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梯形的定义

时间:2022-05-15 01:56:2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什么是梯形的定义(锦集5篇)由网友“overthink”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什么是梯形的定义,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什么是梯形的定义

篇1:什么是梯形的定义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等腰梯形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定义: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梯形的判定要求: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篇2:什么是梯形校正

什么是梯形校正

在投影机的日常使用中,投影机的位置尽可能要与投影屏幕成直角才能保证投影效果(如下图) 如果无法保证二者的垂直,画面就会产生梯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使用“梯形校正功能”来校正梯形,保证画面成标准的矩形。

梯形校正通常有二种方法:光学梯形校正和数码梯形校正,光学梯形校正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的物理位置来达到调整梯形的目的,另一种数码梯形校正是通过软件的方法来实现梯形校正。

目前几乎所有的投影机厂商都采用了数码梯形校正技术,而且采用数码梯形校正的绝大多数投影机都支持垂直梯形校正功能,即投影机在垂直方向可调节自身的高度,由此产生的梯形,通过投影机进行垂直方向的梯形校正,即可使画面成矩形,从而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需要垂直梯形校正之外,还常常碰到因投影机水平位置的偏置而产生的`梯形。许多投影机厂商已经研发出“水平梯形校正功能”。水平梯形校正与垂直梯形校正都属于数码梯形校正,都是通过软件插值算法显示前的图像进行形状调整和补偿。水平梯形校正解决了由于投影机镜与屏幕无法垂直而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图像梯形失真,从而使投影机可以在屏幕的侧面也可以同样实现标准矩形投影图像。

数码梯形校正对图像精度要求不高的时候,可以很好的解决梯形失真问题,实用性非常强,但对于那些对图像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则不甚适宜。因为,图像经校正后,画面的一些线条和字符边缘会出现毛刺和不平滑现象,导致清晰度不是特别理想。

篇3:什么是网络文化?如何定义?

为了解网络文化,先了解什么文化,文化是以人类物质创造为基础的一类精神创造,这类创造用技术的和美学的理念表达,以物质的时空存在方式存在。文化的发展受到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推动,同时超越现实的物质存在方式。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网络文化存在的时间、空间及网络文化创造的主体

应该讲,自从计算机网络出现,网络文化即开始出现,

最初的网络文化还有较多的地球上其他人类社会文化的特征以及计算机文化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化应该讲还没有出现。网络做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传播网络外的其他文化,网络出现以前的文化,网络没有创造任何文化。你可以发现网络上传播的小说用的文字,语言,修辞语法都不是网络创造的,网络电影不过是网络外的电影的数字化方式的再现和传播。换言之,没有网络这些小说电影也会出现或者已存在,网络解决的是网络外文化传播的技术问题。

篇4:梯形

1.梯形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2.梯形的性质及其判定

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四边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此外它的上下两底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但要判断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比较困难,一般用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来判断.

3.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腰相等,两底平行,两对角钱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底的中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对角钱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梯形仍是具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本节的难点也是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由于等腰梯形又是特殊的梯形,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虽然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等腰梯形,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容易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混淆,再加上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对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梯形的教学建议

1.关于梯形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梯形的例子,小学又接触过梯形内容,学生对梯形并不陌生,梯形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防洪堤坝、飞机机翼,别致窗户、音箱外形等等;

②从小学学习过的旧知识复习引入;

③从发现的角度引入,比如给出一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就是梯形,然后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对梯形进行定义以及性质、判定的研究;

④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梯形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梯形的定义和性质.

2.关于梯形的概念

梯形的相关概念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但并不深入,在研究梯形的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加深对梯形相关概念的理解:

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不是梯形?

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③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⑥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是不是直角梯形?

⑦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⑧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不是等腰梯形?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

2. 掌握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 能够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4.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性质.

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2.小学学过的梯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让学生动手画一个梯形,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梯形的概念).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梯形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1.梯形及梯形的有关概念

(l)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以上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

提醒学在注意:

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殊条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质.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能相等(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相等).

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2.等腰梯形的性质

例1 如图,在梯形 中, , ,求证: .

分析:我们学过“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如果能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证明:(略)

由此得出等旧梯形的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高上的两个角相等.

例2  如图,求证: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在梯形 中, , ,求证: .

分析:要证 ,只要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得出 ,然后再利用 ,即可得出 .

证明过程:(略).

由此得到多腰梯形的第一条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除此之外,等腰梯形还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3.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在证明梯形性质定理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过点 作 交 于 ,从而把梯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实质上是相当于把采取平行移动到 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平行移动(也可移对角线),这是解决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之―(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作辅助线来解决梯形问题,多找几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见图).

(1)“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

(2)“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总结、扩展】

小结:(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1)梯形的有关概念.

(2)梯形性质(①-③).

(3)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解决梯形问题时,常用的几种辅助线.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79中2、3、4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76中1、3

篇5:梯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知识归纳

1.的定义及其有关概念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的两边叫做的底,其中长边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间的距离叫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叫直角,两腰相等的叫等腰.

2.的性质及其判定

是特殊的四边形,它具有四边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此外它的上下两底平行.

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但要判断另一组对边不平行比较困难,一般用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来判断.

3.等腰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等腰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腰相等,两底平行,两对角钱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底的中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判定:两腰相等的是等腰;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是等腰;对角钱相等的是等腰.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等腰的性质和判定.仍是具有特殊条件的四边形,它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等腰又是特殊的,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本节的难点也是等腰的性质和判定.由于等腰又是特殊的,它的许多性质和判定方法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虽然学生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等腰,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容易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混淆,再加上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对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的教学建议

1.关于的引入

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小学又接触过内容,学生对并不陌生,的引入可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

①从生活实例引入,如防洪堤坝、飞机机翼,别致窗户、音箱外形等等;

②从小学学习过的旧知识复习引入;

③从发现的角度引入,比如给出一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就是,然后寻找这些图形的共同点,根据共同点对进行定义以及性质、判定的研究;

④可用问题式引入,开始时设计一系列与概念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研究,然后给出的定义和性质.

2.关于的概念

的相关概念小学就已经接触过,但并不深入,在研究的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不是?

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

③一组对边相等的图形是不是?

④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图形是不是?

⑤对角线相等的图形是不是?

⑥有两个角是直角的是不是直角?

⑦两个角相等的是不是等腰?

⑧对角线相等的是不是等腰?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等腰、直角的有关概念.

2. 掌握等腰的两个性质:等腰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 能够运用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4. 通过添加辅助线,把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性质.

2.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将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的性质,归纳小结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2.小学学过的是什么样的四边形.

(让学生动手画一个,并找3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并指出上、下底和腰,然后由学生总结出的概念).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样是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样,它也有它的特殊性,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1.及的有关概念

(l):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2)底: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3)腰: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的腰.

(4)高:两底间的距离叫做高.

(5)直角:一腰垂直于底的.

(6)等腰:两腰相等的.

(以上这一过程借助多媒体或投影仪演示)

提醒学在注意:

①与平行四边形同属于特殊的四边形,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殊条件,所以必然有不同的性质.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中,平行的一组对边不能相等(让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相等).

③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

2.等腰的性质

例1 如图,在 中, , ,求证: .

分析:我们学过“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如果能将等腰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证明:(略)

由此得出等旧的性质定理:等腰在同一高上的两个角相等.

例2  如图,求证:等腰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在 中, , ,求证: .

分析:要证 ,只要用等腰的性质定理得出 ,然后再利用 ,即可得出 .

证明过程:(略).

由此得到多腰的第一条性质:等腰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除此之外,等腰还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3.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

在证明性质定理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过点 作 交 于 ,从而把问题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实质上是相当于把采取平行移动到 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平行移动(也可移对角线),这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作辅助线来解决问题,多找几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见图).

(1)“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

(2)“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等积变形”,连结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总结、扩展】

小结:(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1)的有关概念.

(2)性质(①-③).

(3)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解决问题时,常用的几种辅助线.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79中2、3、4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76中1、3

数学教案-菱形

梯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菱形》的教案及说课稿

《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梯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梯形教学设计

四年级人教版梯形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梯形》教学反思

什么是梯形的定义
《什么是梯形的定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什么是梯形的定义(锦集5篇)】相关文章: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2022-12-30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023-10-05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听课反思2022-05-06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2023-05-10

三年级数学四边形知识点2022-11-30

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2023-01-29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案2022-12-08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说课教案2022-12-31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2023-07-10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