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习俗文化礼仪(共9篇)由网友“遗失的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柬埔寨习俗文化礼仪,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柬埔寨习俗文化礼仪
习俗礼仪
柬埔寨的新年是依据柬历,即每年4月13日,烧香、沐浴、摆供桌、守岁。子夜一过,诵经、祈祷、送神、辞旧岁。第二天一早开始。人们在自家的供桌旁烧香叩头,迎接新神光临,祈求降福给他们。以后三天进行各种庆祝活动。新年的寺院里最热闹,13日夜间小和尚把五色佛旗和白色终鱼旗擂到各个寺院的最高处,旗上还有钢铃。第二天新年清展人们不仅看到彩旗双舞,而且还听到清脆的铃声。佛教信徒到寺院给僧侣布施裔饭、清扫、堆沙塔、行沐浴礼。孩子们游戏,年轻人对歌、跳舞,年长者也有各种体育活动直到深夜。如此一连三天。
因为柬埔寨地处热带。男女结婚都较早,女子一般在15,16岁就结婚。他们结婚是男方到女方家里去,婚礼自然就在女方家里举行了。一般的程序是这样的:男女双方收拾打扮好以后,要由双方父母和两个证婚人陪同去领结婚证,然后举行婚庆典礼第一天为“人栩日”,即女方家事先准备的新房,这一天要把新郎迎接到新房里。第二天为“正日”,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先是缠线,即亲人要给新人的手腕上缠线,即是两心相连;然后祭祖、诵经、实请来宾。第三天为“拜堂日”,即由一位德高望重者主持,新人参拜佛祖、高堂及亲友。
饮食礼仪
柬埔寨人以大米为主食.平时常吃素食,逢年过节吃些鱼、虾、牛肉等,显得丰盛和喜庆。他们吃饭不用桌椅,一般都是席地跪坐,用手抓着吃。现在的城市里,人们吃饭时也有用筷子的.有的也用叉子、汤匙。
他们最喜欢吃的是烤香蕉,把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串起来放在火上烤.烤黄便吃.他们的名菜也有。如滑蛋虾仁、熏鸡、卤水牛肉、菜扒虾丸、笋丝鱼条、芙蓉蛋、青椒鸡丝等。特别要注意,他们是佛教徒众多的国家,吃饭时要用右手。
基本礼仪
一、社交
柬埔寨是一个文明古国,又是佛教国家,讲究温、良、恭、谦、让,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合十礼”是柬埔寨传统的见面礼。柬埔寨人见面和分别时有礼貌地以双手合在一起,指尖朝上,口说“三拜”。“合十礼”礼仪还有许多规格,如晚辈给长辈行礼时指尖举到眉间;官员对上级行礼指尖举到胸前;人民向官员行礼指尖举到鼻尖;在向王室或高僧行礼时,还需跪或蹲下。在农村人们习惯只行合十礼仪,在城市除主要行合十礼仪外,也有行握手礼的。
二、服饰
高棉人有自己的传统服装。男子上身着无领直扣开襟衫。妇女着紧身开襟齐腰短上衣。男子下身着的长裙称纱笼,纱笼是一种用布缝合很像长裙子的服饰。女子下身着传统黑色“贯头”,称为松不。柬埔寨还有一种古老的服装叫干曼。“干曼”一般百姓用长布,富贵者用锦,不缝合,从腰腹往下缠至小腿,在背后打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柬埔寨人的穿着也发生了变化,在金边及其他城市,男人们也穿制服、西装、T恤,妇女们的服饰也艳丽多姿。
三、饮食
柬埔寨人以大米为主食,以鱼虾为主要副食,喜吃富有刺激性味道的蔬菜,如生辣椒、葱、姜等,还喜食生菜、生肉和腌鱼酱。
四、居住
柬埔寨农村住宅一般是用竹木建造的高脚屋,高脚屋建在离地面约2米高的木桩上。用扶梯上下,房屋四壁开有窗户。住在江滨湖畔的居民,房子建筑在船或木筏上,并把木筏或船系在钉入湖底的木桩上。30—50户人家集结而居,形成一流动的水上村落。居民进出浮屋主要靠小船。水上浮屋的居民与陆上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
五、禁忌
柬埔寨人注意礼节礼貌。最普通的礼节是合十礼,即双手合掌于胸前,稍微俯首,指尖的高度视对方身份而定,对国王、王室成员、僧侣还行下蹲或跪拜礼。社交场合也流行握手礼,但男女间仍以行合十礼为宜。
篇2:柬埔寨习俗礼仪学问
婚俗礼仪
在柬埔寨,在婚礼第二天的诵经仪式结束后,便开始举行婚宴。婚宴一般要在女方家的迎宾棚和堂屋举行。新郎新娘衣着结婚服装站在门口,迎接陆续到来的宾客。宾客按坐序坐定后,就开始上菜。在乐队演奏的优美动听的乐曲声中,宾主边吃边谈,十分热闹。宴会即将结束之时,新郎新娘一起要到每个餐桌一一敬烟。一般由新娘递烟,新郎点火。此时,宾客要推举一名代表向新婚夫妇表示祝福。然后,每位宾客相继拿出一些结婚贺金赠送给新郎新娘,称为“缚手钱”。柬埔寨人认为,婚礼喜宴是新郎新娘两人的荣誉,它可以把宾客的心情连接在一起。同时,男女以一对新人的形象在众人面前亮相,可以使宾客承认和认同这对新人组成的家庭,说明这一婚姻是按照传统习俗办理的正当的结合。至于“缚手钱”则是人们互相扶持、团结友爱的象征。
基本礼仪
见面礼仪
柬埔寨人注重礼节,讲话很有礼貌,见面时要行双手合十礼。平辈朋友相见,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表示相互亲切友好地问候;晚辈见到长辈,双手合十举至下颌,表示尊敬;百姓见到高僧,合十后举至眉宇,表示敬意;身份低的人见到地位显赫的官员,先伏身跪地,再双手合十高举过头,表示崇高的敬意;见到客人,弯腰鞠躬,双手合十,举在胸前,热情问候。他们还有个特殊的民间传统礼节,亦行“绑手礼”。据说施这种礼是柬埔寨人对客人表示崇高的敬意之举。柬埔寨人在外界的影响下,握手礼也开始时兴起来,但男女间仍以行合十礼为宜。
称呼礼仪
柬埔寨人姓在前,名在后。贵族与平民的姓名有所不同:贵族一般承继父姓,平民一般以父名为姓;贵族起名很有讲究,往往寓意深刻,平民名字多数是随便叫起来的,没有什么含义。柬埔寨人通常不称呼姓,只称呼名,并在名字前加一个冠词,以示性别、长幼、尊卑之别。如“召”意为孙儿;“阿”意为小孩;“达”意为爷爷;“宁”意为姑娘;“洛克”意为先生等。
服饰礼仪
服饰习惯由于地处热带,柬埔寨人的服装很单薄。他们的民族便服是:男子穿直领多扣上衣,天气热时则不穿上衣,只穿“纱笼”或“山朴”。“纱笼”是由数尺印有各种美丽图案的布两边缝合,围系腰间,状似裙子。“山朴”是用长条布,不加缝合,从腰中往下缠绕至小腿,再从胯下穿过,在背后紧束于腰部,剩余部分伸出如鱼尾。妇女的便服上衣多为丝质圆领对襟短袖衫,下衣也穿“纱笼”或“山朴”,通常她们在腰间还要缠一条图案优美的长布巾。
拜访礼仪
在柬埔寨朋友家作客,要注意宗教方面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礼仪,给予尊重。拜访柬埔寨朋友,要事先约定时间,并按时赴约,届时主人会在家中恭候。客人要注意衣着清洁、整齐。宾主见面,主人双手合十行礼,客人应双手合十还礼。举止要稳重大方,表情要自然诚恳,态度要和蔼可亲,主人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自己讲话时不要放声大笑,最好不要做手势。吸烟的客人,可询问一声主人,征得主人许可后可以吸烟,如果主人吸烟,可先向主人敬烟,然后再自己吸。
同主人讲话时,要避免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内容,不要打听对方的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人生活方面的事情,不对主人国家的内政作评论,不论述宗教方面的问题,不询问女主人的年龄,不夸奖女主人的长相、身材等。
饮食礼仪
柬埔寨人以大米为主食.平时常吃素食,逢年过节吃些鱼、虾、牛肉等,显得丰盛和喜庆。他们吃饭不用桌椅,一般都是席地跪坐,用手抓着吃。现在的城市里,人们吃饭时也有用筷子的.有的也用叉子、汤匙。
他们最喜欢吃的是烤香蕉,把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串起来放在火上烤.烤黄便吃.他们的名菜也有。如滑蛋虾仁、熏鸡、卤水牛肉、菜扒虾丸、笋丝鱼条、芙蓉蛋、青椒鸡丝等。特别要注意,他们是佛教徒众多的国家,吃饭时要用右手。
篇3:柬埔寨习俗礼仪知识
风俗礼仪
见面
合十礼是柬埔寨最常见的一种相见礼仪
行礼对象不同,姿势也有所不同:
同辈相见,行礼时,十指并拢,双掌合于胸前
晚辈见长辈,双手合十,举至下颌
向父母,老师行礼,双手合十,举至鼻尖
向僧人行礼,双掌高举至眉间,两拇指靠近鼻尖
拜见国王王室,跪地,双手合十,高举过头
穿着
柬埔寨较为保守,不喜穿着过于暴露。
尤其进入寺庙、皇宫、古迹等神圣场所。忌穿短裤、短裙,长度要过膝,衣服要遮住肩膀。
登门拜访
如果到当地人家中做客,必须把鞋子放在室外,否则是不礼貌的。另外,柬埔寨人习惯在进入房屋前,鞋子和帽子必须先脱下,这是对屋主的尊敬。而拜访僧侣,也要将鞋脱在室外,然后再进入屋里。
喜好和忌讳
1.讲话不带“妈”字
在中国,“你妈、你妹”等已经演变成一种网络流行语,但是在柬埔寨,只有骂人才会带“妈”字。所以和他们交流,一定要避免这一点。
2.不要盯着别人的眼睛
长时间盯着别人的眼睛是不礼貌的。他们会觉得你在打量他什么。
3.忌用左手传递东西
柬埔寨人认为左手是不洁的,用左手拿东西或食物是不懂礼貌的表现。递给他人物品要用右手或者双手,尤其是吃的东西。
旅游礼仪
近年来,柬新政府大力开放天空,外国航班直达旅游风景区,并与周边邻国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简化了人境手续,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从而使游客增加迅速,外汇收人也大幅度增长。主要旅游地有吴哥古迹,始建于吴哥王朝,前后经过400多年的修建,使吴哥城、吴哥窟金碧辉煌,和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齐名天下。
金边是座美丽的城市.有“东方巴黎”之称。著名的有王宫建筑群,还有玉佛、金殿、银宫,大小宫殿20多座,极具民族特色。因为历史上,曾经使高棉王朝被迫移都,将此地荒弃,造成了数百年的热带森林茂盛生长,1860年,法国科学家发现此古迹,引起世人注意。因此是非常珍贵的旅游景点。应该按照人乡随俗的惯例,遵守他们的各项规定,爱护环境和生态。
习俗礼仪
柬埔寨的新年是依据柬历,即每年4月13日,烧香、沐浴、摆供桌、守岁。子夜一过,诵经、祈祷、送神、辞旧岁。第二天一早开始。人们在自家的供桌旁烧香叩头,迎接新神光临,祈求降福给他们。以后三天进行各种庆祝活动。新年的寺院里最热闹,13日夜间小和尚把五色佛旗和白色终鱼旗擂到各个寺院的最高处,旗上还有钢铃。第二天新年清展人们不仅看到彩旗双舞,而且还听到清脆的铃声。佛教信徒到寺院给僧侣布施裔饭、清扫、堆沙塔、行沐浴礼。孩子们游戏,年轻人对歌、跳舞,年长者也有各种体育活动直到深夜。如此一连三天。
因为柬埔寨地处热带。男女结婚都较早,女子一般在15,16岁就结婚。他们结婚是男方到女方家里去,婚礼自然就在女方家里举行了。一般的程序是这样的:男女双方收拾打扮好以后,要由双方父母和两个证婚人陪同去领结婚证,然后举行婚庆典礼第一天为“人栩日”,即女方家事先准备的新房,这一天要把新郎迎接到新房里。第二天为“正日”,即正式举行结婚仪式,先是缠线,即亲人要给新人的手腕上缠线,即是两心相连;然后祭祖、诵经、实请来宾。第三天为“拜堂日”,即由一位德高望重者主持,新人参拜佛祖、高堂及亲友。
篇4:中秋节文化习俗礼仪
中秋节的习俗礼仪
(一) :赏月
中秋节赏月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二):赏月吃月饼
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电信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三):赏月赏桂花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四):赏月烧塔
中秋夜烧塔中国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五):赏月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佳节送礼习俗
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增进感情的好时机,是一年当中仅次于年节的馈赠大节。中秋节日馈赠,称为“贺节”、“送节”、“追节”,也称“送节礼”,陕
往往在节前数日甚至月初就开始赶办节礼,相互馈送,路上行人往来如梭。直到今天,中秋节前送节礼的习俗依然盛行,几乎等同于年前送礼贺节。一般送礼要赶在节前,但也有在节后送的,如在甘肃洮州,中秋节后第二天以饼果馈送亲戚;如在广东东安要送糖饴;在湖南蓝山,亲友间多馈赠鸭;在江苏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鸱、糖饼相馈赠;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馈赠糍饼,取意其圆;福建同安分节前一二日,亲友间互送月饼、番薯、芋魁,中秋时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湾嘉义,节前人们互送月饼、文旦、麻糍,等等。
西醴泉称“送秋节”。
中秋节的民俗活动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见玉鱿生《海陬冶游录》)。所谓走三桥者,明显度厄之味在。
烧斗香
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
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玩兔爷
玩兔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
篇5:安徽文化习俗礼仪
民俗文化
阜阳剪纸
阜阳地区的剪纸,应用范围很广。一种是在喜庆节日用红纸剪作装饰的,如窗花、门笺、灯花、喜花等,内容多系象征吉祥与喜悦、或隐喻;另一种是作为鞋帽、围嘴、兜肚等儿童服饰上的刺绣底样,取材一般为花卉、鸟、虫等。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朴素的审美观,形成了艺人剪纸风格和作品内容。
阜阳剪纸兼有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色,即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单色的、填色的、染色的,有粗壮单纯的、细致精繁的,还有借鉴西洋绘画的线条组合形式的。
徽州祠祭
徽商资本和官祠堂在徽州古建筑中,无论从建筑设计、工艺美术、雕刻装饰等都是高档次的,它在徽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为中外诸方面尤为建筑界的专家、学者所重视和赞誉。从祠堂建筑的规模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姓氏宗族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家族繁衍及盛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祠堂建筑源于徽州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昔日的徽州农村,不是生产型的农村,而是消费型的农村。徽州人甚为讲究“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商”或“学而困则商”。他们常年在外,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创造了充裕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发展条件;成为富豪大贾之后,便投资故里。除建造住宅、购置山场、田地、造桥、筑路、投资办学等以外,就是建造祠堂、庙宇以树碑立传,光宗耀祖,博取声名。徽州歙县在明代时期,仅徽商投资建造的祠堂就有百余座。可以说在当时宦资本是祠堂和其他建筑的经济之基础。
徽州的强宗大族,历来是聚族而居,尤在南宋之后,特别是受了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孝道便就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然在宗族下的祠堂则是村落的核心,居首要地位。在乡土社会中宗教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需求又总是连在一起的,它是人们信仰的依托,因此祠堂、庙宇是人们趋吉避凶可信赖的保护点。旧时徽州各姓宗族都建有祠堂。祠堂建筑有两大类:一类是宗祠,一类是支祠(包括房祠)。宗祠是指某一姓氏后裔子孙为祭祀一世祖所建的祠堂为宗祠。一个村落的姓氏只有一座宗祠:也有少数姓氏建有两座宗祠的(就是一个村落的某一姓氏有两个一世祖),但没有三座宗祠的。宗祠的祠名是突出某一姓氏即某氏宗祠,如:程氏宗祠、胡氏宗祠、汪氏宗祠等等。支祠是指宗祠下属某一支内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它的祠名便是突出某一支内的某一个祖宗,以其名字为署祠名即某某公祠。房祠同样是支祠下属某一房内为祭祀某一代祖所建的祠堂(又称香火屋)。
当地民俗
一、黄山节令习俗
春节:大年初一,大家都穿戴一新,幼辈向长辈拜年,大家依次向祖宗拜年,同辈之间也互相恭喜。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晚上还要送祖宗回山,在祖宗画像前摆上酒菜,焚香祭拜,家家户户还要张挂彩灯,徽州区岩寺镇的元宵戏灯最为盛行。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古徽州称为“龙抬头”。大约是因进入仲夏时节,雨水渐多,可以听到雷声了,所以有这种说法。在农村,这一天农民忌下地,妇女忌拿针线清闲过一天。绩溪县的规矩,这一天还有包扎一生糯米一个的粽子煮熟,祭拜土地神。二月二又为百花生日,故又称“花朝节”,这一天,文人陈设百花,举行文昌会,比赛诗文。
二、黄山生产习俗
开秧门:农村每年早稻的第一次插秧称为“开秧门”。
打锣封山:山区为保护森林形成许多条规习俗,打锣封山就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每年冬季,村或乡定人鸣锣,口中呼唤所封山场的地名,串村走户,昭示禁戒规约。此后,家家户户,互相告诫,不得犯戒。鸣锣同时,在各要道路口和山界立木牌、石牌,以标明禁山范围。
接财神:徽州以农历五月五为财神日,工商业者多在这天接财神。
开张礼:徽州新店开张这天,要在店门口披红结彩,挂金字招牌,燃放爆竹,有的还奏乐,以示庆祝。对开张这一天上门的顾客,象征性的手下红纸包(货币退还),同时赠送一定的货物,如布店赠3尺红布,百货店赠送一件日用品等。
学艺:民国时期,学艺拜师必须经过中荐人出面,为师徒双方商议协约。洽妥后,徒弟要办拜师酒,向师傅行大礼。砖工学艺,一般一年出师;木工学艺,则为三年,均无工资,师傅只供给伙食。三年升为伙计,师傅给一定的生活费,艺成后才离师营生。
风土人情
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歙县牌坊很多,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渊远流长的关系。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外出经商,足迹遍天涯。出门少则三年五载,多则数十载,为了高堂双亲有人照应,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在外经商,若不能发迹,则羞见家乡父老。商人发迹了,钱财显赫,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恩宠有加,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的良性发展轨道。
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为了光宗耀祖,他们奏请皇上恩准,荣归故里,兴建牌坊,旌表功名、义寿、贞节……,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黄山市现存的明清两代的牌坊甚多。著名的如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等。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节日吃鳝鳖和藕
按农历年俗,一年有三大节,除过年外就是中秋节和端午节。合肥地区人们过端午和中秋.有一种特殊的食俗,就是端午要吃鳝鳖,叫“箭杆黄鳝马蹄鳖”;中秋要吃藕,而且是以吃包河无丝(私)藕为荣。
“箭杆黄鳝马蹄鳖”在合肥是老幼皆知的一句熟语,它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包拯入朝为官时正过国家边防吃紧,金人、西夏,不断寻衅滋事。前方告急、而皇宫里却大摆酒席,花天酒地,还要包拯从家乡巢湖进贡鳝鳖。包拯很恼火,就从巢湖采购了一些小鳝鳖。是上一见黄鳝象箭杆,只有手指粗.不肥;鳖象马蹄,不大。绷着脸说:“包拯.你搞什么名堂?这么小的鳝鳖怎么吃呢?”包拯慌忙奏说;“陛下,如今戍边的将士要的是‘弓断足,马匹多’,我一急,就购了‘箭杆黄鳝马蹄鳖’.我也知道这些不够斤两的鳝鳖不肥美.但我想奏明圣上。边防吃紧,我们在朝的,可不能只图吃喝.不思江山永固呀!只要圣上多想边防,多置弓箭,多买马匹,西夏和金人就不敢小视我们;只要边防稳固.国泰民安,使是细鳝小鳖,皇上也会吃得鲜美可口的。”经包拯这么一说,皇上有些醒悟了。说来也怪,箭杆黄鳝马蹄鳖.就是味道不差。从此,就拿“箭杆黄鳝马蹄鳖”作为美味佳肴。如今合肥一些饭店还挂出“箭杆黄鳝马蹄鳖”作为美味菜肴招徕顾客。端午节人人吃鳝鳖,有不忘遗训,居安思危的意思。
中秋节,合肥人除吃月饼外,还要吃包河无丝(私)藕。传说包拯晚年,仁宗封赏功臣要把半个合肥城封给包公。包公要他的后代自食其力,拒绝皇上的村赏。但仁宗一定要封赐,最后把一段护城河封给他。皇上金口玉言,再不领封,便有抗旨之罪。包公万般无奈,只好领封,但心里很不安。看到护城河里的藕荷,经过再三考虑、对藕荷作了规定;河藕能吃不能卖,包拯铁而藕无丝(私)。说也怪.别地的藕,是藕断丝连,但包河藕无丝。从此,合肥地区便留下一句歇后语“包河藕——无丝(私)”。包拯后人恪守包公这一遗训,并在中秋这夭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冰心无私”。包河里的藕,也只是送给乡邻吃,从不卖钱。这一美德,人们竞相效法.遂成风俗。
篇6:那曲文化习俗礼仪
风俗
藏北人热情开朗,豪放大方,乐于助人,特别能歌善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尤以踢踏舞、锅庄舞最富民族特色。献哈达是最崇高的礼节,每当遇到婚喜、节庆、迎送宾客、拜会尊长、朝佛拜像、送别远行等有献哈达的习惯。磕头也是一种礼节,一般用于朝拜佛像、佛塔和佛堂等佛事活动。主要节日有藏历年和赛马节。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藏历正月初一很早就起来,换上新做的服装,摆上“切玛”(用一个雕刻十分精细的木盒,里面装满糌粑,象征丰衣足食),“退”(用酥油、奶渣、红糖、面粉等做成的糕点),果品等节日食品,互致新年的问候,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牧民还要在羊圈周围摆上冰块,预祝新年风调雨顺,牛羊肥壮,六畜兴旺,吉祥如意。每年八月的恰青(夏季)赛马艺术节,热闹非凡,区内外的游人商贩云集藏北,专程来参加赛马节的外宾也越来越多。草原牧民白天观看勇士们赛马、马上射击、马上拾哈达等各种马术表演,以及丰富多采的文艺演出,晚上则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使整个草原成为五光十色、欢声笑语的不夜之地。
由于地广人稀,婚姻方式较为简单,成婚多以自由恋爱为主,有女嫁男方,也有男嫁女家的。在形式上还是尊重父母意见,请亲友做媒,谚云:部落之事首领定,子女婚事父母定。婚礼规模取决于双方的家境,所谓“豪门狮对虎,富翁财对财,穷人背对背”。迎亲那天,双方家庭都要举行煨桑仪式,以祭故土神灵。出发时首先要向西南走,牵马人手拿九宫八卦图开路。迎娶人家在帐绳上挂上哈达,帐门两侧各放装满干牛粪的袋子和盛满鲜奶的奶桶。在新人下马处铺一块洁白的毡子,上面用青稞画一个吉祥的符号。迎至帐前,先由盛装的年轻妇女向来人敬献“切玛”和青稞酒,迎入帐内入座。再向两位新人献上吉祥饭“卓玛折司”(油拌人生果饭),尔后由亲人和来宾向新人及父母、贵宾敬献哈达,并献上相应的礼物。男女双方亲友各派出一位能说会道的人,争相夸耀各自的主人公,将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然后大家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般婚礼只进行一天,也有长达三天的。在一个月内,新婚夫妇要回娘家小住几天,并举行规模不等的庆宴,婚礼到此才算结束.
丧葬风俗
丧葬根据死者身份分为许多等级,高贵的人和世系**等德高望重者死后,一般火葬;大**及在民间有很高威望者死后,一般法体塔葬;被射杀砍死的人或因传染病死亡者均实行土葬,但有分别的墓场;幼童夭折实行石棺葬、罐葬或土葬。除此之外的亡者皆行天葬,即将遗体分解后喂秃鹫,天葬台都有专职的天葬师。人死后先要请高僧大德占卜算卦,确定出葬的日期和时辰,停尸三到七天,出殡前划白线,以示灵魂送出,上路时必须先向西南行走。丧葬佛事十分隆重,请喇嘛念诵经文,以超度亡灵。并要做好卜卦所示的各种佛事活动,迎设超度佛像、朝拜庙宇、进香施财。藏北牧区如遇丧事,不仅家人哀悼,而且全村乃至全部落的人都为其举哀,亲朋好友送钱送物慰籍家属。家人在一年内不梳洗打扮、不喧哗谈笑、不事娱乐活动。家境好的在周年内每月做一次法事,周年日,用二至五天搞一次周年丧葬礼祭,修佛念经,洗发更衣,以示解哀。
那曲的历史文化
古代象雄遗址
古代象雄遗址,建于山腰,石头建筑,规模宏大。遗址距今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苯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
雅砻风景名胜区
雅砻风景名胜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山南雅砻河流域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也是西藏第一个国家级风景区。该风景区地处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阳光充足,空气清新,视野辽阔。
羊卓雍错
羊卓雍错,也称羊卓雍湖(当地人通常简称为“羊湖”),因为藏语“错”就是“湖”的意思。从地理上划分属于山南市浪卡子县。羊卓雍错,藏语意为“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千米,南北宽70千米,湖岸线总长250千米,总面积638平方千米,湖水均深20-40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
那曲草甸草原
那曲草甸草原,主要由小嵩草组成,其株高仅3—5厘米,但生长十分密集。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那曲草原以辽阔、高寒著称。虽然自然条件严酷,但因人烟稀少,人为干扰弱,自然面貌保存最好。
篇7:爱尔兰文化礼仪习俗
礼仪习俗
交际
爱尔兰人性格外向、开朗,待人真诚、友好、宽容,打招呼、问候人总是面带微笑。见面、告别,握手示好,目视对方。与亲朋好友相见,往往是亲或贴面颊。初识客人,敬称对方“先生”“夫人”“小姐”以及“博士”“教授”等,认识之后,会以较为亲切的名字相称。交际场合,在自我介绍之后,一般会送上自己的名片。
应邀去爱尔兰人家做客,可给女主人送鲜花或巧克力。不过,百合花只适用于宗教节日,而白色花朵只适用于葬礼,不可用于日常交际送人。如应邀赴宴,还可带名贵葡萄酒或乳酪。他们过生日和过圣诞节时,往往赠送礼品。收到礼品,通常会马上打开,与客人一起欣赏。男士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已成为共识。
饮食
爱尔兰人的主食是面包,而牛奶、土豆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喜欢清炖牛、羊、猪肉等,搭配胡萝卜、薏仁、蔬菜与洋芋。食谱中海鲜丰富,如牡蛎、龙虾、三文鱼等最为常见。特色菜有腌牛肉配卷心菜、培根卷心菜以及土豆饼配熏三文鱼(在土豆饼上放熏三文鱼,再放一层奶酪)。早餐,上班族多是牛奶、玉米或麦片粥以及果汁、咖啡等饮品。午餐由于时间紧迫,通常以三明治为主,或在酒吧点几道小菜,配上一杯爱尔兰黑麦啤酒。晚餐是正餐,通常是肉类、蔬菜和土豆。
爱尔兰饮食与英国相似,喜欢将调味品放在餐桌上,由就餐者自行调味。家宴通常包括3道餐食,即冷盘、主菜、甜品,此外,还会有奶酪拼盘、红酒以及咖啡或茶等饮料。主菜通常是肉类或鱼类,配上各样蔬菜和土豆条、土豆泥等及调味酱汁。
蜜月
“蜜月”一词,爱尔兰人使用得最恰当、最名副其实。新婚夫妇刚结婚,头一个月是蜜月,世界很多国家仅取其“甜蜜”之意而已,基本上与蜂蜜不搭边。而在爱尔兰,蜜月(Mina meala),却与蜂蜜(meala)大有关系。从婚礼开始,在以后的一个月之内,新婚夫妇每天都会享用以蜂蜜为原料酿制的蜂蜜酒。婚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亲友们向新人赠送蜂蜜酒,甚至连酒杯也一起送上。爱尔兰人相信,喝这种酒,不仅能保证婚姻幸福、甜蜜、美满,还可以增强夫妻的生育能力。
服饰
社交场合,男士穿西装、打领带,女士穿套装或裙装。出席晚间招待会时,多穿晚礼服。不过,短裙是爱尔兰男性民族服装,常以其传统手工布为材料制成。在一些仪式上,他们爱穿绿色或者橙色的短裙。他们的短裙与英格兰等地男裙的区别在于,这里的裙子以方格布为主。爱尔兰女性传统服饰是毛织斗篷加披肩。斗篷用缎带系在前面,形成一个蝴蝶结。女性的裙子以麻布为主,多为绿色。女青年结婚时,一定会置办一件红色厚实的斗篷,以象征吉祥,而扎在头上的围巾,向脑后打结。
由于爱尔兰人喜欢绿色,当地人也喜欢戴绿帽子,特别是3月17日,爱尔兰国庆节这一天,大家更要戴绿帽子。帽子形状不尽相同,有礼帽状、高筒状,也有的干脆戴一个绿色假发状的帽子。
习俗
爱尔兰国旗由绿、白、橙3色组成。绿色代表生命和力量,也是爱尔兰多数人信奉的天主教的代表色,白色象征希望,橙色代表新教派。这3色配合,即希望天主教徒和新教派之间兄弟般的团结。
“三叶草”是其国花,佳节庆典,人们爱在胸前佩戴一束“三叶草”。爱尔兰人崇拜和喜爱竖琴图案,其国徽图案就是竖琴。忌讳“13”“星期五”。他们认为交叉式握手,或同时与几个人交叉式谈话,都是失礼行为。若看见单只喜鹊,会认为有倒霉的事临头;若同时见到两只喜鹊,则预示有喜事临门。
礼仪礼节
爱尔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在与亲朋好友相见时,大多都惯以亲面颊或贴面颊二三次来代替握手,以示相互间的亲热和友好。
一般礼仪
按惯例,客人若使用了电话应主动付费。
约会与准时
商业上的会面要事先约定,但要记住爱尔兰人不大有时间观念。
款待和馈赠
如应邀去爱尔兰人家里作客,给女主动人送鲜花或巧克力是受欢迎的。如应邀去吃饭,瓶酒或乳酪是合适的礼物。
商业活动中送礼则并非常例。
交谈
避免谈论宗教或政治。
信仰忌讳
爱尔兰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还有少数人信奉新教。忌讳“13”、“星期五”。他们视“13”和“星期五”为令人沮丧的数字和日期。一般人都有一种信念,认为凡遇到“13”或“星期五”办事情,很可能不幸会发生,或有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注意事项
a、水果刀、指甲刀等尖锐物品及打火机不能携带出境。
b、充电宝必须与锂电池一样,严禁放入托运行李,0毫安≤4伏的充电宝须随身携带,并且在飞机上保持始终处于关闭状态.20000毫安以上的充电宝原则上不能携带出境。
c、中国海关关于随身携带液体出境的规定:乘坐从中国境内机场始发的国际、地区航班的旅客,其随身携带的液态物品每件容积不得超过100毫升(ml)。盛放液态物品的容器,应置于最大容积不超过1升(L)的、可重新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每名旅客每次仅允许携带一个透明塑料袋,超出部分应交运。
d、爱尔兰海关入境规定:允许您免税携带货物(包括礼品、纪念品、香水和衣服)入境,但其总价值不得超过:年龄在15岁以上的每人为430欧元/390镑。年龄不满15岁的每人为215欧元。
请注意,上述资金限额不适用于任何超过上述价值的单个项目。因此如果您要携带价值超过430欧元/390英镑或215欧元的货物入境,您必须支付其全部价值的进口费用。如果您要将您在爱尔兰境外旅游时购买的任何免税货物带回爱尔兰,则它们将计为您的免税限额的一部分。
非欧洲国家旅客可免税携带下列物品入境香烟400支或小雪茄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500克;1公升烈酒或2公升香槟酒或葡萄酒类;香水50克及0.25公升古龙水等,以及不超过34爱尔兰镑的一般物品。
下列为爱海关禁止或须取得许可证后才可入境的物品:动物、植物、肉制品、奶制品、蔬菜、水果、武器弹药、毒品、淫秽制品等。如携带违禁物品,除没收有关物品外,携带者还将被处以三倍于有关物品价格的罚款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篇8:阿根廷文化礼仪习俗
礼仪习俗
阿根廷的商务礼俗,必须穿保守式样的西装。若在餐厅吃晚餐,也要穿西装,结好领带,一副绅士模样。即使你是外地来的观光客,也绝不例外。
外国人经常以服装取人,如果衣履不整,他们就认为你这个为并不正派,服装就是他们据以做“人物评价”的基准。因此,到公司或机关访问,或到客商家做客,你都必须西装革履,整整齐齐才行。西装去访问对方,印象一定会被大打折扣,不能不慎。
阿根廷人久别相见,男人互相拥抱,女人则握住对方双手并亲面颊。送礼不要送衬衫、领带之类贴身用的物品,阿根廷人喜欢别人夸奖他们的孩子、家里的陈设和他们的菜。避免谈论有争议的宗教、政治问题。可以谈谈体育,特别是足球以及当地的公园。
在阿根廷,拜访绝对有必要事先约会。阿国商办流行以握手为礼,交换名片频繁。一般而言,谈生意的态度仍以保守谨慎,予人印象较佳。阿根廷许多商人会说英语,此外,意大利语和德语也是常用“外语”。椐当地人说,二次大战时,在一德国军舰被围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外拉普拉他河口,全舰官兵后来弃舰登岸,成为阿国德裔商界中的一股力量。
在阿根廷乘火车,你若在特等厢或头等厢脱下上衣,打算轻松一下,随车的车长
会马上向你提出警告。据载,当年贝隆当政的时代,他曾经喊出一个口号:“脱下上衣,以更轻松的心情努力工作”。据说,不但效果全无,还引起了反感。保持体面,重视礼节——在这方面,阿根廷人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商务活动,5-11月最宜往访。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不宜。1-3月为阿根廷“暑假”度期。各大城市饮水安全。海关免税香烟8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4瓶。无货币管制。阿根廷禁止邮寄没有洗干净的旧针织品。
阿根廷人在食上习惯吃欧式西菜,以吃牛、羊和猪肉为主,尤以烤全为其传统的食品。阿根廷商人喜欢邀请你至家中做客,餐桌上免下了阿国正宗牛肉。到阿根廷人家里做客,可给女主人送上一束鲜花或一些糖果。翌日勿忘谴人送花给主人致意。阿国人对其“牛仔”文化亦感骄傲,不免称赞两句。注意一点,晚餐到晚上9-10点钟才开始,餐前会有尾酒会,也得到7-8点钟才会开始。对大多数阿根人来说,有一个习俗语十分有趣。这就是阿根人在过元旦时都习惯要在江河里洗一次澡,称之为“新年浴”,这是新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把一篮又一篮的鲜花撒在江河的水面上,然而后大家跳进这落英缤纷的“花海”中,用花搓全身。据说,这样可以洗掉污垢和霉气,换得吉祥和富。
服饰礼仪
在阿根廷国家,在服饰礼仪方面很讲究,阿根廷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经常“以服取人”,换而言之,服饰是阿根廷人进行“人物评价”的“标尺”,如果衣履不整,他们就认为你这个为并不正派。
在正式场合,阿根廷人讲究着装整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失去阿根廷人的尊重,在一般情况下,如论是到公司或机关访问,或到客商家做客,你都必须穿保守式样的西装,整整齐齐才行。
若在餐厅吃晚餐,也要穿西装,结好领带,一副绅士模样。即使你是外地来的观光客,也绝不例外。
在阿根廷国家,人们反对服装过于华丽,讲究庄重和规范,最好是男的穿西装套装,女的穿长裙或者套裙。同时男士在穿西装时,不仅要穿套装,而且还要加一件西装背心,并且带上领带,此外,还需要注意色彩的协调和平衡。
如果穿灰色西装去访问对方,印象一定会被大打折扣,不能不慎。阿根廷人认为,灰色的服饰会让人沉闷,忧郁,悲伤,所以在阿根廷游玩,最好不要选择灰色的衣服,否则印象会大打折扣。
阿根廷人是非常讲究在公共场合的形象,无论是乘车还是娱乐,都需要穿戴整洁,否则衣冠不整会让他们呲之以鼻,即使挽起袖管,也会让人看不惯,还可能会被干预。
在阿根廷乘火车,你若在特等厢或头等厢脱下上衣,打算轻松一下,随车的车长会马上向你提出警告。据载,当年贝隆当政的时代,他曾经喊出一个口号:“脱下上衣,以更轻松的心情努力工作”。据说,不但效果全无,还引起了反感。保持体面,重视礼节——在这方面,阿根廷人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
但是在阿根廷的乡间,人们的着装往往相对自由一点,一般情况下,阿根廷人以衬衫、长裤为主,气味低时,可以加一件深色的披风,披风多以羊毛手工织成,穿在身上之后,头上在戴一顶礼貌,看起来会更潇洒迷人。
:爱好与禁忌
送礼不要送衬衫、领带之类贴身用的物品。
阿根廷人喜欢别人夸奖他们的孩子、家里的陈设和他们的菜。
话题可以谈谈体育,特别是足球以及当地的公园,避免谈论有争议的宗教、政治问题。
看到跳舞,照相须获得对方同意,否则就是失礼。
拜访阿根廷人时,可赠送一些小礼品。但是送菊花、手帕、领带、衬衫等是不适当的。
到阿根廷人家里做客,可给女主人送上一束鲜花或一些糖果。翌日勿忘请人送花给主人致意。阿根廷人对其“牛仔”文化亦感骄傲,可以适时称赞两句。
篇9:中秋文化习俗礼仪
习俗礼仪
(一) :赏月
中秋节赏月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二):赏月吃月饼
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电信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三):赏月赏桂花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四):赏月烧塔
中秋夜烧塔中国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五):赏月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民俗活动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见玉鱿生《海陬冶游录》)。所谓走三桥者,明显度厄之味在。
烧斗香
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
燃灯
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玩兔爷
玩兔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兔爷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亦庄亦谐。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百姓们称它为兔儿爷,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
中秋节禁忌
男不拜月
旧时汉族中秋节禁忌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男子多不叩拜月亮。
忌身体弱、体质差的人赏月
近段时间身体很弱的人不宜在野外赏月、拜月。若最近流过产或者生育过宝宝,那么,也不宜赏月,即使在家中的阳台也最好不看月亮。
忌失意、运势弱的人赏月
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场不顺、生意亏本、倒霉事情接踵而来者,请务必不要赏月。
忌刚刚搬家,而又没有“闹房”的人赏月
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或者自己觉得搬家后身体、运势等不好者,谨慎赏月。
忌头发遮额头
女子务必将自己的额前头发捋向后边或者两侧,千万不要让额头被头发遮住,因为这是你的神灯所在。
忌出门前或者回家后不烧香
出门前烧香可以确保出行平安,回家后烧香则是表示答谢,为今后一年的出行平安祈福。
忌果饼不圆
当中秋的月亮挂上时,人们设坛燃香,陈列月饼瓜果等拜月亮。每家会向有月光之位在月出之时供拜,拜祭完毕之后,焚烧月光纸,摆下供月食品,然后分给家人,中秋节全家应聚在一起吃月饼,月饼又称为团圆饼,吃了能使全家不离散,为了团圆祭月的果饼必须是圆的,即使把瓜果月饼切开来也必须是月牙瓣的莲花状。
忌吃乱月饼
有这样一句俗语:“吃乱了月饼死公公。”新媳妇如果婚后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节的话,就要一连几年都要在婆家过中秋节;如果婚后第一年是在娘家过中秋节的话,那就要一连几年在娘家过中秋节。这样可以避免吃乱了月饼,避免公公发生不测。
★ 迪拜礼仪习俗知识
【柬埔寨习俗文化礼仪(共9篇)】相关文章:
傣族风俗的作文2022-09-16
傣族的风俗习惯作文2023-03-29
关于有趣的各国见面礼仪2022-08-14
泼水节又叫什么节呢2023-08-29
各个国家餐桌礼仪英文2023-12-07
世界各地五一劳动节的习俗2023-05-16
国庆节的由来介绍作文2023-02-06
洛阳景点的导游词2022-04-30
风俗民情开封作文2023-09-01
民族风俗作文202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