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

时间:2024-05-10 07:21:5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精选6篇)由网友“雨中梦”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欢迎阅读与借鉴!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

篇1: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

篇2:司马光好学原文及翻译

宋代: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

篇3:司马光好学原文及其翻译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翻译: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篇4:《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原文翻译

作品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作品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若:如。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背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才。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作品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

作品启示

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勤能补拙,多吟诵,多思考的学习特点。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揭示了一个人是否成才不是先天的聪慧,而是后天的努力。

学习特点

勤能补拙,刻苦,多思考,抓紧时间。

文言知识

释“俟”上文“俟能讽诵乃已”中的“俟”,指等候,句意为等候能够熟练背诵为止。又,“有人俟于东城”,意为有人在东城墙下等候我。又,“俟主人出,盗则入室”,意为等候主人出门,小偷便入室偷窃。又,《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意为用来等候那观察民风的人得到了这篇文章。

患。“患”既可作“担心”、“担忧”用,又可做“灾难”、“弊病”用。上文“患记忆不若人”中的“患”,解释为“担心”,意为担心记忆不如别人。成语“患得患失”,意为既担心获得又担心失去。又,“水患”指水灾,“火患”指火灾。

阅读感悟

要有志向,因为人生目标是学习的动力。(拥有目标)

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水平差要多努力。(自我勉励)

精益求精,要学就学好,不能半途而废,要刻苦勤奋。

会利用时间,不错过一点学习的机会,不浪费时间。(学而有法)

读书要勤奋努力,这样懂的知识就会比别人多。(勤奋刻苦)

人物介绍

司马光(10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篇5:《司马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司马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此句被选为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

作品注释

1、生:长,长到。

2、凛然:稳重的样子。

3、如:像。

4、成人:古代成年指弱冠,并非如今的18岁。

5、闻:听。

6、《左氏春秋》:是左丘明给《春秋》作注的.一部史书。

7、之:它,文中指《左氏春秋》。

8、退:回去。

9、了:清楚。

10、指:通假字,通“旨”,主要意思。

11、自是:从此。

12、释:放下。

13、至:甚至。

14、戏:玩耍。

15、瓮wèng: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大缸。登瓮:站在大缸上。

16、足跌:失足。

17、没:沉没。

18、皆:全,都。

19、去:离开。

20、迸:水涌出。

作品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给家人听。从此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冷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故事介绍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作品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人物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其词仅存三首。

篇6:李白《来日大难》原文注释解析

来日大难

作者:唐·李白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

道长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陆憩五岳。

乘龙天飞,目瞻两角。

授以仙药,金丹满握。

蟪蛄蒙恩,深愧短促。

思填东海,强衔一木。

道重天地,轩师广成。

蝉翼九五,以求长生。

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魏书崔休传》原文及译文

《魏书·卢渊传》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言文《韦凑字彦宗》阅读训练

范文正济秀才的原文及译文

《晋书·左思传》的原文及翻译

司马光好学的阅读答案

《进学解》原文翻译及作品欣赏

《孙权劝学》知识点及比较阅读题附答案

咏青苔诗诗词解析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司马光好学原文及注释解析(精选6篇)】相关文章: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课件2023-05-03

崔篆平反的原文及译文2023-06-27

《孙期传》阅读答案2023-10-14

颜回好学翻译2023-03-04

范文正公逸事阅读答案2022-10-31

文言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2022-06-23

陆机字士衡文言文阅读附答案2023-08-14

《王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2023-08-29

《孙权劝学》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2022-08-05

《梁书·江革传》阅读附答案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