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美队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共5篇)由网友“stevenjob”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当我们看美队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欢迎阅读借鉴。
篇1: 当我们看美队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
当我们看美队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
你们都刷过票房了,我就不怕剧透啦啦。
然而,各主场CP的口水仗也快把本宫淹没了!
钢铁侠的魅力居然值一路飙升???
率先反思、知错就改、挖掘新星、懂法守法的五好宝宝铁罐同学,人气不输国民老公什么基!尤其人家爸爸妈妈死的委屈,宝宝心里苦!
有没有搞错?美国队长才是影片冠名赞助商好么?
别忘了漫威赋予美队的slogn:光荣、伟大、正确。
作为团队领袖,美队在这一集中最后摆脱伟光正的形象束缚,玩起了“不合法”的行动。而不合法的开始就是,不理解《超级英雄注册法案》。
Why?
虽然是美队是军人出身,但美队领导的复联,并不是军事机构,否则当铁罐唐乘坐直升机离开海中监狱时,就得对政府官员说“我回五角大楼等你电话”,而不是“我回总部等你电话”。虽然最后等到电话的时候啥也没干。
复联总部所在地也不在华盛顿,而是在纽约距华尔街不远处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大厦(Metlife)。艺术指导JamesChinlund表示,托尼-史塔克(就是钢铁侠啦)买下了Metlife,去掉了顶部,改建成自我想要的样貌,Stark大厦由此而生。
漫威迷自然明白托尼为何这么壕?作为一个庞大的军火商家族富二代兼酷爱发明各类战甲的学霸科学家,托尼在复联中的地位相当于大股东继承人兼首席技术官(CTO)。
BTW,托尼和历史原型——美国40年代的发明家霍华德-休斯很像,富二代,冒险家,自负!
可见,复联更像是一家独立于政府之外和军队之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高科技公司!
看看这些持有原始股的员工就明白什么叫高科技了:
黑寡妇:经历过基因技术改造
冬兵(巴基):被苏联军队接入机械手臂
猎鹰:装有可拆卸喷气式动力滑翔翼(就是那对15米长的翅膀),本集甚至添加了一台小型无人侦察机(有没有想起谷歌的街景拍摄,或者金库里的红外线扫描神马的)
蚁人:装备“皮姆粒子技术”战服
罗德:跟钢铁侠一样穿着整套机甲,最后康复的镜头可见也是肉体凡胎
幻视:一台会发激光、会飞行和高精计算的机器人
女巫:这个有点邪乎,基因改造大约是加入了“来自某位中国功夫大师的神秘力量”。
不算来自非洲的神秘力量黑豹KING,anyway反正他坐拥帝国,也不需要原始股啦。
萌萌哒蜘蛛侠弟弟能够先边儿玩去。
所以,你以为超潜力是贾宝玉嘴里的石头,生出来就有么?
回头看看这家高科技公司的办公环境和员工们的上班状态!有没有想起硅谷?
这家叫复联的高科技公司主营产品是什么?
拯救人类,在官方武装力量延伸不到的地方,打压黑暗势力,伸张正义。天了噜!倒不如说是让每个人变成“超人”的机甲。
(别跟我说怎样赚钱,史塔克大厦最不缺钱,更何况必须有人需要钢铁侠的装备,不管是国家政府还是商业机构!)
其实幻视已经提到的:自从托尼宣布成为钢铁侠之后,超级英雄涌现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带来了挑战,而挑战引发了冲突,进而触发灾难,所以在超级英雄的出现和灾难发生这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必须的相关系数。
很可能,在当时(很可能就是未来某一天)的世界,超级英雄已经成为一种不会令人大惊小怪的产品。换言之,一个新兴的行业。
每一个新兴的行业,发迹之时必须是合法的么?
谷歌的街景车到处跑的时候,很多国家也纷纷站出来说:这危害了我们国民的安全,不许来!
滴滴和UBER出来的时候,又不明白多少的的士“老司机”要死要活!
Airbnb刚做出页面的时候,美国必须也没有规范民宅用作商业住宿的规范!
美国硅谷的“托尼”们不明白此刻在捣鼓着什么新鲜玩意,天晓得合法不合法。
……但是没死人,对,死的是资本,生的也是资本。美队带领的超级英雄团队,死的是人,救的也是人。人们不会因为触电致人非命而抱怨爱迪生,也不会因为原子弹被发明就责骂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方程式,最伟大的发明必须蕴藏着最棘手的危险。
而作为一个狂热的发明家,托尼-史塔克因为发明带来的危险而背负着罪恶感;作为一个创业者,美队则很清楚政府意味着什么,政客为了利益也有可能不择手段,他本人的经历包括九头蛇任务等也令他看到政府的局限性,而保护复联每个人在任务中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从而确保整体任务的完成,才是他的使命。不为体制而战!
法治是创新的跟踪者,但如果跟的太紧,没有迂回的创新则很容易萎靡。
托尼倒不如把对无辜受伤害者的负罪感,融入到发明更精准的装备中去。(忍不住笑)
导演罗素兄弟太精通美队代表着什么啦,当美队问这孩子从哪儿来?小蝙蝠侠答:皇后区,你呢?美队遂会心一笑:Brooklyn。瞧,全世界的院线都变成了美国的家庭影院~
最后补充:
即便美队们能够毫发无伤的完成任务,并且完成越来越多的任务,仍会有人带着无限责备的眼神冲着美队说:我家着火了,你为什么没有来救?
来自《瓦尔登湖》开篇的一句话:不管那本书,都是第一人称再说这说那,但是我们把它给忘了。电影亦如此。《美国队长》的冠名权,其实就是美国。
篇2:当我们老的时候优美散文
当我们老的时候优美散文
当我们老的时候,请记得,我曾去过你的世界.......
岁月的流逝,加快了心的衰老。携着不再平展的额头,带着忧郁的眼神,就这样一天天老去,每天漫步在音乐和文字中,在思绪的跌宕起伏中,静静地走着,一些憧憬的梦幻突然而止,失去了原有的诱惑和本色,那些痛彻心扉的的记忆,死缠在我心口的痕迹里,陪着寂寞的我,久久不肯离去。
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那些无法在心中明灭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灵魂不能碰触的`伤痛?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让我豁达。心啦,随时都在变化,时而想着过去依然微笑,时而想着过去,痛彻心扉,或许人真 的老了。
那些记忆,思绪太过零乱。那些温度,那些泪流,那些沉淀无法放逐自己的情怀,总是缠绕着无法摆脱折磨的思绪。说了走了,可是还到原地,用笔墨涂抹,用心去释放,蜗居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选择用一支纤纤的泪笔,写下那些被日子风干的往事,写下那些无法追逐的梦想。
走过这么长的时间,经历了太多不该看见的过往。回首往昔,但是,无法掌控,无法沉默,无法放弃,无法前进,于是,我选择逃离,从你的眼里逃离,不再给你爱的企盼和诺言,不再放逐自己的,有关爱情的梦想,只是用笔描摹我的心痛,只是我走到哪里,你都会找到我,我该呆在哪里?我该躲到哪里?
心有千愁万恨,那都是因为你;梦有色彩斑斓,一切因为有你。
无奈的自己,每天不唱,不写,心中的那种郁闷更得不到释放,搁在心底的疙瘩让自己几乎崩溃。于是,又提起笔,静静的描摹,远远的遥望,远远的眷念,想要把自己放逐在一个没有你的角落,就这样悄悄的想你,悄悄的让思念衍生出爱的无奈和悲凉,衍生出我的重重寂寥和落寞。而我知道,日子里,我多么希望那个你,也会有一点不舍和眷恋,偶尔也会有清泪落下。只是你的心啦,永远走不进,读不懂,走近你太困难了。
你永远是天上的浮云,偶尔给与美丽的彩虹就会消失无影无踪,或者一定会带来暴风雨般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的心永远无法承受,只有选择逃离,逃离,躲闪,再躲闪。
我清楚的告诉自己,岁月流转,流年渐远,总有一天,你会忘记我于前行的日子里,我也会淡然,于岁月中微笑着生活,微笑着回忆,微笑着叙说有关彼此的故事。那时,也许我会微笑着流泪,微笑着记忆,微笑着告诉你的影子我曾经怎样的爱过你――尽管那时的你同样远在天涯,曾经你是如此的折磨过我。
当我们老的时候,请记得,我去过你的世界,而且洒满了满世界的泪花,合着满世界的墨,把我们的世界涂抹面目全非,但是也有过美好的记忆,不是吗?或许老的时候搁在心底的都是美好的,只是那美好永远是无法回首的过往,只有静静地回忆......
当我们老的时候,我是否早已经原谅了你,你是否早不是我心中的那个演戏的王子。而你也是否如我一样原谅了曾经的我。
篇3:当别人轻视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看重自己
经过了四年的自考生涯,那种酸甜苦辣早就想找一个地方来倾诉,庆幸我发现了这个地方。
现在,我已经参加了工作。再找工作前就听说了自考生受歧视的问题,一位学哥好心的告诉我不要在简历上写自己是自考毕业,这样将更容易找到工作。当时我没有驳斥他,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别人轻视我,我决不轻视自己。
我在简历的自我评价中,明明白白说我是自考生,说我曾经失败过,说我努力向上求学的自考经历。我高考失败让我人生初尝败绩,但是自考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失败中站立起来;我曾经浪费了大量时间,但是自考的艰苦让我学会了珍惜时间;我曾经没有用功学习,但是自考教会了我活到老学到老。我相信,我的这些话会让一个明智的老板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经理给了我机会,同事也给了我热情,我现在做企划已经非常上手了,我感谢这家公司。
走错路、走弯路、徘徊不前怕什么?怕就怕找不到对路、找不到直路、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能鼓起勇气选择自考的人都是真的勇士。我们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还怕什么轻视吗?最主要的,我们自己瞧得起自己。
篇4:当别人轻视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看重自己
当别人轻视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看重自己
经过了四年的自考生涯,那种酸甜苦辣早就想找一个地方来倾诉,庆幸我发现了这个地方。
现在,我已经参加了工作。再找工作前就听说了自考生受歧视的问题,一位学哥好心的告诉我不要在简历上写自己是自考毕业,这样将更容易找到工作。当时我没有驳斥他,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别人轻视我,我决不轻视自己。
我在简历的自我评价中,明明白白说我是自考生,说我曾经失败过,说我努力向上求学的自考经历。我高考失败让我人生初尝败绩,但是自考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失败中站立起来;我曾经浪费了大量时间,但是自考的艰苦让我学会了珍惜时间;我曾经没有用功学习,但是自考教会了我活到老学到老。我相信,我的这些话会让一个明智的老板给我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经理给了我机会,同事也给了我热情,我现在做企划已经非常上手了,我感谢这家公司。
走错路、走弯路、徘徊不前怕什么?怕就怕找不到对路、找不到直路、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能鼓起勇气选择自考的人都是真的勇士。我们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还怕什么轻视吗?最主要的,我们自己瞧得起自己。
.COM社区・lovewenhui篇5:当我们谈论青春的时候在谈些什么美文
当我们谈论青春的时候在谈些什么美文
我的南方脸在暖气洋溢的房间内渴望更多水分。看片现场一片漆黑,我只能伸手摸到桌面上的那串葡萄。葡萄很甜,葡萄皮找不到垃圾桶,我就把那些果皮和果核捏在手上,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看完了整部还未完成后期制作的影片。
女主角李珥,一个平凡的高中女生,看似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但却暗自喜欢学校的校草级别的男生,还爱写博客,文艺女少年一枚。
校草男生,许弋,阳光,帅气,成绩好,人缘也好。如果不是因为另一个女主角的存在,你几乎认为他才该是完美的男主角。
另一个女主角,叫黎吧啦。好看是好看,说脏话,穿着暴露,没啥教养,婊去掉绿茶两个字之后来形容她都不过分。一开始,她过着和好学生们毫无关系的生活,在酒吧唱歌、抽烟喝酒和其他社会青年调情逗闷子。说白了,她就是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瞎混日子的社会闲散人员一枚,还特别臭美爱折腾,眼影和指甲都被她折腾成绿的。直到遇到男主角张漾,佯装的傲气和老辣溃不成军,说到底就是一位随时准备为爱痴狂的小女孩。
说到男主角张漾,不得不说,他是近几年华语青春类型片里最特殊的男主角。坏,坏极了:坏到为了报复一个假想中的敌人,利用自己的爱情;坏到为了过上一种所谓体面人的生活,利用一个一心想当明星的单纯富家女。
影片的前半部分,就由这四个人围绕一个阴谋展开:为了让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许弋身败名裂,张漾利用疯狂爱上自己的黎吧啦去接近许弋再抛弃他,只为换来他的“身败名裂”。
阴谋的主使者张漾,幻想在这个阴谋得逞之后,他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却没想到,他因为真的被黎吧啦所吸引和爱上,又反被发现他不忠的富家女蒋皎所利用,成了不折不扣的牺牲品。
于是,误会了爱人的吧啦死了,一直默默关注着这一切的`吧啦的好友李珥目睹了吧啦的死亡而久久难以从抑郁和怀念中走出,本来阳光的许弋因为被吧啦的爱情玩弄而彻底堕落,而深爱着吧啦的黑人因为自己参与了蒋皎的“局”而断掉一根小指。张漾,则成了这一局面的最大输家。心爱的人死去,关于未来的规划全部改写。他别无选择地重新投入到蒋皎的操纵中,继续不知所谓的人生。
就像他对蒋皎说的那样:我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残酷青春,至此进入高潮。而影片的上半部分到此戛然而止。
吧啦死了——
按照古典戏剧的处理方式,悲剧发生后,所有人都会一一给出反应,作为悲剧的结局——完美的化身死去,留下的痛苦和伤害令人清醒。然而故事没有结束,吧啦的死是一刀,影片用了剩下的全部力气来拔出这把刀,让血一点点流出来。
导演只让一个人发泄了这种痛苦:身着白衣的李珥站在海边,发出惨叫,好像在跟大海要回吧啦的生命。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非常喜欢影片对李珥这一角色的表现方式。无论是影片上半部分,她独自学习抽烟,失败之后蹲在墙角啜泣的画面;还是影片下半部分,她独自发短信、独自斜倚着窗台和床,她总是选择让自己和嘈杂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女生宿舍保持距离,甚至她始终不肯摘下围巾这一细节,都似乎有意无意地在诠释着“旁观者”的这一角色定位。
然而非常显而易见的是,当《左耳》的小说转换为电影时,它无法做到像小说一样,任意转换主要叙事人。在时间和空间的同一性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导演如何让李珥这一角色,既是旁观者,又是女主角呢?
影片后半部分的结构,必须面对这样高难度的挑战。
不同于众多由三角恋、四角恋串联起来的爱情小品般的青春片的结构,《左耳》的难度显得尤其高。
影片下半部分,故事分为了两条线——
上海:李珥、许弋。
北京:蒋皎、黑人、张漾。
在上海,李珥跟许弋的感情延续发展。“属于青春的爱情终将是短命的”似乎是这一类青春片的永恒主题。这一点《左耳》也不例外。李珥终于和当年暗恋的白衣少年许弋走到一起。然而两人都不是当初的两人。因为吧啦的死,李珥无法停止对孤独青春里这唯一的一位朋友的怀念,也无法停止追问当年阴谋的始作俑者张漾。
那一刀之后,血仍在她心里流。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张漾,努力重建生活的标志之一,是他努力的摆脱蒋皎的金钱施舍。他自己挣钱,努力求生,然而却偶然在街头遇到了同样讨生活的黑人。
我最喜欢的一场戏,就是在小火锅店里。
少年和少年对坐。时光辗转,两人都无比回忆往事里那个自己,以及永远留在过去的黎吧啦。黑人不断叩着桌面的断指,张漾一瓶又一瓶地喝啤酒,吐了、接着喝,吐了,接着喝。影片在这里表现得特别节制——男人们通常不会选择像女人一样流泪。
但这是他们表达痛的方式,如此真实。
那一刀之后,血也仍在他们心里流。
而对此时的许弋来说,高考的失利,妈妈的离去以及本来就懦弱和娇生惯养的个性,让他自己饱尝痛苦。
“你总是让我想起过去的自己。”这是他背叛李珥之前对李珥说出的借口,也是他厌恶自己,无法从阴影中走出的例证。
整个故事发展到此时,其实进入了暗巷,人物都是困兽,很难找到出路。如果不是张漾的父亲,轻描淡写地叙述出真相,大概张漾一辈子都无法直面自己当年犯下的愚蠢错误。
原来当年怀着许弋的许弋妈妈只不过把自己的父亲当成情感寄托,父亲选择成全她的真爱,而张漾则不过是一个孤儿。原来,他和许弋从来不是同父异母。原来,这个阴谋的基础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
直到李珥带着张漾来到吧啦的墓前,终于出现张漾痛哭流涕的那一幕时,观众心中的巨石才得以安放。吧啦死亡的那一刀这才终于停止让所有人的心流血,给了他们痊愈的可能。
做错事的人,终于前来认错。
荒烟蔓草中的张漾,终于正视了这永远无法起死回生的爱情以及因自己的荒谬所带来的全部代价。
非常喜欢片中的小镇场景,无论是破旧的石板路,雨天的街道,还是当相爱的张漾和吧啦相继跳入的碧蓝大海,甚至李珥在镜中看到自己变为吧啦的幻觉以及张漾救人时在水下把所救之人误以为是当年的吧啦的幻觉,都展现了电影重新创造的才华,都再现了小说中所无法展现的动人生活场景。
画面,这正是电影所特有的表现形式,给这部饶雪漫红了将近十年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
而我,选择清空自己的记忆,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毫不知情的观众。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站在小说的角度上去解读它。因为《左耳》不同于所有的青春片,无论是人物的设定,还是对故事结构的处理,它都太独特了。
如果说最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它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一部普通的青春片。
当我们谈论青春的时候,我们还在谈论人性。我们谈了成长,我们就要谈代价。我们既然谈爱情,我们就要谈背叛。所有的东西,并不是因为罩着记忆的迷雾,就可以被我们美化成年少无知的一笑而过。发生过的事就会有结果,做错的事情就要去承担。
在那些波涛汹涌的爱情和青春之后,我们还要站稳脚跟,带着希望,踽踽前行。
这是我作为一个脑袋清空,对原著的好感清空,而单纯把它视为一部电影时,所感受到《左耳》最大的诚意和价值。
PS:和很多人的哭点不一样,当我看到吧啦从李珥的碗中抓取香菜的那一幕时,我几乎哭了出来。在当年雪漫的书里,是我贡献了这一情节。这场景使我想起了我的青春岁月,那些最美好的年华,那些吃过的拉面和那个马尾跳跃的个性的女孩。
无论如何,我们都爱过。
就像吧啦说的: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黎吧啦,我永远怀念你。

【当我们看美队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共5篇)】相关文章:
漫威电影《钢铁侠》1000字观后感2023-07-07
复仇者联盟4观后感600字2022-05-06
跑男定向活动方案2022-11-06
跑男版活动策划2023-09-19
惊奇队长观后感800字2023-01-13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观后感2022-12-03
托福口语真的能看美剧电影提高吗2022-05-07
关于漫威的感言2022-10-01
托福听力材料之三部美剧2023-06-15
黑豹电影观后感350字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