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时间:2023-11-27 07:28: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共10篇)由网友“一个人住”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篇1: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一、巧用联想、想象和多种修辞

朱自清的《春》写的令人欣喜、陶醉,可谓神妙之笔,因为作者把观察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结合了起来,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老舍先生的思维则更为奇特,把济南城外山坡上积雪与草色错杂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的景象联想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并进而心裁别出地想象到“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样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如此一来,也调动了读者的想象,使人如临其境。

联想想象的这种神奇效果和作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悉心玩味体会并借鉴学习,同时也要教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学会多种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灵活运用。

学生学习《春》时,要让他们看到,作者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用拟人描画出繁花似锦、竞相开放的图景;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和排比写出春雨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写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比喻表现春风和煦、温柔的特点。

文章最后,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总写春天,从刚落地的娃娃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写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耐人寻味。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结于拟人,其构思布局、修辞润色,皆具匠心,使文章读来满口余香,令人过目不忘。

二、调动各种感官体验和感悟

学生观察景物,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其结果文章犹如一幅静止的并无生机的平面画作。要使学生认识到如果能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么文章会生动许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这样一幅立体的春花图就展现在眼前,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三、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四、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篇2: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一、角度和感官的变换,彰显景物层次美

景物描写较为注重结构与层次,初中语文教材中的 篇章经常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景物。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不仅能够拓展描写内容,增强景物的形象性,还能够给读者带来较为具体的感受,此种景物描写的方法也非常值得学生效仿。古人云“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这是说非远观无法辨别高山的颜色,非近听无法察觉流水无声,表明景物描写必须要注意变换观察角度。

二、综合运用,从不同角度抒发情怀

在写作前,掌握写作的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描写景物时,可以只使用一两种写景的方法,也可将多种写景的方法進行综合运用。如将从虚实结合或者由点到面等手法结合起来,由此突出景物的特征,更好地表达场景中蕴含的情感,体现文章的美感。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点朗读上阙,学习运用综合手法来描写景物。“北国风光·……分外妖娆”,朗读完毕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师:“你们朗读后认为,上阕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景物的方法?能举出例子吗?”

生:“有由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开头几句就体现出来了。”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够完整,教师应当进行及时的补充。

师:“你们说得很好,除了这些手法外,本节还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就将静止的山与高原看做了舞动的银蛇,奔跑的大象,动感十足。作者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美感?”

生:“有比喻、拟人以及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同学们真棒,除了你们说的修辞手法外,还包含了对偶、互文手法,文中的开头就有体现。”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的描写更加优美,且极好地突出了雪景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此外,词中还使用了大手笔的写法,从点到面,虚实结合等,加上恰当的修辞,展现了雪景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情景交融,品味生活真谛

自然风光是变幻莫测的,无论是何种景物,何种季节,具体的自然风光本来就在传达一些信息,而景物意义的表达与作者的心境相关。例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在带领学生朗读诗词后,就可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细节。

师:“赏夜游之景是较为常见的素材,但在苏轼笔下,却有了丰富的内涵。作者只是将常用字排列组合,就展现了不同的品味。再次阅读文章,用原文说一说,在月夜,苏轼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哪位同学能翻译一下‘庭下如……盖竹柏影也’这句话的意思?”

生:“在清澈的水的庭院,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与柏树的影子。”

师:“大家认为他翻译的对吗?”

生:“院子里没有水,但是在月光下像水,他忽略了‘如’这个比喻词。”

在不同的心境下描写景物,表达出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同样是圆月,李白因为思念家乡,写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苏轼虽然心存悲伤,但仍然较为积极乐观,在月光的衬托下,竹子犹如“水中藻荇交横”,和月光一样安静的寺院,摇曳的竹影,与苏轼的心境契合。充分运用景物描写,才能够展现人物的精神状态,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自然景物本身就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在写作的过程中恰当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在展现景物时融入内心的情感,就能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时品味出文章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景关联情,真实地表达感受。

篇3: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一、抓住景物特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

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朱自清写《春》,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而描绘这几幅图景时又分别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细致描绘出春天“新”、“美”、“力”的总体特征。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要引导学生对景物进行细致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同时也要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学生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原因是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作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因此,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

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要体现地方色彩。

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 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画的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却是特色。”

二、选好描写角度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观察和描写出景物独特的状貌风神。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要使学生明白: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它是定点观察的连续。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作时,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景物才能成功。

3、散点观察:是选取某一范围内的若干景点分别观察,它是定点观察的分散。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为例,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于读者眼前呢?这就有一个写景的角度问题。

老舍先生首先让读者鸟瞰全城,得其全貌(第二段),然后再让读者饱览那一城山色,雪后斜阳(第三、四段),最后才把读者领到那垂柳岸边,领略那“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越晴越绿的水上景色(第五段)。就其每一幅图景而言,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描写角度,就三副图景总体而言,又采用的是移步换景和散点观察的描写角度。这样由定点到动点地写来,从山到水地写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自然,这是就各大层次之间来说的,仅就各大层次内部来看,又同中有异,如写城内既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又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笔法活脱,不失灵活变化之致。

三、安排好描写顺序

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繁而不乱,多而不杂。

1、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即空间顺序)写景。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应要求学生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等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使景物的画面井然有序的展开。

如《济南的冬天》写景时,不但远近并用,大细兼行,而且往往是由近及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写来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比如第五段的写景,就是由近而远,由细而大的:先写水冒着点热气,再写水藻,再写垂柳,再写水面的上空以至于半空中、天空上。而第四段的写景,则是由远而近、由大而细的: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山坡上的小村庄,再写小村庄的房顶上的雪。这种写法,既符合叙述的空间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远近大小各得其宜,使景物或则尺幅百里,或则纤毫毕现。

2、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时间顺序)写景。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景物,就是在一天中,时刻不同,景物的色泽、颜色、情状也不会是一个样子。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按照时间的变化推移,去勾画景物的不同画面。

如朱自清在春雨图里,不但采用了空间顺序由城内写到城外,而且又运用时间顺序由白天写到傍晚再到上灯,时空兼用,共同勾画出春雨图安静、和谐的“独特的美”。

四、烘托映衬,使景物形象更为鲜明

要写好景物,还得运用烘托映衬之法。当然,这种方法的实际运用最初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只要教师指导有方、点拨得当、训练恰当,假以时日,学生是不难掌握的。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色彩鲜明悦目,都是映衬的妙笔。

文章中说到的“黄草山”“小灰色树影”,应该说它们本身算不上怎么美,但是作者把它们放在“空灵的蓝水晶了”里一映衬,这些物象也就显出它们的美来了。的确,有的景物,本身就很美,和别的景物一映衬,就显得更美;也有的景物,本身并不怎么美,但是一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就显出美来了。所以我们在写景时适时巧妙运用烘托和映衬,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当然,也有景物本身是美的,但一经和别的景物映衬起来,反倒失去原来的美了,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方寸的象牙版刻一篇《兰亭序》,至今还有艺术品之称,但倘将这挂在万里长城的墙头,或供在云岗的丈八佛像的足下,它就渺小得看不见了,即使热心者竭力指点,也不过令观者生一种滑稽之感。”②这样看来,学生在进行景物描写时,烘托和映衬的方法还需慎重使用。

因此,要把景物写好,关键不单在映衬,还在映衬得法。映衬得法,就可以相得益彰,或者化平庸为神奇。

五、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就是景物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一个场景,同一种自然风光,在不同作者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是作者的感情不同,通过不同物象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来的。同为秋天,何其芳说:“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字里行间溢满丰收的喜悦;马致远却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极力渲染萧瑟苍凉的气氛,以表达游子的乡愁。

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使之懂得流动着情感的语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要让学生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

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这种技法的学习,可引导学生通过《观沧海》等诗文的欣赏来体会掌握: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以上全是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则又转为写虚即诗人的主观感受,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大气概。

篇4: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这是小学作文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之一。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这个也是小学作文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

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四、“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篇5: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方法

一、让学生明白朗读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良好的朗读欲望

1、首先要树立学生讲好普通话的信心,为朗读作初步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通话读音准确、规范就会为朗读打下十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抓好读音这一关。

2、教师自己范读课文,经过自己精心的准备,深入地体会作品的丰富的内涵后,教师为学生范读,给学生树立一个爱读书、爱朗读的好榜样,学生会十分喜欢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

3、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有了朗读的冲动。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朗读作用

低年级学生刚接触字词,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拿起书凭眼睛扫视来感知成段成篇的语言文字,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示范朗读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达情感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就有情有意的多。

三、创设情境,扩大朗读的训练面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朗读训练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促成他们个性化发展。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选择往往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朗读训练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导学生选择。要通过引导学生、点悟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

四、在比赛中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让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1、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3、进行积累大赛,读完一课后,让学生说说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或片段,看谁积累得又多又好,并能用自己的朗读形式背出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朗读水平,真是一举多得。

篇6: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方法

一、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朗读是一门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道理,再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再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让文章“复生”过来,赋予文章生命力。让文章“复生”,所以朗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基本技巧。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所以我们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朗读水平的实际,加强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强化朗读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是从朗读方式上讲,要让学生能通过轻声朗读、放声朗读、诵读等方式训练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感悟。二是从朗读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注意停顿,声音的轻重、速度和节奏、语调等技巧来领略朗读的妙处,提高朗读的水平。

在朗读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技巧是必要的。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有效指导体现了一个出色教师应有的素质。然而有的教师为了快速、简捷、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便直接传授学生朗读秘诀:什么地方重读,什么地方轻读,什么地方停顿长些,什么地方停顿短些,什么地方带着微笑读,什么地方读出伤心来……这是纯技术性的朗读技巧的灌输,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不加解释,学生的朗读便成了”邯郸学步“。一旦脱离了老师的技术指导,他们就无所适从了。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千万不能滑向形式主义泥潭,既要重视技巧,又要不”唯技巧“。”唯技巧“即声音上形似,而没有内心的情感依据。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相同。如果我们不告诉学生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什么,而是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体验,获得真切的感受,拥有情感的体验,那么,学生朗读动情时声音自然有高低之分,轻重缓急,有了变化就成了艺术。朗读技巧是为表达作品思想情感服务的,缺乏思想内容的技巧是无水之花,不符合作品感情的语调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二、引导学生在朗读时进行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月光曲》一课,皮鞋匠兄妹称赞贝多芬所弹的曲子时说:”弹得多纯熟啊!“教师如果把”纯熟“换成意思相近的”熟练“,让学生和原句比较,推敲赏析,学生就会品出”纯熟“不但表现了曲子弹得熟练,还反映了熟练的程度。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换、变序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例如,《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出示”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是因为它写出了动作,如挂起、露出、翻起、举起。“然后让学生做动作表示,并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就能入情入味地朗读起来。

三、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倡导朗读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同时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倡导朗读个性化,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同一件事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这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性格、生活经历、心境、所处的时空、观察的角度等。因此,对同一篇作品,对同一个句子、同一个词语,人们的理解都是不会雷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的朗读感受也决不会雷同。

如在教学《趵突泉》一文时,对以下描写大泉眼的句子,学生的理解由很大不同:”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受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特别是学生在朗读”冒,冒,冒“三个字时,语速、轻重、情感截然不同。有学生读时由轻到重,由快到慢,字字句句饱含深情。而有的学生朗读时却是三字连贯,一气呵成!他说∶趵突泉充满青春活力,我觉得只有这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巨大力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篇7:小学语文如何指导朗读方法

1、把握教材,指导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精选的读篇大都是名家名著,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朗读好课文,更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名师窦桂梅说:“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力求丰富自己的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站在传承文明的高度,以心向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大声朗读。”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读熟是关键。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几人合作读……读的过程中,可以快读,可以慢读,还可以停下来做做记号。总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每读一遍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如《长城》一文中的一段话:“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笔者让学生们自己读,然后说出对这段话的理解。一个学生说:“这段话里有一个”单“字,说明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又有一位同学说:我看到了“数不清”,说明修建长城用的条石多,还有“一块”“两三千斤”突出了条石的重量。就这样,学生们踊跃发言,讲出他们通过朗读后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该注意的地方学生自己都注意了,问题也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透彻了。朗读就是这样,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2、方法多样,乐趣无穷

无论是解决数理化的问题,还是朗读课文,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就会让学生的朗读热情高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比较着朗读。不是单纯地只是教师在示范,学生在那儿听,也不是学生一直在读,教师只是在指出问题。要让师生能在课堂上互动,学生和学生也能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朗读与老师、同学的朗读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新的情感体验。

再有,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极强的自我表现的心理,在教学中,让学生之间比赛着朗读。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同一篇文章,举行一次小规模的朗读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对方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进取性,还能让学生在这种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中,更加有学习积极性,朗读时也更加用心,用感情。

我们还可利用角色扮演来朗读文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们直接地感受语言,再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模仿中体验人物的语气、动作和情感,然后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的语言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外,还可以配以音乐相辅相成等等。朗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3、让学生在诵读中沟通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4、评读促进发展

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如小组比,男女生比等。既然有赛,就有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的主体意志是在具有真正主体地位之后而渐渐形成的,有了主体意志,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发展,也才有了自己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

篇8: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1明确目标,丰富形式

教师应制定明确的朗读目标:能够使学生流利、准确、有感情地将课文朗读出来,可以按照标点符号正确停顿,并根据词语表露出情感与动作。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避免千篇 一律的教学方法,学生记忆力好,适宜采用诵读、朗读相结合的方式,甚至背诵也是可以的。教师应当重视范读,教师应该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听了教师的范读沉醉其中,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感情和语气等要素,让学生通过模仿而努力尝试,教师适时给出指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十分有效的。对于重点段落教师要重点分析讲解,并给学生自己感悟和理解的时间,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领会其中的感情,获得感悟,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教师给予充分指导。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采取自由朗读、点名读、默读、齐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2保持童真,激发兴趣

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决定了这些小学生的注意力差,不能够长期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仔细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具有童真的问题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否定而是应该认真对待,以保持孩子的童真童趣,以免抹杀孩子的想象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应该让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结合自己的实际见闻产生一些体会感悟,从中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将这些信息积累成对自己有用的资源,时间长了学生潜在的兴趣就会被激发,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图以及背景音乐等内容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3点燃激情,引发思考

的小学生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所以,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之中,教师对于普通话不标准的学生一定要及时纠正,通过示范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朗读的过程中也要附加思考,不可机械的朗读。

例如在进行《司马光砸缸》这节内容的朗读教学中,学生们一定会被司马光I临危不乱的精神所鼓舞,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是你处在当时的情景,会用什么方法来救小伙伴呢?是去找大人们还是推翻大缸呢?提出思考后学生不仅了解了急救方法,也培养朗读时加以思考的好习惯。

4回归自然,释放个性

我国自古就有许多诗歌流传,可谓是一个诗的国度,许多诗词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人格魅力,更是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格品质,因此,应该通过让学生朗读一些诗文来回归自然,让学生在朗读诗文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从而热爱美,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思维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在朗读时便会掺杂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感情倾向,对于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教师应该持尊重的态度,只要不与文章的主旨相悖,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发挥想象力,让学生释放个性。

例如,在朗读诗歌《锄禾》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去朗读,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读法,教师就都应该支持和鼓励。“汗滴禾下土”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想象农田中农民伯伯的劳动情景,思维回归大自然。

5流露情感,优化评价

一篇文章的精华就在于它的感情,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与心理,从而使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关注感情的变化,更加富于感情的流露,可以适当将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而引发共鸣,更好地去理解文章。与此同时,教师应当优化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评价,根据学生朗读水平的不同以及进步的快慢进行评价,若学生努力了,即使仍旧读的不是很好,也应当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具积极性,更有自信,对于水平本就很好的学生应当要求其追求卓越,更富感情,这样才能够使大家共同进步,共同的达到提高与升华。

小学语文朗读存在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弥留之际说的一句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肖邦的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朗读的释义及其作用

所谓的朗读,就是指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的综合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这就说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不能简单地认为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还原成口头语言,它不但有助于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文章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整体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各阶段朗读训练都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三学段(5-6年级)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也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几千年来,他们便是让学生认真朗读范文。在这朗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了审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事实证明,注重朗读教学,这个为古人沿用千载的传统教法,不仅不可摈弃,而且应该很好地继承发扬。

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往外泼洗澡水时,连同坐在浴盆中的婴儿一齐倒掉,这种做法是最愚蠢的妇人也不取的。”当今的语文教改,对传统教法中有生命力的“婴儿”,非但不可横扫,而且应该倍加钟爱,并促使其成长。需要正视的是,朗读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练习,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体验、提高”。

朗读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却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通过从教几年的观察分析,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读的时间不充裕

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分析、讲解,作业的设计,作品写作技巧、方式的训练等。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堂教学,老师真正安排学生朗读时间的总量还不超过5分钟,朗读训练也是轻描淡写,来去匆匆。如进行文章精读环节教学时,有的老师就是安排了学生对教材中重点句、段的朗读,但也只不过是粗略地让学生读一遍(有的学生甚至一遍也还未读完),老师就草草收兵而去进行文章内容的讲解,至于学生是否读懂,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等,并不去认真考虑。

二、读的指导不到位

老师对朗读指导的不到位,一是体现在朗读的方法指导力度不够。对于诗歌、散文、文言文等文体的教学,通过何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感悟文本的途径最佳,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二是体现在朗读的技巧指导还不够得法。我们知道,对于同一句话,同一篇文章,朗读的技巧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当然不同。有的老师虽然知道朗读技巧的重要性,但在指导上是比较肤浅的,或是不够得法的。在课堂上,常常听到老师把某个字(词)读得重(轻)些,把某个句子读得快(慢)些,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因而有的学生知道读不同的人物的话应有不同的语调,可不知道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人们说话的表情、语调也是不同的。所以读起来总是千人一腔,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还有的学生,文章朗读得虽然比较正确,但语气毫无变化,呆板平淡,听起来似乎读得很流畅,实际上是机械地把文字还原为口语。

三、读的目的不明确

朗读的目的不明确,是朗读教学中的一个较普遍性问题。有的老师课堂中安排学生读的内容针对性不强,重点内容读的形式单一,难点部分读的力度不大,做做样子,流于形式,看似热闹,其实并没有什么效果。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去读,学生才能真正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才能更有效地理解文本,感悟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可是,我们有的老师有时在安排学生朗读时,并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是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读读这个段落”,“把文章读一遍”。学生读得没有边际,读得没有方向,学生读后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谁也弄不清楚。这样做既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同时也把学生的朗读习惯弄差了。这是与课程标准要求不相符的。

四、读的评价不具体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老师安排学生朗读相关内容后,对学生朗读情况的评价大多是“好”或“不好”。评价很简单,不具体。学生读的情况到底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值得注意?哪些地方应该怎样读?学生都不太清楚,老师也不进行相机指导。另外,有的老师只是安排了学生的朗读内容,而没有及时进行评价,接着就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学生的朗读得不到有效训练。

篇9: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方法

(一)丰富朗读教学内容

要想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充分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朗读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朗读学习的空间。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在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但是,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体现出朗读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朗读的热情和积极性。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朗读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二)引导学生感知朗读内容

在学生朗读一篇文章时,只有多次阅读才能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学生的第一次阅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感知朗读内容。学生在朗读文章时发音必须准确无误,并能够理解文章中词语的含义,理清朗读文章的脉络。在开展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反复阅读朗读文章。在学生开始朗读文章之前,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朗读内容为学生设置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朗读文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必须合理控制文章朗读的次数,朗读的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于比较简短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三遍,对于内容比较多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五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语文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朗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文章中不理解的问题标记出来,先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都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谈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难点,解决问题。

(三)指导学生欣赏朗读文章

学生在第一次朗读文章时必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教师在学生第一次朗读结束后就为学生解答朗读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学生的依赖性就会增强,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因此,在学生第一次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出提示,让学生再次朗读文章,并根据教师的提示思考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反复朗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捋顺文章脉络,找出文章各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学生朗读学习中,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减少批评性的语言,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过程和学习结果展开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对策,提高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朗读内容,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要在朗读教学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既然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必须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多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不仅仅是依靠课内时间,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朗读,丰富知识储备。

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小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朗读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定期参加专业化培训,积累朗读教学经验,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并提高自身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0: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方法

1、增加朗读教学时间。

教师示范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讲解得过多就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心理。因为教师讲解的内容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都是被动去接受的,很难形成较高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注意力也会不集中。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主朗读的机会,过程中只是对学生的朗读技巧及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进行示范朗读,教师的示范可以为学生的朗读学习形成一定的指导与帮助。教师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之前,需要先对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及内容进行整体的理解与感知,在准确的把握其主要情感的基础上,再在课堂上进行泛读,对学生有效地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启发,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其积极性。

2、创设朗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佳推动力,要想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首先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3]。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程情境的创设去达到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进而使得学生更加有兴趣参与其中。合理的朗读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其朗读水平得到提高。比如在《丝绸之路》的教学中,学生通常对文章中描写的丝绸之路不了解,不利于其对文章描写事件及景物的想象与理解,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丝绸之路当时繁荣的景象。学生通过观看形成基本的影像,在文章的朗读中就会浮现以前商贸、文化的繁荣状态,做到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深入的感受文章的魅力。

3、提高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完全是因为语文课要读,多半是讲课文之前读一遍,讲的时候,讲到哪里就让学生读到哪里,讲完课文后有时间多了没事做,就让学生读课文耗时间。至于学生应该怎样读,那是不说的,读得怎么样,那是不管的。这种安排,学生越读越厌读,甚至厌上语文课。课堂教学中不能讲朗读当做是点缀或者任务任务,而是应该认识到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提高提高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在今后的课堂朗读教学发展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中进行示范朗读,对朗读内容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学习其中蕴含的朗读技巧,也可以创建课堂朗读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浅说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之功夫

小学语文开题报告

有关小学朗读教学的论文

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探索课题开题报告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个人总结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现状及指导策略论文

浅谈让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快乐高效论文

谈重视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生作文范文朗读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朗读指导方法(共10篇)】相关文章: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教学计划2022-05-08

小学语文朗读课文的指导2022-05-08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策略论文2024-04-08

浅议小学阅读教学中造句的训练2024-02-01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方法之朗读感悟2023-04-28

五年级语文随笔2022-09-16

小学朗读范文2022-10-19

小学语文中年段的阅读方法2023-03-31

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2023-01-13

让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快乐高效论文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