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道都江堰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柚子快跑”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拜道都江堰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拜道都江堰散文
拜道都江堰散文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市这句广告语因准确传神反映了其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已脍炙人口广为传播。相隔20多年再次游历,读岷江清流上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水利工程,我深感是拜水、更是在拜“道”了。
去年秋天有机会陪同北京的几位大学老师去成都,没有顾上到以“天下幽”闻名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去“问道”,只走马观花浏览了都江堰工程,虽时已过半年,但我眼前仍常涌动着那一川的碧水。
都江堰的水应该被膜拜!
因开凿分流引水的宝瓶口,玉垒山被劈开一条通道,切分下的小山包叫离堆,传说开凿都江堰的李冰降服了岷江孽龙锁于其下的伏龙潭,后人便在离堆上建了座伏龙观祭祀。登观望去,玉垒山堆绿叠翠,半山上纪念李冰及其子的二王庙红檐朱柱,突兀在绿树丛中,犹如画龙点睛,让这青山顿然充满了人气和灵气。山脚下的岷江水浩浩荡荡碧绿汹涌,被离堆分流后,大半从宝瓶口高唱着流入成都平原,浇灌了1000多万亩农田,超出需求控制的那部分入外江,直走酒城宜宾汇进了长江。单看风景,这绿如翡翠充满激情的水就让人陶醉!
经溢洪排沙的飞沙堰溯流上行三四公里,就是解决江水自动分流的关键工程鱼嘴分水堤。倚栏而观,确如一条大鱼迎水伏卧,将宽阔的江水很自然的分为内江和外江。距鱼嘴不远处有座长约500米的`跨江安澜钢索桥,站在桥上,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这渠首工程三大部分历历在目,清风悠悠拂面,不尽江水滚滚,人的思绪也跨越时空的漫游。
都江堰建于先秦,定名于宋,历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效能,这一工程堪称举世无双。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这样的评价的确有理。
都江堰是大智慧的体现。一个地方官上任没有搞形象工程没有用心思去结人脉,首先以地方之力修建了这根除水患为民造福的工程,李冰由此成为了万世敬拜的“神”,这是做人的大境界。都江堰由渠首工程、附属工程、渠系工程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体系,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系统化。人要做一个决策、办成一件事也许并不难,但将其放在大的系统中放在时间长河里考察,能经受住考验并能给人以启示,这需要能看到大趋势并能系统化思维的境界。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都江堰没有雄伟的大坝,朴实无华得“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但却让桀骜不驯的江水完全顺从了人的意愿,应该说“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三字经、“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格言,因势利导,人水和谐这已达到了哲学的高度。“大道无形”,在这里,我们没有看到宏伟壮观的形象,却能感受到高屋建瓴的力量,感受到“上善若水”的启迪。
看起来很简单,但这最后的简单表象是前端一系列精思妙想设计的结果。现在我们许多人也常说最好的管理是简单,但到底什么样才是简单、是要那些环节那些人简单、要怎么样去实现简单,大家都简单了要做的事本身就简单了吗?这些都应该思考和研究,都江堰启示着我们。
没有能问青城山宗教的“道”,但都江堰的水给了我生活“道”的启示。学管理,学科学,都江堰就是一部活教材。
篇2:拜水都江堰作文
拜水都江堰作文
一提到都江堰,便让人想到那宏伟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润千里沃土,铸就了今天美丽的天府之国。这个暑假,我有幸再次走近都江堰,再睹他的芳容。
站在大门口,一座红砖碧瓦、雕梁画栋的大门映入我的眼帘。门的正上方,是用行书写的“都江堰”三个字,写得龙飞凤舞、字字传神,仿佛能看到蜿蜒的岷江水和秀美的.青城山,让我想起古人“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意境来。
进入景区大门,扑向我们的是一片翠绿,道路两旁是高高的大树,都长得挺胸抬头、傲然威武、郁郁葱葱,好像两排守卫都江堰的武士。习习的清风迎面扑来,脸上、手上都有了一缕清新的感觉,仿佛身体也轻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
沿着道路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安澜索桥。踏上索桥的第一步,脚下就开始不停的发抖。继续往前走,那摇摇晃晃的桥身打断了我的思绪,桥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坠落下去,再加之桥下那滔滔江水,不禁让我心底生起一缕寒意。前半截路,我小心翼翼,脚像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后半截路,我鼓足了勇气飞奔过去。过桥之后,回头再看安澜桥,一颗悬着的心仍然怦怦在跳,可是我一种胜利的感觉,因为这次过安澜索桥让我收获了心惊肉跳的刺激和安然通过的喜悦。
过了安澜索桥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鱼嘴。这片陆地像鱼的嘴巴,伸向宽阔的岷江水,将其一分为二,所以人们形象的称这里为“鱼嘴”。这清澈的河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仙女像施了魔法一样,自觉地分开了,分水之处泛着雪白的浪花和层层涟漪,十分壮观。这里人山人海,每一个人都像在挤热活呢,居然还有人在这里游泳呢!
晚上,当我回味这次都江堰之游时,我的心依然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不得不说都江堰“好”,不得不说都江堰“美”。
篇3:道一声,拜
光阴斑驳,摆不掉世事变幻的迷惘。我按捺寂寞的彷徨,想到却只有孤独才能明白孤独。
忽然好像让一切都静止为永恒,留住一瞬的笑语温馨。
那些仿佛一阵风,夹杂着哀伤又一去不复返的昨天,浩浩荡荡的穿过我单薄的青春,留下的,伤感。
偶尔的伫立想起的风景。
长听人说,路途上的遥远不算什么。
但他却不知道遥远的旅途会影响心的距离,长久的距离会是沟通无法连接,相异的风景阻碍了交流。
我懂得我们谁都没错。
都一直在真心的付出。
只是,陌生的旅途,孤独的思念,
人都会感到脆弱,感情的无从寄托终变成陌路。
背后是卑微和忧伤到麻木的影子,我轻而过,笑而散。
我翻到最后一页。
道一声,拜。
初一:miss子晴
篇4:都江堰散文
都江堰散文
一
大巴车刚一驶进都江堰市,导游便让人们观看车窗外一道奔腾不息的清流。那湍急的流水,似蕴含着千军万马之势,一路顺着十几米宽的河道撒野狂奔,大有想挣脱河道的羁绊束缚之势,翻腾咆哮,声声如鼓,震颤大地,激荡人心,把人们长途颠簸之后的疲惫、困倦顿时驱赶得无影无踪。导游说这就是从宝瓶口流出来的岷江水,两千多年来这些岷江水通过密如蛛网的灌溉渠,不舍昼夜地滋润、灌溉着成都平原的每一寸土地,使原本饱受岷江水患的巴蜀之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了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这盖世的奇功,当归属于秦昭王时期的蜀郡太守李冰,归属于修建水利工程的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
李冰,一位战国时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的杰出的水利专家,一位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恪尽职守、造福于民的蜀郡太守。都江堰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就是他任蜀郡太守时亲自设计和组织兴建的。千百年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顶尖水利专家,凭借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经验,对都江堰工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与探讨,但到头来仍是一头雾水,满脸困惑,百思而不得其解。专家们面对这天作之合的旷世工程,纷纷扼腕叹息,又统统颔首称道。他们想不明白也搞不清楚,在两千多年前那样一个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年代,李冰面对苍茫天地间山岭耸峙、江水横流的一派原始景象,是如何规划设计,如何丈量勘测,才能在脑海里绘制出这样一副经天纬地的宏伟蓝图;是如何精确施工,如何督导组织,才能成竹在胸地保证了这一繁杂浩大的工程得以完工,才能科学合理地避免了含沙量极高的岷江水不至于出现沙石淤积堵塞河道的种种难题?那看似简单的“深淘滩,低做堰”的“六字诀”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八字箴言等一系列的治水宝典,又是如何总结出来,如何付诸实施的?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人类历史进步到了今天,科学技术已日臻完善,然再高明的水利专家面对古老的都江堰,都提不出任何修改和完善的更好办法。
导游的讲解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她把一系列攫取人心的谜团抛给大家,让人们饶有兴趣地带着无限的联想与思索去心悦诚服地拜访都江堰,去脚踏实地感受都江堰。
我就是怀着一种这样的心情走进都江堰的。
二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的功用早已废弛,而直到今天都江堰还在为民输送着汩汩清流。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当我站在都江堰的分水鱼嘴处,细细回顾着前边所见到的一幕幕壮观景象时,我真的体会到了先生说这句话的含义,也真的被古人伟大的智慧和这项惠及子孙万代的水利工程所折服、震撼,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满满的敬佩之情和深深的敬仰之意。望着眼前滚滚而来的岷江水被分水鱼嘴像裁剪丝绸一样一分为二,水位高者转一弧形的弯后浩浩荡荡地流入外江,水位低者翻卷着大大小小的浪花顺势咆哮而下流入内江,水中的泥沙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外江里。这是都江堰的第一次分流,也是第一次泄沙。水被四六、沙被二八分成后,六成的江水裹挟了两成的泥沙流经内江时,被飞沙堰再次分流和泄沙,剩下的水则一路跌宕着流向宝瓶口。顺着内江而来的江水在宝瓶口处再一次地被分流分沙,流过宝瓶口的内江水便顺着四通八达的沟渠流向广阔的成都平原,灌溉着数以千万亩的沃野良田。从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岷江,一条岷山雪水汇聚而成的澎湃江流,一路从陡峭的群山怀抱中夺关闯隘奔涌而来,它那桀骜不驯的天性竟被一道堰堤所改变,所驯服,像一个听话而又温顺的孩子乖乖地流入宝瓶口。宝瓶口,一处由母体玉垒山和与之分离的子体离堆所构成,一个人工开凿了八年才得以完成的巨大工程,一个用火烧水冷和锤头、凿子一下一下敲击而成的口径,它像咽喉一样严格控制着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并把水中的泥沙再次甩到宝瓶口之外的岷江里。
望着滔滔不绝流经宝瓶口的江水,我欣赏的何止是此处绝妙的风景,我为古代先人们那股坚韧无比的毅力所惊叹,更为他们两千多年前所拥有的道法自然的高超智慧所叹服。蓦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背斗笠,手握长锸的长者。此刻,他正站在江边,望着滚滚而来的江水含笑点头……
据说当年日寇侵略我国时,为了破坏我们的后方供给,竟企图炸掉都江堰。然当数架敌机飞临都江堰上空时,却根本找不到都江堰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茫茫江水里,一条纵向堤坝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那哪是堤坝,而是一道露出水面的狭长的天然山脊。倭寇或许认为堰是横在江心的大坝,却全然不会想到我们都江堰的设计者却是在江心中间纵向修建的堰坝。
顺着导游的指引,我迈步走上了被誉为中国五大古桥之一的“安澜索桥“,脑海里蓦地浮现出了一句古谚语:“走过天下路,难过岷江渡”,由此可见岷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凶险异常的河流。“安澜”,安度狂澜。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古桥原是竹索和木板搭建而成的桥,现早已变成了钢索桥,其牢固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使这样,行走其上,桥身仍是摇晃得厉害,且越是小心翼翼,越是进进退退,桥身就摆动得越厉害。胆战心惊之间,我举目遥望北方,但见一脉宽阔的江水正汹涌澎湃地奔涌而来,那腾起的水雾、泡沫和着雪水裹挟的寒意竟顿时让我清醒了不少。手抓粗壮的钢索,立于江心的位置,转身回望南边那一道道闪亮的灌溉渠,整个都江堰的全景尽收眼底。此刻,我豁然明白了整个都江堰工程的流程,深刻体会到了都江堰的伟大之所在。难怪导游说岷江是四川的母亲河,都江堰是四川的生命之源、之根。没有李冰和成千上万的劳动者,哪有天府之国的繁荣;没有都江堰这样的神来之笔,哪有四川平原的昌盛?此刻,我也想到了与都江堰修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灌溉系统,想到了几千里之外的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但这些水利设施却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败,或阻塞,慢慢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而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任沧海横流,朝代更迭,至今仍亘古不变地发挥着其原来应有的功效,在向世界默默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随即,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出的是一种激情豪迈的感觉,体内的血液顿时似岷江的雪水一样澎湃激荡起来,大有一种纵情高呼的冲动感,但我还是极力克制住了这种冲动,我怕我的一声大喊,惊醒了或许正在树荫下小憩一会的李冰父子,惊醒了那些烈日下正在休息片刻的芸芸河工……
三
立于二王庙前,我思潮起伏。
我在想,人们为什么在高高的玉垒山顶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像供奉神明一样地供奉着李冰父子,对其虔诚尤加,顶礼膜拜?又为什么让一个蜀郡太守享受到帝王一样的人间香火,还凭空为其设想出一个儿子让其永远薪火相传?其实,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蜀郡太守,论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的省长。像这样官阶的人,两千多年来,泱泱中华,数不胜数。然真正像李冰这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人,却又屈指可数。李冰任蜀郡太守四十年,竟有三十年的时间在整修水利。仅凭这一点,试问哪一朝哪一代的哪一个官员能够做到?一个视人民的利益高于天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人,人民自会把他像神一样供奉,像帝王一样看待。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人们膜拜自己同类中更像一点人的人。把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了。”
离别都江堰的那一刻,我禁不住再次回首遥望这一举世无双的人间奇迹。突然,臧克家老先生《有的人》中的诗句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篇5:拜水都江堰游记的作文
今年暑假,我们与朱子熙一家来到四川游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旅了。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走过一条郁郁葱葱、树木丛生的林间小道,治水三大法宝呈现在我的眼前,中间横卧着四根铁柱,叫做卧铁,是淘沙的标度尺,四周放着的物体,叫竹笼,里面放着鹅卵石,用来拥水挡水,竹笼旁放着几个马扎,是一种木头做成的三角架,用来防止竹笼被冲走。
我们继续向前走,远远地望见了宝瓶口和飞沙堰。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而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三大功能。沿着窄小的木质栈道前进,来到了一座长长的吊索桥,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护栏往前走,有惊无险地过了桥,不一会儿就到达了鱼嘴。它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看上去就像大鱼张开的嘴巴,有趣极了。我们坐着观光车向前行驶,爱到了供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庙。我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坐在椅子上休息,吃着香喷喷的烤肠,正准备喝口水,竟然发现一只可爱的蜗牛神不知鬼不觉地爬进了我的杯盖,我盯着这个“不速之客”,小蜗牛见我看着它,也抬起头来好奇地打量着我,那样子太搞笑啦!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青城山,这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仿佛是一个人间仙境,我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几条清澈的小溪,一两只忽飞忽落的小鸟,很快就到了月城湖,湖面平静光洁,仿佛一面透明的镜子,偶尔有几条小船经过,泛起阵阵波纹。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乘坐索道的地方,在缆车内向外张望,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目不暇接。爬了很多级台阶,累得筋疲力尽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青城山的最高处——古色古香的老君阁。老君阁耸立在云雾之间,显得高大、雄伟。参观完这里,我们就从另一条山路下山了。一路上,我们还游览了祖师殿、天师洞、五洞天等景点,我们在陡峭、险峻的山路上一步一步的前行,山路上的石阶因为年代久远有些滑,我差一点儿就摔了一跤。我鼓起勇气继续前行,终于走到了前后山两条路的交汇处——月城湖。我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振奋起来,激动地向前跑去,一鼓作气跑下了山,古朴的山门终于出现在眼前。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心动了吗?快和我一起来领略都江堰的神奇、青城山的深幽吧!
篇6:拜水都江堰游记的作文
汹涌的江水,幽静的山林,它是人类文明的奇迹,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是灌溉成都平原的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就是都江堰。现在细细想来,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刚下车,驻足于都江堰的大门前,就能隐隐约约听到些水的哗哗声,进入一段林荫小道,四周满是鲜花与小草,我沉醉于这美好的时光中,尽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如果说前面我的心绪懒懒的,那现在,看着眼前那奔腾的江水,耳边充斥着江水的咆哮声,我被深深震撼了。这江水仿佛有一股磁力,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它与大海的深沉、广阔不同,它与小溪的渺小、清澈不同,它与湖泊的宁静、安详不同,它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每一股水都精神焕发,拼尽全力向前奔跑,谁也不甘落后,这情景真如同万龙戏珠。滔滔的岷江水奔着奔着,遇到了鱼嘴,“唰”的一下裁割为二,向着远方直蹿出去。紧接着,内江那一股股江水绕了一个弯,被一道矮矮的堤坝略微阻碍了一下脚步,这就是飞沙堰。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江水中的泥沙被急流裹挟着越过飞沙堰进入外江,这样,飞沙堰就起到了排沙的作用,古人的设计真是太巧妙了!内江水继续向前奔流,穿过狭小的宝瓶口,最终进入成都平原,灌溉万顷良田,使四川成了富饶的天府之国。
我越看越入迷,简直不知道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吸引过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我国五大名桥之一的安澜索桥之前。放眼望去,对岸树木郁郁葱葱,随着山脉连绵起伏。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走上了安澜索桥,脚下是脱缰野马般的滚滚江水,你绝对不敢低下头看一眼,那情景会使你提心吊胆,索桥摇摇晃晃的,我踩着有节奏的步伐,一摇一摆地通过了索桥。都江堰的.名胜真是数不胜数,矗立于山峰之上的二王庙、高大巍峨的伏龙观、美丽幽静的松茂古道……个个都是令人叹为观止,久久不忍离去!
游完都江堰,我对古人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李冰的主持下,我们的祖先历尽千辛万苦建起的都江堰,穿越两千年的时光,依然屹立眼前,至今还在造福人类,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我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了!
篇7:都江堰写景散文
都江堰写景散文
水是岷江水,从遥远的雪山峡谷奔来,一路风尘仆仆,演绎着摧枯拉朽的凌厉气势。在这样奔放的岷江面前,聆听着排山倒海似的波涛声,注视着那乱石穿空的豪放劲儿,你会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膜拜。
安澜索桥很高,桥索由麻绳、铁链和竹篾编成,桥身由木板铺就。走上去,晃晃悠悠,桥身随着一些人的步履猛烈摆动,越裹足不前,摆动似乎越大,内心越加恐惧。我根本不敢看下面的江水,那卷起千堆雪的波涛,让我倍感惶恐,惊叹。我好担心,那颠簸的.索桥不稳当,会把我在瞬间抛入岷江中。我只能扶着右手边的桥索,战战兢兢地迈过去。
都江堰是秦代建造的水利枢纽,水利设施自然是这里的主角。竹笼和杩槎,这就是都江堰的特色。竹笼以当地产慈竹、白甲竹编织而成,内装卵石,用以护岸、做堰。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时就采用了笼石之法,工程简易,费省效宏,至今仍在防洪中广泛使用。杩槎也称“闭水三脚”,常用于截留、防洪,调剂水量,围堤抢险等。用原木做成三脚架,架间用檐梁连接,再向水面插签子,置竹笆,加培粘土即成。使用灵活,拆卸方便,杩槎属于功效极高的治水工具之一。
李冰作为秦国的蜀郡郡守,没见到留下什么诗文,什么文治武功,但是,他留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代代传下来,至今仍然灌溉着川西的土地。秦代的东西,除了长城,就是都江堰了。长城在历史的演变中,防御外族的功效早已淡化,成了单纯的历史遗迹。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却历久弥新,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加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天府之国,如果离开了都江堰的润泽,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儿。作为都江堰灌区的受益者,我满怀感激,感谢李冰父子,在遥远的年代,为川西大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深淘滩,低作堰。”我似乎看见,李冰父子在野外的实践中,如何由一介儒生,成长为卓越的水利专家。我似乎看见,面对蜀中的洪水泛滥,在神灵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李冰父子毅然组织蜀中父老,兴修水利,分岷水,筑离堆,分九河,造七桥,造筑都江堰,灌溉川西平原,泽被世代蜀人。李冰成功了,李冰成就了都江堰,都江堰也成就了李冰。鱼嘴、金刚堤、飞沙堤、人字堤、伏龙观、斗犀台和二王庙,都江堰景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李冰的音容笑貌。人们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尊奉李冰为“川主”,至今四川各地还尚存有许多规模不一的川主寺。你仔细去看,他们供奉的实际上都是李冰,李冰已经永远活在了四川人民的心中,并且以神灵的形式定格在他们的脑海。
如今在每年清明,都江堰都要隆重举行放水节,祭祀人员颂词、献歌、献花、献锦、献爵、献食,向李冰塑像鞠躬。在庄重的古典仪式中,人们砍断竹索,放倒杩槎,外江水汹涌而下,流入内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广阔大地,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上善若水,高山仰止。在白浪滔滔的岷江水中,人们似乎看到了秋日的累累硕果,看到了蒸蒸日上的甜蜜,当然也看到了李冰的丰功伟绩。
篇8:都江堰游记散文
都江堰游记散文
都江堰和陕西的郑国渠一样,是秦人建造的一项水利工程,只不过沿用至今,受人称颂,甚至世界闻名罢了。既然到了成都,不可不游,于是驱车前往,加入人流,走马观花游历了都江堰。
看着都江堰,那堰不广,不宽,不高,不深,十分平常。似乎快要淤满了,直叫人怀疑李冰父子的伟大。这么一点水,能灌溉整个成都盆地?能养活数千万巴蜀儿女?只看飞沙堰,我当然不相信它有这么大的作用。
坐在堰底石头上歇了一会,养足精神快步登上安澜桥。上了桥,才觉得山摇地动,逐渐感觉出都江堰的伟大来。这桥横跨岷江,由铁索建成,左右摇摆的很厉害,人行桥上自然站立不稳,但是三五分钟稍作适应,人的`身体和着桥体节律一同摇摆便没有了琅琅跄跄的感觉,这时或站或走或跑皆能游刃有余,说话间,儿子秦少B那小小的身体已像小马驹似的跑到了对岸,站在岸上鼓掌鼓励攀着栏索踌躇不前的他的妈妈,看看效果不好,又索性跑上桥来,拉着妈妈颤颤栗栗的右手走上岸去。我整个身子随桥摇摆,就似古琴七弦上弹奏着的《流水》,时而飞跃,时而荡底,时而欢娱,时而轻松,不觉已到桥头。回首望去,桥下的岷江突然大水涌来,似万马奔腾,似阵雷惊放……我这才知道飞沙堰的作用,才知道水有多大多深。才真正感到秦人李冰的英明之处。而在刚才飞沙堰的平静中,我甚至要怀疑都江堰的伟大,想来也觉可笑,表象骗人也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
站在桥边看二王庙,该庙依崖所建,青衣绿苔,湿气盎然,很有古意,看着看着,就打消了攀上玉垒山的本意,又回身直趋安澜桥,再一次感觉了古琴曲《流水》的雅意,乘兴携妻率子去看鱼嘴。
李冰的绝妙创意就在鱼嘴的修建上,将石块装进竹笼里,一个一个扔进江中,竹笼彼此交错,连成一起,形成鱼嘴,便能分水,从此岷江一分为二,内江灌地,外江泄洪,十分奇妙省工,这么伟大的创意就来自秦人李冰,不由人不敬佩李公的伟大和巧思。庆幸后人建造了缆车,空中俯瞰,才觉得上了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由李冰而秦汉,由秦汉而中华,从五脏六腑里感受了民族的伟大和天人和谐的绝妙,我想,这就是游历都江堰的收获吧!
★ 右溪记赏析
★ 等待花开日子散文
★ 懂得舍弃高二作文
★ 关于爱好的句子
★ 登龙山记随笔
★ 都江堰学案.
【拜道都江堰散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都江堰》优秀教案2022-09-11
都江堰的随笔2022-05-28
上善若水的哲理散文2022-06-13
都江堰抒情散文2022-12-17
关于余秋雨散文读后感900字优秀2023-06-01
《琵琶行》讲学稿教师版2023-07-07
春游的优秀散文2023-08-12
春游优秀作文散文2022-11-18
高中都江堰说明文800字2022-08-29
《文化苦旅》读后心得体会短文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