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共11篇)由网友“爱加点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缠“的音))也。” 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做人的道理,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陈万年于是不敢再说话。
注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戒:同“诫”,告诫。
3.大要:主要。
4.乃公:你的父亲
5.尝:曾经。
6.具:全,都
7.谢:道歉
8.语:说话
9.显:显赫
10.杖:打
11.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
12.之:代(陈咸)
13.曰:说
14.大要;主要的意思。
15.具晓:完全明白
16.复:再
17.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8.谄(chǎn):奉承拍马屁。
19.睡:打瞌睡。
启发
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
②在这个世界上有长辈教唆小辈学会阿谀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类反面角色的代表之一,但也有一些好的长辈。
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篇2:《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缠的音))也。 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做人的道理,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陈万年于是不敢再说话。
注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戒:同诫,告诫。
3.大要:主要。
4.乃公:你的父亲
5.尝:曾经。
6.具:全,都
7.谢:道歉
8.语:说话
9.显:显赫
10.杖:打
11.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
12.之:代(陈咸)
13.曰:说
14.大要;主要的意思。
15.具晓:完全明白
16.复:再
17.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8.谄(chǎn):奉承拍马屁。
19.睡:打瞌睡。
启发
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
②在这个世界上有长辈教唆小辈学会阿谀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类反面角色的代表之一,但也有一些好的长辈。
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篇3:《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译文
陈万年是朝廷中显赫的大官,(陈万年)曾经病了,叫来儿子陈咸告诫他(并让他),跪在床前,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这样做)?”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我完全明白您所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拍马屁罢了!”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阅读训练】
1、解释:(1)乃: ;(2)戒: ;(3)语: ;(4)之: ;(5)曰 ;(6)具:
2、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
(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训练】
1、解释:(1)是;(2)同:“诫”,训诫;(3)说话;(4)指代子咸;(5)说;(6)都,全部
2、翻译:(1)(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
(2)陈万年于是就不敢再说话。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因为儿子揭穿了他的卑鄙心理。
①问:“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 答:因为儿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卑鄙心理)。/答:因为儿子揭露了陈万年的虚伪,让他哑口无言。/答:万乃不复言是因为儿子揭穿了他的卑鄙心理。
②问:“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 答:不对。因为叫儿女虚伪,是为他们做了坏榜样,如果陈咸不揭发他反而接受了,就会多一个地位显赫、但却走歪道的官。这种人多了,会影响社会。
注释
1.尝:曾经。
2.戒:同“诫”,告诫。。
3.语:谈论,说话。
4.睡:打瞌睡。
5.欲:想要。
6.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
7.之:代词,指代陈咸。
8.曰:说。
9.乃公:你的父亲。乃:你。
10.谢:道歉,认错。
11.具,都。
12.晓:明白。
13.大要:主要。
14.谄(chǎn),谄媚,奉承。拍马屁。
15.乃:是。
16.复:再。
17.言:话。
18.显:显赫。
19.汝反睡:反而。
翻译
①欲杖之。
陈万年想要用棍子打陈咸。
②咸叩头谢。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
③具晓所言。
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
④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什么道理?
⑤大要教咸谄。
您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
启发与借鉴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如果不给生养子女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做父亲的过错。陈万年喜好结交权势,对他们卑躬屈膝,文中内容对他极具讽刺之意。
2.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3.父母不要为儿女做坏的榜样。
4儿子揭露了陈万年内心的虚伪。
5..世上竟然有父亲教儿子拍马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种反面的角色。
篇4:文言文《陈谏议教子》原文及翻译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下属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陈谏议教子》注释:
1、陈谏(jiàn)议:北宋陈省华(939年—10),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人,官至左谏议大夫,故称之。
2、驭:驾驭,控制。
3、蹄:名词作动词用,踢。
4、啮:咬。
5、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6、因:于是。
7、遽:急忙,马上。
8、安:怎么,哪里。
9、贾(gǔ)人:商人。
10、直:通“值”,价值,这里指钱。
11、诘:责问。
12、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13、制:控制,制服。
14、彼:那。
15、厩:马棚。
16、曰:说,回答。
17、汝:你。
18、售:出售。
19、戒:通“诫”,告诫。
20、劣:顽劣的马。
21、是:这匹。
22、可:能够。
23、何以:以何,凭什么,怎么。
24、为:把。
25、畜:养。
《陈谏议教子》启示:
1、为人处事要像陈谏议一样淳朴,忠信,宽容,宽宏大量。
2、做事要处处为他人着想。
3、诚信是金的重要性。
4、做什么事都要先想清楚后果是什么,不能冲动行事。
篇5: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
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
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译文
陈万年是朝廷中显赫的大官,(陈万年)曾经病了,叫来儿子陈咸告诫他(并让他),跪在床前,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这样做)?”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我完全明白您所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拍马屁罢了!”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阅读训练】
1、解释:(1)乃: ;(2)戒: ;(3)语: ;(4)之: ;(5)曰 ;(6)具:
2、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
(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训练】
1、解释:(1)是;(2)同:“诫”,训诫;(3)说话;(4)指代子咸;(5)说;(6)都,全部
2、翻译:(1)(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
(2)陈万年于是就不敢再说话。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因为儿子揭穿了他的卑鄙心理。
①问:“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 答:因为儿子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卑鄙心理)。/答:因为儿子揭露了陈万年的虚伪,让他哑口无言。/答:万乃不复言是因为儿子揭穿了他的卑鄙心理。
②问:“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 答:不对。因为叫儿女虚伪,是为他们做了坏榜样,如果陈咸不揭发他反而接受了,就会多一个地位显赫、但却走歪道的官。这种人多了,会影响社会。
注释
1.尝:曾经。
2.戒:同“诫”,告诫。。
3.语:谈论,说话。
4.睡:打瞌睡。
5.欲:想要。
6.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
7.之:代词,指代陈咸。
8.曰:说。
9.乃公:你的父亲。乃:你。
10.谢:道歉,认错。
11.具,都。
12.晓:明白。
13.大要:主要。
14.谄(chǎn),谄媚,奉承。拍马屁。
15.乃:是。
16.复:再。
17.言:话。
18.显:显赫。
19.汝反睡:反而。
翻译
①欲杖之。
陈万年想要用棍子打陈咸。
②咸叩头谢。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
③具晓所言。
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
④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什么道理?
⑤大要教咸谄。
您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
启发与借鉴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如果不给生养子女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做父亲的过错。陈万年喜好结交权势,对他们卑躬屈膝,文中内容对他极具讽刺之意。
2.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3.父母不要为儿女做坏的榜样。
4儿子揭露了陈万年内心的虚伪。
5..世上竟然有父亲教儿子拍马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种反面的角色。
篇6:《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
《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
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其子咸教戒①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②也。”万年乃不复言。
【注释】①戒:同“诫”,告诫;教训。 ②谄(chǎn):谄媚,奉承。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咸叩头谢曰 谢: (2)欲杖之 杖: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译文: 。
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陈万年教子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7.(1)谢:道歉,认错。(1分) (2)杖:用棍子打。(1分)
18.(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怎么巴结别人(2分,得分点“具晓”、“大要”)
19.示例:“大要教咸谄也”,表明陈万年在教儿子学会奉承别人,这样做是错误的,是做了坏榜样,教儿子走歪道。(结合原文1分,看法能言之成理1分。)
篇7:陈万年教子原文及赏析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赏析
原文: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显赫的大官,有一次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来跪在床边训话。一直说到半夜,陈咸打了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说:“我作为父亲教育你,你反而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什么道理?”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我完全明白您所说的'话,主要的意思是教我要对上司要奉承拍马屁罢了!”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注释:
尝:曾经。
戒:同“诫”,告诫;教训。
语:谈论,说话。
睡:打瞌睡。
欲:想要。
杖:名词用作动词,用棍子打。
之:代词,指代陈咸。
曰:说。
乃公:你的父亲,乃:你
谢:道歉,认错。
具晓:完全明白,具,都。
大要:主要的意思。
大要教咸谄: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谄(chǎn),谄媚,奉承。拍马屁。
乃:是
复:再。
言:话。
显:显赫。
赏析: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如果不给生养子女良好的教育,这就是做父亲的过错。陈万年喜好结交权势,对他们卑躬屈膝,文中内容对他极具讽刺之意。
2.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3.父母不要为儿女做坏的榜样。
4.世上竟然有父亲教儿子拍马屁学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种反面的角色。
5.儿子揭露了陈万年内心的虚伪。
篇8:陈万年教子原文及译文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译文
陈万年教子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缠”的音))也。” 万年乃不复言。
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做人的道理,讲到半夜,陈咸打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口口声声教你,你却打瞌睡,(你)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陈万年于是不敢再说话。
注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
2.戒:同“诫”,告诫。
3.大要:主要。
4.乃公:你的父亲
5.尝:曾经。
6.具:全,都
7.谢:道歉
8.语:说话
9.显:显赫
10.杖:打
11.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
12.之:代(陈咸)
13.曰:说
14.大要;主要的意思。
15.具晓:完全明白
16.复:再
17.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
18.谄(chǎn):奉承拍马屁。
19.睡:打瞌睡。
启发
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身上印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说,作为父母千万要做一个合格“产品”.但是也有教孩子走歪道的父母,文中陈万年就是其中一个。
②在这个世界上有长辈教唆小辈学会阿谀奉承的,陈万年就是这类反面角色的代表之一,但也有一些好的长辈。
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不要光阿谀奉承与听信谗言。
篇9:《陈万年教子》阅读答案
陈万年乃朝中显官,尝病,召其子咸教戒①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②也。”万年乃不复言。
【注释】①戒:同“诫”,告诫;教训。 ②谄(chǎn):谄媚,奉承。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咸叩头谢曰 谢: (2)欲杖之 杖: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译文: 。
19.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谈谈你对陈万年教子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7.(1)谢:道歉,认错。(1分) (2)杖:用棍子打。(1分)
18.(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怎么巴结别人(2分,得分点“具晓”、“大要”)
19.示例:“大要教咸谄也”,表明陈万年在教儿子学会奉承别人,这样做是错误的,是做了坏榜样,教儿子走歪道。(结合原文1分,看法能言之成理1分。)
篇10:教子文言文翻译
教子文言文翻译
教子,词条主要讲述出自颜之推的《颜之推·颜氏家训·第二篇》中的故事,借事育人。下面是教子文言文翻译,请参考!
教子文言文翻译
教子文言文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教子翻译
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辩在湓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领,年纪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意,老夫人就棍棒鞭策他,因此,王僧辩成就了一番功业。梁元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气,从小被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若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传,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他若一件事有闪失,他父亲为他百般遮掩,,希望他悄悄改掉。学士成年以后,凶暴傲慢的习气一天赛过一天,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掉,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注释
1、王大司马:即王僧辩(?~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梁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
2、湓城:也称湓口,古城名。
3、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
4、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
5、揜:同“掩”,掩盖,遮蔽。
6、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
7、性:品性
8、逾:超过
9、挞:教训
10、少:稍微
11、饰:粉饰
12、冀:希望
13、衅:涂抹
篇11:文言文阅读:陈谏议教子
文言文阅读: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不见是马()
(2)汝为贵臣()
(3)贾人安能蓄之()
(4)而偿其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的.人为什么称赞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这;(2)你;(3)怎么,哪里;(4)通“值”,价钱,价值。
2、仆人说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
3、陈谏议知道自己的马是劣马,都已经被人买走了,他却叫人要回来,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没有把祸害移给别人。
(意思对即可)
★ 短文两篇翻译
★ 百家讲坛三字经
★ 苏武传教学反思

【陈万年教子文言文翻译(共11篇)】相关文章:
苏武传教学设计2023-10-18
六年级《表达苏武的故事》教学设计2022-11-23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2023-04-21
王羲之的经典名言2023-12-28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2022-05-08
文言文阅读之宋陈谏议及答案2023-06-18
农村结婚典礼主持词2023-07-19
兰亭序集的作者简介2022-04-30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2024-01-31
孟母三迁翻译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