯地追求浅层次的感官刺激。充斥在民生新闻节目中那些车祸、吵架、纠纷以及具有低级趣味的新闻价值较弱的消息是不符合新闻基本报道原则的。

虽然在民生新闻内容的'选取上主要以新鲜事、稀奇事为主,也有歌颂拾金不昧、爱心救助、社会新风尚等内容,但长期的重复势必引起观众的“收视疲劳”使观众失去收视愿望。虽然“不管是人咬了狗,还是狗咬了人,都可以是民生创作的好新闻”,但对于有些新闻价值极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新闻来说,记者完全可以去采访更有价值的新闻,否则就会造成新闻资源的浪费。

1.3报道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地方台的民生新闻着重强调内容的本土化这是由民生新闻的特点所决定的,但目前,民生新闻栏目在各地已呈饱和状态,许多地方出现了同一城市拥有多个民生类新闻节目,造成了一条新闻这个栏目刚看完,换个频道又看一遍的情况,这种情况尤其在省会城市台特别明显。正如《南京零距离》的孟非所说:“在南京,一个老太太不小心摔倒在地,跌掉了一颗牙,等她抬起头来会发现有5台摄像机对着她。”[2]这话虽有些夸张,却深刻地说明了不同媒体的不同栏目之间同质化竞争激烈。媒体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大量定位、风格、内容雷同的栏目拥挤在一个相对狭窄的时段内争夺受众市场,分摊广告收益。以哈尔滨为例,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哈尔滨电视台的《都市零距离》、《都市发现》等多档栏目几乎处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几家记者都在努力拼独家新闻、抢时效性、变报道形式,但结果还是大同小异。以大冬会期间的一条消息为例,笔者先是在晚上6点钟播出的《都市零距离》栏目看到了两名戴着假袖标冒充大冬会治安协管员的未成年人在小区楼道内粘贴小广告,被真正的协管员抓住的新闻,在6点半的《新闻夜航》中,同样的新闻也报道播出了,在第二天早上《都市发现》的重播中,笔者也看到了这个消息,而且采访的内容也基本相同。作为一个观众,看到这样的消息,对于新闻的新鲜感一下子就没有了。同一城市多个栏目争夺同一资源,这种内耗式的竞争只会让各自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这种不考虑自身和市场情况而继续盲目发展的话,只能使民生新闻栏目变得千篇 一律,逐渐失去受众的喜爱,导致民生新闻收视率的降低。

2民生新闻栏目发展对策

2.1注重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

民生新闻栏目要放宽选择的报道题材,避免内容的重复,避免成为“日常生活小事的投诉站”,树立起媒体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提高其报道的新闻价值。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只有与民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往往才会被观众长期广泛的关注。比如关系着国计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选题都应当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新闻从业人员应当将这些全社会较为普遍关注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并在报道上赋予更加广阔的视野,深入挖掘其新闻价值和社会效应。对于那些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琐事的新闻价值较弱并且不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对有价值挖掘的,应把其具备的深层次的新闻价值开发并表达出来,使其满足受众的需要。

2.2创立栏目特色,增加评论的深度

面对着民生新闻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情况,民生新闻栏目更应当找准市场、因地制宜,走异质化竞争道路,发挥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并以此为创新的动力,在发展中求得风格稳定不变与内容形式创新之最佳结合点,才能不断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另外民生新闻注重实效性、贴近性、故事性和现场感十分重要,但同时更要重视新闻报道的深度。针对报道中许多可进行深度评论的消息,要深度挖掘加强其评论的深度,没有深度的民生新闻不会有生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题材要深度解读,当老百姓不能很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方针其对个人的影响时,民生新闻栏目也可以以百姓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评论,能帮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2.3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能是守望社会、舆论监督。开展舆论监督也是要促进社会秩序健康稳定,但是如果监督不当,就会造成一些新闻失去报道价值,甚至失实,使受众失去对媒体和记者的信任。所以对于记者来说,要加强自律,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失去新闻记者本身应有的科学严谨和客观的态度,不能盲目的站在百姓一边,要对报道的双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正确处理好用事实说话和主观判断的关系,为受众提供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报道。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以法律和道德为准绳对待报道内容。要以高品位为广大观众提供健康丰富的新闻产品,从而提升民生新闻在和谐社会构建体系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婧。中国民生新闻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

[2]许原。历史草稿的另类写法―浅谈新闻娱乐化趋势[J]。中国电视,,12。

篇12: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

摘要:科学的职称评定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本文通过梳理高校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职称评审存在问题原因,提出完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对策。

关键词:职称评审;存在问题;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机制不健全,考核办法不完整

在高校中,需要考核的专业技术人员种类及系列多,情况复杂,各系列考核标准都不一样,考核指标弹性也不一样,难易程度也不相同,在考核工作中有一些不实、不细、不全、不适的问题。比如:公共课及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任务重,省报科研项目难度要比专业课教师大很多;而辅导员老师,当前队伍中学历结构中以本科为主,科研能力也偏低[1],导致辅导员群体职称评聘较难;体育和艺术类教师在评聘过程中也有与辅导员类似的问题。

(二)重科研轻教学,片面追求论文和课题的数量、级别

虽然高校中最重要的是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最主要职责,但由于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教学效果又不易量化而科研成果比较好量化,比教学客观性高,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重科研轻教学[2]、一硬一软导向突出,评审时,只看能否完成工作量,而不看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基本上是“教好教坏一个样”。因此,高校普遍出现“教授不教、讲师不讲”不正常现象,很大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能不上课就尽量不上,也不重视教学,教学效果一般。而一些刚到学校、缺乏教学基本功、经验浅的教师长期任教,让教学成了走过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很难保证,引发学生不满,而且也很大程度打击认真教学教师的积极性,成为高校教师评审中最突出的问题。

(三)“外行评内行”的评审

职称的取得除了首次确定、采取考试取得资格外,其他均采取集中评审的方法。职称的评审是将申报者的材料汇总,由学科组专家或评委审阅材料后,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一般说来,学科组因其成员都是同行,其评审结果比较客观、公正,但到了评委会,由于人数的硬性要求和评审对象从事专业的多样性,组成评委会的委员往往是多个相近专业的大融合,评委会专家只是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家,并不是全行专家,这样的评审必然存在“外行评内行”的现象。高评委专家一般来自各个学校,由于时间紧,评审材料多,没有时间将材料逐个详细审阅,只能粗略翻阅。高评在对评审对象的情况不熟悉的情况下,一般主要听单位评委宣讲,但在单位评委宣讲过程中,难免掺杂个人因素,那么评委因专业不同、情况不熟,容易受单位评委的影响,投票不能避免的有失客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审的公正性。

(四)论资排辈的旧观念,严重阻碍着优秀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

二、存在的原因

(一)思想桎桔

在主导高校人事职称管理的思想上,也存在论资排辈的思想。有些管理人员对职称工作理解不到位,也有惧怕可能遇到的困难、回避遇到的矛盾,在行动上疑虑政策执行的效果,按主观来分析标准。

(二)制度漏洞

当前,国内高校仍没有完全摆脱计划体制的影响,在原有体制下所形成的权力构架、资源分配的.格局并未完全改变。大部分高校对政府政策都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这导致目前高校的自主权受到很大的制约,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基础存在不足的很重要原因。

(三)程序缺憾

高校职称评审还存在外行评内行、关系职称和人情职称等现象[3],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流程不完善,不公开。现在大多高校职称评审采用匿名投票表决的方法,投票时时间仓促,不能充分了解参评者信息。但这一点已经在一些学校开始改进,辽宁省就有很多高校在職称评聘过程中开始实名投票。

三、对策

(一)健全考核制度,完善考核办法

针对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制订不同考核办法。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申报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设计考核分值和权重。

(二)提高材料真实性审核工作

评审专家很难再短时间核对评审材料真实性,所以这部分应用由被评审教师学校负责。可采取以下措施:一,强化材料公示行。要求各高校内部公示时间不低于1 个月,一律网络公示。省职改办开通网络举报途径。二,省级人事部门可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检各高校职称送审材料,真实性出现问题者,除处理当事人外,对高校也要进行处罚。三,省人事部门可将近年来国内各高校职称材料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公示,并根据典型案例完善材料核实办法,制定统一的核实办法与流程。

(三)提高教学业绩权重

把教学效果作为评审的重要指标,职称申报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凡考核达不到相关要求者,应一票否决,取消职称评聘资格。学生在选报所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一定会把教学水平作为选择任课教师的最主要依据,评聘过程中应将上课人数与教师教学效果联系起来,客观评价教师教学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效果评估的效率和客观性。

(四)对科研的考核标准要兼顾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以质量为主

1。重点评价其代表作。代表作最能反映该教师的学术水平。代表作可以是专著,也可以是论文,即发表在权威期刊上或者权威的出版社出版的专著。

2。协调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的转换换算关系。要解决职称评审工作中对科研水平标准的认定,在当今唯一方法是尽可能使评审指标体系细化、量化、明确化,操作上简单明了,最关键的问题是给不同档次的期刊赋予不同的分值。

(五)除了对教师的聘任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外,还应该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所聘教师“名副其实”,如在日本,每隔3—4年,都要对教授和副教授,进行一次“业务审查”,通过者方可继续聘用。

这种严格的聘任标准和考核程序,不仅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也能激励教师勤奋上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有利于人尽其才和人才流动,也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选拔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宁。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状调查与制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王凌峰。高校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3(01)173—176。

3。刘汉峰。高校职称评审若干问题探析[J]。价值工程。2013(33)289—290。

篇13: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会计电算化是今后会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广大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会计核算上一直都存在较多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经营模式势必给企业的会计核算带来负面影响,阻碍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因此,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如何在广大中小企业中更为有效的实施会计电算化,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率低,认识不够到位,人才相对匮乏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低。

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停留在手工帐阶段,即使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实行了电算化,但也只启用总账管理和报表管理两个模块,仅用来记账,和手工账的工作思路一样,仅仅是为了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无法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从而导致会计工作无法为经营管理服务。

2.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这两大块内容,大部分会计人员不懂计算机知识,有时候虽然经过计算机培训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手工帐处理能力很强,会计水平也很高,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因此,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曰。

3.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特别是深处内地的.中小企业,人们受思维习惯和观念的限制,还未充分认识到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大部分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和管理阶层不太重视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根本没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甚至有些中小企业经营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持怀疑态度,有的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下计算机记账有很多限制,不像手工那样方便地调整账目,从而不利于企业的一些非法行为和目的比如节税或者逃税。这些想法或多或少都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和应用。

4.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会计电算化下的岗位职责分工要求与手工记账有所不同,因此,传统的会计岗位需要重新分工,并按照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要求进行。有些企业未及时、有效地进行岗位调整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部分中小型企业未建立组织控制,授权控制,职责分工控制,业务处理标准化控制,软件的安全保密控制,数据文件的安全保密控制,运行控制等相关制度和措施。大部分部分企业在输入、处理、输出控制等方面做的不好,存在着很多。输入控制缺乏输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控制,缺乏二次输入校验,平衡校验,总数校验等相关制度和措施。处理控制中未加强业务处理程序、方法的控制,如输入计算机中记账凭证未经审核即记账等。最后,输出控制尚未进行输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控制,如用已结账数据打印账簿未给予必要的标识。

二、对策

1.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推动会计电算化普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蔓延,广大中小企业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分工也会越来越细。在推广和普及电算化方面,广大中小企业已经成了主力军,他们电算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和发展水平。因此相关部门不仅要对大型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做出要求,对广大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事业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应专门制定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具体要求。促进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和推广。

2.加大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工作。

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否充足,电算化水平是否足够高是决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成败的关键。广大中小企业要想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首先要引入高素质电算化人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每年都培养大量的会计点算化专业毕业生,人才供应较前几年有了很大改善,这些人才是中小企业重要的人才来源,广大中小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同时,还要做好老会计的电算化培训,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3.企业要作好实现电算化的思想准备,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难题。

中小企业实现电算化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首先,要转变企业高层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改善企业管理方面的重大作用。其次,要克服员工的抵触情绪。因为会计电算化不可避免会带来工作中的改变,这意味着许多人将不得不改变其长期以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这都会造成电算化过程中的巨大阻力。要克服这些阻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通畅的思想沟通机制,让相关人员真正认识到实现电算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4.完善电算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电算账务系统由于会计工具和账务处理程序的变化,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建账、填制凭证、编制报表计算公式等由会计人员进行外,部分数据的计算,汇总工作收计算机处理,使内部控制方式由人工控制转为人机控制。因此,对后者的控制要求更严密、范围更。在对输入控制,记账过程控制,输出控制等各控制环节,要以职权控制为核心,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制度、计算机硬件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安全、完整。

篇14: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的竞争是全领域、全环节的竞争,企业和单位要想不被竞争所淘汰就必须目光向内,做好内部的完善和建设,形成对市场经济的全面适应。会计成本核算是一项内控性的制度和工作,对于企业和单位的会计工作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分析了当前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价值,在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核算、成本核算方法确定等方面,形成新时期对会计成本核算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全面核算;成本核算;指导思想;核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 )02-0085-01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志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和竞争,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增长,企业和单位出现了更加激烈、更加全面的竞争,想要利用市场优势实现竞争能力的全面培养,就必须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以便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控制,从经济和管理两重要方面去打造自身的优势地位。会计成本核算关系着企业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这两项主要内容,做好会计成本核算是各企业的内在需求,新时期应该对会计成本核算的主要问题进行内在分析,在企业和单位内部展开重视会计成本核算的宣传和教育,在做好成本管理、成本核算等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会计成本核算的新体系,以便使企业更能发挥出会计成本核算的价值,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优势的提升。

1 会计成本核算典型的问题

1.1 会计成本核算存在合理性和完整性问题

一方面,会计成本核算存在内容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核算的关键内容和项目上,很多单位和企业存在计量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的实际问题,导致经济活动和资产状况没能充分而准确地在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得以体现,不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导致资源、资金、人力和资产等各方面严重浪费,进而影响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和过程。另一方面,会计成本核算的基础是信息的资源化,没有完整而合理的会计成本信息就没有科学的会计成本核算过程,根据当前的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措施,容易在信息的编订和设立的过程中出现信息的.丢失和遗漏,这会对会计成本核算的完整性产生影响,既不符合企业和单位的实际利益,也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此外,会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缺乏对人工的归集处理,这样简单的处理会在此对整个生产、服务的忽略,限定了人工核算的范围,对于人工费用隐蔽的部分没有进行覆盖,导致会计成本核算信息的失真,特别是在一些企业中还存在开发人员、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人工成本都被排除在人工费用之外,形成会计成本核算完整性的缺失。

1.2会计成本核算存在方法上的问题

一方面,很多企业和单位对于会计成本核算的价值认识不清,导致没能根据自身实际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出现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上的选择错误,进而出现会计成本核算不适应自身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和单位在会计成本核算的实施过程中没能根据要求和范例,也没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而是采用随意性很大的会计成本核算方式,导致会计成本核算过程中准确性的降低,出现会计成本核算的效果下降。此外,一些会计成本核算人员为了私利在核算数据上和核算门类上私自调整,导致会计成本核算信息出现了支出、费用上的人为变化,进而出现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企业和单位的正常运行,不利于企业和单位经济和管理上的长期健康发展。

1.3不科学的会计成本核算指导思想

当前,很多企业和单位将会计成本核算的重点依然放到生产和经营上,但是对于研发和服务等环节却没有重视,导致会计成本核算对于无形资产管理的严重缺位,容易形成企业和单位的资产流失,影响未来的持续发展。

2 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价值

2.1会计成本核算的现实性价值

会计成本核算可以实现当前集约化发展的目标,便于实现低碳环保的发展,实现对有限资源更为科学和合理的重组和利用,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提升的目的,更好地达到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

2.2会计成本核算的发展价值

企业和单位只有在严格会计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发展优势,也才能够实现会计成本的全面控制,才能够减低企业生产成本,确保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

篇15: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

3.1全面成本管理观念的树立

要从企业和单位内部人手,逐渐树立管理成本核算意识,使全面成本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要加大对会计成本核算的宣传力度,要严格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成本核算,明确成本核算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可以动员全员参与,实行全过程的核算管理。

3.2全面会计成本核算

在无形资产核算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将无形资产列入到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最终列入企业的产品成本中。要考虑到知识资源的特殊性,在发生消耗时,要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设定合理的弹性摊销期限。

3.3优化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和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情况,选择适宜本企业发展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非常广泛,包含了分步法、分批法、品种法以及定额法等,不同的核算方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具体掌握本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和流程,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确保成本核算的统一性与可比性,进而确保会计成本核算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和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中心,要提高和加强对会计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这对于认识企业运行的问题和发展潜力所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企业和单位要立足于会计成本核算工作,树立起全体成员对会计成本核算的参与和管理理念,形成适于实行的会计成本核算办法,为企业和单位赢得管理、竞争和经营上的优势,在不断加强管理和创新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立华.小议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加强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0.(07):132-134.85

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论文

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论文

会计学论文范文

高职会计顶岗实习教学缺陷及对策论文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题目及对策毕业论文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

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对策论文

学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的会计学专业开题报告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会计代理记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共15篇)】相关文章: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究论文2022-11-15

实证会计的理论基础新探2022-05-04

财务管理论文选题2024-05-06

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2022-04-30

高校师资管理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2023-04-02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思考毕业论文2023-08-26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论文2022-12-05

广告学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与建议论文2023-12-19

会计电算化论文大纲2022-09-07

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思考会计毕业论文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