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双体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合集12篇))由网友“craco”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教、学双体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教、学双体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教、学双体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教学媒体提供的教学环境,以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为内容,从学习策略和教学设计入手,构建既可以发挥教师主(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 者:张阁林 周金葵 张莉云 作者单位:大庆职业学院 刊 名: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CSSCI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FO 年,卷(期): “”(11) 分类号:G434 关键词: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实验研究篇2: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P+T+E教学模式研究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P+T+E教学模式研究
廉龙颖 王希斌 陈荣丽 田淑梅 高辉 王艳涛 程杰
(黑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
[摘 要] 在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中采用P+T+E教学模式,以小组协作按自选动作完成实验的方式,学生通过完成实验项目,掌握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同时积累至少1――2年的网络安全工作经验,解决了网络安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在其它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实验教学;项目;技术;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2.O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06-0100-03
“网络安全技术”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该课程由理论课和实验课组成。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可以更好地巩固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提高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在实验课中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和步骤,学生按步骤进行操作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处理具体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因此,在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对网络安全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整合,并在实验过程中采用P+T+E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具体网络安全实验项目,来理解和掌握各种网络安全知识和技术,获得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经验,毕业后可以直接从事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目标强调实际应用能力,在了解和掌握各种黑客攻击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针对不同环境下的网络应用规划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学时少。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占36学时,实验教学占12学时,比例为3:1,学时分配难以满足以实践为主的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
2)实验过程固定化、模式化。在实验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演示后学生按步骤练习的方式,教师将实验步骤固定化,学生只要按步操作,虽然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并按时上交实验报告,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没有成为实验课程的主体,遇到具体问题还是不知如何解决。如数据加密实验,按照各种加密软件的使用步骤,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DES、RSA以及MD5加密工具的原理和应用,但在开发Web应用软件程序时却不知如何应用这些算法来加强程序的安全性。因此,采用这种固定化、模式化的实验根本达不到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目标。
3)实验内容零散、实验项目单一。教师设计实验项目会根据重要知识点选择设计实验内容,每个实验针对某一个网络安全原理,但学生在实际中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可能是多个安全问题的集合,这也造成了实验内容零散、实验项目单一的问题。
2 P+T+E教学模式内涵
P+T+E是P(Projects)项目、T(Technologies)技术与E (Experience)经验有效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如图1,特点是以项目为核心,以掌握技术和获得经验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可以通过项目实战学习掌握全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积累至少1――2年的网络安全工作经验,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3 P+T+E在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中的实施
3.1实验项目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分攻击和防御两大体系,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了解和掌握黑客攻击技术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如图2所示,攻击技术包括隐藏IP、网络扫描、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及网络隐身,其中网络入侵又包括物理攻击、暴力破解、漏洞攻击及拒绝服务攻击等技术。防御技术包括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数据库安全、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及无线网络安全等。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中,考虑到实验学时少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的完美的结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真正将理论知识外化,进而转化为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根据网络安全攻防体系设计两个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远程入侵KT公司Web服务器和KT公司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其中公司名为虚拟,以下简称为项目1和项目2),两个实验项目分别作为攻击技术项目和防御技术项目。在实验项目中,教师设计KT公司的虚拟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在实验室中选择一台主机作为Web服务器,并在Web服务器中发布一个基于ASP. NET的页面作为该公司网站,项目1的攻击目标和项目2的安全防御目标均为KT公司网站的主页,学生根据这些虚拟但又符合实际的具体情境完成实验,根据具体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报告后以文档的形式上传到网络安全实验教学平台上。
这两个项目在设计上具有整合性、典型性、难度适中以及新颖性等特点。
1)整合性。两个实验项目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分别将两大体系中涉及的各种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而设计出来的。(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项目1为攻击技术体系项目,在完成该项目时,要求学生按照入侵攻击五步曲来进行,因此,它几乎涉及攻击技术中的所有知识,例如,隐藏IP、网络扫描、漏洞攻击、种植后门以及清除日志等技术,但又会根据学生所采用的入侵攻击方式的不同,应用到不同的入侵方法;项目2为防御技术体系项目,在完成该项目时,学生可根据所学到的防御知识,自行选择多种防御方法,从网络防火墙配置、Web服务器系统配置、数据加密以及Web页面漏洞修复等方面进行安全方案设计和实施。因此,通过实验项目的整合设计,很好的解决了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内容零散、实验项目单一的问题。
[NextPage]
2)典型性。目前,许多公司为了宣传公司业务和形象,都会在公司设置自己的Web服务器来发布公司的网站,而Web服务器受到黑客攻击也是所有公司经常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因此,项目1和项目2是学生在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时,在公司一定会遇到的工作内容,通过两个实验项目,会让学生通过实验项目积累到实际工作经验。
3)难度适中。在实验项目设计上,如果过于简单,学生会感觉没有挑战性,往往怠于分析,而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验项目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但实验项目又不能过于复杂,如果所有学生都做不出来反而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项目1和项目2属于综合设计型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术都是学生学习过的,但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再根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更改,最终完成整个实验项目,因此,两个实验项目难度适中。
4)新颖性。目前黑客攻击是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的、舆论界热烈讨论中的网络安全事件,学生对黑客攻击和防御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选择黑客攻击和防御的项目在实验课堂中使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完全投入到实验课中成为实验课程的主体。
3.2实验方式
实验是获取技术和经验的过程。技术和经验是学生在实验项目的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所学知识和资料,通过实验过程而获得。因此,实验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应该由实验步骤的传输者转变为实验的促进者,学生应该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实验的主导者。由此,结合P+T+E教学模式,在实验方式上进行创新,采用以小组协作按自选动作完成实验的方式。
1)学生分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内因和关键,因此,在网络安全实验课上采用学生自由分组的形式,每小组由组长1人和组员4――5人组成,并为自己的小组设计一个名称,在分组时让学生考虑到组员要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上形成互补。采用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通过学生相互协作、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2)自选动作。将以往的教师规定动作方式改为学生自选动作方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倡导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充分拓展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掘潜力,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实验项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产生新的联想,形成新的思路,探求出解决问题的新方向。
3.3评价机制
实验采用实验报告成绩和公开展示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二者综合成绩为实验最终成绩””。实验报告:根据教师下发的模板,按学校要求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心得进行总结,并以小组打包方式上传至网络安全实验教学平台;公开展示:每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将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以及实验心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由教师进行评分和点评,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点评,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思维互动,加深了学生对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4实施效果
根据调查问卷,学生对采用P+T+E教学模式的网络安全实验课程的满意度达到82.6%。教师通过对P+T+E教学模式的研究,理清了网络安全课程的知识结构,形成完备强大的网络安全知识链体系,推动网络安全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团队的成长和进步;学生在采用P+T+E教学模式的网络安全实验课中,以完成实验项目为学习动机,以完成实验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实验成果的方式体现学生学习成果,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网络安全课程的信心,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在实验课上,学生积极与同伴进行协作交流,发挥了他们各自的潜力,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为学生今后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4 结束语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P+T+E教学模式的试行实践证明,网络安全实验课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整合网络安全技术的知识点设计成两个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采用以小组协作按自选动作完成实验的方式,解决了多年来网络安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篇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基矗现行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教学大纲中,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作为“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一个组成部分,约占总课时的1/3,但是,从一般学校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都将其作为一门课程独立开设。本文就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种五阶段教学模式。
1改革现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现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课,都习惯于循环式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大部分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或实验组合。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下列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实验时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实验的研究性较弱,仅停留在能做好实验的层次上,二是实验量小,难度不大;其次,与中学物理教材的结合不够,许多学生实验前不知道该实验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的位置和实验安排的意图;第三,实验内容的范围较窄,仅以物理实验为主,第二课堂、实验室管理等内容很少。
(2)师专学生的特点。师专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中学,由于实验教学条件较差,因此来到师专的学生不可能深刻认识到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矗而且从师范专科学校的学制看,一般仅二至三年,能用于本课程的教学时间有限,要使师专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力显著提高,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改变高师学生对实验教学的传统认识是完全必要的。
(3)重新认识课程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五十年代的大纲中称为“中学物理实验及实验技术”,主要任务似乎是练技术,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联系不密切;八十年代改为“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突出了“研究”,但是研究什么?研究方法如何?大纲中一直不够明确;八十年代末,又改为“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及实验技术”,要求两者协调发展,但有效指导仍显得不足。
我们认为,实验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实验操作问题,另一方面是研究实验教学问题。进行物理实验技能训练包括:实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和完成实验报告的技能、改进实验方法和自制教具与学具的技能。而实验教学方面的素质包括:能根据教学要求,确定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形式;在演示实验中能配合课堂讲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在学生分组实验的预习、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三个环节上,进行恰当的组织引导工作,善于对学生进实验技能训练;能组织好边教边实验的教学活动;能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能设计、改进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显然,要全面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打破从普通物理实验沿袭过来的实验模式。
2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分成五个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基本仪器的使用、基础实验的讲解与操作、难点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教学实验的改进与自制教具。
(1)物理实验教学理论。可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初步规范、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误差理论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通过演示和讲授,转变学生轻视实验教学的思想,初步理解中学物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教学研究方法,同时通过“多看一点”、“多听一点”,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2)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室可展出三种类型的仪器:一是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实验中的通用仪器,如各种电源、变阻器、电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仪器等;二是物理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如万用表、测电笔、气压计、湿度计等;三是常用的检修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可采用开放实验室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周内通过观察、操作、简单使用实验仪器完成表格式实验报告,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调节要领,使之在后续实验和今后教学岗位上能拿来就用。
(3)基础实验的讲解与操作。实验室展出初中物理中的基本实验,如气、液、固体惯性的演示,滚动与滑动摩擦的比较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展出实验的操作,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可依据实验内容而确定重点,如有的实验要求认清教学内容的作用,有的实验要求回答实验技能训练的作用,有的实验要求设计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程序;并用抽签的方式,抽取一部分实验,进行教案的编写讲练。学生通过这一轮实验,基本上已把初中物理教材浏览一遍,并对部分实验进行教学设计,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很有帮助。
(4)难点实验的教学与研究。这部分教学内容可采用分组教学方式,精选初中物理中的几个难点实验,如静电系列实验、萘的熔解实验、光学组合实验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研究,写成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对实验报告的要求是:着重研究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保证课堂演示的成功;探讨实验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上述要求可根据实验内容侧重研讨一两个方面。
(5)教学实验的改进及自制教具。要求学生预先提出初步方案,经教师认可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熟悉几项实验技术,如典型材料的加工技术、基本物理量的传感技术和放大技术、部分材料的胶接技术等;其次要学会搜集资料,制定实验方案;第三,要求掌握改进实验和制作教具的技术,最后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交流。
3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1)学生的思想观点得到了转变。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使用了开放实验室的方法,实验报告的要求又密切联系了中学物理教材,因而吸引了学生的课后投入;通过实验研究、实验改进以及教具制作,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的兴趣。
(2)形成了能力培养体系。新教学模式中的几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了能力培养,如第二阶段侧重于观察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侧重于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第四阶段侧重于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第五阶段则进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形成了梯级,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学生的实验教学能力由低起点到高要求,层层深化,学生通过“多听一点、多看一点、多练一点、多创造一点”的活动,实验教学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当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具有连续性,各教学阶段间也就必然有相互包容,如第二阶段对仪器的调整与使用也就是操作能力训练的一部分。
(3)扩展了教学内容。首先,增加了实验总量,所有的初中物理实验,学生都可能接触到一次,这对师专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扩大了实验范围,包含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中,包含了教学仪器、实验室管理中用到的测试仪器、设备检修仪器;第三,增加了技能训练机会,开放实验室后,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使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在课程开设过程中,每位学生至少有两次讲练机会。
(4)实验技能训练促进了教学技能的训练。我们认为,实验操作技能仅仅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必须能在实验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和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首先在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强化课堂情境,解决部分实验因环境变化而导致操作失败的问题,如静电实验时故意加大环境湿度,养成实验前先干燥器具、检查绝缘情况的习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因为课堂教学中天平正面对着学生,必须学会背面调节的技能等。其次,为培养演示实验操作与课堂讲解密切结合,可在操作训练时增加讲解程序设计和在操作表演时与讲解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实验教学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可提高表达能力和教材处理等教学能力。
篇4:高中化学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高中化学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在高中理科的学习中,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而化学实验作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且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引言
化学,是高中理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教学质量的好坏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实验又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直观且深入的学习化学知识,同时能够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并锻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而学校如何保证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适应日新月异的环境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经验,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在新型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模式中,还应该保证学生拥有自己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这样,以任务驱动为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在之前的教学研究中,任务驱动型教学也有一定的实践,主要被应用在英语教学和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中,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则是新的尝试。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简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采用的是老师讲和学生听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而没有主动去问为什么和怎么做。长此以往,不仅学习的效果会大大折扣,学生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学生也将会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会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有不利影响,也会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不利。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构建理论演变发展而来的。从具体上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所将要学到的知识融汇于问题当中,以问题问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任务的构建,使得学生围绕着知识点,进行自主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锻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最初是被应用于英语教学和计算机相关科目中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则属于新的尝试。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思路讲,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维持,同时也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学生将会转变自身的角色,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人公,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了学生的引导者。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完成中,学生们能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有很高的自豪感,因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而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有自己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够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生在有机化学部分的学习中,在学习醛类知识时,他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知识了解到醛类物质的各种性质,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家庭装修带来的甲醛污染,那么有哪些措施能够针对甲醛的性质来解决这一关乎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呢?学生们还可以联想到在市场上有一些除甲醛的产品,那么哪些是有效的呢?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可以经过查阅资料进行学习,最终解决这些问题。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还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在其未来的发展当中,不仅仅需要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为需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任务驱动型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在学生进行任务驱动型学习的过程中,从任务的选择和制定到任务的进行过程再到最终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有着很大的灵活度和自由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喜好进行发挥。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有些学生只能保证听懂老师所讲的知识,有些学生只能完成老师硬性布置的任务,但是有一些学生则不仅能够做到以上两点,还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完成更高层次的任务。考虑到同学们的差异性,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最大程度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五)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中,活动主体往往不是个人,而是将同学们进行分组,进行小组学习。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标,达成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会进行不断的磨合,有可能成员之间意见会发生分歧,这就需要同学们具有团队精神,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学会思考与接纳。在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任务完成后,同学们都会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三、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在高中理科的学习中,化学学科十分重要。化学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不仅繁杂抽象,而且较为琐碎,学生理解起来有不小的难度。而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大多学校课堂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的授课方式。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占了一定得比重。教师通过化学实验,能够直观的传达化学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化学实验的教学要么是教师演示,要么按照教材或讲义的安排进行实验。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更会给学生留下照本宣科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会扼杀同学们的创新能力。那么任务驱动型教学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再好的教学方法都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
(一)学习任务的提出
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了解化学,对化学产生兴趣。化学实验的进行以学生需要学到的知识为基础,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亲自动手进行试验,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学习的任务在提出时,要紧紧围绕学生需要学到的知识,在学习任务提出之前,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这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师应该从课本知识出发,帮助学生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发挥,提出相关的学习任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其中一点就是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因材施教。而教师在任务的布置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到这点。对化学学习基础较好以及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要给他们更高的自由度,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学习,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则应该注意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小且趣味性更强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习成绩,并掌握学习的方法。
(二)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学习的引导者。而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教师要完成观念的转变,认清自己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所处的位置已经不再是主导,而更多的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把任务布置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给他们更大的自由度,让他们在以所学知识为主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不仅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到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任务的分析过程
当学生经过思考和老师的帮助,提出学习任务后,就要由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实验的最终结论往往是固定的,但是验证这一结论的实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食盐是否加碘这一实验中,学生既可以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化学学习联系起来,还可以向家里的长辈请教生活中是否有相关的“小妙招”来验证食盐是否加碘,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来设计实验。相类似的学习任务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更能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而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就不同的实验设想进行交流与探讨,选出最佳方案。而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可以向老师求助,但是这时老师不能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播,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解决问题。
(四)学习任务的执行
当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了。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保证实验始终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同时教师首先要向同学们讲解进行试验的有关注意事项,保证实验安全进行。然后教师要对实验仪器进行讲解,让同学们尽快熟悉实验仪器的用途和特性,尽快开始试验。教师还要检查学生的实验方案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学生完成试验后,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结论,并和预先准备好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找答案,完成学习的任务。
四、总结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另外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对于老师来说,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因材施教”,让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达到更高水平,也能够激发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时,要转变现有的思维方式,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保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参考文献:
[1]张义建,郝瑞锋,赵铭燕,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化学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5):108-111.
[2]海自祥.高中化学“任务驱动”实验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4):158-159.
[3]林欢.高中化学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科学中国人,(26):213.
[4]董自红.高中化学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33.
[5]邓艾梅.基于“任务驱动”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以“原电池”的教学设计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68-171.
作者:吴君磊 单位:台州一中
篇5:研究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论文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 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占据着重要位置, 是其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 必须对实验做到足够重视, 对其进行充分应用, 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激发, 主动参与到实验中, 使其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1]。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中, 教师将教学同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结合, 从中开发和获取教学资源,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并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在此过程中, 生活化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和物理实验教学进行充分结合与联系, 使学生处于形象的生活情境中, 让物理实验课教学充满趣味性。
(二) 在物理知识的巩固方面, 生活化教学模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 很大一部分物理知识同学生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物理知识巩固的牢固性。与此同时,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 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有效突出, 对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挖掘做到了足够重视。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一方面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对其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有效提高和拓展[2]。
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行有效激发, 并且对其科学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当下, 新的课程改革不断开展, 在此过程中, 实现了学生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突出。所以, 当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 教师需要在实验情境创设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成其生活化物理实验意识的培养。
例如, 当开展“相互作用力”教学时,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 然后开展小范围的拔河比赛。学生通常情况下感到疑惑的论点是“两队拉力相等”, 会认为在拔河比赛中获胜队伍的拉力比失败的队伍大[3]。在这个时候, 教师需要完成比赛情境的创设, 其中一方穿旱冰鞋, 然后双方互换开始比赛。可以从中发现, 在两次比赛中, 输的都是穿旱冰鞋的一队。
进行亲身体验的实验方式, 会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会使学生更加印象深刻, 不仅可以使其明白拔河过程中两队拉力是相等的, 还能够使其理解胜利的关键主要是摩擦力的大小。
(二) 对生活化探究实验进行有效设计, 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并且位于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在探究实验中, 对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主体性进行了有效体现, 可以为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重要帮助, 其中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
例如, 当开展“浮力”教学时, 教师可在一杯水中放入一个鸡蛋,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中明确鸡蛋会沉到水底。然后在第二杯水中放入鸡蛋, 鸡蛋处于悬浮状态。这个时候学生会非常惊讶, 并且对该现象进行讨论。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将多种器材提供给学生, 主要包括水、鸡蛋和食盐等, 学生可以对这些器材进行选择, 然后通过应用这些器材探索与物体浮沉相关的因素[4]。将这些任务作为重要依据, 学生的主动性会得到有效调动, 积极参与到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 从而根据鸡蛋在盐水中的不同运动状态, 得出“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相关”的规律。
(三) 对于知识来说, 生活是其重要来源, 并且生活也是其服务对象
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使学生对已经学完的物理知识进行相应巩固和应用等, 使其通过对表面的分析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 实现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的结合, 并在实践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应用。与此同时, 当处于实践过程中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规律进行有效总结, 通过相关现象和规律的应用对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
例如, 在开展《热学》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相关任务布置给学生, 其主要内容是:在用热水壶烧水的时候, 相较于普通的水壶底, 铝壶底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在其认知中, 铝壶底有同心圆, 其作用主要是为大面积受热提供帮助,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热的效率。学生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 也加深了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与掌握程度[5]。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同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与联系, 对其这一方面的意识进行有效加强。与此同时, 在生活实践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应用, 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结语
通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发现, 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可以将学生作为重要立足点, 为其长处的发扬和劣势的避免提供重要帮助。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说, 需要充分应用物理实验,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拓展其思维空间, 强化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为课堂教学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范银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66) :147.
[2]路欢.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17 (5) .
[3]过文煌.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 2015 (12) .
[4]李鹏飞.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4) :64.
[5]张琳.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好家长, 2015 (8) .
篇6:主动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主动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来凤县漫水乡中心小学尹先文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过去我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学得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我领着学生走,他们总可以少走些弯路吧!但是恰恰越是这样做,养成了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坏习惯,什么东西都等着我来讲,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低,往往一个问题问下去,学生毫无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老师,等着正确答案的揭晓。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学生就不能正确应用了!
首先,“主动探究、先学后教”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需要充分的课前自学预习为支撑。小学中段孩子的自学能力尚处于形成阶段,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的、简单的自学方法,但自学能力受知识水平、课文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自主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从三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地、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形成一定的自学方法和步骤,根据文本的类型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养成一定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三读法”的学习步骤进行训练:
1.读熟课文,至少三遍,标自然段。
2.田字格中的生字用自己的方法学一学;划出本课词语在文本中去理解,再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加深印象。
3.对照课后问题,再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读一读。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或句,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在文本中进行批注。
“主动探究、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只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这在起步阶段会产生“费时费力”的现象,但那只是暂时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主动探究、先学后教”,就要保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充分相信学生有此能力的前提下,把时空还给学生,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教师要做到“主动探究、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其次,在课堂结构中,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开始上课时,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准确地揭示自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或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一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确保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巡视、个别询问,特别是通过板演、范写等检测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带倾带性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人在路上行走,如没有路灯,就不明方向;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
再次,“主动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学生的“先学”还应该注重从“读”上下功夫,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情感、读中质疑。有“疑”才会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有“疑”才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要完成“先学后教”的操作,就要让学生自主阅读。而要学生自主阅读,就要结合教学环节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小组学习,在对学、群学的氛围中提高阅读技能。
总之,“主动探究、先学后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主动探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定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篇7: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沈慧珠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兴起,各个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尤其是物理课程的改革,更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此,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研究。
篇8: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给物理教学带来了诸多新变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强调由原本的死记硬背变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探究,初中物理作为一种渐入性的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它的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成了当前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要想更好地促进物理教学,就应该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模式上的建立。
1.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相应的积累,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主要就是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条件,可以从这么几点进行创设: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真实场景,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对事物进行感知,比如,在讲述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中的速度一课时,可以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当然,可以通过所制作的课件或者是网上下载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速度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对速度变化原因的探索。同时,还可以在过程中借助演示试验进行教学,物理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那种死板的课堂授课,还应该根据教材进行试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愿意去接触物理。
2.猜想假设
物理这一学科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猜想和假设,正所谓没有大胆的猜测,也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猜测。现如今正处于信息化社会,先进技术比较多,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进行学习。一旦学生认为自己的假设有一定的依据后,教师就应该根据他们的假设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从而设计出合理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3.讨论交流
学生按照方案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后,往往会存在诸多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研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经过探究讨论后,可以借助各种形式,将自己的成果呈现出来,不但可以让其他同学借鉴,还可以根据这一结论不断研究,进一步深入。
从另一方面来说,对其进行研究和实验,主要就是为了能够将该结论进行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应用,比如,当教师讲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研究现如今的社会还有多少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它们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有哪些,通过这样的探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对能源进行保护。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络平台,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并探究问题,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
基于上述所讲的相关内容,为了能够有效地确保它的可行性,可以通过这一案例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牛顿第一定律,了解它的含义,还应该在课堂上善于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实验,并在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来教学。
首先,在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要展示各种和运动相关的场景,()让学生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则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感受物体运动的.过程,当然,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借助信息技术来教学,比如,演示生活中的场景,同时,教师通过系列观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的思想。
其次,教师回答学生通过实验或者是观看物体运动所遗留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之间的矛盾,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去设计方案,学生利用自己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针对性地对数据进行分析,此过程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以便让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
最后,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并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从而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当所有的实验都做完并相应的总结后,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评价与反思,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及时解决并向学生进行更正,当然,这一过程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最好,毕竟及时进行更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实验思路。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测试,这样可以了解到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所讲可以得知:进行教学实验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实验,更是能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探究,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当然,上述所讲并不是很完善,还需要在以后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多教学模式,进而促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国。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01)。
[2]胡祥静。运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J]。校园英语,2014(11)。
[3]朱海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3)。
[4]张彬。信息技术环境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30)。
篇9:民间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体现及发展模式研究
民间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体现及发展模式研究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咨询等方法,本研究对我国众多的民间、民俗体育资源进行调研,分析民间、民俗体育的.特点以及健身、娱乐、交往等功能,探讨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民间、民俗体育在高校发展的必要性及价值体现,并对其在高校发展的模式提出建议.
作 者:于奎龙 吴长稳 YU Kui-long WU Chang-wen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陕西,宝鸡,721013 刊 名:宜春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31(4) 分类号:G807.4 关键词:民俗、民间体育 体育教学 健康篇10:《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论文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论文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教育已经发展为现代化教育的主要模式。无论是哪一层次的教育者都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很好的设计、组织和传播。通过网络来传授知识的教学手段更为学习者提供了非常有弹性而且很具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这样就能够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通过他们对网络知识的感知和认知以及和教育者的及时互动的这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得以实现。使得学习者在很好的获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探讨网络化教学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许多高等学校的教师已经非常重视运用网络技术,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科研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也就是如何很好的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相互结合和补充。因而众多高校在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全新问题是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如何很好的搭建。
1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但随着近几年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发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导致本门课程最终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收获不大。总体上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部分演示实验效果不好
在材料科学基础实验中有些实验设备是大型仪器而且有的很娇贵,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去动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实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大多数是机械性的重复这些实验的内容。甚至有的学生只是看而不动手。所以就不可能真正起到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况且有些演示实验的直观性较差。在演示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2 理论与实践脱节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学时数较多,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也就比较大。光凭借单纯的理论授课学生不容易接受,使得很多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往往收获不大,不能很好的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许多专业课程结束以后的综合实验和毕业论文中,就不能够联系书本知识,把所学内容和实践有机联系在一起。甚至相互间发生严重抄袭。分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实验课程学时的压缩以及实验场地和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1.3 实验教学方法组织的不恰当
随着招生规模扩大, 金属材料专业专业学生人数教多,再加上由于受到实验室场地以及实验仪器数量的限制,通常需要将每个班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也就是说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批到相应的实验室做相应的实验内容。即使分组也不可能做到每人使用一套仪器设备,通常要多人使用一套仪器设备。因此就有一些学生浑水摸鱼,甚至有学生就不动手实验。实验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实验的成功率,通常会再三地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等,这样就会占去一部分实验时间。从而使得学生真正动手实验和分析问题的时间相应的就变得少了。就会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和老师的交流也就相应的少了。也就说学生只能勉强按时完成有关实验项目。就谈不上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了。
2 网络教学模式的实践
传统的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由于以上问题使得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不如人意,这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的减少和实验效果的不理想,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兴趣,是对现场实验的补充,最终能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1)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情境设置、实验模拟以及动画演示,对学生学习起到外部刺激的作用。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能积极主动地同这些外部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学生可以在实验课前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进行预习,这样现场实验时就能够熟练操作,不至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被动的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2)在网络化模式中还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库,方便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 及时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资源库进行小组和作活动,在资源库中找到相关资料,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与面授实验教学互为补充。可以弥补教师在有限实验时间传授知识不全面的缺点。对于不能面授的远程学生来说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他们可以自身的特点选择性的进行学习。
(4)网络化教学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所以凭借网上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学生可以直接进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
总之,材料科学多媒体网络模式的建立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学习者能随时随地的进行调控。所以该模式的建立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通过材料科学基础网络教学模式的实践,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验课程方面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并能够做到课前提前上网预习,课后有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使得这门课程实验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3 网络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
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缺陷,给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富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的平台。由传统的老师单方面的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多方面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要求实验教师要及时上网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最后,进一步优化现有网络资源,做好网络平台的安全防护, 使得实验教学网络平台更加贴近实际,能很好的被学习者所使用,同时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篇11: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
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高职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健美操教学 团队合作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健美操课实验研究发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技术技能的提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笔者建议在高职健美操课中推广并灵活运用。
一、研究目的
能力素质要素是人才规格的核心,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具体体现。高职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在任职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8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知识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对高职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高职体育进行了诸多改革,俱乐部、选项课满足了学生喜求新异展现个性的需求,健美操成为众多学生喜爱的项目。但高职学生层次多来源广,基础参差不齐,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难免出现“优者吃不饱,差者吃不了”,而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心理上较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独立性、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待加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提供学生更多地实践操作机会,体育实际授课时数相应减少,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势必改革教学方式。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团体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研究结合高职健美操教学,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以期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级健美操选项课两个女生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共计8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的信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2.2.2教学实验法
实验前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健美操基本动作、理论测试,选取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健美操选项班两个基本条件相同的女生班级作为实验对象,教学内容为《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等级套路共16学时,实验时间为3月20日至5月30日。
2.2.2.1身体素质和机能测试: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并评分,测试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比、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的成绩。
2.2.2.2专项技术评定:健美操基本动作(4个八拍的手型、步伐组合),请两位副教授评分。
2.2.2.3实验设计
采用班级对照比较法,实验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一学生模仿练习一集体练习;实验组结合常规教学,教师集体授课时间占每次课的1/4—1/6,余下时间学生分组学练。6人一组,课前确定成员、团队名、团队口号。根据教学目标和课堂任务,技术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并带领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指导、讨论、辩论、角色互换、交流练习体会。通过小组测验和比赛后自我评价、小组的评价及教师的评价,培养学生竞赛意识和合作意识。
2.2.3问卷调查法
对参加实验的学生在教学实验后发放问卷《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影响的调查》和《健美操课兴趣程度调查问卷》,以了解实验后学生的感知和体会。发放问卷80份,收到有效问卷80份。
2.2.4统计法,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术技能的影响分析
从表3.1、3.2可以看出两班通过健美操教学,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上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其中,实验班的立定跳远和专项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且差异显著。其原因是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的隐形优势。可见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方法。
从表3.3来看,实验班学生的动作创新、自我表现力、节奏节奏感三个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非常显著。
3.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从表3.4来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的影响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可能是因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上动机平等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了各种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常常互相辅导帮助,沟通交流增多,差生不再焦虑,优生更有信心,通过自己和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人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得到了学习健美操的乐趣和集体归属感。
3.3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
通过素质问卷的.统计(见表3.5)得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创新能力作用力大小实验班结果优于对照班,且差异显著。
对影响学生个性方面的调查,实验班认为“有作用”的人数比例多于对照班,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其原因可能是:个性的形成是长期和较稳定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要想在短短的16个课时使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突飞猛进的提高,是很难达到的。
调查对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影响时,实验班选择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影响为作用很大和作用较大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调查对团队精神的影响,实验后两班的团队精神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习,女大学生们加强了感情交流,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集体的精神力量及合作带来的好处,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调查合作教学模式对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时,实验后两班的师生关系差异具有显著性。说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改善师生关系。在健美操团队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实践,各展所长,教师积极引导,建立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方面的关系,因而有利于建立和谐、民主、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耐力及力量素质;有利于动作协调性、动作力度、动作熟练、动作创新、表现力、节奏感、音乐感知等专项技术技能的提高。
4.1.2健美操合作学习模式能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1.3健美操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影响,尤其能明显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师生关系。
4.2建议
4.2.1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健美操教学中具有非常大的推广价值。
4.2.2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任务、学生情况、教学环境等来灵活运用。就体育教学整体而言,合作学习不是唯一的模式,要达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应该注重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要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简论[M],中国教育学刊
[2]郑柏香,白凤瑞,健美操互助分组教学法的研究[J]体育学刊,,(04)
[3]郭丹,普通高校健美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12
[4]刘沛文,武术教学中“合作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02)
[5]张家余,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
[6]张英成,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5
[7]方哲红,“小团体”学习法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2,(03)
[8]纪志敏,合作学习对体育学习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D],
[9]谢芹,基于性别分组的合作学习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10]侯军,张军,“合作学习”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07,(02)
[11]吴滨,张小田,健美操教学中小团队互助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篇12:《胡同文化》教学实录及评点——语文“双促双发”教改实验教例
教学构想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对象,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陶醉其间,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课前准备
1 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外延方面认识文化,获取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 引导学生重点考察宜都市一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将带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出示教具:一张八开白纸,上面用墨写着“文化”)。
师:睁开眼,小心看,这是什么?
生:(齐)文化
!师: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有。
师:(点生发言)
生:这是一张白纸。
师:(自言自语)一张白纸,上面写上“文化”,就是文化。有意思。
〔点评:开篇即创设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设身体验。〕
师:事实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定会有很多收获,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些搜集工作,不知你们找到哪些?
生:(众)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比如吃文化,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饮食讲究色、香、味,烹饪强调刀工火候,吃东西用筷子,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叉子,还有爪子一齐上。(众生笑)这每种吃法就代表了一种文化。
师:说得精彩,那你是否注意过文化的本质特征呢?
生:(面露难色)
师:不要紧,拿出词典看看,词典上是怎样给文化定义的?
生:(查词典)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师:我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考察,发现人类的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致有三种类型:(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如(点示)我穿的西服,他穿的中山服,她穿的和服(众生笑)。这每一种服饰就代表着一种文化。(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点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领会什么是“文化”,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已见端倪。〕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对象来试试。胡同大家见过吗?
生:(众)见过!
师:胡同能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生:(众)能!
师:那么它应该属于哪一种文化类型?
生:(私语)物质型的。心理型的。
师:请申述理由。
生:(热烈地讨论)
师:静一静,说它是物质型的,一定强调的是胡同的———
生:(众)建筑形式、建筑风格。
师:心理型的呢?(沉默,教师随意点一学生作答)
生:(迟疑地)可能着眼于胡同里人的生活吧。
师:汪曾祺写有一篇《胡同文化》,下面我们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好不好?请大家翻开书,读课文1、5两段,思考我提出的问题。
(点评:在学生对文化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导入 课文的阅读和研究。)
(学生浏览课文,读后教师点生作答。)
生:心理型的。
师:请用书上的原话申述理由。
生: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生: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生: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师: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哪些文化现象?课文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我提领,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对应的下句。北京的胡同真多啊!
生: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师:北京的胡同真奇啊!
生: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师: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生: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点评:1、5段作简略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对北京胡同获得整体印象。〕
师: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看看。请大家注意课文6~7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读后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点生朗读,读后问)
阅读课文应该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大家想想,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应该是哪句?可以讨论。
生: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最为重要,这个词应该是?
生:(齐)封闭!
师:这“封闭”怎么讲(教室里一阵轻微躁动)。我不希望大家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要你们阅读课文。读后想想北京市民的哪些生活内容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点评:调动学生的想象,努力把课文从静态的文本形态还原成生动的生活画面,重在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
生:(欣喜地)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师:北京人的“窝”是“金窝”,还是“银窝”?他们不忍割舍。
生:(笑)不是!房屋很旧,也不太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的。
师:那胡同里的居民为什么不愿意搬家?
生:那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
师:喔,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过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
生:也不是!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师:那么,这能说北京人封闭吗?
生:能!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师:我明白了,北京人的交往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迫的(众生笑)。
我们一起总结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师生一齐)读课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
〔点评: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第8段。
(学生读书,同座研讨,教师提示)
师: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中心句是“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关键词是满足
!师:有相关的生活现象可以验证吗?(学生响应热烈)且慢,我不愿看到你们平平淡淡说出来,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摹,希望你们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先同位的同学彼此对读练习,读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试读后点生朗读)
生:(深情地)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师:不错,不过京味还不够浓。有没有去过北京或研究过北京人说话风格的同学?
生:有!张为。
师:张为,请你读读。
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没的说。(众生笑)
〔点评: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尽量产生类似现场经历的效果,直接感染学生。〕
师:看来北京人确实易于满足。阅读方法大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余下的9~12段自己读读吧!看看北京胡同还有什么文化内涵。(学生阅读思考充分后回答)
生:(争先恐后)还有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有没有例子。
生:有!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一个是作者楼道里发生的一件真事。
师: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同位的同学先在下面分角色朗读、练习。然后我们再请人来表演。(学生试读两遍以后点生朗读)
生(甲):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生(乙):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生(甲):卖!
生(乙):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师:(抢过话头)能忍就忍吧!(众生笑)像老师一样,根据当时的情景,在省略号处再补足一句。生:有吃的就行……
师:北京人真能忍耐。还有更精彩的。表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有一句很典型的话———
生:(抢着)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哪里?
生:(调皮地)想起儿时睡午觉。那时贪玩,上床睡不着,妈妈硬逼我把眼睛闭上。只好强忍着,等她一走,小眼睛又睁开了。妈妈恼了,索性守在我跟前,那滋味真不好受(众生笑)。你不说,居然还睡着了。
师:喔,精彩。这北京人的睡法(重读,强调)和你一样,太精彩了!(众生笑)。
生: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睡法问题,还有言外之意。
师:言外之意?说说。
生:你看那小姑娘对小伙子无可奈何。怎么办?不活了,跳楼(众生笑)。不行。权当一回儿子打老子吧!(众生笑)充分表现了北京人自我安慰、忍耐的性格。
〔点评:强化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并把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体验。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然而,从上面这些镜头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胡同文化的解构是必然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倒是“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是怀旧、伤感。这是为什么?
生: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
师:看来,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还不能作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语。
〔点评:淡化课文的次要内容,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学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真实地考察一下咱们一中,写一写“一中文化”。大家来校学习时间也不短了,对一中的老师、一中的学习生活、一中的管理、一中的风格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一周以后我们集体交流。再见了《胡同文化》,再见了同学们!下课。
〔点评: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自由地去发展。〕
【总评】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试味”太浓,亟需改革,我们宜昌教研中心推出的“双促双发”语文教改实验就是要探讨一套适应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办法。语文教学多年来提倡人文教育,怎样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没能很好地解决。文化熏陶课就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本教例整堂课基本上围绕这一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在语文教学中贯彻人的教育、人文思想的熏陶。因此,课堂上具有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把僵化的教材还原成活生生的生活,在枯燥的课堂上注入浓浓的人文气息。让学生设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的营养,唤起为人为文的思考,一步一步感化。通过这种熏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水平。这种尝试无疑给沉闷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新鲜气息。
[1]
★ 穿越群体的个体
★ 中学一级述职报告
【教、学双体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合集12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2022-08-01
工程测量的论文题目2022-12-07
残狼灰满小学生读书笔记2023-04-16
小小的船音乐教案2023-09-06
教师线上授课计划2022-12-13
高中开学第一天作文:追求真理2024-01-10
幼儿园小班活动计划2022-12-13
孝亲尊师四分钟演讲稿2024-03-05
南海海洋研究所:考研招生简章2024-04-21
生命生命课文的读后感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