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辩论能力的方法和技巧(通用10篇)由网友“littlegp”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提高辩论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提高辩论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俗话说得好,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掌握辩论的技巧,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辩论能力,做到以理服人呢?
辩论训练
(1)率先定义所谓“率先定义”,其实就是给论题中的一些关键字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根据事实来展开论点,达到先声夺人、先发制人的效果,从而在辩论过程中占据主动的位置。这在辩论中是惯用的一种 策略,尤其在辩题对自己明显不利的情况下适用。“先发制人”重在“先”字,贵在“制”字。当你知道别人将要说出一些对你不利的话或者让你办你不想办的事情时,你就抢先开口,可以截断、可以封住、可以堵上、可以围牢、可以压下、可 以劝止,明白告诉对方不要开口,打断他的话题,或者用其他话语岔开,从而牢牢掌握住交际的主动权,就能够达到拒绝别人的目的。
(2)有力反驳所谓反驳,就是辩论中的一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定对方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看法。对手的言语犀利,自己言辞就要更锋利;假如对方很有气势,那自己就更要有气势。以威来对抗威,用势来应对势 ,以快来打击快,以强来抗击强。使用这样的办法就要求论辩者义正辞严,理直气壮,临“威”不惧,神态刚强,从而能在辩论中产生一种震慑、威严、正气的作用。舌战的时候,要对准对方提出的命题,有针对性地给予驳斥,击中他的要害,使对方站不住脚,他自然就会败下阵来。凭借超凡的勇气和领先一步的气势,然后再步步紧逼,言辞犀利,这是针锋相对法的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在论辩中体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真正含义。
如何提高辩论能力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辩论显然表现为“舌战”,但目的仍是说服,即通过合乎逻辑的立论来阐明真理,分清是非,使对方信服,论辩的崇高目的性对辩论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符合论辩要求的语言才能有效地说服对方。因此,辩论一定要讲究方法,其中舌战偷渡法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舌战偷渡法即诱使对方多说是,使用该法,关键是你在设问时要把辩论的目的深藏不露,绝不能让对方察觉设问的真正意图。尤其是第一问,一定要让对方在尚未了解发间意图的情况下予以回答,只要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下个问题就由不得他不回答了。等到对方自觉难以自圆其说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种使对方处处被动、自打嘴巴的战术,不失为一种极有效的辩论手段。其结果只能是让对方在不自觉中接受你(或设问方)的观点,出其不意而辩胜。
因此,辩论的时候,为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所采取的陈述和论证本方观点,揭示对方的矛盾和漏洞,后使本方观点得到确立。
无论是在法庭辩论,还是日常的辩论比赛,为了赢得辩论的胜利,关键的一个辩论技巧就是舌战偷渡法,即当我方受到攻击时,可以不直接从正面答辩,而借助论敌提供的话题还击,这样就可以改变论战的局势。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的,即任何事物都不具有是或否两个答案,往往在对方回答是或者否的时候,你总能够找到言语的漏洞所在。
诱使对方说“是”的方法是,在辩论开头切勿涉及有争议的观点,而应顺应对方的思路、强调彼此有共同语言的话题,从对方的角度提出问题,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对方说“不”。
辩论的技巧
正面进攻是辩论中常用的手法,既可以用于立论,也可以用于驳论。它以事实说话,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想拥有一流的辩论口才,就不得不好好地掌握正面进攻的技巧。
1、把握开局主动。辩论场上,谁争取了主动权,谁就有了取胜的确保。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充足的自信,显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2、确保语言干净利落。辩敌的观点在哪里落脚,你就朝哪里“开火”。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余的语言,以酣畅淋漓的情感、干净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每句话都有“战斗力”。
3、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为了扰乱你的进攻,对手可能会在立论的时候,把自己的观点分成很多小点、很多层次。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你一定要善于鉴别对手观点,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抓住主要观点中的核心的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才有效率。
4、争取牵制对方。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声量中,尝试判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声夺人;取得优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篇2:提高辩论能力的方法
辩论训练
(1)率先定义所谓“率先定义”,其实就是给论题中的一些关键字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根据事实来展开论点,达到先声夺人、先发制人的效果,从而在辩论过程中占据主动的位置。这在辩论中是惯用的一种 策略,尤其在辩题对自己明显不利的情况下适用。“先发制人”重在“先”字,贵在“制”字。当你知道别人将要说出一些对你不利的话或者让你办你不想办的事情时,你就抢先开口,可以截断、可以封住、可以堵上、可以围牢、可以压下、可 以劝止,明白告诉对方不要开口,打断他的话题,或者用其他话语岔开,从而牢牢掌握住交际的主动权,就能够达到拒绝别人的目的。
(2)有力反驳所谓反驳,就是辩论中的一方提出自己的观点,否定对方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看法。对手的言语犀利,自己言辞就要更锋利;假如对方很有气势,那自己就更要有气势。以威来对抗威,用势来应对势 ,以快来打击快,以强来抗击强。使用这样的办法就要求论辩者义正辞严,理直气壮,临“威”不惧,神态刚强,从而能在辩论中产生一种震慑、威严、正气的作用。舌战的时候,要对准对方提出的命题,有针对性地给予驳斥,击中他的要害,使对方站不住脚,他自然就会败下阵来。凭借超凡的勇气和领先一步的气势,然后再步步紧逼,言辞犀利,这是针锋相对法的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个方法,才能在论辩中体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真正含义。
提高辩论能力的方法是什么
1、基本的要素:发音清晰,话语流畅,尽可能在声音条件上占优势,发挥得好,能起到震慑对方的作用。
2、多用反问语气,一连串强有力的问句排山倒海压住对方,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步步紧逼,同时,目光一定要坚定地直视对方,显出无所畏惧的姿态。这能给你的气势加分。
3、抓住对方的发言,找出薄弱细节进行突破,一个人在激动的时候说来说去不可能不出现语言破绽,你就可以抓住这点来个反攻。
4、平时博览群书,记住好的句子,好的思想,收获好的知识。日积月累,既开拓视野,又增加内涵,便于你在任何情况下与任何人辩论都能做到旁征博引,有理有据。
5、主要还是在于胆量吧。敢说,敢争,多战几次,你就会觉得舌战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罢了。许多看似强硬的人其实只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外强中干。你和人说得越多,语言能力会越强的。
此外,多看几场辩论赛能够有启迪思维的作用。古今中外的经典辩论大有参考价值。还有街头的市民争吵,泼妇谩骂,酒鬼吵闹等等其实也值得我们观察。以上是个人的几点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3:提高辩论能力的小技巧
如何提高辩论能力
1.多听
多听不是叫大家去听录音,而是去听不同的东西,去吸收不同的知识,可以听名人演讲的录音,可以去菜市场听别人如何还价杀价,可以在家听别人是如何用更好更妙的词语来描述事物,以此来增强自己不同方面的知识及词汇。
2多读
每在可以抽出30分钟的时候读书,要读出声,要自己读得舒服,不一定强迫自己要读出很大的声音,但是吐字一定要清析,读音要准备,要带一点的感情色彩,不要生板毫无节奏可言地照读。
3多写
多写就是积累自己词语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现在写字并不一定要纸上用笔写(建议最好如此),也可以在QQ空间、微博等地方进行多写,可以把你一天做的事情、见到的事物、某件事情的感触等都可以写,每天坚持,不要中断,等你过了一段时间再往回看,不仅是自己的词汇量大了起来,还会锻炼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4多说
多说也不是叫你自己跟自己说,而要走出家门,要跟别人说,可以跟陌生人去说,可以跟同学去说,可以在车人跟旁边的人去聊天,多与别人沟通才可能会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如果不与别人进行多沟通,那么上面做的三点根本也是没有太大的用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去旅游,跟不同地方的人去说,以此来增强自己的见识和胆识。
提高自己的辩论,只有不断地积累词汇量和见识。
篇4:怎样提高辩论能力的小技巧
如何锻炼辩论
一是“辩论”的时候声音要大,这样能让人家感到你的气势雄浑,胆小的人招架不住,立刻会败下阵来;也有那种比我声音更大的人,这时候就要加快语言速度,让他很难发觉我语言中的漏洞,就算发现了,他的思维又会被快速的语言带着飘向远方的远方,普通人很难再找到思绪“回家”的路;
另外一点,要善于发现对手的纰漏,并且立刻指出,一方面可以打扰他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增长了自己的士气,这一点对反应能力要求很高,大概专业的辩论选手都曾做过这方面的培训;还有就是,辩论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只有冷静的大脑才能发现美丽的“天空”,我们可能都经历过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开始的时候大家也平常的发着一些感慨,但不经意间听到一句很不爱听的话,马上就还以对方更忌讳的东西,不知不觉就吵到脸红脖子粗,发生这种情况辩论已经不再是辩论,而是变成了攻击,所以我认为保持冷静的大脑才能很好地分析情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辩论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息息相关的,要提高辩论能力首先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我认为提高辩论能力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增加知识量,有时候有很多想法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浪费了许多机会,更有甚者人家说一点高深的东西就摸不着边了,试问这样如何能和别人辩论。要增加知识量,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阅读可以吸取很多丰富的知识,比如读一本小说,其实在你读小说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一个作家的生活,感受着作家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感慨,往往一本书中所涵盖的知识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典型的如《红楼梦》,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读懂其中滋味。在不断的阅读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人生故事,许多爱恨情仇,许多沧海桑田,在享受知识甘露滋润的同时,我们的情感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变了,我们在知识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知识在另一方面养育了我们,是我们的“母亲”.
以前阅读的量太少了,今后会有目的地增加,尽量多地吸取知识,我想这不只可以提高辩论能力,也能提高好多其他的能力,阅读真的很重要,有点后悔认识到这个问题太晚,以前有好多时间去阅读,但是很多人却逃避了,估计如今真的真的后悔了,真有一点梦醒时分为遗落梦中的好东西而觉得遗憾的情感。 综上所述,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辩论能力,
第一点要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在对方的话语中快速的发现漏洞,并给以指出;
第二点要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在辩论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轻易屈服,而是顽强到底;
第三点要培养坚定的信念,不能让别人的观点所左右,在辩论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点要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让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辩论;
第五点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能够在辩论中流畅的表述自己的想法。这些都做好的话,才能在以后的辩论中尽情挥洒,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对手感到我的强大,也让对手最终会臣服于我做个基石,做到无往而不胜。
篇5:提高辩论能力的训练方法
提高辩论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借力打力
武侠小说中有一招数,名叫“借力打力”,是说内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到论辩中来。
例如,在关于“知难行易”的辩论中,有这么一个回合:
正方:对啊!那些人正是因为上了刑场死到临头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严,可谓“知难”哪,对方辨友!(热烈掌声)
当对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难”的实例论证于知易行难“时,正方马上转而化之从:”知法不易“的角度强化己方观点,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扭转了被动局势。
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证反治其身,是因为他有一系列并没有表现在口头上的、重新解释字词的理论作为坚强的后盾:辩题中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知“.更应该是建立在人类理性基础上的”知“;守法并不难,作为一个行为过程,杀人也不难,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克制内心滋生出恶毒的杀人欲望,却是很难。这样,正方宽广、高位定义的”知难“和”行易“借反方狭隘、低位定义的”知易“和”行难…的攻击之力,有效地回击了反方,使反方构建在“知”和“行”表浅层面上的立论框架崩溃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对方论据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换上于我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我们把这一技法喻名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难行易》的论辩中曾出现过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说“蜀遭难,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难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难,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
正方:孙大圣的小名是叫孙行者,可对方辩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孙悟空,“悟”是不是“知”?
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辩例。反方的例证看似有板有眼,实际上有些牵强附会:以“孙行者为什么不叫孙知者”为驳难,虽然是一种近乎强词夺理的主动,但毕竟在气势上占了上风。正方敏锐地发现了对方论据的片面性,果断地从“孙悟空”这一面着手,以“悟”就是“知”反诘对方,使对方提出关于“孙大圣”的引证成为抱薪救火、惹火烧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论辩理论中属于强攻,它要求辩手勇于接招,勇于反击,因而它也是一种难度较大、对抗性很高。说服力极强的论辩技巧。诚然,实际临场上雄辩滔滔,风云变幻,不是随时都有“孙行者”“孙悟空”这样现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辩手对对方当时的观点和我方立场进行精当的归纳或演绎。
比如,在关于“治贫比治愚更重要”的论辩中,正方有这样一段陈词:“…对方辩友以迫切性来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诉您,我现在肚子饿得很,十万火急地需要食物来充饥,但我还是要辩下去,因为我意识到论辩比充饥更重要。”话音一落,掌声四起。这时反方从容辩道:“对方辩友,我认为’有饭不吃’和’无饭可吃’是两码事……”反方的答辩激起了更热烈的掌声。正方以“有饭不吃”来论证贫困不足以畏惧和治愚的相对重要性,反方立即从己方观点中归纳出“无饭可吃”的旨要,鲜明地比较出了两者本质上的天差地别,有效地扼制了对方偷换概念的倾向。
(三)顺水推舟
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
例如,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
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辨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
神话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显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绝对不能让反方迂旋于就事论事之上,否则,反方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必占上手。从上面的辩词来看,反方的就事论事,理据充分,根基扎实,正方先顺势肯定“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而均人“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这一条件,自然而然地导出“家又怎么搬”的诘问,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后搬家”的结论。如此一系列理论环环相扣。节节贯穿,以势不可当的攻击力把对方的就事论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谓精彩绝伦!
(四)正本清源
所谓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义而言,就是指出对方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把它拉人我方“势力范围”,使其恰好为我方观点服务。较之正向推理的“顺水推舟”法,这种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论辩中,有这样一节辩词:
正方:张勇,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冠军,就是从江苏跳槽到陕西,对方辩友还说他没有为陕西人民作出贡献,真叫人心寒啊!(掌声)
反方:请问到体工队可能是跳槽去的吗?这恰恰是我们这里提倡的合理流动啊!(掌声)对方辨友戴着跳槽眼镜看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所有的流动都是跳槽了。(掌声)
正方举张勇为例,他从江苏到陕西后,获得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空间,这是事实。反方马上指出对方具体例证引用失误:张勇到体工队,不可能是通过“跳槽”这种不规范的人才流动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合理流动”去的,可信度高、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反客为主的效果。
(五)釜底抽薪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二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付这种提问的一个具体技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有如下一轮交锋:
反方:…我问雷锋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精神还是等价交换精神?
正方:…对方辨友这里错误地理解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换,雷锋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雷锋精神谈不上等价了。(全场掌声)
反方:那我还要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掌声)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请君人瓮”之意,有备而来。显然,如果以定势思维被动答问,就难以处理反方预设的“二难”:选择前者,则刚好证明了反方“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的观点;选择后者,则有背事实,更是谬之千里。但是,正方辩手却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设定,反过来单刀直人,从两个预设选项抽出“等价交换”,以倒树寻根之势彻彻底底地推翻了它作为预设选项的正确性,语气从容,语锋犀利,其应变之灵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结果,看上去辩得很热闹,实际上已离题万里。这是辩论的大忌。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迅速地判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从理论上彻底地击败对方。如“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一辩题的要害是:在不温饱的状况下,是否能谈道德?在辩论中只有始终抓住这个要害问题,才能给对方以致命的打击。在辩论中,人们常常有“避实就虚”的说法,偶尔使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比如,当对方提出一个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假如强不知以为知,勉强去回答,不但会失分,甚至可能闹笑话。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机智地避开对方的问题,另外找对方的弱点攻过去。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即善于在基本的、关键的问题上打硬仗。如果对方一提问题,我方立即回避,势必会给评委和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以为我方不敢正视对方的问题。此外,如果我方对对方提出的基本立论和概念打击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方要害,猛攻下去,务求必胜,乃是辩论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双方各由四位队员组成,四位队员在辩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矛盾,即使是同一位队员,在自由辩论中,由于出语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我方。比如,在与剑桥队辩论时,剑桥队的三辩认为法律不是道德,二辩则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这两种见解显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机扩大对方两位辩手之间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又如对方一辩起先把“温饱”看作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后来在我方的凌厉攻势下,又大谈“饥寒”状态,这就是与先前的见解发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八)“引蛇出洞”
在辩论中,常常会出现胶着状态: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在我方和悉尼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死守着“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见解,不为所动。于是,我方采取了“引蛇出洞”的战术,我方二辩突然发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为不致于在场上失分太多,对方一辩站起来乱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就等于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的阵线。
(九)“李代桃僵”
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辩题时,不得不采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来化解困难。比如,“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这一辩题就是很难辩的,因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从常识上看,是很难把这两个问题然分开的。因此,按照我方预先的设想,如果让我方来辩正方的话,我们就会引入“社会影响”这一新概念,从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不是“社会问题”,并严格地确定“社会影响”的含义,这样,对方就很难攻进来。后来,我们在抽签中得到了辩题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完全否认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也会于理太悖,因此,我们在辩论中引入了“医学途径”这一概念,强调要用”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去解决艾滋病,而在这一工程中,“医学途径”则是必要的部分之一。这样一来,我方的周旋余地就大了,对方得花很大力气纠缠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击力就大大地弱化了。“李代桃僵”这一战术之意义就在于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周旋,从而确保我方立论中的某些关键概念隐在后面,不直接受到对方的攻击。
辩论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技巧。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使知识积累和辩论技巧珠联璧合,才可能在辩论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十)缓兵之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如下情况:当消防队接到求救电话时,常会用慢条斯理的口气来回答,这种和缓的语气,是为了稳定说话者的情绪,以便对方能正确地说明情况。又如,两口子争吵,一方气急败坏,一方不焦不躁,结果后者反而占了上风。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缓慢地处理棘手的问题。这些情况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慢”也是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办法。论辩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论辩局势下,快攻速战是不利的,缓进慢动反而能制胜。
例如,1940年,丘吉尔在张伯伦内阁中担任海军大臣,由于他力主对德国宣战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当时,舆论欢迎丘吉尔取代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认为自己是最恰当的人选。但丘吉尔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了“以慢制胜”的策略。他多次公开表示在战争爆发的非常时期,他将准备在任何人领导下为自己的祖国服务。
当时,张伯伦和保守党其他领袖决定推举拥护绥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勋爵作为首相候选人。然而主战的英国民众公认在政坛上只有丘吉尔才具备领导这场战争的才能。在讨论首相人选的会议上,张伯伦问:“丘吉尔先生是否同意参加哈利法克斯领导的政府?”能言善辩的丘吉尔却一言不发,足足沉默了两分钟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着反对。一旦丘吉尔拒绝入阁,新政府就会被愤怒的民众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说自己不宜组织政府。丘吉尔的等待终于换来了英国国王授权他组织新政府。
再举一例,在某商店里,一位顾客气势汹汹找上门来,喋喋不休地说:“这双鞋鞋跟太高了,样式也不好……”商店营业员一声不吭,耐心地听他把话说完,一直没打断他。等这位顾客不再说了,营业员才冷静地说:“您的意见很直爽,我很欣赏您的个性。这样吧,我到里面去,再另行挑选一双,好让您称心。”“如果您不满意的话,我愿再为您服务。”这位顾客的不满情绪发泄完了,也觉得自己有些太过分了,又见营业员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问题,也很不好意思。结果他来了个180°的大转弯,称赞营业员给他新换的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的鞋,说:“嘿,这双鞋好,就像是为我订做的一样。”营业员以慢对快,以冷对热,让顾客把怒气宣泄出来,达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这一场纠纷。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在论辩中要正确使用“以慢制胜”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其一,以慢待机 后发制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时机不成熟时仓促行事,往往达不到目的。论辩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须的。“以慢制胜”法实际上是论辩中的缓兵之计,缓兵之计是延缓对方进兵的谋略。当论辩局势不宜速战速决,或时机尚不成熟时,应避免针尖对麦芒式的直接交锋,而应拖延时间等待战机的到来。一旦时机成熟,就可后发制人,战胜论敌。如第一例中,丘吉尔在时机不成熟时,不急于成功,以慢待机。在讨论首相人选的关键时刻,以沉默表示反对,最终赢得了胜利。
其二,以慢施谋 以弱克强
“以慢制胜”法适用于以劣势对优势、以弱小对强大的论辩局势。它是弱小的一方为了战胜貌似强大的一方而采取的一种谋略手段。“慢”中有计谋,缓动要巧妙。这里的“慢”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尔面对张伯伦的追问,装聋作哑,拖延时间,实际上是假痴不癫的缓兵之计。在这一种韧性的相持中,张伯伦一方终于沉不住气了,丘吉尔以慢施谋终于取得了胜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对热
“慢”在论辩中还是一种很好的“制怒”之术。论辩中唇枪舌剑,自控力较差的人很容易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过分激动的人,宜用慢动作、慢语调来应付。以慢制怒,以冷对热,才能使其“降温减压”。只有对方心平气和了,你讲的道理他才能顺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营业员,就是以冷静的态度、和缓的语气,平息了对方的怒气,化解了矛盾。
总之,论辩中的“快”与“慢”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兵贵神速,“快”当然好。可是,有时“慢”也有“慢”的妙处。“慢”可待机,“慢”可施谋,“慢”可制怒。“慢”是一种韧性的战术,“慢”是一场持久战,“慢”是舌战中的缓兵之计。缓动慢进花的时间虽长,绕的弯子虽大,然而在许多时候,它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捷径。
关于辩论赛常用的辩论句子
1、辩论赛常用万能语句
辩论赛上有很多常用的一些经典语录,可以用在双方争论的时候使用。
1. 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而不是……
2. 对方辩友请不要将概念混淆。
3.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
4. 世界如此奇妙,您却如此烦躁,不好……不好……
5. 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对方辩友至今未能幡然醒悟,正好比雨过天晴却仍静坐茅庐听雨,不愿接受真理的光芒。
6. 对方辩友不要回避问题,您所说的……与我们所讨论的题目离了不止万里
7. 对方辩友以偏概全,用……例子来论证……实在是一叶障目,盲人摸象,没有意识到还有……
8. 我对对方边摇头所提出的观点表示无法接受……这样荒谬的逻辑我们能接受吗?
9. 为什么对方辩友一直不敢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闪闪烁烁是在犹豫么?还是你们的乱点根本无法面对如此之多的现实
10. 总是拿着A情况下的B结果来跟我们C情况下的B结果来衔接,对方辩友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11. 我们从刚才就一再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A情况下会如何,而对方辩友总是举B情况下的例子,是不是“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呢?”
12. 再华丽的语言也掩饰不了错误的言论,再动情的解释也遮蔽不了真理的光辉
13. 对方辩友不要再逃避问题了,回到眼前的问题中
14. 对方辩友搞错了……恰恰是反映了……
15. 既然对方辩友不喜欢谈……那我们谈谈……
16. 对方辩友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17. 对方讲的是……这一点我们并非反对,可问题是……
18. 对方辩友既然说……就是……那么我就请问……你们怎么解释呢?
19. 暂且不说……本身……再退一步……
20. 请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
21. 世界上不是缺少实践,只是缺少发现实践的眼睛
22. 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方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来。
23. 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竿——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
24. 对方辩友总是人太懒,大学的全面教育要靠理论来抗,相爱总是太简单,实践可是太难,不懂理论的家庭可千万不要勉强哦
25. 理论教我一首歌,可是只有实践告诉我,为什么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2、辩论赛常用万能语句
26. 麻子上台——群众观点
27. 猪八戒戴花——自觉其美
28. 拽着胡子过马路——谦虚
29. 老鼠跳到钢琴上——乱弹
30. 正如对方辩友所说的,你们的论点只有在……情况下才能成立,而我们要看好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在……情况下的论点,对方辩友是不是有点含糊其辞?强词夺理呢?
31. 按对方的逻辑是不是海马也是马,蜗牛也是牛呢?
32. 请问对方辩友,一个苹果什么味道?去想还是去尝啊?
33. 非常感谢对方辩友的“抛砖引玉”现在我们陈述我方观点
34. 谢谢对方辩友对我方观点的支持,有你们的支持,相信我方陈述的观点会更容易让人了解
35. 对方辩友为什么故意逃避我方问题呢?是不是已经同意我方观点呢? 36. 对方辩友带着跳槽眼睛看问题,当然天下乌鸦一般黑
37. 对方辩友一再对我方问题避而不答,不知是否是默认了我方观点而又不好意思承认呢?
38. 对方辩友非常狡猾,将……概念偷换成了……幸好我方独具慧眼……
39. 我们一再重申,只有……才会……什么,而对方始终举不出正面例子来证明……总是拿……说是,难道在你们眼中,只有……才是……吗?
40. 请对方辩友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清这个现实的世界吧。
41. 其他因素都是“像雾像雨又像风”只有……是明明白白我的心。
42. 谢谢主席、评为、对方辩友大家好,听了刚才对方辩友的陈词,我们如沐春风,但是仔细推敲还是发现有基础疏漏值得我们商榷。
43. 对反辩友不尊重字典的定义,是不是先给我们一个理由。
44. 对方辩友的论述,我方实在是难以苟同。
45. 同时我方还是要指出的是:就时间和理论两者的内在关系而言,如果在大学阶段以时间 锻炼为重,理论学习则是水到渠成,必然会有所提高,但是如果更加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锻炼,理论呢学习必然会下降,因此,我们看到,如果能够更加注重实践锻炼,就能实现实践锻炼与理论学习比翼双飞。
46. 对方辩友刚才的陈词无非是一张渔网,漏掉卓然不少。
47. 对方辩友一厢情愿……
48. 对方辩友对……视而不见。
49. 对方辩友用你的基础性和必要性来等同于主要性是不是有点混淆辩题呢?
50. 首先……其次……再次
51.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首先对我们的定义进行断章取义
2、辩论赛经 典语句集锦
1.对方辩友是没有听见,还是没有听懂啊。
2.对方辩友不要急不要急,你看我还没急您先着急了…… (用法:质询时“礼貌”地肆意打断对方)。
3.大家说我帅,其实错了,因为我是才貌双全……
4.某比赛回答质询时,我说:这个问题我方三辩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此时我方三辩还从未站起来发过一次言。涉及隐私,出处不表。
5.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多元的~ 去年浙大启真杯新生辩论赛表演赛……
6.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说
7.我方之所以不回答对方辩友的问题是因为对方辩友一直没有回答我方的问题,如果对方辩友回答了我方的问题,我方自当回答对方辩友的问题。
8.对方辩友风度翩翩,偏颇之处在所难免。
9.对方辩友,您别紧张啊,这不过是一场很普通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锻炼啊,别发抖么,时间还有,非常长呢,慢慢提问,没事的,我会尽量按照您的思路回答的。
10.对方辩友你脑不脑残我不知道……
11.对方辩友, 说到鸟我就想起, 我以前就养过一只笨鸟, 我非常讨厌它. 因为它老是叽叽喳喳, 说一些我听不懂又没有什么意义的话。对方辩友, 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些有意义的话了吗?
12.某学长(在攻辩结把对方立论拆的差不多了之后):总的来说,对方辩友前提错误,总的来说,对方辩友标准错误,总的来说—— 对方同学立论错误!
3、辩论赛常用术语
1.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而不是……
2.对方辩友请不要将概念混淆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
3.世界如此奇妙,您却如此烦躁,这样不好,不好。
4.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对方辩友至今未能幡然醒悟,正好比雨过天晴却仍静坐茅庐听雨,不愿接受真理的光芒。
5.对方辩友不要回避问题,您所说的……与我们所讨论的题目离了不止万里。
6.对方辩友以偏概全,用……例子来论证……实在是一叶障目,盲人摸象,没有意识到还有……
7.我对对方边摇头所提出的观点表示无法接受……这样荒谬的逻辑我们能接受吗?
8.为什么对方辩友一直不敢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闪闪烁烁是在犹豫么?还是你们根本无法面对如此之多的现实,总是拿着A情况下的 B 结果来跟我们 C 情况下的 B 结果来衔接,对方辩友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9.我们从刚才就一再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 A 情况下会如何,而对方辩友总是举 B 情况 下的例子,是不是“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呢?
10. 再华丽的语言也掩饰不了错误的言论,再动情的解释也遮蔽不了真理的光辉,对方辩友不要再逃避问题了,回到眼前的问题中吧。
11.请对方辩友不要跳出讨论的论题之外,世界上不是缺少实践,只是缺少发现实践的眼睛。
12.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方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例子来。对13.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竿——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
辩论技巧中的辩驳技巧
1.破除选择陷阱。辩论中惯用的招式,是抛出一个选择疑问句,对方逼着问你“是A还是B?”,不管是A是B对本方都是不利的,对这类问题有两种回答的方法:一是既不是A,也不是B。直接跳出A或者B的选择,去否定和攻击这个问题的前提,釜底抽薪。比如对方问道“占有不一定是盗窃啊,我趁队友不注意将我队友的手机装入自己的包里,请问我是不是构成盗窃呢?”,回答是盗窃肯定不行,否则对方站起来就说“我只是和队友开个玩笑而已,难道开玩笑也会构成盗窃?”,回答不是盗窃也不行,容易陷入被动。所以可以说“您所谓的假设没有给前因也没有说明后果,仅仅一句话实在让人无从判断,但本案中前因后果、主客观方面都非常明确……”。二是附加条件进行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什么意思呢,还是以上面的问题为例,之所以难以选择是因为问题给定的条件太少,特别是主观心理不确定,无法判断是否有盗窃的故意,所以容易被对方补刀。那么,既然如此,就不等对方补刀,我方直接给出一个附加的前提,作出确定的回答。比如“如果您是在一个非法占有的目的支配下,故意要将您队友的手机占为己有,当然构成盗窃罪,正如本案……”,这样补足了有利于本方的前提后,实际上是有效地将对方的问题“为我所用”了。
2.举例与破类比。用相似案例进行类比的手法是案例辩论中经常运用的,因为就案例说案例,除了理论就是法律规定,很容易让人觉得干巴巴、不生动,并且语言也容易枯竭,举个合适的例子,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复杂的法律问题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让观众和评委接受。例如之前举过的A持棍将B追赶落水,A将长木棍伸向落水的B,B游开躲避,最后A独自离开,B体力不支后溺水身亡的案例,辩方通常会主张A将长棍伸向B就是一种救助的行为,是B自己选择不游开上岸,应自我答责。控方则要论证B的游开是A的行为迫使的,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这时如果控方举例“如果今天是一个流氓追逐一个少女,少女不小心落水,流氓在岸上说'你快上来嘛’,并伸手要去拉少女,请问少女敢上岸吗?”,这个例子让人一听,就会觉得少女无辜,不敢上岸不是少女的错,很容易就能达到控方的证明目的。
那么类比怎么破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所有的类比都是不恰当的”,类比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准确,总会与辩题有区别,这就为反驳提供了突破口。对方抛出一个例子,辩手在场上要做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找到这个例子的“不恰当”之处,直接指出来。比如上面的例子,就故意将受害人“弱化”一个少女,将追逐者“丑化”成一个流氓,将追逐者和受害人都标签化了。辩方可直接指出“A不是流氓,B也不是柔弱的未成年少女,而是一个有着正常判断能力并且会游泳的成年人,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下而选择游走”。
3.反驳循环论证。循环论证是指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例如案例论辩中,对方可能在觉察不到的时候使用循环论证,这种论辩手法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当不管从哪个角度进攻,对方总是能自圆其说时,很可能就是在运用这种手法。比如对于侵占、盗窃案例,一方可能会说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财物属于代为保管,所以不是非法占有,回头又说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所以是代为保管,就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对于这样的情况,辩手要能判断出其逻辑错误究竟在哪里并直接指出,否则陷入其中,将会很不利。
4.归谬及反驳。所谓归谬就是先假设对方的逻辑是正确的,然后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以此证明对方的错误。归谬是各种论辩赛中惯常的手段,确实十分好用。例如之前有一个案例,甲去银行取钱3万元钱,柜员清点后,交给甲确认时,甲趁柜员不备在3万元中抽取元放入包内,之后向柜员谎称钱数不对,柜员重新清点后,信以为真,又补足2000元交付给甲。控方的观点是甲构成盗窃罪,辩方的观点是甲构成诈骗罪。针对控方主张甲将钱偷偷抽出放入包中的行为,就是盗窃行为,辩方就巧妙运用归谬,“将我自己银行卡中取出的钱放入包内就是盗窃的话,以后大家取了钱可不敢放入包内了,否则都是盗窃犯了”,有力地攻击了控方抽钱放包的行为是秘密窃取的观点。应对对方的归谬的方法,其实与破类比较为类似,都是找到对方归谬的情形与案例的不同点,直接回击,例如针对辩方的上述归谬,控方可以反驳“将银行交付完毕的钱放入自己包中当然不是盗窃,但本案中银行将钱交由甲核对,说明交付还没有最终完成,依然存在非法占有的可能”,直接指出了案例与归谬情况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交付是否完成,做出了有力的反驳。
也许是搞过辩论的人都啰嗦,不知不觉又写了这么长了,先暂时告一段落吧,下回书咱们说一说我个人最喜欢的辩论环节——总结陈词。
篇6:辩论中提高反应能力的小技巧
怎样在辩论中提高反应能力?
要提高反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切尽在准备,一切尽在掌握。
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每场比赛都要认真准备我就不多说了,今年世锦赛莫纳什VS中山一战,莫纳什的每一个例子,中山都秒回“你这个数据来自于论文XXX,可是这篇论文还提到了XXX”,这种“反应快”其实是比赛准备认真带来的;
2、功夫在平时。
这里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看视频!这里面的注意点就是,不要光是看了就看了,要仔细看里面双方的门道、战术、技巧,还要思考如果自己遇到该怎么办。尤其对于实战经验不丰富的辩手来说,看视频基本上是提高自己最迅速的办法。
3、多思索。
辩论赛经常会出现哪些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如何反驳?一般情况下,逻辑的反应通过学会分析逻辑错误、学会支出逻辑错误就能做到,记得结合看视频自己苦练。自己平时可以学习一些辩论的理论,比如看看奥瑞冈比赛,对辩论提高也很大。
4、多看书。 这个是最废话却也是最提升内功的,有时候你觉得你反应过不过来或者无法理解对方的立论,常常只是因为你还没看过这个方面的知识点,仅此而已。
5、多实战。
在学校里面多打比赛,包括交流赛、模拟赛、训练赛,报名多参加网辩,比如CDA、华语网辩,还有楼上提到的BP。注意的是,闷头打比赛不会进步,边打比赛边思考,每次比赛结束认真复盘,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对方的东西还有哪几种方法破解,久而久之反应就快了。
6、这是在中国国情的一个特殊的训练自己反应的办法,那就是去各大论坛参与论战,不但能提升反应还能提升知识水平和检证能力。千万记得,你是去练论战的不是去练吵架的,即便对面恶语相向,也试着沟通说服,肯定会有帮助。
7、现在网上教辩论的很多,可以多去看看著名辩手的教学视频~
篇7: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_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高中语文阅读描写技巧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篇8: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一)故事情节的把握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1.把握故事情节
(1)三种题型: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3)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2.鉴赏故事情节。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_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前文。
5、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8、起线索作用。
9、埋下伏笔。
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_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如《睡美人》,开头说女a角失踪,制造悬念,结尾写她在观众席上鼓掌,揭穿谜底,使事故情节完整,又表现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主题。又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如《书法家》。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解题技巧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二)人物形象的揣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_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_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_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环境
常见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环境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四)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解题模式:
(1)梳理文章结构。
(2)概括内容主旨。
(3)联系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主题的概括:
这篇……(或文本)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反映了(表现了)……精神;歌颂了(赞扬了)……品质;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
抓住小说的文体特征,也就抓住了小说命题的精髓。那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在应考时要充分认识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在任何一点上设置问题,都可以联系到其他另外两点,特别是人物与情节之间。
篇9:如何提高法庭辩论能力
如何提高法庭辩论能力
观点:详略得当,宏观指引
律师的辩护与代理既需要见微知著、心细如发的微观察觉,同时又必须具有高屋建瓴、统领全局的宏观视野。
质证与辩论过程中,对卷内言辞证据的引用列举对比,应采用高度概括与归纳的方式呈现,律师对言辞证据长时间的宣读,也会引起法官的制止。
卷宗材料的相关内容对于控辩审三方而言,庭前已被初步掌握,法庭一般认为律师没有必要大段引用,只需指出足以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点即可达到示证效果。因此,“综合举证质证”是出庭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在法律适用的辩护过程中,对于法律共同体熟知的通用法条,律师理应懂得“高手过招、点到即止”的曼妙;而对于法律新规以及存在规范冲突及法解释争议的法条,则应适度援引,必要时还须作出法理层面的解析,以正视听。
实践中,不同的案件类型的程序要求不同,因而,律师参与辩护代理在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层面,也应适时作出区分。对于死刑案件,适用最严格的证明标准与证据采信方式,而对于普通刑事案件中与定罪量刑关联不大的细枝末节问题,则应作灵活处理。
质证:弹无虚发,有的放矢
“刀刀见血,字字珠玑”是律师庭审表达所追求的最佳效果。律师在法庭上的每一句发问、每一条质证意见、每一个辩护观点,均应力求紧紧围绕辩护与代理目标。
一是参与发问、质证、辩护代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诉讼主张的铺垫,均不能脱离“辩点”。律师参与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一定是为其辩护论点(无罪或罪轻)作铺垫,辩护词中的论据则是辩点的发散与扩展。如果案件不涉及主体与主观方面,辩护人的相关发问就可能被法庭制止,理由是其发问与案件无关。
二是在法庭辩论环节的发言要求主旨明确,论点与论据契合。这就要求辩护人立足于庭审焦点,重点突围,切忌偏离主题,否则,“跑题式辩护”必然会引起法庭对庭审效率的担忧,从而当庭制止律师的发言。
现场:质证辩论,口语先行
法庭审判的通行的诉讼原则为“直接言辞原则”,也称“口证原则”。但现实中的庭审,相当比例的律师习惯于在法庭上埋头念稿,漠视了现场演讲与辩论的震撼力与互动感,法官往往便以“书面意见可庭后递交法庭”为由,打断辩护人的“深情朗读”。
因而,律师参与辩护与代理的过程,应当注意口语表达与书面意见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并根据不同的场景适时切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争取产生庭审现场的最佳说服效果。
论证:多变换视角
在确保公正的基础上,积极追求诉讼效率是当下庭审的两大价值追求。
因此,律师在庭审中的发言切忌重复。其一不与公诉人重复,其二不与自己已经阐述的观点重复,其三在多名被告人受审的庭审中,还应与其他辩护人、诉讼代理的观点不重复。这就需要辩护人在追求同类诉求的充分表达过程中,变换思维角度,保持发言形式的持续翻新,以免被法庭打断。
发言:礼仪到位,称谓规范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辩护律师的庭审礼仪到位,称谓规范,法官才会对律师产生良性的印象判断,如果“亮剑招术”失范,则可能会招致某种偏见,陷入出师不利的境地。笔者常见律师在发问阶段话刚出口便被法官打断的情形,“辩护人,请你说明你是第几被告人的辩护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律师想获取法官尊重,前提条件其实是信奉专业,尊重法官,遵守庭审规范。
何谓庭审礼仪?“按照规定穿着律师出庭服装,佩戴律师出庭徽章,注重律师职业形象。”是律师的最表征性礼仪。此外,出庭律师对于合议庭组成人员、检察机关出庭人员的称谓,理应规范表达;在发言中还应体现对法庭权威的信仰以及对审判指挥的尊重。
法庭发问阶段,辩护律师应向诉讼参与人表明自己的角色地位;在发问结束时,应面向审判长报告,“审判长,我的发问暂时到此”或“审判长,发问完毕”;在质证意见、辩护意见发表告一段落之际,同样需要向法庭审判的指挥者审判者表达意见发表完毕并致谢。
语言:法言法语,精准表达
专业法律术语相当于法律大厦中的“砖块”,对其精准使用是体现法律人专业性的标准配置,律师在庭审中如若没有专业的法言法语表达,则很容易被法官在内心产生否定性评价,形成不自觉的偏见或歧视,进而影响庭审指挥者在发言时间分配、听庭耐心程度上的公平性。
如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长主持下,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而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被告人发问或补充性发问。如果庭审律师混淆了“讯问”与“发问”的用语差异,反映的不光是法条记忆模糊的问题,还可能让法官产生“律师对公诉人、辩护人职能定位的正确理解出现了偏差、律师专业能力不足”的疑惑。
风格:理性平和,文明得体
律师在庭审中以理性平和的参与态度、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展现法律人的风采,是构建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关系、保障庭审顺利进行、维护司法公信力的规范要求。
首先,要有角色意识,认识到律师是审判活动的诉讼参与人,捍卫司法公正、尊重法官裁判、遵守法庭秩序是律师参与庭审的行为规范要求,并依法依规处理辩审冲突。
其次,言行举止文明得体。律师作为诉讼参与人提出诉讼主张、充分表达诉求的正确姿势是“举止庄重,大方,用词文明、得体”,不仅是举止风度的要求,更是理性平和表达的技术要求。
最后,语速适当,抑扬顿挫。建议出庭律师在发问、发表质证、辩护意见时,语调尽量保持抑扬顿挫,营造适度的激情氛围,以增强语言的辨识度与感染力,防止听庭者昏昏欲睡,这对于提高法官的听庭兴趣、强化人民陪审员的亲历体验大有裨益。
目的:诉讼任务,精准领会
中国的刑事审判中,一方面证人出庭率低,律师发问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被告人以及其他同案被告人;另一方面,法庭发问不得以诱导性方式进行。所以,现行法律规范将辩护人在法庭调查中的发问方式,也限定在“直接发问”,且不得威胁、引诱。
因此,律师参与法庭发问的主要任务,应当突出卷宗内言辞证据间矛盾,以及有利于当事人无罪、罪轻的事实节点或量刑情节,在发问方式上也尽量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即使需迂回发问,也尽量压缩篇幅,减少铺垫,以免被法庭以“与案件无关”为由打断,影响发问效果。
布局:框架合理,逻辑清晰
漫无边际、不知所云的辩护意见显然无法面对法庭的审视。而把一篇布局周延、论据庞杂的辩护词用口述的方式,让法庭明了,让公诉人明白,让被告人认同,让旁听观众听懂,着实不易。
辩护词的当庭发表,建议在以下层面下功夫:
1.辩护词的框架意见必须逻辑清晰,布局合理;
2.说理过程中的深入浅出,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精炼化、抽象理论具体化;
3.不同论据的时间安排合理;
4.观点鲜明,论点贯穿始终。
节奏:控制时间
律师发问、质证、辩论的时间可以控制在适当的长度,以尽量符合法庭审判的时间预期为宜。当然,时间控制必须建立在诉权基本实现、主要观点表达完毕的基础上。
有的律师习惯于将准备好书面的发问提纲、质证提纲、辩护代理意见,在法庭上“照本宣科”,长篇大论,完全游走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没有关照到眼前法庭审判的节奏,这会降低庭审效率。因此要求出庭律师必须具备“见机行事”的当庭表达能力,足够的即兴发挥能力与意见发表时“可长可短”的时间控制能力。
法庭辩论详细介绍
法庭审理的过程,是合议庭听取各方面意见,核实证据,查明案情,从而作出正确判决的诉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查和辩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在法庭调查阶段,当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就可以就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同时,公诉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向被告人发问;证人提供证言,鉴定人提供鉴定结论后,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就可以对证人、鉴定人提出问题,对证言笔录、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都可发表意见;对在法庭上出示的物证,当事人要进行辨认,并发表辨认意见等,在这当中都有可能展开辩论。
从一定意义上讲,辩论是调查的一种方式,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否则,很容易使法庭辩论流于形式。因此,法庭辩论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公诉人、被害人或其诉讼代理人、被告人、辩护人围绕犯罪事实能否认定、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应负什么样的刑事责任等问题,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进行辩论,在法庭调查和各方充分发表自己对整个犯罪事实、情节、每个证据的证明力等的意见的基础上,对双方争论的焦点问题,作进一步的辩论。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要求发表辩论意见时,应提出申请,征得审判长同意后,方可发言。在庭审中,双方展开辩论的机会是均等的。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审判长应征求各方是否还有新意见,在各方表示没有新的意见后,审判长应宣布辩论终结。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如果在辩论中发现证据有疑问,合议庭可宣布休庭,决定延期审理,进行调查核实证据。
总而言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都是法庭审理的重要内容。
篇10:如何独自练习提高辩论能力
如何独自练习提高辩论能力
1、看辩论视频
刚开始可以随意看。当电视剧看就成……
看到一定数量了,你肯定对一些辩题的输赢啊,公正与否啊,评委对不对啊,有一些看法。
然后把自己当做评委去看,试着自己去评价每一场比赛,试着评委的视角。
把自己当做辩手,想想每个环节如果是自己会怎么打,这句话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那个队伍输了有什么方法赢么?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他们为何会出这种问题?如果是我或我们队伍会出这种问题么?我的队友会出这种问题么?怎么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2、归纳总结视频
把辩论视频分类总结,政策类的,利弊比较类的,哲学类的等等(分类不一定科学 但是每种分类都有意义)
总结不同的辩题,在架构,立论,操作上有什么共同点。每个队伍有什么风格。哪些可以学来,哪些无法学来。如何克制种种风格等等。想不出来就多看。
3、看书,看电视剧,看所有事情影视故事等的时候,多思考
思考分两方面,一方面是不要盲从,想别人说的对不对,但不是挑刺。如果不对的话,想想是不是在某些立场上是对的。或者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是什么样的误区带来的。如果觉得对的话,多去想想和它对立的观点都是错的吗等。
一方面是多去吸取闪光点,所有的信息,不论好坏对错,都有其闪光点和有益的一面。去努力的寻找这些东西吸纳。记住吸纳的时候不盲从,存疑的但不随意反驳的吸纳。
4、多分享,多交流
看到什么新想法,新知识,新观点。
多和周围人说说,讲讲。可以上网跟别人聊QQ、YY等聊天工具。
多发表自己看法。看怎么说能让大家喜欢听你说东西。可以去网上那些大型的论坛。
5、多观察
多去看看那些说话有魅力的人是如何表达的。
多去观察身边的人,有些人说话招人烦为什么,有些人说话招人喜欢为什么。
总体来说
1、思辨
2、吸纳
3、理解
4、总结归纳
5、交流分享
★ 英语论文答辩技巧
★ 法庭辩论意见范文
【提高辩论能力的方法和技巧(通用10篇)】相关文章:
辩论赛技巧总结2023-06-06
培养高中生口语表达能力论文2023-03-13
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优秀说课稿2022-05-05
辩论赛如何立论2022-10-09
律师推荐自己业务的口才技巧2022-12-15
《口语交际?该怎么办》的教案2022-04-30
毕业论文资料方法与技巧2023-08-29
辩论新手知识的破题和论证2022-12-09
十个技巧让你在辩论赛中轻松胜出2022-09-21
关于打辩论的十个技巧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