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共3篇)由网友“linchar”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山东省教育厅制定了20“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下面是方案的详细内容。
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40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意见》(鲁教师字〔〕18号)等文件精神,提升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制定2017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程目标
以推动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目标,与我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整合设计,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的方式,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36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
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引导全体参训教师每学年至少上好一节研究课,参加逐级晒课和赛课活动。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探索建立以工作坊为纽带、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推动我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完善我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二、工程实施
工程实施包括网络课程学习和实践应用两个环节。
(一)网络课程学习。全体参训教师通过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和研修工作坊完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任务。课程设置如下:
1.必修课程(18学时)。
(1)国家级“优课”课例学习专题(4学时),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2节国家级“优课”课例及专家点评。
(2)学科课例点评专题(12学时),研修平台为每位教师随机推送4个市级“优课”课例,开展省级观评课活动。
(3)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2学时)。
2.选修课程(不少于18学时)。
(1)高中、初中和小学学段:在原开设的班级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艺术修养、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和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等6个专题基础上,2017年新增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学基础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指导等4个专题。以上10个专题均包含若干门课程,共提供不少于600学时的选修课程。在学校选择的专题下,参训教师自主选修不少于18学时。
(2)幼儿园学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技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教师艺术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科研方法和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指导等6个专题,每个专题包括若干门课程,共提供不少于400学时的选修课程,在幼儿园选择的专题下,参训教师自主选学不少于18学时。
(二)实践应用。中小学和幼儿园组织教师全员开展“一师一优课”创建活动,在网络课程学习基础上,每人每学年至少要上好一节研究课。通过人人创课、校内亮课和观课评课等活动,遴选出具有创新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校级优秀课例。学校负责按照“优课”内容要求、技术标准(见附件1、2),拍摄课堂实录,完成“优课”制作,推荐参加县级晒课和赛课活动。各县(市、区)在各学校推荐“优课”基础上,分学段、学科组织晒课、赛课,评选出县(市、区)级“优课”,并向市一级推荐优秀课例。各市在各县(市、区)推荐县级“优课”的基础上,分学段、学科组织晒课和赛课,评选出市级“优课”,经公示无异议后,推送到省级优课平台参加省级晒课和赛课活动,评选出省级“优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只参加省级晒课,不参与省级观评课和省级“优课”评选活动。
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活动。2017年,我省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创建的“优课”可同步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活动,具体要求与活动流程,另行通知。
三、参训人员
高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学科的教师。
初中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5个学科的教师。
小学学段: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学科教师。
幼儿园学段:包括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前教育机构办园许可证的幼儿园在职教师和园长。
具有中小学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各级各类教科研机构的人员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学科专任教师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随班就读指导教师等,也可参照中小学、幼儿园参训对象学科类别报名参加本年度网络课程学习。
四、时间安排
(一)网络课程学习。
1.报名时间:3月1日-31日。具体报名工作流程见附件3。
2.市、县级管理员培训时间:3月中旬。
3.各级工作坊主持人培训时间:4月至5月。
4.学校选专题时间:5月20日至5月31日;
5.教师选课程时间:6月1日开始;
6.必修课学习时间:6月15日至9月30日;
7.选修课学习时间:研修平台于6月15日常态化开放,学员可开始选修课学习。学分登记时间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
工程结束后,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工作坊常年开放,所有参训人员仍可继续参与课程学习和教学研讨,学校可基于网络资源支持组织开展校本研修,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二)实践应用。
学校创课、市县级晒课和赛课时间、方式由各市、县、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各市教育局要在5月15日前完成市级“优课”遴选工作,经公示无异议后,于5月20日前推送到省级“优课”平台,并填写本市、县级“优课”汇总表(见附件4),发送到省项目办邮箱(support@qlteacher.com)。
各市、县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优课”评选办法,按照一定比例逐级遴选推荐,确保“优课”质量。每市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版本每堂课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节,每位教师限报1节。没有经过县、市两级遴选的课例,不得直接推送省平台,也不能参加教育部“优课”评选。
五、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
(一)课程学习。参训教师网络课程学习通过研修平台“个人空间”进行。必修课由研修平台依据参训教师所报学段、学科自动推送到个人空间。选修课采取以学校为单位选择专题,教师在所属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进行。
为保证教师有效完成网络课程学习,学校要根据校本研修年度计划,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安排学习时间,统一组织必修课程和教师自主选修课程的集中研修。教师完成必修、选修课程学习,通过标准化测试,完成作业要求,由平台登记相应学分。
(二)研讨交流。研修指导与研讨交流通过“工作坊”进行。必修课以学科为单位逐级建立“学科工作坊”,选修课以专题为单位建立“专题工作坊”。工作坊根据参与研讨人数可由平台或工作坊主持人拓展若干子坊,每个工作坊人数不超过300人。工作坊主持人通过学习导引、发布简报、上传资源、辅导答疑、发起话题和引领讨论等方式开展业务指导和研讨交流。积极推动教师网络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开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智慧众筹”活动,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引领深度研讨,推动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
(三)建立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
1.建立开放、多元的研修指导专家选聘制度。各学科省级工作坊主持人由省项目办遴选配备,由各级教科研骨干、高校专家和齐鲁名师(或工程人选)、特级教师等组成。各专题工作坊主持人通过自愿报名、单位推荐、省级遴选的方式产生,鼓励在教育教学各领域有专长、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积极参加。
各市、县(市、区)要按要求组建本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团队,并将本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团队名单逐级报省项目办审核备案。
2.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研修指导是齐鲁名师、特级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省级各学科、各专题工作坊主持人的研修指导工作均采取志愿服务的形式,要进一步弘扬教育志愿服务精神,努力在教师队伍中倡导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
3.建立工作坊主持人培训制度。省项目办举办高级研修班,对省级工作坊主持人进行集中培训。优先将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列入“国培计划”。支持省级工作坊开展线下研讨活动,提升研修指导团队业务素质和指导能力。
4.建立研修指导管理评价制度。各学科、各专题工作坊要制定指导工作计划,实行轮流值班制度,开展常态化线上指导和线下研讨活动。省项目办制定省级工作坊主持人考核评价办法,对省级指导团队实行动态管理。
六、组织管理
(一)建立省、市、县、校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四级管理体系。完善“协同管理、分工负责、以校为主”的工作机制。工程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在山东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设立省项目办公室,负责工程实施的组织协调和工作调度,省级工作坊主持人遴选、培训及课程资源建设等。齐鲁师范学院负责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平台开发、功能建设和平台运行服务保障等。
(二)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科室及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工程的督导和管理,负责组织市、县级晒课和赛课活动,负责市、县级学科工作坊主持人的遴选配备、培训与考核管理。要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过程管理,为工程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要在认真总结上一学年“优课”创建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至“优课”创建活动方案,并于2017年2月10日前将“优课”创建和晒课、赛课活动方案报送我厅教师工作处。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网络平台,并与省平台有效对接,确保各级晒课、赛课活动及推送课环节的顺利进行。
(三)各级电教馆站(教育信息中心)要做好工程实施的技术支持。各级教研部门要做好“优课”活动的指导。在校级“优课”创建过程中,市、县(市、区)工作坊主持人团队要及时跟进,同步开展教研指导。
(四)中小学校长(园长)是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各学校、幼儿园要结合校本培训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引导支持全体教师创建“优课”。要制定本校教师统一集中研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教师学习场所和网络条件保障(网络条件标准见附件5)。要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督促、引导教师保质保量完成学习和研讨任务。要抓好线下研讨和“一人一节研究课”活动的落实。各中小学、幼儿园工程实施方案要上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五)参训教师要正确理解工程活动的意义,避免功利思想和形式主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优课”评选,在推进教师全员“研究课、上好课”的基础上,把真正的好课选出来,把“优课”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负责本级优秀课例课堂实录的拍摄,避免增加教师经济负担。教师要把“优课”创建与日常教学进度安排有机结合起来,在创课活动中要注重实效,尊重学生。严禁上“表演课”“彩排课”“重复课”。对弄虚作假、功利色彩浓重的课例,一律不得入选各级“优课”。为保证优质课例资源的覆盖面,在各级优秀课例的遴选和推荐时,要优先考虑尚未获得各级“优课”的课例。
七、保障措施
(一)工程经费。工程实施经费由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分级承担,不得向参训教师收取任何费用。
(二)考核评价。工程结束后,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参训教师,通过考核,依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登记相应学分。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逐级提交工程总结报告,省教育厅将组织第三方开展专项评估,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评估结果形成工程的总结评价。
篇2: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为宗旨,以提升内涵质量为核心,以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师专业水平为重点,加强教师专业引领,强化教师专业培训,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业务娴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把学校创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名牌学校而努力。
二、发展目标
以“面向全体,明确中心,突出重点,强化提升”为原则,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使每一名教师都牢记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宗旨,树立一个追求,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追求;实现两个转变,即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促进三个提高,即课堂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活动步骤
活动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总结表彰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3—4月份)
学校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校“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启动仪式,各部根据活动安排认真制定本部门的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5—10月份)
按照《西鸡实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活动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各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健全各项考评制度,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岗位竞赛活动。通过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推进学校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1月份)
依据市教育局《“教师专业发展年”督导评估方案》和学校活动方案,学校将对各部门“教师专业发展年”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验收。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阶段(月份)
对各部门“教师专业发展年”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在全校推广并建立长效机制,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校将在第七届科研年会暨教师专业发展年表彰会上给予表彰。
四、活动内容
(一)大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1、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学校把4月份定为全校师德教育月,大力弘扬“修身、齐家、爱国、敬业”的西鸡人精神和“热爱西鸡、扎根教育、为人师表,追求卓越”的“西鸡教育人精神”,通过开展“创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1)广泛开展“西鸡人精神”和“西鸡教育人精神“的学习讨论活动。
(2)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行为规范》和《教师文明用语》等方面学习讨论与师德知识竞赛活动。
(3)组织全校教师《师德承诺书》签字活动。
(4)分部门开展师德演讲和师德征文活动。
(5)开展师德满意度测评和“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选活动。
2、树立师德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学校将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讲师德,比风尚;讲业务,比贡献”的竞赛活动,通过文明学年、优秀备课组的评比等,形成全校教师比学赶帮、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学校将在教师节表彰一批文明学年和“十佳师德典型”。
3、强化师德考核,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学校把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一项重要内容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规行为的教师,在晋职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
(二)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打造学习型领导集体。
(1)学习方式
采取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和理论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集中学习:每季度2次,每次安排学习一个专题。
自主学习: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记好学习笔记。
理论研讨:适时举办理论学习研讨会,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学校发展重大问题进行讨论。
(2)学习内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秋季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和教育理论书籍。
2、深化改革,打造创新型领导集体。
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带头抓课改,强管理,搞教研,提质量。学校领导干部带头高质量听课,高效率评课;带头按照新课堂教学模式授课;带头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带头抓好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篇3: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课程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能发生了很大转变,教师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自我设计专业发展,提升自己各方面素养;学校应该努力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创设环境和条件,关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育教学实践为载体,以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一体化建设为重点,以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教师人力资源保障。
二、学校教师的现状分析及分层发展目标
(一)教师现状分析:
学校共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其它13人;教师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41人;教师本科学历68人,专科学历13人,中专2人,高中2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73人,50岁以上7人,35-49岁15人;学科人员:语文16人,数学16人,科学15人,社会政治10人,外语15人,信息技术2人,音乐美术3人,体育4人,心理健康1人,不任课13人。作为一所农村中学,,优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名教师不多,但学校年轻教师占绝大多数,教师专业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十足,可塑性强;学校传统固有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以及多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追求,学校各学科间教师专业水平整体均衡;学校课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不多,学科内教师存在差距,但每个学科都有1-2个专业水平相对过硬且具有辐射能力的教师。
(二)我校教师专业分层发展目标
总目标:在构建“健康文明和谐进步的学习共同体“的办学理念指引下,积极开展师德创优和教师社团建设活动,努力培育教师专业精神,打造健康文明、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爱心亲和的教师团队;遵循“会上课-上好课-有专长“三步走成长历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培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分阶段设计;同时以《蓬中教师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核心,创设“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专业成长氛围,打造“蓬中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第一层次目标: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对教学上缺乏经验但可塑性很大的年轻教师,促其较快接受教育新理念,向老教师学习好经验,较快地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
第二层次目标:对教育教学能力较强老师,通过校本研训使其尽快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技能,促其成长为骨干教师和校学科带头人。
第三层次目标:校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专家引领,挂职锻炼等,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
具体目标:教师通过专业发展的培训及研讨的参与,每个教师实现知识更新、专业道德、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优化。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
(一)学校策略和具体措施:
1、通过教师文化建设、师德创优活动、职工之家及教职工社团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2、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
(1)抓备课:
①实行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通过集体备课,举全校之力建立蓬街镇中学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教师建立并丰富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③开展“提倡终身学习,建设书香校园“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书目、赠送书籍、读书交流等,倡导教师多进阅览室、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④举办现代技术信息培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拓展备课资源、创新备课手段。
(2)磨上课:
①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
②实行课堂教学日志,引导和反馈教师教学行为偏差。
③建立学科听课小组,开展常态课指导反馈活动,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
④开展课例研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⑤举行校内一年一度的教学比武或基本功比赛,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3)促交流:
①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
②邀请专家、学者作教育形势和学科前沿信息报告;有计划谴派教师外出学习、挂职,让教师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考察、学习、教研,了解同类学校的发展现状,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从外部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也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③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民主生活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教研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④实行年轻教师导师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⑤依托五校研考平台,开展校际交流互助活动。
(4)倡反思:
①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不断成长。
②撰写教学案例,开展评比,汇编交流。
5、重课研:重视课题研究及指导特别是校本草根式课题研究工作,倡导人人做课题、课题校本化。学校每学年举行课题开题论证会、中期汇报会和结题报告会,邀请专家和有经验老师现场点评指导,大大提高老师的课题研究意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教师自我行动策略
策略:教师根据学校专业分层发展目标,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主管理,全面提升专业思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体措施:
1、自我诊断和剖析,确定发展目标。每个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思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全面自我诊断,剖析自身专业发展的薄弱点和优势点,从而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点;同时结合自身现状,制订专业发展自我设计方案。
2、本着“会上课、有特点“目标,每个教师申报、探索并实践个性化、特色化教学课题,挖掘培育自身教学个性和特色。
3、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自主管理,定期总结并积极展示自我专业发展成果,主动争取学校推广教学个性和特色。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起步阶段(20xx年3、4月)
制定讨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宣传动员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设计。
第二阶段:教师自我诊断,专业发展自我设计阶段(20xx年5月)
教师根据学校方案自我剖析,找准优势,明确不足,确定发展目标;积极申报个性化、特色化教学课题,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设计行动方案
第三阶段:立足校本研修、探索个性化教学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5月)
第四阶段:小结评估阶段(20xx年6、7月)
学校、教研组对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及个性化教学集体评估,进行阶段性总结。
第五阶段:改进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找出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凸现并形成鲜明教学个性或特长。
第六阶段:成果展示和推广阶段(20xx年2月-7月)
1、教师成果展示:收集资料、个人阶段总结、获奖论文、个性化成长资料袋
2、学校成果展示:原始资料、汇编成册、音像集、阶段总结、积极推广
五、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调整机构,将教务处改为教研处,下设教学处(负责课务、考试、成绩分析等)、教改处(负责教研教改、常规落实等)、教科处(负责课题指导、校本培训等)和课程开发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建立了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师专业组织,每个组织都有明确的校本研训活动规范和任务。
2、制度保障:
(1)探索建立发展性档案袋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自主管理业务档案〉〉和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记载和收集“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自主业务活动、作品、荣誉等方面,把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在自律和自信良性循环中成长。
(2)学校制定并完善《蓬街镇中学教师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蓬街镇中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蓬街镇中学校本研讨制度〉〉、〈〈蓬街镇中学导师结对制度〉〉、〈〈蓬街镇中学教师教学服务规范〉〉、〈〈蓬街镇中学动态评估办法〉〉〈〈蓬街镇中学职评推荐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和规范。
3、经费保障:只要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和活动,学校在经费上都给予充分保证;同时学校对教师校本研训实行津贴月考核制度。
4、时间保障:每个备课组的校本研训活动保证每周都有固定专门时间。
★ 工程汇报
【“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共3篇)】相关文章: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2022-09-02
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2023-10-18
水利工程建设自查报告2023-06-02
民生工程推进大会发言稿2022-07-24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2022-05-06
民生工程总结2023-07-27
优化设计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论文2023-03-30
工程管理部工作总结2023-09-08
工程审计工作方案2023-12-03
品质工程实施方案范文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