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共10篇)由网友“乘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序言》 2,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序言》 2
《序言》 2
房龙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本文反传统变革思想。
2.分析评价本文独特的.写作方法。
3.借鉴本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学习重点: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本文寓言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讨论法。
一.解题:
序言,说明书籍或著作的创作、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序”在书籍或文章的前面,后面的称为“跋”。
二.作家作品介绍:
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美国著名学者。他生活在富裕的家庭,从10岁起潜心“逃避在过去的生活中”,受人文主义的影响一贯反对愚昧与偏执。19在美国、德国求学,获得博士学位,但这没有使他飞黄腾达。他于是躲进书舍于19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从此饮誉世界,直至1946年去世。
房龙多才多艺,能说会写10种文字,擅长于拉小提琴,还能画画,他的著作插图全部出于自己之手。
三.解释词语,为加点字注音。
蜿蜒绵亘 绰绰有余 绰有余裕 天伦之乐 苦思冥想 弥天大罪 鸦雀无声 死有余辜 杀一儆百 逆来顺受 嶙嶙 深邃 亵渎 荡然无存 雕琢 朝礼 诅咒 眸子 毕恭毕敬 志同道合 刨根问底 一无所知 能工巧匠 光彩夺目 潺潺 饿殍遍野 转危为安 饥寒交迫 忘恩负义 不济 归根到底 内疚 荒无人烟 神秘莫测
四.读书思考问题:
1.从整体看,无知山谷的故事反映了哪些历史规律?
2.先驱者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无知山谷中的律法是怎样的律法?
3.先驱者明知自己为律法所不容,为什么偏要离开山谷去寻找外面的世界?为什么又偏要回到无知山谷?
4.守旧老人所代表的反动保守势力有哪些特点?
5.无知山谷的群众前后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内疚之余,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6.这篇序言.写作上对你有哪些启示?
7.“宽容”与“律法”的关系如何?文中的律法为何该取缔?
五.分析内容。
(一)分析第一部分。
1.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里的“幸福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生活?
答:是这样的生活:知识的小溪水浅流短;生活方式原始野蛮;重复着千年前的字眼;古老的习俗一层不变。这是一种愚昧保守、闭塞落后、黑暗衰朽的生活氛围。
2.“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一句应怎样理解?
答:“知识的小溪”指社会文明;“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原始落后的社会;“缓缓”是说进步慢,这是由愚昧落后的思想统治造成的。
3.“他们向儿孙们……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一句表明了一种怎样的矛盾?
答:暗示反动保守势力与进步的天性总是存在矛盾。
4.为什么“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答:这正是反动势力――守旧老人实行愚民政策的结果,使得人们都因循守旧,所谓“尊敬”实际是不得不服从。
5.怎样理解“正人君子”一词?
答:所谓“正人君子”不过是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罢了。
6.“试图攀越挡住太阳的`高墙”的人是什么人?
答:是追求光明的开拓者、先驱者,是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勇士。
7.“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反映了革新之路的艰难,第二方面反映了守旧势力的猖獗,第三也反映了先驱者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二)分析第二~四部分。
1.面对违背律法的人,人们和守旧老人都“摇着头”,他们摇头的意思是一样吗?
答:不一样,人们是同情的摇头,是无奈的摇头;而守旧老人是得意的摇头,是装模作样的摇头。
2.从第一二部分内容来看,无知山谷的律法到底是什么律法?
答:是千年前的老规矩,是维护家长制统治模式的依据,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枷锁,是谁也不能违背的天条。
3.作者是怎样表现先驱者与守旧老人的斗争的?(复述)
4.人们杀死漫游者说明什么?
答:说明反动黑暗势力还很强大,群众受到的毒害很深,革命力量还很弱小,革命思想没有影响到愚昧的民众。
5.从漫游者的牺牲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受?你认为真理永远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吗/(讨论)
(三)分析第五~九部分。
1.造成饿殍遍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是知识的小溪的枯竭。
2.灾难发生之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无法生存,终于想到了山的那边。启迪:只有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才知道真理和谬误的分别,这就是社会进步缓慢的要因。
3.守旧老人们乘坐最后一辆马车踏上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说明什么?
答:彻底揭穿了律法的谎言,说明任何保守的力量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脚步。
4.“从那以后很长时间,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看来真正幸福的生活应该怎样才能获得?
答:不断创新,不断改革。
(四)为什么说这件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将来后面又何以加一个“我们希望”呢?
答: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新旧事物的矛盾是必然的,人们的思想总是受到“传统习惯”的约束,先驱者总会在谴责中屈辱地死去,而杀死他们的不仅是敌人,甚至是他一心为之奋争的大众。――最先掌握真理的人,永远要成为悲剧典型;“真理”一旦变成习惯,变成大众的思想,那就离反动不远了。这种历史规律,将来也必然成立,所以不再发生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六.本文中心:
本文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七..写作的启示:
1.寓言式的写法:可以概括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无数事实,因而更具普遍性,连而今的许多事也象这寓言故事。――启示:写现实之事,若不方便,就用寓言形式,既安全,启发性又强。
2.诗一般的语言,虽只用叙述,但并不显得单调乏味,概括性强,极富神韵。――启示:文字的运用,全在表意,何必要拘泥于章法。
八.作业:课后练习。
九.教学后记: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2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宽容》序言.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文中事物和人物象征意义,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2.掌握本文虚拟情节,富有深意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宽容”的深刻含义,培养宽容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此篇序言很特别,像散文诗,又像是寓言。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虚构的故事中包蕴着怎样的深刻意味,学生不容易做到透彻理解。
解决办法
(1)介绍《宽容》这部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宽容有初步的了解。
(2)分析具体语句,理解本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真正含义,把握形象。
(3)课堂讨论。
教学设想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以点拨为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1.导入
16,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布鲁诺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反对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说,震动了教会的统治,被天主教视为异端,最终将布鲁诺处以极刑。
这种新旧思想、观念的斗争,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历史的舞台上不断地上演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宽容〉序言》,来看看这种斗争是怎样的势不两立,如何的激烈,并进而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新思想、新事物。
2.房龙及其作品《宽容》。
房龙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且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介绍这些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介绍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本文学习要点是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每段大意。
课文9个自然段,各段大意:
1.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贫乏而可怜的生活。
2.漫游者探索新生活,受伤而归。
3.漫游者向人们讲述他的新发现。
4.漫游者被守旧老人、一千年前的律法、无知的人们杀死。
5.无知谷面临死亡的威胁。
6.律法要求人们墨守成规。
7.濒临绝境的人们叛逃,寻找新世界。
8.纪念先驱者。
9.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在一个无知的山谷,有着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的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解放和自由的青年,他们不予理睬,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忍的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报应。
三、细读课文,思考讨论,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
1.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杀害漫游者的罪魁祸首,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
“守旧老人”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
漫游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他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敢于向死水般的旧世界发出反叛的声音。他有坚定的信念,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不畏艰险,敢于冒险。他勇敢无私,为唤醒麻木沉睡的心灵,宣告真理的存在,传播美好希望,不惜牺牲生命重返山谷。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留给人们永恒的回味。而当真理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他最终成了人们永远爱戴、敬仰、歌颂和感恩的先驱。“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村民们――在无知山谷里死守者愚昧的人群。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2.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篇文章中一些具体事物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
无知山谷――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里,漫游者的命运可想而知。
显而易见,作者的意图讲故事发生的环境闭塞、贫穷、落后,因而造就了视野狭窄、知识浅薄、麻木不仁的无知的人们。他们仅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不但不觉匮乏,反而心满意足。更可怕的是迷信,极端的迷信,一部千古经书,几个守旧老人,可以镇守一方水土,一方人心。大家想一想,一个封闭、无知的社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追往者,思来者。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甚至灭亡。如何才能使这样的社会获得生机呢?不闭关锁国,不夜郎自大,而是勇敢地、大度地开放大门,融入世界文化,自立于民族之林,它就有无限强大、蓬勃的生命力。
小溪――知识的源泉,在此文中“发源于昔日的荒山”指源于落后,“消失在未来的沼泽”指必须接受更新,打破旧势力,争取解放。
山的那一边――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最终特大干旱时山谷里的景象――无知的人们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应。
3.说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提示:文章最后一句。
4.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文章主旨。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否定、镇压异见,会造成什么灾难呢?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发展上的曲折。怎样才能使真理顺利发展,先驱者不被迫害呢?这就需要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这正是作者通过这一寓言告诉我们的深刻哲理,这也正是《宽容》一书的精髓。
展开: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真理畅通无阻的必要条件。
人与人之间需要不需要宽容?为什么呢?
宽容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宽松,和谐;宽容可以使人们彼此之间更加理解,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5.拓展
由课文可以联想到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由课文我们可以得到启发:
贫穷、落后、反动的根源在于无知、愚昧、闭塞。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人类追求真理的势力是不可阻挡的,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探索者、先驱者是可敬的。
要使真理的发展畅通无阻,就要保证思想自由,就要采取宽容的政策。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真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你还想到哪些人和事?
四、理解含蓄、抽象的语句。
一些比较含蓄,比较抽象的语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结合练习二,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要注意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五、.写作方法
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既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调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散文,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如果不用联想与想象,直接来表述作者的意图,效果会是怎样的?
联想与想象的运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化,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如果不这样,而是直接以议论的语气.写作,就会变得干枯,乏味,也不会这样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与共鸣。
启示:序言可以创新,任何文章都应该创新。
六、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写一篇随笔,谈谈《宽容》序言给自己的启示。(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写法上的)
附:板书设计
篇3:《宽容》序言.
房龙
山谷――无知――死寂
小溪――知识――干涸应该宽容
老人――守旧――苦难
青年――创新――死亡
※资料库
一、关于房龙和他的著作(三联书店编辑部)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
他从20世纪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
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房龙的笔,有这一种
篇4:《〈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快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思想、观点,明确课文中心意思。 2.在教师指导下能对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阐发、评价和质疑,并能理解故事中“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的象征意义和“先驱者”“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典型意义。 学习重点 1.指导学生琢磨、领悟课文中蕴涵丰富哲理的语句的含义。 2.明确本文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借鉴、吸收。 (解说: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序言,指导学生自读本文,一定要紧扣本单元教学重点。本文在构思上的创新和表现手法上的新颖,也是值得品味和学习的,教学时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点。) 【自读程序】 1.读课文后思考回答:这篇序言与以前学的序言有什么不同?(笫一册学过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2.课文在形式上有两个显著特点,请问是哪两个显著特点? 3.在明确了“步骤2”后让学生用给各部分加小标题的形式快速理清课文思路。 4.在理清思路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自读提示”和课文注释(1)讨论,交流明确课文中心意思。 5.请学生找出自已认为蕴涵丰富哲理的句子,并作适当分析、评价。之后,教师作补充说明。 6.如何认识故事中“先驱者”和“守旧老人”这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 7.教师.总结全文,指出课文在写法上值得借鉴吸收的地方。 8.布置思考练习题。 (解说:“自读程序”8个步骤之间基本上是按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逻辑关系构成的,在认识上是由浅到深,由整体到局部又到整体逐步深化的。这样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尤其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较好帮助。) 【自读点拨】 1.背景介绍与课文中心意思。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后在德国和美国读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宽容》、《人类的故事》、《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房龙地理》、《房龙论人》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并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宽容》是一部很能体现作者.写作风格的书,在这本书里,作者用生动的文笔讲述着人类思想发展史,他积极倡导思想自由,赞美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表现了他进步的思想。在《〈宽容〉序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并通过对无知山谷村民们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先驱者”“守旧老人”形象的塑造,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本文的中心,即《宽容》一书的精髓:人类思想要健康发展,人类社会要文明进步,人类必须具有能接受异己意见的宽容的胸怀。 2.课文分析 序言用散文诗的形式,用蕴涵丰富哲理的语言,凭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为我们讲述一个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漫游者(即后来的先驱者),他不满足于无知山谷的生活状态,冒险去寻求新的生活,最后受到了守旧老人的处罚被村民们杀死。 序言在形式上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散文诗的形式讲述寓言故事,二是各部分之间都用“*”隔开,而各部分之间又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可用以下小标题表示:①无知山谷;②孤独漫游者;③理想家园;④悲剧;⑤灾难降临;⑥可怕的冬天;⑦投奔新世界;⑧重建新家园;⑨纪念先驱者。 3.课堂小结 在.写作上,这篇课文有以下两个地方值得借鉴和吸收。 整篇序言中作者没有提到一次《宽容》,但处处都在写宽容,在揭示《宽容》的精髓,这种用生动形象的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道理的写法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力以及在构思上的别具匠心和在表现手法上的大胆创新。 在语言表达上,语言如诗,含义隽永,富有哲理也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山谷为什么“无知”?因为它封闭、古老,象征着保守不开放;小溪为什么是“知识的”?因为在无知山谷里只有它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它是流动的,象征着创新与开放;而溪谷又为什么“深邃破败”?因为它有千年历史,有古老的律法,但随着新生事物的崛起,它被冲涮得一天一天走向衰败了。当然,新生事物在兴起之时总是比较弱小的,尤其是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所以小溪只能“缓缓地流着”。课文中像这样耐人寻味的句子很多很多,在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分析、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解说:在分析课文时紧紧围绕和抓住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以领会课文大意和课文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为突破口,一一解决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重点、难点,并以此带动对其他问题的理解,把对语言的理解重点放在课后思考题上。这样处理,既有重点,又顾及全面,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自读思考】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开头和结尾,之后在笫八部分结尾作者又写道“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请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幸福和第八部分结尾提到的幸福是不是一种幸福?为什么? 2.无知山谷里的村民们既然过着“幸福”的生活,“大家都和睦相处”,为什么“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呢? 3.“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作者为什么要写人们杀死了漫游者,而不写守旧老人呢? 4.“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人们想说什么?作者为什么不让他们说出来? 5.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熟读和理解课文之后,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要求至少从三个角度回答) 6.请用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谦虚是一种美德的道理。 (解说:自读思考训练题应遵循宜精不宜多、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理解和思维的训练上。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自读的效果,又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达到了借鉴吸收的教学目的,可谓一石三鸟。) 参考答案1.“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前后的“幸福”不是一种幸福,前面的是指村民们安于“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的生活现状。这种现状对于愚昧落后的村民来说是幸福的,但不是真正的幸福。后面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那是用先驱者的生命换来的,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让人感到真正满足的一种生活。2.宁静、幸福是表面的。人们一方面怀疑祖先的智慧,另一方面又怕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和惩罚,所以恐惧。3.突出人们在守旧势力的统治下的愚昧,又通过这种愚昧来反衬守旧势力的强大,同时加深了悲剧的效果。4.想说“不会杀死他了”。悲剧巳经发生,说后悔的话又有什么用呢?重要的不是后悔、内疚,而是将来不要再后悔、内疚,这句话有揭示全文中心的作用。例如:①创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②创新需要勇气与自信。③宽容是一种美德。6.略
《〈宽容〉序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
一、 教与学目标: 1、掌握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寓言人物形象寓意; 2、多角度分析理解本文思想主题,培养学生宽容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二、 教学与重点、难点: 1、理解寓言故事寓意,把握“宽容”精神内涵。(重点) 2、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多角度分析提炼课文主旨,培养学生宽容态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难点) 三、 教学设计: 1、课时:1课时; 2、课型:阅读讨论课; 3、设想:从阅读把握文章寓言故事及寓意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提炼文章主旨,并要求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完成主题论述文。 四、 教与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1、查找阅读房龙及其著作的相关资料; 2、熟读课文,自行解决生字词; 3、感知课文,思考: (1)课文以诗体寓言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述故事内容; (2)“无知山谷”是一个有着怎样特点的地方?生活在其中的几类不同人物,他们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他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矛盾? (二)课堂教与学: 1、导入: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他看到一本书时的情景说:“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观花地总算看完了。”他还说:“这五十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 郁达夫也曾说:“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是谁的笔如此神奇,能写出如此吸引人的文字来?(简介房龙)他就是能说写十种语言文字,拉得一手小提琴,还能画画的荷裔美国人亨得里克・房龙。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得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倍受青年读者青睐。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便是他为《宽容》一书所作的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序言。 2、自读课文。 (提示:《宽容》一书的主旨倡导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 要求:思考组织预习要求中的思考题的答案。 3、概述寓言故事内容。 (提示: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无知山谷中先驱者与守旧老人斗争的故事。 守旧老人以一本神秘的古书统治着无知山谷中的人们,当一位漫游者力尽艰险寻得一片新天地,给大家带回希望时,守旧老人却领着人们以古老的律法处死了先驱者。后来无知山谷中发生的严重旱灾迫使人们走上反抗道路,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走向新生,重建家园,纪念先驱者。 4、 讨论回答预习思考题(2)。 1)无知山谷的特点: (提示:从文章第一段中“宁静的无知山谷”“永恒的山脉”“深邃破败的知识小溪”“神秘莫测的古书”等意象的思考出发,加以概括。) 明确: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2)三类人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之间的矛盾: (提示:从文中人物在故事的言行出发,.总结概括。) 明确:特点: 守旧老人: 愚昧 保守 顽固――守旧势力的统治者 人 们: 盲从 虔诚 畏惧――盲目服从的民众 漫 游 者:敢于怀疑 勇于牺牲 坚持真理 ――大胆开拓的先驱者 矛盾: 先驱者――守旧老人:创新――守旧 先驱者――众 人:开拓――盲从 众 人――守旧老人:反抗――固守 3)小结: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众人则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反而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漫游者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但是从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看,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 5、讨论: 联系人类历史和我们现实生活,从这个寓言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或者说哪些科学命题?(点拨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各抒己见,有不同见解) 点拨启发:(预设) 1)们说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而为了这种胜利的取得,先驱者付出了生命,人们遭受了最大的灾难,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屈服,人们为什么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呢?从《宽容》一书的主旨看,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结论:要提倡理性,保证思想自由,真理获得发展,人类应该要有宽容精神,能够宽容异己,宽容他人。宽容的内涵不止于此,换个角度,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他人。 2)结合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史历史,从先驱者开拓寻得新生和守旧者死守律法,固守无知山谷,接近灭亡看,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封闭保守导致灭亡,开放创新获得新生。我们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扩展:本文作为序言,采用诗体寓言的形式,和房龙其他多篇序言一样,也是创新,这也正是房龙能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之一。(参见资料二) 3)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 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最终获得胜利,这些事实向我们昭示了什么? 结论: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不可阻挡,真理一定会发展,先驱者的牺牲总会获得荣耀。 扩展:文章最后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从以上一些例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人类的进步不可避免需要付出沉重而巨大的代价,先驱者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是荣耀的。 4)许多时候我们说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如,在灾难面前,无知山谷中的民众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使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妥协屈服,从而获得新生。但在此之前,面对先驱者,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呢?从中我们又有什么启发? 结论:民众的双重作用:当处于蒙昧、盲从的不觉醒状态时起阻碍帮凶的作用,觉醒后则会成为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解放思想,开启民众,而不要采取愚民政策。让人民在社会进步中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是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阴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 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另一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伯过着幸福的生活。 * * * 外面是一片漆黑,一个人正在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 他的脚上缠着破布,布上浸透着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 他跌跌撞撞来到附近一间草房,敲了敲门。 接着他昏了过去。借着颤动的烛光,他被抬上一张吊床。 到了早晨,全村都已知道;“他回来了。” 邻居们站在他的周围,摇着头。他们明白,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在村子的一角,守旧老人们摇着头,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 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 他的伤一旦治愈,就必须接受审判。 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 他们没有忘记他母亲的那双奇异闪亮的眸子,也回忆起他父亲 30年前在沙漠里失踪的悲剧。 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 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 * * * 守旧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人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周围,鸦雀无声。 漫游者由于饥渴,身体还很衰弱。老者让他坐下。 他拒绝了。 他们命令他闭嘴。 但他偏要说话。 他把脊背转向老者,两眼搜寻着不久以前还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我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的那边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小时候,我的世界只是父亲的花园。” “早在创世的时候,花园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疆界就定下来了。” “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大家就不住地摇头,一片嘘声。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这块岩石上,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累累白骨。” “‘骗人!上帝喜欢勇敢的人!’我喊道。于是,守旧老人走过来,对我读起他们的圣书。他们说,上帝的旨意已经决定了天上人间万物的命运。山谷是我们的,由我们掌管,野兽和花朵,果实和鱼虾,都是我们的,按我们的旨意行事。但山是上帝的。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 “他们是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就像欺骗了你们一样。” “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他地方。” * * * 他停住了,人群里发出一声恐怖的吼叫。 “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守旧老人叫喊着,“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已经丧失理智,胆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余辜!” 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 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 * * * 没过多久,发生了一场特大干旱。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庄稼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饿殍遍野。 不过,守旧老人们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一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那些最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 况且,他们已经很老了,只要一点食物就足够了。 * * * 冬天降临了。 村庄里空荡荡的,人烟稀少。 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已经离开人世。 活着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 但是律法却说:“不行!” 律法必须遵守。 * * * 一天夜里,爆发了叛乱。 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守旧老人们无力地抗争着。 他们被推到一旁,嘴里还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诅咒孩子们忘恩负义。不过,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这样,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开始了。 * * * 离那个漫游者回来的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要找到他开辟的道路并非易事。 成千上万人死了,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标。 此后,旅程中的磨难少了一些。 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乱石中用火烧出了一条宽敞大道。 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到新世界的绿色牧场。 大家相视无言。 “归根到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 “他讲的是实话,守旧老人撒了谎……” 他的尸首还在山崖下腐烂,可是守旧老人却坐在我们的车里,唱那些老掉牙的歌子。 “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随后,人们解下马和牛的套具,把牛羊赶进牧场,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规划自己的土地。从这以后很长时间,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 * * * 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了一座新大厦,作为智慧老人的住宅,并准备把勇敢先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 一支肃穆的队伍回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但是,山脚下空空如也,先驱者的尸首荡然无存。 一只饥饿的豺狗早已把尸首拖入自己的洞穴。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现在那已是一条大道),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石上还写明,它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 ( 我们希望 ) 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自读导言] 序言,一般是介绍、推荐某一著作,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目的和写作过程,有时也交代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帮助读者理解著作。这篇序言的写法很有特点,好像是散文诗,又像是哲理性散文。作者以巨大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的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宽容》一书的精髓。阅读本文,要注意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象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 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荫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 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 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 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另一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 但他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 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 ※ ※ 外面是一片漆黑,一个人正在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 他的脚上缠着破布,布上浸透着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 他跌跌撞撞来到附近一间草房,敲了敲门。 接着他昏了过去。借着颤动的烛光,他被抬上一张吊床。 到了早晨,全村都已知道:“他回来了。” 邻居们站在他的周围,摇着头。他们明白,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在村子的一角,守旧老人们摇着头,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但律法毕竟是律法。 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 他的伤一旦治愈,就必须接受审判。 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 他们没有忘记他母亲的那双奇异闪亮的眸子,也回忆起他父亲三十年前在沙漠里失踪的悲剧。 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 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 ※ ※ ※ 守旧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人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周围,鸦雀无声。 漫游者由于饥渴,身体还很衰弱,老者让他坐下。 他拒绝了。 他们命令他闭嘴。 但他偏要说话。 他把脊背转向老者,两眼搜寻着不久以前还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听我说吧,”他恳求道,“听我说,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的那边来,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小时候,我的世界只是父亲的花园。 “早在创世的时候,花园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疆界就定下来了。 “只要我问疆界那边藏着什么,大家就不住地摇头,一片嘘声。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们把我带到这块岩石上,让我看那些敢于蔑视上帝的人的嶙嶙白骨。 “‘骗人!上帝喜欢勇敢的人!’我喊道。于是,守旧老人走过来,对我读起他们的圣书。他们说,上帝的旨意已经决定了天上人间万物的命运。山谷是我们的,由我们掌管,野兽和花朵,果实和鱼虾,都是我们的,按我们的旨意行事。但山是上帝的。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 “他们是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就像欺骗了你们一样。 “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佯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 “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它地方。” ※ ※ ※ 他停住了,人群里发出一声恐怖的吼叫。 “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守旧老人叫喊着,“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已经丧失理智,胆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余辜!” 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 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 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 ※ ※ ※ 没过多久,爆发了一场特大干旱。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粮食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饥嚎遍野。 不过,守旧老人们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一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那些最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 况且,他们已经很老了,只要一点食物就足够了。 ※ ※ ※ 冬天降临了。 村庄里空荡荡的,人烟稀少。 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已经离开人世。 活着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 但是律法却说,“不行!” 律法必须遵守。 ※ ※ ※ 一天夜里,爆发了叛乱。 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守旧老人们无力地抗争着。 他们被推到一旁,嘴里还抱怨自己的命运不济,诅咒孩子们忘恩负义。不过,最后一辆马车驶出村子时,他们叫住了车夫,强迫他把他们带走。 这样,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开始了。 ※ ※ ※ 离那个漫游者回来的时间,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要找到他开辟的道路并非易事。 成千上万人死了,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才找到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标。 此后,旅程中的磨难少了一些。 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乱石中用人烧出了一条宽敞大道。 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到新世界的绿色牧场。 大家相视无言。 “归根到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 “他讲的是实话,守旧老人撒了谎…… “他的尸首还在山崖下腐烂,可是守旧老人却坐在我们的车里,唱那些老掉牙的歌子。 “他救了我们,我们反倒杀死了他。” “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随后,人们解下马和牛的套具,把牛羊赶进牧场,建造起自己的房屋,规划自己的土地。从这以后很长时间,人们又过着幸福的生活。 ※ ※ ※ 几年以后,人们建起了一座新大厦,作为智慧老人的住宅,并准备把勇敢先驱者的遗骨埋在里面。 一支肃穆的队伍回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但是,山脚下空空如也,先驱者的尸首荡然无存。 一只饥饿的豺狗早已把尸首拖入自己的洞穴。 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现在那已是一条大道),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的名字,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石上还写明,它是由前来感恩朝礼的后代所建。 ※ ※ ※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①选自《宽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迮(z)卫、靳翠微译。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宽容》初版于1925年,重版于1940年。在这本著作中,房龙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导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遣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 [练习] 一 熟读课文,先写出每个小节的大意;然后把全文十个小节划分为四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最后联系题注,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二 理解下边语句,回答问题。 1.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知识的小溪”指的是什么?“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了什么?“小溪”为什么是“缓缓地流着”?) 2.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说说“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屈服和失败”的原因。) 3.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人们为什么“恐惧”?为什么“失望”?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 4.“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我们当时知道的话,当然就……” (那么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应当怎么办才不致于事后内疚呢?) 三 课文结尾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存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不过将来”后面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序言》 7篇6:《宽容》序言
房龙篇7:《宽容 》序言
篇8:《序言》 7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序言的独特.写作方法(寓言式写法)。
能力目标:
1、 培养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2、 培养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和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生活中应学会宽容;学会放弃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吸收新鲜的东西。
学习重点:
培养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和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把握与评价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难点:
培养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和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把握与评价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形式上是散文诗,或者说是哲理诗、寓言诗,虽是序言,但具有诗的特质,有渗透着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有能引人身临其间的意境,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也有着启人睿智的哲理。深刻的思想与尽可能完美的形式结合,使得这篇序言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瑰宝。这样一篇文章,可分析之处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比比皆是。但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离开原文架空地分析、讨论,最好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原汁原味地品味诗中的意象与意境,进入作品的时空,与房龙一起驰骋想像,从而参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因而,指导学生阅读、朗读,应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手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讲课:
从“宽容”谈起:大家喜不喜欢自负的人(自以为是),并且这个人又真的是非常有才华?你会不会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为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看出学生够不够“宽容”。引出课文(投影《〈宽容〉序言》。)
二、作者介绍
这是一篇很特别的序言,是谁写的?(房龙――投影)
体重200英磅、粗壮结实的荷裔美国人亨德里克・房龙,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世,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会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投影插图),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他从20世纪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历史学家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回忆说,20年代他在候车时偶然买到《人类的故事》中译本,于是――
那天下午,我发痴似的,把这部史话读下去,车来了,在车上读,到了家中,把晚饭吞下去,就靠在床上读,一直读到天明,走马看花地总算看完了。这50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那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郁达夫在林徽音译本《古代的人》的序言中分析了房龙的.写作艺术,认为他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
房龙的作品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开始学习课文)
三、阅读并理解课文
1检查快速阅读情况:
投影课文第一部分一些内容(具体多少待定)。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读完(不看课本),然后概括刚才所读内容的大意,或者是说出你记住了哪些词或句子(印象最深的'内容)。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要告诉学生读完后应该知道课文大意)。――按照70字/分钟的速度阅读。(注:要先静下心来,再开始认真阅读)
3检查阅读情况:
A文章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提示:一类是守旧老人,另一类勇敢的先驱者, 第三类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
B根据印象,复述故事(可以看课本,叫学生先准备,也可以写出故事提纲再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指正,在学生讲述故事大意的时候,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课文思路。注意:必须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故事大意:
规定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的宁静无知的山谷里座落着一个村庄,村庄里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群山包围着这个宁静的村庄,破败的山谷里有一条知识的小溪在缓缓流淌。在这里人们和睦相处,心满意足,并且对古老的东非常尊敬。
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了,他向人们讲述在外面看到的美好景象,并愿意带领大家前去,想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但守旧老人却认为他触犯了祖先传下来的律法,并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
不久,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饿殍遍野。活着的人把唯一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但守旧老人却不允许人们去山那边去寻找生路,因为守旧老人认为律法必须遵守。结果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人们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开始投奔陌生的世界。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认识到以前守旧老人的错误,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并立碑纪念先驱者。
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第二部分(2―4)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
(2)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带领大家前去。
(4)守旧老人以旧的法律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
第三部分(5―9)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5)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嚎遍野。
(6)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
(7)在失望中爆发了叛乱,人们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以前的错误。
(9)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
第四部分(10)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四、再读课文,找到作者的情思,归纳文章的主旨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思是寄寓于意象之中的。 看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写了哪些意象? 如果让你住在这个山谷的话,你愿意吗?你喜欢这里的人的生活方式吗?为什么?
意象
(宁静的无知)山谷――沉寂愚昧
(永恒的)山脉 ――长久封闭
(知识的)小溪 ――知识贫乏
(缓缓流淌)
需求浅薄的村民:
心满意足地享乐 ――怠惰
尊敬古老的东西 ――守旧
为得不到果实而恐惧――胆怯
守旧老人
“对着神秘的古书苦思冥想” &nb
篇9:《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
教与学目标:
1、 掌握寓言故事内容,理解寓言人物形象寓意。
2、 多角度分析理解本文思想主题,培养学生宽容精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与重点、难点:
1、 理解寓言故事寓意,把握“宽容”精神内涵。(重点)
2、 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多角度分析提炼课文主旨,培养学生宽容态度,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难点)
教学设计:
1、 课时:1课时;
2、 课型:阅读讨论课;
3、 设想:从阅读把握文章寓言故事及寓意出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多角度
提炼文章主旨,并要求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完成主题论述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幅图片,人类社会已跨过了艰难曲折的20世纪,进入了21世纪,在世纪之交,人们曾对新的世纪充满美好的幻想和憧憬,希望这是一个和平、合作、发展的世纪。但四年过去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新的世纪并不安宁,血腥的冲突与战争在世界各地彼伏此起:恐怖分子制造了“9.11”等一系列悲惨事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以暴制暴”战争仍在继续,……国家、民族、宗教、地区之间的你争我夺似乎更加频繁,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宽容,只有宽容才能摆脱隔阂、冲突和战争的阴影,让人类真正走向相融一体。所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宽容”(投影)
今天,让我们走进房龙先生的《宽容序言》,在作者丰富的想像与联想中体验宽容。
二、解题、简介作者。
1、序:说明书籍或著作的创作、出版的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前叫“序”,后叫“跋”,分为“自序”和“他序”两种。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他序:多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
2、作者其人:(投影)
三、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并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
1、(第一小节)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2、(第二至第四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3、(第五至第九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 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了幸福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4、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例:无知山谷中漫游者与守旧老人斗争的故事。四、研读课文(讨论)
1、无知山谷的特点:
(提示:从文章第一段中“宁静的无知山谷”“永恒的山脉”“深邃破败的知识小溪”“神
秘莫测的古书”等意象的思考出发,加以概括。)
明确:封闭、保守、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旧的一切被迷信着,被维系着。
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则、定律。
2、三类人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之间的矛盾:(提示:从文中人物在故事的言行出发,.总结概括。)
明确:特点:守旧老人: 愚昧 保守 顽固――守旧势力的统治者
人 们: 盲从 虔诚 畏惧――盲目服从的民众
漫 游 者:敢于怀疑 勇于牺牲 坚持真理――大胆开拓的先驱者
小结: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众人则甘心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反而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漫游者敢于怀疑祖先铁定的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探索、追求真理,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的死亡,是一出深沉的悲剧。但是从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看,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
3、 品读课文中有关语句(投影)
4、讨论:联系人类历史和我们现实生活,从这个寓言故事内容和人物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或者说哪些科学命题?(点拨启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展开讨论,鼓励各抒己见,有不同见解)点拨启发:(预设)
1)三类人物间的矛盾斗争的结果都是前者战胜了后者。而为了这种胜利的取得,先驱者付出了生命,人们遭受了最大的灾难,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屈服,人们为什么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呢?从《宽容》一书的主旨看,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结论:要提倡理性,保证思想自由,真理获得发展,人类应该要有宽容精神,能够宽容异己,宽容他人。宽容的内涵不止于此,换个角度,在生活中我们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以博大的胸怀去接受他人。
2)结合我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史历史,从先驱者开拓寻得新生和守旧者死守律法,固守无知山谷,接近灭亡看,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结论:封闭保守导致灭亡,开放创新获得新生。我们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
3)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生活在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极力坚持科学真理、捍卫真理而被判处刑,烧死在罗马。 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世人嘲笑;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光量子论,遭到几乎所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反对,甚至连最早提出量子概念并第一个支持狭义相对论的普朗克也反对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及革命活动遭到各国政府的嫉恨。他们都没有妥协,反而坚持真理,维护真理,最终获得胜利,这些事实向我们昭示了什么?
结论: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不可阻挡,真理一定会发展,先驱者的牺牲总会获得荣耀。
扩展:文章最后说: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了。这只是美好的愿望,从以上一些例子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人类的进步不可避免需要付出沉重而巨大的代价,先驱者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是荣耀的。
4)许多时候我们说民众的力量是巨大的,比如,在灾难面前,无知山谷中的民众最终走上了反抗道路,使守旧老人也不得不妥协屈服,从而获得新生。但在此之前,面对先驱者,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怎样的呢?从中我们又有什么启发?
结论:民众的双重作用:当处于蒙昧、盲从的不觉醒状态时起阻碍帮凶的作用,觉醒后则会成为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应该解放思想,开启民众,而不要采取愚民政策。让人民在社会进步中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五、布置作业:就讨论形成的观点中的一点或者读本文后自己的感想结合史实或实际生活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论述短文。(答案略)
六、结语:一篇序言能让我们获得如此多的东西,是房龙的成功,但房龙最想对我们说的还是宽容。希望我们在对待异己时能理解对方,宽容对方,接受对方,如此,我们会博大起来,会获得进步!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人汪国真的一首小诗,作为本节课的结束!
宽 容 与 刻 薄 汪国真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地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
如果你还要想宽容别人,就不要等到别人来乞求,记住一句老话: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
[1]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0:《宽容》序言...
《宽容》序言...
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侯朝晖
教学目标:
1.联系人类的演进,理解、宽容新事物;
2.把握故事的哲理,学习思维的深刻性;
3.理解文体的特点,探求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①试分析作者刻画的类型形象;
②试概要故事反映的历史规律;
③试评析先驱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6) 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多才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和绘画,他的著作插图均出自于己手,善于撰写通俗历史著作,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有的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解放思想,宽容异见。本文以散文诗(哲理诗、寓言诗)形式为书序。
二、解题 导入新课
“宽容”一词的含义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房龙以其为名,他所说的 宽容又是指什么呢?
陆地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广阔的是人 的`胸怀。 (雨果)
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的谷粒。
往事如烟俱忘矣,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无欲则刚。
三、提问 你是怎样认识这篇文章的,可以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也可以自己另拟题目自行发言。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2、概括文章五个片段的内容。(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3、文中塑造了哪几类人物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他们的言行告诉我们什么哲理(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4、无知山谷诸意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5、概要故事反映的历史规律 (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6、讨论先驱悲剧的社会根源 (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7、给我们的启示、文章的主旨(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8、宽容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9、“宽容”有没有什么限制?(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10、文章采用寓言式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11、历史上这样的悲剧还有吗?(讨论)然后展示.课件
作者邮箱: hou229251@sohu.com
[1]
《宽容》序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读后感的序言
★ 毕业论文序言范文
★ 序言范文
★ 序言的范文
★ 《尚书》序言原文
【《序言》 2(共10篇)】相关文章:
10月自学考试宪法学简答题练习及答案2022-07-20
教育随笔序言2023-12-20
新教育随笔序言2022-11-07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个人心得感悟2022-09-12
《物种起源》教学设计2022-04-30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1200字学习感悟精选2022-09-16
成长纪念册序言范文2023-10-29
等待中的宽容教学反思2022-09-08
学校教师随笔集序言2022-04-30
2022共产党宣言读后感个人感悟精选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