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

时间:2024-01-09 08:14:2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精选9篇)由网友“凡人A”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

篇1: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

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

看三国,比较佩服司马懿的定力--面对前来挑战的蜀军,闭门不出;甚至当诸葛亮让人送来女子穿的裙子以羞辱其没有男子气时,他也照例装聋作哑,让蜀军无可奈何。这里就有“激将法”的使用。

所谓“激将法”,在我的理解中就是,当对方按兵不动时,此方便会用种种方法来让其激动,进而失去理智,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当然,这种方法对有勇无谋者或许适用,但对于久经沙场者,比如司马懿,便失去效力了。这或许便是“激将法”的最本质原理--利用了人性中易冲动的弱点。

生活中,也需要研习“激将法”,当然不是说周围充满了想让你出丑的敌人,而是我们自己常常会因鲁莽或轻狂而容易走向极端,在不合适的时间、地点,与不合适的对象产生冲突,从而乱了大谋。如果不克服自身弱点,那么,处处皆是陷阱,时时都有危机。面对一块绊倒你的石头,如果不马上绕开而是飞起一脚,石头或许毫发无损,而脚却已经痛入骨髓;遇到一个和你善意玩笑的人,如果不平静接受而是暴跳如雷,那么,失去的或许不仅仅是融洽,更多的应该是自我的`孤立。

关于激动,喜欢两句话,一句是“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一句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前者的“怒”,出于公心,发自胸襟;而后者,却只是意气争斗,局面自然显小;二者的结果也差异明显。

所以,最难对付的敌人不是一碰即跳的壮汉,而是高深莫测的胸有城府者;所以,最有可能成功的人不是时时处处都争强好斗的人,而是能屈能伸、灵活稳重的智者。

激将法可以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周围,测试着每一个人的弱点所在、定力大小;当我们想要赤膊上阵甚至孤注一掷的时候,请多想一想我们的初衷,请问一下自己:我是不是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且真正想要得到什么。唯如此,我们才能笑到最后、笑得最甜。

篇2:由文以载道说开去的经典散文

由文以载道说开去的经典散文

小时候我们上学,一般到四五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开始讲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这篇课文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我们学这篇课文的意义是什么呢?老师循循善诱,把自己教科书上的理论灌输给我们,通过什么什么,表达了什么什么,歌颂了什么什么,批判了什么什么等等。从小学到中学,大概我们都这么学过来的。因此当我们开始学着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也会习惯性地想想,先确立一个中心思想。我写这篇作文是要表达什么思想,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是先进的还是倒退的?其实这是不用想的,反正也没人敢写反动的作文。所以我们的作文中就充斥着大话假话套话,比如《记一次春游》大多都是这样开头: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老师带领我们去爬山。最后都是,啊,祖国的山河多么美呀。我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或者是《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大多都会写:今天,我帮老奶奶过马路了,或者帮老红军爷爷扫地了之类的,最后都会说,啊,我今后要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这就是文以载道的雏形,大凡载道的文章,作者都是以高尚者自居,所谓代圣人立言,就是来教导你们这些愚氓大众的。然而我的问题是,你凭什么呀?真理的标准是由你来定的吗?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类的思想更是千差万别,有马克思主义,也有存在主义;有社会主义,也有资本主义;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有性善说也有性恶说,有进化论也有神佑论,有法家的严刑峻法也有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各有各的主张,各有各的道理,你很难说谁的是绝对的错或者绝对的对。凭什么我们都得听你的呢。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话,那么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社会实践和演变,为什么现如今富足发达的都是些资本主义国家,贫穷落后的多是些社会主义国家?难道这种检验还不够吗?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检验?

写文章当然包括讲道理,但与文以载道的不同的是你可以讲自己道理,而不必强加于人,不能像文以载道那样先把自己摆在无比正确和神圣的位置上。这才是作者的一种正常的心态。话又说回来了,是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讲道理呢?似乎也不是,你比如说唐诗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你说它表达了什么先进思想?没有哇。还有李商隐的很多无题诗,干脆就不说主题思想,你能咋的?苍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你说是什么主题?载的是那门子的道?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常名。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的道理是可以说说但也说不清楚的,且不是永恒不变的。人类的认知能力也存在着很多差别,有些道理给你讲也讲不明白。由此可见,连这世间的道理都是不断变化的,哪有一成不变的真理的呢?提倡文以载道的始作俑者把儒家学说当作千古不变的真理,并借统治者之手画地为牢,排斥异己,严重束缚知识阶层的思想,其实就是统治者的帮凶。

写作是人类的一项独立性很强的劳动和创造,用马尔克斯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人可以代替一个作家写他自己东西。既然在文化领域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就应该给作家以最大的创作自由,让他们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设置种种限制和引导,哪怕你是以多么高尚和神圣的名义。有些人总是担心作家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好像作家就是三岁的孩子,总得需要有人来指点着才能说话和做事。这实在是非常幼稚的,作家如果没有成熟悉的心志和洞悉社会的能力,那他还当什么作家呀。回家抱孩子得了。作家如果没有基本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体察人性的敏感,谁还会去读他的那些自伤自怜的作品。不给作家最基本的创作自由,而是让作家去按上级的要求和形势宣传的口径去写作,他能写出什么好作品来?当然,这倒是挺附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其实也就等于是消灭了作家。一个没有独立品格的作家,他的作品一文不值。这一点看看建国后的诗人郭沫若老先生写的那些诗就很明白了。只准这样说,不准那样说,只能发表对自己有利的文章,不能发表对自己不利的言论,这是典型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做法,等于是在扼杀创作自由。因此,文以载道说,或者所谓的主旋律写作,你可以提倡,但不能强求。更不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么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什么会形成儒家独尊的局面呢?不能不说与皇权专制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统治者为了愚民当然会提倡和推广对自己的统治有利的学说,从而打压对自己的统治不利的思想。然而人类文明毕竟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喊了近百年,如今我们还要拿文以载道来当宝贝推祟,这是不是在开历史倒车呢?如果连这点儿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我们还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吗?印度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哲学进行了融和,从而形成的不同的流派,与道家的出世思想融合后就形成了净土宗、禅宗等,而与儒家的'入世思想融合后则形成了华严宗、天天台宗等等流派,因此有些佛理讲究明心见性,顿悟出世;有些则讲究因果轮回,天人报应;有的主张苦修今生以期来世,有的却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是神密主义,有的是实用主义。看看,连宗教都不是整齐划一的,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流派和思想来,我们又怎么能要求社会上的芸芸众生都奉行一个人的思想呢?当然我对佛学仅知皮毛,或者连皮毛也算不上。

有些人对作家的道德水准提出质疑,认为给作家创作自由就会使欲望泛滥成灾,并希望用法律来约束之。这实在是大谬的。在人类社会中法律并不是万能的,在法律之上还有道德、品质、情操等等更高尚的东西存在。法律只是为人类社会设定一个最低的行为底线。记住,是最低的而不是最高的哦,不能什么事都找法律解决。人类的欲望合不合理,并不是由法律来评判的,不合理的欲望或者行为并不就是违法的,比如说我曾经说过的同性恋。你如果认为异性恋是合理的,那么同情性恋就不合理;而你如果认为同性恋是合理的,那么就意味着异性恋不合理。这实在是一对矛盾。但是合理不合理的有什么关系呢?它就在那里真实地存在着,与法律无关,与道德也无关,只是个人的一种性取向。法律并不禁止同性恋,而且这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呢。同样的道理,人类的欲望确实很多,有些也确实很邪恶的,很不合常理。但欲望总归还是欲望,我想犯罪并不等于我已经犯了罪,思想是无罪的。只要人们没有在行为上触犯法律,法律就不能制裁。你总不能让人连想都不能想吧。

道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文以载道却是有专指的,那就是指儒家学说,或者说就是指为统治者所能接受的那些儒家学说。这就与老子、庄子他们所理解的道相差千里万里了。你看看,连人类对道的理解都存在着诸多不同,那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作家去专奉一道且文以载道呢?有些人专爱钻这个牛角尖,非要问问这道到底是什么?是马列主义还是修正主义?所以庄子就说,道就是吃饭穿衣,道就是清风明月啊,再问得狠了,庄子干脆说,道就是我们拉出来的屎和尿啊。这下子你总该明白了吧?

写到最后,忽然想起一个老笑话,权当逗大家一乐。说的是有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回家,父亲问他都学了些什么,他说学会认一二三了。父亲就在桌子上随手用筷子划了一道,问他,这是几?那学生看了半天却回答不出来。父亲勃然大怒,扇了儿子一巴掌说,我不就是个一吗?儿子委屈地捂着脸争辩说,这一啥时候变这么长了?哈哈,看来我们对道的理解,也需要与时俱进和灵活变通啊。

篇3:由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说开去的散文随笔

由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说开去的散文随笔

近日知道,我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即点开了几个有关莫言的视频,有获奖后的感想,也有获奖前的社交、演讲、交流活动。因为前几天就知道莫言是获奖热门人物,所以并不感到太突然。

知道莫言,从《红高粱》电影开始,没细看;感觉他也是一个走性情路线的作家。至于获奖主要作品《蛙》,据说去年已获茅盾文学奖,也未一读。这位凭借作品改编的电影成名,继而创作不止的作家,给我的印象是纯朴、厚重、随意、对人生有着深刻的历练。观其在香港一大学的演讲,说到其当初的心态,只不过想脱离农村而已;获得这所大学荣誉博士后,其还开玩笑的说,将对其父亲报喜,说这个头衔相当于副县长的官云云。不刻意修饰,也不哗众取宠,这就是莫言,人如其名。

莫言的获奖引起众多不同的议论,有力挺的,也有非议的。树大招风,一个人成为世界知名人士后,引起众人的关注与评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感慨于莫言自己对镜头所说的,并不把诺奖看得太重,而且其说,历史上诸如托尔斯泰等有才华的作家都没有获得此奖,而获奖的一些作品读起来也有点名不副实。此当为清醒之语。

不管如何,中国本土人士获得诺贝尔奖还是第一次,一定如某些评论所说,会对中国青年作家有激励作用。而且,通过获奖,也打开了中国通往世界的一扇窗户,让世人更想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多的展示在世界面前。

莫言的获奖,意义不仅仅如上,更多的告诉我们,追求梦想、积累梦想是多么的重要。早在电影《红高粱》开机时,莫言曾与剧组人员合影,包括姜文、巩俐、张艺谋等。有网友在照片下点评“如果当时有一高人对他们说,以后某某会获戛纳、金熊奖,某人会获诺贝尔奖,他们一定不会相信;而今天,这已经成为事实。这个事实来自于人们不同常人的志向与对志向的不懈行动。也许在同龄人喝酒玩乐的`时候,他们或构思镜头,或沉迷文字,或体验生活,这样的区别,成为他们与众不同最合理的解释。

当然,获奖不代表真正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会欣赏、追慕,因为世界是多元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许更多的人依然爱看金庸,爱读南怀瑾,爱欣赏张晓风、林清玄、刘墉……获奖是好事,如果带来心态的浮躁与失衡就是坏事了,这个度需要认真的把握。

我经常说,生活是一部大书,我们每个人都是读者,也是作者。生活的奖没有人会颁发,只有我们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幸福、快乐才是最好的鼓励。而想要达到这个境界,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勤劳、坚忍、积极、进取、豁达、自信……所有那些与正面效应相关联的词汇,都包含在其中,那是值得所有人去追求的、也是所有人都有可能品尝到的美好体验。

篇4:由国土资源说开去

国土资源,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远古时期,土地是人们的衣食保障;封建社会,国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地位和经济实力;世界大战时,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机会。可以说,无论在有人类活动的哪个时期,都是“寸土寸金”。

而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国土资源的含义就远没有这么简单了。依我看,能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来造福一方,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不是繁荣昌盛的重要表现。

我们生活在江阴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先祖与自然为我们创建了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此,我们就更加应该去珍惜。

而现在,让我们感到愉悦与欣慰的是,在这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江阴政府与江阴人民将历史悠久的江阴城建设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成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块富饶之地。

在这些变化中的一个最能作为代表的,便是今天江阴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休闲去处——黄山湖公园。

现在的黄山湖公园,十几年前是一片零星的林地,有些杂树,当然也有成片的林子,大多是竹林、茶树,顺带着也搞搞副业——养猪。林场的利润我无从查证,没有发言权。但,可以想象,大概也就是个“场主小康,农民果腹”的情况。对于市民来说,最多也就是个欣赏采茶工序、累了坐下休息的作用,再加上不在市中心,人气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可在几年前,为了给市民们营造一个更优美、清新的环境,市政府不惜斥以巨资,将这里建成了今天的这块土地——一座环境优美的人造湖公园。

现在,在周末,无论何时,只要愿意,就可以来到这里。竹林之幽使人心旷神怡,小湖之静使人流连忘返。茅庐中可以品茗轻饮,小舟上可随意欣赏山水。若是走得累了,一边总有一个可以用来休闲娱乐的地方。昔日的默默无闻之地,现在成了市民们最适宜的放松身心、愉悦心灵的地方。

而现在,为了开辟市民生活娱乐的新一片天地,市政府又联合了意大利的国际知名设计公司,为大家献上了“城市客厅”的方案。现在,城市客厅睁由一个纸上的梦想转化为真实的美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又会有一个全新的城中胜景展现在你我面前,这无疑是对原本弃置土的开发利用。

诚然,现在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工作也越来繁重。土地资源似乎就应该给工业、服务业开绿灯了。但是,随着这些业务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负担也渐渐地加重,生活没规律,职业病蚕食着办公室男女的健康,因此,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以现有的国土资源给大家塑造一个更能放松的环境,由此也不难看出市政府领导的良苦用心。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便是很好利用国土资源的例子。

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起国土资源呢?我想,只要是为了大部分人民所做,又能为环境保护做出一些贡献的工程项目,就是一件很好的利用国土资源的项目。

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对国土资源的重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的生活质量是否可观。虽然说我们现在还都小,似乎并不能为这些国家大事做一些什么。但是,实际上,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事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说:把垃圾扔在指定地点,不用超出规定范围的塑料袋……别看这些事情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它们往往就是大事中最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们都能实打实地保护我们身边的土地资源,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要说的是,作为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只会死读书是不可能培养出自己的能力的,我们要听从社会上正面的号召,感悟爱国主义的最细微体现,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像在阳光雨露呵护下的花朵一样——茁壮成长。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初中部初三 蒋童

篇5:由体罚说开去

杏坛赤子

论坛这几天对体罚展开了讨论,李班长与历史老师各执一词,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观点的教师。我却由体罚想到了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

学生难教,教师难当,这恐怕是现在每个一线教师的共同体会。当社会上一再叫嚣着“师德滑坡”时,当媒体和教育“专家”们把一线教师妖魔化的时候,我们的教师们仍在含辛茹苦的为着学生的前途披星戴月,同时承担着来自各方的误解。每当报刊上又刊载教师对学生“施暴”的消息和社会各界义愤填膺的声讨时,我的心情都是极为复杂的,因为我知道又一个披着教师外衣的恶棍把所有的教师带成了恶魔,今后我们的教育环境更加恶劣了,我们的工作更难作了。

前一段又一个孩子因为教师的几句话自杀了,“以死证明他的清白”,再前一段还有一位“端木”写了一篇文章--《我以生命证明她行》,通篇都是外国老师如何鼓励他的孩子,中国老师如何打击他的孩子,恨不得将所有中国老师都开除,让他的孩子永远成为外国人才好呢。这些事实与文章似乎可以证明我们的教师队伍“非管不可”了。

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一线教师的苦衷呢?报刊上已经不止一次地报道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不佳了,当一次又一次教育事故出现的时候,在媒体同声谴责教师时,是否有人替教师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现在的教师的教育手段实在是有限的,除了说服教育之外,就几乎没有办法了。打,肯定不行;训斥,如果口不择言就是“心灵施暴”,弄不好学生还要自杀或出走;请家长,被认为是对学生不尊重;罚站,又是剥夺受教育权利;开除,义务教育不许开除,即使是非义务教育,也被认为是向社会推包袱;分流,又会被说成歧视“差生”,只要这个孩子进了学校门,进了班门,学校,主要是班主任老师就算背上了,一切都要算到班主任头上,不到毕业不算完,除非学生犯罪了,被司法机关带走,可学生犯罪了,学校又有了犯罪率,这一年算白干了,一票否决。我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带这个学生,比带整个班还累,苦没少受,还被认为工作不力。有些时候,我很难体会到李老师所说的教育带来的快乐;更多地是体会到教育实践中的艰难,即使快乐也是事情过去以后回忆的快乐,所以我曾在以前的帖中说教育是一项需要信念的工作,没有信念,没有耐心和恒心,是很难做好教师工作的。

仔细想想,除了说服教育,教师真是没什么办法了。可说服教育就真管用吗?一方面即使你再动情,再入理,说多了,学生也会烦感,另一方面许多教师还没有,也不可能练就李老师那样高深的内功,你又让他怎么办呢?

有一个办法,就是不管,又会被人认为是不负责任,而且对教师的评价是由学生的表现决定的,教师生存其实是由学生决定的,他又怎么可能不管?

想来想去,教师真是很无奈的,我就经常陷入这种无奈之中,虽然我还能自己说服自己,告诫自己教育不是一时之功, 要有恒心和耐心,并且也有了一些教育成功的事例,但我仍深深理解与同情那些认真负责却没有更好办法教育学生的教师,包括那些被学生弄得没辙了而体罚学生的老师。我们可以说这些老师无能,但我们实在不能一棍子将他们打死,把他们的“好心”给抹杀(对不起,李老师,这一点我与你见解不同)。

我曾打过学生,为此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被剥夺了继续带我那个班的权利,被迫离开了我曾花了三千元违约费给原单位作代价换得的学校(几年前教师流失情况严重,年轻人都是花钱不当教师,我是花钱当教师)。我曾请求那个家长原谅,学校理解,请他们让我哪跌倒哪爬起来,但他们不肯原谅我,一定离开我亲爱的班,哪怕是全班家长写信挽留我。我现在对我曾有过的行为深深地忏悔,不管那个孩子如何屡教不改,我当时多么着急,我也不能打那个孩子。我知道我伤害了那个孩子,伤害的原因并不是我当时打的那几下,那几下学生不会记恨我,反而会更爱我;而是这事后那个家长那么一闹,我被迫离开,他也被迫离开了那个学校,我们两个人都失去我们都珍爱的学校和班集体,这一切是因为我的冲动而起。也许那个孩子从那以后心灵会蒙一层阴影,这层阴影是我给他带来的,他的青春期本来应该是快乐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我那个班的孩子,他们失去了一个真正爱他们的老师,据说那个班后来特别乱,这也是我给带来的。现在我的工作很努力,也搏得我现在学生的爱,一方面我是本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我以前的过失赎罪。我再也不会打学生了,我会永远为那个冲动行为忏悔;但我永远不会谴责那些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失控而动手的老师(这些老师与李老师所说的“女教鞭”有本质的区别),更真诚地希望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原谅,不要让我的苦难经历重演。

有人讲中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忽视“差生”(暂且用这个词吧)。实际不然,美国的教育才是只管好学生,不管差生的教育,他们的高等教育很普及,其实能上名校的同样是凤毛麟角,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也是少数,在他们那里自然淘汰率是很高的,学生并没有老师呵护,师生之间也没有很深的感情,你是某个材料就认真培养你,如果你没有可造之材,对不起,淘汰。所以,美国那种自由的教育出了不少科学家,也出了大量计算能力、语言能力低下的学生。中国的教育恰恰是照顾差生的教育,各位可以想想,各学校的补习目标是谁,全是差生;教育行政部门的一分两率保护的是谁,还是差生;有些学校为了自己的升学率搞分流,一分流就被认为是歧视差生,大家只好背着;一些学校分快慢班,也被认为歧视差生。许多地区都取消了重点中学,目的还是为保护差生。在学校呢,老师最关注的就是差生,虽然训斥多一点甚至有体罚,但毕业后回来看老师的却是差生居多,这是许多老师的体会。中国的这种教育没有出诺贝尔奖(我以为根源不在教育),却有了大量基础扎实的高中毕业生,因为中国教育实际上挽救了不少差生,虽然差生仍有很多。

现在的学生是受民主自由思想影响长大的一代,又是受着父母与社会极大的关爱的一代。他们讲个性,讲自由,他们要求父母无条件的爱他们,要求别人为他们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东西,包括自由与权利,却不知道自己也应该承担责任,小的时候,家长与老师也不要求他们承担责任,只要他们听话,然后为他们做好一切,他们的意识中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这就出现了教师主动打扫卫生,学生却在旁边熟视无睹;家长给孩子准备好了一切生活条件,孩子却总认为家长不爱他的反差。孩子小的时候还好算听话,一旦大了,自我意识强了,逆反心理也重了,也就更难管教了。

中国的教师背负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许多人批判它是封建糟粕,可其实这句话中又有一日为师,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意思。在重大的责任面前,多数教师不敢松懈,他们身上有着天然的使命感,虽然他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就这样,“个性自由”遇到了“重大责任”,教育的艰难应运而生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许多教师身上缺少民主意识,他们还不会和学生平等对话,而学生则是受着民主自由教育长大的一代,他们讲个性,讲自我,但他们却并不明白,真正的个性与自我到底是什么,更不明白应该尊重与体谅师长的爱心。社会上呢,又有一批专家学者鼓励学生的反叛,唯独不鼓励学生负责,使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城市中学生变得偏激与逆反,又不负责任,在深受教师家长关爱的同时,骂着师长不理解他们。教师们呢,知道现在学生的问题,自己没有民主观念,只会压制;有民主观念可能又缺少理论武器,斗不过那些专家学者的“个性、创新”观,说服教育更是仓白无力,所以论坛上多有哀叹学生难管的帖子,这些帖子又代表了相当多教师的心声。许多教师染上心理疾病,许多教师做出过激的行动,正是现在教育手段贫乏,教育理论空洞无力的表现。

实话说,我瞧不起有些搞教育理论的专家,他们只会拿一些空洞的口号唬人,他们只会坐而论道的批评教师,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深入过一线,特别是基础薄弱校。当教育专家是很容易的,找几个名词一摆,找几个成功的学生做例子,然后拼成一篇文章,就是一套新的理论。他们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式对学生报以“同情”,他们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指导”教师,而教师被那些“素质教育”名词弄晕了,一到教育实践中,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教,只好重拾过去那些办法,加课加量训斥体罚,学生呢,更加逆反,也更加无助,弄得教师与学生都特痛苦。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教育理论实在应该重建。

我们的教育理论家们可否回答这些问题:

现在的学生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情感与责任的缺失还是个性与自由的不足?

现在应该教育学生什么,除了个性自由创新之外,还应不应该有责任与义务,还应该不应该有崇高的理想,还是只是赚大钱娶美女的“真话”?

我们用什么办法使学生对我们的教育增加情感认同?

我们说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大人观念强加给他们,但孩子是否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是否也应该承担社会的责任?

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过错,不对他们惩罚,但孩子肯定要长大,我们什么时候又如何让他们适应这个社会?

我希望教育理论家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们希望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前,先到教学一线呆上十年,像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和我们的李镇西博士那样,只有这样来的理论,我才服气。如果教育理论家们回答不了,那么就靠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中的思考者来回答了,虽然回答得很没有“理论体系”,却一定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

我们的班主任论坛除了相互之间温馨的祝福外,更应该有的还是理性的思考。

补记

帖子写完,发觉真是由体罚“谈开去”了,没有中心,也没有体系,成了四不像,请斑竹和各位老师凑合着看。

[由体罚说开去]

篇6:由《诗经》说开去

由《诗经》说开去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诗典,诗三百的风雅颂充分表现了当时的生活状态与歌舞乐曲的状况。其在文学史及文化史上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

事实上文学的诞生是早于文字的。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最先的文学就是劳动时的“吭唷吭唷派”。其依据来自《吕氏春秋?淫辞》的“今举大木者,皆前呼舆謣,后亦应之。”——即劳动号子,然后这种号子的韵律被加以整理,变成了最初的有节奏的唱辞,并在原始的宗教中融入了舞蹈的内容,赋予诗歌一种神魔的咒术意义。如“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就是讲用竹子制成弓箭,射取禽兽以取食物的过程。与此同时产生的还有古代的神话与寓言。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同时劳动人民运用歌谣当武器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时曰害(曷)丧,予及汝偕亡”,就表达了奴隶们对夏桀的仇恨与咒骂,且愿与之一起早日灭亡。所以不管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诗无邪”如何。亦掩不住文学的思想倾向。至于说孔子增删了《诗经》,至今存疑。因为在孔子幼时,《诗三百》已经成书。但孔子为《诗经》配过乐谱则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

周朝当时有专门的官员去各地采集民歌,并加以整辑。“雅”、“颂”一般出自贵族,用以歌颂自己先人的功德,如《大雅》中的“皇矣”等。《小雅》则更接近平民些,如《大东》《采薇》等。而“风”则大都来自民间。其反映了奴隶们对压迫的不满与反抗。如《伐檀》《硕鼠》等。其次“风”中还反映了当时奴隶的生活状况,如《魏风?十亩之间》等。同时“风”中还大胆描写了男女的婚姻爱情。且这类诗占去诗经的近一半。如《庸风?柏舟》等诗。

《诗经》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更重要的是它多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感情质朴,且首创比、兴、赋的诗歌创作手法。语言上也十分精炼生动。虽为四言居多,但又不为字数所限。如“关关睢鸠,在河之洲”到《伐檀》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的长短句的巧妙运用。再到《诗经》中句子的重叠章法和韵的运用,都对后世的文学及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的文化起于人类劳动始,再由文学的产生,由口传而到文传,再由乐的韵成,而至歌舞以传,而化之。

《诗经》虽是第一部缘自中原整理成册的.文学上的诗歌总结,但其文学意义,却产生于未有文字之前的民众劳动文化生活的历史深处。

如同《易经》一样,不管你台港对此研究的再深入,其根源必定在中华大地。

那些否根蔑祖的人看清楚了,这难道有争议吗?

拓展: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成书过程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

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王官采诗说

最早的记载出现于《左传》。《孔丛子·巡狩篇》载:“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另外在《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当时的采诗官被称为“行人”(见于《左传》)。

刘歆《与扬雄书》亦称:“诏问三代,周、秦轩车使者、遒人使者,以岁八月巡路,求代语、童谣、歌戏。”

公卿献诗说

当时天子为了“考其俗尚之美恶”,下令诸侯献诗。《国语·周语》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

孔子删诗说

这种说法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左传》中记载孔子不到10岁时就有了定型的《诗经》,公元前544年鲁乐工为吴公子季札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

体例分类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uì〕、曹、豳〔bīn))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表现手法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篇7:由公开课摸头说开去

由公开课摸头说开去

那日听课,旁边的.一位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刚开始他还算老实,渐渐地坐不住了,偷偷地从桌柜里拿出一叠画片玩,在我的目光提醒下,他赶紧放回去,重新坐端正.

作 者:周春宝  作者单位:东莞市东城区第一小学 刊 名:广东教育(综合版) 英文刊名:GUANGDONG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8:由“盘中盘”说开去

“盘中盘”效应

没有那种理论象“盘中盘”能在酒圈子里影响如此深远,从笔者初进入口子集团接触到这个理论,已经过了8年时间,但是直到今天还有人乐此不疲,由此,可见此营销模式的影响之巨大,

一个盘中盘理论的诞生,除了成就了安徽口子窖这几年全国攻城略地,业绩高歌猛进外,成就了陕西天驹、合肥百维、淮北顺达等区域强势经销商巨头,也成就了许多的安徽人为主体的营销咨询公司,他们当中纷纷将盘中盘理论和系统工具作为卖点,传授给全国酒类企业,笔者粗略估算下,这个“盘中盘”一年创收大约有万以上的咨询费用。

而当初受益最多的口子酒业,也培养了众多的酒界职业经理人,却没有适时传播自己独门秘籍,当年所谓的秘密武器现在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秘密,如果在几年前有效传播这样的理论,说不定口子窖比现在还要成功,但口子却一直低调做事,不事张扬,还奉劝其营销管理人员不要传播公司的理论和写相关的文章,难道是为了保密吗?而作为口子原本的咨询公司,盘中盘的始作俑者,现在依然为口子服务的金鹃国际广告也一直保持低调的处世作风,作为传播公司的金鹃为何失语不会传播自己的大作以正视听呢?让人不免有些遗憾,这其中自然也有不少故事值得揣摩和探询。

炒作“盘中盘”

在酒圈子浸润多年,最近几年这个圈子越来越热闹起来,新品牌新产品越来越多外,新的营销概念层出不穷,这其中“盘中盘“理论和”深度分销“理论应该是最为主流最有指导实践意义的两个理论和实践体系,后来的“后盘中盘”只是一种延续和扩展而已。

酒类营销还有其他消费品的销售无论怎么做还是离不开铺市和动销这两个基本动作,还有围绕这些进行的招商、分销、促销、广告等手段,其实营销并不是特别复杂,我的朋友资深咨询顾问王传才还特别撰写了《简单营销》,本人亦有些同感。

笔者在离开口子以后,做过一段时间的营销顾问也操盘过一些老品牌白酒的区域样板市场运作,诸如古井贡酒、黄鹤楼酒,稻花香酒等,很多企业也尤其看中的笔者在口子从事销售管理的经验,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企业的情况和口子是不一样的,不可能按照口子“盘中盘”的运作理念来操作,口子的成功是不可复制,这如在某些市场口子深陷“盘中盘”的泥沼,在酒店和核心消费者艰难维系着关系,消磨锐气,打一场艰苦看不到尽头的持久战。如果在区域市场的投入和产出长期不成比例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的是何时何种方式撤退的问题。

象蒙牛的牛根生所说的:企业成功是运气好,不成功是命运,

所以口子窖酒盘中盘运作的成功是有阶段性和机会性的。所以要以个案的眼光看待“盘中盘”方为良好的态度。从中借鉴一些好的策略为我所用。

谁是“盘中餐”

还有一个怪现象:卖酒的人越来越卖不好酒了,卖酒的经销商大多是没有卖过酒的人。这些人越来越依赖于咨询公司了,而我也常常听到如此的抱怨:那些真正在一线实践的营销人员的意见却难以得到真正的重视,他们的话往往在耳根发硬的领导那里被当作耳边风,不起作用。看来,收了比较昂贵的咨询费用的外脑机构比较容易说服企业老板。孰不知,有些咨询人员没有实际操作过酒经验就来当“老师”了,甚至还有刚刚入行的大学生也进入咨询的圈子做为行业专家。“美女是包装出来的,咨询专家也是可以炒作出来的”。只有消费者才是真正的专家。

咨询公司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公关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甚至把项目费用一部分做为高层人员公关使用,以便获得更多的便利。笔者就遇到过此类事情,咨询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提案及服务中手下留情,不要过多干预提出专业意见,结果被笔者严词拒绝。

由于酒类企业卖点的困乏,以及酒类行业的低门槛和暴利,驱使很多的有钱人投资到该行业中来,还有一些原本就具备基础的酒类企业想振兴飞跃,开打市场和销路,给营销咨询公司也提供了许多机会,所以陆续出来很多从事酒类营销的公司,有需求就有商机,这是个必然。

原本咨询公司在服务一个特定行业客户的时候,一般原则是有排他性,在同一签约阶段不服务同样性质的第二家公司,这样也是对客户负责对自己负责,但是现在一窝蜂似的,做专业性酒类咨询公司却越来越多,当然他们的理由是当然专业化程度高了许多,不免让人有些担忧作业质量和客户商业机密的保密。

企业要树立“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咨询外脑的思想,全方位考察和验证后进行合作,还有有懂行的人去象挤牙膏一样挤咨询公司的智慧,有一些作业质量检验的标准检验咨询公司的作业水平,企业的钱来之不易,学会选择和运用外脑也是企业老板的必修课。只有帮客户省钱、赚钱的咨询公司才是好的咨询公司。

戴晓虎先生:首届中国酒业金爵奖获得者、商道营销首席顾问、多米国际营销传播机构合伙人。1995年从基层业代做起,市场一线营销管理实操经验,历任办事处主任、区域经理、市场部品牌经理、新产品研发经理、分公司总经理、、大区总监、营销总经理等职。著有系列文集《跨文化区域营销》、《营销的道与术》、《公关营销》、《服务营销》《系统营销》等,《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新食品》、《新营销》、《江淮晨报》、《酒海观潮》、《糖烟酒周刊》等杂志特约撰稿人。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与营销中的研究和运用实践工作。 电子邮件:dxh1221@hotmail.com

篇9:由电脑说开去五年级作文

由电脑说开去五年级作文

午夜,我睡在床上,隐隐约约听到了电脑里传来了什么议论声,仔细一听,原来电脑里的'“QQ”、“游戏”、“资料”、“音乐”……正在议论自己的利与弊呢!来听听吧!

QQ先生自豪地说:“我当然是利大于弊了,我可以帮助小主人同远方亲人聊天,让他们天天见面。”

游戏小伙子也跟着起哄:“我也是利大于弊,我,我……”

QQ先生说:“哈,哈,你呀!是弊大于利呢!利少得可怜,只是一些益智游戏,弊是让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

资料老爷爷说:“这样说,我就只有利了,小主人可以通过我查一些需要的资料,提高学习成绩。”

QQ先生说:“我举双手赞成!”

资料老爷爷说:“呵呵!”

音乐MM边化妆边说:“我当然是利大于弊了,我可以播放出音乐让小主人身心放松,可以很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哦!”

最后电脑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大家各有各的利与弊,大家一定要全心全意的为小主人服务啊!”

“啪啪啪……”全场掌声!

……

哎!我以后还是少玩游戏吧!多查资料,休息时间就听听音乐吧!

从李渔说开去散文

由庄子思想说开去作文

风起五丈原散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写作指导

春游记散文

春雨润青城杂文随笔

《谈生命》教学反思

夜的经典散文

谈生命反思

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从龟兔赛跑说开去(网友来稿)

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
《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由激将法说开去散文(精选9篇)】相关文章:

那两夜,我梦到了你散文2023-03-18

描写快乐的春游作文300字2022-09-01

有关气息作文六年级2022-04-30

小升初满分作文:平淡也是一种享受2023-02-13

关于诸葛亮的作文2023-07-05

三年级劳动体验500字作文范文2023-07-04

夏天的简单快乐1000字作文2023-03-16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文2023-05-06

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2023-11-22

死亡诗社影评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