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田禅师禅语

时间:2023-11-17 08:17:3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隆波田禅师禅语(推荐9篇)由网友“wealll”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隆波田禅师禅语,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隆波田禅师禅语

篇1:隆波田禅师禅语

1、佛陀的教导及佛陀阿罗汉弟子们的美德,祂们是我们在家众的启发及追求的成果与目标,愿你们今生便能亲见到清净、光明、安祥的心。

2、作功德、布施、持戒及修止禅是对应于世间的,在佛陀出世前及出世后,这些东西都一直存在着。

3、至于止禅,那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有所求心。

4、止禅是无法灭除苦恼的。

5、我们修「法」必须在心中修,是修心而非修身。

6、止禅只是一种让心平静的方法,但这还是一种带有无明的平静,就像大石压草,石头压在草上,草就不能生长,但是一除去石头,那草又会像以前那样生长,或甚至比以前更茂盛。

7、身观念处:即以「身体或身内」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身体只是身体,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8、受观念处:以「觉受」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觉受只是觉受,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也是非自非它。

9、心观念处:以「心」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心只是心,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10、法观念处:以法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法只是法,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既非我亦非它。

11、佛陀学过的知识和智能就像森林里的叶子那么多,而他教导我们的就像手中的叶子那么少。

12、森林里的叶子就是指做功德、布施、持戒和练习止禅,而手中的叶子就是指观禅(内观禅修)。

13、正念:即忆念不失*,也就是在做或想任何事情之前,要有觉知地知道它。

14、正知:即了知,也就是在我们想事情的当下完全地了知它。

15、正念-正知,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清醒、觉醒、随时感知到自己。

16、所有宗教都教导同样一件事:修练身心,止恶行善。

17、不管你正在想什么,都要跟随着内心生起的任何东西,要知道并且看见它。

18、不论你在做什么,都要持续不断地看着自己的念头,不论你做什么事——看书、写字、挖洞、割草或洗澡,都要一直看着自己的心。

19、变化和生灭就是佛陀所说的无常、苦及无我,所以,不要随着情绪起哄,跟随着情绪只会引起苦恼。

20、每一种修行:做功德、布施、持戒、止禅及观禅等,这些都是灭除烦恼——也就是贪瞋痴——的方法。

篇2:隆波田禅师禅语

1、我们由于不知道这种微细的烦恼,所以把苦看成是乐的,而事实上,它是白光中的一丝黑暗,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剎那生起。

2、佛教就是劝人要慈、悲、喜、舍。

3、我们正确地履行责任时,果报自然会跟着来,切莫要求任何东西或期待任何果报。

4、当我们依我们的职责尽心工作,我们就是诚正修学的人,而且是尊重规定和尊重自己的人。

5、佛陀教导我们:「行善就是善,做恶就是恶。」

6、当每一个人都能尽一己之责,那工作就会全面的成功,不管任何方面都会有所进展。

7、果报现起的第一个原因是具有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坚定决心,也就是要仁慈慷慨、善用知识与头脑、以及带一颗“法心(Dhamma-mind)”来工作。

8、诚正是指洁白、清净、光明,而且能带给我们安祥,也就是一种心地的光明。

9、假若我们有一颗肮脏的心,被污点给染污了,那我们的心就是腐败与恶臭的。

10、真实的果报或功德是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心地的清净、光明与安祥。

11、我们都已修学佛法达到某种程度,应该都很看重佛法,但实际上正好相反,我们并没有真正看重佛陀的教导,因为——我们都倾向于看重外在的事物,都从外在来谈佛法。

12、如果我们真的看重佛陀的教导,哪怕我们只有一小撮人,我们必定可以让这世间向上提升,因为这一小撮人他们能够从自己内在心中来领悟正法。

13、想让这世间提升或想要从心中来领悟正法的第一步就是:每一个人好好地学习并实践自己的责任。

14、当我们实践到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就可以一点一点温和地去警示他人,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警示别人,他们将变得腐败并发臭,并且会以一种不当的方式成为大众的危害因子。

15、佛陀的教导在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保护这个社会不致腐败及发臭。

16、当我们成为一个灭苦的人,那么不管我们到哪里都不会有苦。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还有苦,我们如何能帮助他人而不是反而更增加他们的苦呢?

17、我们的责任是和受苦的病人有关,所以我们必须记得的是:要怀着一颗慈爱的心以及要了解这个世界及生命的真实本质。

18、假若我们这样不断地观想,我们的心就会清净与柔和。这是个人生命中幸福、发展与繁荣以及人类社会中共同工作与生活的美丽诗篇。

19、当我们想到自己的苦以及我们是如何经历它们,就应该要了解别人的苦并知道该如何对待他们,意即同病成知己、患难见真情。

20、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涅槃也一样。

篇3:隆波田禅师禅语

1、事实上,我们的心本来没有苦,它还是它自己本来那个样子并没有什么改变或不同。

2、谓的“寂静”是指心能自在无碍而且尽责地工作,这种中道的心可比喻为砝码、船锚或车子的煞车,能够时时保持我们的心在平衡的状态,不会让心随着高兴和不高兴的感觉而流转,这样的心是超越苦乐的,不会泥执于善恶好坏,而称之为中道或涅槃。

3、要让我们的心达到这种本来的寂静安祥是不能靠其他任何人帮忙的。

4、培养觉性是能使心达到寂静状态的方法。

5、中道心如同砝码,可以让我们平衡而不致太过生气或贪婪,那是能轻易毁掉一个人的。

6、因为就是无明才会生起人们造恶的元凶——贪与瞋,所以佛陀强调我们必须要有觉、定、慧。

7、一般老师都倾向于教人闭着眼睛坐禅来使心平静下来,但实际上,佛陀是要我们在平日下决心准时正常上班以及正视自己职责等来教导禅定。

8、佛陀主要的教导是强调觉与慧,至于「定」就不需谈论了,尤其是一般老师教导的那种定。

9、真正的定是要坚定我们的心,是要坚定地去工作。

10、所谓『法』就是自己(而不是自己以外的外在之物)!

11、看见自己的动作、言语及起心动念(即身、口、意的行为动作)就叫做『见我』。

12、佛陀教导的是:当看见念头或当思惟的时候,放下念头并「保持觉性看着它」,这就叫做VIJJA(明)或智慧。

13、我们之所以要看见自心是为了要看到(明了)我们的心有时被念头抓住(即心陷入念头之中无法自拔)。一旦卷入念头之中,就会不停地增生扩散。

14、所谓见『法』不是看见佛、光明…等外在的东西,而是要看见『我』、看见『自己』,而所谓的见『我』,也不是看见这个表相的色身,而是要看见自己的动作、言语及起心动念。

15、佛陀教导我们要知道灭除「苦恼」及「苦恼根源」的方法,也就是要断除苦的`原因。

16、不能断除苦因的人就跟怕死的凡夫没两样,反之,如果有人能够灭苦,佛陀说这样的人就可称之为超越世间的人(即出世间圣者)。

17、所谓的「超越世间」不是指升到天空、天堂或类似那样的地方,而是指超越情绪感受、超越一切诸苦。

18、出世间或超越情绪感受并不是指从此就远离世间不理人了,我们虽然不再受他人言语影响,超越了情绪感受,但还是可以听别人说话,不管他们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19、佛陀教导所有人要努力工作,然后要贫能安忍、富能谦卑。

20、佛陀从各种面向教导我们,但也教我们要避免邪道恶法,因为邪道与恶法是堕落和毁灭的肇端。

篇4:隆波田禅师禅语

1. 谓的“寂静”是指心能自在无碍而且尽责地工作,这种中道的心可比喻为砝码.船锚或车子的煞车,能够时时保持我们的心在平衡的状态,不会让心随着高兴和不高兴的感觉而流转,这样的心是超越苦乐的,不会泥执于善恶好坏,而称之为中道或涅槃。

2. 正念-正知,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清醒.觉醒.随时感知到自己。

3. 当我们想到自己的苦以及我们是如何经历它们,就应该要了解别人的苦并知道该如何对待他们,意即同病成知己.患难见真情。

4. 变化和生灭就是佛陀所说的无常.苦及无我,所以,不要随着情绪起哄,跟随着情绪只会引起苦恼。

5. 心观念处:以「心」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心只是心,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6. 我们都已修学佛法达到某种程度,应该都很看重佛法,但实际上正好相反,我们并没有真正看重佛陀的教导,因为——我们都倾向于看重外在的事物,都从外在来谈佛法。

7. 如果我们真的看重佛陀的教导,哪怕我们只有一小撮人,我们必定可以让这世间向上提升,因为这一小撮人他们能够从自己内在心中来领悟正法。

8. 止禅只是一种让心平静的方法,但这还是一种带有无明的平静,就像大石压草,石头压在草上,草就不能生长,但是一除去石头,那草又会像以前那样生长,或甚至比以前更茂盛。

9. 佛陀学过的知识和智能就像森林里的叶子那么多,而他教导我们的就像手中的叶子那么少。

10. 受观念处:以「觉受」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觉受只是觉受,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也是非自非它。

11. 因为就是无明才会生起人们造恶的元凶——贪与瞋,所以佛陀强调我们必须要有觉.定.慧。

12. 佛教就是劝人要慈.悲.喜.舍。

13. 假若我们有一颗肮脏的心,被污点给染污了,那我们的心就是腐败与恶臭的。

14. 止禅是无法灭除苦恼的。

15. 我们的责任是和受苦的病人有关,所以我们必须记得的是:要怀着一颗慈爱的心以及要了解这个世界及生命的真实本质。

16. 培养觉性是能使心达到寂静状态的方法。

篇5:隆波田禅师禅语

1. 不管你正在想什么,都要跟随着内心生起的任何东西,要知道并且看见它。

2. 每一种修行:做功德.布施.持戒.止禅及观禅等,这些都是灭除烦恼——也就是贪瞋痴——的方法。

3. 至于止禅,那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有所求心。

4. 佛陀教导的是:当看见念头或当思惟的时候,放下念头并「保持觉性看着它」,这就叫做VIJJA(明)或智慧。

5. 所谓的「超越世间」不是指升到天空.天堂或类似那样的地方,而是指超越情绪感受.超越一切诸苦。

6. 出世间或超越情绪感受并不是指从此就远离世间不理人了,我们虽然不再受他人言语影响,超越了情绪感受,但还是可以听别人说话,不管他们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7. 佛陀的教导及佛陀阿罗汉弟子们的美德,祂们是我们在家众的启发及追求的成果与目标,愿你们今生便能亲见到清净.光明.安祥的心。

8. 正知:即了知,也就是在我们想事情的当下完全地了知它。

9. 作功德.布施.持戒及修止禅是对应于世间的,在佛陀出世前及出世后,这些东西都一直存在着。

10. 所有宗教都教导同样一件事:修练身心,止恶行善。

11. 看见自己的动作.言语及起心动念(即身.口.意的行为动作)就叫做『见我』。

12. 事实上,我们的心本来没有苦,它还是它自己本来那个样子并没有什么改变或不同。

13. 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涅槃也一样。

14. 佛陀主要的教导是强调觉与慧,至于「定」就不需谈论了,尤其是一般老师教导的那种定。

15. 正念:即忆念不失*,也就是在做或想任何事情之前,要有觉知地知道它。

16. 所谓见『法』不是看见佛.光明…等外在的东西,而是要看见『我』.看见『自己』,而所谓的见『我』,也不是看见这个表相的色身,而是要看见自己的动作.言语及起心动念。

17. 我们修「法」必须在心中修,是修心而非修身。

18. 要让我们的心达到这种本来的寂静安祥是不能靠其他任何人帮忙的。

19. 不论你在做什么,都要持续不断地看着自己的念头,不论你做什么事——看书.写字.挖洞.割草或洗澡,都要一直看着自己的心。

20. 佛陀教导我们:「行善就是善,做恶就是恶。」

篇6:隆波田禅师禅语

1. 我们由于不知道这种微细的烦恼,所以把苦看成是乐的,而事实上,它是白光中的一丝黑暗,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剎那生起。

2. 假若我们这样不断地观想,我们的心就会清净与柔和。这是个人生命中幸福.发展与繁荣以及人类社会中共同工作与生活的美丽诗篇。

3. 真正的定是要坚定我们的心,是要坚定地去工作。

4. 真实的果报或功德是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心地的清净.光明与安祥。

5. 佛陀从各种面向教导我们,但也教我们要避免邪道恶法,因为邪道与恶法是堕落和毁灭的肇端。

6. 佛陀的教导在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保护这个社会不致腐败及发臭。

7. 我们之所以要看见自心是为了要看到(明了)我们的心有时被念头抓住(即心陷入念头之中无法自拔)。一旦卷入念头之中,就会不停地增生扩散。

8. 所谓『法』就是自己(而不是自己以外的外在之物)!

9. 法观念处:以法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法只是法,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既非我亦非它。

10. 我们正确地履行责任时,果报自然会跟着来,切莫要求任何东西或期待任何果报。

11. 中道心如同砝码,可以让我们平衡而不致太过生气或贪婪,那是能轻易毁掉一个人的。

12. 佛陀教导我们要知道灭除「苦恼」及「苦恼根源」的方法,也就是要断除苦的原因。

13. 当我们成为一个灭苦的人,那么不管我们到哪里都不会有苦。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还有苦,我们如何能帮助他人而不是反而更增加他们的苦呢?

14. 佛陀教导所有人要努力工作,然后要贫能安忍.富能谦卑。

15. 当我们依我们的职责尽心工作,我们就是诚正修学的人,而且是尊重规定和尊重自己的人。

16. 想让这世间提升或想要从心中来领悟正法的第一步就是:每一个人好好地学习并实践自己的责任。

17. 身观念处:即以「身体或身内」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身体只是身体,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18. 果报现起的第一个原因是具有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坚定决心,也就是要仁慈慷慨.善用知识与头脑.以及带一颗“法心(Dhamma-mind)”来工作。

19. 一般老师都倾向于教人闭着眼睛坐禅来使心平静下来,但实际上,佛陀是要我们在平日下决心准时正常上班以及正视自己职责等来教导禅定。

20. 当我们实践到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就可以一点一点温和地去警示他人,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警示别人,他们将变得腐败并发臭,并且会以一种不当的方式成为大众的危害因子。

21. 不能断除苦因的人就跟怕死的凡夫没两样,反之,如果有人能够灭苦,佛陀说这样的人就可称之为超越世间的人(即出世间圣者)。

22. 森林里的叶子就是指做功德.布施.持戒和练习止禅,而手中的叶子就是指观禅(内观禅修)。

23. 当每一个人都能尽一己之责,那工作就会全面的成功,不管任何方面都会有所进展。

24. 诚正是指洁白.清净.光明,而且能带给我们安祥,也就是一种心地的光明。

篇7:精选隆波田禅师禅语

一个人想要生意好必须讲话要好听,而且还要做个牌子写上大大的字,高挂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楚看到,这样就会有效。

禅语一

1、佛陀的教导及佛陀阿罗汉弟子们的美德,祂们是我们在家众的启发及追求的成果与目标,愿你们今生便能亲见到清净、光明、安祥的心。

2、作功德、布施、持戒及修止禅是对应于世间的,在佛陀出世前及出世后,这些东西都一直存在着。

3、至于止禅,那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有所求心。

4、止禅是无法灭除苦恼的。

5、我们修「法」必须在心中修,是修心而非修身。

6、止禅只是一种让心平静的方法,但这还是一种带有无明的平静,就像大石压草,石头压在草上,草就不能生长,但是一除去石头,那草又会像以前那样生长,或甚至比以前更茂盛。

7、身观念处:即以「身体或身内」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身体只是身体,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8、受观念处:以「觉受」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觉受只是觉受,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也是非自非它。

9、心观念处:以「心」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心只是心,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既非我亦非它。

10、法观念处:以法为所缘而禅修,并且如实见到这些法只是法,不是实有、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它们既非我亦非它。

11、佛陀学过的知识和智能就像森林里的叶子那么多,而他教导我们的就像手中的叶子那么少。

12、森林里的叶子就是指做功德、布施、持戒和练习止禅,而手中的叶子就是指观禅(内观禅修)。

13、正念:即忆念不失*,也就是在做或想任何事情之前,要有觉知地知道它。

14、正知:即了知,也就是在我们想事情的当下完全地了知它。

15、正念-正知,用一般的话来说就是清醒、觉醒、随时感知到自己。

16、所有宗教都教导同样一件事:修练身心,止恶行善。

17、不管你正在想什么,都要跟随着内心生起的任何东西,要知道并且看见它。

18、不论你在做什么,都要持续不断地看着自己的念头,不论你做什么事——看书、写字、挖洞、割草或洗澡,都要一直看着自己的心。

19、变化和生灭就是佛陀所说的无常、苦及无我,所以,不要随着情绪起哄,跟随着情绪只会引起苦恼。

20、每一种修行:做功德、布施、持戒、止禅及观禅等,这些都是灭除烦恼——也就是贪瞋痴——的方法。

禅语二

1、我们由于不知道这种微细的烦恼,所以把苦看成是乐的,而事实上,它是白光中的一丝黑暗,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剎那生起。

2、佛教就是劝人要慈、悲、喜、舍。

3、我们正确地履行责任时,果报自然会跟着来,切莫要求任何东西或期待任何果报。

4、当我们依我们的职责尽心工作,我们就是诚正修学的人,而且是尊重规定和尊重自己的人。

5、佛陀教导我们:「行善就是善,做恶就是恶。」

6、当每一个人都能尽一己之责,那工作就会全面的成功,不管任何方面都会有所进展。

7、果报现起的第一个原因是具有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坚定决心,也就是要仁慈慷慨、善用知识与头脑、以及带一颗“法心(Dhamma-mind)”来工作。

8、诚正是指洁白、清净、光明,而且能带给我们安祥,也就是一种心地的光明。

9、假若我们有一颗肮脏的心,被污点给染污了,那我们的心就是贪腐与恶臭的。

10、真实的果报或功德是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心地的清净、光明与安祥。

11、我们都已修学佛法达到某种程度,应该都很看重佛法,但实际上正好相反,我们并没有真正看重佛陀的教导,因为——我们都倾向于看重外在的事物,都从外在来谈佛法。

12、如果我们真的看重佛陀的教导,哪怕我们只有一小撮人,我们必定可以让这世间向上提升,因为这一小撮人他们能够从自己内在心中来领悟正法。

13、想让这世间提升或想要从心中来领悟正法的第一步就是:每一个人好好地学习并实践自己的责任。

14、当我们实践到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就可以一点一点温和地去警示他人,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警示别人,他们将变得贪腐并发臭,并且会以一种不当的方式成为大众的危害因子。

15、佛陀的教导在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保护这个社会不致贪腐及发臭。

16、当我们成为一个灭苦的人,那么不管我们到哪里都不会有苦。但是,如果我们自己都还有苦,我们如何能帮助他人而不是反而更增加他们的苦呢?

17、我们的责任是和受苦的病人有关,所以我们必须记得的是:要怀着一颗慈爱的心以及要了解这个世界及生命的真实本质。

18、假若我们这样不断地观想,我们的心就会清净与柔和。这是个人生命中幸福、发展与繁荣以及人类社会中共同工作与生活的美丽诗篇。

19、当我们想到自己的苦以及我们是如何经历它们,就应该要了解别人的苦并知道该如何对待他们,意即同病成知己、患难见真情。

20、天堂在心中,地狱在心中,涅槃也一样。

禅语三

1、生气是个魔鬼,鬼就在这里(在心而不在外)!生气的人就叫做鬼,他的脸就像鬼。不过事实上,瞋心本来是不存在的,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2、如果我们禅修时看到色彩、光亮、或鬼神,那就表示我们修错了。

3、佛陀教导说:见法即是见佛,未见法即未见佛。

4、一个人即使拥有佛陀的法衣或指舍利,也不能说是见法及见佛,这是一个必须善加理解的道理。

篇8:隆波田禅师经典禅语

一个有觉悟了的人,他今天做功德今天就得到,今天持戒或禅修,今天就得到结果,通通都不须等到死后。

禅语一

1、人可以打你、伤害你而鬼不能,如果他们真的这么有本事,他们应该就能为自己盖房子和找食物了,但是他们不能,相反的,是人们为鬼神建神龛,并且还给他们食物吃,是人们在守护鬼神。

2、我们的心喜欢去执取一些虚幻不实的东西。

3、我们是拥有优越心智能力的人类,不需要害怕鬼神或任何其它东西;也不需要到处去寻求庇护,因为自己才是自己的庇护。

4、如果你想变得富有,你必须知道怎么做买卖、必须有利可图、还得待客有礼。

5、如果你讲话不讨人欢喜,即使你卖得很便宜也不会有顾客上门。

6、一个人想要生意好必须讲话要好听,而且还要做个牌子写上大大的字,高挂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楚看到,这样就会有效。

7、礼佛的花代表着微笑及快乐,因为花香代表不生气、不拉长脸,那我们脸就会像花一样漂亮。

8、三柱清香是代表要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9、两只蜡烛代表双眼及双耳,也就是说要去看或听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而不致被外境给骗了。

10、佛像是传统世间习俗,意思是要我们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以及安祥喜悦的意思。

11、大多数佛教徒只相信并因循传统,他们根本不了解佛法。

12、慧眼不是肉眼而是心眼,能流露智慧消除愚痴烦恼。

13、人们总是不了解真相,他们内心脆弱无法依止自心得到庇护,而依赖外在的鬼灵、天神等。

14、自己是自己的依护,一个人无法依赖别人做庇护。

15、圣者是超卓的,因为祂善巧地修行、诚正地修行、为求解脱诸苦而修行而且如法修行超越了诸苦,这就是所谓的圣者或世尊

16、尊的圣弟子们是诚正的行道者,也就是老实修行不妄语、不未证言证、不自欺欺人——不欺瞒自己、朋友或父母,并依着自己的责任和工作诚正地修行。

17、世尊的圣弟子们是如理的行道者——即为求解脱诸苦而修行。

18、人们把地狱看作天堂,把圆锯看作莲花。

19、世尊的圣弟子们是四双或八辈的圣者,这圣者可以是男人或女人。

20、世尊的圣弟子们,他们知苦并且能解脱诸苦。

禅语二

1、一个有善德及功德的人能够清楚如实地看见一切事物,他以人的单纯实相来看人,以动物的单纯实相看动物,以妻子的单纯实相看妻子,以孩子的单纯实相看孩子,以朋友的单纯实相看朋友,所以他看一切都没有冲突。

2、内在的宝藏是指心灵的喜悦和安祥,我们称之为圣财,这种宝藏是外在的盗贼偷不走的,但是内在的贪瞋痴大盗却可以轻易地抢夺我们,因此,我们必须自己守护这个圣财,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

3、要清楚地看见我们的心,要时时刻刻带着觉性来观照自心。

4、佛陀教导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这一点,这是我们生活上和心灵上的重点。

5、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没有苦的,但是我们有了迷惑,生起了贪瞋痴,结果就因而受苦。

6、请你们在听我说话的这个当下,要用觉-定-慧来听,时时刻刻反照你自己,这样你才不会变成一个忘了自己或没有觉性的人。

7、佛陀教导我们,一个没有觉性的人仅管还活着却像个死人,因为这些人他们做的、说的、想的尽是些坏事,臭死了!没有善德、没有正法的人是“臭死人”!

8、有善德、有正法的人我们表之为美丽芬芳的花朵,因为只有笑容和光明才堪比那些庄严佛身的鲜花,至于我们礼敬佛陀的三炷清香,那就是代表我们身口意展现的好行为。

9、如果内心想好事情,那它就像香一样是芬芳的,我所谓的想好事是指内心没有贪瞋痴。

10、我们点的两只蜡烛,那代表我们的双眼及双耳。无论你看什么或听什么,如果你能如实地看或听、能明白真理,那就是圣眼与圣耳。

11、在一切行住坐卧当中保持觉知,时时刻刻保持正念,随时随地看见自己的心,这样你就能称为一个有圣眼与圣耳的人。

12、我们很容易莫名其妙地生起恐惧,这样的人叫做愚痴的人,他们很少熏习正法,他们是未开化的人。

13、所谓未开化的人就是指那些“不知道(正法)”的人。

14、人面兽心,这意思是指他们像野兽一样没有羞耻心,也就是说,这些人根本不受教化以提升自己的心灵质地。

15、所谓的人类是指那些有在试着调伏自心的人,他们心灵质地较为好,比凡夫更有智慧,他们发展出高尚的心灵,因此提升至人类的层次。

16、所谓鬼是指那些说坏话、做恶事的人,即使是和尚或沙弥也一样,如果他们不遵守或不认识正法及戒律,他们也一样可以叫做鬼。

17、鬼,在这里是指邪恶的心态,而不是指某一种个体。

18、如果任何人能提升心灵质地到人类的层次,就可以认识鬼而不怕他们,而如果有人还会怕鬼,那这个人就只是个凡夫。

19、鬼只能跟鬼(心)在一起,人是不能和鬼(心)在一块的;所以,一个拥有一颗卑劣之心的人,他不是人而是鬼。

20、怕鬼的人,不管要去哪里,他都一定要算出个吉时,这就表明了他们的心还不如一只狗,如果一个人是个人类,那他就不必害怕鬼神。像这样讲真话,没人喜欢听,但是不讲真话那就叫做骗子了。

禅语三

1、转凡成圣是由心而成,我们没办法看见心,但是,它能灭除烦恼。

2、今天是个在家人,明天出了家,这种我们称之为世俗和尚,因为他们还不能去除烦恼。

3、邪恶的人是指没有善德,而且做了恶事不会感到羞耻的人,他们会贪羡、妒忌等等。

4、邪恶的人当他听到别人提及善德或正法时,他们丝毫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的心被邪恶所淹没,充满了贪、瞋、痴。

篇9:隆波田禅师经典禅语

5、邪恶的人看到别人的东西就想要,因为这样,所以这世间才有偷盗、奸淫和各种造成别人苦恼的欺压逼迫。

6、佛陀教导我们获得圣眼与圣耳。这是指能看见和听到贪瞋痴心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能看见或听到其它什么东西。

7、贪瞋痴心深藏在我们感官的核心底层,而且当我们没有觉知时它就会流窜而出。

8、圣眼与圣耳能引领我们趣入涅槃,让生命没有苦恼。

9、知道喜欢,知道不喜欢,知道无聊,知道烦扰,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都要知道并且看见它!

10、想要拥有圣眼与圣耳,就必须修练觉性,修练禅定,我们时时刻刻都必须要有觉性与禅定,换句话说,不管你心里在想什么:都要知道它、看见它!

11、佛陀教导我们解决当下的问题,这意思就是指根尘接触的当下。

12、佛陀教导我们要用觉-定-慧去知道并看见我们心中生起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保持觉-定-慧,不让魔鬼有机可乘。

13、任何能像这样用觉-定-慧去灭苦的人,即使才一点点的觉-定-慧,都可以说是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圣眼与圣耳,因为他已经能够在心中看到天堂与地狱。

14、魔鬼或盗贼是指我们的欲望和贪爱,因为它像盗贼一样为我们带来麻烦。举例来说,我们沈溺于抽烟,就得花流汗流泪赚来的钱去买香烟来抽。

15、不管烟有多贵,只要一生起欲望就抽。

16、假若我们有圣眼与圣耳,能看到和听到那个盗贼要我们去看、去听、去抽的魔音,那么就能不受欲望的魔力驱使而消灭他,并且还不用花冤枉钱。

17、外面的盗贼,每个人都能见到而且很容易镇压,但是内在心中的盗贼,是没办法看见的,或可说是很难看得到与镇压的。

18、任何人只要内心有了盗贼,看事情就不清楚了,他会把人的表情误认为别的意思,会把一位朋友误会为一个敌人或魔鬼。

19、当人们争吵而生气时,就完全盲目不见了,就算有也只见到一点皮毛而已。

20、佛陀比喻说:掉到地狱去的人多如牛毛,而升到天堂去的人则少如牛角。

禅语四

1、佛陀具足智慧所以能如其本来的看待一切事物,因而我们修行就应该是要学习佛陀那样的智慧。

2、佛陀只教导能获得圣眼及圣耳的觉悟及禅定之法。

3、“得到禅定”的意思就是指“有了觉性”,也就是在一切行住坐卧当中能知道和看见身体的感受,以及能知道和看见内心的感受与念头,例如情爱、欢喜、瞋恚、愤恨、妒忌、忧虑、苦恼、昏沈、悲伤等。

4、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禅定。当我们依这样的禅定而有了觉性时,内心就不会再有迷惑。而这个没有迷惑的心,就会有智慧如实地看待各种事物,这就是所谓的觉悟。

5、其它像做功德、布施或持戒这些也都和涅槃一样,都不是为了求死后可以生天的。有那种想法的人并没有真正了解佛法,也没有圣眼及圣耳,那些都只是他个人的假设和想法而已。

6、一个有觉悟了的人,他今天做功德今天就得到,今天持戒或禅修,今天就得到结果,通通都不须等到死后。

7、一个人在他身行、口说、心思的当下就得到了,佛陀教导我们只要关注当下而不要回到过去或去到未来。

8、天堂之门:第一道门是眼睛,当眼睛看到美丽的色境,而内心喜爱、感到满足,那就是天堂。第二道门是耳朵,当耳朵听到美妙的音声,而生起满足感,那就是天堂。第三道门是鼻子,当鼻子闻到各种香味而觉得喜爱,那就是天堂。第四道门是舌头,当舌头尝到各式美味而感到愉快,那就是天堂。第五道门是身体,当身体触摸到宜人的觉受而心生向往时,那就是天堂。第六道门是心,当我们心想到快乐的好事,而生起了喜悦,那就是天堂。

9、天堂并不在外面天空的不同阶层当中,天堂就在我们的身内。

10、地狱之门也在我们的身内,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但是恰恰相反,它不是经验到漂亮、美好或美味的事物,而是经验到不漂亮,不美好和不美味的事物,让我们感到不满、生气、憎恨、愤怒、悲伤、失望与不快——而这时我们就刚好掉到地狱里了。

11、天堂和地狱都归结于一点,也就是「心」。当我们反照这颗心时,我们就能真正地看见天堂和地狱。

12、天堂在心内,地狱在心内,涅槃也在心内。

13、我们还不能算是佛弟子,我们只是名为佛教徒,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14、真正的佛教徒必须确实的依照佛陀的教导来修行实践,并且要达到这句话的标准:「为了保有手脚四肢宁可舍弃身外财富,为了保有身家性命宁可舍弃手脚四肢,为了保有真理正法宁可舍弃身家性命。」

15、如果依照佛陀教导的真理来说是错的事,那么你能不能宁死也不去做呢?就我自己而言,我宁愿死(也不背弃真理正法)。但愿真理正法能够回归到人们的心中!

16、涅槃可以翻译为平常心,祂安祥寂静,不会因为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而随波逐流。拥有这样一颗心的人,才能叫做拥有善德和正法的人。

17、善德只有一条戒,每个人都必须确实认真的持守,那就是——照顾这颗心,这是内在心灵的道德。

18、持守善德的人不会伤害自己或他人,而且拥有一颗平常心,因为当我们心恢复平常的状态,我们是不会杀生、偷盗、抢取别人东西或犯奸淫之行的。

19、当我们心恢复平常的状态,身行与口说也会恢复平常的状态,这样的人就能称为有善德的人和有功德的人。

20、一个有功德的人不会破坏真理,因为真理能让人转凡成圣,而且,这真理人人都本来具足。

看破人生的禅语每天学点禅语

佛家励志禅语

佛家经典励志禅语

佛教人生禅语

佛教经典禅语名言

佛家经典的禅语

佛家经典禅语

经典的佛家禅语语录

有关人生的佛心禅语

人生经典禅语

隆波田禅师禅语
《隆波田禅师禅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隆波田禅师禅语(推荐9篇)】相关文章:

佛家励志经典语录2022-04-30

佛家经典禅语励志语录2022-09-24

佛心禅语悟人生句子2023-07-03

许浑对杜牧诗歌创作的影响2023-05-04

佛家优美禅语2023-05-19

生活禅语2023-12-05

诚恳的新年祝福语2022-08-14

看破尘世经典禅语2022-10-05

五祖弘忍禅师述经典禅语2022-11-12

佛经悟道经典的禅语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