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现或被建构论文(通用2篇)由网友“Ver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现或被建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现或被建构论文
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现或被建构论文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更是一个能歌擅舞的民族,在其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传承中,他们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珍品,浩如烟海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数不胜数;赞美歌、农事歌、爱情歌、思念歌、酒歌以及多声部民歌和羌笛、口弦、唢呐演奏等均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上独树一帜;此外,羌族多姿多彩的莎朗舞、铠甲舞以及不同风格的锅庄舞,显得古朴而凝重,令人震撼;羌绣艺术更是把服饰美、生活美、艺术美发展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目前,羌族已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诸如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瓦尔俄足节、羌年、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羊皮鼓舞(萨朗舞)、羌族传统剌绣工艺等。
羌族过去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随着现代交通的通达和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进入,这些地区在获取外部信息方面已不再闭塞,五彩纷呈的现代文明正对人们的传统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冲击,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普遍对享受现代文明生活产生着强烈的憧憬。1统计数据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脚:,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羌族人聚居的茂县、汶川、理县三县广播和电视有效覆盖率分别达到83.24%和95.42%,而在绵阳市羌族人最集中的北川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笔者以为,这种憧憬表现为两个层面:基础的层面,是羌族人民希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获取外部信息,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内涵;更深入的层面,则是羌族同胞希冀通过电视、电影等影像媒介,向外界传播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示悠久、浓郁的羌族文化,这一层面的传播行为恰好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应该说,影视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长处:首先它们运用图像、声音等符号作为基本的传播介质,最能凸显被表现事物的原生态,在生动性、逼真性等方面具有文字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影视作品占据了传输终端上的优势,电视、网络是当今世界最盛行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影也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各类影视作品可以在这些终端上自由播放,尤其在网络上观众还可以随意选择,观看自己喜爱的影视传播作品。基于这样的原因,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往往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各种影视作品将优秀的羌族文化传播出去,是强化羌族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传播效果的可行方式。
影视作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纪实性的影视作品,以客观反映被记录的事物为主,强调再现;另一类则是艺术性的影视作品,强调对于被反映的事物进行艺术创作和再加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这类作品的共同特征。在传播羌族等民族文化方面,纪实性的影视作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于羌族文化本身,使之得到真实的再现;而艺术性的影视作品通常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如果运用得当,在此类影视作品中准确反映羌族传统民俗文化,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一、再现羌族文化:自觉意识下的影视传播
有研究者提出:大众传媒特别是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各种信息、节目加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辨识以修复民族文化,进而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广播电视尤其是电视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修补的作用,如电视可以通过反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节目来重现和强化少数民族文化。12在羌族传统文化的再现中,影视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始终发挥着积极的功能,许多影视机构自觉以反映羌民族的传统民俗为己任,主动制作了不少此类节目。
2月23日,农历二月初二,四川省理县蒲溪乡的群众齐聚在河坝村释比广场,欢歌载舞庆祝古羌传统的“夬儒”节。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军事农业频道)《乡土栏目》、四川电视台等10余家媒体在这个节日里走进蒲溪羌寨,探访这里神秘的古羌文化。同年3月30日,《乡土栏目》播出了《古羌寨里的夬儒节》,其主旨就是向外界展示羌族的这一重要祭祀活动,于是电视里出现了一连串的镜头:来自蒲溪乡5个村子的村民身着漂亮的羌族特色服饰,跳起了传统的羌族锅庄舞和羊皮鼓舞《尔玛圣鼓》、《叶尔保啧》、《哇西切玛》、《俄米切嚷》、《恰机热》等一曲曲原生态的古羌舞蹈,展现了古羌人民生产生活和祭祀的场景,展现了羌族别具魅力的原生态羌文化和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民歌同样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学者深情地写道:在文化方面,羌歌可视为羌族文化的心魂,就像一切原生态的民歌总是最本真地用声音艺术诉说着本地民间的草根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日常生活情态一样,原生态羌歌本真地整体表现了羌人巫术、伦理、情感、生死态度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羌歌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和多元,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为羌族的“民族志”羌人自古以来,就是用他们的民歌命名着世界和羌民族本身,建构当下羌人特有的民族性。H四川师范大学万光治教授在多年的调研实践中,经历无数的事例而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传,又因人亡而遗产亡,其中传承链条最脆弱的便是音乐。今天如果不开展有意识、有组织、有规模地抢救行动,民歌有可能沦为商品,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空谷绝响。为此,万光治教授及其团队踏遍羌山,跋涉寻觅羌族人民世代传唱的心声,以前他们用摄像结合笔录的方式采集了221首羌族民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采风团队再次深入震区补充采录了56首民歌,最终形成了《羌山采风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出版〈<羌山采风录》一书,确定要寻找一种能情景再现、音响定格、生态还原的属于民族音乐文化特有的记录方式,最终选择了未作任何创作加工的乐谱,配合三张民间歌手在最自然状态下录制的DVD光盘为声像载体,辅以说明性、叙事性、论述性的文字介绍,打造了一部在民歌出版史上不多见的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出版物。
209月河南电视台《完美婚礼》大型系列活动“婚礼中国”走进了美丽的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这一阶段的‘‘婚礼中国”主旨是‘‘传统婚俗”意图是记录56个民族婚俗,展示中华厚土文化,传递人间爱的喜讯。该栏目组制作的羌族婚俗名曰《云朵上的婚礼》,通过拍摄张强与龙小花这对羌族青年的传统婚礼,以画面语言讲述了羌族的传统婚俗。
与《云朵上的婚礼》强调纪实不同《尔玛的婚礼》则是第一部反映羌族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片,影片以原生态的手法通过场景、服饰、人物塑造等手段,为羌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影像化表达的途径,影片也因此具备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电视专题节目《云朵上的婚礼》和影片《尔玛的婚礼》无意中还发挥了另一重功效,两者均拍摄于汶川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前者集中在理县桃坪羌寨,后者则展转于汶川、理县、茂县一带的诸多羌寨,它们都是在特大地震发生前拍摄的,无意中在镜头里为观众留下了不可复制的历史记忆。
自觉在影视节目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使之得以传承,也是影视媒体的积极作用之羌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而影视手段具有的声情并茂的传播特点特别适合于包括羌族在内的我国许多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1990年前后,在四川省阿坝州茂县黑虎、雅都、曲谷、三龙等地曾开办羌语广播。近年来,许多人士提议在四川省阿坝州广播电视台等机构建立羌语部,创办羌语节目,促进羌族文化保护传播,并恢复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的广播电视羌语节目的制作播出,保证羌族文化有传播发展的渠道和手段。5月,茂县广播电视台立足茂县羌族文化核心区定位,开播以弘扬羌族文化为主题的专业频道一《羌族频道》,这是羌族地区仅有的具有独特民族风采的专业频道。羌语频道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时代风采”为主题,以深厚的羌民族文化为依托,其节目内容涵盖羌族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以及时代发展进步给羌乡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幸福生活《羌族频道》设置的栏目有《乡村视野》、《平安羌城》、《岷江有约》、徒遍羌寨》、《羌乡欢歌》等多个栏目,频道节目播出时段为每天上午九点至晚上十二点。203月,茂县电视台羌语频道新开办的综艺类访谈节目《羌族文艺》正式开播,该栏目每月播出一期,力图全面展示羌民族的古老文化,演绎羌族原生态歌舞表演、器乐演奏、民间剌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羌族文艺表演。
二、不容忽视的现实:羌族文化在影视传播中“被建构”
充分肯定影视媒体对于羌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再现作用,也不能忽视其人为建构民族文化的消极作用。有研究者依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称:电视在乡村虽然不同程度消解了当地生活中的某些传统,但同时又加强了当地人的族群认同感。电视使“全球人”与“本地人”增进了对彼此的认识,同时也促使他们建构了自己的围城。4换言之,当地的族群成员很容易发现影视媒体中建构的文化与本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而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对这种被建构的民族文化产生心理上的拒斥,二是主动迎合这种被建构的文化。
近年来,尤其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外界对羌族及其古老文化顿生浓厚的兴趣,相关传播行为大幅度增加,其中也夹杂了一些扭曲羌族传统文化、人为建构其文化的现象。众所周知,释比文化堪称羌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但当下影视媒体所传播的释比,大多以舞者或巫师的形象出现,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镜头:在羌族庄重的祭祀塔前,代表神灵降世的释比头戴金丝猴皮帽,手里敲着羊皮鼓,纵情舞蹈,或者表演化骨吞签、释比穿针、舔铁铧头、踩铁铧头、打油火等绝技,以此展示羌族神秘的释比文化。在一般观众的心目中,影视媒体中展现的就是释比文化的特色,但四川省茂县县志办的王树德先生作为释比文化继承人、释比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则指出了现代人对于释比的一种明显的误读,力图引导人们正确区分释比与舞者两个角色,他还指出释比文化的精髓所在是在传唱寻根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和习俗,这与影视媒体所建构的释比文化显然有很大的差别。
地震发生后,羌族地区面临着灾后重建、民族文化振兴的双重任务,而这两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机融合,即将传统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有较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商品,因为羌族文化生态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精粹的活态文化,与具体的文化传承主体联结在一起。5山东省威海市在震后对口援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为保护羌族文化,威海市主动出资帮助青片乡组建了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组就曾邀请该艺术团团员等前去表演羌族婚俗、歌舞等,并曾在一年内在国内外连续表演300场次,而由四川省歌舞剧院选送的大型羌族舞蹈《羌寨莎朗》也参加了第一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角逐,中央电视台“健身房?青春时光”热门民族舞教学栏目也专门推出了学跳羌族舞《欢歌》的节目。
尽管许多电视媒体积极推介羌族传统舞蹈,但在羌族舞蹈的保存上,多次深入羌族聚居区实地考察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巫允明却明显地感觉到传统文化在急剧地流先“电视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视。过去的祭祀舞蹈和自娱舞蹈全都被搬上了舞台,离开了原有环境和氛围的羌族舞蹈,只能称为表演。”她还举例说,自己拿着当年拍摄的照片到四川理县文化馆寻求帮助,想找一些群众来表演两个羌族舞蹈:对衣角舞和黑虎将军舞“我看到这两个舞蹈时大吃一惊,根本不是我当年看到的样子了。”0其实,当地羌族群众改变自身文化传统,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迎合电视媒体而采取的行动,他们不断目睹了电视媒体中播出的羌族舞蹈,感觉到电视媒体建构出来的羌族舞蹈才是受外界欢迎、被外界接受的舞蹈,于是模仿其动作和表演,最终丢弃了传统的羌族舞蹈,研究人员对比今昔,已经面目全非了。
的确,现代社会很有必要借助影视媒体共同记载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自然也包括羌族文化,1973年在国际人类学一民族学联合会芝加哥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影视人类学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电影、录音带和录像带在今天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科学资料的源泉。它们提供有关人类行为的可靠资料……它们能将我们正在变化着的生活方式的种种特征保存下来,流传给后世。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只是一个变化的时代,而且是同一性增强而文化大量消失的时代。为了纠正这一过程可能导致的人类的短视行为,按现存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记录人类遗产就非常必要。”但是,影视媒体的介入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畴内,否则就会导致民族文化的变异,有人曾以影视作品中的湘西形象构建为例阐释这一现象:湘西作为一个影视符号在现代影视文化圈里诞生了20余部影视作品,这些作品从多维度映照湘西、塑造湘西、雄湘西”对湘西的“匪”性形象进行了正名,赋予湘西形象耀眼的光彩,对推动湘西民族认同和区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容易进入“被展演’、“被打造”的传播范式,稍有不慎会导致湘西形象的“奇观化”。。]羌族文化的影视传播过程也应该高度关注这一现象,既要确保发挥影视媒体的强大传播功效,推进羌族传统文化迅速、广泛地走出去,又要有效防止影视媒体在传播进程中人为建构羌族文化。
三、当下发展进路:着力发挥电视纪录片的传播功能
影视媒体作为一个声画传播的共同体,其主导力量无疑是电视;在各类电视及视频节目中,纪实性的节目义不容辞充当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主力军;考虑到短新闻的信息容量有限,难以充分表述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于是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的作用愈发凸现出来,应当成为当下传播羌族文化的主导性节目,承担起最为重要的羌族文化传播使命。
从长远角度考量,羌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电视纪录片的宝贵素材:西部纪录片力求将人文气息、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以展示对个体生命应有的关怀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比如,关注古老羌族的纪录片《桃坪羌寨我的家》……这些彰显西部独特地域印记的纪录片,这些展示对个体深度关怀、对生命深情礼赞的纪录片,能在各类国际性评奖中脱颖而出并屡获殊荣。08只是,在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羌族传统文化遭遇巨大损害后,电视纪录片、专题片对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功能显得更突出,但电视人不应把这种传播活动仅仅当成单向的输出、关照,而应当把获取这些资源作为自己难得的机遇,在此高度上自觉抓取羌族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在历次媒体集体采访灾区震后羌族文化重建时,不满足于把可以拍摄成专题片、纪录片的内容简化成消息,以最省事的方式报道、传播出来,而是深入挖掘其信息价值和传播价值,既让自己制作的节目出彩,更推动羌族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理解。
4月22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焦点访谈》栏目制作了一期《抢救羌族文化》的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利用电视专题节目促进羌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尽管受到访谈这一传播形式的约束,该节目难以深入揭示羌族文化的内涵,但《焦点访谈》栏目在议程设置方面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将促使公众认真思考保护、传承羌族传统文化的问题。
实际上,_些企业甚至在地震发生前就产生了这样的文化自觉,积极参与抢救陷入濒危的羌族非物质文化“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于初启动,项目组成员历经60多天,足迹遍布四川65个羌寨,走访了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者和6位文化传承人。此次项目的原始数据采集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首次对覆盖释比文化、羌族音乐、羌族手工艺和羌族传统节日等四个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采集、系统整理,形成了《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三大影像数据库,成为目前国内第一套完整、系统和深度记录羌族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数据库,而且发起这一项目的企业已将这三大影像数据库完整捐赠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机构,用于未来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企业尚且有如此自觉,担负传播功能的电视机构、负责羌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行动起来,推动此项工作尽快取得实效。
强调电视媒体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贬低电影媒体在传播羌族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当下同样迫切需要制作一批能真实反映羌族文化的电影作品。有人将电影《尔玛的婚礼》作为映照羌族文化的一个范例:可以利用电视台、网络制作一些羌语电影电视剧,如潇湘电影集团、理县政府和四川羌学会联合拍摄的《尔玛的婚礼》等影视剧,既可以让该族群的成员享受娱乐带来的乐趣,也可以达到弘扬羌族文化、抢救羌语的目的。69作为这种文化自觉的延伸和推进,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执导了《尔玛的婚礼》的青年导演韩万峰又导演了一部反映羌族文化传承以及关注灾区人民精神重建为主题的纯羌族电影《云上的人家》,该片于11月在四川省茂县黑虎羌寨开机,电影以“5?12”汶川大地震后羌族人民精神重建为背景,反映了羌民族对待自然、生命、灾难等问题的精神思考价值。有关人士评价说,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受了重创,抢救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非常重要《云上的人家》是对羌族古老而神秘文化的一个有力的诠释,电影以写实手法为主,用浓郁的古羌民族文化色彩,描绘出羌族人民所特有的大爱精神。年4月,《云上的人家》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对于此类电影,电影批评家李道新认为,当下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事实上已经创造了一种新文化电影,即通过影像来表现族群记忆,通过电影显现文化自觉。电影批评家陈晓云则认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文化意义上,更倾向于称其为“文化志”电影,即记录文化。M在国家高度关注羌族文化重建与保护的大背景下,社会期待大批类似《尔玛的婚礼》的反映羌族传统文化的电影作品面世,为羌族文化传播提供更丰富的载体。
行文至最后,笔者套用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不甚恰当地将影视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领域的功能表达为“我们不建构文化,我们只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再现者”,换言之,影视媒体的任务不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建构,而只需要发挥善于讲故事的传播技巧,使民族文化的内核融入传播的过程中。果真能以最贴近本真生活的方式,让羌族传统文化生动、自然地在影视媒体中展现出来,进而被公众所接受,影视媒体的使命其实已经完成了。
篇2:媒介素养教育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论文
媒介素养教育在文化建构中的作用论文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审视
当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新传播革命。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工具,新媒体将广播电视、电话、电脑、手机以及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融为一体,给人们以空前的信息接触与传播机会,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具有强烈的整合力和扩张力。青年历来是新技术的尝试先驱。在高校,年轻学子们运用新媒体获得信息、拓展视野,查找资料、研究课题,网上购物、获得娱乐,等等。这些用途的确为年轻学子的学习和业余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充实,并与一向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信息时代新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但是,学生在新媒体的接触与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很多涉及道德层面。说到底,新媒体文化还是大众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娱乐性、商业性和消费性的特征。尼尔波兹曼认为:当代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或者说是唯一的特点,就是娱乐,娱乐主宰一切。在完全以“娱乐”为价值标尺的信息环境中,品德的高下、文明的肃穆乃至人格的完美,仅仅取决于“化妆术”的或高或低。①在以消费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下,媒体信息的视觉感观化、文本的肤浅化、全球化的同质性等等,常常给当代大学生以错误的价值观导向、生活方式示范和周围环境认知,以至于形成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人格特征。②比如:攀比消费、大学同居等现象并不少见,类似于“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口号在学校里并不鲜见,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广告。在教室课堂上,大学生迟到时可以大摇大摆地从前门进来,旷课逃课现象比比皆是,职业教育上课时更是吵闹声此起彼伏,几乎听不见老师在说什么,上课根本无法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最简单的问题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考场上,用手机作弊是近年来学生作弊的新特点,而很多作弊学生被发现后毫无羞耻之意,却有寻求刺激的满足感,认为这是大学里应该体验的感受。这些问题的出现,泛滥的新媒体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学应有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高校在构筑青年学子道德体系方面义不容辞。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个人道德与修养,培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应是当前高校着力改善的重点环节。
二、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媒介素养概念发端于上世纪30年代的西方。美国媒介素养研究的专门机构对媒介素养作了这样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用这种能力来解除、分析和评价大众媒介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媒介素养着重于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成为对媒介信息更谨慎更理性的消费者,从而在有关健康、购物和价值判断上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媒介有创新性的生产者,从而更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优势”。③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副教授在她的《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一文中指出“:媒体(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有批判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综合中西方学界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可以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要纠正媒介对公众认知社会现实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偏差,防止公众陷入媒介误导的“信息环境”之中,并培养公众参与和利用大众媒介的民主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即:警惕大众传媒作为新强权的不合理社会控制,保障社会民主。这是基于现代性社会的道德判断,是民主意识的体现。结合我们谈的高校道德文化建设,媒介素养教育本身非常符合大学一直倡导的“开放多元”的民主精神,在伦理道德层面与高校道德文化建设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蕴含道德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效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向学生介绍媒介生产与运作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媒介讯息内容;②对媒介再现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辨;③反思受众的接受行为;④分析媒介组织结构;⑤强化媒介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意识。④要让学生了解媒介的分类与媒介特质,认清不同媒介的运作体制与方式特点,清楚媒介运作的外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动力与约束力,明了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以及发展方向等等。通过向学生介绍媒介及其运作,逐渐消除学生对媒介及其运作的神秘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
2.培养学生的媒介信息辨别力,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结合社会现实解读媒介信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者大卫帕金翰教授指出:媒体(介)素养一词应解释为使用与诠释媒体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与能力;他进一步指出,媒体素养并非只是一种功能性的素养,还必须是具有社会性、批判性的能力。这其中的批判性则需要在一定的价值观之下进行,是对某种具体媒体的分析性理解。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开放、多元、批判、宽容、人文关怀是媒介素养中应有的道德原则,在这样的视野之下,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才有真正的意义。⑤
3.培养正确的传播观念。新媒体具有个人化、互动性、便捷化、易操作、功能复合化等特点,每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信息传播者应有的素质。现在,色情、暴力、诈骗、恶搞等各类不健康甚至违法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许多在校学生也参与到这些事情之中。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规避网络上的诸多陷阱,明确什么信息可以传播,强调自制和个人修养,达到绿色上网,净化校园风气。
4.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构建新媒体时代的校园道德。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健康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方式,蕴含着新的生活理念和伦理道德。媒介素养教育倡导民主与开放,反对媒介沉迷与滥用。在新媒介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学习与沟通、个性化地安排时间、领略新的娱乐样态,但绝不是沉迷游戏、彻夜网游、以牺牲个人健康和他人正常生活为代价满足一时的“瘾”或“癖”,因为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作为学生,最为重要的是学习,课堂上的秩序必须遵守。所以,上课时师生均不应当发短信、打接电话,手机应当关机或调为震动状态。至于个别学生整节课用手机上网的,更应当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以形成健康的班风、校风。对于考试中的手机作弊,更要严肃考纪考风,平日教育,出现作弊绝不姑息,坚决杜绝歪风邪气。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策略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普适性话题,但各校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策略自然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些认识和做法是基本的,具有共性,需要形成共识。
1.强调高校工作者引导下的媒介素养培养。媒介素养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发展时间并不长,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完全铺开。复旦大学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网站,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为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中国传媒大学开设媒介素养硕士研究生方向。但整体看起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观念远远落后于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这就更加凸显了当前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教师应是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引领者。作为成年人,教师具有比青少年更为成熟稳重的心智,并且更清楚不良媒介接触会产生什么后果。但许多高职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技术和媒体内容知之甚少,甚至还会有人对媒体信息完全处于无知的状态。当前高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使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新媒介及其内容充分熟悉,跟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此外广大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请教,形成文化反哺,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新媒体技术和发展趋势,还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道德原则和对媒介的认识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达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在一个清晰的道德判断之下分辨媒体信息,在利用新媒体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2.充分重视校园传播平台与队伍建设。校园媒体是培养校园文化的基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报纸、刊物、宣传栏、校园网络等一系列平台,通过传播健康的信息资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接触习惯,提高学生解读媒介信息、赏析媒介文化的能力,建立健康的传播观念。同时,在这个强调媒体互动的年代,校园传播平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制作、传播信息、发表观点的舞台,让学生自由展示,与学校乃至社会良性沟通。这需要高校建立一支过硬的'传播队伍,而队伍的组成最好以学生自身为主,在校方的适度参与和引领下来开展工作。
3.倡导绿色课堂,重塑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学生应以学习为本,这句本应亘古不变的话在当前高校里似乎也遭到了质疑。社会上的浮躁气氛对高校有很大影响,很多学生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学习无用论”有一定的市场。在这种心态下,很多学生沉迷网络,连上课时手中的手机也处在上网状态,造成了很坏的学风。面对这种情况,学校除了应该加强思想教育、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等之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重建新课堂道德的角度来进行德行教育。
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无手机课堂”实验研究组在2010年5月搞了一系列课堂上“远离手机”的实验很具有代表性,实验的效果也是令人欣慰的:一位同学说,“自实行无手机课堂以来,我发现得到的远比放弃的多,手机也不是必不可少,不是繁忙才配备手机,而是手机带来了忙碌,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忙碌,却是碌碌无为消磨时间的消遣。抛开手机,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拥有现实的世界,拥有一片思想自由的天空,我赞同!”更有的同学直言:“拿起它更加空虚,丢了它反而活的精彩。”
在(2010年)5月13日的课堂上,09模具班一个女同学的发言感动了教师,也震动了全班同学。她说:“实行无手机课堂以后,原来烦躁不安的我变得安静了,并且按照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我到图书馆借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刚开始读的时候非常难懂,但是,我依然能够慢慢的读,慢慢的去思考。对生活中一直想不通的问题,这时我突然发现:“原来是这样的”!全班同学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
虚拟空间的生活是现代人新的生命体验,但并不应是主流的,人应当更多的同物理世界里真实的人进行互动。媒介素养教育让人们了解传播媒介,是为了让人们不拘泥于媒介,能够分清媒介提示的信息环境和客观真实环境存在的偏差,能够享受媒介给人们带来的娱乐同时不至于过分沉迷无法自拔,能够反思自我的媒介接受行为,能够强化自我在媒介接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因此,在校学生应当拥有自我的、个性化健康生活状态,不盲从、盲信媒介提示的价值观,建立符合当前社会规范的正确价值体系。多元共存是传媒批判与反思的要求,是人与媒介之间的和谐状态要件,是媒介素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营造“绿色课堂”的有效路径。而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的回归,一个高尚、健康的价值体系的建立,将对高校道德文化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将高校纠正到和谐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 教学媒体应用论文
【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现或被建构论文(通用2篇)】相关文章:
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整合课教学设计方案2023-03-02
视听说教学培养综合技能分析论文2023-05-17
测绘工程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大纲对比2022-11-22
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责任论文2022-05-08
影视艺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论文2023-08-10
浅谈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结构探究论文2023-08-05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教学的整合点滴谈2023-09-04
浅谈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论文2023-05-21
女性主义乌托邦精神再现论文2022-07-27
现代文学开题报告范文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