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案导学体会

时间:2023-07-02 07:40:26 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实施学案导学体会(精选9篇)由网友“是小猴子阿”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实施学案导学体会,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实施学案导学体会

篇1: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

辛集市中里厢乡中心小学

为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教科所今年的工作计划提出的“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验”,建议各学区、直属中小学、私立中小学开展“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活动。以此为抓手,强化集体备课,重视校本研究,转变教学思想,深化课改力度,优化课堂教学,建构有效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一、有效课堂的本质是激活学生的思维

新课堂有效教学追求的是三维目标的科学化和高效化的达成。新课堂有效教学也就是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知识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效率);二是关注思维训练,有效达成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思维状态);三是关注学习体验,有效渗透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兴趣)。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过程,即指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内在的思维活动程序。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素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新课程课堂教学要能激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新课程有效教学,乃在于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没有思辨,就没有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没有思辨,就没有教育教学的内化效果。

基于思维开展的有效课堂的基本特点:

1、必须遵循五大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载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

2、必须具备两大要素:第一、问题优质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第二,启发得当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3、必须呈现四组教学辨证关系:第一、动与静相宜的课堂气氛;第二、畅与阻相关的教学流程;第三、对与错相融的学习体验;第四、扶与放相生的教学设计。

二、“学案”是建构有效教学的保证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学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教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两案合一”,教与学和谐统一。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学生会了的教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东西就是学的东西,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教师要补充的东西。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学生教的法子。”

学案具备以下四大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问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层次性。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事半功倍是学案的特色,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因此,“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是学案的一大特色。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独立进行了一些知识的训练巩固,对探究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辨析,不仅能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自立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实施“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有效教学。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学案导学”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思维活动过程。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基本环节:学案自学→以案导学→信息反馈→组织讨论→精讲点拨→当堂训练→扣标整合→拓展创新。

1、依据学案自学情况,进行以案导学。

上课时,教师根据学案自学的情况,设置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根据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2、学生自研互研,教师采撷问题。

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研和讨论互研。要求:有疑必质,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取三种形式:一是自我重点研读;二是小组讨论;三是向教师求教。在讨论中,教师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小组代表向教师反馈学习疑点,难点。

3、教师精讲点拨,学生释疑解惑。

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精讲点拨,解答疑问,对有些问题进行规范性界定,也可以让已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讲评,教师补充。

4、当堂达标训练,知识迁移拓展。

紧扣目标,当堂训练。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练习结束后,学生可讨论互对答案,也可由教师出示答案,讲评要有针对性。

5、反馈小结。

根据教师课堂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四、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做法

学案编制应注意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学案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为宜。

2、问题化原则: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必须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实现以问题为载体的原则,使学案成为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依据,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鼓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鼓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使每位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个性得以充分体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知识的探究兴趣。

5、层次化原则:

实现个性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

“学案”编制具体做法:

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学案”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学案”后至少提前二天将“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学案”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学案”交给领导审定,制定正式文体。上课前一天将“学案”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学案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反思”,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在这种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落实。

五、“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分工责任制:

“学案导学”是学校行为,校长是实施第一责任人,以校为本统筹规划,制定方案,责任到人。管理框架是:教研引领、统一协调、年级管理、学科负责、一人主备、集体磨合。由教研组长负责指导、督促和检查;年级主任是本年级方案执行责任人,负责方案的落实;各学科备课组长是本学科学案的编写组织者和执行人,学科教师是学案的编写者和执行人。备课组要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每学期要将“学案”整理归档。

2、落实过程管理:

抓实过程。一是抓好二次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明确课标要求、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研究学案内容、修订教学环节,在集体备课的基本上主备教师结合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成竹在胸;二是抓好对学生的培训。让学生了解学案,熟悉“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学案的预习、自学、互动交流等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抓好过程性培训。定期组织教师互听、互评,通过公开课、研讨课,研讨交流“学案导学”操作的方法步骤,推进“学案导学”的优化;四是抓好学案的使用。课前保证两检查:年级安排业务领导(年级主任、备课组长)检查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保证四到位:教师引导点拨到位;学生研讨交流到位;师生互动到位;巩固训练到位。师生保证两反思:教师的课后自我反思要落实到学案上,学生的随堂自我反思要落实在学案上。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验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利用教师成长“八大教研平台”,以学校全面启动为面,强化校本教研机制,以学科教研活动为主线,以课堂主渠道为落脚点,在全面推广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要充分调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调研、指导、监督、评价的作用,加强过程性指导与监督,优化“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确保有效教学的真正实施。

二O一O年四月十五日

篇2: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模式实施情况汇报

自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我们学校语文老师认真学习与“学案导学”这种模式相关的理论材料,到县内外“学案导学”模式实施成功的示范学校观摩学习,在思想认识上对这种模式已形成共识,现正在积极推行中。我们在实践中既有了一点浅见,也遇到了很多困惑,现在就这种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认识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点拨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教学策略。由此,我们形成了以下看法:

1、学案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与学生研讨教材的依据和凭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引领学生探究文本的方案(即教学案一体化,教案学案合二为一,教师备课要结合学案,重点考虑如何将学案上的内容合理流畅的呈现出来)。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其中,问题是导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导学也主要体现在问题上,引问题,导问题,从而引发深层次的问题,用问题设计问题,化难为易,高效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形式。由此看来,一份切合实际,质量高的学案至关重要。

2、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现成的学案。每个班级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个体差异的存在也不适合“一刀切”。把学案运用教条化,不加任何思考地拿来就用,也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在原有学案的基础上增删添减,优化设计,以符合实地情况。

3、“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老师要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变教学为导学,教师要真正领会“导学”的真谛,深入学生,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不要把课上成习题讲评课,把学案内容简单成对答案。

4、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启迪引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倡多元解读文本,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已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一堂课是否是活跃的,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堂上的操作,什么时候点拨,点拨到什么程度,这都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分析,课堂上相机适时处理。

5、在这种模式下,学案的设计思路和内容基本上就是教师教学的思路和内容,学生提前预习了解了学习内容,这就由原先讲授下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在学案引领下的主动探究,即常说的“要我学”为“我要学”。长此以往,使学生由被动学生变为主动学习,优化了学生的学生品质,养成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实效,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推行过程中的困惑

1、教案与学案如何有效合一,教路与学路怎样有机统一,如何将学案上的内容流畅自然地呈现出来?

2、教法变学法,从教学到导学,如何导,这都需要老师观念的彻底改变,而这是最难的,对学法的研究是个新的课题。

三、下一步的打算

1、多开展听课评课,在磨课中提升每个老师的执教能力,深层次体验“学案导学”模式的优势,逐步摸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型。

2、加强学法研究,加大学法指导力度,让学生有法可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3:《陋室铭》导学案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辨音识字:

德馨(xīn)   苔(tái)痕   案牍(dú)   鸿儒((hòng rú)   西蜀(shǔ)   何陋(lòu )调素琴(tiáo)

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

【灵】灵异。

【斯】这。

【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气。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_________(惟吾德馨)。

2.文章的点题句是:_____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文章是从  居室环境、 交往人物、 日常生活 三方面表明陋室的 环境幽雅、交往文雅、情趣高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4.写 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 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陋室环境清幽宁静

5.写 陋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交往之人不俗

6.写 陋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情操高尚:  生活情趣高雅

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

7.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  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8.《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迁移拓展

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明: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追求享乐。

丁木

篇4:文天祥导学案

文天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脍、趋、俘、铿、锵、押、刑、囚”8个生字,理解“脍炙人口、铿锵、押送、刑具、囚室、炽热、日趋、效法、骁勇善战、大义凛然、花言巧语”等词语。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2、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课前预习: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1、利用资料简介文天祥。

2、自学生字词:你认为哪个生字容易读错。

3、理解词语:

骁勇善战: 大义凛然: 花言巧语:

二、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天祥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你认为文天祥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评价)

三、展示交流: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文天祥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和中间部分有什么关系?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文天祥写过哪些作品吗?介绍给同学。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

脍( )人口 惊( )失措 ( )风而起 大义( )然 宁死不( ) 洋洋( )意 花言( )语 ( )然正气 阴谋( )计

褒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天祥求“( )”不择“( )”的原因,把握人物内心世界;

2.以第7段为例,培养学生结合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习惯。

一、进入新课

——圈出“学习目标”中的“内心世界”“第7段”“结合注释”

二、问题探究

1.“学习目标”1留了两个空,请同学们试着填写——只填一个“字”

2.结合课文原句一组作说明

①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②几自刭死……几从鱼腹死……几彷徨死……几落贼手死……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几陷死……几无所逃死……几以捕系死……几邂逅死……几以不纳死

③予之生也幸

三、方法指导——结合注释阅读文言文

请你思考:结合注释阅读文言文,应当注意些什么?怎么样“结合”?

1.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君不许( )

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 )

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 )

3.请你翻译下列文句。

①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②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③君亲其谓予何

四、内容归结

1.在第7段中,文天祥围绕“ ”这一问题,正面表明了自己“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报国心愿;突出了为尽忠皇帝而死(尽忠尽孝),“ ”,也就是死而无憾。如果用八个字概括,可用“ ”。

2.苏教版教参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是文天祥“简要记写了自己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全文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感”。其实,也可这样概括:

五、课后作业

1.阅读(1)—(4)则材料,思考:它们分别体现出文天祥什么样的思想意识?

(1)德祐元年(1275年),文天祥任江西安抚使等职。他的祖母刘氏去世,本应守孝,但迫于严峻的形势,只能变卖家产,带孝服从戎,招募义士,赶赴南宋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他被派遣守卫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但因宋廷的部署失策,加之其他将领的`怯战,他的一支部队虽在常州英勇战斗,却无补于败局。宋廷又将他召回临安。次年正月,元军兵临城下,南宋官员纷纷逃遁,文天祥临危受命,出任右丞相。

(2)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胁利诱,文天祥从容应对,大义凛然。当元丞相孛罗诘问他:明知拥立赵昰、赵昺二王也保不住社稷,又何必拼死抵抗时,文天祥答:“父母有疾,虽不可为,无不下药之理,尽吾心焉,不救则天命也。天祥今日至此,有死而已,何必多言!”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

(3)1278年冬,元军猛攻文天祥弟弟文壁驻守的惠州,文壁开城投降(年底文天祥被俘)。文壁自述投降的理由是:其一,不绝宗祀。文天祥两个儿子一个早死,一个战乱中失散,文壁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了文天祥;而文天祥母亲身死他乡,一直没有安葬,需要举灵柩归乡。其二,不同于元军刚入侵时的投降派,文壁降元时,南宋实际上已灭亡,抗争的结果是全城百姓跟着倒霉。1281年,文天祥写信给文壁过继给自己的儿子:“汝生父(文壁)与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文天祥以“孝”明确体谅、认可了文壁的选择。

(4)当孛罗质问“弃嗣君,别立二王,如何是忠君”时,文天祥回答:“德祐吾君也,不幸而失国。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吾别立君,为宗庙社稷计,所以为忠臣也。”

(5)文天祥对“忠”“孝”的解释是:“忠,上事于君,下交于友,内外一诚,终能长久;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忠”原指为人诚心尽力,后特指事上忠诚,“孝”是指善事父母,尊敬长辈。)他认为“为臣忠,为子孝,出于人之内心,有不待学而知、勉而行者……此人道之自然也”(“忠”“孝”是出乎自然的“人道”),并在《沁园春》词中写道:“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2.推荐阅读:文天祥《正气歌》及卞毓芳《文天祥千秋祭》。

篇5:《离骚》导学案

有关《离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课文;

2.能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富有感情的句子;

3.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2、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文的能力。

【学法指导】

运用诵读法,掌握难字读音、理解难字词义和体味感情丰富的句子。

【知识链接】

1、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_____,字____。战国时期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其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因无力挽救楚国灭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等。

2、《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诗。“离骚”,即“________”的意思。《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3、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就用“骚”来指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学习过程】

一、诵读。

1、诵读要求:读出语气与节奏;读出诗人爱国忧民情怀。

2、诵读提示:①骚体诗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②每一整句中间的“兮”字,标明气息吐放,“兮”字前半句,聚集运气,蓄势以待发。“兮”字后半句,是将前半句蓄势待发之气吐出;所以,一般地,前半句较为舒缓平和,后半句要做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二、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修姱謇()谇()蕙纕()揽茞()

谣诼()忳()偭()侘傺()溘死()鸷鸟()

方圜()攘诟()芰荷()裳()岌岌()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措”,措施)忳郁邑余侘傺兮(“郁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圆”)进不入以离尤兮(“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彰”,明显)延伫乎吾将反(“返”,返回)

(3)古今异义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衣今义:衣服)

2、怨灵修之浩荡乎(古义:荒唐,没有推测今义: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3、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经济情况不好)

4、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4)解释下列词语。

1、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用法,使?缓行)2、高余冠之岌岌兮(形作动,加高)..

3、固前圣之所厚(形作动,看重,重视)4、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5、哀民生之多艰(形作动,哀伤)6、余虽好修姱以羁兮(名作动,束缚,约束)..

三、品读鉴赏。

(1)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翻译: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2)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翻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3)表现作者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翻译: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

(4)表现作者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只要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为之死多次我也不后悔。

(5)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翻译:长叹一声而掩面拭泪啊,我哀伤百姓生活多灾多难。

(6)表现作者忠贞不移、忠君致治的句子:(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翻译:纵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印受挫而改变的吗?

四、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四

篇6:《岳阳楼记》导学案

《岳阳楼记》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字词

2、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一、解释词语

百废具兴 具 去国怀乡 去

把酒临风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朝晖夕阴 晖

登斯楼也 斯 则有心旷神怡 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连月不开 开

薄暮冥冥 薄 谪守巴陵郡 谪 山岳潜形 潜 而或长烟一空。 或

把酒临风 把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微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 退予观夫巴陵胜状 状:

樯倾揖摧 摧: 浮光跃金 金:

薄暮冥冥

多会于此 春和景明 不以物喜

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根据你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天涯海角 涯: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 偕:④如临大敌 临:

二、翻译句子

春和景明: 长烟一空:

宠辱偕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三、阅读理解

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之为”,紧承三、四两段,请你说说“二者之为”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是 :

二是 :

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①前 人 之 述 备 矣。 ②然 则 何 时 而 乐 耶?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第① 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② ③ 两段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读② ③ 两段完成下面问题。

景色特点:

观者心情: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

第①段描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________的心情。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文章第二段作者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文题,此外还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选文中描绘了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不同的心情。

第①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第②段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作者在文中希望大家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对待事物的博大胸襟(引用原文句子),你认为这种胸襟有什么教育意义?

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 形成了对比。

“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请结合课文回答。

四、拓展延伸

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读了本文,你可能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许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人物,请举出一位,并写出他的类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一句名言来。

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根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天涯海角 涯: ②日薄西山 薄:

③白头偕老 偕: ④如临大敌 临:

《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的 。

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

“其喜洋洋”源自:

篇7:长恨歌导学案

长恨歌导学案

一、导入

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二、作者生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他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南北奔走,备尝艰辛。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还写过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些诗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32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为避嫌消灾,也为消解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并且开始信佛,寻找精神倚托。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白堤”。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三、作者作品

1.作品概述

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思想以“兼济天下”为主,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但贬官江州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兼济天下”转为以独善其身为主。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四、背景介绍

(一)写作背景

1、历史上的李、杨爱情故事

2、横向比较:文学史上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

(二)创作缘起

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五、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

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不重生男重生女”,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自“骊宫高处入青云”至“不见玉颜空死处”,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第三部分:自“君臣相顾尽沾衣”至“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返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第四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尘寰(huán),对李思念不已。

六、分析赏读课文:

1、诗中那些句子表现了杨玉环的美貌?

参考: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梨花一枝春带雨”写出了杨贵妃的凄美,哀怨。

2、白居易是在杨玉环死后大约50年以后写的《长恨歌》,他当然没有见过杨玉环,不过,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见过杨玉环的,并且也写了描写贵妃美貌的诗歌,这个人是谁呢?(李白)

出示李白的同样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清平调》之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清平调》之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问:李白和白居易写杨贵妃的美貌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说,师总结:李白也好,白居易也好,他们写杨玉环的美貌都不是正面实实在在地描写,杨玉环到底长得如何,我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她美,国色天香,绝世姿容。两位诗人都是从虚处落笔,把人比喻成花,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正如同宋玉描写东家之子之美一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也不知道东家之子长什么样,也只知道是美。而这正好是老庄推崇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的境界,而这就是“大美无形”了。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等。

师小结:为了自己的爱人,李隆基可以无限放纵她的家人,他给了杨玉环所有的一切,他作为一个皇帝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取舍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人。殊不知,爱美人更应该爱江山,江山不保,美人安在?所以,爱美人更应该爱江山。爱情是敌不过政治的。在他们缱绻于温柔富贵乡时,却不知一场劫难迎面而来,猝不及防。中国一个最辉煌最伟大最强盛的王朝就此衰败,从此一蹶不振。

4、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学生寻找,谈论。比如赏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见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赏析“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现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有赏析“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萤火虫这个意象象征什么,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木叶》里提到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萤火虫,古人认为是腐草里生长的,生长在坟墓荒草旁,这里用到这个意象暗示了什么?唐玄宗此时不仅已经失去了手中的权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变相软禁起来,他住的地方有萤火虫说明他的孤独凄凉。而后面,“孤灯挑尽未成眠”,又暗示了什么呢?唐玄宗在彻骨的思念中整夜无眠,“世界睡着了,他还醒着”“人世间最痛苦的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给他的惩罚,佳人已去,寡人还在,可寡人这条命要来又有何用?在这里,作者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问:“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怎么可以联系在一块?

先让学生思考,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这句诗就是说,春天花开的时候,秋天叶落的时候,唐玄宗都在想念杨贵妃,每一个花之晨,月之夕,唐玄宗也都在想念杨贵妃,总之,他就是无时无刻,时时刻刻都在想她。

问:”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怎么理解?

君王掩面,你揣摩一下唐玄宗的心理,他为什么掩面?我们马上会想到李商隐的“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恨哪,恨自己的无能,堂堂天子竟然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恨臣子的无情,要逼死他心爱的贵妃,恨安禄山的无义,自己曾经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能做什么呢?唯有“掩面”而已,而已!“回看血泪相和流”,心中的痛啊,真是汹涌澎湃,“当年七夕笑牵牛”“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当年的山盟海誓,如今随风而逝,已经变成了一个残酷的冷笑话,是他自己亲手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黄泉路的!太讽刺了,太戏剧化了,“一开始相信的是伟大的爱情,到最后,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

所以,后面描写唐玄宗对贵妃的思念或许更多的是一种痛心,一种内疚吧,正因为这样,这痛才那样痛!这苦才那样苦,唐玄宗的世界不是开始下雪,而是早已冰封。

5、文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学生找,然后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七、分析主题

问: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

1:“长恨”二字是本诗的情感的核心。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恨的含义可以根据主题定位的不同而不同。遗憾、悔恨、沉痛兼而有之。

生乙:不仅仅是遗憾,唐玄宗重美色而误国,杨贵妃迷惑君王而致“安史之乱”,所以这里的恨,还有悔和痛的意思。

2:首先是李、杨在恨,他们真心相爱,但是却不能生活在一起,落得人仙两茫茫。

3:还有诗人的恨、读者的恨,为李、杨的爱情悲剧而遗憾、惋惜。

4:诗人、读者不仅为爱情悲剧而恨,还对爱情悲剧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

教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1) 讽喻说。 (2) 爱情说。 (3) 双重主题说。

学生参阅书本说明,教材是偏向于“讽喻说”的。简单介绍讽喻说的观点。

再介绍了“爱情说”的观点。投影出示。

还有“多主题说”的,投影出示。

请学生自己发表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学生若回答不出来,就请他们看第一单元的说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什么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告诉学生,我们在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时,也应该要知人论世的,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虽然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初衷是“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在诗歌的前半部分,他对唐明皇的荒淫无度作了讽刺和批判,但是,写着写着,因为他自己的爱情经历,因为他也经历过一段绝望的爱情,所以到后来,就变成了对唐杨爱情的同情,到最后就变成了对唐杨爱情的歌颂。

教师投影相关资料: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孩湘灵感情很好,但湘灵出身于城市贫民,而白居易则是出身官宦世家,而白居易母亲的门阀观念相当强,绝不应允他们的婚事。贞元一十年(804)秋,白居易已三十三岁,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白居易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因为怕惊动别人,见面的时候二人既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哭。极度压抑的痛苦和愁闷于是尽数体现在了这首《潜别离》诗中,白居易写道:“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口,鸟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千百年后,依然让人不忍卒读。

白居易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他把自己的爱情悲剧渗入到诗歌中,因而让唐、杨脱离了历史原型,重新加以艺术的加工和改造,赋予了唐杨更广阔的更美好的内涵。唐不再是那一个荒淫无度的昏君形象,杨也不是传统的充当祸水的红颜,他们的爱情被美化了,被拔高了,从而具有了更普遍的价值,成为了人们对世间真爱的执著追求的颂歌,也正因为这样,这首诗歌才获得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爱情永不凋谢的经典。

八、最后齐读《长恨歌》。

篇8:《再别康桥》导学案参考

《再别康桥》导学案参考

一、导入 。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意象的选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带着感情的)

教师评价:读的很美,为什么呢?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这首诗歌本身很美。《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㈠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㈡建筑美。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7)

2、每一节有几行?(4。显得很匀称)(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㈢学生默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六、绘画美。

㈠找出意象。

1、好。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㈡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夕阳中的新娘带着忧愁?新娘?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4、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不是。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㈢青荇。

1、我们再看到第三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2、“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中的“招摇”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显得生动、形象。同学们可以想象下,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3、大家再看下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

㈣清泉。

1、我们接着来看第四节,请同学齐读第四节。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

——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康桥的生活、学习是徐志摩心底的一个梦,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梦的眷恋。这样美丽的梦当然要呵护,要静静地呵护,这样的梦当然不愿醒,这样的康桥当然不愿离开。

㈤绘画美。

上述三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很美。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荡漾”“招摇”“揉碎”“沉淀”, 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七、品味五、六节。

1、请大家看到第五节和第六节。齐读。这两节的感情相同吗?

——不同。第五节兴奋欢快,第六节失意低落。(两个词:放歌/沉默)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诗人放歌了吗?(没有。) 你怎么看出来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审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的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因此是诗人自己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

八、品味第一节和第七节。

1、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都是直接抒发诗人感情的。先看第一节。作者再来康桥有什么特点?什么轻?

——轻轻地——脚步轻。

2、轻轻的,写了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连用三个,达到了一种什么效果?

——唱三叹。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体会到诗人会康桥的感情之浓烈。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

3、请男生齐读第一节。再请女生齐读最后一节。

4、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我们中国有很多人,因为喜欢某地,或者刻上“XXX,到此一游。”或者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突出作者的洒脱和飘逸。从作别到不带走,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不像其他的离别诗那样依依不舍,那样的沉重。感情是轻快的。

5、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

——避免重复

那怎么不是其他的,如“静静的”“慢慢的”“默默的”?

——受上节影响,“悄悄~~今晚的康桥”而且都是叠字,产生种音韵美,承上节而来,读起来一气呵成,章法严谨。

篇9:《一剪梅》导学案

《一剪梅》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

【教学难点】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愁”,中国古代文人吟咏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愁”,中国文学史留下熠熠生辉的篇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李白的诗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是杜甫的诗句。豪放的苏轼吟过:“新月与愁烟,满江红。”婉约的秦观也唱过: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而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似乎对“愁”更有兴趣,她以女性固有的丰富感情,以词人特有的才气,留下不少言愁之作,抒发情愁、家愁、国愁,如《点绛唇》《一剪梅》《念奴娇》《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等。

【熟悉作者,知人论世】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学”(以意逆志——解读文辞,揣摩情意)

【品读诗词,疏通词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玉簟秋 罗裳 谁寄锦书来

2、解释下列词语

玉簟:

锦书:

【诵读课文,感受诗情】

先听范读,再齐读。

体会《一剪梅》所抒发的情感。

“探”(以意逆志——融入体验,体会情趣)

【品读诗歌,回答问题】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再探”(知人论世——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开头七组叠字怎样书写感情的?联系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2.与《一剪梅》相比,两词的“愁”相同吗?原因呢?(知人论世)

【本节小结】

1、“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2、“以意逆志”要做到“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也就是说: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3、“知人论世”除了我们平常理解的“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外,更要注意“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拓展延伸】

1.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

挼,读ruó,“揉搓”之意。

2、写愁名句集锦: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测”

【课堂检测】

1、比较李清照的《一剪梅》与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

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的两个地名,均用唐代著名歌女的名字命名。

②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这两首词都写了“愁”,但其含义有所不同,试作具体说明。(以意逆志)

注意:两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

2、联系李煜的生平,品读下面这首词中的“愁”(知人论世):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论文

导学心得体会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用于高中语文的实践探讨

“导学案”的自主和谐 课堂教学模式

暑假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导学案心得体会

[政治论文]「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导学案自主探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使用导学案的心得体会

实施学案导学体会
《实施学案导学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实施学案导学体会(精选9篇)】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有哪些2024-04-11

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心得体会2023-04-16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的论文2022-09-16

导学案教学的工作总结2023-11-15

小学导学案论文参考2023-07-23

学案教学心得2023-01-09

党的两大历史课题2023-01-04

学案导学实施方案2024-03-27

农村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2023-09-09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