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3-11-11 08:05: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集锦10篇)由网友“bobohuang85”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篇1: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那些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美丽,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风高霜洁,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间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里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野味野菜,杂乱地在前面摆开,(这)是太守宴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站或坐大声喧哗的,(这)是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之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树林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篇2: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A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翻译]

篇3: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醉翁亭记》复习知识点

1. 环滁皆山也 环:环绕。

2.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秀:秀丽。

3.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泻:飞泻。 于:从

4. 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

5. 名之者谁 名:给……命名。

6. 饮少辄醉 辄:就,总是。

7.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 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集。 暝:昏暗

1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回家。从:跟从。

11. 吾谁与归 归:归依。

1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秀:茂盛,繁茂。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 休于树 于:在。

15. 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6. 宴酣之乐 酣:尽兴的'喝酒。

17. 非丝非竹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18. 弈者胜 弈:下棋。

19. 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20. 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于。

21. 树林阴翳 翳:遮盖。

22. 鸣声上下 上:树的上部。下:树的下部。

23. 太守谓谁 谓:是,为。

篇4: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马说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马说原文和翻译

《马说》韩愈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篇5:《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下面是《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

环1滁2、3皆4山也。其5西南诸峰,林壑6尤7美。望之蔚然8而深秀者9,琅琊也。山10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11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12也。峰回13路转14,有亭翼然15、16临17于18泉上者,醉翁亭也。作19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20之者谁?太守自谓21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22醉,而年又最高23,故自号24曰25醉翁也。醉翁之意26不在酒,在乎27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28之心而寓29之酒也。

若夫30日出而林霏31开32,云归33而岩穴暝34,晦35明36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37发38而幽香,佳木秀39而繁阴40、41,风霜高洁42,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43负者44歌于途,行者休于树45,前者呼,后者应,伛偻46提携47,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48溪而渔49,溪深而鱼肥。酿泉50为酒,泉香而酒洌51;山肴52野蔌53,杂然54而前陈55者,太守宴也。宴酣56之乐,非丝57非竹58,射59者中,弈60者胜,觥61筹62交错63,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64白发,颓然65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66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67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68、69,鸣声上下70,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71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72,太守也。太守谓73谁?庐陵74欧阳修也。

词句注释

环:环绕。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皆:副词,都。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hè):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chán):流水声。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回:回环,曲折环绕。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然:……的样子。

临:靠近。

于:在。

作:建造。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辄(zhé):就,总是。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曰:叫做。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当于“于”。

得:领会。

寓:寄托。

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开:消散,散开。

归:聚拢。

暝(míng):昏暗。

晦:昏暗。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发:开放。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临:来到。

渔:捕鱼。

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洌(liè):清澈。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杂然: 杂乱的样子。

陈:摆开,陈列。

酣:尽情地喝酒。

丝: 弦乐器的`代称。

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觥(gōng):酒杯。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苍颜:容颜苍老。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已而:随后,不久。

归:返回,回家。

翳(yì):遮盖。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 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谓:为,是。

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白话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篇6:醉翁亭记的文言文翻译

关于醉翁亭记的文言文翻译

作品原文

醉翁亭记

环1滁2、3皆4山也。其5西南诸峰,林壑6尤7美。望之蔚然8而深秀者9,琅琊也。山10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11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12也。峰回13路转14,有亭翼然15、16临17于18泉上者,醉翁亭也。作19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20之者谁?太守自谓21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22醉,而年又最高23,故自号24曰25醉翁也。醉翁之意26不在酒,在乎27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28之心而寓29之酒也。

若夫30日出而林霏31开32,云归33而岩穴暝34,晦35明36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37发38而幽香,佳木秀39而繁阴40、41,风霜高洁42,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43负者44歌于途,行者休于树45,前者呼,后者应,伛偻46提携47,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48溪而渔49,溪深而鱼肥。酿泉50为酒,泉香而酒洌51;山肴52野蔌53,杂然54而前陈55者,太守宴也。宴酣56之乐,非丝57非竹58,射59者中,弈60者胜,觥61筹62交错63,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64白发,颓然65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66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67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68、69,鸣声上下70,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71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72,太守也。太守谓73谁?庐陵74欧阳修也。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环:环绕。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皆:副词,都。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hè):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chán):流水声。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回:回环,曲折环绕。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然:……的样子。

临:靠近。

于:在。

作:建造。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辄(zhé):就,总是。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曰:叫做。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当于“于”。

得:领会。

寓:寄托。

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开:消散,散开。

归:聚拢。

暝(míng):昏暗。

晦:昏暗。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发:开放。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临:来到。

渔:捕鱼。

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洌(liè):清澈。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杂然: 杂乱的样子。

陈:摆开,陈列。

酣:尽情地喝酒。

丝: 弦乐器的代称。

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觥(gōng):酒杯。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苍颜:容颜苍老。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已而:随后,不久。

归:返回,回家。

翳(yì):遮盖。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乐①其乐②:乐他所乐的事情。 乐①:以…为乐。乐②:乐事。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谓:为,是。

庐陵: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洲,今江西省吉安市。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白话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6]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7

篇7:醉翁亭记文言文的翻译

醉翁亭记文言文的翻译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下面是醉翁亭记文言文的翻译,请参考!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文言文的翻译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峰中,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看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靠近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亭子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给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至于太阳出来时,树林间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阴暗(或)明亮交替变化的景象,是山中早晚的景色。(到了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到了夏天)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浓郁的绿荫,(到了秋天)秋风高爽霜色洁白,(到了冬天)溪水滴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出游。靠近溪边来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而酒色香醇,野味野菜,交错地在面前摆放,这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玩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的是宾客们欢乐的样子。(有一个)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个就是)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挂在山上,人和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家而其他宾客跟从。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这时游人离去而禽鸟却在欢乐。但是禽鸟懂得山林的快乐,却不懂得人的快乐;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很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客们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郡的欧阳修啊。

篇8:八年级文言文翻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了像伯乐那样擅长相马的人,然后才有日行千里的马被发现。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因)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养马人)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到)马鸣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能识得千里马啊!

篇9:醉翁亭记的文言文翻译答案

关于醉翁亭记的文言文翻译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文详解: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在它西南的各个山峰中,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在山中行走六七里,渐渐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远望去(看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靠近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亭子取名字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给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景色。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至于太阳出来时,树林间的雾气就消散,烟云聚拢,山谷洞穴就显得昏暗了;(或)阴暗(或)明亮交替变化的景象,是山中早晚的景色。(到了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到了夏天)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浓郁的绿荫,(到了秋天)秋风高爽霜色洁白,(到了冬天)溪水滴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前往(山里),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出游。靠近溪边来打鱼,溪水深而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而酒色香醇,野味野菜,交错地在面前摆放,这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玩投壶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的是宾客们欢乐的样子。(有一个)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个就是)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挂在山上,人和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家而其他宾客跟从。树林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鸣叫,这时游人离去而禽鸟却在欢乐。但是禽鸟懂得山林的快乐,却不懂得人的快乐;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很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客们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啊。

篇10: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练习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练习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加点词语

环 蔚然 翼然 临 作 名 辄 意 得 寓

2、翻译下面的语句。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用//把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4.本段描写景物,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这样写景的顺序是 。

5.在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 , 。

6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是 。

7作者自号醉翁是因为。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加点词

霏 归 开 暝 芳 秀 渔 蔌 陈 酣 觥 筹 弈 苍颜 颓然

2.译句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写出第1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语句

春 夏

秋 冬

4.写出第1段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

5.第2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句子; ; ;

6、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是:

7、最能表现众人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是:

9、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

A、酒香菜美 B、奢侈热闹 C、简朴欢乐 D、饮玩兼备

10、第二段描写的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加点词语

已而 翳 上下 谓

2、翻译下面语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点明了全文中心的语句是 。

4、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 之乐衬托 之乐,再用 之乐衬托 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 。

《醉翁亭记》答案:

(一)1.解释加点词语

环 围绕 蔚然 茂盛的样子 翼然 四角翘起,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 靠近作 建造 名 命名 辄 就 意 情趣 得 领会 寓 寄托

2、翻译下面的语句。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四角翘起,象鸟张开翅膀的一样高踞在泉水上面的,这就是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与喝酒,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把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描写醉翁亭周围的自然环境

第二层 醉翁亭的由来及命名之意

4.本段描写景物,先写 琅琊山 ,再写 酿泉 ,最后写 醉翁亭 ,这样写景的顺序是 由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 。

5.在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 峰回路转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6、概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是 环滁皆山也 。

7、作者自号醉翁是因为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二)1.解释加点词

霏 雾气 归 聚拢 开 散开 暝 昏暗 芳 香花 秀 滋长 渔 捕鱼 蔌 菜蔬 陈 摆设 酣 尽情地喝酒 觥 酒杯 筹 酒筹 弈 下棋

苍颜 脸色苍老 颓然 醉醺醺的样子

2.译句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这是滁州人出游的情景。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到傍晚云雾凝聚,山谷就昏暗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水底的石头露出水面

3.写出第1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语句

春 野芳发而幽香 夏 佳木秀而繁阴

秋 风霜高洁 冬 水落而石出

4.写出第1段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5.第2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句子

滁人游也; 太守宴也 ; 众宾欢也 ; 太守醉也

6、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是: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7、最能表现众人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9、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C )

A、酒香菜美 B、奢侈热闹 C、简朴欢乐 D、饮玩兼备

10、第二段描写的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 与民同乐 的思想感情。

(三)1、解释加点词语

已而 不久 翳 阴暗 上下 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谓 是

2、翻译下面语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但是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鄂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集第12课《读碑》

26课《*关尹子教射》教案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教案――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八年级语文陋室铭文言文知识点

文言文总复习

新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提纲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的教学反思

文言文 诗词 评语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语文《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集锦10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文言文知识点2023-10-08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2022-05-04

《马说》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22-08-08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023-03-15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教学案2022-09-07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卖油翁教案2023-07-30

人教版有的人公开课教学设计2022-09-27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2023-03-01

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2022-05-07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2022-06-2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