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时间:2023-10-17 07:58: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精选8篇)由网友“heligm”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篇1: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2、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3、能积极参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研究,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并说明它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的应用。【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共两部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各种面镜。文中共安排了两个活动,一个信息链接。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有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能够简要地描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能区别实像与虚像。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及像与物的左右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设计和制作实用的器具应用于生产和生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交流法,归纳总结法。【教学用具】平面镜,蜡烛(两根完成一样的),玻璃板,光屏,凸面镜和凹面镜。【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用过平面镜,你曾用平面镜做什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镜子叫平面镜?让学生回答。板书:3.3平面镜成像二、新课教学(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认识平面镜让学生结合P51的图3-26阅读课文,认识平面镜。2、活动1:镜前观像结合P52的图3-27,认真观察,并回答文中的问题。特别是对第二个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当走近时,像变大;当远离时,像变小。

指出:要想准确无误地找出真正的像,就要弄清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2] 下一页

3、活动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择器材:要根据需要。思考: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呢?2)进行实验:按P53的步骤进行。要注意认真观察,思考,并作出回答。根据实验观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完成文中的填空。现在,你能回答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吗?请学生阅读文中方框中的内容。师生共同归纳。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含义。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二)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应用。结合P54的图3-31,认识潜望镜工作原理。师生共同归纳平面镜的作用:成像和改变光路。(三)各种面镜让学生阅读课文,学习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把本节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四、巩固练习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2、做本节的基础训练。五、反思本节教学过程中,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设计得不够细致,考虑得不够全面,导致操作过程及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另,在习题中,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对平面镜成像作图存在意识不强,细节把握不到位,粗枝大叶的现象。这些在下节课要予以补充,纠正。

上一页  [1] [2]

篇2:3.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3.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目标】

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 [2] 下一页

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那么,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就要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在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向学生介绍光具座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指出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由于不同组桌面上的凸透镜的焦距不同,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得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测量,也可查说明书)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让其中一组把实验步骤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可行,给予肯定;如果不可行,应予以纠正。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让同学们进行实验。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做得最快、最好,要注意分工合作。5)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用自己的话把凸透镜成像规律表达出来。6)交流与合作请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实验研究的结果,看看得出的规律是否一致。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2、放大镜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放大镜的有关知识: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2)使用放大镜时要想让物体的像变大些,应怎么办?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或做过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思考:若两个凸透镜大小相同时,透镜的厚度对放大倍数有影响吗?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观察图3-50: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及用其观察到的像。二、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的学习进行归纳,特别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三、巩固练习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2、写出实验探究报告。3、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四、反思本节教学安排及设计还是比较充分的,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进行到结论的得出,学生做得既全面又准确,效果较好。五、板书设计

上一页  [1] [2]

篇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验探究中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在实验探究中能主动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实验现象作出总结。

3.能在实际中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收集数据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

2.难点

(1)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实验法、多媒体。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板,跳棋子、光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是有倒影的桂林侗族的风雨桥;一幅是跳舞的女孩在练功镜前矫正姿态……

师:平时,我们在哪些还见过类似的现象?

生甲:早亡起床在梳妆镜前梳头;

生乙:超市里货架后面放的镜子里也有同样的货物;

生丙:测视力时通过前方的镜子来观察视力表;

……

师:以上都是平面镜成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

板书:第二课时光的反射(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新课教学

师: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面上的平面镜,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大家可以从外形、构造、成像特点等方面进行观察。

生:仔细观察平面镜。

师:从第二组第一位同学开始轮流依次回答,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说出你的发现,注意听清别人的发言,不能重复。

生甲:平面镜的表面是平的,非常光滑。

生乙:平面镜是由玻璃做的,背后镀了一层东西。

生丙:平面镜可以成像。

生丁: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一样的。

生戊: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生己: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远小近大。

生庚: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可能相等。

师:同学们的观察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外形特点、材料特点、成像特点,对于平面镜成的像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像的大小和物一样大吗?

生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吗?

生丙:平面镜是如何成像的?

师:你们猜呢?

生丙:像的大小和物一样大。

生丁:像到平面镜距离跟物到平面镜距离不相等。

师:要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怎么办?

生:实验探究。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观察,写出你认为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根据你的假设,思考你该怎样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研究,记录

实验的数据和现象,归纳平面镜成像特点,下面按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探究,答疑解困。

师:好,实验做完了.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进行交流,每一小组派一个同学发言,说明你用什么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生甲:我们用了两个棋子,一个A放在薄玻璃板前的格子纸上,用另一个棋子B移动使它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一样大,然后数A和B到镜前的格子数一样,说明距离相等。

生乙:我们本来认为近大远小,叮是我们发现棋子A放在玻璃前不同远近的地方,B棋子总可以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始终是一样大。

生丙:我们在棋子A的中心位置用笔画了一个点,在棋子B的中心位置也画了一个点,把两个点用线连接,用直角三角板量度,发现两个点到玻璃的距离相等且垂直于玻璃,说明物像等距,且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怎么验证?

思维点拔:实像会成在光屏上,虚像不会成在光屏。

生:用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看能否观察到棋子A的像。

师:大家动手实验,并说说你的结论。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因为光屏上承接不到像。

师: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归纳、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生: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板书: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师:平面镜的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出示一支点燃的蜡烛。

师:看到燃烧烛焰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你们能看到。

全体学生举手,生:因为烛焰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进入我们的眼睛。

教师把蜡烛放在平面镜前。

师:现在看到烛焰的像的同学请举手,为什么你们能看到?

部分学生举手,生:因为烛焰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

师:另一部分学生你们为什么看不到?

生:因为反射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课件演示模拟平面镜成像原理:一个发光的物点发出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后进入眼睛,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一个像点。一个物体由无数个物点组成,每个物点都有对应的像点,无数个像点就组成了像,虚像是由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再用纸条模拟平面镜成像过程,教师在黑板亡边讲解边演示。如右图所示。

师:前面同学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左右相反是因为参照物不同的一种不准确的说法,而近大远小是因为视角不同。

课件演示视角图。等高的物体当离人眼远近不同时,所夹的视角不同,近时视角大,所以我们觉得它大,反之则认为它小。

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生甲:潜望镜。

生乙:牙医用平面镜观察牙齿。

生丙:房间的一堵墙用平面镜装饰,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

生丁:许多城市大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装修,大楼外观更加华丽,可"美化城市。

师: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修有什么缺点?(或者说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生甲:会产生镜面反射,强烈的反射光线会影响某个位置居民正常的休息。

生乙:会产生光的反射,暴露了居民家的隐私。

师:玻璃幕墙反射光线,会影响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休息,这就叫光污染,已经引起了环保部门和建筑设计部门的重视,如何防止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

生甲:在面向居民住宅区的大楼外墙装修时不用玻璃幕墙。

生乙:在居民住宅区也安装一个大平面镜反射光线。

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将视线与讲

台齐平,你能看到我放在讲台下的东西吗?

生甲:看不见。

师:我给你一面镜子,谁来帮助这同学?

生乙用镜子在讲台上方不断改变角度,最后使生甲看到讲台下方的粉笔盒,如图。

师:在刚才实验中,平面镜作用是什么?

生乙:改变光路。

师:刚才平面镜与水平面成多少度角?

生乙:45。

师:大家讨论归纳一下平面镜的应用有几方面?

生:平面镜的应用:①可以成像。②可以改变光路。

板书:平面镜的应用……

让学生阅读课本P55信息窗,了解弯曲镜子包括凸面镜、凹面镜和“哈哈镜”,弯曲镜子也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要求学生课后查资料了解“球面镜成像”。

让学生阅读课本P56信息窗,了解分拣信件的装置及工作原理;

传送带将信件送到强光源前,感应器接收从信件上邮政编码部分强光反射的光,并转换成电信号,送人电脑识别,电脑将信件按邮政编码分类。

三、归纳小结及学生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本节课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得出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平面镜的两种应用。

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四、课后练习

1.课本P56―57,作业:2、5。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光的反射(二)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到平面

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路。

(2)成像。

六、课后反思

篇4:4.4 点击新材料[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4.4 点击新材料[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和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

2、经历上网、进图书馆、作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学习查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研究问题的方法,感悟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今天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内的成就的兴趣,激发他们为人类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四部分: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形状记忆合金,隐性材料。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交流、讨论、提问的活动方式进行,课前可让学生通过上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得与教科书上“点击”的不同的新材料及其应用带到课堂上交流。教师也要准备一些新的内容,参与学生交流讨论。本节课留给教师和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本节课还要求讨论新材料的应用,在改变人类今天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哪些作用,要能做到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这几种新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难点是作为农村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在自己查询这几种新材料有关知识方面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阅读、交流、讨论、提问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它们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面,我们点击几种新材料,初步认识它们。

板书:4.4 点击新材料

二、新课教学

板书:1、纳米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一、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

就象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做了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磁性材料也是如此,象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并在纳米空间认识自然、创造一种新的技能。比如进入血管的机器人很小,将来它要工作的工具就必须是纳米材料。最近,科学家已经发明了纳米铲子、纳米勺子,血管机器人可以在血管里用这些工具来进行操作,这就是纳米工具,绝不象现在工具这样。

纳米技术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纳米材料的制造技术,纳米材料向各个领域应用的技术(含高科技领域),在纳米空间构筑一个器件实现对原子、分子的翻切、操作以及在纳米微区内对物质传输和能量传输新规律的认识等等。但是,我们不要把纳米技术仅仅看作是纳米材料,也不能把纳米材料仅仅理解为是纳米粉体。纳米粉体仅仅是纳米材料的'一个内涵,实际上纳米丝、纳米管、纳米线、纳米电缆、纳米薄膜、三维纳米块体、复合材料等等都是纳米材料,范围相当广。另外,纳米材料不单纯是固态的,也有液态,例如纳米水,用高频超声处理,使水分子结成小汽团。

板书:2、超导材料

[1] [2] 下一页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超导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物质在超低温下失去电阻的性质称为超导电,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称为超导体,超导体在电阻消失以前的状态称为常导状态,电阻消失以后的状态称为超导状态。

早在19,荷兰科学家昂尼斯用液氮冷却水银,当温度降到零下269摄氏度左右时,发现水银的电阻空气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所有具有这种零电阻的材料称为超导体。

超导体具有两大宏观特征,即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零电阻是指可以输送大电流不发热,几乎不损耗能量;完全抗磁性是指即当超导体处于超导状态时,超导体内部磁场为零,对磁场完全排斥,但当外部磁场大于临界值时,超导性被破坏。

我们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把电阻突然降为零时的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如果把电流、磁场、压力等参数维持在很小的值,在这一条件下的转变温度称为超导临界转变温度,用Tc表示。

超导材料的特点:

(1)当温度低于Tc时,直流电阻为零;

(2)当温度低于Tc时,材料具有完全反磁性;

(3)当温度低于Tc时,材料具有量子效应。 因此,如何提高T,成为超导材料能否在工业中得到应用的技术关键。

(如果把电流、磁场、压力等参数维持在很小的值,在这一条件下的转变温度称为超导临界转

[1] [2] 下一页

篇5:5.1 认识分子[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5.1 认识分子[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大多数分子直径约为10-10M。

2、通过对宏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借助猜想使学生初步认识分子是物体中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通过看图与计算活动,使学生感悟分子的大小。

3、对微观世界发生兴趣,乐于探索粒子的奥秘。

【教材分析】

本节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分子概念,通过对宏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提出自然界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问题,然后介绍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和其他科学家的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由此提出分子概念。这里的分子概念是初步的,不要求介绍分子动理论的内容(那是第六章的内容)。

本节的后半部分主要介绍分子的大小,以加深对分子的了解,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参与教科书介绍的`有关活动(如油膜实验)和作业计算,具体了解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教学中应使学生逐步体会猜想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并指出我国古代思想家在这方面也曾作出过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1、分子的概念,分子的大小。

2、感受宏观物体都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

【教学方法】讲解、阅读、讨论、分析、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借助文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板书:认识分子

二、进行新课

1、学习德谟克里特的猜想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这个关于物质组成的最有影响力的猜想,同时了解原子的意思:不可再分割。

2、什么叫分子?

1)让学生自学课文,知道: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自然界中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认识到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让学生阅读“信息浏览”,了解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物质结构思想。

3、分子的大小

1)运用类比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分子很小,用一般的显微镜无法看到,大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要求学生知道其测量思路,计算方法。

三、归纳小结:让学生自己对本节所学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

2、做本节基训。

五、反思:由于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其想像力。本节要求不高,练习中学生表现较好。

篇6:5.2“解剖”原子[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5.2“解剖”原子[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微粒,知道电子的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结构的探索;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原子核内还有质子与中子。了解今天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尺度。

2、通过观察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前人探索原子结构的途径,运用猜想、实验等方法,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3、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使学生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从而让学生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

【教材分析】

电子的发现是关键,它的发现说明原子虽小,也是可分的,它的内部不仅有带负电的电子,还应有带正电的部分,这正电与负电是怎样配置的,引起科学家的猜想与探索,由此出现了原子的各种模型。

在本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和相应的图,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原子的结构,再结合看微观世界尺度图,使学生了解原子层面在微观世界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

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微观世界的尺度。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讲解、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复习上节学习的分子的有关知识。

2、提出问题:还有比分子更小的微粒吗?

板书:“解剖”原子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原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知道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知道分子有多原子分子和单原子分子。

2、电子的发现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知道电子及其特征,知道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3、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会辩证思考,知道关于原子结构的两种典型的模型。

物理模型是在一些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想像、类比等论证提出的,它是否正确,需经实验的检验。

2)指导学生阅读“信息链接”,知道放射现象及三种射线。

4、质子和中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知道原子核也是有结构的',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了这点。

知道质子和中子各自的特征。

5、原子的结构

1)让学生自主归纳,对原子的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

2)知道到目前为止发现并已得到确定的粒子有800多种。

3)质子和中子等也有内部结构,它们是由“夸克”组成的。

6、微观世界的尺度

结合图5-16,让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尺度形成一个大致的认识。

三、归纳小结:让学生自己对本节所学进行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

2、做本节基训。

五、反思:由于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其想像力。本节要求不高,只是让学生对原子的结构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练习过程中,表明学生对原子的核式结构已基本掌握并能用于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篇7:3.1 光世界巡行[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3.1 光世界巡行[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和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二、本章特点本章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无论整体还是局部,大多按照现象DD规律DD应用的线索编排,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2、突出探究,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造了条件。本章有完整的探究一个,实验探究三个,四个探究引领学生认识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本章6节共安排了14个活动,平均每节2~3个,外加四个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动手机会,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造了一定的条件。3、精简了与小学《科学》重复的内容,如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等,使初中光学内容更加精炼。【课时安排】全章共6节,打算用7课时:每节1课时,实验与制作1课时。

3.1 光世界巡行

【三维教学目标】1、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基色。了解颜料的三原色。2、能根据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原理,了解设计实验,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和颜料的各种颜色都可以由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3、能积极思索一些有关光的本质的问题。如:光究竟是什么?所有的光都是可见的吗?对盲人有一份关爱之心。【教材分析】在实施这一节教学时,首先展示光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通过光可以看见物体,能够感觉到色彩,能够感觉到对生物的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乃至生活居住的环境的改变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些教学激发学生对光知识学习的兴趣。本节共有两部分: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揭开色彩的奥秘。安排了三个活动,三个信息浏览,一个信息链接,一个课外活动。【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光的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基色,知道物体颜色的奥秘。2、难点:能根据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原理,了解设计实验,验证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和颜料的各种颜色都可以由三基色和三原色混合而成。【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交流、阅读理解。【教学用具】三棱镜、手电筒、透明的有色胶纸。【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首先,让大家齐读“章首小诗”。提问: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板书:3.1 光世界巡行

[1] [2] 下一页

二、进行新课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1、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讨论,从自己的生活中,列举应用光的例子。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文P40的图3-1、2、3、4、5、6六幅图片,认识光的有关应用。2、指导学生结合图3-7、8两幅图片,阅读信息浏览。通过观察阅读,要知道:光能够产生压力,彗星大尾巴的形成原因。(二)揭开色彩的奥秘光有许多特性。自然界物体的各种颜色都源于光,现在,让我们来研究光的色彩。1、活动1:分解白光使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发现,这一束光被分解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包含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这上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6年首先发现的'。在此,可向学生介绍“复色光”和“单色光”的概念,并指明生活中的光多数是“复色光”。为下面学习物体的颜色奠定基础。这个活动告诉我们,白光是由上述七种色光组成的。2、活动2:营造斑斓的色彩在三只手电筒上分别蒙上红、绿、蓝三种透明纸,将手电筒发出的三束光投射在白纸上,请同学们观察纸面上有几种颜色?在此,可向学生介绍“光的复合”现象。通过这个活动,你对色彩有什么认识?实验表明: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基色”。3、活动3:观察苹果的颜色用绿色光照射在红苹果上,你看到的苹果是什么颜色?请同学们根据观察的情况回答。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信息链接。通过学习要知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一般物体并不是单色的。在此,可向学生介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然后,结合实例进行巩固练习。4、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认识颜料的三原色,5、指导学生阅读信息浏览,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是不可见光。在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红外线、紫外线的特征及其应用。三、归纳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文P44的“自我评价与作业”。2、完成本节基础训练。五、反思本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活动较多,在活动中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

[1] [2] 下一页

篇8:1.3 尝试科学探究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1.3 尝试科学探究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三维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2、经历摆的奥秘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欲望,乐于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与他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愿望。【教材分析】这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操作、讨论。实验中,不要过分要求严密(例如,规定怎样测量线长、规定摆动次数、规定实验顺序和总结报告格式等)【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难点: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讲授法。【教学用具】铁架台、细绳、砝码、秒表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常用的手表、闹钟等有没有不准的情况发生?虽然现在有各种钟表,但是人类最早的钟表是利用机械装置做成的。最典型的时钟就是文中所说的摆钟。板书:尝试科学探究二、新课教学教师: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探究。下面结合文中所说的“摆钟”的课例,我们来探究“摆”的奥秘。1、提出问题教师:对这个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摆钟的快慢与摆的摆动快慢有关,摆动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呢?板书:摆动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让学生猜想、假设。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和讨论,归纳出可能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

[1] [2] 下一页

板书:一、可能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

1、摆锤的轻重。2、摆的长度。3、摆动的'角度。……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为了检查同学们提出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我们必须设计一个探究方案。为此,我们首先是要对摆钟进行简化,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个砝码代替钟摆,根据同学们提出的几个可能的假设进行实验探究。由于细线、砝码的轻重、摆动的角度都可能与摆动快慢有关,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采用变量控制法,即:控制一个量或几个量不变,研究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再使两个量中的一个不变,研究剩余的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请同学们讨论实验方案。板书:二、实验方案和步骤。1、用同样长的细线,分别挂上大小砝码,让它们摆动相同的角度,比较摆动一次的时间。2、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挂同一个砝码,让它们摆动相同的角度,比较摆动一次的时间。3、把同一个摆拉开不同的角度,比较摆动一次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时间测量问题。我们可有两种方法:一是测量单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直接测量);另一个是测量单摆在摆动同样多的次数所用的时间,然后进行比较(间接测量)。如果采用直接测量的误差比较大,而间接测量的误差较小,一般采用间接测量。请同学们利用器材进行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填入书中或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讨论分析与论证:对所测量的数据要进行分析和论证,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把自己得到的结论写在书上。看看各自的结论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大家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板书:三、探究结论1、摆动快慢与摆的轻重无关。2、摆线越长,摆动越慢。3、在摆动的角度不大时,摆动快慢与摆动的角度无关。进行评估:探究结论是否可靠,要进行反思。反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方案是否得当,过程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正确,结论是否能得到实验数据的支持,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请阅读“信息浏览”内容,看看伽利略的探究过程、探究结论与我们的方案、结论有没有一致性。讨论归纳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流程: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探究过程,归纳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要素,并用图示的方法呈现出来。然后阅读教科书,分析为什么书上把科学探究过程的七个要素中的“交流与合作”放在图的中央。通过这个科学探究过程,你对物理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板书: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三、课标落实情况反馈要求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报告,报告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简要说明探究结论,总结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一般流程。要求学生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有兴趣的同学还可完成“课外活动”的探究。四、巩固练习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五、反思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是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已认识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独立进行探究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实验方案的设计,语言的表达等,这些在平日的教学中,作业练习中,都要加强,也可进行一次专题教学。六、板书设计【课程资源】

上一页  [1] [2]

[1] [2] 下一页

[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5.3飞出地球 5.4 宇宙深处

八年级物理上《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初中物理《走进色彩世界》教案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

《生活中的趣事》优秀的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安全标志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数字》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真菌》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第1章 走进物理世界知识点

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3.3平面镜成像[粤沪版八年物理上](精选8篇)】相关文章: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交往实效性的策略论文2023-05-04

寒假初三物理三个阶段复习计划2022-05-26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说课稿2022-09-11

《平面镜成像》优秀的教学设计2022-06-25

人教版初中物理平面镜教学设计2023-12-22

平面镜成像教案2023-02-16

物理光的现象总结学习方法2023-05-12

初中光现象知识点总结2023-07-18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说课稿2023-03-06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2023-01-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