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抒情散文

时间:2022-12-17 18:37:2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都江堰抒情散文(通用10篇)由网友“一味莓莓”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都江堰抒情散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都江堰抒情散文

篇1:都江堰抒情散文

都江堰抒情散文

四川都江堰:是享誉古今中外的宏伟水利工程。今天我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都江堰市,参观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门票是半票45元。

一块大石头“都江堰”国家5A级景点映入眼瞭,两旁的人工水渠瀑布水声潺潺,水花晶莹剔透的摇摆,花卉鲜艳夺目。我信步走过花园,便看见薄雾笼罩玉垒山,滔滔岷江水顺流东下,满山碧绿被披上一层淡淡的白纱,云雾氤氲,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走在通往古堰的路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历史,古代英雄为民造福的动人故事如同电影一幕幕浮现眼前。那些有着极强生命力的古迹,正穿越时空的界限,向我们展示着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

整个水利工程气势雄伟壮观:令我赞叹不已。我来到“离堆”。这里是李冰父子当年为疏导洪水而凿开的石山,因离开对面的母山玉垒山而得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设施在岷江的江心,以竹笼装卵石,堆砌成鱼嘴状的分水工程,下接金刚堤。外江原系岷江正流,在下游筑有许多灌溉渠道,具有许多排洪作用;内江在都江堰市西南凿玉垒山成“宝瓶口”,由此向下辟为走马河、蒲阳河及柏条河等,穿入成都平原,成为灌溉兼通航运输的渠道。

在都江堰附近,还兴建了排水入外江的平水槽、飞砂堰等工程,使进入内江过多的洪水漫过而流入外江,以确保内江灌溉区的安全。都江堰附近的江底常易被沙砾卵石冲填淤积,每年必须在外江、内江轮流用杩槎断流,以便进行淘挖。我还看见和三峡宜昌大坝相似的小坝,有几个铁门伫立,以调解水位所用。相传李冰为了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制定了“深淘滩,作低堰”的岁修原则,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从而使岷江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流向逾远,分支愈多。内、外江流域灌溉总面积达300余万亩,经大力整治扩建,现已达近千万亩。

站在“离堆”之上,都江堰的主要工程:鱼嘴、分水,堤、飞砂堰以及调节流量的水闸,便尽收眼底。岷江的水从鱼嘴分流至内江和外江。大坝规模可以和宜昌相媲美。江水碧绿透亮,风景宜人秀丽。举目远眺,从嵩山峻岭中奔腾呼啸而来的岷江之水,挟雷携电滚滚而下,颇具催枯拉朽、吞噬一切的气势,令我不禁瞠目结舌,兴奋不已。然而顷刻间,那来势汹涌的巨大洪流,早已被利剑般的“鱼嘴”劈砍成两半:一半狼狈不堪地逃进分水的闸门,沿分水堤向外江流去,经乐山、宜宾汇入长江,流向大海;令一半则顺逆人意地向当年人工开凿的玉垒山——人称“宝瓶口”流去。涌进“宝瓶口”的江水,通过下游比密如蛛网的农村灌溉水渠,变成了成千上万条涓涓细流,浇灌成都平原的万顷良田。两千余年来,都江堰的水就这样没日没夜、奔腾不息地流着,使成都平原十四个县近千万亩农田变成了鱼米之乡。“天府之国”正是都江堰的杰作,没有都江堰的伟大工程,怎会有“天府之国”的美名。

都江堰:作为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所在,成为人类水利发展史上的旷世奇观!置身这座经久不废、举世无双的千年古堰,一种由现代穿越古代的神秘感和崇敬感油然而生。

离开宝瓶引水口,我继续前行,提心吊胆地跨上一条横江索桥。安澜索桥是我国五大古代桥之一,全长320米,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度狂澜。故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景观漂亮,风景美丽。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往前挪动,桥身不停地左右晃动。透过索桥,我看到脚下湍急的江水吐着白沫奔腾不息,心中不免有点发怵,只是随着人流鼓足勇气往前走。

好不容易越桥过江,来到离桥不远的玉垒山麓上,走近二王庙。当地百姓世代相传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丰功伟绩,年年岁岁,饮水思源,来到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人们虔诚膜拜心中的水神,祈求神灵保佑,年年风调雨顺,水土滋润,五谷丰登,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如今,都江堰经受了“5.12”汶川大地震考验的水利工程,坚如磐石,完好无损,依然发挥着防洪灌溉的重要作用。二王庙虽然被震垮,但李冰父子水神的高大形象永远屹立在亿万人民心中。我深信,重建后的二王庙一定会更加美好,香火兴旺,世代相传。

但愿为官者都能象李冰那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篇2: 都江堰

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的,或许你还沉醉在夏的阳光里;或许很不经意间,秋已悄悄地走进了你,你也一走进了秋,都江堰的秋天就是这样悄无声息。

走进都江堰的秋天,你不必为秋天树叶的凋零而痛惜,也不必为秋花的孤独而更加孤独,更不必为大雁的离去而忧伤……在都江堰的秋天里,你只需看秋的色彩,听秋的心声,感秋的心跳,赏秋的美景……

走在小路上,石桥边,棵棵青松依然昂首挺胸,笔直笔直的,像许多守卫边疆的战士一样直直地挺立着,面容坚定而强韧,丛丛翠竹依然精神抖擞,瞧!是谁那样赶趟儿似的给枫叶姑娘换上了红花衣?你瞧她似害羞地涨红了脸,像一位少女似的。

走在街道上,两旁的梧桐树不知是什么时候换上了“皇帝装”,树叶黄得像金灿灿的油菜花儿,十分引人注目。闭了眼,好像满树的油菜花的气息已向你袭来,钻到你的全身上下。

走进都江堰的树林,远远传来了麻雀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偶尔,还可以偷听到秋蝉动人的曲子,到了夕阳西下时,你会惊奇地欣赏到一曲优美的田园歌声,闭眼倾听,原来是莺的歌唱……也许你还意犹未尽,那你更幸运了,在每一个角落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虫子们会不约而同地为你合奏……此时此刻,你是否已融入了大自然?

轻轻地走过小溪,轻轻踩着青青的草儿,悄悄的来到田野。这时,一股泥土的芬芳便伴着清风扑鼻而来,细闻,还带着丝丝麦穗的清甜。远处几个农民伯伯打扛着锄头,略弯下腰,轻轻抱起一把金黄的麦穗,沉甸甸的。这时,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那种丰收的笑。

这就是都江堰的春天,一个丰收的、金黄的季节,这里的秋天五颜六色,青松发出绿的气息,枫叶换上了红衣,梧桐也换上了威严的“皇帝装”,动物也都放声高歌。

篇3: 都江堰

我通过电视看到了仙气腾绕的一条大江,从字幕介绍中我知道了它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岷江。我觉得很稀奇,于是便让爸爸妈妈带我去都江堰游玩。就这样,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人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都江堰之行。

一到都江堰,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一条波特汹涌的大江犹如万马奔腾,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了起来。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想起了清朝诗人黄俞写的诗句:“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这时,我戴着的景区自动讲解器开始了它的工作。通过它的介绍,我知道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大家修建起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洪灌溉。通过对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消除了水患。直到现在,它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听到这里,我不禁对李冰父子肃然起敬。没有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就没有我们现在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

接着,我们游览了壮丽的飞沙堰,走过了长长的金刚堤,看到了天下奇观--鱼嘴大坝,还登上了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又名夫妻桥。在清嘉庆八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老百姓为纪念何氏夫妇,又将安澜桥称之为夫妻桥。240多公尺的桥身悬挂在滔滔不绝的岷江之上,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望。只用几根铁索连接的桥,看似那么的摇摇欲坠,却能一次容纳500人同时于桥上通过。站在安澜桥上,看着岷江在两侧的山谷中咆哮穿行,被灌溉的渠道纵横交错,让我情不自禁吟诵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刻,我仿佛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人们修建都江堰的场景――大家齐心协力,运用智慧和神力,建成了这个千古奇观!

时间在流逝,但历史不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泯灭。人们不会遗忘历史,并且会永远歌颂它!就像李冰父子的历史功勋,他们的名字就像所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样,在广袤的大地上熠熠生辉,永留人间!

篇4: 都江堰

踏着厚重深沉的青石路,循那逐渐清明于耳的淙淙涛声,长青的丘陵逐渐雄阔,迄今已两千多年的都江堰伏龙观殿宇,正矗立于参天古木间。

两千多年――就连那盘踞峻岭的长城,震撼豪壮的兵马俑,也仅是勉强与之比肩。城楼古瓦早已不供人t战鼓雷;雄猛石人亦仅承蒙赞叹美誉;而“天府之国”,至今仍源源不断地索着都江堰的灌溉。

此刻,我眼前的都江堰,便是翻卷的岷江水咆哮出的一段惊心动魄的史迹:

史载公元前两百多年,李冰踏上有着“泽国”之名的大秦蜀郡,时任蜀地郡守。此时在青衣郡守的眼前,是险峻的穷山以及野马脱缰般的岷江。江水泛滥之时,这里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面对饱经水患之苦的蜀民,李冰深知,治水,是唯一拯救这方土地的方法。他以一位郡守的心切,投入了一个治水的庞大任务。没有官位厚禄,没有丰富的水利知识,他决定用自己的毕生,进行一次博弈,只为驯服那湍急的江流。

道家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李冰眼中,也许“治水”以土掩水,便是对险丘与湍江施以时间的调配。当然,在遥远的公元前,即便拥有再丰厚的水利知识,也支撑不起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手中不仅得有治水长钗在握,还需执起学研的笔。不过李冰的学堂,是眼前狂放的江;他的知识,是来自于江流山野的智慧。他以生命为资费,用人类天生的求知,去探索待人发现的秘密。

定堰位、观江律、筑坝堤……治水的韬略在时间磨砺中终于展露出锋芒:“深淘,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也许当时的人们尚未知晓,一个跨越时间长河的奇迹正在发生。不过,蜀郡的山田沟壑印刻下他的灌溉,岷江的涛声久久回荡着他的呼号。李冰用自己的学识,带领蜀地百姓筑起一座两千年不倒的不朽工程。岷江湍急如初,然而狂啸的江水追逐着,却再没有奔腾错了方向。分水堤、宝瓶口、溢洪道,至今仍相辅相成、互功互用。

都江堰的筑成,几乎耗用了李冰的大半生,换来蜀地此后的沃野千里。如今伏龙观内,李冰石像巍巍而立,泛青的石柱雕刻出他手握治水令,俯眺岷江时深远的目光和暮年面对富足蜀郡时欣慰的笑……

篇5:都江堰

都江堰_作文

都江堰只是一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用血汗创造的奇迹。我原来以为它只有水美,却没有想到那儿的'水美,山美,树美,人更美。

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路边绿树成荫,花木繁茂,知了的叫声连成一片,加上山下的小溪流水潺潺,山上郁郁葱葱,好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我们先来到半山腰的二王庙。那里还没有正式开放,可炉子里的蜡烛滴下来的蜡油已经有了一水桶,似乎永远都不会结住。

我们又沿着小路来到了安澜索桥,看着摇摇欲坠的桥,桥下急匆匆的内江水,江面上还不时卷起一个又一个旋涡,看着就令人胆寒,使人望而生畏。我扶着摇摇晃晃的桥拦,一步一步前进,不平稳的木桥都令游客像是在跳舞。

在一条小河边,人们都在喂鱼,我也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喂鱼吃饼干.起先只有两三条在吃,后来那几条向同伴望了望,好像在说:"快来吃,这儿食物。"于是,鱼就多了起来。

我放一块饼干,鲤鱼们就争来争去。它们一个趴在一个的背上,努力去争吃饼干,饼干被哪一条幸运鱼吃掉了,鱼儿就会挤到它身边来.这鲤鱼也真怪!我把饼干放下去,它们就围拢起来,里一层,放一层,上一层,下一层,总共有十多层,多像一朵艳丽的鲤鱼花啊!

有一次,我放了一块较大的饼干,有一条鱼把它衔住了,因为太大,不能一口吞下。只好馅着,又一条鱼游过来了,也衔住了饼干,两条鱼争来争去,鱼尾巴甩起的水花把我的手也溅湿了,最后两条鱼没吃到,倒被另一条大鱼一口吞下大饼干。

我喜爱都江堰,爱它的山水美;我敬畏都江堰,畏它的水急桥摇,我崇敬都江堰,敬它的浩大,与建造者的伟大。

篇6:都江堰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科学大观园 英文刊名:GRAND GARDEN OF SCIENCE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都江堰

都江堰 -资料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迄今已有225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都江堰市城西,建筑在山川与平原的咽喉要冲,其工程采用“无坝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大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天然地势和弯道水流规律,协调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问题,孕育了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尤其是近40年来的大力扩建军与渠系改造,使其灌溉面积由不到300万亩发展到1003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灌区。形成了集灌溉、防洪、城市供水、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灌区格局。都江堰科学的.原理,精密的设计、巧妙的技术、宏伟的营构,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思想精髓。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

资料

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流堤、宝瓶口引流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

宝瓶口: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安澜索桥:安澜桥是名播中外的古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长500米。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

篇8:都江堰神话故事精选

灌江孽龙年年涌水泛滥,成都坝上百姓不得安生。玉皇大帝派李冰父子到灌县制伏孽龙。孽龙听说二郎来了,先是呼风唤雨,二郎息风住雨;孽龙兴波作浪,二郎踏波平浪;孽龙潜入深海,二郎下水追赶;孽龙腾空上天,二郎驾云凌空;孽龙下到山巅,二郎紧追不放。孽龙斗不过二郎,累得精疲力尽,乃幻化成一条汉子,蒙过二郎的眼睛,囬到岷江岸边。正在又饿又急之时,忽见前面一位老者挑一付担子,在卖热气腾腾、又香又辣的担担面。孽龙赶紧上前去买面吃,正是饥不择食,吃了一碗又一碗。吃饱肚子,才发现卖面的老者是李冰,面条原来是铁链子。铁链子把孽龙的心肝五脏拴锁定了,李冰牵着孽龙,凿开离堆,把孽龙拴锁在离堆崖壁下的深潭里。从此,孽龙年年吐水灌溉田畴,再不能兴风作浪了。

成都平原有了灌溉,没有洪水,平畴绿野,喜庆年丰。

乡人传说:“锁孽龙的铁链要年年更换,在毎年的冬天,要打一条新的铁链,放入伏龙潭里。新的铁链放下去,旧的铁链浮起来。这样,孽龙才锁得住,才不会发生洪水灾害。”

有没有这样的事,到当地一看便知道了。过去,岷江木材扎筏经内江漂运成都。由于宝瓶口前水流回旋汹涌,木筏容易出险,宝瓶口处跨江悬有一条铁索作救生用。

一九五三年木材改用散漂,也就再没有铁链了。

篇9:都江堰神话故事精选

在很远很远的古代,灌县城北门外边住着一户贫苦人家。这家只有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儿子毎天天不亮就到山上割草,进城换钱买米油盐,供养母亲。

一天又一天,儿子总想多割一点草,多卖一点钱,多买一点好的东西侍奉母亲。

每年春天草发,夏天草茂,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草一天天枯黄,也一天天少了,割草的地方愈来愈远。有一天,他走到一块青青的草地,刚好割满一背篼青草。第二天又到了那个地方,割了的草地又长满了青草,又割了一背篼,就这样熬过了严冬。

春天回来了,大地复苏,一片片青草地,一棵棵繁花树,草绿花红,生机一派。出于孩子的好奇,他想看看青草地下究竟有什么。挖开地面下去,发现有一颗看起来晶莹明亮的珠子,他很喜欢,就将珠子带回了家。但没有地方存放,又怕母亲说他不应该拾取旁人家的东西,只好将珠子放在存有少量盐的盐钵里。第二天早晨煮饭时,他揭开盐钵取盐。一看盐钵的盐盛满了,很奇怪。又把珠子藏到装有很少蚕豆的罐子里,过一天,豆子也罐了。再将珠子放到只有很少米粒的米柜里,不料到第二天,柜子里的米也涨满了,米舀出,随舀米又随满。妈妈发觉儿子几天没有去割草,家里油米柴盐又都满瓶满罐,认为儿子一定是偷了别人家的东西,很生气,再三责问。儿子没有办法,说也说不清,珠子又没有地方藏,只好包在嘴里。那知一不小心,珠子一滑,呑落在肚里。顿时口干舌燥,心头火烧,嚷着要喝水。先用碗喝,碗太小,用大瓢喝,还不解渴。家里水缸盛的水喝干了,还是不行。又到屋外溪沟边伏下身子喝溪水,溪水喝干了,还不够。再跑到大河边,母亲拉着儿子双脚,儿子匍匐埋头到江水中去喝水。喝呀,喝呀,江水也快要干了,儿子还在向江心挣扎。儿子终于挣脱了一支脚,母亲两手紧紧抱着儿子另一条腿。突然,雷电轰鸣,风雨大作,江水翻腾。昏雾中,儿子变成龙形,兴云作雾,向下游奔去。龙首不断回过头来,看望他的母亲,停留之处,顿涌成滩。这便是灌县城边大江上有名的望娘滩。大地养育着龙子,而龙子掀起大水淹没了大地,所以称为孽龙。

灌江孽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因它母亲紧紧抱着的那条腿,幻化时来不及伸展变化,所以有一条人腿形的足趾。

篇10:都江堰读后感

滔滔岷江,绵绵不绝,沿溯阻绝,蜿蜒奔腾。当流入成都平原时,忽然变得温柔驯顺起来,滋润着当地的人民。旱涝无常的四川从此成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都江堰。

在都江堰,岷江似乎展示出了关于水的一切魅力。既宏大雍容,又可掬可捧;既狂野奔腾,又温柔驯顺;既柔又刚,刚柔相济,是那么矛盾,又是那么和谐。能够将治水发展到如此高度的唯有李冰;能够将治水的哲理领悟到如此朴实透彻的,也唯有余秋雨先生。

从历史上为官角度来讲,李冰无疑不是最清明能干的,但是他绝对是最原始朴素的。他是蜀郡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江边,他完成了“守”字的原型。这样的朴素直接,这样的冰清玉洁,足以令现代化的文明深思,也足以令余秋雨先生深思。的确,他在政治上并无多大建树,但是那种清廉正直的政治作风,足以令后人肃然起敬,也像这滔滔江水一样,浩气长存。

李冰从来不是专家,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公式和定理,却总结出了直到20世纪都还是水利工程的圭臬的真理:“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这既是治水的圭臬,又是治人治世的真理。唯有顺从历史大势,才能兴旺发达;唯有顺从人民名义,才能繁荣富强;唯有顺从自然规律,才能和谐发展。面对这世间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余秋雨先生陷入了沉思。

眼前,是滔滔不绝的滚滚江水;心中,又激荡出古时道家的哲学奥义。和谐,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世间万物,唯有和谐,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对现代化的文明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反思。我们的文化中曾经蕴含着很多的真理。我们现在要将这些传承下去,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在文明的冲撞和融合中,我们得向过吊桥一样自信,因为我们越是犹豫,就越动摇,也就越危险。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像余秋雨先生一样。

历史悠悠向前,江水滔滔奔流。李冰的石像,也许早已被埋没。但是,李冰的精魂永不消散。他的信念,将会被永远铭记。传承这一份精神,这一份文化,这一份信念,余秋雨先生有责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有责任。从滔滔江水中感悟的,也许正是5000年以来的真理。

水之道,是无数文化分子聚在一起,合成文明的物质,再构成精神的砖石,最后筑成有哲理高度的城墙,守护民族的脊梁。这城墙永远屹立不倒,坚固不催,永垂不朽。它一直见证着东方民族的传奇 。

伫立在书桌前,仿佛随余秋雨先生站在岷江畔,一同探求都江堰水中的大道。

浅析余秋雨的散文创作特点

关于余秋雨散文读后感900字优秀

动力学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表现手法》一 教案教学设计(高三下册)

浅谈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

试谈余秋雨的学术传播

对余秋雨和文化散文的一些看法

《大铁棰传》 教学设计(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散文教学论文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都江堰抒情散文
《都江堰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都江堰抒情散文(通用10篇)】相关文章:

《长恨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2022-12-08

都江堰的随笔2022-05-28

散文的鉴赏方法2023-07-07

上善若水的哲理散文2022-06-13

初一上册第一篇作文2023-02-27

写作风格有哪些2023-06-09

散文鉴赏技法2022-08-26

散文鉴赏2022-05-06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学设计2022-11-05

浅唱一种悲哀散文2023-12-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