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分析范文(共20篇)由网友“根本没人用”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视纪录片分析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电视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的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 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2:爱国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10月15日,我在线视频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信仰》,看完影片,我感触颇多。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
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今天让我们重拾信仰的话题,并不是我们缺乏信仰,只是我们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变成纸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楼阁之危。这且不是危言耸听,烈士的血迹未干,我们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可依靠的强大后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员终身的信仰。党员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如果我们丢弃了信仰,那么未来将暗淡一片。如鱼儿离了水,是蛟龙也困在异域。请让我们记住,我们要坚守,要获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她可以把不同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起,让共产主义的光辉洒播在每一个人身上,唤起我们奋进的斗志。
篇3:爱国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星与心中的道德定律。”对党员来说,头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在寻常的经历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近日,部机关组织大家集中收看了大型文献纪录片《信仰》,看了之后很受震撼,也更加深了我对信仰的认识。
回顾我们党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矢志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和普通党员,指引他们为之奋斗的始终是心中不变的信仰,他们追寻信仰、践行信仰、捍卫信仰之路展现了党员的核心价值观,也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90多年过去了,曾经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在许多人眼中已经变得平淡,曾经光芒闪耀的信仰真谛,或许已经不再成为某些同志矢志不移坚守的精神家园。因此,拜金主义、信仰缺失等被扭曲的价值观成为当下广受诟病并持续扩散的社会病态。在此背景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信仰灯塔,以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社会风气显得如此重要而迫切。
信仰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简言之,就是对某种认识或某人极度信任并把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信仰是可观可感的:当一双双握紧了的拳头面对党旗宣誓时,“镰刀铁锤”就是他们的信仰;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时,“新中国”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参加开国大典的一张张面孔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热泪盈眶时,“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信仰。在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每个党员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我的信仰是什么?我的信仰偏离了正确的航向没有?
怎样践行信仰?信仰是动态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甚至同一个人的不同境遇都会发生不同变化。要让信仰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修正完善,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悲观。无数先烈为了践行和捍卫信仰,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始终坚持为信仰而奋斗,为未来而奋斗。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今天,在我们党已经走过90多年光辉历程,在改革事业不断进入深水区,在各种矛盾纷繁复杂,在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背景下,让我们始终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
篇4:爱国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革命战争年代,信仰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着新中国前仆后继的坚守,那是对中国党员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无比坚定的信念;新中国建设中,正是那来自信仰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给了党员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信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党员,让信仰传承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员终身的信仰,党员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所以传承信仰,贵在坚守,坚守之要在于行动。作为当代基层党员干部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要体现在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具体而又实在,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做作;就要体现在微小而平凡的工作细节上,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亲身体验,用内心去把握、去领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将信仰化成实际行动,对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忠诚的信仰需要在坚守与奉献中传承,需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诠释。
一是要心怀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关口,是党员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带领人民迈上了一个个成功的台阶。基层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主动增强跟着中心走、贴着中心做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要高度关注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学习各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个人素养的知识,不畏难艰难险阻,事事冲在前面,甘当社会主义建设的急先锋,不断自我加压,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争当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的复合型干部。
二是要开拓创新。要把创新创优作为一种素质来要求,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热情,一种超越自我的激情。把改革创新作为立足新起点、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动力,把基层工作的热点、难点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集中力量调研攻关,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桎梏,敢于改变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学会用不断发展的眼光谋划基层工作,培养优良的作风;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拓宽思路,投入精力让创新成果跟上新形势的发展。
三是要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宗旨。新时期的党员在点点小事上、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灼眼的光辉。当今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断头流血来彰显我们家国天下的情怀。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学会真心体察民情,主动深入群众,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甘与苦、得与失;主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农家,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解实事、诉真情;做群众欢迎的事、关心的事、满意的事,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篇5:爱国电视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看完电视纪录片《信仰》之后很是震撼和感动,那一幕幕真切的画面,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喊,那一句句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无不涤荡着我们的灵魂。让从未闻过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为信仰而舍身忘我的年代。
组工干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直接执行者,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宣传者和组织者,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监督者和检查者,组工干部对实现党的领导举足轻重。在新的历史时期,组工干部的我们在本分做人、公道做事同时,如何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才有了崇高追求和精神支柱,有了坚定的立场和坚强的意志。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是空洞的、虚伪的,而是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党性实践是党员员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坚持党性锻炼的具体体现,也是每名党员员一生的必修课。在对待是与非上,要做一个政治清醒、立场坚定、光明磊落的革命者;在对待公与私上,要做一个为党为民、不求索取、甘于奉献的好公仆;在对待真与假上,要做一个坚持真理、奉信科学、言行一致的好干部;在对待实与虚上,要做一个党能靠得住、民能信得过、事能干得成的老实人。
二是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提炼和浸润,务实的作风作为中国哲人奉行的重要准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组织工作千头万绪,政策性、原则性都很强,稍有不慎,就会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组工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事业高于一切,以执著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论工作大小,都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力戒漫不经心,随意为之,保证认真负责、高质量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要强化群众观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做到想问题、办事情尊重群众意愿,摸准实情,把握规律,通过多搞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讲究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实事求是,真心解决问题,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努力让群众满意。
三是树立清正廉洁的阳光形象。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党员的做人之本;洁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基。李源潮同志说,新任组织部长如“一袭白袍”,只有在历经风吹雨打后,出淤泥而不染,人民才能拥戴组工干部,才会出现李林森、王彦生等优秀的组织部长。“一袭白袍”的提法不仅是对信任组织部长的盼和嘱托,对每一名组工干部来说,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清正廉洁做为自己的立德之本。组工干部在别人眼里,可谓“位高权重”,面对干部群众的仰视,组工干部必须自筑“防火墙”,自设“高压线”,净化思想,清醒头脑。常照“两面镜子”,时刻保持学习和警省的态度,不断荡涤自己的心灵,追求高尚,摒弃丑恶,做一个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努力在人生之路上留下无愧于党和人民信任的足迹。
篇6: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
一、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一段时空跨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现实或历史。那么,无论是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都应立足当下,做到真实、可信,做到“真、善、美”。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纪录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纪录片纪实化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一)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运用纪实长镜头切入对文化与历史的表述,让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例如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以现实和过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饮食文化的交错叙述,让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所讲述的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现在一些文化类纪录片也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也令纪录片的讲述更加有理有据,让观众感叹,看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看一部电影,例如酒泉台摄制的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选取了玄奘取经路上最险恶的一段,讲述初唐时期玄奘为西行求法,置朝廷通缉于不顾,夜半偷渡玉门关,历经九死一生,终达伊吾的传奇故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剧情表演,再现了千年前的传奇故事。文化类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完整记录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例如,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等。
(二)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是表达的另一个主体,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声音语言的作用不可缺少。今年年初,笔者拍摄的《尕海湖边的故事》中,效果声的运用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在尕海湖边拍摄冬候鸟大天鹅时,清晨清亮的天鹅叫声,顿时让冬天的尕海湖边响起了候鸟的歌声。如何能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尕海湖边的这种场景,光靠唯美的画面是不可能做到的,《尕海湖边的故事》就将常规的效果声的音频指数略微提高一些,突出候鸟的叫声,充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各种声音元素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和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文化类节目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肃电视台10多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录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甘肃卫视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也在大大增加。
二、文学化是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
纪录片不仅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同时也需要依靠文字的逻辑来推动纪录片的叙述向前发展,而仅靠影像是不能完成推动这一逻辑叙述的发展,所以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文学化的表述。文化类纪录片不是新闻专题,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纪录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以及中央台9套节目的开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类型相伴相生,文学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体”一时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纪录片的语言表达方式,被观众们所喜爱和接受。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是对过往历史的复活。简单、沁人心脾的解说词,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节目当中去。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
三、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体现
社会化的过程是编导将纷繁的采访素材进行系统化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要单一地看待一个问题,而是将采访素材纳入到广阔的社会学空间,来判断取舍,并阐释文化的社会含义。纪录片始终是小众的精英文化,社会化并不等于低俗和媚俗,而是需要更大胆地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用更完美的视觉冲击力去吸引观众,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于人民大众。如今,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4G时代的来临,电视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在网络上放映,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运用高清数字化拍摄,运用电脑3D技术合成等。纪录片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是纪录片社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说到底,文化类纪录片最后的落脚点必须是对文化的、社会的、现实的透视、提炼、表述与发现,是对社会与时代精神的深度挖掘。中国纪录片应摆脱传统纪录片用冗长的数据或苍白的专家发言来讲述历史的做法,而是应该面对生活,真实地讲故事,这种表达方式才能促进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
篇7: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国情备忘录》以实事求是的立场,客观描述了我们的国情,这段视频把认识国情摆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国情是我们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政策所必需直面的现实,而对国情的认识也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力量,振兴民族的关键。该视频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股学习讨论《国情备忘录》的热潮。我们管理工程学院也组织开展了学习讨论读《国情备忘录》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仔细观看了这个视频,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实际知识。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像19世纪末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20世纪七十年代的韩国,以其经济奇迹而令世界瞩目。但我们的脚步后发而先至。今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讲中国之迷,都在谈论中国奇迹,解读中国奇迹,解读中国之迷,关键在于解读中国国情。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30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幅高达9.8%,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78年还不到1%,已超过6%。今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钢铁和水泥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外汇储备列世界第一,外贸规模世界第三。中国是个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个资源“穷”国,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农村改革近30年来,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4140元,年均增长7.5%,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4007万人。但是农民收入总体上仍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我们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难题,比如不断攀升的老龄化人口、步步紧逼的耕地红线、人均占有量低的煤炭等资源,就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民生问题。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我们今天面对的环境,也已经和西方经济起步时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差别。虽然我们面临着种种的难题,但是我们在探索中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
国与策,是基于国情的一种智慧。在中国,我们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在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探索着一条符合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今天的中国,正在自己的国土上,化解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难题。拨慢人口钟、取消农业税、推进城乡一体化、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大力促进就业,面对一个个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我们胸有成竹。因为我们确定了基于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观。
篇8: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在闲暇时间,我观看了大型纪录片——《国情备忘录》。感叹、感慨、深思与担忧一直伴随着我复杂的心情。我感到好久没有这样震撼我们心灵的片子了,精简却深邃的解说与真实而又引人的画面一次次敲打着我们曾经近乎麻木的神经。盲目的乐观和悲观在现在的社会里随处可见可闻,但《国情备忘录》,在令我们喜悦的时刻引人深思和清醒,在叙说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我们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国情备忘录》的辉煌 篇章让国民看到建国六十年来我们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六十年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对于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新中国成立这一个甲子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六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把中国的发展变化放到历史进程中和世界范围内作一番比较,才能看出其整体面貌和重大意义。
在经济上,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今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此外,工、农与第三产业逐步趋向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们正迈着步伐向建设更加全面美好的小康社会快速前进。在政治上,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而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联合国常务委员国,我们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需要中国也离不开中国。在文化教育上,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此外,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已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汉学热在世界各地燃起并正影响改变着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新看法…
正因为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就,在很多人看来,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即将被打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今,“G2”逐渐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人们不断用G2来指代美国和中国,G2成为世界新秩序的代名词。但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现在“我们中国还远远不是功夫熊猫,当今的我们也并非世界经济的救世主”!
的确,《国情备忘录》同时让我们国民在无数的赞誉中清楚地看到辉煌的背后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我们的资源版图越来越小;我们的耕地面临着诸多被吞噬因素的危险;碧水蓝天越来越难得一见;巨大的人口压力考验着我们的承受力;滞后的三农问题仍在牵制着全局发展;就业难、住房难与看病难导致的矛盾有日益严峻的趋势;我们的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方面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最为核心的民生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各方各面的贫富差距及差异持续拉大…
当然,所有问题的出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不断完善也是一个必然,但是这需要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其它问题。正如《国情备忘录》所启示我们的,这些问题的实质概括起来就是各种关系的“失衡”。虽然我们近期对此类问题已经着手加以解决,但许多方面仍未扭转,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这些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应该说是由发展水平和一系列体制机制共同造成的,有的也是部分改革举措不当引起的,因而也都需要我们在艰苦奋斗、促进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改革的目标,校正改革的方向,加大改革的力度、拓宽改革的广度、延展改革的深度。如果不继续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不进一步扩大开放,一味地放任这些问题的自然演进,就会导致我们发展方向的迷失,甚至连已经取得的成就也会丧失。从而也根本谈不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宏愿。
在《国情备忘录》中,对普通国民来说,最关注与关心的还是就业、住房、医疗及养老问题。就业意味着收入保证这是民生之本,而住房、医疗及养老则是民生之必须。金融危机的影响,房价的持续走高,医改的断断续续共同使这些问题难上加难。当前对于这些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有些地方我们是能做出改变的,只要我们的政府适当的加大对市场和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正确的运用好手中的政治政策和经济手段。
中国房价上涨过快,是多种因素共同发力的结果。政府对‘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的定位,使得房地产业得到多方的政策支持,为获利,地方政府放任房价上涨,甚至房产低迷时,还出台种种救市政策”那么现在高房价是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刮骨疗毒”。只有死掉一批、查处一批、转行一批,让房地产行业不再“很黑很暴利”,让房回归理性,使“居者有其屋”,才是老百姓最大的福音。
篇9:电视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观后感
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化国家,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总体小康,中国的复兴强国梦想越来越近,中国正在以开放的心态、理性的姿态、谦和的仪态迎接着未来。
《国情备忘录》就我国的人口大计、三农现状、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进行了客观详尽的展现,使我在感受到我国经济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虽然地域广阔,但可耕种面积并不多,而且有被都市化吞噬的危险;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基数太大,人均占有的资源量相当有限;农村人口比例大,且农村、农业、农民仍然相对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碧水蓝天越来越少;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发展。
虽然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但我们用世界7。9%的耕地和6。5%的淡水资源养活着世界近20%的人口中。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改变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从“缝缝补补又三年”到穿着时尚五颜六色;从想方设法地解决饥饿问题,到要吃得好吃得健康;人均居住面积明显增加;从出门全靠两条腿走路到交通工具及出行方式越来越多;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寻常百姓家也拥有汽车,贫困人口和文盲比例大幅度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发展迅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科技实现了重大突破,祖国在日益强大,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使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读了《国情备忘录》,使我更加准确地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无论是认识中国过去的辉煌成就,还是解决中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都应该把国情作为思维起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首先决定于中国能不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找到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现将读后思考和感想汇报如下。
一、热爱祖国。读了《国情备忘录》,我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结束了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62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领导我们走过了艰难困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把振兴中华的理想逐步变成现实。铭记历史使我们更加发愤图强,虽然,今天我国的国情和国际地位和从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我们的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有很大差距。祖国是我们永远的后盾,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只有祖国强大了,中国在国际上才有地位、有话语权,中国人才能在世界各地挺起胸膛做人,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行动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继承,我们要用自己行动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二、保护环境。读了《国情备忘录》,我更加意识保护环境的迫在眉睫。地球上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我国的可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都并不十分丰富,而且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整体水平相差很远,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对资源的消耗缺乏控制,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环境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必须树立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系到子孙后代,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努力,持之以恒,为现在的发展,也为将来的发展留下空间,为自己、为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三、勤奋工作。读了《国情备忘录》,我更加明确了我们这代人的角色和身上的责任,更加深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经济的飞跃发展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我国与世界联系也日益紧密,我国已与世界上172个国家建交。作为外事工作者,我会认真贯彻周恩来总理“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方针,以自己的岗位为平台,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掌握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用工作实绩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外事工作者,工作中如有机会,我们应该多宣传我们的外交政策,让世界看懂我国的崛起,我国的发展不仅对世界不构成任何威胁,还会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在新形势下,我还会继续发扬振兴中华的精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点滴贡献。
国情备忘录
国情备忘录,这是一部描述中国三十年来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大型纪实片。通过中国三十年前后的比较,中外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照以及当代中国民生和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向广大观众深刻诠释了,现代的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究竟是怎么样一个谜。三十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各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亿的贫困人口也正向小康昂首前进。
一组组惊人的数据之于我的不仅是赞叹更有的是骄傲和自豪,同时感到我们这一代人身负重任,因为虽然我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但仍有很多的问题和矛盾有待解决,这让我对国家的一些政策和未来的发展认识有了新的视角。
国情就是讲当前一个国家的真实情况,不偏不倚,既有好的一面,不足的一面又同时并存。好的一面是我国人均GDP持续上升,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进出口业务位居世界前列等等,然而人口众多问题,使这些优势微乎其微,还有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课题,再则东西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的贫富差距等等无一不被提上日程。好的形式和种种的问题并存使中国的国情复杂化。
本片的目的不是使中国之谜真的变成一个谜,而是将这个复杂化为简单。片中曾介绍阿根廷和俄罗斯的发展史。曾经的两个经济强国,因为对别的国家的经济理论的盲目应用知识经济衰退,从而付出惨重代价,最终深受其害的还是广大的人们群众。别国的历史也如一面镜子,照亮我们前进的路:理论是不可照搬的,从毛泽东领导中国人们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这一条路的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路是自己在摸索中走出来的,要建设自己的特色,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非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为什么我们用不足7%的耕地面积养活20%的人口,为什么世界各地遭受金融危机的迅猛袭击的时候,我国的GDP还在持续的增长?这不就论证了几代人辛辛苦苦走出来的路是正确的吗,是到我们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吗?也许这个过程中还有曲折倒退,但是总的趋势是向前的。所以全中国人们正团结一致,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多伤又多欢的一年:雪灾,5?12地震,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周围,为抵抗灾难和灾后的救助和重建做着不懈的努力;奥运会的举办又使举国欢腾,国人都沉浸在这无限喜悦之中。
悲伤亦或喜悦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两个字:爱国,因为爱国大家互相团结,因为团结大家互相帮助,因为帮助社会更加和谐。 所以我们这代人不要因为看到国家富强的一面就裹足不前,也你要看到落后的一面就望而却步,因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就是坚强的走下去。 这就是这部片子给我的启示。
俞敏洪,马云是怎么成为市场经济的赢家的?高瞻远瞩又是怎么个说法?不就是开阔视野后,发现市场经济中的潜在的发展机遇吗他们首先是了解这个社会,从中看到这个社会中人们的需求,再经过自身的准备和对市场的研究,终于抓住了机遇,成为了赢家。成功者要打开走向成功的通道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可以洞察社会的瞬息万变。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我们生机勃勃的发展中所饱含的艰辛和无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以史为鉴,踏着坚实的步伐,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求实进取,开拓创新,昂首走向美好未来。
篇10: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时间:5月28日
地点: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405室
要点:
1、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
2、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
3、1982年《话说长江》的播出使人耳目一新
4、1984年开拍的《话说运河》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
5、1989年搞纪实语言的人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
6、1991年《沙与海》成为国内第一次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
7、《望长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
8、1993年开播的《生活空间》站在非常前卫的位置上
9、从90年代末到现在纪实语言处在比较停滞的状态
这是纪录片论坛研讨活动的第二天,上午主要由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对中国20年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演变做了全面的总结,下午与会代表主要就纪录片语言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研讨。研讨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主持。
陈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近20年来,中国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屏幕上,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纪录片的发展,用什么语言表现,用什么语言记录,用什么方式跟观众交流,也有很多的变化。比如我们在从业过程中听到很多说法,什么叫直接电影、真实电影。纪录片还有一种分类,叫介入式和非介入式。前不久英国一个制片人讲,在英国纪录片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访问式的,第二种是跟踪记录式的,第三种是偷拍式的,第四种是真实再现式的。英国BBC把纪录片创作手法分成四种不同表现形式。总之,各有各的分类,但是最终人们都是想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20年,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在这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请广播学院的教授朱羽君老师为我们从头细说。
朱羽君(北京广播学院教授):
20多年来,中国纪实语言发展状况、方向、轨迹是什么?我觉得它更加走向人本化的传播。
20年来,我们的电视纪实语言在朝这样几个方向前进: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于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多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回顾20年,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什么?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也就是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特点,尤其对于中央电视台来说,80年代,几乎所有的手段都是电影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电影的。
那时候最基本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70年代在电视台拍片子,我们当时拿的机器是16毫米的,就是电影的,而且我那时候拍摄也是这样的情况,机器是用手摇发条的。手摇发条的最长时间只有22秒左右,上紧一把发条,要拍摄这个时间。我们每次上片子的时候,一盘片子是一百尺,能够拍摄的时间是3分钟。给我们一个主题的片比是3:1,只有三盘片子,300寸必须拍一个主题。所以,那时的语言不可能不是电影的。这就使那时人们的智慧集中在怎样用好片子上,怎么样运用视觉的因素,怎样把某一元素说清楚。而且那时我们用的机器不可能录音,没有录音设备。我是60年毕业以后,参与了一些摄影过程,除了拍摄中央首长,派一个人另外录音,到时候非常困难的对上几句话以外,都是没有声音的。
那时候大部分的新闻是采取点式的取材方式。图象、解说词、音乐这三条线是完全平行的进行,互相独立。
那时的解说词非常完整,非常独立。脱离片子,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比如那时的《生土源》、《深山养路工》、《放路》等等,很多片子都是这样的,最好的片子也是这样的。一直到80年代中期,纪录片基本上还都是这种语言模式。因为这种形式也是以前没有的,以前连影都看不到,这种方式至少能让观众看到毛主席什么样,天安门什么样,所以大家对这种语言采取了欢迎的态度。
我下面给大家放一个,以这种语言为代表的片段,演示八分钟。我们看看当时纪实语言的状况。
(播放70年代后期用电影胶片拍的影片《甘枝梅》片段)
这个片子叫《甘枝梅》,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片子,而且作为一个典型发给地方台去学习。
画面能够运动起来,在那个时候就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当时能够把20多秒的发条用得非常精彩,或者是长一点的片比能够用得非常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移动使用得非常好。
这的音乐是独立进行的,处于一种伴随状态。
片子的解说词还是非常官化的,还有播音腔。
另外的一种智慧就是在镜头的使用上,使用很美且镜头十分完整。对角线构图的拍摄非常用心。摇下去肯定是一张笑脸。那时的片子推到最后总是非常工整的一张笑脸,因为大家都有一种非常好的表情,非常向上的情绪。
这在80年代以前是非常标准的纪实语言状态。
1979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新的思想,也是这一年对于电视界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契机。从1979年到1982年,中日合拍了纪录片《丝绸之路》。这个合作在当时是开放的标志,它给电视界带来的一种开放的意识。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在这次合作中受到了很多触动。《丝绸之路》对中国纪实语言的冲击,是观念上的,技术上的。
篇11: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首先是技术上开拓了视野。他们感觉到技术设备有了改进,不再是一把发条,已经开始有电瓶了,片子是400尺硬盘,可以拍摄一些稍微长一点的镜头。另外,胶片旁边有磁极,有了现场录音。在拍摄的条件下开始有了一些航摄的手段,使这种现场非常广的镜头在技术上有了可能。视野的开阔,影像的结构以及现场的元素都使纪实语言有了刚刚开放的新鲜感。
(放映《丝绸之路》片段)
这是当时在学术界津津乐道的段落之一,让观众在镜头中感受现实,利用这种拍摄方式,感受摄制组在沼泽地步履维艰的状况以及当时周围的自然条件,把拍摄过程交给大家,把现场的声音交给大家,这里没有音乐,也没有非常文学的解说,有的只是对现场的重视。
《丝绸之路》除了技术上的`革新,还带给我们新的观念就是把体验性的东西加进去,现场声音加进去。我们有过强烈的惊喜感,原来这个片子可以这样拍,纪实可以这样进行。
在《丝绸之路》以前,所有的纪实节目没有超过一小时,而且都是单本出现,原因是什么?没有连续的概念,当时还考虑不到电视进入家庭的条件,也没有考虑电视伴随的播出方式,就是每天都伴随人生活的播出方式。《丝绸之路》不但在表现形式上,而且也在进入家庭伴随的形式上,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所以,中央电视台马上组织一个班底,来拍连续的,能够对观众有一定伴随的状态,而且证实了这种让观众体验,让观众参与的形式。
篇12: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这就是1982年出现的《话说长江》。首先,已经开始意识到既然过程应该介入观众的体验,那么我的解说词就不再是只诉诸于听觉,要让解说员跟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有电视应有的亲切感。再有,把当时已经有的技术条件,比如抠像、叠画等加入到节目中去,加强单位面积视觉的信息量。
(播放影片《话说长江》)
虽然这种交流还带着很大的官腔,带有很大的播音性,居高临下的气势,还带着很多文人的风格,但是毕竟已经把主持人推到观众的面前了。
这里用抠像,把解说员推到前面,让解说跟观众面对面。因为那时候对现场还不是十分重视,只拍摄了画面,但是在编辑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它的缺点,于是就把解说员贴在画面上。
这个节目播出是在1982年,一共25集。我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当时《话说长江》的播出,使全国人民感觉到耳目一新,收视率当时在40%,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在播出过程中,有大量的观众来信。25集中,其中有两集做了“答观众问”,一下使纪实节目跟观众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产生了观众对这个节目的认同。这引起了第一次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这给了中央电视台非常大的鼓舞。
因此,节目刚一播完,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原班人马就进入了《话说运河》的制作。制作者们知道了跟观众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日常的关系,即使他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十分充分。这些制作者们有一种非常大的创作激情,一定要投入《话说运河》的拍摄。
《话说运河》是1984年开拍的。从1986年3月到1987年1月,进行了九个月的播出。这次播出的轰动效应大大超过《话说长江》,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而且使纪实手法、纪实节目在观众中深入人心。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话说运河》的航摄、拍摄有哪些进步。一个是他们开始注意现场的氛围,把现场作为纪实非常重要的元素,有意识把现场保留得非常真实。另外,比较重视平民视角,老百姓的视角。不只是推到跟观众面对面,还把记者推到现场,让他们跟老百姓进行交流,跟观众进行直接交流。另外,老百姓在画面里成了一定的主角,有说话的权利。把话筒交给了老百姓,比《话说长江》有了很多进步。《话说运河》采取了一种边制作边播出的形式,前面制作了几集就开始播出,后面的制作,把观众大量的意见融入到连续节目里。
(播放影片《话说运河》)
《话说运河》的航摄比《话说长江》要贴近观众一些。如拍镇江的时候是两个飞机在两个层次拍摄,一个是贴近地面的小蜜蜂,还有一个是高空的飞机。以前摄影者从来要回避镜头,现在不回避镜头,看镜头的人跟镜头也不再回避。老百姓开始说话了,主持人已经在现场进行采访,这在《话说长江》里没有。仔细听听解说,听听那些腔调。虽然影像结构贴近老百姓,但是声音对老百姓的贴近还有一定的过程。我们还有顽强的、过去的一些习惯。这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
《话说运河》给纪实界的冲击非常大。由《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带来的语言的蕴育,以及伴随产生的新鲜感,征服了全国纪实节目的创作者。观众对纪录片的欢迎以及认同和纪实工作者的自觉结合起来,纪实慢慢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概在1989年1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地方台50分钟》,对全国在摆脱电影的纪实方式,形成电视纪实语言方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舞台。
如果要把这些片子拿来看,就会发现这时全国的纪实纪录片,搞纪实语言的人是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还不知道要朝哪个方向使劲。比如有些片子,像《土地忧思录》、《格拉丹东的儿女》朝着纪实的方向走,但是有一些片子还是按过去的方式走。《西藏的诱惑》解说词非常优美,非常有文人气质。还有《湘西――昨天的回想》,是一个混合体,影像结构向百姓走,解说词还是那样的调子。新疆的《湿土》是走再现的路子,把不同的一家人选来当做一家人。
篇13: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但是在中期和后期我们就发现纪实语言占上风,真正具有电视特点的现场性、贴近性、原生状态、过程性、真实交流的感觉以及贴近老百姓占了上风。在当时最受到观众欢迎的片子是《半个世纪的爱》,平民化的视角,影像结构的场性结构,以及拍摄态度的平民化,在当时是很具有代表意义的。
(播放《半个世纪的爱》片段)
这是揭露一对50年金婚老人的生活状况。大家注意声调的细微变化,解说词声调有了细微的变化。还是舍不得旧的音乐。最后的镜头,当时被整个评论界非常称道的镜头。这是退出他们的院子。
这个片子出来以后,老百姓十分肯定,包括专家也非常肯定,但是肯定在哪儿?就是因为他们把老百姓当回事,把老百姓日常很不重要的细节当回事,他们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剥葱头也好,吃西瓜也好。它也重视随意捕捉的要素,比如退出院子,看到老头,看到小孩儿,全部组成都是在很轻松、很自然的生活节奏里。
下面我们看1990年得全国新闻一等奖的片子。这个片子不但要看到它的语言变化,更主要的是看到观念的变化。
(播放)
这是报道二环路通车的片段。这是第一次在新闻里采访,面对面的采访。当时纪实语言不只是在纪实节目里,同时在新闻语言里进行了很多改变。他明白了现场给人的感觉,他要把感觉通过镜头交给观众。因此,他坐着车一直沿着这个路走;但是他又要想到信息要增加,不要太单调,因此,就利用电视的另外一个手段,可以插入,可以抠像,这时就把其它采访放在母画面上,母画面是带着大家走了一圈,带着人们的感受走一圈,有清澈的感受,又把其它采访放在画面里,最后完成了这个报道。它的时间非常短,但是这种新闻的信息量是过去电影达不到的。
1991年,《沙与海》成为国内第一次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
(放映《沙与海》)
与《半个世纪的爱》相比,它带来的是一种真正的交流状态,对人的重视,对被拍摄人的促进和心态的重视,以及对电视这个媒介所能够达到的相互交流的状态的重视,当时出来的时候引起了轰动。
这是当时很有名的镜头。那张脸出来说“你累不累?”,“累倒不是累,我就觉得我太孤单,我忘不了”。以前的纪实没有给我们一个老百姓的这张脸,没有给我老百姓的这句话。
比方说跟他们家大女儿的交流,是人性之间的交流,问她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你结婚了没有,怎么介绍的”,尤其是问了“你想不想离开”的时候,她长久的没有说话,就是不说话。我们就感觉到纪实工作者琢磨的是人,人的交流永远难忘。
比如他对最小的女儿的采访,没有采取说话的形式,就是一个镜头,玩耍,沙漠形式的玩耍,拿自己的两只鞋,这就是沙漠孩子的玩具,沙漠孩子的生活方式,生活的单调全部在这个镜头里表现出来。当时我很感动,纪实工作者把人的情感,把人的交流,跟人的平等待遇放在这个地位。
在《沙与海》这些片子的积累基础上,就出来了《望长城》,实际上是集中了很多智慧。《望长城》12集,电视语言的优点集中在这个非常好的片子里,这是继《话说长江》之后的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对过程的重视,对人性的关爱,以及对人本真状态的保留,在这些方面有更集中的体现。
在这里能够完成了很多技术改造,比如声画同步。《望长城》有两到三路声音的采集,有现场的调音台,而且可能有双机拍摄的技术。无线话筒是在《望长城》中才开始使用的。因此开创了纪实更加人本化的新的开端,对人的重视,对自己本身作为传播元素的重视,以人为本的道理更显出自己的魅力。
(播放影片《望长城》片段)
《望长城》是纪实语言完全新的面貌。但是它还有很多缺点,还带有很多旧思维的尾巴,他有规定性,摆拍的痕迹还是有的。大家一看就可以看出来,实际上这两个唱歌的是事先放在那里的,老太太也是坐在那儿等着采访者来的。即使被导演安排在那儿站着,但是由于几个回合的交流,最后回答的是自己的方式,有很多幽默。比如老太太虽然站在那儿知道有人采访,但是由于采访的方式,是按照生活真正的采访方式,所以老太太的真话自然而然就流露出来了。比如老太太问你吃没吃饭,我让我媳妇做给你吃,白面也有,挂面也有,陕西人的特点,生怕人家吃不饱,吃没吃饭,自然而然进入到一个方式。
下面来看《望长城》中的另一个片段,纪实语言最大的魅力不是事先把东西放在那儿,不是事先打招呼,而是要跟生活平行的前进,能够保留生活里最本真的信息状态,而且把尊重生活提高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播放《望长城》片段)
这个片段非常有意思,寻找小孩的片段,在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记者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因此记者完全是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在走。小孩丢了,警察和铁路人员要帮助去找这个孩子,因此,沿途在问。很多元素是闯到镜头里的,很自然地闯到镜头里,而不是像《望长城》那样,事先摆在那里。在这期间,记者的确不知道是后母的遗弃,是采访的时候才知道的,跟观众同时知道。
篇14: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在这个时期里出现了非常多的纪录片都继承了这一点。这是纪录片最可贵的潮流。
1993年开播的《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在90年代纪实语言的发展上,站在非常前卫的位置上。
请大家看一个片段,就是《第一次上境》。
(播放《第一次上镜》片段)
原来采访的时候,并不是冲着这个主题去的。这个主题是表现石家庄一个纺织工业部搞了一个模特儿班,大部分是农民的女儿,报纸上也报道了,说“农家女变成了模特儿”。我们的《生活空间》记者去了,原来也想表现类似的主题,但是一到那儿以后,发现情况不妙,十几个农民的女儿采取不合作态度,用后脑勺对着镜头。这时在记者面前就有三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说服她们,还按原来的计划进行;第二个办法,打道回府,拍不成;第三个可能就是现在最应该有的思维方式,既然生活发生了矛盾,就是纪实工作者的最佳机遇。所以就毫不犹豫的开机,记录了这些。由于报纸的报道突出了某一个人,其他农民女儿说不上什么心理,打翻了醋罐子,就发泄她们的感情。记者就抓住了这个,抓住了这个就抓住了人的最本性的心态。片子给我们的体验是平凡生活升华出来的生活的感悟,这是很可贵的,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纪实工作者新的感悟,这种语言状态渗透在以后许多优秀的片子里。
现在的纪实语言实际上从90年代末到现在处在比较停滞的状态。应该往边缘状态开掘,往纪实语言边缘状态开掘很多东西。比如直播形态是一个很好的纪实语言状态,包括远程对话,包括谈话节目,都是很好的形态,但是受到很多制约。
现在国际上的纪实正在走上另外一个真实的道路,就是开拓人的视点,开拓人新的生活方式。
陈虻:
整个2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对于真实的认识也走过了一个非常漫长的道路。朱老师的发言就像展出了一幅画卷,一个个影像历历在目,朱老师最有资格做这样的综述,因为她目睹了这个时代的变化,目睹了电视的发展。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纪录片论坛之二
篇15:《为了和平》大型电视纪录片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了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拍摄的六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
70年前,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强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他们以坚强、无畏、勇敢,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他们用青春生命,缔造了一代中国人的伟大与光荣!他们值得铭记:记住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优秀的儿女,记住这支军队有着如此不屈的精神!
如今的和平,是这群“最可爱的人”拼来的,我们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16: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500字以上
我喜欢红色!红,不仅是一抹色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我心中的那一抹红,是我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四年前,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中,辅导员老师给我戴上了红领巾。红领巾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红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也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光辉象征。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继承先辈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我心中的那一抹红,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那面神圣的五星红旗。“开学第一课”中我知道了“绣红旗”的故事,让我认识了祖**亲的过去。那面特殊的五星红旗曾是多少人活下去的希望,也曾是多少人内心最崇高的荣耀和信仰。我们今天安宁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流血牺牲才换来的。我虽不曾见过祖**亲历经的风雨,但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上,我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变。受阅的三军勇士迈着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举着国旗走过天安门,各行各业的精英代表挥舞着手中的红旗走来。我们是成长在五星红旗下的炎黄子孙,未来也必将会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心中的那一抹红,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之林的一座座里程碑。中华民族历尽艰辛,每当国家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中华儿女们都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在一起,齐心协力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站起来。我们成功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这些辉煌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儿女们的智慧和心血。
我心中的那一抹红,是指引我人生奔跑的明灯。我的太姥爷是一名红军。他走过草地、翻过雪山,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手持钢枪,保家卫国。我的姥爷是一名军人,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奉献一生。我的妈妈也是一名军人,我是在红色家庭熏陶下成长的孩子,喜欢听太姥爷、姥爷讲红色路上的故事,红色的种子在我心中已经慢慢扎根。妈妈说接力棒已经交到我手中,我是红色军人的后代,“少年强则国强”,祖国在盼望我们长大,时代赋予我们责任和使命,我们必将这爱国精神传递下去。
“吾辈必当勤勉,持书仗剑耀中华。”我心中那一抹红,是历史,是荣光,更是激励我前行的动力!
篇17: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论文
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论文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用纪实手法解释历史、分析现在、预测未来的纪录片,由于审视并再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一些电视学家认为,在电视进入到每个家庭的今天,由于纪录片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出深刻的内容,因而得以用“画面思维”形式打破传统的“文字思维”方式。
本文仅就国外纪录片发展进程中几中创新形式及主流趋向作一初步的分析、探讨。
特别纪录片
特别纪录片(TheSpecialDocumenta-ry)是对特别事件和重大活动的纪录。它同以往存在并仍在发挥作用的特别报道(TheSpecialReport)既有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
二者的共同点是:题材类似,对事件的再现都比较完整,有始有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别报道讲求新闻价值,注重时效,注意选择报道角度并有一定的新闻由头。一般来说,特别报道主要是指对重大事件组织的重头报道,大多采取同步报道和连续报道的方式。特别报道不讲求客观准则,开始报道时并不知道事件的结果,报道只能与事件的发展同步流动,故此亦被称为正在进行式的报道。特别纪录片讲求认识价值,有些文娱活动的纪录片还讲求欣赏价值。它侧重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事件的意义,同时要求对现代事件、大型活动、时代潮流、社会风尚、风云人物进行完整的纪录。在时效上它较之特别报道慢一拍,一般在事件结束后再搬上屏幕。特别纪录片在制作、播出时间上有一定的伸缩性,因而可以调动多种表现手法:围绕特别事件穿插历史背景,运用特写、音乐、对话、同期声等多种表现元素来烘托主题,并灵活地安排结构顺序。这样,特别纪录片较之特别报道,更具有立体感和艺术效果。
近几年来,特别纪录片在国际电视界格外引人注目,像有关奥运会、奥斯卡发奖仪式、重大国际事件、战争冲突等活动的纪录片,大有令人百看不厌的趋势。美国波士顿爱默森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罗伯特・希利亚德教授认为,特别纪录片的兴起弥补了特别报道的不足。特别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它稍纵即逝,有“易碎品”之称。特别纪录片虽然在时效上不占优势,但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调查性纪录片
调查性纪录片(TheInvestigativeDocumentary)是对已经发生但内情尚未详尽披露的重大事件以及现实社会问题的纪录。它同调查性报道(TheInvestigativeReport)亦有所区别。ザ者的相同点是:调查对象都是社会问题或重大事件,调查的目的都是披露事件内幕或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采访环节上都要求深入挖掘,认真研究。从社会效果看,二种方式都能引起观众的特别关注。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调查性纪录片讲求情节结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调查性报道则要求节奏紧凑,细节部分虽然给予展示,但只是片断,没有情节。调查性纪录片往往选取一个典型事件作为调查的对象,并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详尽披露来触及重大社会问题。调查性报道则围绕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集合众多的事件来说明问题的要害所在。调查性纪录片在播出安排上可以做多次性处理,不断在屏幕上推出各种典型事件的纪录,时刻提醒人们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以求促进问题的解决。调查性报道一般采取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报道一个问题的处理方法,以求引起“轰动效应”。就此看来,调查性纪录片则具有“警钟长鸣”的社会作用。
调查性纪录片的样板当首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节目。该节目自1968年创办以来,经过数年摸索,在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基础上,形成了调查性纪录片的风格与样式。由于启用了这种新的形式,重大的社会问题在节目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得以展现;而观众则如同目睹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令他们触目惊心,而且促使他们行动起来,寻求解决的办法。《60分钟》之所以被社会学家们称为“是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原因恐怕主要在于调查性纪录片再现了美国社会的现实原态。自80年代以来,《60分钟》节目中的调查性纪录片模式开始为一些西方国家的电视机构效仿,出现在英、法、德、日等国家的电视屏幕上,颇受观众的青睐。
微型纪录片
微型纪录片(TheMiniDocumentary)是在杂志型节目(TheMagazineShow)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其制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量涌入电视节目。一般情形之下,微型纪录片的时间长度为4-10分钟。一个30分钟的节目中至少需要有3个微型纪录片,创作人员往往不到一周时间就能创作出一个成品。因此,事实的准确无误是微型纪录片创作的`难点。为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创作人员极为慎重。在选材上,微型纪录片主要截取大型纪录片的某一个焦点或报纸消息中已经报道过的内容,但对这些选题赋予不同的外表、包装,以求给收视者带来新鲜感。
微型纪录片的出现,使特写(Features)同纪录片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按传统的看法,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长度、结构、播出形式等方面。过去,特写的长度比纪录片短,且结构简单,通常夹在一个栏目中播出。纪录片的长度要比特写长得多,结构讲求戏剧性效果,而且独立成为一次节目。现在,微型纪录片在这三个方面同特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微型片结构虽然也着意体现情节结构,但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产生多少戏剧性效果。除此以外,它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都与传统纪录片相同,由此看来,二者之间似乎已没有区别可言。事实并非如此,今天区别二者的界线主要看主题和结尾。纪录片一般涉及较为严肃的问题、事件,特写侧重人们感兴趣的题目。这仅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因为电视屏幕上有时也能看到比较轻松的纪录片或较为严肃的特写。在片子的结尾处理上,纪录片通常以总结或结论收尾,观点十分鲜明,主题突出,因而或多或少具有讨论性质。而特写并不以结论收尾,结尾也许是发人深省的,也许没有结局;因为题材大都轻松明快,观众满足于大概的了解,不求弄个水落石出。至于纪录片,罗伯特・希利亚德教授提出了一个颇值得重视的观点:纪录片之所以成为纪录片,是因为它提出某种观点,做出某种结论。
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现实走向看,微型纪录片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大,一般电视机构都有能力长期不断地连续制作,同时又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一些电视研究人员认为,微型片篇幅虽短,但灵活多样,易把握,能集中反映某一个具体问题,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展示事物的一个侧面或揭示某种问题。可以预测,微型纪录片以“轻武器”形态连续播出,天长日久,也会造成一定声势,收到特殊的传播效果。
大型电视纪录片
大型电视纪录片(TheFull-lengthTelevisionDocumentary)以宏伟的篇幅,深刻的内容剖析着现实社会,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期的大型纪录片无论在选题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模仿新闻电影纪录片的传统模式,直到通讯卫星技术和ENG问世以后,纪录片才得以用电子技术手段进行采制,并经过不断的求索,形成了电视纪录片的独特风格和语言。
今天,大型纪录片在题材上的重大突破是面向整个世界,面向人类、宇宙、科学天地等巨大题材。70年代中期,大型纪录片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CBS著名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的《宇宙》、《20世纪》、《21世纪》、《历史的见证》等片都是大型纪录片的杰作。这些片子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选择、组合后,将它汇集到片子中。进入80年代,大型纪录片不但展现宇宙世界、科学天地,而且放眼预测未来趋势。在表现手法上,大型片采取纪实手法,用长镜头在现场跟踪拍摄,往往耗时三年五载。例如,美国航天飞机“发现者号”的纪录片,创作人员从开始准备到“发现者号”上天,跟拍三年之久。
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反映一个电视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水准--人力、物力、财力。因为要推出大型纪录片,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重大题材,高手云集的创作班子和雄厚的资金。但由于大型纪录片的制作是周期长,耗资巨大,难以驾驭,电视机构大都对题材的选择持极为慎重的态度,未经充分的科学论证绝不开机。传统纪录片的三种模式(鲜为人知的外部世界;对大众有一定影响的问题;普通人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生活)目前已不在大型纪录片的“射程”之内。这些题材已经由调查性纪录片、微型纪录片所涉猎。电视大型纪录片的题材选择标准是:重大、奇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又是其它传播方式无法胜任的。正因此,大型纪录片不仅能在电视屏幕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不朽的保存价值。オ
通过对上述四种电视纪录片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国外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初步总体的把握。可以说,这四种纪录片形式是电视传播的重要手段,它们互为补充、互相促动,形成电视纪录片创作多种样式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电视纪录片的多样化发展,为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树立了新的形象,迎来了新的挑战。只要电视存在一天,纪录片就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人类文明史不断延续,纪录片就有永恒的价值。
篇18: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500字以上
“前置法,导弹三发,距离二十七公里发射。”这是《绝密543》独立二营营长下达的命令。哎!现在的电视越来越假了,尽在糊弄小朋友,你当我不知道啊,我可是去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人。
军事博物馆是一种塔型建筑,中央7层,两侧4层,塔顶有颗五角星。进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便是摆放在右侧的美国制造的M26“潘兴”重型坦克,它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0年12月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缴获的;左侧的苏联早T-62中型坦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于1969年3月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缴获的。它们的外形好像壳小肚子大的“铁乌龟”,都装有大口径的火炮。我听到一位叔叔赞叹:“这要是一炮打出去,不得让老天震一震。”可想而知,它们的威力不可小觑。往里走,就是打下大名鼎鼎U-2高空侦察机的萨姆-2型防空导弹,一看就杀气腾腾,威力十足。
“新中国成立之初,不断有高空侦察机向我国内陆侦察。为此,我国组建了五个地空导弹营,而这支部队的番号就是543(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部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保证开国10周年庆典的空中安全。直到10周年庆典结束的第7天,一架国民党空军侦察机RB-57D才姗姗来迟。它径直飞向北京,543部队立刻拉响战斗警报。当飞机飞抵北京通县上空时,543部队第2营营长果断下令发射导弹。3发导弹腾空而起,飞向目标,敌机凌空爆炸,残骸坠于通县东南18公里处。年轻的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兵首战告捷,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听着导游的解说,看着眼前的图片,我不禁热血沸腾,浮想联翩,眼前仿佛同步出现战斗的场景,仿佛看见那闪着白光的导弹冲天而起,击落敌机的壮观场面,嘿,真带劲儿!
上楼后,我参观了解放战争时期起义的“重庆好”巡洋舰,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59式中型坦克,这是我国生产的第一种国产坦克。看着那坚硬的外壳,我似乎看到硝烟中,为了解放全中国,我们的战士们驾驶着坦克驰骋沙场、纵横千里的画面,可谓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军事科技的发展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在新时代,科技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紧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建设好祖国的国防事业,时刻保卫自己的家园。
篇19: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500字以上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但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为英雄者,可跃然九重天,驰骋天地外,扶摇星月间!
当世为英雄者,以一片丹心图报国,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古有岳飞精忠报国,今有于谦“两行清泪为忠家”;近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现有屠呦呦潜心钻研。能达上述之要求者,放眼望去,寥寥可数,有之,也不可永生,即是稍纵即逝。若得此忠之大义者,便是炽热朝阳冉冉东升之时。
董存瑞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英勇地献出自己的生命;邱少云在抗美援朝中牺牲了自己;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李晓红与非典做斗争;钱学森以国为重,家为轻……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们虽已离去,但精神会万古长青,永垂不朽,传于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至无穷。
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不是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遗产
如今岁月静好,望宇宙浩瀚,望明月清辉,等待九天灼灼之日升起,乾坤将于吾心,吾心不动摇。沂蒙虔诚,以努力灌浇回报,山河无阻,吾必与之并肩。
筑梦路上,很累,很倦,只想停下追梦的脚步,可那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在挫折中,更加坚强。不向自己认输,更不向自己低头,无论,是多么艰难,我也定会走到尽头。而我确信,当蓦然回首时,这条路,终会有幸福的花香。
何为梦想?是即使花环遍布荆棘也要毫不犹豫的承受其重量,是候鸟迁徙时顶着狂风暴雨也要到达的彼岸。美玉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天掀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愿以奋斗灌溉梦想,筑梦前行,归来仍是少年。
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500字以上10篇
篇20:《为了和平》电视纪录片观后感
今天,2020年10月19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的此刻,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并从此开始了一段烽火硝烟的征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多年前,当我们从课本里了解到那场战争的艰苦和残酷时,或许很少会想到,出征朝鲜时的他们,大多都是一群正值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有的战士甚至还不满18岁。这场对新中国来说伟大的立国之战,正是这些青春的热血铸就和浇灌。
在参考消息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报道“致敬最可爱的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中,我们一直在倾听志愿军老战士的心声,也是在这些第一手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青春的面庞,以及他们在70年前义无反顾的选择。他们中有的人刚刚参加完解放战争,正在憧憬着未来的安居乐业;有的人刚刚在战机上训练了几十个小时就奔赴朝鲜开始了实战操作;有的人在朝鲜战场上还惦记着家里欠下的清亮菜油钱……
没有什么能轻易把人打动,但那些朴实的话语,勇敢的行动,以及对牺牲战友深切的怀念,却一次次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几乎所有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对参考消息记者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比起牺牲的战友,能够替他们看一看这片用生命守卫的山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在很多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年龄,可能正在高中的课堂上奋笔疾书,可能正游走在不同城市的大街小巷,可能正在电脑前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此刻,虽然一声“谢谢”不足以涵盖保家卫国和生命之重,但我们仍想对70年前的他们说声:谢谢你!我们用今天的青春,致敬70年前的青春;用和平年代的岁月静好,致敬当年战火弥漫下的英雄!也请相信,经历了风雨洗礼的这片土地,必将因你们、我们和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而更加美好。
★ 纪录片策划范文
★ 纪录片策划书
【电视纪录片分析范文(共20篇)】相关文章:
纪录片策划书2022-05-08
单位科普工作总结简单2023-09-15
不朽的马克思心得体会2022-10-18
西游记观后感第一集2023-07-29
上消化道真菌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2023-04-29
纪录片 思想汇报范文2022-11-16
编导专业就业前景介绍2023-11-28
互联网时代小学作文2022-06-22
电视编辑工作总结2023-04-07
评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实践论文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