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

时间:2023-09-03 07:40: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精选8篇)由网友“水母捞”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

篇1: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

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

公共图书馆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搞好地方文献工作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立足本地,广泛地收集地方资料,为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更有效的服务。然而,以笔者对省内一些市、县图书馆的了解,地方文献在图书馆的地位及其潜力的挖掘都不尽人意, 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购书资金紧缺,另一方面则是重视不够。

我馆深感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性,在馆领导的重视下,4月,单独成立了地方文献部门,从而使地方文献工作真正走上逐步发展的轨道。

部门成立之初,摆在面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地方文献书库。建书库得有书,书的来源不外两条途径:一、从馆内其它书库提取有关地方文献资料;二、通过各种途径征集馆内缺藏的地方文献资料。本文拟围绕地方文献资料书库的形成问题,谈谈我馆在这方面的做法,求教于各位同行师友前辈。

1.通过各种途径征集馆内缺藏的地方文献资料

考虑到文献涉及范围广,头绪多,而地方志及年鉴则是地方文献的主干,创建书库,可从此着手,这项工作可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直接向编撰单位发函,征集志书。先会同省内各市、县图书馆编一个地方文献联合目录,再对照自身馆藏,直接发函征集缺藏志书。这样不仅对馆藏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而且可以使征集工作进行得系统且有条不紊。一般来说,由于志书不同于畅销书,绝大多数人不大会想到要买,而且许多志书不是公开出版,属非卖品。因而编辑单位如果还有存在的话,赠一两套给省馆馆藏并利用于更广泛的读者,绝大部分是乐意为之的。我馆在共发函600件左右,有回应者达的60%,前后共收志书375种602册,效果良好。

第二步:发函各市、县方志主管,收集信息。加强和各市、县史志办公室的.联系,了解近年来各地的方志出版情况,联系函发出后,不少市、县馆不仅赠送相当数量的地方文献书籍,提供目录,还写了鼓舞人心的信,为我们的工作出谋划策。少部分地区没有及时回音,我们就主动安排人员前往联系,以求征集信息的完整性。

第三步:与市、县图书馆共建信息网络。地方文献存在下去,需随时补充新鲜血液,是一个长远过程。一时一地的征集不仅有限,而且由于地域、资金、精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使征集工作变得琐碎而繁重,所以,在集中收集后,我馆与市、县馆共建信息网络,以求得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县图书馆对各自区域内的情况了解一般比我们便捷,加上文献及信息的收集也是其份内工作,与之加强联系,无异于伸长了我们的触角,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省馆,保持积极的状态,对市、县馆也是一个促进。

志书的征集之外,还需做好地方文献史料的征集工作,包括省内的一些地方期刊、报纸,这是书库的充实过程。

2.从馆内其它书库提取有关地方文献资料

馆内资料提取工作,相比较缺藏资料收集来说要容易一些。在实际操作的协调之外,尚需注意提取、收集地方文献资料的标准问题。简单说,是纯粹以内容为标准,还是同时也补充以人物(编、撰者)为标准。

就前者而论,以书籍的内容为提取标准,这意味着,凡有关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等各方面内容的都属提取对象。如一本书,有关浙江风物的,而作者却是外省人,这本书也得归入地方文献书库。这些文献可以使人们加深对本地方的地理、人文环境了解,发扬地方文化,总结工作经验,为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满足读者的需要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责,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则是长远的也是终极的目标,地方文献对于本地方文献区更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从其它书库提取的地方文献资料将主要以内容为标准。

那么,有没有必要以人物(编、撰者)为提取标准,作为一个补充辅助呢,比如说,鲁迅,绍兴人,有关他的文集资料,要不要也抽出来归地方文献书库,浙江省历来是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以大家所熟知的文学界,单单五四前后,就可以数出一大串名人: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茅盾、曹聚仁、冯雪峰、徐志摩、艾青等,单有关这批人的文集及资料,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由于古籍部单独分开,古代人物可以不必包括,但除此以外的各行各业留下著作的人,他们及有关他们的著作都得分离出来,这项工程对于主书库,真可谓伤筋动骨。

我们认为:不能否认这项工作的必需性,但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考虑到相关工作的轻重缓急,这项工作大可以延缓,并且需进一步限制锁定范围:在以人物为提取标准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到与本省风物人情相关的作品。如果条件允许,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我们可以为鲁迅专设一个阅览室,或是为蒋介石专设资料室,但是,作为他们的故地,我们必须在地方特色上立足并深入挖掘下去。如果仅仅从其它书库中将资料移搬过来,意义恐怕不会太大。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馆地方文献书库已初具规模,到春,地方史料不算,仅志书及年鉴已达890余种,800多册,其中市、县志已大致收集完整。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深入开展地方文献部门的各项工作,可以说有了一个不错的家底,下一阶段的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收集有关资料,努力使书库达到内容完整、特色鲜明的预期目标;另一方面则积极推进地方文献书库的利用工作(向社会开放,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做编撰、整理工作等等),服务于促进当地文化发展的社会使命。

全国各地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已有多年,书库的建设也已积累相当多的经验,希望本文能作抛砖引玉之用,促进地方文献工作的繁荣发展。

〔出处〕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1)

篇2: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摘 要 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是无法收全人类所有的文献资料的,但一个图书馆要收全自己所辖范围的地方文献是完全可能的。各图书馆在以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主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或本系统的文献信息需要,以及本馆的实际,进一步建设起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部门和地区以至全国性的图书馆信息媒体资源体系。它不仅避免了图书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有效地保存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有利于人类文献信息的交流。这将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3

篇3: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图书馆地方文献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文献资源体系,它的构成取决于它的社会作用。一般认为,图书馆地方文献是一定区域风貌的“百科全书”,它反映了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和现状。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文化、科学、教育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认识地方、了解地方和宣传地方的可靠资料;是当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它在研究、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将会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黄俊贵同志对地方文献的作用作过具体的描述:它可以为认识某一地域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资料,所谓“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可以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决策、规划及实施提供以资借鉴的经验,所谓“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可以为激励人们热爱乡梓,热爱祖国提供生动、具体的乡土教材,所谓“思乡愈爱国,忧国方恋乡”。[1] 邹华享同志在文章[2] 中认为地方文献的具体作用有三:一是资政;二是励志;三是存史。不论是一般作用,还是具体作用,它们都是决定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前提和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要围绕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故此,图书馆地方文献构成,应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一切文献资料。据此,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的构成,应包括以下要素:

一是记载关于某一特定区域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历史和现状的图书报刊资料。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风俗习惯、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等。

二是地方各单位和人士著、编的图书资料,包括正式发表的论文、文学艺术作品等地方性、资料性的文章。

三是地方出版物。即各系统、单位出版发行的报刊资料(包括声、像资料和家谱、族谱等)。

四是本地祖籍在外工作的地方名人的著述及其研究文献和本区域内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

基于对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构成要素的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应分三个子系统。

一是基本系统――指文献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资料。

二是辅助系统――指文献资料内容不具有地方性的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

三是参考系统――指本区域内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这种文化成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不论文献内容是否具有地方特征,只要是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都应属于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这里的特定区域是指特定的图书馆所辖范围。不是特定图书馆所辖区域人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文献资料,一般不能视为其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范畴。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只有被文献化以后,才能视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那种认为:“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1] 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知识承载的物质载体除文献资料外,还有人和实物等,把它们都视为地方文献的范畴,图书馆是很难收藏和传递这样的文化载体的。

有人认为只有内容上具有地方性的文献资料才属于地方文献,这样我们在一些有关方面,也许就很难自圆其说,如邹华享同志在论述地方文献概念中认为:“地方文献就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而在论述地方文献的作用时则认为:“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认识某一地域的工具”[2]。很显然邹文在地方文献概念与地方文献的作用方面就不能自圆其说。

地方人士的著述和地方出版物,它们内容上虽然不具有地方性,但它们都是一定区域的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晶;反映了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水平;是宣传和发展地方的重要资料。如人们在谈及某一区域的人文现象时,总是以“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来说明人物与地缘的关系。又如人们在修志过程中,都把地方名人作为重要内容加以撰写,人们宣传和介绍地方时,常常利用名人的知名度,搞名人效应。把这部分文献资料作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用一定标准,对这些出版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可以从中发现一定的地区优势,对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将会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

本区域出版社出版文献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区域的文化现象及发展水平。如进而对其出版物定位、学术含量进行评估,就更能显示它的人文、思想倾向及社会的文明程度。一定区域里的图书馆如果能够系统地收藏其出版社出版的文献资料,这不仅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需要,也是新环境下整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突破口。如果所有的图书馆都能把自己所辖范围的出版社出版的文献资料变为其藏书,那就基本保证了图书馆藏书入藏与文献资料的增长的同步发展,以及与社会的文献信息需要的同步发展,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4: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什么是地方文献:图书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论不休,什么是图书馆地方文献。人们却研究甚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研究地方文献无可非议,研究图书馆地方文献应当得到重视。

人们似乎认为地方文献就等于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地方文献就是对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研究,这是一个错误。地方文献绝不等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就好比图书绝不等于图书馆藏书一样。

什么是图书馆地方文献?本文认为,图书馆地方文献是指特定的图书馆为收藏和传递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文献资源体系。这个定义,揭示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特点――特定性,即特定的图书馆收藏和传递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

二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社会意义――收藏和传递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

三是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特定区域里的人类社会实践的文化成果。

四是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性质――区域性文献资源体系。

篇5: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探讨

图书馆作为收藏文献资料和传递文献信息,为满足一定社会的文献信息交流需要的文化机构,决定了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使自己收藏的文献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增长同步发展,与社会对文献资料的需要同步发展,这种同步发展,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建立社会文献保障体系,全面满足社会的文献信息需要。然而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面前,仅仅依靠单个图书馆孤立而分散地建立“小而全”的社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大家都去采集热门图书和核心期刊,形成你有我也有,你没有我也没有的重复建设局面。一方面致使不少的社会文献资料不能被图书馆收藏;另一方面又造成各图书馆入藏文献资料的相互重复和浪费。这样,必然大大降低图书馆收藏文献资料的完备性和信息含量。对此,图书馆界长期呼吁协作协调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出按地区和系统进行分工协调、分工购藏等。但由于图书馆的体制等诸多因素,这一工作难以落实,效果一直欠佳。电子文献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用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而且使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面对浩瀚的信息源与复杂的信息需求,任何一个图书馆依靠自己有限的力量来全面收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根本不可能的。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图书馆使各图书馆能相互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各图书馆上网的.信息资源必须各具特色,避免重复,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社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也将逐渐转化为电子文献,并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其它图书馆相同的藏书再加工上网就没有必要。因此,各图书馆拥有的文献资源相互重复,就网络来讲是没有意义的,这就使一个相互协调、互补优化的社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图书馆地方文献作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地方文化,它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这种具有不同地方文化特征的信息媒体资源,不仅能有效地为本区域的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还能促进人类社会不同社会文化需要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为图书馆进入人类信息高速公路,提供了客观基础和独特的信息媒体资源。不同图书馆的不同地方文献信息,将是图书馆在人类信息时代里,不断独立输出的重要信息成果之一,这正如费孝通同志在62th IFLA大会上所作的《面向多元一体化世界新格局图书馆》主题演讲中指出的那样:“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将保持其固有的多元化特征,这就为对文化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起着桥梁作用的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里所讲的世界各国社会文化固有的多元化特征,它实际上集中体现在图书馆地方文献中。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是无法收全人类所有的文献资料的,但一个图书馆要收全自己所辖范围的地方文献是完全可能的。各图书馆在以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为主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或本系统的文献信息需要,以及本馆的实际,进一步建设起各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资源共享的部门和地区以至全国性的图书馆信息媒体资源体系,这不仅避免了各图书馆之间,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的相互重复,造成有限的经费、空间和物力等的不必要的浪费,既有效地保存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又有效地满足了社会的文献信息需要,而且也能有效地形成图书馆系统在整个高速信息网络体系中的特色,这将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地方文献作用的发挥,要靠图书馆工作来实现。大家知道,地方文献的生产与流通一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从某一地方文献而言,也许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但就某一区域的整个地方文献来讲,则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分散的、多头的,甚至是失控的。这种无序状态的地方文献,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使人茫然不知所措,无法得到研究与利用。为了使人们有效地研究、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需要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加以收藏与整序,使无序的地方文献,通过图书馆的收藏与整序,形成有序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地方文献中的一种图书、一份报刊或是一篇论文,只有当它成为这种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它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社会作用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说地方文献绝不等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其理由就在于一个是无序状态的文献,一个是有序的文献集合体,所以,我们说研究地方文献与研究图书馆地方文献意义各不相同,其中一个主要的道理也就在于此。

地方文献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现象,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旁及社会、人文领域的各个方面;载体形态多样,有甲骨、皮革、缣帛、金石、木犊、竹简、纸张、胶卷、胶片、磁带、光盘等;文献的类型复杂,既有图书、报刊、视听资料,也有文物资料和文书档案资料等。对此,全面收集、系统保存地方文献资料,应当由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未共同承担。图书馆只应收藏和保存正式、非正式出版的书刊和正式发表的论文、地方性资料,对于书刊来讲,重点收藏地方志、部门志、地方史料;地方性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等;地方人物著述,包括传记、评传、回忆录、文学艺术作品、纪念文集、论文集、研究评论文集、年谱、家谱、族谱等;地方报刊。对于论文和地方性资料来说,重点是编制综合性和专题性的题录和索引,必要时编辑出版有关文集。目前,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地方文献中的书刊部分是比较重视的,但对地方文献中的论文和地方性资料部分有所忽视,不少图书馆根本没有抓这部分工作,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指出,这部分文献资料较书刊部分的数量要多,且内容广泛而新颖,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非常之大,千万不可忽视。

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社会知识工程,涉及一个区域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涉及到每一个社会咸员,需要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图书馆坚持不懈的工作。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需要逐步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最终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在这个行为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需要加强这一工作的宣传,统一认识,争取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科学化和法制化,即各地出版社应无条件向当地图书馆呈缴出版的文献资料,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出版发行的文献资料,也要无条件向当地图书馆缴送。社会各界人士发表的论文。文艺作品等文化成果,要定期向有关部门及当地图书馆报送其有关目录、索引资料。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加强其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地方文献在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有的作用,从而保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黄俊贵,地方文献工作刍议中国图书馆学报,(1)第54页

2 邹华享,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第60页

3 潘仁彬,公共图书馆特色之路,香港:中华国际出版社,(12)

〔出处〕 《重庆图情通讯》(1)

篇6: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初探

吉安地区坐落在赣中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地理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建立吉安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图书馆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1 吉安地方文献数据的采集

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当地的一切资料,表现为不同时期各种记载形式的文献,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影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簿籍等。因此,地方文献的数据可以从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进行采集。

1.1时间顺序

吉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 5的历史。我们收集地方文献数据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近现代―当代的顺序进行收集。如我馆编撰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研究资料索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27.9―1928.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1928.2―1929.1)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1929.1―1930.2)

1.2空间范围

地方文献具有典型的地域性,使得地方文献的出现始终与一定的地域相联系。吉安地理位置复杂,从地形、地貌到各区方言,再到各地习俗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地理空间,一般是按行政区划来划分。市下设县,县下设乡镇,直到村。以地名来收集地方文献,按地域区分隶属关系,以地名作为细类和子目,将库容文献各归其类,有利于编制地名归类文献检索子系统,形成一个树杈式的检索结构。

1.3 内容范围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知识记录。天、地、人、事、物,包罗万象,按内容进行划分可分为:

1.3.1人文、历史类数据

(1) 吉安地区研究数据 (历史、现状、人文)。对于吉安市近500 年的历史,按时间空间顺序,对期间的历史、现状、人文、风俗进行收集,形成该地研究数据库。我馆历时 3年之久,编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研究资料索引》,汇编了全国图书、报刊文献当中所载的有关井冈山斗争资料1300余条,集中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

(2) 本地区名人数据。吉安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一代文豪欧阳修,再到贺子珍、袁文才、王佐等一代革命家,到曾庆红等新一代国家领导人。以这些历代名人组成专题数据库,对于其中的有特殊贡献的名人,可追加全文数据库、照片数据,辅之以字画、印章等必不可少的.内容。我馆目前正在建立《古代吉安名人研究资料索引》,计划将陆续出版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刘过、刘辰翁、周大必等古代名人的研究资料索引,目前已出版 《杨万里研究资料索引》、《欧阳修研究资料索引》。

(3)古籍数据。包括本地的全部古籍地方文献的专题数据库。由于古籍珍贵,甚至有的是孤本,不便于查询,可通过光电扫描技术,存入计算机。如《杨万里研究资料索引》中收录了杨万里的诗、词、文;《欧阳修研究资料索引》中收录了其诗、词、文赋以及其史学观、经济观、书法等。

(4)地方志数据。包括本地全部史志的专题数据。按照地域范围,依次逐步采集。

(5)姓氏渊源数据。建立专题数据库,可根据需要建立全文数据库。

(6)谱牒多媒体数据。

(5)、(6) 两种数据在 《杨万里研究资料索引》和 《欧阳修研究资料索引》当中都有所反映,资料分别介绍了欧阳修、杨万里的家世、生平、年谱。

1.3.2 商情类数据

(1)行业动态数据。包括吉安地区热门、重点行业,如政策动态、市场、投资趋势,形成旅游、电子、生物等行业特色专题数据。

(2) 地方企业名录数据。吉安有许多企业,如电线电缆总厂、江西电视机厂、八三四厂。建立地方企业名录数据库,以公司名称、业务经营范围、产品名称等反映公司行业主题特征的字段作为基本索引字段,以公司地址、电话、员工数字段作为辅助索引字段。

(3)地市名特产数据。吉安地区有许多地方名特产,如:遂川狗牯脑茶叶、泰和武山乌骨鸡、安福火腿等,以他们的产地、用途、成分等字段来描述,形成专题数据库。

(4)旅游资料数据。吉安旅游区和待开发旅游区,如:井冈山旅游区、遂川汤湖、吉安青原山道教胜地、八都毛主席故居、君山湖度假村等,按他们的地理位置、主要景点、服务项目、历史典故等字段形成数据库。

(5)地区农业科技数据库。吉安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开发多种经济作物,如:茶叶、玉米、烟叶、甘蔗等等,数据库重点介绍地方特色产品的历史、种植、栽培、加工等技术。

1.3.3 综合数据

介绍该地各行业、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性综合数据。

篇7: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初探

2.1书目型数据库

书目型文献数据库即二次文献数据库,储存原始文献的题名、著者文献出处、文摘、主题词等项目。其价值在于把用户指引到所需要的原始文献,如欧阳修研究,把对欧阳修研究的文章进行二次加工,形成书目索引,可设计为书目型数据库。在对吉安地方文献进行分类时,可把本地区名人数据,人文、历史类数据,古籍、地方志数据建成书目型数据库。目前我馆建立的《古代吉安名人数据库》,就可按照其索引资料建立书目型数据库。

2.2 源数据库

源数据库即一次信息库,储存用户作为检索目的而要求获得的数据、事实或文本。其价值在于检索的结果可以直接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按照信息形式不同可分为:

(1)数值型数据库。如:吉安地方工农业总产值、市场等。

(2)词典型数据库。把姓氏渊源数据、地方企业名录、地市名特产品数据、旅游资源数据、农业科技等建成词典型数据库。

(3) 全文本数据库。名人著作数据库、古籍数据库等可建成全文本数据库。

有些数据还可能是上述 3 种形式的结合。如:本地名人数据库中欧阳修、杨万里研究资料,包括了他们的原著及其研究论文、政治思想观点、家世生平和年谱等等,内容复杂,可建成一些复合式专题数据库。

2.3 数据库地址指针在数据库文档组织中的使用

利用倒排挡形式,把由基本索引字段构成的基本索引款目和由辅助索引字段构成的辅助索引款目采用倒排的形式,描述其特征标识、存取号、字段位置。在实践中,为了提高联机响应的速度,常采用两级索引的倒排文档结构,即将倒排文档分为词典文档和存取号文档,

词典文档也称为索引文档款目,内容包含特征标识、含有该标识的记录总数、关联到存取号文档的指针。词典文档相当于一个索引词表,其规模由索引词数量决定,基本不受数据库文献或数据记录增加的影响,可以极大提高系统对检索终端的响应速度。存取号文档的款目主要包括与词典文档指针关联的存储地址、含有该标识的记录存取号,以及该标识在记录中所处的字段及其位置。这样的两级索引结构不仅包括了原倒排的全部内容,而且使主机联机响应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是由于特征标识与含有该标识的存取号及其字段位置的分离。虽然使文档的结构更为复杂,却突破了原先倒排文档的索引款目会因记录的增加而数百倍增加,进而因文档的规模扩大而影响检索速度的限制。在 《欧阳修研究资料索引数据库》当中,由于数据库规模大,所以也可使用指针来达到提高联机响应的速度。如使用辅助索引倒排的两级结构。

另外,使用链接link把书目型数据库和文摘型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都可以连接起来,实现根据检索需求,查找地方文献的题录、文摘或全文的目的。

〔出处〕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9)

篇8:建设地方文献讲座

建设地方文献专题讲座

地方文献是按地域标准从图书馆总藏书中划分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类藏书,它是图书馆藏书建设深化的产物。地方文献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内容与本地方密切相关的文献;

2、本地方人士的重要著作;

3、本地方出版的重要出版物。

书刊文献的数量浩繁、类型复杂,图书馆要根据自己的方针、任务、读者对象、地方特点,用有限的经费在文献的海洋中选样本馆最需要而又最有代表性的书刊,建立起全面、系统又与读者需求相对吻合的收藏体系,形成最优结构,这是一项立体结构的系统工程,需考虑到诸方面的交叉因素,为达到优化藏书体系的目的,图书馆必须把文献分为不同的类型,分别加以研究认识,运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建设好不同类型的文献。众所周知,文献分类可以按书刊不同的属性进行,地方文献是以地域属性为标准划分出来的,有别于普通文献的类型。

一、建立地方文献的意义

除国家图书馆为全国服务外,任何一个公共图书馆总是在一定地域之内为一定地区范围内的读者、同时也是为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及其历史发展服务的。因此关于某一行政区域的文献就是不同于一般类型的文献,这是由其内容、服务目的和对象所决定的。建设地方文献专藏的必要性在于:

(一)它是图书馆藏书建设发展的自然趋势,任何一个图书馆总是建设在一个地方的。所以都十分注意收集与本地区有关的文献,这样在藏书建设过程中,就自然蕴含着收集地方文献的成分。随着藏书建设事业的发展,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增多,收藏量增长,人们对有关本地方出版物的类型、范围、收集方式和渠道,读者对这类文献的作用的认识愈来愈清楚,需要愈来愈迫切,于是把这类文献从总文献中分离出来建立专藏,并成立收集、管理这类文献的专门部门、小组和个人,以之为研究地方性问题的读者服务的想法和做法也就形成了,这种自发的发展过程就是藏书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它是突出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

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共同特点是藏书是综合性的,读者是各行各业的,服务项目遍及各学科。因此,各馆所树立的形象是类同的,但客观上各图书馆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各馆的个性应是藏书的综合性与需要的地方性的矛盾,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方法是重视地方文献建设,用有限的经费,在解决各科重要书刊的同时,重点收藏与本地区政治、经济、文教发展有关的著作,尤其是内容直接介绍本地和本地人士的重要著作,因此建设地方文献专藏是公共图书馆突出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

(三)收集地方文献也是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的需要。广西是汉、壮、回、苗、瑶、侗等十二个民族共同聚居的自治区。各民族自先秦,以至夏商以来,经过艰苦劳动,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他们既相互支持又相互斗争,既有相互溶合,又有各自独立发展的悠久历史。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南疆,继续发扬光大各族文化,对开发南方,巩固国防,维护民族大家庭团结,稳定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广西的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就是收集各民族人物风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经济发展、文教事业等各方面的文献,必要时建立地方民族专藏,为研究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从而为促进全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种民族文献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既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突出地方特色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四)地方文献种类繁多,来源分散、零碎,收集方式多样、特殊,必须采用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安排专门人才,经过长期努力研究分析,汇集整理才能初见成效,这种建设文献的特殊性,加深了建设地方文献专藏的必要性。

二、地方文献的类型

为使地方文献收集全面系统,又不致失之过宽、过滥,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就必须注意了解和掌握地方文献的类型,我想应从多个方面和多种角度加以区别。

(一)从文献的收载份量划分可分为:

1、专书专刊:是指那些整套文献内容都是关于某一地方的。图书如《广西水稻良种》,刊物如《广西地方志通讯》。

2、部分独立内容的:是指某些书刊其内容只有部分篇、章、节是属于地方文献的。如《中国地方志分论》中的一篇“广西地方志述略”,就全书说不是地方文献,但就这一篇而言则是标准的广西地方文献。

3、部分知识单元的地方文献:是指某书的一部分是属于地方文献的,如《成人自学考试名词概念汇编》中的词条“大成国”、“刘永福”等。

4、单张单页复制品:各县地名办编印的县地图、单张的碑碣、石刻的拓片等都是。

(二)从地方文献所反映的时代划分,有:

1、古代的:是指辛亥革命以前出版的书刊、现代翻印的古籍和民间的各类手抄资料。

2、现代的:是指辛亥革命以后出版的各种书刊及零散资料。其中特别要注意收集现代会议资料、典型材料、文告、簿册、地方史料、族谱、年谱、县志等。

(三)按地方文献的编写体裁分,典型的有:

1、地方志:地方志是记载某一行政区域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貌的综合性著述。人们誉之为地方百科全书,是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类型。地方志又分:

(1)以行政区域为基础编写的全国一统志,省通志,府、州、厅、县志。

(2)为教育而编写的乡土志。乡土志始编于废科举,兴学校的清末。它言简事明文字通俗,当时是做为生员们的史地、格致教科书。

(3)土司志:土司制度是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对西南各少数民族区的统治制度。我区有名的土司有白山、上石、忻城及西部民族区,土司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民族区域志。由于民族地区文化落后,修志甚少,我区独立成书的土司志只有《白山司志》、《思陵土州志》、《明江厅上石州志略》等三种。

(4)专类志:是专为记载某专门事物全貌,如山川、祠庙、关隘、津梁而编写的专门志书。

地方志的数量很多,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全国现存方志8,200余种加上该目录出版后发现的又有300来种,合计约8,500多种。广西现存方志约250种,散失的274种,合计约524种。

地方志是典型的地方文献,具有记载范围的地域性,资料来源的可靠性,编写要求的连续性,收录内容方面的广泛性等特征。它横展一地,纵贯古今,兼涉政、经、军、文、人物、杂事。就一个地方而言,方志种类不多,只要有心,收全较易。

2、族谱:又名家谱、家乘、宗谱。它以封建氏族为基础,姓氏为范围,记载了地方望族的兴衰、世系分支变化、家族迁徙流向、人口繁衍、田庄园产、功名业绩、家规伦理等的私家著述。是一族一姓的家族史,记载了各类人物的大小事迹,是编撰地方和国家历史人物传记,文艺创作的资料源泉。可为正史之参考,野史的补充,有修史、补史、纠史、正误的作用。

3、地方人物传记:地方民气的鼓舞,乡土之热爱总是与地方人物的业绩、智慧和成就的激励分不开的。如能注意全面收藏地方人物文献,形成本地历史人物画卷,就能激励民心,鼓舞士气,促进地方人物的成长和地方建设事业的发展。

4、地方重要人物的文集、诗集、书信、日记等著作,国家栋梁、民族精英、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都来源于各地,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加上个人努力奋斗产生的,他们的著作是当时历史的佐证,是他们思维方式、处理事物方法的反映,是研究国家和地方历史及其现状的参考,同时也是鼓舞地方人民热爱乡土,激励人们奋发上进精神的教材,故应选其要者注入地方文献专藏。

5、地方科研资料:各地都设农业、园艺、畜牧、土壤、气象等科研和实验机构。它们关于当地的资源、土壤、气象、物产状况的调查,自然和社会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探索,研讨意见与各地方关系密切,既是各学科深入研究的基础,又是指导当地实际生产的教材,对实现对口服务,促进生产发展均能产生直接效果,应大力收集。

6、地方会议资料:各地党政工团、各系统、科研等行业、妇女英模等类型都有一些会议,会议有各种议题和议案,有的会议要发表和宣读论文,它针对性强,对生产指导意义较大。如注意收集,可以掌握本地科研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地问题。

7、地方土特产品资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物产不同,素质迥异,因此各地产品资料是地方生产的指导性文献,收集它有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作用。

8、地方语言、风俗、民情及民间艺术资料。我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各地语言差异很大,方言俗语也各有特殊意义,风俗、民情千差万别,各地都有自己的文艺形式和风格,民间文学集、民间故事、传说、舞蹈、民谣俯拾皆是,图书馆应注意收集、保存,供研究者发扬光大。

9、本地重要的碑碣、石刻、墓志铭、壁画的复制品也应注意收集。

10、地方文告、法令、村规民约、民族规俗、宗教信仰方面的文献。

据上述介绍可知地方文献范围很广,内容复杂,各地图书馆只能根据人力、经费,除地方志外,其余只能择要收藏。

三、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

地方文献类型多样、来源分散、点多量少、收集方式特殊,与普通书刊收集方式大相径庭。要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克服下列倾向:

1、重视古文献忽略现代文献的倾向。

2、重视社科文献忽略科技文献的倾向。

3、重视正式出版物忽略非正式出版物的倾向。

地方文献的收集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要采用多种方式收集,这些方式包括:

(1)筛选:是指在建立地方文献专藏之初,根据标准从馆藏中挑选出那些内容涉及本地方的`;本地作家、科学家的重要著作;有浓重地方色彩的本地出版物纳入地方文献专藏,其中又有两种情况:①整套地方文献整套分入专藏。②部分篇、章、节、知识单元的作地方文献分析款目,编入地方文献目录。

(2)购买。(略)

(3)征集:指发函、登报、开会等方式向会议和本地籍人士征集论著和手稿:

(4)交换。(略)

(5)送缴:通过当地政府发文至各单位将该单位所印刷出版之资料、书刊文献、会议材料送缴一份给图书馆收藏。

(6)捐赠:号召和争取本地群众和在外工作人士捐赠个人著述和藏书。 最近灵山县图书馆经县政府批准发文至各单位规定送缴出版物,又发函到各地号召本地籍在外工作人士捐赠其论著,得到赠书较多,是一种可供效法的方式。

(7)复制:有的作者和收藏者不愿捐赠和价让则可借来复制。

2、应多学科地进行收集。地方文献是按地域属性划分出来的,一个地方总是具有多种学科、多个主题资料的,应全面收集,不应有所偏废。

3、收集地方文献要多层次地进行。据文献收载地方内容的多寡可分为三个层次。

书刊层次:一种书刊的全部内容都是属于地方文献的,整套入地方文献。

篇、章、节层次:一种书刊的某个独立部分(篇、章、节、附录)内容属地方文献的,用做分析款目的方式,将其从整套文献中析出,组织进地方文献目录,提供揭示和检索线索(书刊仍在大库中)。

知识单元层次:一种书刊的部分非独立内容(即知识单元)是属于地方文献的,可用主题分析的方法,把有关地方内容用主题析出,作主题分析款目,组织进地方文献目录,提供揭示和检索线索。

只有通过三个层次的收集,才能使地方文献收集得深入、完整、系统。

4、要注意多渠道收集。普通书刊多以购买的方式从书店和邮局取得,而地方文献用这种方式可得的量少其遗漏甚多,大量的还要到机关、工厂、学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会议上征集。向个人动员。从碑碣、石刻、墓地复制,从档案部门取得技术和产品资料。

还必须说明的是,与建设普通文献相比,建设地方文献具有持久性、零碎性和学术性等特征。

①持久性,表现在需长期努力,点滴收集,持之以恒,方能集腋成裘,初见成效

②学术性,表现在:大多数资料为研究者服务;多数资料艰深冷僻,需一定专业知识水平才能了解内容,掌握价值;部分文献难以直窥其作用,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潜心此项工作。

③零碎性,表现为多种类繁、冷僻、生涩、来源分散。

四、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工作

根据各图书馆的现状,地方文献可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管理。

(一)建立专门的地方文献专库,把重要的地方文献由大库中挑出专库收藏。运用这种方法必然要设与之相适应的专门的地方文献部,组成专人管理,所以它只适用于业务经费多,馆舍宽大,且有一定藏书量的大、中型图书馆。

(二)设地方文献专架,做法与专库相同,只是规模小一些。

(三)混合排架,符号区别,统一组织目录。这种方式适用于图书馆场地小、经费少、复本少、设专藏有困难的图书馆。对地方文献书刊,只在书刊和目录款目上加上地方文献标志,以示区别。

(四)建立地方文献目录。无论是用那种方式管理的地方文献,凡县以上的图书馆都应该建立地方文献目录(一套或数套量力而行),以提供检索地方文献的工具。

五、地方文献的检索

对于图书馆来说,当地方文献收集到一定量之后,开发利用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开发利用的首要问题是检索,而检索就必须掌握书目素引等二次文献,现对各类地方资料检索分别介绍于后。

(一)检索广西地方文献的书目有:

1、《(嘉庆)广西通志・艺文略》,(清)谢启昆修。艺文略在该志第205~214卷,它收录了后汉至清嘉庆间广西地方文献259种,分上下两编,上编录广西人著述,下编录外省人有关广西著述,可供查找广西古代地方文献之用。

2、《广西近代经籍志》,近人蒙启鹏编纂。民国十六年(1928)出版,收嘉庆以来广西地方文献478部,分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可续《广西通志・艺文略》供检索广西近代人著述(清・嘉庆至民国十七年)之用。

3、《广西省著述目录》,广西统计局民国二十三年(1934)编印,收录广西籍或纯广西人团体论著、译述、纂辑、笺注,按杜威十进分类法分十大类编排,书末附作品分类、作品时代、作品分县比较表,可作检索民国二十三年以前广西地方著述之用。

4、《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广西通志馆、区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合编。全套目录分三部分。

(1)图书资料部分:收录了广西十个收藏地方文献最多的大型图书馆(室)的地方文献;(2)地方志部分:收录现存解放前广西地方志245种;(3)报纸杂志部分:收录区内外41个主要图书馆所藏1911―1949年广西各地出版的报纸296种,区内外38个大型图书馆所藏1898一1949年出版的广西地方期刊和广西籍人士在外地编辑出版的期刊832种。该目录是一部综合性的解放前广西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是著录广西地方文献较完全的书目工具,可作了解广西地方文献收藏全貌和馆际互借的主要工具。

5、《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该馆编辑,1986年出版。本目录分三部分:

(1)“广西地方志总目录”;(2)“馆藏地方志目录”(略):(3)“馆藏广西地方文献目录”,部分介绍广西通志馆所藏解放前地方文献541种,期刊51种,族谱复印本12种,按广西行政区划编排,可了解广西大部分地方文史文献。

(二)检索广西地方志的书目工具有:

1、广西通志馆编的《广西通志馆史志图书目录、广西地方志总目录部分》,收录区内外146个大、中、小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县(市)修志办所藏解放前广西地方志230种,按地方行政区域编排。

2、《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广西部分》,中科院北京天文台主编,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本目录收录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190个公共、科研、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史馆、档案馆所藏1949年以前纂修的地方志8,200多种,其中广西部分收志220种。据最近考证,雷汾清修兴安县实属江西省,故实收广西方志219种。

3、《广西地方志提要》,广西通志馆编,198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1949以前广西历代纂修的通志、府、州、厅、县志、乡土志、寺庙志250种,书末附《广西方志佚书目录》.与别的广西方志书目相比,本书(1)有篇目和内容,作者简介, 可供读者了解每部志书概貌;(2)附录佚志274种,据此研究者可窥见历史上广西各地志书编纂全貌:(3)本书所收录方志虽多,但未录馆藏情况,检索时需与《广西地方史志文献联合目录》地方志部分合用。

(三)查找广西地方资料的检索工具有:

1、《中国地学论文索引》(初、续编),其中“地学及游记”类可供查检方志和地方游历论文之用。

2、《中国史学论文索引》(上、下编),《中国史学论文索引》(第二编)两索引共收1900一1949年9月发表的报刊论文6万多篇,分十三类编排其中“中国历史地理”类,收录大量方志论文索引。

3、关于地方志的专题论文索引有《历代诸家方志论文篇目选录》、《中国地方志论文索引》,这两种地方志专题论文索引可互相参照使用。

(四)查找年谱的检索工具有:

年谱是研究历史人物概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的重要工具,年谱数量极多,且形态多样,有专书的、书籍附录的、单独发表的等,不易检索,必须掌握专门书目工具。现已出版的书目工具首推:1、《中国年谱总录》,杨殿绚编、198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目收录单行本,丛书论文集附载,报刊发表的年谱及年谱体例著作3,013种,反映谱主1,029人。2、《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来新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全目按“明之际人物”、“顺治、康熙、雍正时期人物”、“乾隆时期人物”、“嘉庆至光绪人物”、“生于清卒于辛亥后人物”等四部分。

(五)检索各种地方资料可利用各类专题资料汇编。主要的有:

《中国地震资料汇编》、《五百年来我国旱、水、涝灾史料》、《中国天象记录总表》、《中国天文资料汇编》、《方志物产》、《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1一10编、《广西各地历年水文资料汇编》.这类专题汇编对查找地方专题资料极为方便。如注意收集利用,对科研素材的获取是一捷径。

(六)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是获取地方文献的根本途径。

当人们从社会性的书目、索引中查找到地方文献的线索后,最后还要通过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才能获得原始文献本身,供研究者使用。所以要做好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一要编好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最好要有 篇章节甚至知识单元的分析款目);二要注意收集社会上编辑出版的各种书目工具,并加以集中管理,熟悉这些书目索引等检索工具的各种特征,范围,编排方法优缺点,辅助索引.只有这样,当读者提出地方问题咨询之时,才能迅速查获对口文献提供公众利用。

总之,地方文献是馆藏文献的一个重要的也是特殊的部分。如果收集、整理、开发得好,不仅能突出特色,而且可以对社会产生明显效益,引起地方人士对图书馆的重视,从而获得社会支持,是一项值得突出并大力加以重视的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出处〕 图书馆界 1990(3)

三年级学生读书心得体会

图书馆社会实践报告

高校图书馆工作总结

大一学生读书计划范文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图书馆的

以读书的苦与乐为主题的作文

小学阅读活动方案

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关于劝勉学习的名言劝勉学习的励志名言

书香弥漫,幸福生活作文1000字

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
《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书从何来?――地方文献书库的建设(精选8篇)】相关文章:

学生班级阅读活动总结2023-08-10

心得体会三年级有哪些2023-10-11

读书的苦与乐的作文2023-07-18

图书馆辞职信2022-06-16

图书馆记叙文2023-05-08

读书笔记活着满分合集2023-10-17

科技读书节开幕词2022-04-29

书香暑假 征文2023-09-02

关于杭州图书馆的范文2022-08-08

《活着》的读书笔记合集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