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 2(推荐5篇)由网友“vivalavid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幽径悲剧》 2,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幽径悲剧》 2
《幽径悲剧》 2
《幽径悲剧》.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描写藤萝不同时期的形态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2、通过沙龙活动,使学生自主选择研讨课题,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情感画廊:(形象)
1、指导语:过渡语(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学习方式)
请阅读文中描写藤萝遭受劫难前后的有关语段,根据你的理解为藤萝画一幅“劫后图”,并在图旁配小诗一首。
2、学生活动:文配画
3、评价:学生自愿或点答学生上台朗读,自评、互评、师生对话。
4、教师展示自创小诗一首,由学生点评。
三、星级沙龙:(主题)
1、 指导语:小组合作,选择以下星级课题中任一题,明确分工后就这一课题进行研讨,并将讨论的结果如实整理成条文的.形式。
(教师提供备选课题和学生记录研究成果所需的材料,包括学习卡片、稿纸等。)
备选课题:
一星级: (课题)
课题是“幽径悲剧”,你觉得这个题目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二星级: (挑战权威)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环境”,你认为本文被安排在这一单元中恰当吗?把你的看法记录下来,与编写组专家交流。
三星级:(“十字架”的讨论)
课文最后一段作者说:“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你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2、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互评
四、课文朗读:
1、指导语:在座位上带感情地放声朗读课文,并大胆地选择你喜欢的片断为大家朗读
2、大班点读评读
3、配乐全班读
五、作业:(真情告白)
对这篇课文的研讨还只是一个开始,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有哪些建议?请你以自己的名义给季羡林爷爷写一封信,不妨与他说说真心话。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2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
学习目标
1. 感知课文,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铺垫。
2. 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拟人手法的作用。
3.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同目标2、3。
布置预习
1. 识记生字词,巩固两遍。
2. 熟读课文,思考:
①这是一场什么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②用括号标出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语句。初步感知其妙处。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问题情境:这是一场什么悲剧呢?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后进生答。)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谋篇布局的特点
1.自学引导:
(1)轮流朗读课文。
(2)思考:
①第一部分(1-11节)写了哪几层内容?这与悲剧有什么关系?(提示:找每一节的中心句或关键词语。)
②
(3)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2.师生共同讨论,请优等生补充或更正。
明确:①1-11节先从幽径的情况写起,接着写燕园的古藤,再写燕园的古藤被砍,第11节才写到幽径的这棵古藤被砍(幽径悲剧)。前面的内容为悲剧层层铺垫。
3. 师小结:作者采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构思全篇,大有曲径通幽之趣。古藤被砍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找关键词语或情景交融的句子。)
三、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12-16节),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自学引导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12-16节)
(2) 讨论:①哪些词句充分流露出古藤被砍后作者的心情?随文圈点。
②作者采用了哪种特殊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提示: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③作者对自然物的感受特别深切,感情特别丰富。谈谈你对这位老教授的心灵,有些什么感受?
(3) 小组合作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言,时间为5分钟。
2.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明确:①有“痛苦”“悲哀至极”“害怕不敢”等词。
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诉枯藤之悲,抒发自己的悲哀、惆怅的心情。
③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委婉地批评了有些人不关心自然,不关爱生命。
3、师小结:我们应学习这位老教授,爱护一草一木,因为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四、品读佳句,理解拟人手法的妙处。
自学引导:
品读11节和14节,
(1)举一两例,说说拟人手法的妙处。
(2)小组讨论,时间为4分钟。
(3)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如:第12节中“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接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运用拟人的.手法,反复写“微笑”,并结合抱怨比喻写被砍后的古藤,“悲”味十足,感人泪下。
第14节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古藤在哭泣,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哭泣。感人至深。
(4) 师小结:作者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的一棵古藤萝被砍的悲剧,抒发作者悲哀、惆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折射出人性的善恶。
五.当堂检测
见《自主学习》第119页上的“语段研读”。
六.布置作业
1.预习《散步》,熟读课文,识记生字词,并巩固三遍。
2.观察或回忆身边的破坏环境、损坏公物的事,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300字以上。(中等偏上的同学完成)
幽径悲剧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幽径悲剧
幽径悲剧
学习目标
1. 感知课文,了解谋篇布局的特点;层层铺垫。
2. 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拟人手法的作用。
3.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同目标2、3。
布置预习
1. 识记生字词,巩固两遍。
2. 熟读课文,思考:
①这是一场什么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②用括号标出文中运用拟人手法的语句。初步感知其妙处。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新课
设计问题情境:这是一场什么悲剧呢?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后进生答。)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谋篇布局的`特点
1.自学引导:
(1)轮流朗读课文。
(2)思考:
①第一部分(1-11节)写了哪几层内容?这与悲剧有什么关系?(提示:找每一节的中心句或关键词语。)
②
(3)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2.师生共同讨论,请优等生补充或更正。
明确:①1-11节先从幽径的情况写起,接着写燕园的古藤,再写燕园的古藤被砍,第11节才写到幽径的这棵古藤被砍(幽径悲剧)。前面的内容为悲剧层层铺垫。
3. 师小结:作者采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构思全篇,大有曲径通幽之趣。古藤被砍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找关键词语或情景交融的句子。)
三、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12-16节),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自学引导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12-16节)
(2)
篇4:《幽径悲剧》教学设计2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2
《幽径悲剧》教案
教学目标 :
1、阅读描写藤萝不同时期的形态有关语段,能说出藤萝的不幸遭遇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2、通过沙龙活动,使学生自主选择研讨课题,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
二、 情感画廊:(形象)
1、指导语 :过渡语(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学习方式)
请阅读文中描写藤萝遭受劫难前后的`有关语段,根据你的理解为藤萝画一幅“劫后图”,并在图旁配小诗一首。
2、学生活动:文配画
3、评价:学生自愿或点答学生上台朗读,自评、互评、师生对话。
4、教师展示自创小诗一首,由学生点评。
三、 星级沙龙:(主题)
1、 指导语 :小组合作,选择以下星级课题中任一题,明确分工后就这一课题进行研讨,并将讨论的结果如实整理成条文的形式。
(教师提供备选课题和学生记录研究成果所需的材料,包括学习卡片、稿纸等。)
备选课题:
一星级: (课题)
课题是“幽径悲剧”,你觉得这个题目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二星级: (挑战权威)
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环境”,你认为本文被安排在这一单元中恰当吗?把你的看法记录下来,与编写组专家交流。
三星级:(“十字架”的讨论)
篇5:《幽径悲剧》 1
《幽径悲剧》 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2、难点: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学者。
本文写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的悲剧。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7―10),写幽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7),写藤萝悲剧。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怎样写幽径的美景?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2),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第二层(3―6),写幽径四季之美。
第二层写幽径四季之美。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总起来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五、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怎样写藤萝之美?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写幽径,其实是为了托出幽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得特色”。文中既有侧面烘托,又有对藤萝的正面描写。文章具体描写了这棵古藤萝“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甚至还写了“袭入耳内”的蜜蜂声,真是有形有色,可观可闻可嗅,使藤萝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检查背诵课文最后两段。
二、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思考:作者运用哪几种表达方式来写藤萝的悲剧?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写。首先描写了“今年春天”所见的吓人景象“成了吊死鬼”,而尚未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种景象令人无比震惊、害怕和痛心。从此以后,“我真有点怕走”这条幽径。文章具体描写了“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的景象,渲染了“我简直是悲哀至极”的心情,又具体摹状了“我隐约听到”的“古藤的哭泣声”,又以议论之笔,指出二三百年来“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孤立无助,只有哭泣,哭泣等,这一切笔墨,充分表现了真、善、美毁于愚氓之手的悲剧,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有着催人泪下的笔力。
这一部分的最后,作者从自身的角度论述“我”为古藤伤心的原因。维护真善美的责任,一个倔强的老人,表现了矢志不移的决心。
三、品味语言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为什么作者对一棵古藤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2、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3、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对古藤的感觉,是与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经过了史无前例的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这一棵藤萝成了仅存的一棵,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2、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有着鄙视的感情。“这样”是指的是富于感情,具有博爱之心。伟人们决不泛爱生灵,处事铁面无情,甚至滥杀无辜。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无疑怀着鄙视厌弃的感情。
3、作者批评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
四、探究
课文中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待“愚氓灭美”的事实?从中可悟出什么道理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的悲剧,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1992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氓灭美”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五、小结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事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 幽径悲剧教案
★ 幽径悲剧获奖教案
★ 读悲剧的诞生有感
★ 诗解教师生活转
★ 陆游与唐琬的词
【《幽径悲剧》 2(推荐5篇)】相关文章:
穿越红楼梦作文800字2024-05-13
陆游唐婉钗头凤原文2023-05-20
陆游与唐婉2022-10-09
高一暑假作业答案2023-07-16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2024-04-14
目标激励名言精选2023-01-18
《念奴娇·自述》的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06-05
青青的小径作文2022-06-24
花开依然初中作文500字2022-04-30
陆游与唐婉 故事2022-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