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共10篇)由网友“cs300”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体育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体育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一篇赞美体育精神的散文,文笔优美而昂扬,语言简洁而工整。高歌了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文章主旨,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准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构想:
学习这篇课文,要从作者对体育精神的赞颂着眼学习奥林匹克精神。在语言风格上与拓展阅读中的《手拉手》作比较阅读,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解体育精神。鼓励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配上音乐,读出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资料、顾拜旦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会马上就要在中国举行,你了解哪些关于奥运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奥林匹克运会给你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同学发言)谁又能非常准确而全面的说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呢?
那好,我们一起来学习奥林匹克之父、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写的《体育颂》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找出值得留心的字词。
1、易读错的字板书并注音:
欢娱 塑造 匀称 协调诡计 矫正 畸形 桂冠 警惕 较量 堕落 卑鄙 逾越 灰蒙蒙
2、根据语境理解词义:
容光焕发 绞缢 猝然晨曦
三、分析课文:
1、交流顾拜旦的资料。
2、体感知文章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文章高歌了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
3、这是一篇赞美体育精神的散文,全篇由9个自然段构成,每段都由“啊,体育”开篇,使文章浑然一体,看似不可分割,可是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下面同学们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给这篇文章划分段落,并说说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段:(1、2自然段)赞颂了体育的力与美。第二段:(3-6自然段)赞美体育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第三段:(7-9自然段)赞美了体育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业设计:
1、查找奥运精神和奥运宗旨的资料。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体育颂
顾拜旦
力与美 精神 促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情颂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1、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讨论:文章的三个部分能否颠倒顺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文章的三个部分能否颠倒顺序。不能。因为三个部分由表及里地弘扬了体育对人体的作用,即赋予人体以力量和美丽,使生命绽放光华。
三、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两者和谐统一”一句中“两者”指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力与美)
四、交流学生所查相关资料,深切感受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五、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读。
六、比较阅读《手拉手》。
1、看一看这首歌词颂扬了怎样的奥运精神。(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
2、两篇文章的风格又有什么相同之处:(结构工整严谨;语言简洁而热情洋溢,读了让人振奋而昂扬)
七、总结:文章通过热情洋溢的文字,讴歌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使人们树立正义、勇敢、荣誉、快乐的精神观念。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办奥运手抄报。
板书设计:
体育颂
互相了解、团结、友谊、公平竞争
[体育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篇2:《体育颂》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全篇由9个自然段构成,每段都由“啊,体育”开篇,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体育的,写出内容提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从以下九个方面赞颂体育:
1.体育是生命的动力。
2.体育能塑造美。
3.体育能体现正义。
4.体育能培养人的勇气。
5.体育能使人赢得荣誉。
6.体育能给人带来乐趣。
7.体育能增强体质。
8.体育可以推动进步。
二、理解课文内容
反复朗读课文,将未能理解的段落或句子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如:
(1)“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使受难者激动不已”。受难者为何激动?(体育给地球和全人类带来希望的阳光,带来生命的活力)
(2)体育“向暮年人微笑致意”的含义是什么?(同上)
(3)为什么说体育就是“培养人类的沃土”?(体育能增强民族体质,矫正畸形躯体,对于民族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以读代讲,加深感悟(结合课堂实际情况,从以下形式中任意选择)
1.学生自由地朗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品读,并在班级中交流自己的体会。
2.自由地朗读课文,试一试应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朗读课文,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应用高昂、激越、赞美的语调,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3.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感受文中的写作手法
1.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画出相关语句,自己练习读一读。
2.文章运用了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使文章亲切而热烈,情真而意浓。
五、总结
文章通过热情洋溢的文字,讴歌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六、板书
体育
一、生命的动力。
二、你就是美丽。
三、你就是正义。
四、你就是勇气。
五、你就是荣誉。
六、你就是乐趣。
七、你就是培养人类的沃土。
八、你就是进步。
九、你就是和平。
[《体育颂》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3:《体育颂》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奥运会画面。
提问:这些画面都与什么有关?谈谈从这些画面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画面如:刘璇的体操,刘翔110米跨栏,竞走运动员脸上的汗水,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等等。体育能给人们带来诸多美好的感受,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的法国人顾拜旦,就曾经热烈的讴歌过体育。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先快速阅读课后信息窗。
二、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查阅的有关奥运会及顾拜旦的相关资料并做简要的介绍。
三、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体育颂》,在朗读过程中融进你们对于体育的切身体会和美好联想。圈点勾画出生字、生词。
猝然(c):突然;出乎意外。
晨曦(x):晨光。曦,阳光(多指清晨的)。
畸(j)形:生物体部分发育不正常。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
五、感知文章内容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文章高歌了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
六、作业
结合你平时对体育的了解,为文章第3、4、5、6自然段所表达的意思补上相关例证。
[《体育颂》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4:竹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体会劲竹坚毅顽强的品格,质朴清新的本质,体会作者对竹子的赞美。
2 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要求1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背《墨竹图题诗》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字词。
2 、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哪几个方面赞颂竹子?)
三 、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默读课文,画出体现竹的品格及赞美竹子的句子,体会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1 、自主完成
2 、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
小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 、作业
摘抄积累优美词句
[竹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篇5:《竹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一、教 学 目 的
1、知 识: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物体,抓住特点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体会作者感情,理解课文主旨;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2、能 力:分析能力;诵读能力;表达能力。
3、德 育:学习竹子精神。
4、重点目标: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表现什么样的“神”。
二、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上一课的字词和背诵
(二)简介作者:管桦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和书画家。我们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等等。管老的墨竹在画坛独树一帜,独具风格,以粗干大叶,撑天柱地为特征。所以,诗人艾青题词暂管佬说:“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爱其竹,更爱其人。”。
下面我们来学《竹颂》,更要学习一种精神。
(三)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并正音正字
1、注音:笋 曳 潜 劲竹
2、填字:pān附 消róng 青tái líng云 yōu扬 xiāo洒
3、解词:苍茫 汹涌 挺拔 摇曳 凌云
(四)学生自读课文,用铅笔划出形神兼备状写竹子的语句。
(五)学生读出这些句,师生共同研讨课文
1、开头哪个字突出竹子的“魂”,为下文写神奠定基础。 “劲”--坚强有力。
2、第二段突出“劲”的语句有哪些?
“形”--身躯粗壮;声音铿锵。 突出“劲”
“神”--纯洁、朴素
形神兼备--有节,虚心(双关)
3、齐读第三段。
①本段写什么?
本段写恶劣坏境中竹子的“形”和“神”。
②采取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对比的方法。
③怎样对比的?
以春花来对比。 花谢人散;劲竹常青。
④对比的作用是什么?证明竹子有顽强的生命力,突出开头提到的“劲”
⑤本段还描写了竹子什么精神?
冬天送绿;暑天送凉----无私奉献的精神。
4、自读第四段,思考竹子对“我”有何影响?
净化“我”的灵魂。
5、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我”注重的不是竹子的外形,而是其情操和美德。
6、总结课文:(意在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描绘竹子的外形,突出了它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启发?
突出竹子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六)课堂竞赛(时间不够可作为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5分钟完成的加2分)
(七)课后作业:12页一、三、四;背诵课文第三段。
三、板 书 设 计
竹颂
管桦
形:身躯粗壮、清枝碧叶、如不朽的松柏、郁郁葱葱、潇洒挺拔--坚毅顽强
神:坚毅顽强、虚心有节、纯洁朴素、无私奉献、净化灵魂
[《竹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篇6:《竹颂》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阅读这篇抒情散文,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二、走进作者:
简介作者:管桦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和书画家。我们所熟悉的他的作品有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等等。管老的墨竹在画坛独树一帜,独具风格,以粗干大叶,撑天柱地为特征。所以,诗人艾青题词暂管佬说:“人如其竹,竹如其人,我爱其竹,更爱其人。”
三、字词飞翔:
1.读标注音: 劲(jìng)竹 僵(jiāng)石 坚贞(zhēn) 攀附(pān)不朽(xiǔ)摇曳(yè)吞没(mò) 郁郁(yù)葱葱(cōng)尘埃(āi ) 潜藏(qián) 千仞(rèn)
2.解词:
a) 凌云: 空 ,升 ,登 。
b) 攀附:跟地位 人拉关系。
c) 积习: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 。
d) 郁郁葱葱:(草木)繁盛。
四、朗读课文及文本分析:
第1、2段, 作 劲竹 热爱。
第 3 段, 劲竹 奉献精神。
第 4 段, 劲竹给人带 精神慰藉。
探究学习:
1、文 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 作 什么?(明确: 竹 比,突出 劲竹如同苍松 般抗击风雪,并 酷热 夏天里,给人送去绿色 凉意, 出 劲竹 奉献精神。)
2、找出表现竹子抗击恶劣环境 顽强精神 句子:(明确: 命运 风暴 , 轰响着翻卷碧波,击打着汹涌 云海。 全身闪耀着电光, 吼声吞没 雷声。 给人间以春天 绿色,寒霜冰雪里 更加郁郁葱葱。)
3、本文 “ ”称呼劲竹,读 读,体 作 需 表达怎样 情感?(明确:“ ” 拟人化 称呼。作 表面赞“竹”,实际赞美具有 风亮节 人)
五、脉络结构:
板书设计:
外形--坚毅顽强
生长--纯洁朴素
气节--虚心有节
态度--无私奉献
六、主旨感悟:本文通过描绘竹子的外形,突出竹子的坚毅顽强,纯洁朴素,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
[《竹颂》学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篇7:《竹颂》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竹颂》教学反思
同学们在学习拓展阅读课文《竹颂》时,按照自读、齐读、质疑、探究、小节、背诵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很快进入了质疑阶段。一位同学首当其冲,提出问题:“请问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赞美竹的什么?”话音刚落,便有好几只手高高举起。我说:“不急,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你们还要找出答案的依据。”小手放下了,眉头皱起来了。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位女同学自信地举起了手。她回答道:“请同学们看第3自然段的最后。‘在盛夏的烈日下,你又给人们送出暑天的凉风。’我觉得这里赞美了竹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同学们频频点头。在她的带动下,又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大家在探究中总结出来,这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竹的无私奉献、坚毅刚强、纯洁朴素以及坦直忠诚等品格。
紧接着,一个同学提出了一个让大家眉头打结的问题:“课文中有一句话‘清新的晨雾里叮咚的泉水声,和那鸟儿悠扬的叫声,我的心消融在无边的沉静中’。既然说是沉静,为什么又有泉水声和鸟鸣声呢?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相比之下,这个问题有了难度和深度,挑战性更大了。在思索过程中,一位同学说:“我来试试解答这个问题吧。我认为,泉水声和鸟鸣声给人一种听觉上的美的享受,而无边的沉静则是一种心灵上的美的感受。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非常的和谐。”同学们听了频频点头,眼里流露出钦佩的神情。这个聪明的小家伙真像个小哲学家,解释得特别有韵味,我也禁不住颔首微笑。接着他的话,我在黑板上书写了“幽静”两个字。我问:“在山谷里,是不是只有一点声音都没有才叫做幽静呢?”大家马上否认,有的说:“山间的幽静应该有鸟声的点缀。”有人马上补充:“还有山泉的叮咚声,风声、雨声、虫鸣等都可以加强幽静的感觉。”
“对呀!”我进一步引导大家理解这个词的深意,“你们还记得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个名句吗?一个‘敲’字,让夜显得更加宁静,使意境变得更加幽美。所以,动与
有时并不矛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课文中,以动衬静,更显出竹林的幽静给人带来的那种沉静美好的心境,让人更加的流连忘返啊。”同学们认真听着,若有所思的表情中显现出了领悟和神往的的神态。
接下来的课堂,你问我答,你悟我思,同学们时面眉头紧蹙,时而互为补充,教室里一会儿沉静无声,一会儿辩论激烈,气氛非常的好。看着他们专注投入的神态,我不禁欣慰地笑了。有时候,放手就意味着放飞智慧,放飞想像,放手就意味着更好的把握啊。
[《竹颂》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篇8:黄河之水天上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了黄河磅礴的气势,壮丽的景观以及对两岸的恩泽。在抒发对黄河之爱的同时,还警醒人们要爱惜黄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黄河的自然情况,感受黄河的美丽景观。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进而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以朗读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用空间与时间顺序来介绍事物的方法。学写解说词。
教学构想: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的结构层次。要引导学生感受拟人句比喻句的作用应该把爱国情思迁移到环保进而引入亮点教学:教育爱护母亲河,关注生存环境。
教学准备:
黄河及其环境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河吗?请交流黄河的资料。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是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中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之为“河”。河水经黄土高原,遂成黄色,故得名“黄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约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一泻千里。他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由此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其间,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风光绮丽的崇山峻岭,有广阔无垠的肥土沃壤,有雄浑粗犷的黄土高原,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有历史悠久的三大文明古都,有丰富的物产和地下宝藏。整个黄河流域,生息着1.1亿各族儿女。
2、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河之水天上来》。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汩汩gǔ 北麓lù 湍急tuān 穿梭suō 塑造sù 枢纽shū 气势磅礴pángbó 沟壑hè 步履lǚ 积淀diàn 清澈chè 繁衍yǎn
2、再读课文,交流探究:
(1)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
(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黄河的?
(3)面对黄河目前的状况,你有什么感想?
(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能找出并说出它的作用吗?
(5)交流学习本文的感受。(本文由黄河的源头开始,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全面介绍了黄河。)
三、课外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2、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布置一次展览。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小导游,为大家解说。
3、随着黄河输入下游的泥沙不断增多,在下游的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地上悬河”现象,如河南省开封市。针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情况,请你查找有关资料,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作业设计
写一篇关于黄河问题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发源
黄河之水天上来 重要性
危机
解决措施
[黄河之水天上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篇9:楚王好细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楚王好细腰》,反复朗读,弄清意思,体会寓意。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东施效颦”的背诵情况。
二、总结学习“东施效颦”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楚王好细腰”
1、理解“好”的意思。
2、出示古文。用学习第一则语言的方法,学习这则寓言。
3、检查自学情况。
(1)理解“胁”“带”“扶”这几个动词。指名演示一下,并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绘出这几个动作。
(2)检查古文的朗读情况,读后集体评议。
4、知道楚灵王喜欢细腰后,大臣们是怎样想的?说说看。
5、大臣们在细腰的过程中是否痛苦?他们会有思想矛盾吗?猜猜他们怎么想?(通过体会大臣们的心理,感受大臣们阿意奉迎的丑态?
四、体会寓意。
讨论
1、楚王细腰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你认为出国的可悲指出在哪里?(在讨论交流中明确阿意奉迎的危害性。)
五、补充结尾,加深理解寓意。楚王看了大臣们的脸色,会想什么?说什么?
六、用各种形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七、教师小结(根据学习情况小结)
1、自由朗读这二则寓言。
2、说说这两则寓言分别写了什么?
3、提出预习中遇到不理解的词句。
4、交流有关庄子和墨子的资料。
作业设计:
1、从生活中找寓言中的人物。
2、背诵默写古文。
3、推荐阅读《邯郸学步》
板书设计:
楚王好细腰
(阿意奉迎危害无穷)
[楚王好细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篇10:手拉手(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在奥运会成为目前人类社会最大的体育盛会之时,奥运会会歌也与吉祥物一样,成为世界流行的奥运会标志。这首歌体现了奥运会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精神,还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语言简炼、上口,通俗易懂。
教学目标:
理解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了解“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直到简炼上口、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
教学构想:
在熟读的基础上,要去学生会唱这首歌。理解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了解“起承转合”四段式结构。并说说北京奥运会歌应有怎样的设计特点。、
教学准备:
奥运会歌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对奥运会的了解在《体育颂》一课中已经很多了,谁来说说奥运会的精神是什么?
2、奥运会的宗旨呢?
3、每届奥运会都有哪些标志?会旗、会徽、吉祥物、会歌……
4、说说你对奥运会标志的了解。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想想:这首歌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千千万万颗心在跳荡,时刻来到,快快奋起,全人类世世代代友好。同生活,同成长。”“推倒一切障碍,让那理解的歌声永飞扬。” 体现了奥运会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的精神。“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反复吟唱,更加深了这层含义,体现了歌曲主旨。“我们勇敢拼搏,熊熊的火焰燃烧在我们胸膛。”渗入竞争的概念。“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推倒一切障碍,让那理解的歌声永飞扬。”突出主题。
三、总结全文
四、设计北京奥运会会歌歌词。
1、谁来说说奥运歌词要注意哪些方面?
2、那如果你给我们北京奥运会写会歌的话,应该注意什么呢?
3、自己创作歌词。
4、小组展示,选出好的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给歌词配曲调。
板书设计:
手拉手
友谊、团结、参与、公平竞争
[手拉手(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体育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共10篇)】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说课稿2022-12-15
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共有多少》2023-05-30
《丑石》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2023-02-17
《三峡》教学设计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2-05-14
六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22-12-23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论文2024-03-29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2023-11-22
优秀的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与反思2023-04-29
北师大版教材2023-03-03
写在雪地上的书课堂教案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