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时间:2023-10-03 07:58:1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整理8篇)由网友“路见不平”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供大家阅读参考。

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1: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学    科 语文 课  题 古诗两首《别董大》

年 级 四年级 课  型   公开课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根据注释或工具书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最后两句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预习准备

1、把你认为本诗中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

2、了解作者

3、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新课自学尝试

一、整体感知,小组合作

1、(个人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流利的通读古诗。

2、(合作完成)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小组成员合作,弄清每一句古诗意思。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3、同学汇报古诗意思,其余同学安静、认真听后可补充。

新 课 自 学 尝 试 二、反复品读,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句诗。

1、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写出相应的诗句。 )

2、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吗?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

3、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用心去感受,看看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品读第三四句诗。

1.景的凄凉,前途的渺茫,人生的困惑,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高适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正是这两句成就了这千古名篇,请大家再读读这两句。

3.“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怎样的一个君啊?(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宰相非常赏识他,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长诗《听董大弹胡笳声》 。此刻,你对这位前途迷茫的董大说几句话。(             )所以,诗人开导他--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果你就是董大,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4.此刻,别去的是什么?留下的是什么?

(三)回复全诗,朗读提升。

1、人常说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诗人高适在写此诗时,自己也在 逆境不得志时,失意流落,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                             )

3.同学们,诗人高适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但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 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并以此来影响他的朋友,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四、总结全诗,活用诗句

“人间最美是真情” 。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但今天的课堂也许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如此,千年以来,人们也许会不记得董大是谁,也许人们会忘记了这曾是谁留下的诗句,但却永远会记住本诗中激励人生的千古佳句:--(                         ),(                            )。

5、配乐背诵。

展示研讨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相聚,也有分别。在分别之时,你会对你的朋友、亲人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上学过的诗句,最好是自己创作的诗句。

达标检测拓展

以《别﹡﹡》为题,不限体裁,写给亲人或朋友。练习以景抒情。

课堂收获与不足

签名:

[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2:古诗两首《赠汪伦》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根据注释或工具书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正确默写这首诗。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最后两句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采用的夸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预习准备

给古诗划分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可以站起来摇头晃脑读、小组齐读、个别读等方式)

把你认为本诗中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

新课自学尝试

一、整体感知,小组合作

1、(个人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确、流利的通读古诗。

2、(合作完成)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小组成员合作,弄清每一句古诗意思。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3、同学汇报古诗意思,其余同学安静、认真听后可补充。

新 课 自 学 尝 试 二、品读古诗,体会、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一)(个人完成)品读一、二句

1、这是一首送别诗,根据一、二句内容来看是(     )要走了,(   )来送别。

2、送别的方式是(     ),李白没有走之前,知道汪伦会用这样的送别方式吗?(A知道   B不知道)你是从句子中哪个词语知道的(      )

3、汇报答案

(二)(小组合作完成)精读三、四句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两句。

2、根据下面给出的提示体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①“深千尺”:说明了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在这里作者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不及”:什么意思?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          )

②“送我情”:这里把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我”的情深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水深不及情深。

(小组内交流)请你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还可以用什么关联词?

(三)自学后小结:古诗叙事的句子是哪两句

古诗抒情的句子是哪两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和友人离别时                              。

5、配乐背诵。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此时,你就是李白;此刻,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用背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吧!(小组内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展示研讨 1、学完这首古诗,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还有无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达标检测拓展

1、默写古诗。

2、把它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还可以续写一篇文章,老师帮你开个头:岁月轮回,时光穿梭,转眼间已到了二十一世纪。有一天,李白乘坐着一辆轿车到桃花潭去游玩。正看得起劲时,忽然后面有人喊了声:“李白!”李白回过头来一看,原来---------。你能接着写下去吗?发挥你的想象试一试。

课堂收获与不足 签名:

[古诗两首《赠汪伦》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3:古诗二首导学案(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黄闸湾学校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古诗二首》     课型:新授                时间:

主备人:周有海         审核:张海波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使用说明】

学习古诗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诵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准备。

【预习导学】

一、看拼音,写汉字。

向日xūn(  )   zhī jǐ (  )   wèi chéng (  )   yì(  )轻尘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朝雨 (zhāo  cháo)  客舍 (shě  shè)    莫愁 (mè  mò)

浥  (yǐ  yì )

三、朗读古诗理解下列字词的含义。

胃(      )  劝(      )  懂(      ) 粉(       )

渭(      )  幼(      )  董(      ) 纷(       )

四、解释下列字词。

熏(       )   雁(        )  莫愁(        ) 知己(       ) 君(       )

浥(       ) 轻尘(        ) 客舍(         ) 劝(       ) 古人(       )

五、诵读诗句,先解释划横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莫愁前路无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谁人不识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积累两首关于友情或送别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案】

探究点一:(小组合作完成,先自主学习,再分层讨论和小组讨论总结)

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用笔画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用笔画出来。再把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探究点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探究点三:

送别友人时,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有什么样的心情?

【训练案】

综合提升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本课的两首诗是古代           诗的名篇。

2.《别董大》的作者是           ,是    (朝代)边塞诗人。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

的景色,后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                  胸怀。

3.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           ,是            (朝代)的著名诗人。

前两句写了                         ,点名了                。后两句描写了

的场面。

二、默写这两首古诗。

[古诗二首导学案(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篇4: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 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把握诗意,感受语言的优美。

学习《题西林壁》

一、复习导入

1. 把你喜欢的诗背诵给大家听。

2.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自学古诗,明白大意

1. 自由诵读古诗,然后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小组交流。(可以利用字典、课后注释、课文插图来理解这首诗歌)

2. 请各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主要引导学生弄明白诗歌意思。

3. 作者在山中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教师可以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古诗的意义。

4. 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画面,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解决疑问。(意图: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很直观地弄明白。)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 刚才大家通过自学。明白了古诗的大概意思,下面大家一边听老师诵读这首诗,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想象。

2. 交流,估计学生可能想象到庐山雄伟的景象,比如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峰等,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想象。

3. 讨论,然后交流。

(1)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2)结合课后2题的图画,说说从《题西林壁》一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一、迁移导入

我们学过哪些有关农村生活或儿童生活的古诗?请背诵几首。

提示课题:四时田园杂兴。注意“兴”是多音字,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1. 检查自学情况。

2. 朗读质疑。

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集中释疑,也可以随机师生共同释疑。

3. 诵读感悟,理解古诗的意境。

(1)朗读古诗,仔细观赏课文中的图画,大致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小组讨论:这首诗分别出现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2)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人与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内容。

(3)诵读指导。我们在朗读这首古诗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大人的辛劳和儿童的天真可爱,要在诵读中加以体现,还要读好停顿的韵脚。

(4)诵读课文,品味语言。

“昼出耘田夜绩麻”“也傍桑阴学种瓜”两行,具体地描写了大人们耕织的情况和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在桑树下学着种瓜的情景。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你读了之后能明白其中的“未解”和“傍”的意思吗?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小组里先说说,再全班交流。

三、练习背诵

四、配动作背诵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组合配上动作背诵,表现这首诗描写的内容。

五、练习书写

1. 书写生字。

2. 练习默写古诗,同桌批改订正。

参考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被贬至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和极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四大家”之一,诗词成就也很高。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最后一首,也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题目中的西林指西林寺,位于庐山东林寺西,创建于东晋年间,是庐山最古老的名刹之一。寺后有著名的唐建千佛塔。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5: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毖Щ嵘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苯柚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庇懈星榈乩识敛⒈乘小⒛写古诗。

4崩斫馐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

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教师:1笨渭或教学挂图;2鼻Ρ省⒁槐水。

学生:搜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和与《题西林壁》题材相类似的诗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游戏,导入主题师:世间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下边我们就来做个实验。

1惫鄄烨Ρ试谧匀蛔刺、水中的不同形态。

2背檠生说说观察到了些什么。

师: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奥秘的一首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初读感知

1毖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通、读正确。

2比醚生课前查阅有关苏轼的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3苯岷献⑹屠斫馓饽康囊馑肌

三、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师:我们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1背鍪尽奥山风光片”,可让学生在看片时自由朗诵《题西林壁》。

2被画峰、岭,帮助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狈肿楹献餮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4比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情感。

四、诵读古诗

1狈抖凉攀,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1)师配乐朗诵古诗,请学生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做上标记。

(2)生齐读古诗(配乐)。

2倍嗨卸粒悟诗情。

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音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1)自由合作读。

(2)四人小组表演读,并进行评比。

五、领悟哲理

师: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1)出示“庐山风光片”,让学生想象诗歌意境,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引申: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六、背诵

1背鍪究渭。

2鄙背诵《题西林壁》。

3笔检查背诵情况。

七、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是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向大家推荐一个故事《盲人摸象》,看完故事后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

四时田园杂兴

教学目标

1毖Щ岜究紊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币导学生想象意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备惺艹跸牡拿篮茫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农村、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范成大的资料和与《四时田园杂兴》题材相类似的诗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话练习,导入诗文师:今天来说说童年是什么。对于童年,我们都倍感亲切。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

师:老师带你们在古诗文中去发现古代同龄人的生活,去聆听他们的欢笑,去体味他们童年的欢乐,看看古代乡下孩子们的童年是怎样多姿多彩。让我们一齐走进《四时田园杂兴》。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弊远凉攀,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小组合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比醚生课前查阅有关范成大的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3苯岷献⑹屠斫馐歌题目的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毖生在小组内再读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读,读准确、流利。

2毖生结合图画,说说诗中所描写的事情。

3苯涣魈致郏弄懂诗句。

(1)哪些诗句你读懂了?哪些诗句你还不懂?

(2)同学之间互相解答,说说每句话的大意。

4崩斫馐意后,让学生来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评价。

四、想意境,悟诗情

1背鍪竟攀配图。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首田园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图上画了谁?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2敝鹁涮寤帷

(1)自己吟诵小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逐句读,思考每句话作者都着重讲了什么。

(3)分组议论:后两句描写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3狈派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五、创设情景,配乐朗诵、背诵

1背鍪究渭。

2敝该读,师相机范读。

3毖生对读、齐读。

4北乘校可采用个人背、同桌互背、分行背、分男女背等方法)。

六、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中,看到乡下孩子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其实,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一种劳动,游戏就是一种学习,游戏就是我们生活本身。喜欢这样的童年生活吗?喜欢这首诗吗?古诗中有许多这样描写儿童生活、捕捉童心童趣的诗词,送几首给你们吧!(出示《小儿垂钓》、《宿新市徐公店》、《所见》、《村居》)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6:9 古诗两首(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弊灾餮Щ岜究紊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彼鸭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通诗句

1贝蠹一辜堑谩洞合》吗?

2逼涫担描写春天的诗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首。

3鼻氪蠹易远潦句,注意读准字音。

4背樯读,在评价中点拨字音。

二、学习《绝句》

1苯岷献⑹停说说“迟日”的意思。

2笨纯挝牟逋迹展开想象,讨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

3辈樽值洌理解“融”、“暖”的意思。

4毙∽樘致邸澳嗳诜裳嘧樱沙暖睡鸳鸯”的意思。

5背檠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余学生补充。

6庇懈星榈厮卸痢毒句》,注意读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联系诗句,结合插图,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全班交流该怎样读。教师范读。

(3)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诵读。

(4)试着背诵。

三、学习《春日》

1毖生按学习《绝句》的方法自学《春日》。

2苯淌Φ悴Α笆と铡薄ⅰ把胺肌薄ⅰ般羲”、“等闲”、“东风面”等词语的意思。

3狈肿榛惚ㄑ习情况。

4北纫槐龋看谁读得好。

5蹦鼙乘懈檬坠攀的学生给同学示范背诵,其余的学生尝试背诵。

四、交流资料,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搜集了有关春天的哪些诗句?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9 古诗两首(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7: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

3.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一、学习《绝句》

(一)复习导入,解题

1. 回忆并背诵已学的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板书:春天)

2. 导入课题,并简要释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通诗句

1. 配乐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老师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2. 自由轻声练读。读准每个字音,遇到生字画出来,并多读几遍。

3. 指名读。

(1)读生字,简介鸳鸯。

(2)读诗句,正音,评价。

4. 齐读。

过渡:这一回,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春天的美好的呢?让我们读读诗句再细细品味吧!

(三)明诗意,悟诗情,指导朗读

1. 指导读第一句。

(1)“迟日”是指春日,诗人在感叹什么呢?

(2)借所学的成语赞美春天,激发热情。

(3)指导朗读第一句(指读、齐读)。

过渡:春天是多么美好呀,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向大自然,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心去感受一番。

2. 指导读第二句。

(1)当你走向野外时,第一个告诉你春天来临的一定是风,因为春天的风……(引导学生说说春风的特点)

第二句告诉我们:(暖暖)的春风带着(花草的香气)迎面吹来。

(2)指导朗读。

3. 轻轻读第三句。

(1)体会泥的变化,理解“融”。

(2)给“飞”加点。从燕子来回地飞,可以看出它们的心情。

朗读体会(试读、指导、齐读)。

(3)看图,说说燕子们在忙什么事情,完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

过渡:小燕子忙得不亦乐乎,而美丽的鸳鸯又在干什么呢?

4. 指读第四句。

给“暖”加点,这个“暖”字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猜想一下鸳鸯们睡在沙地上在干什么。

5. 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四)诵读,唱诗

1. 指句朗读(评价、指导)。

2. 配乐齐声朗读。

3. 配上学过的曲子唱诗以助记忆。

二、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绝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 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2. 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 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 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 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 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 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平常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总结评价,课后拓展

1. 诵诗、唱诗。

2. 读课后第3题的诗句。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篇8:天鹅的故事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6、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年 级 四年级 课  型   新授课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并能说出感受最深的地方。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

重点难点:

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学     习     过     程

预习准备

1、  自由朗读课文4-7自然段,画出令自己感动的画面,读一读。

2、  找出文中三处描写天鹅叫声的句子,用“_”画出来,并读一读

3、 全班汇报交流。

新课自学尝试

二、合作探究

板块一: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4-6自然段)

1、读句子:

“只见天鹅在冰面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是通过         、          这两个词看出来的。从中我能看出老人对天鹅            的感情。

2、默读第五自然段,小组内思考讨论: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⑴这段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⑵把老天鹅比作“石头”,让我感受到

新 课 自 学 尝 试 从“镜子般的冰面”我能体会到冰面是                                  。

⑶本段的省略号表明                                                 。

⑷圈画出表示老天鹅动作的词,读一读,从中我感受到了老天鹅          、

的精神。

⑸大声读出对老天鹅的敬佩。

3、默读第六自然段,小组内思考讨论:

⑴读句子:

“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这里的“破冰勇士”指的是         (谁),说它顽强是因为它

⑵在老天鹅勇敢无畏的精神感召下,很快整群天鹅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这段话中能渲染劳动场面的词语有         、       、            、

等,读了这些词语,我很想用            (填一词语)来形容他们的破冰场面。

2、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                  的天鹅。

3、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现天鹅们劳动的场面。

板块二:了解故事的结尾(7自然段)

1、在所有天鹅的共同努力下,                                        。

从         一词看出破冰工作的艰险以及所有天鹅战胜困难后的愉快心情。

2、读句子:

“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表示动作的词有:       、         、         、         、          等。

我觉得这段话应该读出          的语气。

展示研讨 1、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

2、我想结合文中有“…………”这句话来给大家讲一讲我的想法。

达标检测拓展

1、、“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发挥想象,天鹅们此时在欢呼:

2、、假如有一天,天鹅们看到老人挂在墙上的猎枪,相信它们也会发出“克噜--克哩”的叫声,发挥想象,此时它们会说:

课堂收获与不足

签名:

[天鹅的故事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天鹅的故事 导学案(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实录及反思(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别董大》的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说课稿范文

董宣执法 教案教学设计

《别董大》诗歌教学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二

一次教研活动总结

《古诗》说课稿设计

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诗两首《别董大》 导学案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整理8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古诗2022-11-09

高二《白雪歌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2022-05-03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静夜思教学设计2023-01-23

阅读课教学计划2023-11-30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2023-09-23

别董大的意思是什么2023-02-25

失去的一天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上册)2022-11-01

别董大古诗2022-12-19

鲁教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2022-12-23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202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