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声散文

时间:2022-05-14 18:05:5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胡琴声散文(共11篇)由网友“Aswaye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胡琴声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胡琴声散文

篇1:胡琴声散文

胡琴声散文

父亲那把挂在柱子上面的胡琴,因为他长时间不拉,已经蒙上了一层灰尘,前些日子,我去拿下来一看,仿佛真的老掉牙了。我用一块柔软的布拂去灰尘,擦拭干净以后,只见那支又细又软的马尾弓,那些白色的马尾毛,好像我稍一用力就会拉断似的。

父亲看着我拿下他那把曾经心爱得不得了的胡琴,以为我想练练手,刚想开口和我说什么呢,我却抢先问道:“爸,这把胡琴还能拉出悠扬的声音吗?”

父亲见我拿着那支马尾弓,点了下头,而后笑着问我:“你能说出胡琴上面这些物件的名称吗?”

我没有回答父亲的问话,因为有几个零件我是不知道名称的,所以我摇摇头问着父亲:“爸,难道胡琴也是琴的一种?我从小习惯了跟着您叫胡琴,它现在不是应该叫二胡吗?”

“是啊,现在是叫二胡了,因为是二根弦呗,所以胡琴又称二弦琴,这种独具魅力的弓弦乐器,在我们这里,你也知道,多是在戏文舞台上展示着它悠扬的声音。”父亲说着便示范了下如何操琴,慢慢地做了几个揉弦、拨弦、滑音的动作,而后,一个一个告诉我,这是琴筒、琴杆,这是弦轴、琴弦……

看着父亲手上的优雅动作,我真的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冲动,但我明白自己根本学不会操琴,就只能和父亲说:“爸,很久没有听您拉胡琴了,您给我拉一曲《空山鸟语》听听呗。”

“伟儿,爸不问你人生中遇上什么令你纠结的事情了,但爸明白你如今还是不能静心面对一切,心不静就会浮躁,遇事就不能沉着处理,这一点,你一定要切记,否则会种下心魔,你的脾气会变得更加急躁。是的,《空山鸟语》能够平复心情,爸也是很久没拉曲子了,趁着这把胡琴还没有散架,今天就再拉给你听听。”父亲说着,就坐了下来,把胡琴搁在腿上,微闭着双眼,右手拿着马尾弓,左手调着弦,一脸的平静。

年轻时,对父亲那把胡琴我总是不屑一顾,尽管父亲能够拉很多悠扬、凄美的曲子,但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去学习拉琴。记得父亲有一次曾和我说,你千万别小看了你爸这把胡琴,在爸心中,这根檀木制作的琴杆可谓是顶天立地呢,尤其是这两根琴弦,内弦如男人,外弦如女人,你说是不是呢?

很多次,看着父亲坐在椅子上,左手在琴杆上上下移动,右手有节奏地运弓,仿佛在把他心中的感情抖出来一样。那一刻,父亲总是摇头晃脑地沉浸在他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在那种独特的旋律和意境的融合中演绎着一种天地之间的绝唱。自然的,我也会在旁边坐下,静静地聆听着琴音里那种如同空谷回声般的意境,说也奇怪,听着听着,工作中那些积淀在心里的烦躁与不快在不知不觉间便烟消云散了。久而久之,每当心里烦躁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听父亲拉一曲《空山鸟语》,听听悠扬又明快的音律,感受一种幽渺、静穆的大自然意境。我知道,那份音律之中,那种山谷的幽远,那种鸟鸣的清脆,能够让自己的心里产生一种既舒服又轻松的感觉。

父亲在一次操琴以后和我说,操琴贵在有情感,有情,方能感动他人,方能使琴音美,听者才能闻琴音而心旷神怡。

一阵子“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响起,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听着跳跃的音律,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鸟语花香的画面,随着父亲快速地运弓、换弦,我仿佛看到袅袅绕绕的琴音里完美地展现出一幅鸟儿争相飞翔的喧闹情景。我感受着琴音里的意境,想象着自己站在空寂的山谷中,听着鸟儿不时在某处鸣叫一声,山谷的另一头随即传来悠然的回音,此起彼伏……过了一会,我的眼前又一次展现出一片鸟儿自由飞翔、争相啼叫的画面。

鸟儿清脆的鸣叫声,随着父亲行弓的长短,在琴音里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音律。父亲行弓速度渐慢,那种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也随之平复如初,而我,仍然沉浸在那份空谷回声的意境中,这一刻,我的脑子里没有音乐的艺术内涵,有的也只有一缕平静的情绪。

父亲终究是年纪大了,这一场操琴下来,尽管按音的手指仍然灵活,但是,时缓时急的行弓,我看得出父亲显得有一点吃力了。岁月不饶人啊!我望着白发苍苍的父亲,耳边回荡着刚才丰富多变的琴音,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停止了它前行的脚步。良久之后,望着父亲,我的心里仍然不是滋味。

“胡琴,作为一种弓弦乐器,这个长弓所拉出来的就是一条线化的`音迹,右手在拉弓时左手所作的上下滑音、轮指和揉弦等技法所产生的又是一种曲化的音迹。”父亲把胡琴放在桌上,双生抚摸着马尾弓,一边自言自语着,眼神并没有看向我。停顿了一会,父亲如同琴音一样悠扬的声音再次响起:“胡琴的演奏,一旦这支马尾弓停止了擦弦,那么,声音也就立即停止了。就像我们的思想,你不去开动,它永远是静止的。琴音有蜿蜒,也有飘逸,做人也一样,有虚无,也有踏实,旁人一看便知。”

父亲话里的蜿蜒与飘逸我当然明白,尽管蜿蜒是音律一种弯曲的轨迹,但它始终是实在的,它能让我感觉到音律的波动和起伏,好比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而飘逸,虽然洒脱,终究是弱化了。我在父亲的话里明白了一个道理,远听音乐往往比近听更美、更有韵味,而踏踏实实地做人,往往比虚无更具一份张力。

这一刻,我的脑子里并没有胡琴那种哀怨、苍凉的声音,有的只是一种丝丝缕缕的音律。我到这时候才真正的明白:有些时候,我们无需任何语言就能创造出一种意境。

记忆中,无数个雨丝飘飞的日子,父亲或看书,或与人对弈,或泼墨写字,或操琴,那时候,我总觉得父亲这把胡琴上面那支轻飘飘的马尾弓沉沉的,二根细细的琴弦也是沉沉的。曾经,在我的思想里,父亲那把胡琴仿佛就是一个多情的男子,二根琴弦“咿咿呀呀”间就好似启开了烟雨江南的一帘迷离。

“伟儿,做人如同操琴,音律可以高贵,也可以平凡,可以风流倜傥,也可以笑傲江湖,就像这把胡琴,一弦可以钱江潮涌,一弦可以平湖秋月。”父亲一边说着话站起身,一边拿起胡琴走过去重新挂在柱子上。

望着被父亲重新挂在柱子上的胡琴,我的脑子里突然间跳出来一个金庸先生笔下的莫大,这个“潇湘夜雨”,他那把胡琴为什么终日里就“咿咿呀呀”着悲鸣不断呢?

依然记得,金庸先生这样写道:忽然一阵轻细的琴声在树林里响起,琴声凄凉,似是叹息,又似哭泣,跟着琴声颤抖,发出瑟瑟瑟断续之音,如是一滴滴小雨落上树叶。

人未至,萧瑟的琴音先到,这种气氛无形之中就被渲染得极致。金庸先生笔下这个莫大,在琴声中来,于琴声中去,来无影,去无踪,飘渺如琴音。

我也曾经向往过那种背一架琴系一柄剑漂泊江湖无拘无束的生活,但我终究还是与江湖无缘,那种琴剑在身的潇洒人生,也只能是作为一种念想存在心里而已。

望着走向菜园子的父亲的背影,我仿佛明白了一个以前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父亲总是不怒而威。原来,父亲一直是用音乐来表达他自己的情绪。

金庸先生借刘正风之口说过:音乐比文字更能直达人的心灵深处。其实,我最佩服金庸先生给笔下的人物安排不同的人生格局,不快乐的莫大选择了天生带有悲凄之音的胡琴,刘正风选择中正平和的筝,曲洋选择潇洒脱俗的箫,趣味高雅的绿竹翁以琴萧会友。

想着人生,想着父亲刚才那番话,我若有所思……

篇2:夜色琴声散文

夜色琴声散文

忙碌了一天,坐到心爱的钢琴前,抚摸着琴键,感慨万千。

夜色黑漆漆的,就象一张涂墨的画布,没有一点颜色。

轻轻地按下键盘,优美的旋律解除了一天的疲劳,你的心情也变得平静如水,没有涟漪。

你的生活除了忙碌,剩下的就是这点唯一的寄托,在钢琴面前,烦恼、忧愁、失落都被驱赶到琴键上,做了幸福的奴隶。

这时,你抬头看看天空、望望夜色、然后再看看自己,不禁哑然失笑。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信心百倍、波澜壮阔的.女人难上加难!历史印记着不是你成功后获得了多少鲜花和掌声,而是你脚下有多少条通往成功的路夭折在黎明!

记得无人的角落你悄悄低泣,尝到漫漫人海中孤独无助的苦果。

说不出的情怀,品不出的艰辛,以及属于你的正在流逝的青春。

流动的音乐带给你了什么?

于是,你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有知心的朋友,有天际中属于自己的星座。

工厂,家,车间形成了一条规律的路程,沿着这条路径,你希望开满鲜花,芳香四溢。

你徜徉在花的海洋,独自对饮花的芬芳,你陶醉了吗?幸福之门没有为你而开,涌动的季节带起你无限的遐想。

篇3:琴声悠扬经典散文

琴声悠扬经典散文

今年的大雪似乎比往年来得稍晚了些,尽管大雪预示着寒潮逼近,但我还是喜欢大雪纷飞的感觉,就像天空留给世人最美的舞蹈,当雪的脚步停歇时,世界以特有的纯洁展示世人,那份美妙的安宁纯美,却带给我心灵充满诗意的温暖享受。

大雪持续了两天,终于停了,而让我喜上加喜的事情,我和一位老同学(初中同桌)终于重聚了,她叫余音,其实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还好通过微信同学群,我们才找到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我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按照提供的地址,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余音家,打开门后,余音给了我一个很热烈的拥抱,那么多年了,想不到还能见到,温暖祥和的室内,我俩激动地眼眶有些潮湿。此时余音拉着她可爱的小女儿袅袅向我问好。看着小巧可爱的美人胚子,听着小孩清纯甜美的声音,再看着久别重逢的同桌,我的心啊,都要被这美好融化了。

我俩互相问了问彼此的境况,余音给我讲了她一段生动的经历,把我的心一下子填得更充实了。

就在余音十九岁时,在火车站遇到一位背着吉他的老人笑吟吟地坐在长凳上,老人笑容里那份平易近人,让余音在人来人往的陌生人流中感到阵阵温暖。看上去老人有六十岁左右,头上没有谢顶,一头夹杂着少许白发的黑发,梳理得井然有序,分缝清晰笔直,凸显额头的饱满和优雅,他别致的发型透出一种脱俗的艺术气息。老人过来对驻足的余音说:“这位姑娘,能把你的手伸给我看看吗?”

余音茫然地伸开双手,老人说:“你一定是弹钢琴的,这双手简直太美了,刚才在你提包时,我就注意到了”。

余音自卑地低下头说:“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打工妹,不是弹琴的。”老人听后摇了摇头,遗憾地“喔”了一声,接着说到:“那真可惜你这双手了,以后有条件可以学学弹刚琴,弹琴调心,当你心中怀着对美好向往的时候,你就可能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余音只是一位普通的乡下女孩,经过老人的提点,她脑海中浮现出她弹奏钢琴的情景,面容瞬间就绽开了花,随后她又有了些失落,对她来说,那是奢侈高贵的梦幻,她突然觉得琴瑟和鸣,岁月静好的生活是她内心真正向往的,但总觉得这份充满诗意的美好在距离内心遥远的地方。毕竟自己还是一个为一日三餐奔波的人,也许以后有条件会考虑去买的。后来的日子,每当余音生活失意心情烦躁的'时候,她就会想到在火车站与这位老艺术家的偶遇,心底就会隐隐生出希望,她记住他那充满艺术味道的发型,真诚祥和的目光,回味着那时火车经过他们身边发出的阵阵轰鸣声,内心慢慢沉淀下来。

十年之后,余音结了婚,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取名袅袅,全身到处都是余音的翻版。

袅袅六岁时,幼儿园学前班的杨杨老师弹琴的时候,她就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听着,还有些胆怯地用细长的手指去按动琴键,眼里透着无比的欢喜,好像她与钢琴有着前世的缘份。

在杨杨老师的建议下,余音决定让袅袅学琴,因为她想到那次和那位老艺术家的偶遇,她不想给孩子留下遗憾,因为女儿也有一双修长而纤细的手。

当袅袅真正接触钢琴时,彻底爱上了弹琴。钢琴老师连连称赞袅袅的乐感,说她记谱能力超强。余音看到女儿坐在钢琴椅上陶醉地弹琴时,忽然感觉到钢琴与女儿相融的画面,那是多么的高贵优雅,美好宁静。的确,钢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思想与心灵,还可以提高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余音有了一种对钢琴久违的亲切,她决定攒钱,准备为女儿买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

袅袅马上要考级了,余音内心加快了买钢琴的步伐。

杨杨老师给余音介绍了一家悠扬琴行,是一位著名音乐人新开的,那人也是杨杨老师的朋友。杨杨老师看余音有买钢琴的打算,就走到一边,提前给老板打了个电话。电话聊了很久,余音这时心里也在想,对于钢琴品牌,大多数了解钢琴的人都知道欧洲品牌的钢琴品质最好,但是价格往往很难让人接受,究竟需要多少钱呢?老师打完电话,跟余音闲聊了几句,余音告诉老师,准备周末就去这家店里看看。

余音来到那个店里,她把目标最终确立在一架卡罗德全新立式钢琴T23上,钢琴的音色时而柔如美好,如冬日阳光,时而如盈盈亮亮,温暖平静,时而如清冷如钢珠撒向冰面,粒粒分明,颗颗透骨。钢琴标价是29100,00元。余音想着自己带来的15000块,真心惭愧呀,她知道今天带不走这架钢琴了,悻悻地走出去。

突然,服务小姐喊她留步:“女士,您是袅袅的妈妈吗?”

“我是啊!”余音点了点头,面孔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们老板听杨杨老师说起过你女儿以及你家的情况,你的女儿很优秀,如果你喜欢这架钢琴,我们可以想让您带走。我们老板是一位爱心人士,他每个城市都有分店,而且在每个分店都寻觅一位有缘人,资助孩子音乐发展,就是可以免费使用钢琴一年,若是孩子的成绩优异,可以长期使用,但是孩子一定要每半年来分享一次音乐心得,以便唤起更多人对音乐的热爱。”

“我可以吗?”余音有点不相信,会这么好的事情降临到自己头上。

“可以的,听杨杨提起你和你女儿时,都是赞美的话,现在我一看你也觉得你是一位优秀的孩子妈妈,那份拳拳母爱之心溢于言表,我们寻找的就是您和您孩子这样的典型……”琴行的老板走了过来,笑容可掬地说。

余音觉得这位老板一定在哪见过,如此亲切而且面熟呢,迥然是一位老朋友的感觉。

余音与这位老板签订试琴活动议程,琴行工作人员负责把钢琴送回余音家。

抬琴的师傅同样也很热情,一边调琴一边和余音聊了起来,“姐姐真幸运,您得到我们总裁的特赦奖励,运气真好,我们的大老板,就是老板的父亲他老人家特别喜欢东北沈阳,她说沈阳女孩的手都是弹钢琴的手。老板十多年前来沈阳看到一位女孩长了一双弹钢琴的手,却没有条件和机会学习,觉得特别惋惜,他就在这里要开一家琴行分店,以最低的价格优惠这里的音乐爱好者……”

余音这才想起十多年前与那位艺术家的偶遇,难道是他?

“姐姐,琴调好了,这有说明书,你看看如何保养就行了。我们这就走了,有事您打电话。我们赶紧去吉他学校送老先生去,他是应邀从北京赶来授课的,已经七十多了,但是精神头特别好,真是喜欢艺术的人永远年轻啊”。

余音好像回到了十多年前,又回到了那个火车站。

经历讲到这儿,我一直陶醉在余音所讲的经历中,有时缘分就是如此地巧妙,就像我与余音的重逢一样。

突然美好的童声把我带进了现实。

“妈妈,我刚才弹的是《小燕子》,你听到了吗?”

余音对转过来对袅袅说:“听到了,世界都在听你弹琴呢!”。

是啊,琴声所到之处,心必然会听见,听见琴声的心必然是坦诚真挚的。人因琴而悦,心因琴而乐。

余音深情地抚摸着袅袅。她喃喃自语着,“亲爱的老师,素不相识的亲人,来自您灵魂里悠扬的琴声,也会一直回荡在我心里……”

篇4:女儿的琴声散文

女儿的琴声散文

一、女儿的琴声

女儿爱唱歌,很多人都说是受了我的影响。去年她小升初的暑假,没有作业,就给她报了一个兴趣班——弹吉他。我和妻子都认为,这样她就不会痴迷于电脑,白白浪费光阴了。

可是聪明伶俐的女儿,对弹吉他却着了迷。一有空闲,她就抱着吉他,“叮叮咚咚”地弹个不停,即使磨破了手指,也照弹不误。今年“五一”,女儿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届校园文化节,她的吉他弹唱《心愿》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被确定为参加演出节目。正式演出那天,我和妻子都去做了观众,为女儿的精彩表演使劲儿地鼓掌。

今年暑假刚开始,女儿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她说:“我们的音乐老师说我的吉他弹得不错,希望我学弹古典吉他。他说,我原来弹的是民谣吉他,没有啥前途。”

我和妻子双双惊愕了。“妞妞啊,我可不打算你靠着弹吉他养活自己,我和你妈只是想培养你一个爱好,可不能耽误学习啊!”我劝慰着女儿,怕伤了她小小的`自尊。

“我不会耽误学习的。要不咱们签个协议,学习成绩下降了就不再弹吉他。”女儿看样子不打算放弃。“你先把民谣吉他学完再说,先问问你的老师需要多少学费。”我只能采取缓兵之计了。

暑假结束了,拗不过女儿,还是给她新报了古典吉他班——一千元的学费,还有一千元买了一把古典吉他。那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可不能耽误学习,八年级课程就要增加了。”我和妻子都不放心。

新学期开始了,女儿拿回新课程表,音乐课却没有了。每天晚上,她写完厚厚的作业,就开始练习古典吉他。那些乐曲不再是流行歌曲,好多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曲子,柔和的琴声直到我和妻子一再催促,才会结束。

女儿曾经问过我,“你那么喜欢唱歌,为什么没有学弹吉他?”“爸爸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吉他。要不,回头你学好了,教你老爸咋样?”“好啊好啊,我们可以组建一支乐队了!”女儿快乐地笑了好久。

其实女儿并不了解我的全部心情。每一次听到她的琴声,就像一把锤子敲击着我的心,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对弹吉他的渴望,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已。如今女儿的这个梦,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的。

有人说,天底下最难的事情就是养孩子。羡慕女儿生活的这个时代,但我并不抱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因为做为父母,总是竭尽所能将最好的留给儿女。希望我老的时候,女儿能为我用吉他弹一首乐曲,在她的琴声里我只想说一句话:“人的梦想,很多时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二、女儿“玩消失”

近段时间,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校信通”的短信不停地提示,要求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工作。一天中午,我和妻子狠狠地批评了女儿一顿。

下午,女儿本该放学了,可是一直等到天黑下来,还是不见她的踪影。我和妻子坐不住了,开始四处打探女儿的消息。“朱老师,能不能群发个短信,小雪还没有回家?”我首先想到了“校信通”,就试着拨通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不一会儿,我的手机就收到了寻找女儿的短信。

半个小时过去了,女儿还是没有回来,也没有电话打过来。妻子似乎开始沮丧了:“再问问朱老师,看女儿平时爱跟谁在一起玩,我们打电话挨个问一下。”

再次打通朱老师的电话,她告诉我几个名字和电话号码。我试着打起电话来。第三个电话打通后,接电话的竟然是女儿。“你在哪儿?怎么还不回家!”我厉声喝斥起来,“你怎么拿着人家家长的手机?”

“别管我在哪儿,我不回家了,你们也不用找我。电话是我同学的,老师那里的电话号码,也是我同学的。”女儿很淡然,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妞妞啊,你在哪?快点儿回来吧!”妻子抢过电话,哭哭啼啼。可是,女儿竟然挂断了电话。再打,不接。再打,关机。

“你快想想办法,咱们去找她!”妻子的眼泪“簌簌”地往下掉。“上哪儿去找?谁知道她在哪儿!”我的愤怒无处可使,“对了,我们都是她的QQ好友,看她在不在线!”

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七手八脚地打开电脑,上了QQ,可是找不到女儿的头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已经把我们拉进了“黑名单”。“找她表姐的QQ试一试,她们也是‘好友’!”我想起来。

找到女儿大姨家,登录女儿表姐的QQ,看到了女儿的QQ号码。“女儿啊,你在哪儿,妈妈想让你快点儿回家。”妻子扑到电脑前,在对话框里输入一行字。“我不想跟你们说话!我大姨在吗?让她跟我说!”女儿终于回信儿了。“姐,你说,你说……”妻子几乎语不成声。

在大姨的劝说下,女儿终于把手机开机了。可是除了大姨,她仍然不和我们说话。最终,女儿把她的所在位置告诉了大姨,大姨把她接回了家。那一晚,女儿就住在了大姨家里。

有人说,要试着跟孩子做朋友。通过女儿的这次“玩消失”,看来我和妻子做得还很不够。

那些成长的秘密,孩子们可能永远不会让做父母的知道。我们能做的,只有试着去多了解他们,用绵绵的爱去感化他们,努力填平他们所说的“代沟”。

篇5:琴声悠悠情感散文

琴声悠悠情感散文

记得在小时候,父亲因肺部疾病在歌乐山住院疗养,同病室有位病友是二胡高手,那精湛的技艺令父亲钦佩,他于是开始学习拉二胡。

想起在父亲拉琴时,我经常爱坐在他面前的小凳上,静静地倾听那悠扬的琴声。5 6 1 2 3 5 6|6 1 6 5 3 5|6 1 6 5 3 5|6 1 6 5 3 5 6 3|3 5 3 2 1 2……,父亲的琴技虽说不上高超,却也一板一眼,中规中矩。他常常爱在拉琴时用一只脚踏着节拍,目光深沉,似乎看得很远,很远,完全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音乐的天地里。听的多了,我也逐渐知道了不少二胡曲子:采茶扑蝶、二泉映月、梅花三弄、彩云追月、病中吟等等,熟悉了那些优美的旋律,并且也喜欢上了二胡。

我也曾偷偷地取下挂在墙上的胡琴,照着父亲的模样拉,这才发现,拉琴远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心想,就算要达到父亲的水平,也不知要学多久才行呢。当然,父亲以后也教过我拉琴,见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他一再告诫说做事不能急,要一步步来。但因我不能坚持练习,始终不得要领,没能把二胡学好。不过,经过这件事,我倒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既无天赋又无恒心,是难以成事的。

父亲是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的,他曾经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成为一名银行专家。于是,他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又积极学习经济和金融理论,想在银行业务上有所建树。为此,他常常因繁忙的工作和学习而熬夜。父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然而,与他强烈的事业心不相匹配的是他并没有一副强健的体魄,由于长期休息不好,过度劳累,使得肺部疾病多次复发。“心欲奋飞病在床”成了他后半生的人生写照。慢慢地,父亲拉琴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就越来越难以听见那些曾经熟悉的琴声了。

我到农村后,遇到了几个爱好乐器的青年,其中主要的乐器就是二胡。有一个叫明珺的青年,琴技尤其娴熟出色,演奏颤音时手指像蝉翅般抖动,令我十分倾慕。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奋练习,我居然也渐渐能拉几首难度不是很高的曲子了。为了学琴,我把父亲闲置的琴带到了农村,和同伴的胡琴一比较,才发觉我家的那把二胡其实是不上档次的`,琴身较轻,音质不柔和,尤其是高音明显沙哑,那时,我真的好希望能有一把音色柔美、档次较高的胡琴啊。

遗憾的是,当几个要好的年轻人各奔前程后,没有了兴趣相投的人,我也就没有再继续拉琴了,而且这一搁竟然就是几十年。

父亲最终没能摆脱病魔的纠缠,在和疾病苦苦抗争多年后,还是带着遗憾离去了,从此,我再也听不到他那悠悠的琴声了。

前些天,我从一条小街经过,偶然看到有一个老者在路旁摆放着几把二胡和几支短笛在卖,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看父亲拉琴的往事,忍不住走过去,看到其中有一把全新的二胡,外观漂亮,深棕色,有琴托,琴的皮膜鳞纹均匀清晰,感觉很上档次,经询问,要价一千元,觉得太贵,看了一阵,只好悻悻地走开了。事后,想着以前曾梦想拥有一把满意的琴,心中就一直纠结,惦记着那把琴,又去看了几次,经不起这把胡琴外观的诱惑,终于以六百五十元的价格买了下来。

我拿着这把新买的琴,兴致勃勃地一拉,这才发现,我的琴技已近完全荒废,几乎就是从头开始学了。但拉起琴后,就想起了父亲曾经拉过的乐曲,自然就从那些至今尚能忆起的曲子拉起,采茶扑蝶、彩云追月……。毕竟以前学过,恢复起来还是很快,仅五、六天时间便能顺畅地拉出这几首曲子了。

在接连练了几天琴以后,我渐渐发现,这把看似外观漂亮的新琴除了琴身是红木制作,手感比较沉以外,其实音质和父亲从前那把琴相差并不是很大,我真的有些困惑,究竟是我的琴技不好呢还是这把琴确实不算好呢?心中颇有些扫兴和失望。

5 6 1 2 3 5 6|6 1 6 5 3 5|6 1 6 5 3 5|6 1 6 5 3 5 6 3|3 5 3 2 1 2……,当我再次拉起二胡乐曲,听着那悠悠的琴声,听着那熟悉的旋律,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些已经远去的岁月,想起了父亲当年拉琴的样子和那深邃的目光,想起了他一生中的种种不幸,不觉潸然泪下。

篇6: 五月琴声散文欣赏

五月琴声散文欣赏

五月的日子里,我祈望什么?如果时光可以倒回,如果梦中的你能够重归,我祈望,我祈望可以听你,再次弹起那首《KISS THE RAIN》 在恬静的初夏雨晨,在缠绵如丝的细细雨中……

我永远记得,也是五月的日子里,也是这样浪漫的清晨,拨开娇艳欲滴的花树,是江南的石拱桥,桥下是清清的小河,流经那河畔古老的小屋,你正在屋里弹琴,弹这首《KISS THE RAIN 》 温柔的琴声中,流淌着淡淡的忧郁,倾诉着款款的深情,融我心头,入我诗中……

你问;“ 喜欢这首曲子吗?”我说;“ 想哭!”

“为什么?”“不为什么,真的什么也不为!我只是祈祷;愿我们永远这样,能够依偎在一起,联手,弹奏这首曲子;彼此,看深情的目光;互相,听真诚的心跳…..

你真的哭了,你晶莹的泪水随着柔和的琴声一起流淌,流在你美丽的脸上,淌在我感动的心头,你说;你会永远爱我。我说;我将永远想你……

那时候,我们何曾想过?“ 永远” 两字,是不可以轻易说的。

永远,意味着天各一方的分离;永远,象征着无穷无尽的思念;永远,是一片凄美的遗憾;永远,是一种人生的祈望……

十年的光阴,消逝在一瞬间,如今,天各一方的你,是否还记得这首《KISS THE RAIN 》? 记得那飘荡在五月雨晨的琴声?记得那在琴声中冒雨划舟而来的人?……

五月的日子里,我祈望什么?我知道,时光不可能重回,我明白,你也不会再弹琴在江南古宅。然而,我相信,你不会忘记这首《 KISS THE RAIN 》,你会思念那曾经的五月琴声,在你的心海中,永远有着我留下的涟漪在荡漾,在你的思念中,那五月的琴声永远是那样的`深情,那样诗意地飘逸在雨中的江南,江南的雨中……“

是呵,虽然,我们如今天各一方,但!毕竟我们生活在相同的星球,历数着一样的春夏秋冬,经受着同样的喜怒哀乐……

五月的日子里,就让我祈望;在淡烟疏雨的江南,在柔情萦绕的江南,倾我的深情,尽我的思念,为你弹奏这首美丽而忧伤的旋律,那琴声中,有我不变的爱在柔柔地牵挂着你,有我永恒的情在轻轻地呼唤着你。

我祈望,这五月的琴声,就是那千丝万缕的雨,就是那润物细无声的雨,飘向你所在的城市,洒落在你家的屋顶上、飘落在你家窗台的花盆中,洁净着你家门前的绿树,呵护着你家院中草地……

我祈望,你会听到我熟悉的声音,我深信,你必定会走出家门来看我,惊喜中,你仰起脸庞,让晶莹的雨丝亲吻你温柔的唇,亲吻你美丽的眼,让温润的雨丝淋湿你的全身……

是啊! 心爱的,这温润的雨珠就是我心呀!这晶莹的雨珠就是我的泪呀!

五月的日子里,我弹奏着这首心爱的曲子,我祈望,这寄托无尽思念的悠悠琴声,就是那深情绵绵的雨,纯洁,温顺,柔情…..

我吻雨在雨中,是我对你的牵挂!

你在雨中吻雨, 是你对我的思念!

篇7:琴声

已是黄昏,夕阳斜坠,金粉般的余光透过窗棂,静静地铺在那架白色的钢琴上,我坐在琴旁,一遍又一遍地弹着肖邦的《降b小调谐谑曲》,回忆涌上心头……窗外,夕阳无限好,窗内,唯己弹孤琴。

犹记得几年前,她每天下午都会陪我练琴,我那时候,是不太会弹钢琴的,从琴中蹦出的声音,往往是刺耳的,厌人的。但她却从没抱怨过,只是静静的听着。一个平常的黄昏,余光透过窗子,射进屋内。屋里,琴声环绕。我在练琴,她在静听,手中紧紧地攥着一块白色的毛巾。几十次的弹奏让我的手机发酸,她缓缓走到我的旁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小声地问道:“先用这个敷一下手吧,要不然手会很痛的.。”说着就递给我一块热毛巾。她的声音虽小,但却饱含着关心与温柔。我抬起头,她的眼睛是那样的澄澈空灵,仿佛蚌中的一颗无暇的珍珠,眼神中透出几丝关切,她不时用上唇抿住下唇,眼睛直直的看着我的手。我用过毛巾,就继续弹《降b小调谐谑曲》。窗外,金沙铺满天,窗内,独琴声绕梁。

《降b小调谐谑曲》好像是考级的时候练习的吧,不禁想起那天,我坐在车上等待着,忽然手机一震,屏幕上赫然映出一行字:

考级可一定要过啊,终日努力可不要辜负苦功啊。

话语索然很普通,但字里行间是暖暖的,被她的温柔所暖,字中的每一寸温度,都萦绕在我的心头。坐在考级的教室里,琴声悠扬。窗外,将日正当头,窗内,只闻琴声扬。

我停止了弹奏,走到窗边,望着渐逝的夕阳,想起她曾经教我的《夕阳萧鼓》,不禁又走到琴椅上,掀起琴盖……窗外,夜至星微露,窗内,独思旧人曲。

好像是刚不弹钢琴之后不久的事。她兴冲冲地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就走:“我刚学了首曲子哦,一会我弹给你听。”她的双颊泛着微微的桃粉。她的手指轻轻地弹着黑白琴键,悦耳的声音,顺着她的指尖,从她的指缝间流出,如顽皮的精灵,踏着轻快的步伐,舞蹈在整个屋子,听进耳中,仿佛是晨曦半露,第一缕阳光照亮满园的曼珠沙华,带去最饱满的温暖,仿佛是给枯竭的心田以清凉雨水的滋润。我闭眼享受,殊不知曲终。她轻轻敲了敲我的头,笑着说:“好听吧?要不要我教你?”出于对钢琴的喜爱,我自然是欣然接受,但或许是太久没弹,指尖生疏,曾经熟悉的。刺耳厌人的音符又环绕在屋中,可她的眉宇之间,不曾有一瞬的微锁,她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别着急,这样已经很好了,多练习几次就好了啊,你底子那么扎实,我可是相信你的啊。”她说话的时候,微微的歪着脖子,眼中有着几分安慰的光,仿佛是给予我不安的内心以强效的镇定剂。窗外。斜阳欲隐去,辰星半微露。窗内,琴为奏者扬,曲为闻者悠。

舒缓的音乐伴随着回忆的结束一并停止,曲终,接下来是人散呵?不过似乎真的是曲子终了,人也散去……

前几天,她告诉我,她要出国,我心头微微一震,眼睛微微上抬,却看到她下垂的眼眸下的难掩的眼中的悲伤与不舍。我笑了笑,“挺好的呀,出国长长见识,未尝不可。”我是以那首《夕阳萧鼓》,可曲中却透着几丝忧伤,这大概是我的情愫呵?悠悠,不尽。窗外窗内,都只有这《夕阳萧鼓》。

突然想起《父后七日》的结尾:“收拾好您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可我又怎能收拾得好呢?心里五味杂陈,唯有以琴声能解,便又弹起,琴声舒缓,像一把钥匙,打开回忆之屉。也唯有在琴声才能再忆起她。

窗外,夜深星正亮,窗内,琴悠忆正浓。

篇8:悠远的琴声优美散文

悠远的琴声优美散文

静下来便是维纳斯的沉睡。

梦,一丝一缕地裹满月色的宁谧,一如走过的路,日渐松弛着那些悲悲喜喜的往事。

圆润的沉寂,怎连一声梦呓也不曾说出?

颗颗黑色的星辰,不安地窸窸窣窣,暗叹着时空的萧瑟。

呵,这一腔沉默的情怀,可仍是少女的一片温柔?

这是我早年发表于《诗歌报》的一章散文诗,题为《小提琴及其乐谱》。

其实它本该叫做:忆琴哦,或类似什么的。因为写它时,我已经封琴绝弦。

别琴前,我所生活的小小天地间乐音寥寥,也不知从那天起,好像忽地一夜春风吹来,吹得千歌万曲如花盛开。尤其是黑白电视里,很多中外演奏家,像登台竞技似的,纷纷献艺!那琴技那神韵、那乐曲那旋律,直把人惊异得近乎不识音律不识琴了,或者说,那些突然而至又络绎不绝的现场演奏及其乐音,让人只顾陶醉,无暇,也无胆去再触琴弦了。

笃情相伴毕竟十多年,一旦封绝,真还依依不舍。无奈,于是写了那首诗,以期相慰。

初识时,我尚年少。从学生到工人,竟是一夜之间的事,我于是很快认识了一大群师兄师妹,也认识了扬琴、手风琴、小提琴等等能鸣乐响曲的妙器。其中,我尤喜小提琴,它声似心音、型如柔体,整个完美无缺。

工厂是个坐落于西昌河滩的新建厂,几十个师兄同居一座工棚。有个师兄有那把琴,一到晚上,他只要一拉,棚内大伙儿立马就会对着他七嘴八舌:

“又在杀鸡杀鸭啰!”

“请你到河边去杀,那儿可以边杀边洗!”

“求求你不要折磨我们嘛!”

左听右听,确实不成调。但我还是想听,更想看,看那琴身柔美的形体。正因如此,那把琴,最终以十五元的月薪为价,投入了我的怀抱。

怎样持琴握弓,我一窍不通。在月光流泻的安宁河岸,我小心翼翼地抚拨着它就像抚拨着一个娇美的哑女。

厂里还有些爱拉二胡的。头把二胡是陈国宁,他是个电工,年长于我,曾是下乡西昌的老三届成都知青,与人很是谦和热情,善解人意。他告诉我,跟他同住一棚的沈师兄,爱拉小提琴。

他说这事儿我一点儿不知。可能是彼此工棚相距较远,又都初来乍到不甚熟识。

当晚,我便循着渐渐清晰的琴声钻进了他们的工棚,与其说是想去拜访靠近,不如说是想去偷精学艺。沈师兄拉的曲子,我全然不懂,乐谱上,也不是见过的那些阿拉伯数,而是密密麻麻的像爬满了蝌蚪,或者黑色豆芽。我问他:

“你拉的是什么歌曲?”

“《凯塞练习曲》。”

“那这是什么谱子呢?”

“五线谱。”

余下,想要问的还有很多很多,却觉得不好意思再问,于是就贼眼似地盯着他的每招每式,生怕漏掉一丝一毫。

一天黄昏,国宁带着我去到了不远的一处乡间。路上他就给我说:“同我一起从成都插队到这儿的一个肖姓知青,小提琴拉得不错,我让他教教你。”

几颗茂树下一间土屋,屋前一方水田。

国宁一声招呼,一个裤脚挽膝、黄泥满腿的人,从田里缓缓拔起身,疲顿地走了过来。走近时,我觉得他的相貌已近乎中年。等他洗净饭毕,皓月已上树梢。

我们坐在院坝,跟着,《小河淌水》便从他的指间汩汩潺潺地流淌了出来,直到流向清风明月的'尽头。

感觉都还湿润润的,又一支曲子,已经如泣般地低吟了起来。听着听着,我仿佛觉得他不是在拉琴,而是在诉说一件令人酸楚的事儿。末了,我们都静静地坐着,像是谁也不忍心去触动那段伤感似的。稍过一会儿,我终于问道:

“肖大哥,这是一首什么曲子?”

“《梁祝》。”

我本想再问《梁祝》又是什么?却见他有些呆呆地直望着远处的月光,也就自知不是问的时候,只好陪他看着田野上的月光。不知是何缘故,那片月色的浪漫,让我感到忽地一片凄凉。

回到工棚,躺下后望着浸透蓬盖布的月光,仍觉得片片抹抹丝丝缕缕,全都还是从那把琴里淌泻出来的《梁祝》式的凄凉。

没过多久,我总算在那种凄凉的感觉中渐渐学会了拉出忧伤、拉出欢乐,也拉出了许多故事。从那以后,无论我是工作调动还是参军入伍,小提琴总是形影不离,而每每操起琴来,《梁祝》也总是自然而然地婉婉先起。

梁祝的传说朦朦胧胧,《梁祝》的旋律忧忧戚戚,而昼昼夜夜却都总在指弦间翩翩跹跹,反反复复地总是翩跹着那段化蝶的凄凄婉婉。

那个年月,我所结识的好琴者中,没谁拉不出一小段《梁祝》来,而全曲乐章,别说有谁会拉,就连听到的都为零。直到有了唱片,大家才听了个完整,我才在阵阵蝶飞间,感受到了触电般窜起的阵阵寒颤。

有天夜里,电视节目全场播出了由盛中国独奏、小泽征尔指挥的小提琴协奏曲《二泉映月》:

一声沉叹,缓缓叹起愁湖冷月的苍白,幽幽凄风掠水成泪,凉凉地流过佝偻的石桥、流过瘦弱的深巷,流进了一户户眼眶深陷的木窗,和窗内窗外披着月雾、踩着月霜的饥寒的悲凉……

听着回肠荡气的旋律,看着演奏家、指挥家那始终沉郁凝重的眼神和情态,我感到自己全身都已浸泡在那片寒刺心骨的湖里,浸泡在了那个惨白月色下的悲怆的年代。

曲终那一刻,全场悄然,数秒后才骤然响起暴雨般的掌声,观众潮水般纷纷站起,哗哗掌声顿成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久久不息。

也就在那一刻,我才发见自己的灵魂都被摄去了,连同泪水。

后来听说,那位日本著名指挥家谢幕后动容地说:《二泉映月》,我该跪着指挥!

岁月如歌。而真正能让我付出泪水的歌,其实并不多,正如已逝的岁月。

.3.20

篇9:那些飘着琴声的夜晚散文

那些飘着琴声的夜晚散文

那年,我十七岁,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教书。这所小学就在马路边上,离集市也不远,但这条所谓的马路并不便利,马路的对面又曾经是一座坟山,正赶上一个砖厂获得了坟山的开发权,在大兴挖掘,腐朽了的棺材板、断裂了的人骨遍地都是,看得人毛骨悚然。学校也就平添了一份阴森凄凉的气氛。学校的前身据说是一座小庙,依山而建,上上下下,高高低低,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

学校里只有十一个老师和一个工友。除我外的其他十位老师都是本地人,虽然在学校里都有宿舍,可平时都是住在自己家里。晚上在学校住的只有我和那位叫倪二的工友。

放学了,我站在自己房间门口,目送一个个同事走出校门,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寂寞夹杂着恐惧一阵阵袭来。我回到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不知道这个漫漫的长夜该如何度过。

倪二在敲我的门,他把饭菜给我送到房间里来了。看着我哭红的双眼,他好像想说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但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几分关切。

不管我多么不愿意,夜晚还是不请自来了。我把门窗全部拴好,又用书桌顶住房门,再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顶灯和台灯都打开,蜷缩着身子,在床上看小说。屋外的每一个声响,哪怕只是一声尖锐的鸟叫都会叫我心惊胆寒。倪二就住在我的旁边,这是校长特意安排的。看第一眼,我就知道他是个老实人,应该不会对我有什么企图,可是孤男寡女守着这么一所冷清的学校,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因此,我必须时时刻刻地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

小说看完了一本,可我依旧不敢入睡,一闭眼全是鬼魂僵尸之类的故事。外边除了虫鸣,就听不到任何声响。倪二的房间开始还偶尔有脚步声响起,现在也是一片寂然。这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我。

胡琴声就是这个时候响起的,是那首有名的《空山鸟语》,在学校的时候,听音乐老师在晚会上演奏过,二胡曲中很少能遇到这么清新活泼的曲目,记得当时许多同学就是受它的感染而选修二胡的,然而最终他们中却没有任何人能把这首曲子拉好,听说是对技巧要求太高。

我弄不清楚琴声从何而来,似乎是倪二的房间,又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像仙乐,飘飘渺渺,找不到痕迹。不是音乐老师的演奏所能比拟的。

曲子换了一首又一首,时而欢快,时而悲凉,我沉浸在琴声中,在沉醉中慢慢地入梦。

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透过窗帘照射到我的床头,昨晚的琴声仿佛还响在耳边,可我不知道是梦还是真。

倪二已经做好了早饭,鸡蛋煮挂面。面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汤少,有些糊。不过可以看出他是用心做的,放了很多的作料。

同事们陆陆续续来了,一见面都问我睡得好不好,我把昨晚听到胡琴声的事说了,大家一听都笑了:“倪二又开始拉琴了。”

“别看他又痴又傻,二胡可真是拉得好!”

“他傻吗?”我问。

“否则怎么叫倪二呢?‘二’在我们方言里就是傻的意思。”

从大家的七嘴八舌中,我对倪二有了更多的了解。

倪二原名倪思哲,是本地唯一留下来的上海知青。据说下乡前他曾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高材生,主修二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女友小怡。虽是穷乡僻壤,可因为有爱情和音乐相伴,两人过的倒像是神仙眷侣的生活。还常常教乡民拉琴唱歌。

悲剧发生在一个夏末秋初的上午,几个知青相约去河对面的山上采摘野果,前几天下过一场大雨,河里涨水了,桥很窄,由两根木头架成。倪二(那时候还是叫倪思哲)牵着小怡小心翼翼地往桥那边走,突然,小怡脚下一滑,掉进了水里,手从倪二的手中抽了出去,倪二还没反应过来,小怡就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知青们沿着河岸追赶,只见两只绝望的手在水面晃了晃,就淹没在激流中。在下游的河滩找到尸体的时候,真是惨不忍睹,全身找不到一块完好的皮肤,脸部早已面目全非。

倪二只差没跳进河里与小怡一起死去,可跟死人也相差不大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他没开口说一句话,之后就变得痴痴傻傻了。后来,知青们都陆陆续续回城了,倪二放弃了所有回城的机会,独自一人守着知青点,守着后山那座孤坟。他说上海也没有他的亲人了,他的父母都先后离他而去,与其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上海,不如在这里陪着小怡。他不忍心把小怡孤零零地扔下。

为了照顾这最后的知青,他被安排进学校教书。教的是语文和音乐。他对语文课倒是不在意,对音乐这门副课却煞有其事起来。不仅教唱歌,还教拉二胡和乐理。且雄心勃勃要办一个以“小怡”的名字命名的音乐教室,专门教学生二胡。为此多次上访教育局,希望得到资助。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即使是城里的学校也没有音乐教室,缺乏专职的音乐老师,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乡村小学呢?领导毫无商量余地地告诉他不可能。他那痴病又患了,三天两头地找领导,天真地认为自己的诚心一定会感动领导。最后领导烦了,说他精神不正常,剥夺了他当老师的资格,他就变成了伙夫,“倪二”的名字也就从这时开始被叫了起来。倪二似乎也明白自己作为伙夫的身份,从此,人们就很少能听到他的胡琴声。

倪二的经历让我唏嘘不已,我深深知道“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高材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谁能把他同这偏远的山村小学的伙夫联系起来呢?

倪二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他的住房虽然简陋,却一尘不染,物什的摆放井井有条,什么时候头发都是纹丝不乱,一件白衬衫上找不到一点污迹。他的长相很儒雅,身材比较高,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大地方的人。

学校里从校长到普通老师谁都可以吩咐倪二做事。不管是不是他分内的事,他几乎是从不拒绝。一次校长让他上屋去抵漏,他不小心从房顶上滚了下来,还好掉在草丛里,只是受了一点皮肉伤,望着他血迹斑斑的脸,我心里很为他忿然:真是龙搁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

因为倪二的陪伴,我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倪二总是想方设法地为我做可口的饭菜,我也会常常帮他做一些事情,比如中午碗多的时候,我会帮他洗碗,他种菜的时候,我会去帮他拔草。

我最喜欢的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倪二拉胡琴,然后在琴声中入睡。琴声总是在固定的时候响起。大多时候倪二是在自己房间拉琴,天气晴朗,月光如水的夜晚,他也会坐在宿舍前的那块大石头上拉。我不再一入夜就拴门,常常会坐在自己的`房门口静静地听着琴声。有时也会让他教我练会儿琴,我开始称他为老师。

一个晚上,很晚了,琴声还没有响起,我想起倪二白天的时候身体不太舒服,怕他有什么事,就去敲门。门并没有拴,我推开,走进去,发现倪二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我伸手摸他的额头,烧得厉害!应该是重感冒,我赶紧找来药,喂他吃下,又打来一桶井水,用毛巾帮他敷头降温。半夜的时候,体温下来了,脸色也红润了不少,但我不敢离开,依旧守着他。后来可能太累了,就扑在他的床边睡着了。我醒来的时候,倪二已经不在房间,我的身上披着他的衣服,带着他淡淡的体香味。我的心怦然一动,轻轻地揉着那件衣服,思绪似乎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倪二推门进来了,有些局促地看了我一眼,说:“昨天晚上……辛苦你了,炖了一碗鸽子汤,去喝了吧。”我的脸上飞起了红云,赶紧走出了他的房间。

日子就这么淡淡地过去,对倪二的胡琴声,我产生了一种依赖,没有琴声的夜晚一定会是一个失眠的夜晚。一直有种疑惑:稍懂音乐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二胡曲中,《二泉映月》应该是最著名的,可是,倪二却从来没有拉过这首曲子。终于有一天,我向他提出来:“《二泉映月》你会吗?”倪二沉默了一会儿,说:“太悲,承受不起。”

我在那所学校呆了一年,在家人的努力下,终于可以调走了。开学的时候,我回去办调动手续,再把行李整理一下,准备搬走。学校准备了酒菜,执意要为我开一个欢送会。欢送会散了后,天色已经很晚了,我只有留宿在学校。躺在床上,想着这将是自己住在这里的最后一个晚上,突然就产生了太多的难舍,一年来留在这里的回忆放电影似的从眼前闪过。

琴声又传了过来,是《二泉映月》!悲凉哀怨,凄厉欲绝。我走出房门,看到淡淡的月光下,倪二那已经有些佝偻的的背影,眼泪就那么不听使唤地从我的眼眶里冒出来。我向他走去,坐在他的身边。他的双肩在琴声中抖动。我终于伸出手,轻轻地触摸着他那刻满沧桑的面庞,一遍一遍地帮他擦拭着泉水般喷涌而出的泪水。他把头埋在我的怀里,压抑着自己的抽搐。我从来没见过男人这样的悲痛绝望的哭泣,喃喃地说:“老师,只要你愿意……留我,我就……不走,永远陪着你……在这里。”

他把头从我怀里挪开,捧着我的脸在月光下端详着,随即又松开了手,重新拾起他的二胡,甩甩头说:“佳子,对不起,我失态了。自从小怡走了之后,我就没有再拉过这首曲子,这是她最喜欢的曲子,每次听我拉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

我只是默默垂泪。

“我是一个半死的人了,你却还是一个孩子,以后的路长着呢,走吧,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又接着说。

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外面的琴声又飘了进来,在琴声中,我渐渐地睡去。

第二天一早,倪二送我离开。上车的时候,我握着他的手,说:“离开这里吧,老师!这里毕竟不是你的归宿。”他轻轻地点点头,说:“是啊,是该离开了。”

半个月后,我就听说倪二走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直到现在也了无音信。我也不想去打听他的消息,猜想他应该去了他该去的地方。我知道,我与他,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共同拥有的只是那些飘着琴声的夜晚。

篇10:黄昏里的琴声散文

黄昏里的琴声散文

每当来到河畔,清风送来悠扬婉转的琴声,妻即叹曰,那人又思念戚戚了。

白驹过隙,算起来,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那时,我在乡间工作。沒有华灯大街,沒有公园广场,也匮乏娱乐设施的乡村,业余生活是平淡枯燥的。每天忙完工作,为放松心情,愉悦身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近自然,亲近乡间的原生态,享受纯静的山光水色,沃土田园和花鸟虫鸣。因此,一到夕阳西下的黄昏,我和妻丢下饭碗,就急着往外跑,到野外散步,好像践行每天生活的例行议程。

我们最乐于去的地方,是小镇外一条绿荫掩映的河边小道。那条小道视野开阔,环境幽静,而且常年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我们一边走,一边可以观看流水,享受岸边清凉潮湿带着野花香味的风,还可以远眺小河对岸的田园人家和青山白云,谈工作生活趣事,聊所想所思。高兴了,就由着性子,随心所欲地低呤浅唱,跑跑跳跳,舒展牵拉一下躯体,十分轻松惬意。

那是一个初春的傍晚,斜斜的夕阳还温山乡和蚕豆花香的田野,我和妻在小道上悠闲地走着。忽然,有琴声盈耳。寻声望去,是从附近一棵大树下传来的。前行一小段路后,我们发现一个中年男子面向小河席地而坐,他昂着头直挺着身子,游刃有余地拉着手中的二胡。我们的目光立刻被深深吸引。

他内著白色衬衣,外套咖啡色外褂。这在当时贫穷落后的乡村是很时髦的,不过有些泛黄的色泽和发毛的边角,又说明衣着已经很陈旧了。虽然是坐着,须发久未打理的模样,仍看得出他形体修长,五官形骸突兀,尤是英俊。他拨拉琴弦的手,虽然在胸前不停地随意晃动,两眼却牢牢平视前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对岸的远山,仿佛从没改变也永远不会改变。

优美的琴声在清风里回荡,迭岩起伏的弦律和天簌般纯净的音色,在夕阳映照的河畔自由回旋,在幽径绿水间恣意流淌。我们不由怦然心动,甚至激起跃跃欲试,翩翩起舞的冲动。可是他却不忧不喜,不悲不笑,好像琴声同自己毫无关系。要不是亲眼所见,你怎么也不会相信那激荡人心的弦律和行云流水般的音韵,是来自一个面无表情,目光呆滞者之手。

仔细听辩,那是一支不知由谁改编的《康定情歌》的二胡舞曲,难怪我们这些不懂舞也不会舞者,在那饱含深情的精湛演艺下,也有翩翩起舞的肢体效应。

每天黄昏,他都坐在那棵树下演奏这支相同的舞曲,而且身着同样的服饰,保持始终如一的姿态和眼神。有人由衷赞叹想上前同他聊几句,他似乎什么也没听见没看见。在他面前,仿佛一切都己经停止已经消失了,只有那时而激扬时而舒缓的琴声,在一点点融化凝固的时光。而那无声无息,呆滞得有些木讷的眼神,却在竭力穿透小河对面朦胧的远山,穿透渺无边界无时无刻不在的时空!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为那人,那琴声感动起来,尽管我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些怎样的人生际遇和经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老在黄昏时候演奏这支舞曲。但是,我已经从他的仪表、装束和眼神里,从那激荡人心流淌着深情的款款余音里,领悟和感知到了些什么。这支由脍灸人口的少数民族爱情民歌改编成的青春舞曲,经他似乎有些孱弱又有些颤抖的双手演奏出来,更使我产生难以抑制的心灵颤动,唤起我灵魂的共鸣。我终于泪水盈眶,陷入不尽的沉思。

后来终于听说,他原是某城歌舞团的一名乐师,因改革开放讲经济效益和自负盈亏,歌舞团难以维继而宣告解散,他也就成了一个失业者回到乡村。又听人说,他是一个失恋者。他曾与一名舞蹈演员相亲相爱,有过一段美好的花晨月夕的生活,后来两人又一道下海。在携手打拼有了一些积蓄准备正式喜结良缘时,舞蹈演员被一位家财万贯的富翁看上,重金取走。又有人说他与女友的分手并非金钱所致,而是一个朦胧的月夜,从一所酒巴舞厅出来的路上,女友被一伙人武力劫走,从此杳无音讯。总之,众说纷纭。

但是不论怎么说,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他是一个时代的不幸者,是被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情感现实折磨得太深太重的`人。在沉重的精神打击面前,这个高大的躯体崩溃了,他变得有些神经“失常”。

还听说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十多岁走向社会,就历经多次政治运动。后来,艺途上的挫折,生活上的重压,早早失去父母双亲的家境,都没有把他击倒和压垮。

也许个体认知的差异和痴情难却的情伤,也许周围支持和社会关爱的冷落,加上他疾恶如仇,孤高自傲的思想人格,他只有生活在不堪回首的记忆中,生活在已经流逝的美好岁月里。

美妙的琴声,或许能够把他带到从前,让他重蕴和感受曾经的一切!美妙的琴声,或者仅仅是一种情感与思念的寄托,一种灵魂的救赎。

也许美妙的琴声什么也不会带给他,仅仅是一种无奈的精神泅渡和安抚,他再也找不到梦想的栖息地。但他真真切切是在用心抚琴,或者说用琴抚心。他毕竞生活在自己的信念中,生活在自己独有的精神世界里。

声从琴出,情从心起。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怀旧和个人精神上的寄托,这是用琴声和心声与自然对话,与周围环境对话,与人对话。而心领神会的人们,不仅能够从中得到艺术的熏陶、乐趣和享受,而且能够悟出许多平时悟不到悟不出的东西。

那是一种怎样的琴声呢?几十年来,它始终像挥之不去的存在,幽幽栖息在我的记忆!

篇11:胡辣汤散文

胡辣汤散文

周五放学的路上,女儿就建议回去做胡辣汤吃。我答应了她这个小小的要求,至少说明她爱吃我做的那种胡辣汤:放点海带丝、豆腐丝、火腿丁、蛋花等佐料慢火煲制。按照以往的习惯,胡辣汤都是早上吃的。入冬以来,每个周六早上都是胡辣汤,一是因为周内在学校早餐都是红豆稀饭,需要调剂一下;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还有一个关于胡辣汤的故事。

那是在1994年的时候,我上高二,那时候每年期末考试都是全市会考,我们郊区的学生要去市区考试。因为每个学生只要两门主课、一主两副或三门副科不及格,都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更不能参加高考。所以,会考在当时很重要。

记得当时我们该考历史了,学校特意包了一辆中巴车,由校领导和代课老师带队,前往矿务局第二中学考点。半路上,靠窗的同学突然说有臭味,好像什么着火了。司机警觉地下车查看后断定车轴爆死了,车胎跟路面摩擦致燃了。

很快,老师拦路挡了一辆中巴车,那辆车上的乘客们都说,为了矿上未来的希望,让学生先走,去考试重要。

考前十分钟才可以进入考场,开考后十五分钟不得进入考场。这是老师反复提醒大家的纪律,铁打的一样。

问题就出在这条规定上了。开考前十分钟,带队老师让我们进去熟悉考场,找座位,上厕所。同学们陆陆续续进去又慌慌张张地返回校门口,告诉带队老师,找不到座位。带队老师慌忙查阅文件,才发现传达错了一个字,把“市二中”看成“局二中”了。

那位女老师脸都吓白了,大喊:“赶紧往市二中跑!”慌忙扭身就带头跑向市二中。市二中离局二中不太远,穿过一条窄长的小巷子,再过马路基本就到了,如果坐出租反而要绕一圈。我正好在带队老师身边,就跟着跑,跌跌撞撞、气喘吁吁也全然不顾了。满脑子都是母亲头天为我借考试费的情景,如果缺考,就要补考,就要再借考试费,为一个补考的家伙借考试费会遭遇怎样的白眼……

穿过小巷子,就要过马路时,停顿了一下,发现身后的同学并不多,稀稀拉拉正往这儿赶,有的经常来市区知道路,有的只能被带着。要命的是,我那三个死党一个都不见了,还有一个有小儿麻痹后遗症,平时摔倒了自己都很难起来,这时候,怎么办呀?

她们三个都是我最要好的'同学,平日里,我说咱们都去坐最后一排,那样没人打扰,她们都积极响应;我说咱们早读互相提问抢答,她们也响应……总之,她们支持鼓励我多一些。

焦儿是唯一的住校生,经常找借口回家复习,她的宿舍就成了我的自习室,她的复习资料跟我的差不多,热了有她妈妈买的风扇,冷了有电炉子。她还教我手心朝上试电,怕万一有电,手就会脱离电源,而不是条件反射去紧抓电源,有时候电炉丝断了,还用干筷子去拉近接上。有一次,我头上长了疮,需要洗完后,再扒开头发一一抹药,连续好几天都是焦儿帮我完成的。

毛儿是教师子女,跟着她也沾过不少特权待遇。

红儿腿不好,体检时据说是左腿比右腿短1.5厘米。但是她家境好,人也聪明漂亮,是一个十足的静美人。

尽管我们家境差异很大,但我们平时就像死党,一起出入,一起作息……可是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我不知道该不该等她们,或者返身去找她们。

“快过马路!”带队老师一声令下,我又跟随小队冲向市二中考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考场里慌乱地找着考号,还好,题不难。

出了考场,就看见她们仨在市二中门口相对哭泣,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完了,只有她们没有进成考场,带队老师找她们时,她们已经坐出租往这里赶了,可惜超过了15分钟,开考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场。

“就你聪明!”焦儿和毛儿一看见我就嚷嚷,我知道这里面有讽刺和埋怨,跟平时她们赞叹的“就你聪明!”完全是两个意思。意思就是,就我自私,就我没照顾红儿。

唉,没办法,只好安慰这几个受了委屈的娇小姐,不是还有补考的机会嘛,不如大家赶紧去吃饭。她们磨磨蹭蹭,就像是被推着走一样,只好就近在一家早点铺凑合吃些。

早点铺是一对退休老工人开的,正准备收摊的大爷一看我们这行头就问:“妮?作弊被抓了?都被抓了?哎呦!哭成啥了,多大个事儿!”

听那大爷这么一说,那几个哭得更凶了:“哪里被抓了,压根儿就没考成!”

大妈一边给我们盛胡辣汤,一边埋怨大爷不分青红皂白就胡说八道:“妮儿学习多不容易,没考成,老师要负全责。那龟孙规定也是,人是活的,咋就不能通融一下?哎呦!回去可咋给家长交代呀!”

几个娇小姐听了心里舒服了些,情绪也渐渐平稳了。大妈又说:“别怕,回去好好复习,不是还能补考吗?谁一辈子还不遇见两三次磕磕碰碰?那都是福气,经得越多,将来越有出息。”

大家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好像自己已经有了出息,我也敢大声说话了。这才注意到那胡辣汤实际上很好吃,里面有海带丝,豆腐丝,蛋花,火腿丁……最主要的是胡椒粉和辣子油让人胃里暖暖的。

我们走的时候,大爷大妈坚决不收钱,还说:“补考再来,补考过了再给。”

我们几个依然是好朋友,为了证明我还是讲义气的,就经常主动帮助她们。之后,大家绝口不提那次考试,但都爱说:“市二中旁那胡辣汤真好吃!”

后来更糟糕,毛儿和红儿补考都没过关,连历史一主两副没过关,没拿上毕业证,也没能参加高考。焦儿去耀州中学补习的时候还邀请我去过一次耀中,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每次从她们镇上经过都会想起她,希望能见到她。后来去看过红儿两次,自从她家的小卖店搬走后就失去了联系。毛儿举家迁回临潼,也没信儿了。

这么多年,大家都没再见过,怪想念的。

那时候念念不忘的高中毕业证,也不知忘到哪里去了。就记得市二中附近那家胡辣汤挺好吃,就经常仿照着做,没想到孩子们也爱吃。

许多年后不过就是一阵风,再解不开的心结,只是当时需要一碗胡辣汤慰藉。我忘不了的也许就是那些暖暖的慰藉。

夜色琴声散文

描写景色优美散文

桨声灯影里的母亲作文

散文集摘抄好句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读后感

贾平凹《草记》练习及答案

《凤求凰》司马相如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高一1600字的:半夏

诗与思 最美十首哲理诗名句

《西风胡杨》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五年级下册)

胡琴声散文
《胡琴声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胡琴声散文(共11篇)】相关文章:

阳光的力量作文2024-02-01

高二1000字应用文:节俭与奢侈2023-09-12

牛儿出嫁散文2022-07-25

高一语文散文作文2024-04-16

韩愈古诗词鉴赏2022-09-14

胡笳弄的作者介绍与注释评析2023-03-29

时光如白马散文2023-03-29

小学作文素材外国名人2022-05-07

把琵琶行改写成作文2023-09-01

跟秋雨学写作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