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的古诗词

时间:2023-08-27 07:57:3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描写竹的古诗词(集锦11篇)由网友“十里荷花”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描写竹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描写竹的古诗词

篇1:描写竹的古诗词

描写竹的古诗词

绿竹高节无俗尘

刚竹属多见于黄河流域以南,主要有毛竹、刚竹、桂竹、紫竹等。

方竹属我国现有3种,其竹笋出于深秋,笋味最美。剌竹属我国产30种,常见的有佛肚竹、孝顺竹等。此外还有单竹、慈竹、苦竹、箬竹等等。

竹子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可提供建筑、交通、编织、造纸、乐器、医药、绿化等多种用途。

第一部分 诗

南朝

【虞羲】生卒年不详,字子阳,会稽余姚今浙江绍兴人。齐始安王引为侍郎。不久,兼建安征虏府主簿功曹,又兼记室参军事。入梁,任晋安王侍郎。天监中,卒于官。今存诗十余首。

见江边竹

挺此贞坚性, 来树朝夕池。秋波漱下趾①,冬雪封上枝。葳蕤防晓露②,葱茜集羁雌③。含风自飒飒④,负雪亦猗猗⑤。金明无异状⑥,玉洞良在斯⑦。但恨非懈谷⑧,伶伦未见知⑨。

注释:①漱:冲洗。下趾:指竹根部。 ②葳蕤:繁枝盛叶貌。 ③葱 茜:青翠茂盛貌。羁雌:指独居在外的雌鸟。 ④飒飒:风声。 ⑤猗猗:美盛貌。 ⑥金明:像金子一样光明璀璨。 ⑦玉洞:仙洞。 ⑧懈谷:相传黄帝命伶伦取竹制律管的地方。 ⑨伶伦:传说为黄帝时的乐官。

【贺循】26旺319,字彦先,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任阳羡、武康令,后转御史。建武初,拜太常、左光禄大夫,深受晋元帝重视。有文集五卷。

赋得夹池修竹

绿竹影参差, 葳蕤带曲池。逢秋叶不落, 经寒色讵移。来风韵晚径①,集凤动春枝②。所欣高蹈客③,未待伶伦吹。

注释:①韵:风声和谐悦耳。 ②集凤:谓春日竹枝上集栖凤凰。 ③高蹈客:隐居者。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与谢胱、王融诸人皆注重声律,“永明体”。所创“四声八病”说,为韵文创作开辟了新的.境界,为诗歌史上自觉运用声律写诗的创举。有《宋书》、《四声谱》,明人辑有《沈隐侯集》。咏檐前竹

萌开箨已垂①,结叶始成枝②,繁荫上蓊茸③,促节下离离④。风动露滴沥, 月照影参差。得生君户牖⑤,不愿夹华池⑥

注释:①萌:发芽。箨6:笋壳。 ②结叶:竹叶集聚而生。 ③蓊茸:茂盛貌。 ④离离:繁盛貌。 ⑤户牖6:门窗。此处指贫寒之家。 ⑥华池:华美园池。

【谢跳】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宣城太守,史称“谢宣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谢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现存《谢宣城集》。

咏竹

窗前一丛竹, 青翠独言奇①。南条交北叶②,新笋杂故枝。月光疏已密③,风来起复垂。青扈飞不碍④,黄口得相窥⑤。但恨从风箨⑥,根株长别离。

注释:①独言奇:最为奇特美丽。 ②条:竹枝。 ③疏已密:疏而密,忽疏忽密。 ④青扈:即桑扈、青雀。青雀体小,可在竹林中飞行。 ⑤黄口:雏鸟。 ⑥从风箨:随风而飞的笋壳。

秋竹曲

娘娟倚窗北①,结根赤参差②。从风既袅袅, 映日颇离离③。欲求枣下吹, 别有江南枝。

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④。

注释:①娘娟:形容身材苗条。 ②赤:空、徒有。参差:长短不齐。 ③离离:分明貌。 ④贞心:坚贞的心地。曲池:曲水清池。

【刘孝先】生卒年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初为武陵王萧纪记室,承圣年间,与兄孝胜一起随萧纪军出征。后梁元帝以孝先为黄门侍郎,迁侍中。

篇2:《竹恋》古诗词

《竹恋》古诗词原创

黛青山好

瘦身竹、姿柔窈窕。

板桥画,总萦思念,

节亮风高情傲。

款悠悠,藐视冰霜,

佳人为尔三弦抱。

伴二友松梅,

春秋冬夏,

不惧狂风咆哮。

君守节,随时在,

根绞错,石岩依巧。

身躯翡翠与,

清尘凤尾,

松梅一顾昂头笑。

虚心到老,

意情清如许,

空怀满腹无言了。

诗坛骚客,

漫步青山觅找。

雨霖铃.悼邓仕亮先生

泠江流滞,

大连飘雪,

杏坛哽咽。

哀伤总在冬里,

先生逝去,

同仁悲切。

遥望南天,

听哭号哀乐无歇。

拜三拜,

痛悼先生,

此去泉台永相别。

投身军旅安天阙,

育芝兰,

昼夜呕心血。

燃灯伴月迎晓,

情爱浓,

纠李桃结。

病魔缠身,

还剪、凤龙兰蕙蜂蝶。

驾鹤去,

佛祖相招,

孔子恭身接

篇3:竹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竹的古诗词有哪些

竹(平水韵八庚)

新笋刚穿苔石生,春风春雨过清明。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是高材老更清。

泪洒斑斑知舜苦,雪飘瑟瑟与梅盟。

文同一笔胸中蕴,千古悠悠君子情。

竹(平水韵七阳)

饮绿痴迷未醉肠,流芳千古笛悠香。

携风冷月娇姿雅,沐雨斜阳倩影长。

史册传承功显赫,宝刀未老绩芬芳。

平生不与花争艳,一世何须作嫁妆。

巫山一段云*竹

饮绿溪流响,

蛙鸣溅水环。

节高摇曳与松攀,

月下弄风闲。

史册书悠韵,

流芳不媚颜。

琴魂翰墨振球寰,

志向在心间。

篇4:竹石古诗词备课

竹石古诗词备课范例

教学目标

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道郑板桥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他很喜欢竹子。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初读《竹石》。

1.齐读,把古诗读正确。

2.再读,读出节奏感来,

3.再读,读出平仄的变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三、借助诗题,解释古诗。

1.读着竹石这个诗题,我不免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到底是写竹还是写石啊?你们说呢?

2.自读,从文中找一找依据,说明这首诗写的到底是什么?

3.交流,在交流中展开学习。

篇5:竹的诗句古诗词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篇6:竹的诗句古诗词

综述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化身,是“四君子”中君子。 竹之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报平安

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青梅竹马

青梅:青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感情。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气势。《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篇7:《竹里馆》古诗词鉴赏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对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个“明”字来形容其皎洁,并无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惯用的陈词。至于第一句的“篁”与第三句的“林”,其实是一回事,是重复写诗人置身其间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两字,不过说明其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这里,象是随意写出了眼前景物,没有费什么气力去刻画和涂饰。

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对人物,既没有描绘其弹奏舒啸之状,也没有表达其喜怒哀乐之情;对琴音与啸声,更没有花任何笔墨写出其音调与声情。表面看来,四句诗的用字造语都是平平无奇的。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作为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处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领略和欣赏它的美,也应当遗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仅如施补华所说,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是抿合无间、融为一体的。而在语言上则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它的以自然、平淡为特征的风格美又与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见,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诗的意境的形成,全赖人物心性和所写景物的内在素质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诗人在我与物会、情与景合之际,就可以如司空图《诗品·自然篇》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进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钧”的艺术天地。当然,这里说“俯拾即是”,并不是说诗人在取材上就一无选择,信手拈来;这里说“著手成春”,也不是说诗人在握管时就一无安排,信笔所之。诗中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与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原本一致;诗中抒写自我情怀,选择了弹琴与长啸,则取其与所要表现的那一清幽澄净的心境互为表里。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写此景,写此事,自有其酝酿成熟的诗思。更从全诗的组合看,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至于诗的末句写到月来照,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这些音响与寂静以及光影明暗的衬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运用其间的。

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嵇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的故事和阮籍《咏怀诗》中的“起坐弹鸣琴”句意。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很像陶潜。只不过陶潜弹的是无弦琴,而王维弹的则是有弦琴。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也像诗人一样。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读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篇8:《竹里馆》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竹里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今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解说]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竹里馆: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篇9:小学生古诗词:竹里馆

小学生古诗词:竹里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诵读:

“独”、“复”、“不知”、“相照”要重读,突出环境的清幽,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境界。

注释:

①竹里馆:是诗人在辋川别墅的二十景之一,诗人把每个景物都写了诗。②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③复:又。④长啸:撮口而呼为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相当于现在的吹口哨,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借此来抒发情怀。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吹口哨。密林深深,人们都不知道我在这儿,只有明亮的月光照在我身上。

赏析:

这首诗语言自然平淡,意境非常优美。写景物,只用了六个字:“幽篁”、“深林”、“明月”,十分随意,没花什么气力去刻画、涂饰;写自己的活动,也只用了六个字:“独坐”、“弹琴”、“长啸”, 选材十分简洁,也没有生动、细致的描绘。表面上看来,用字造句平平无奇,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别有一番韵味和境界,给人一种清幽绝俗的感受:景是如此空明澄净,人是如此安闲自得。

篇10:描写竹的古诗

描写竹的古诗

题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

王安石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篇11:描写竹的现代诗歌

描写竹的现代诗歌

诗歌一:竹

千万别请园艺师

我的枝叶如心情起伏重叠

你爱不爱看

或者爱不爱抚摸

都无所谓

错乱的神经搭上尖叫

你陈列诗行的窗前

谁把带刺的玫瑰摘除

千万别施舍沃土

我的根似思绪错综复杂

一身的绿荫

偶尔有一片枯黄

都无所谓

温柔的腰身摆好姿势

你卷帘咀嚼的心里

谁把空心的竹竿注意

诗歌二:竹林颂

黑压压的竹林

风动起来的那种声音

凄凉之下的唯美与动听

多安静的夜景

在这一刻,心灵如此的飘逸

烟花,那绚烂的华丽,短暂的停留

一时之间

也只遗留下那消散的'痕印

听……这多么美妙的自然之音

风在静静独奏

竹林翩翩起舞

很荣幸

我是它们唯一的观众

灯光穿透

窗户外那淡淡的忧郁

调皮的影像

描画出这静静的一刻

我在思考,又或者是感官上在理会这眼前的一切

这究竟是竹林随风的摇荡

还是风起竹林的灿烂

相同的是事物的不变

不同的是事物的移换

而结果都是注定的没有选择权

看,我却用心在聆听

而听,我却用思绪在回荡

眼前的竹林

或许只有在晚上才是它真正的美丽和灿烂

它显得那么的神秘

可又如此的清晰

也许本来就是猜不透的一种猜测

感觉有点寒冷

心没有沸腾的跳动

感受不到丝毫的热的气息

唯一的也只有奄奄一息的挣扎的心跳声

窗户敞开着

灯光明亮的照着豪无知觉的眼前所有的一切

这多么遥远的距离

却只是仅仅一步之遥的隔离

夜深了

是时候关上窗户,灭掉灯光了

我想竹林是随风而动的

因为它摇曳的生命

已经注定

风决定着命运

诗歌三:竹海情

竹海星月暗销魂,

不知何引芳心乱,

欲把相思赋予谁?

一言句句难书愿!

梦里影影谁伤心,

醒来才知情厌倦,

一曲吵闹诉情怀,

愿君知我情难散!

竹,又称竹类或竹子,在英文Bamboo是指高如大树的禾本科竹亚科的竹族(学名:Bambuseae),竹族可分为十多个属,约1450种;在中文也可指一些低矮似草的竹亚科,如莪利竹族(学名:Olyreae)。竹的分类体系不完善。由于生长特性,竹并不经常开花,外形又非常相似,所以现行竹的分类是根据竹笋外包的箬壳来区别分类的。但是箬壳的性状并不稳定,所以,在许多时候会引致歧义,使一些竹种群之间的界限无法唯一性的定论。

七年级语文《竹影》的评课稿

李贺古诗《昌谷北园新笋·斫取青光写楚辞》

关于竹的古诗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竹石》教学反思

长相思·云一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

描写竹子的唯美经典语录

《竹石》小学生古诗鉴赏

关于描写竹子的唯美句子

严郑公宅同咏竹原文及赏析

描写竹的古诗词
《描写竹的古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描写竹的古诗词(集锦11篇)】相关文章:

《竹石》教学教案设计2023-10-23

描写竹子的唯美句子2022-07-12

妙趣横生竹产画教学方案2022-11-24

四年级语文绿常用知识点2022-08-03

初中语文《竹林深处人家》说课稿2023-01-07

杨万里《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翻译及赏析2023-02-08

《竹颂》教学设计之一 教案教学设计2023-11-30

官舍竹阅读训练及答案2023-08-10

《竹影》说课稿示范2022-09-15

体育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2023-06-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