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04-21 07:21:0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集锦8篇)由网友“飘渺づ風”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

篇1:《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1)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4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李璧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说本诗有“经理(收复)燕山之意”。请结合全诗,谈谈这种意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分)

答案

1.A(暾,tūn)

2.D 另辟蹊径:望文生义。沸沸扬扬:形容人声鼎沸,议论纷纷。在劫难逃:对象不合。

3.A(第一分句的主语是“鲁迅先生”,第二分句的主语自然应是“鲁迅先生”,但“鲁迅先生是丰碑”在句中从逻辑上看理由不充足。)

4.C(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不幸的人表示同情。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不用于指坏人)。)

5. B(“置若罔闻”,放在一一边,好像没有听到,主要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后者更合语境。“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指事物、现象很平常,不值得奇怪;该语境强调不值一提而非不值得奇怪。“一语中的…‘一针见血”都有“说中要害、实质”之意,在“说”的方式上前者强调“一句话”,后者则非“一句”;在“说”的结果上前者强调“说中”,后者则强调“深刻”,因而”一针见血”更符合语境。)

6.B(“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或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揣测。“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精巧绝伦”指精细巧妙没有可相比的。“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7. C(A.“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B.“不可一世”,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C.“交口称誉 ”,与上下文矛盾,应用“口诛笔伐”。D.“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8.D(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不为人知:不被人知道了解。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可或缺:无法替代或缺少的)

9.(1)写阴雨连绵及居屋“似乘船”,表明贬谪之地环境恶劣;结构上先抑后扬,与后面写乐情形成反衬。(第一层1分,第二层2分)

(2)饮酒、赏菊(戴菊)、驰射、赋诗(填词)。(答对二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答对四点得3分)

(3)开头两句,抒发了在恶劣环境中的苦闷之情;“及至”一句,抒发了适逢佳节天晴的欣喜之情;“莫笑”“君看”两句,抒发了虽年高而不服老的自得之情;“戏马台”“风流”两句,抒发了虽身经忧患却心胸开朗的豪迈之情。(每层1分)

10.(1)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2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2分)

(2)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1分)

(3)“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解为“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亦可)(1分)。

篇2:《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

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1)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璧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说本诗有“经理(收复)燕山之意”。请结合全诗,谈谈这种意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意对即可)

(2)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含蓄地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恨之情。(意对即可)

(3)从首联两句可以看出。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国的土地,却似乎感觉是来到了“旧山河”,没有一丝脚踏异国土地的感觉。含蓄的语言,蕴藏着诗人收复国土的理想。(意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风王安石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篇3:《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闲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1.选出近义词。

生机勃勃( )

A.生机盎然

B.一线生机

C.野心勃勃

正确答案:A

2.选出近义词。

来之不易( )

A.唾手可得

B.得来不易

C.轻而易举

正确答案:B

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掠而过

A.lüè

B.nüè

正确答案:A

4.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皓月当空

A.gào

B.hào

正确答案:B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王安石好不高兴”的意思是说王安石为自己这么长时间才想到“绿”字感到不怎么高兴。

B.是无意间见到的碧绿春草给了王安石灵感,可见,有时候灵感是突然且短暂的。

C.王安石认为这个“绿”字来之不易,因此写得特别醒目。

D.“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钟山”其实就是南京的紫金山。

正确答案:A

6.针对“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王安石先后选择了“到”“过”“入”“满”等字,但都不满意,最后通过观察,恍然大悟,“绿”字跳了出来。这个字的好处是什么?

A.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

B.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

C.这个“绿”字是全诗的“诗眼”。

正确答案:A

7.你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结合你的理解将《泊船瓜洲》的大概诗意写下来吗?

答:

答案解析:

从京口到瓜洲仅一江之隔,到钟山也只隔着数座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篇4:王安石待客阅读以及练习答案

王安石待客阅读以及练习答案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做人应当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王安石贵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

【文言知识】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扩展:练习以及答案】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公约之饭(2)又久之,方命坐

(3)惟啖胡饼中间少许(4)其人愧甚而退

2、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其人已心怪之(2分)

3、理解:上文末了说“公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2分)

4、王安石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3分)

参考答案:

1、(1)代词,代萧氏子(2)才(3)吃(4)回去

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12、胡饼的四傍。即胡饼的四边,没有肉馅的部分。13、王安石是一个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人。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从自身生活做起,杜绝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5:王安石《孔子世家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3—26题(15分)

甲: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乙:太史公叙帝王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公卿特起则曰“列传”,此其例也。其列孔子为世家,奚其进退无所据耶?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传宜矣,曷为世家哉?岂以仲尼躬将圣人之资,其教化之盛,舄奕万世,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大非极挚之论也。夫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世其家哉?处之世家,仲尼之道不从而大;置之列传,仲尼之道不从而小。而迁也自乱其例,所谓多所抵牾者也。

篇6:王安石《孔子世家议》阅读练习及答案

22.翻译下面句子(3分)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乙文中“列传”是《史记》写作体例,除上文提到的“本纪”、“世家”外,还有 ____ ____(2分)

24.乙文中,王安石推测司马迁把孔子列入世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段运用引用和对比的手法,突出孔子的至圣至贤以及他的威望之高,影响之大。

B.甲段写作者仰慕孔子,感到读其书还不足以感受其为人,便到鲁地实地考察体会,最后流连忘返。这样写突出孔子思想的感召力和为人的魅力,更令人信服。

C.乙段的辩驳,有理有据,步步深入,作者认为在《史记》中孔子应当被列在“列传”之中,而列在“世家”之中反而不利于光大他的思想。

D.乙段的.第二自然段,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对孔子的才能和思想大加褒扬,说明孔子的才能足以和帝王相比,孔子的思想可以世代流传于天下。

26.《史记》将孔子列在“世家”中,甲文司马迁对此作了一定的阐释,乙文王安石对此大加辩驳,你倾向哪一方的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2.(3分)孔子是平民百姓,(他的思想)传递了十多代,求学问的人都尊奉他。

23.(2分)书   表   24.(2分)仲尼躬将圣人之资,其教化之圣,舄奕万世。

25.(3分)C

26.(4分)要点:观点和理由(倾向司马迁:孔子的功绩,作者仰慕的感情倾向,《史记》其它篇目等。倾向王安石:史书编排体例的客观规范,孔子的才能和思想的光芒不因编排在哪里而增加或减损,《史记》其它篇目等。)语言表达。

篇7:王安石《登宝公塔》古诗练习及答案

王安石《登宝公塔》古诗练习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古代诗歌阅读(6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登宝公塔①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②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②筇[qióng]:竹杖。

(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一联。(4分)

答:

试题答案:

6.(1)诗中塑造了一个游兴勃勃、不畏艰险;沉醉美景、物我两忘的诗人形象。(2分)

(2)老鼠走动的声音竟可摇破山间之寂静;鸦鸟在夜空中翻飞,其影可鉴。“鼠摇”的声响不大,却可以听见,以动衬静,突出了空山古塔的幽寂。鸦飞夜空本应晦暗不明的,然而其影清晰可见,衬托出了月色的明朗。

篇8: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练习及答案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7题。

题西太一宫⑴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柳叶鸣蜩⑵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⑶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注释】①西太一宫:道教庙宇,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建。洪迈《容斋三笔》:西太一宫,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西南八角镇。②蜩(tiáo):蝉。③三十六陂(bēi):池塘名,在汴京附近。陂:池塘。江南扬州附近也有三十六陂,故诗中云“想见江南“。

15、分析首句中“暗”字的表达效果。(3分)

16、赏析“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这两句的写景艺术。(4分)

17、分析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5、“暗”字在此处指颜色深,突出柳叶之密、柳色之浓。表达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

16、突出画面的艳丽色彩,红绿相间。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浑然一体,有声有色。由高到低,层次分明。

17、① “白头想见江南”,直接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思念之情。②由眼前西太一宫的景象联想到江南的景色,引发自己对江南及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了深沉的人生感慨。

王安石《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鉴赏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翻译赏析

《元日》优秀教学设计

猛虎行张籍阅读答案古诗

《古诗》说课稿

《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别和甫赴南除,别和甫赴南除王安石,别和甫赴南除的意思,别和甫赴南除赏析

五年级语文《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高三必修教案设计)

古典概型教学设计

《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
《《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春风》王安石练习及答案(集锦8篇)】相关文章:

古诗二首说课稿2023-04-18

秦观词原文练习题与答案2022-07-22

《故都的秋》的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2023-05-19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原文及赏析2022-08-29

王安石写的诗2022-11-10

3 古诗参考 二2022-08-08

《古诗》说课稿设计2022-05-06

听的七年级下册语文话题作文2023-01-09

七年级下册语文计划2022-09-18

高中古诗说课稿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