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时间:2024-05-03 07:25: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整理9篇)由网友“szaika2”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英语板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篇1: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她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过在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未普及之前,我们只能大作黑板这篇文章,但在实际教学中黑板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板书设计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有效地在有限时间里让学生传授新知识呢?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除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设计板书就是要一改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备课时,在认真钻研课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幅挂图,甚至于相应的每句话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如:

(一)挂图。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又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它们都是现成的,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在课前即可挂好挂图,并在旁边注一些小问题。这样可以先让好奇的学生去注意挂图的内容,考虑你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就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一堂课的开始开个好头。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What are they doing?(他们在干什么?);2).Why are they cooking?(他们为什么烧饭?);3)What are they going to cook?(他们打算烧什么?)

(二)简笔画。简笔画是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她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有许多很难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他的加入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取得很好地效果。如在学习“laugh”(笑)这个单词时,可能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老师在课堂中哈哈大笑起来会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师自己也比较尴尬,如果改用画简笔画“^_^”并向他们演示这个动作,同时导入“He is laughing.(他在笑。)”,那不就简单明了了。学生也肯定会哈哈大笑,教师边写“laugh”边说:“You're all laughing.”这样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改善了课堂气氛。这可是板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能决定你板书设计的总体水平。

(三)色彩。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的话,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了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这些弯弯册曲曲的英文,用学生的话说,就象是看“天书”,没意思,不想看,看不懂。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色彩就会发挥大作用了,那鲜艳的色彩就象一个个兴奋点,图文并茂的内容能形象的表达单词或课文的.内容,学生也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起来。我想他们钟情于“多媒体”的道理也在于些吧!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吸收一些“多媒体”的优点来呢!?在课堂中让学生做些小游戏,开展一些情形对话等活动。一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二来可以弥补板书中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的不足,与你设计的板书相辅相成,其同构筑美好的四十五分钟。这样不也成了“土制多媒体”教学了吗?!

实践才能出真知。接下来让我们付诸行动,还是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在课堂中展示本人设计的板书,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呈现一个庄园背景。教师边用简笔画快速勾勒出小山、小树、小鸟、草地、小屋,边介绍“This is a farm.(这是一个农场。),接着进行师生对话:“what's this?”。“It's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问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增加其自信心,并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非常顺利地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第二步:引入新事物。教师用彩笔画一只小胖猪的简笔画。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断地问:“What' this?”。教师可抓住时机导入新单词。“The meat of it is pork.“。写出“pork”单词在旁边。然后进行正常教学这个单词。接着边在黑板上画“cabbage(卷心菜)”、“carrot(胡萝卜)”、“tomato(西红柿)”等蔬菜,边跟学生说:“It likes eating vegetables.”此时还可以把准备好的小图片或实物都拿出给学生们看,让学生熟悉单词,并能让他们跟实物对上号,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再看到此物就会又联想起这单词来,这样学生才会轻松掌握。

第三步:回归重点。在第二步中导入“presentation”已基本完成,但是板书还没有与挂图联系起来,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请学生自己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挂图内容,进行一些“情形对话”,也可以请学生担当课文中“蔬菜”的各个角色做些小游戏。在此间教师适时的插入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Who is living here? Ann is living her with her family. What're they doing? Now,Let's look at this picture.(现在让我们看挂图。)接下去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整堂课的教育任务出色的完成了。

整堂课下来,学生由挂图和问题引路,随着黑板内容的不断充实,学习的热情也不断高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答问题,增强信心,内容多彩,激发兴趣。板书设计的集整体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情境结合,大大改善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板书的设计也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教学质量。教书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值得我们尝试。更重要的一点板书设计还是将来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以后不管是投影仪还是多媒体你一样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来

篇2: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她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过在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未普及之前,我们只能大作黑板这篇文章,但在实际教学中黑板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板书设计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有效地在有限时间里让学生传授新知识呢?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除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设计板书就是要一改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备课时,在认真钻研课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幅挂图,甚至于相应的每句话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如:

(一)挂图。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又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它们都是现成的,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在课前即可挂好挂图,并在旁边注一些小问题。这样可以先让好奇的学生去注意挂图的内容,考虑你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就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一堂课的开始开个好头。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What are they doing?(他们在干什么?);2).Why are they cooking?(他们为什么烧饭?);3)What are they going to cook?(他们打算烧什么?)

(二)简笔画。简笔画是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她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有许多很难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他的'加入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取得很好地效果。如在学习“laugh”(笑)这个单词时,可能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老师在课堂中哈哈大笑起来会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师自己也比较尴尬,如果改用画简笔画“^_^”并向他们演示这个动作,同时导入“He is laughing.(他在笑。)”,那不就简单明了了。学生也肯定会哈哈大笑,教师边写“laugh”边说:“You're all laughing.”这样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改善了课堂气氛。这可是板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能决定你板书设计的总体水平。

(三)色彩。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的话,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了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这些弯弯册曲曲的英文,用学生的话说,就象是看“天书”,没意思,不想看,看不懂。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色彩就会发挥大作用了,那鲜艳的色彩就象一个个兴奋点,图文并茂的内容能形象的表达单词或课文的内容,学生也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起来。我想他们钟情于“多媒体”的道理也在于些吧!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吸收一些“多媒体”的优点来呢!?在课堂中让学生做些小游戏,开展一些情形对话等活动。一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二来可以弥补板书中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的不足,与你设计的板书相辅相成,其同构筑美好的四十五分钟。这样不也成了“土制多媒体”教学了吗?!

实践才能出真知。接下来让我们付诸行动,还是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在课堂中展示本人设计的板书,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呈现一个庄园背景。教

[1] [2]

篇3:浅谈英语学科板书设计

浙江武义宣武初中 胡华莉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她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过在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未普及之前,我们只能大作黑板这篇文章,但在实际教学中黑板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板书设计单调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有效地在有限时间里让学生传授新知识呢?说起来这就是一个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除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设计板书就是要一改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备课时,在认真钻研课文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幅挂图,甚至于相应的每句话都要事先安排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如:

(一)挂图。挂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又是课文的重点。每篇课文中都会有配套的挂图,它们都是现成的,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利用,在课前即可挂好挂图,并在旁边注一些小问题。这样可以先让好奇的学生去注意挂图的内容,考虑你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就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一堂课的开始开个好头。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What are they doing?(他们在干什么?);2).Why are they cooking?(他们为什么烧饭?);3)What are they going to cook?(他们打算烧什么?)

(二)简笔画。简笔画是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她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角色。有许多很难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他的加入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取得很好地效果。如在学习“laugh”(笑)这个单词时,可能用形体语言来表达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老师在课堂中哈哈大笑起来会让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老师自己也比较尴尬,如果改用画简笔画“^_^”并向他们演示这个动作,同时导入“He is laughing.(他在笑。)”,那不就简单明了了。学生也肯定会哈哈大笑,教师边写“laugh”边说:“You're all laughing.”这样增强了教学趣味性,改善了课堂气氛。这可是板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能决定你板书设计的总体水平。

(三)色彩。如果说简笔画是“催化剂”的话,那么色彩就是“兴奋剂”。许多学生厌倦了色彩单调的板书,特别是英语中这些弯弯册曲曲的英文,用学生的话说,就象是看“天书”,没意思,不想看,看不懂。如此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色彩就会发挥大作用了,那鲜艳的色彩就象一个个兴奋点,图文并茂的内容能形象的表达单词或课文的内容,学生也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起来。我想他们钟情于“多媒体”的道理也在于些吧!那么我们又何尝不可吸收一些“多媒体”的优点来呢!?在课堂中让学生做些小游戏,开展一些情形对话等活动。一来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堂,二来可以弥补板书中没有声音没有动作的不足,与你设计的板书相辅相成,其同构筑美好的四十五分钟。这样不也成了“土制多媒体”教学了吗?!

实践才能出真知。接下来让我们付诸行动,还是以初中第二册(下)第七十七课为例,在课堂中展示本人设计的板书,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呈现一个庄园背景。教师边用简笔画快速勾勒出小山、小树、小鸟、草地、小屋,边介绍“This is a farm.(这是一个农场。),接着进行师生对话:“what's this?”。“It's ......”。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问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增加其自信心,并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非常顺利地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第二步:引入新事物。教师用彩笔画一只小胖猪的简笔画。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不断地问:“What' this?”。教师可抓住时机导入新单词。“The meat of it is pork.”。写出“pork”单词在旁边。然后进行正常教学这个单词。接着边在黑板上画“cabbage(卷心菜)”、“carrot(胡萝卜)”、“tomato(西红柿)”等蔬菜,边跟学生说:“It likes eating vegetables.”此时还可以把准备好的小图片或实物都拿出给学生们看,让学生熟悉单词,并能让他们跟实物对上号,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再看到此物就会又联想起这单词来,这样学生才会轻松掌握。

第三步:回归重点。在第二步中导入“presentation”已基本完成,但是板书还没有与挂图联系起来,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这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请学生自己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挂图内容,进行一些“情形对话”,也可以请学生担当课文中“蔬菜”的各个角色做些小游戏。在此间教师适时的插入来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Who is living here? Ann is living her with her family. What're they doing? Now,Let's look at this picture.(现在让我们看挂图。)接下去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整堂课的教育任务出色的完成了。

整堂课下来,学生由挂图和问题引路,随着黑板内容的不断充实,学习的热情也不断高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答问题,增强信心,内容多彩,激发兴趣。板书设计的集整体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情境结合,大大改善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板书的设计也是一门学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你的教学质量。教书本来就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总结。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值得我们尝试。更重要的一点板书设计还是将来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以后不管是投影仪还是多媒体你一样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来。

篇4:板书设计之我见

板书设计之我见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有计划地写于黑板的`文字、符号、图表,是用书面语言把教学内容概括化、图表化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和重要措施.

作 者:张延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侯贯中学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5) 分类号:G42 关键词: 

篇5:老舍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老舍我的母亲板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我的母亲》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精读篇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我的母亲》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教学本文为学生学习记叙文的语言提供一个范例。

二、设计思想:

《我的母亲》极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以“致力于全面提高职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且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该篇文章语言朴素,情感浓烈,向我们呈现了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勤劳困苦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因此,本文不仅是学生继续了解叙事性散文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对处于生理、心理不稳定的职高学生的情感的洗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感受母亲形象,能够把父母的那种深沉的爱在作文中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学习方式上,针对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七八个同学一组,每组选出一位小先生,负责本组活动。通过阅读、质疑、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

2、在教学方式上,我主要采用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步立体的教学方法,通过重点赏析、朗读品味、写作体验等感受母子亲情。

3、通过多媒体,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催生学生情感,缩短师生、生生距离,为平等对话创造条件。

4、通过比较阅读,升华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2、感受作者的博大志远,学习作者的感恩亲情,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

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现在相隔较远,学生个人的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亲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朴素自然的语言应为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

职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为师生课堂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了难度。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去领略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是本课教学难点。

六、教学准备:

上课前,准备好二首歌曲,一是阎维文的《母亲》,二是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一首钢琴曲《给母亲的信》。一首诗孟郊的《游子吟》。课件由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个环节,按照走近母亲--认识母亲--升华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层层展开。

七、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由课前的倾听母亲和课堂上的走近母亲--认识母亲--升华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构成。本文在学生了解作者、把握文章写作线索、整体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阅读及语言品味。

(一)音乐欣赏:倾听母亲

母爱是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每位学生都正在享受着无私的母爱,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目前特有的家庭地位,使很多学生很少对母爱进行认真的咀嚼与反思。因此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欣赏震撼心灵的音乐阎维文的《母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地升华母亲形象。

(二)导读启示:走近母亲

带着课前欣赏音乐的那份感动,教师顺势激情导入:母亲!一个饱含多少深情的称谓;母爱,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它如阳光普照般温暖;如春风化雨般细密,如海纳百川般博大,如蜡炬成灰般无私。我们曾经了解过朱德的母亲,那是一位勤劳善良且富有远见的女性,今天我们学习的老舍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一位女性。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的母亲。由此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一目了然本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关键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发现和提出那些有思考价值的探究性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讨。

(三)赏析探究:认识母亲

本步骤要针对某一问题,激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整体感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品味是在阅读的基础上,经过用心体会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自然过渡,在认识母亲之前,先展示上节课板书设计,让学生根据板书设计及课文内容以“母亲是…….的人”为格式造句,整体感知母亲形象;这一问题的设计有利于了解学生阅读课文后的情感体验,也是认识老舍母亲的关键所在,为重点阅读、语言赏析打下基础。

2重点阅读

母亲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体现在文章字里行间,尤其是课文的第13段,是最令人感动的,也是最精彩的。教师引导学生赏析13段,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文章写了哪些事?你认为哪件事最感人?为什么?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采取分组讨论,小组选代表回答的方法,在学生阐述理由的过程中,我可用师生对话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品味所展示的感人细节。并板书“母爱无边”

3、品味语言

在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出本文语言的第一大特色: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讲完此问,我再配乐钢琴《给母亲的信》朗读此段,带学生再来品味简朴的语言下蕴含的伟大母爱。朗读完毕,我由第13段的语言特色拓展开来,再次激疑追问:本文语言在其它方面还有哪些特色!

“白描”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在引导学生品味这一语言特色时,可先出示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把诗的前四句与第13段的感人细节比较,引出白描,后指出: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什么是白描?我主要联系美术中的白描画法,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白描”手法,并以孟郊的《游子吟》的前四句讲析,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运用白描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辨识纠正,并重点赏析以下语句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2、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3、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以上语言品味是站在作者对母亲描写的角度上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对第三点语言特色: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浓厚的感情,我变换角度。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这样设疑:母爱是伟大的,作者的语言却是质朴无华的,作者对母亲的那种感激、怀念之情是靠哪些语言得以表现的?学生通过阅读大多都会将目光集中在这样的句子上。并板书“儿女有报”。

1、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2、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这些语言看似大白话,但蕴含着浓烈的感情,读来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因此在品味的基础上诵读这些语言,有助于学生体验作者对母亲所饱含的浓浓深情。

(四)、评价归纳:升华母亲

本步骤要让学生比较评价,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收敛,学生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此由老师简单概述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并由学生从写作方法和表达主题两方面自由发言,谈本文的学习收获。老师适当评价。

(五)、训练迁移:歌颂母亲

本步骤要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思维训练题,使学生的“思考”迁移成为一种“创新能力”。

紧承上一环节的评价,教师有感情的阐述:是啊,母爱犹如一缕阳光,使我们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同学们,尽管跨出一步便是天涯,但作为游子的你,永远走不出母爱的风筝线,因为线的那头永远握在母亲的手中,老舍的母亲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的母亲呢?请让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伴着你,以母亲或母爱为话题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一段赞美母亲的话。

让学生考虑五分钟,小组选代表口头作文,并采取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我们知道单调的文本阅读,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设计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使师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

(六)、师生寄语:体恤母亲

学生自由发言,对母亲说一句话。

寄语:同学们,孝敬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正如歌中唱到: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不管你功劳多高,不论你成就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进行德育教育的灌输。

(七)、训练延伸: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教学,由学生选做相关题目。

A:根据文章的写作方法,请以“母亲”或“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必做)

B:比较阅读老舍与胡适《我的母亲》在主题、写作思路、写作特点方面的异同(选做)

(八)、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板书清洁、清楚、明了的特点,力求图文并茂,并对学生有所启迪和思考,我采用母子两心相吸相牵的形状,这不仅体现了母亲抚育一颗生命的不易,更蕴含着母亲在儿女生命发展中的影响。从面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善待自己的母亲。

八、教学反思:

备课时,我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几易其稿,力争以最佳效果向众评委及听课老师汇报。从实施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龋我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生字词、文学常识。这些小任务促使学生主动认真地自学课文。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必然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上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我只作点拨和归纳。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相互讲发生在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生活细节。这既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加深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

我落实了“四基”。我没有放字弃字词、文学常识这些基本知识,而是把它们放到了课前预习里面。这样做既促进了学生自学,又使课堂内容更集中紧凑。在上课过程中,我始终抓住“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及形象”这一教学目标展开。不论是开始的导入,还是后面的母亲性格分析,儿子对母亲的爱,都让学生找到相关的细节,并加以诵读品味,进一步感受细节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我实现了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德育目标都得到较好的落实。学生通过这一堂课,切切实实懂得运用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在情感方面,我通过让学生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阎维文《母亲》寻找母亲的感人细节、诵读表现母子情深及失母之痛的段落、欣赏感人故事等手段,不断调动、积累学生的情感。后来,在训练延伸阶段,学生讲述与母亲的故事时,全班同学在下面抹眼泪,其他同学及老师也眼圈红红。学生讲自己与妈妈间的生活细节时,也声音哽咽。我在点评时,也深受感动,几乎说不出话。可以说,这一节课让师生都受得一次情感的洗礼。经过这一次情感的洗礼,大家更加热爱父母,热爱生活。

我充分落实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此篇课文是“体验情感”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在课后的“思考探究”中强调“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法”,要求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文中的细节。我在教学过程中,正是围绕“情感与细节”作文章,层层推进课堂。以归纳母亲性格品行为纲,串起所有细节,做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较好结合。

篇6:我为你骄傲板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设计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我”心情的变化这条主线,研读情感历程,感悟小男孩诚信的美好品德,以及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导写字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请齐读课题──(我为你骄傲)。

2.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还认识吗?(示课件)这里有许多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读出词,帮助它开放。

3.(示课件:玻璃 破碎)仔细观察这两个词,你发现了什么?(“王字旁”点击变红)

哪个词比较难写?(玻璃)怎样写才好看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然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就按你们的发现来写一写。学生练习写“玻璃”。

展示评价:是不是按大家的发现来写的?有什么建议吗?

二、研读心情变化历程,感悟“真情”

1.师:我和小伙伴躲在老奶奶家的后院里玩,我一不小心把老奶奶家的玻璃打碎了,(示课件:书中插图,隐去人物,马路尽头出现“我”跑远的背影。点击玻璃破碎的声音)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我们飞快地逃走了。逃走以后,“我”的心情怎样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拿出铅笔划出文中表示“我”的心情的词语。

2.交流所划的词语,教师引导并相机板书:害怕担心、很不自在、一阵轻松。

3.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示句1:“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担心她知道是我干的。”

如果你就是那个打破玻璃的小男孩,此时你的心情怎样?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我”害怕、担心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

师:我既害怕又担心,这以后──(学生齐读句子)

示句2:“这以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给她送报纸。她也和往常一样,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却觉得很不自在。”

是呀,我为什么会觉得很不自在?再读读句子,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指导读句。

再想想,从“很不自在”你还能读出些什么?(读出小男孩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道这件事做得不对,小男孩的善良,有责任心……)

师:此时的“我”害怕、担心,很不自在,这几句话描写出了当时“我”的心情。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读,体会当时的心情。

师:后来我一下子变得轻松了,你想问点什么?

学生质疑,可能会问:做了什么事让他感到轻松了?

你真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读书是个好办法)

交流。你是从哪儿找到答案的,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相机板书:真诚地道歉)

(示课件:一封信的格式)这张便条里会写些什么?小组合作学读读课文,再议一议,选派一位代表发言。

交流汇报,评价:便条的内容是不是在向老奶奶真诚地道歉?

示句3:“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指导朗读句子。

三、回顾课题,拓展延伸

老奶奶收到这张便条后,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齐读第六、七自然段。

(示课件:书中插图)指名说。

师:老奶奶的便条上写着一(学生接读课题:我为你骄傲)生活当中你有没有为别人感到骄傲,或者别人为你感到骄傲的事?

(示影象课件:申奥成功场面记者采访杨利伟叔叔的场面)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从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听出了,,我们为杨利伟叔叔而骄傲,为祖国而骄傲!值得我们为他而骄傲的事是很了不起的事,很有分量的事,为什么因为这件小事,老奶奶却为小男孩而骄傲?

示课件:老奶奶为( )骄傲。

你能补充完整吗?(为诚实,为小男孩知错就改的好品德,为真诚……)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据板书师生共同小结:玻璃碎了,小男孩──(生接说:飞快地逃走了),逃走之后,他──(担心害怕);感到一(很不自在),后采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道歉),顿时他感到──(一阵轻松)。小男孩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的历程,终于战胜了自己,真诚地向老奶奶承认错误,这让老奶奶感动,所以老奶奶会写这句评价很高的话──(我为你骄傲)。

同学们的心里是不是也在为小男孩感到骄傲?现在让你来读这个课题,你会怎么读?(指名读,读出为小男孩感到自豪的情感,加上适当的手势动作。)

全班起立,齐读课题。

师:孩子的诚实让人感动,老奶奶你觉得她怎样?(老奶奶心胸宽广,非常宽容,她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吧!

篇7:我为你骄傲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一个星期。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孩子的诚信让我们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课文中“孩子”同样的情况,他们也做过错事,也你文中的小男孩一样害怕过、担心过,可能也有学生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敢于承担责任,但也可能有一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做错了事情以后,不能面对错误,选择了隐瞒。因此,这一课对于指导学生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玻、璃”等9个生字,会写“报、拾” 等12个生字;

2、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按偏旁归类、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2、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对人要学会宽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认“玻、璃”等9个生字,会写“报、拾”等12个生字。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便条纸、《好孩子要诚实》的歌曲、课文中的重点语段的幻灯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我为你骄傲》课文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小伙伴躲在一位老奶奶家的后院里,把一块块小石头扔上她家的房顶。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我拾起一块光滑的小石头,把它扔了出去。一不小心,石头砸在了老奶奶家的后窗户上。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担心她知道是我干的。这以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给她送报纸。他也和往常一样,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却觉得很不自在。

我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起来,给她修理窗户。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已经攒了7美元。这些钱足够用来修理窗户了。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

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的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第二天,我去给老奶奶送报纸。她微笑着接过报纸,说:“我有点儿东西给你。”原来是一袋饼干。我谢过她,然后一吃着饼干,一边继续送报纸。

当饼干快要吃完的时候,我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7美元和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篇8:学校英语教案板书设计

学校英语教案板书设计模板

20xx年3月14日,南浔区第五届学校英语优质课评比在重兆中学进行,我有幸全程观摩了这次优质课展现活动。来自全区的优秀英语老师各自秀出十八班武艺,尽管每位老师展现的时间只有12分钟甚至更短,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十二分钟是参赛老师训练教学阅历的集中体现,是浓缩的精华,我听完了这二十五节微型课,收获许多,感受颇深!

这次的优质课展现活动中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参赛老师的板书。都说好的板书设计是教学艺术的奇葩,能使同学明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而且每个人内心都有对美的憧憬,一幅美丽的板书就像一泓碧绿的清水,一丛艳丽的花朵,一幢雄伟的建筑,能引起我们美的感受,给人美的陶冶,唤起人们美的感受,当然也能令同学眼前一亮,从而激发学习的热忱。

本次竞赛中上课内容为八班级(下)的听说课大多数老师板书清晰明白,例如八下Period one这一课时的重点是提建议的四种句型,表示礼物的名词以及用来评价礼物的形容词。大部分老师的板书都体现了这三块内容而且条理清晰,同学在操练巩固的过程中,这样的板书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是学困生,对比着黑板也可以进行仿照练习,从而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

一些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八下阅读写作课的,这个板书的设计也是花了许多心思,从板书上能看出参赛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才智。从新词语的呈现到重点词组短语到新句型再到连句成篇,穿针引线、步步为营到最终仿佛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例如石淙学校沈小英老师的板书就很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词汇呈现开头到最终成篇,同学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样的板书对同学的仿写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学看着板书就能明白作文的框架,知道该怎么写,不会觉得无从下手。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展现八(下)阅读课的几位老师,她们的板书能把简单的阅读文章化繁为简,提纲式的板书能短小精悍地看出文章的框架体现阅读策略。例如来自南浔开发区试验学校的施丽华老师的板书设计就是一个亮点。施老师根据教材内容,提纲掣领编排教学语言,板书上规律性强,框架结构一目了然。练市一中王燕平老师的板书也得到了大家的确定,她的思维导图式板书是一种创新,借用这样的板书,同学简单有清楚的思维方式,也能更快速有效地进入老师预设好的课堂情境,能提高课堂效率。 板书的画龙点睛作用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板书设计这环节始终是我自己教学过程中感到比较麻烦的,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知道了怎样在板书中体现思路和整体想法,体现重难点。通过这次观摩学习,我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我自己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我应当主动学习和接受新理念,用眼睛去观看,用头脑去思索,专心灵去感悟,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让我的同学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真正乐趣! 。

篇9: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现代化英语教学中,黑板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挂图、幻灯、投影仪、多媒体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它以鲜活的色彩、立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过在这些先进的教学仪器尚未普及之前,我们只能大作黑板这篇文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黑板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板书设计单调乏味、混乱无序,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迅速有效地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呢?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在我们的印象中,板书无非就是“黑板白字”,形式单一,枯燥乏味。而提倡板书设计就是要彻底改变这一传统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表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和符号标识,充实板书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板书,对每一个单词、每一张图片、每一个例句,甚至于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事先安排得心中有数。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如:

(一)图片。看图可以说是板书的“前奏”,其内容往往又是课文的重点。一般每篇课文(对话)中都会有配套的图片,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板书的一部分来加以充分利用。在课前教师可以针对这些画面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并将它们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以先让好奇的学生去注意图画的内容,考虑你所提出的问题,一下子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一堂课的开始起个好头。以高中英语第一册(上)第五课为例,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Where are they ? Who are they?(他们在哪儿?他们是谁?);(2)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ure?(从画面上你能看到什么呢?);(3)What are they doing?(他们在干什么?)。

(二)简笔画。简笔画最适合于在黑板上表达,它可以在教学中充当“催化剂”的作用。有许多很难进行的抽象教学活动在它的辅助参与下,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The Olympic Games 一课,可能直接用英语向学生解释说明奥运会五环旗(The Olympic Flag)时,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容易,甚至有些困难。此时,教师如果改用简笔画,先向他们展示五环标志,然后再用英语导入“There are five rings joined together, which stands for five continents in different colors──Europe: blue; Africa: black; America: red; Asia: yellow; Oceania: green.”这样不仅简洁明晰,而且易于识记。

[1] [2]

教师教育教学心得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

英语小课题开题报告

英语小课题研究报告

教学设计策略

小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小学教师面试简短的自我介绍

初中英语小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中历史图示教学法的巧用的论文

英语课后教学反思设计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的英语板书设计(整理9篇)】相关文章: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全册)2022-08-26

pep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卢克玲」2022-04-30

小玲散文2022-05-06

新课改论文2023-10-08

保护生存环境 教案教学设计(冀教版三年级上册)2023-06-01

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2022-06-08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2022-04-30

This is his body小学英语说课教案2023-09-30

四年级英语下册Lesson9说课稿2022-10-18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英语作文范文2023-11-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