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奖赏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锦集7篇)由网友“closertonigh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迟到的奖赏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迟到的奖赏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平滩镇白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模板
年级:五年级 主备课:谢丽 执教者: 谢丽 审核:
课题 15、迟到的奖赏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主动认识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至关重要、资源共享、风靡全球、风起云涌、分文未取、不拘一格、超凡脱俗、理所当然、当之无愧”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蒂姆无私奉献,一心推动科学技术以发展的高尚品质。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找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汇报。
(4)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卡。
(5)精读课文,运用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
(6)交流自己的体会。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蒂姆无私奉献,一心推动科学技术以发展的高尚品质。
重点
难点解析 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蒂姆无私奉献,一心推动科学技术以发展的高尚品质。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蒂姆和其他科学家的故事和“千年技术奖”的有关资料。
2、学生搜集万维网、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学 案 导 案
课前预习1、我能搜集万维网、互联网等相关知识。
2、我能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3、我能熟读课文,感知大意。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在芬兰埃斯波市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芬兰技术奖基金会授予49岁的蒂姆全球最大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这是一个迟到的奖赏,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自主学习一、复习生字。
我能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下面的字、词
埃、颁、拓、络、谋、靡、瞥、拘
至关重要、资源共享、风靡全球、风起云涌
分文未取、不拘一格、超凡脱俗、理所当然
当之无愧
二、读通课文,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我想说一说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抽学生回答)
3、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说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老师进行归纳。
合作探究 一、合作完成学习卡片,我能行。
精读感悟(反复朗读课文和品读课文,思考问题,体会感情)
(一)、我能和小组成员一起认真阅读教材第63-65页,并探究以下问题
1、阅读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
人物:____________
获得技术奖项:_________________
奖金额:___________
为什么奖励这么多,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2自然段
(1)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起____的作用
(2)万维网诞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3自然段,万维网诞生前后网络情况
诞生前:
诞生后:
变化原因:
四、我从文中的这些地方体会到蒂姆的高尚品质,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五、我能简单评价自己眼中的蒂姆,我觉得他身上的这一点最值得我学习?
三、细读理解,品位感悟
1、同学们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份自学卡片,相信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1)小组长组织大家阅读教材63-65页。
(2)小组同学先自己在文中找到答案,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自己的答案,小组长进行归纳。
2、学生汇报。
3、是啊,正是有了蒂姆,有了他的万维网,人们才会在网上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为什么不申请专利?)你觉得蒂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4、在小组交流自己的的感受。
学生交流时,老师应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展示交流 我能够很乐意地把学习成果展示给大家,在展示时,我会把内容说清楚;别的同学展示时,我会认真倾听,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四、展示交流,情感升华
指导交流,适当纠错、点拨
1、学生交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万维网让许多人一夜之间暴富和蒂姆的清贫进行对比,从中体会蒂姆的品质。
(2)抓住第四自然段的“傻”,以及人颁奖时的获奖评价,让
学生来体会。
(3)教师还可以出示蒂姆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100万欧元如何使用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蒂姆的品质。
2、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能简单评价一下你眼中的蒂姆吗?你觉得他身上的哪一点最值得你学习?
拓展练习当堂检测
1、万维网之父(人名):_______,没有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没有谋取个人利益,是________(成语)精神和________精神的体现,他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的核心是(成语)________,在别人眼里他的举动是(成语)_________,人们对他的获奖态度是(成语)_______
2、蒂姆的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 五、总结评价,拓展练习
课后反思
[迟到的奖赏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2:15 迟到的奖赏(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多边深层的对话,从而达到积累语言,激荡心灵,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本课的教学力求通过对文中蒂姆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编者意途。提倡多元解读,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培养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也许,在别人看来,蒂姆的一切举动都超凡脱俗,而在蒂姆眼里,让人类共享知识和互相协作是理所应当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搜集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20,在芬兰埃斯波市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芬兰技术奖基金会授予49岁的蒂姆全球最大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这是一个迟到15年的奖赏,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句子读通顺,将字音读正确。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这些生字。同时将你不懂的词作上记号。
2.抽读课文,学生评,师生共同正音。
3.小组交流,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决不懂的词语,老师相机指导。
4.教师出示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词语,读词,检查学生理解情况。同时让学生看着这些词语,大致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5.教师指导记住字形,书写课后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许多人都觉得蒂姆获得“千年技术奖”是当之无愧的,你是怎么看的?学生边读边作勾画,作批注。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答,结合课后2题的词语相机理解以下几个句子:
(1)在他之前,没有浏览器,网络世界一片空白。万维网的诞生给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举打开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便之门。
学生汇报,互联网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什么叫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教师小结,蒂姆发明的万维网为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在他将自己的发明公布于众之后,互联网立即风靡全球。不久,网络公司便风起云涌。一夜之间,一批富翁宣告诞生。而“万维网之父”蒂姆却分文未取,依然进行着自己清贫的科研工作。
3.理解加点的重点词语,把蒂姆的行为与其他人作对比,体会他的高尚。
4.教师补充资料: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蒂姆将自己的发明无私地奉献给了全世界,分文未取。他给无数人创造了暴富的平台,自己却一直苦于无钱修厨房。当十五年后蒂姆拿到100万欧元时,他这样说:“这的确是个惊喜,但金钱还不至于让我疯狂。100万欧元的奖金我得妥善分配。我家住郊区,子女上学不方便,另外,妻子总在抱怨,说我们该修修厨房了。”
有谁知道,当蒂姆给了无数人财富的时候,他自己的生活却有这么多的困难?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蒂姆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反复读,认真体会。
5.有的人说蒂姆太傻,有的人说蒂姆是超凡脱俗,你是怎样想的呢?找出蒂姆说的话,用笔勾画出来,写出你的体会。汇报交流。通过理解蒂姆说过的话,来理解“在蒂姆眼里,让人类共享知识和互相协作是理所应当的”,从而体会蒂姆身上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6.教师小结本文。
7.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认真体会。
四、拓展升华
1.结合现实生活,学生讨论,你能感受到蒂姆精神品质的高尚吗?
2.学生讨论:如果你有一次可以给蒂姆写信的机会,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15 迟到的奖赏(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3:《迟到的奖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联系上下文和根据自己已有的积累,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蒂姆无私奉献、一心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尚品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美词佳句。
教学准备:
1. 教师搜集有关蒂姆的故事和“千年技术奖”的有关资料。
2. 学生搜集万维网、互联网等相关信息。
教学建议
6月15日,在芬兰的“千年技术奖”的颁奖仪式上,享有“万维网”之父美誉的英国科学家蒂姆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科学家。这是一项迟来的奖赏。十几年前,正是蒂姆无私奉献,万维网才成了因特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面对自己的发明对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蒂姆平静地说:“我只是发现了一种更为便利的利用已有资源的方法,我觉得自己和普通人一样。”
文章共有5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是第1段,蒂姆在芬兰获得“千年技术奖”这一全球最大技术类奖。在年6月15日这一平凡而又特殊的日子里,蒂姆成为“千年技术奖”这一殊荣的第一位获得者,并领取了100万欧元的奖金。第2部分是第2~4段,回顾了蒂姆发明的万维网的作用、贡献和他的科学态度。出于自己工作的需要,蒂姆发明了万维网,并无私奉献出来,让万维网给全球信息共享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互联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位,是他的发明让网络出现曙光并发出光芒,但他却为了科学的发展,放弃了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申请,为人类营造了一个统一的网络世界。“风起云涌”的网络公司借助他的发明把一批人变成富翁,他却依旧清贫地安心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在他心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比金钱更重要。一个一心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家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第3部分是第5段,当“千年技术奖”颁发给他时,人们认为他当之无愧,而评委会惊人的一致,既是对万维网的肯定,更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肯定。
本文采取了插叙方式,前面的课文中已有过插叙,学生应该不陌生,但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万维网的作用和蒂姆不计名利、一心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品质。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感悟蒂姆的品质和精神。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迟到的奖赏》教学设计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4:燃料的家庭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一、预习收获(效果好不好,查查就知晓)
1、我会读下列词语:
液体 灰烬 残渣 便宜 残骸 缺乏
哔剥哔剥 熔铁炼钢 鼎鼎大名
2、我能用“--”划出介绍燃料种类名称的句子。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共介绍了三种形态的燃料,分别是 燃料、 燃料和 燃料。
二、合作探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组内分角色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我们能合作完成课后第二题,完成后推荐代表选一种燃料板演。
三、研讨展示(众人拾柴火焰高)
1、挑战自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燃料,找出它的特点、作用,在组内以燃料的口吻作自我介绍,组内推荐优胜者与其他组PK。
2、合作展示:分角色表演读(可采用第一人称)“固体燃料一家”。如:“我是固体燃料家的老大,我叫木材……”
3、合作挑战:用小品的形式为大家介绍整个燃料家庭。请注意,是整个燃料家庭哟!(提示:建议选4名组员分别扮演“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协调员的角色。开始介绍“固体燃料”的同学可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说出固体燃料家庭的成员及作用。后两种燃料可介绍其特点、作用和缺点,建议加上适当的动作。)
研讨:在课文里,高士其爷爷把固体燃料里的木材、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炭说成是五兄弟,把它们纳入“燃料家庭”之中,使没有感情的东西具有人的特征:它们有“皮肤”、它们可以“威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四、达标检测拓展 (能力要提高,练习不可少)。 1、盘点收获:
2、交流填空:我们知道课文采用了分类、 、 、 等说明方法,并能判断下列语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依照燃料的不同性格,可以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
(2)、古代植物埋藏在地层下面,不见空气,经过多少亿万年之后,慢慢变成了煤。( )
(3)、泥炭在物质变化的年代,它比煤年轻,它的外貌有时候像褐煤,有时候又像枯烂的木头。( )
(4)、燃料是工业的粮食。( )
3、练笔: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燃料,结合它的特点和作用,写一篇燃料的“自述”。
[燃料的家庭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5:迟到的奖赏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一、读题质疑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 为什么要把这奖赏称之为“迟到的”呢?请通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诵读,自主识记,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 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4. 齐读,你能说说从文中得到的感受吗?
三、细读课文,感受品质
第1段:这迟到的奖赏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深入了解。
1. 默读。读了之后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 如此巨大的荣誉和巨额奖金为什么要奖给蒂姆伯纳斯-李?
3. 朗读此段。
第2段:是什么发明给全球信息交流和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个如此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还过着清贫的生活?
1. 默读,看看蒂姆的发明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
2. 从蒂姆发明万维网的目的你看出什么来?
3. 这个因工作需要而诞生的发明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万维 网的作用。
4. 什么是“至关重要”,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蒂姆的至关重要来?
第3段:蒂姆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快捷的互联网的开拓者,而他又为什么还要守着清贫的生活呢?
1. 默读。说说蒂姆为什么不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
2. 大家讨论一下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3. 这样做给蒂姆带来了好处吗?
4. 品读句子:
一夜之间,一批富翁宣告诞生。而“万维网之父”蒂姆却分文未取,依然进行着自己清贫的科研工作。
从这句话,你读出什么来?
5. 有感情地朗读。
第4段:
1. 对唾手可得的远远超过所得奖金的巨大财富,蒂姆却毫不留恋地放弃了,他为什么要放弃?
⑴朗读,你能说说蒂姆放弃唾手可得的财富的原因吗?
⑵讨论:协作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⑶有感情地朗读。
⑷读文,说说你对蒂姆说的这番话的理解。
⑸“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你能体会出蒂姆是怎样不拘一格的吗?
⑹读“蒂姆认为”的那一段话,感受科学家的高尚品质和精神。
2. 在科学家的眼里,金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要能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蒂姆可以贡献一切力量。
3. 面对自己如此伟大的发明,科学家却认为是理所当然,这表现了蒂姆哪些品质?
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第5段:
1. 朗读,找出文中人们对待蒂姆获奖态度的两个词。
2. “当之无愧”和“一致”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3. 带着崇敬的感情朗读全文。
四、积累拓展,升华主题
1. 你能简单评价一下你眼中的蒂姆吗?根据你的评价,你觉得他身上的哪一点最值得你学习?
2.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 抄写课后第2题的9个词,练习写话。☆不计名利走学术之路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家和科学家也因此而变成了亿万富翁,例如亚马逊公司的CEO杰夫贝佐斯、雅虎的创建者杨致远、网景公司创始人马克安德森……
然而,在这一串依靠网络发展而迅速发家的亿万富豪榜中,我们却找不到蒂姆伯纳斯-李的名字。在当年众人纷纷投身商业大潮中的时候,蒂姆却选择了非营利的道路:不下海以自己的知识谋利,而是献身学术,继续致力于互联网的开发利用。
正是由于蒂姆和他的同事对免授权技术的坚持,今天才有使用Linux操作系统以及网景公司开发的浏览器的Gateway电脑。并且这种电脑可以看到和其他个人电脑、系统软件或者浏览器一样的网页。
如果当年他的雇主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要求版税的话,蒂姆认为现在的世界将起码有16个“网络”并存。他说:“在没有统一之前,世界上存在着多个超文本系统。也许将会出现一个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网络、微软自己有一个、苹果公司可能也会插上一脚自己开发一个……而所有这些系统却都是不兼容的。”
蒂姆说:“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人凭借自己的创造力写了些东西,这时一名律师在后面看了看,然后说:‘啊,很对不起,但是事实上第35行到42行的程序是属于我们的,尽管整个程序是你写的。’曾经让软件业发展至今的那种精神现在已经面临消失的危险。如果你能够设想让电脑做点什么东西,然后你就编出这种程序来实现这一功能,这种精神支撑着多少伟大的发展啊。”
蒂姆认为:“如果对一个软件实行版权保护,那它对于创新性的扼杀是很严重的。例如在美国,由于版权问题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因此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对于蒂姆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巨大发明而成为亿万富翁,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詹姆斯福楼斯曾经称之为互联网界的一大“丑闻”。
在接受采访时,詹姆斯福楼斯说:“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对此事后悔。但他确实是现有制度下一个令人瞩目的例外。在那些把公众利益摆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人当中,他是最杰出的一个例子。”
而这次获得高达100万欧元的“千年技术奖”,也是他自奉献给世界这项使无数人发迹的发明之后得到的最大一笔报酬。对于获得这一奖项,蒂姆表示:“这真是个不错的惊喜。”
但是蒂姆认为这笔钱现在并不会改变什么。他说:“我并不认为我们将会为此而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我们将把这笔钱存起来,用于我们孩子的教育诸如此类的事情。此外,我们也想有个新厨房很久了。”
[迟到的奖赏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五年级下册)]
篇6:《翻越大雪山》 导学案(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翻越大雪山》的导学案
六年级 语文 学科、编写人:赵艳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词,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下来;
2、学习作者利用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预习;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1、看拼音写词语。
lǎo jiǎn chūo chuān chān fú duō suō
( ) ( ) ( ) ( )
liàng qiàng gāo sǒng rù yún biàn huàn mò cè
(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举( )远( )( )装( )裹 白雪( )( ) 头( )脑( )
3、找出课文中运用以下关联词语的句子来,读一读。
既……也…… 只要……就……
即使……也…… 要是……就……
【课堂展示】
1、让同学们接力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大致结构;
2、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座雪山-夹金山,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圈点勾画出这座雪山的特点,抄写在下面。
3、上面你们抄写的这些句子是 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4、走进雪山,红军将士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怕了么?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品读感悟。
5、红军战士越往上爬,面临的困难越大,危险也越大,因此“大家都拼尽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前进”,从文“拼尽”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后来他们怎样克服一个个困难的呢?
6、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思考:这儿的环境描写和前面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不同?
【课堂回顾】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有关练习: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胀(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 )停步坐下来歇歇,( )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_____。
5.画线句子用了_ _ _ _ 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自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风雪 ( )的狂风 ( )的军衣 ( )的攀登
2、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经过异常艰难的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
缩句:
2)、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
改为转述句:
3)、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下大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 请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3、读句子,联系课文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举目一望,只见四周全是白茫茫的,到处都是雪,雪,雪。
【总结】
1、结合课文,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面有何收获?
2、请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下来:
[《翻越大雪山》 导学案(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篇7: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导学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画出对称图形
按旋转的角度画出旋转图形
二 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 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 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 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
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 :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
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 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带分数 (整数部分和真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 余数作分子)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
最大公因数
约 分 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
约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数
通 分 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 (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数)
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 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
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0.5 =0.25 =0.75 =0.2 =0.4 =0.6 =0.8
=0.125 =0.375 =0.625 =0.875 =0.05 =0.04。
五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通分后再加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六 统计与数学广角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
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统计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中位数的求法: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七 数学广角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244~72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6次
日 期 6月10日 6月11日 6月12日 6月13日 6月14日 6月15日
家长签名
日 期 6月16日 6月17日 6月18日 6月19日 6月20日 6月21日
家长签名
★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导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迟到的奖赏 导学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册)(锦集7篇)】相关文章:
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3-03-17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三年级下册)2023-06-10
香港之夜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2022-11-03
课题二认识钟表(二)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2023-11-24
课题二统计(二)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2023-10-27
课题四数的顺序大腥较(一) 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2022-09-11
第六单元课题七与复习学案(西师版一年级下册)2023-01-21
西师版《七月上天山》教材分析2022-08-22
诗词五首 导学案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下册)2024-03-15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静夜思教学设计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