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时间:2022-05-20 01:59:3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精选9篇)由网友“总有刁民想害朕”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篇1: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作者/ 陈平

一、引 言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早期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文笔简洁凝练,独具匠心,内涵丰富,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持续关注和无限遐思。依据中国知网( CNKI)的检索结果,仅在至间,相关研究论文就有102篇之多。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小说的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定性分析上,很少有从叙事学和文体学视角对小说进行定量分析的。因此,本文尝试在借助语料库文本分析软件对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叙事与文体分析。

二、叙事分析

《雨中的猫》由叙述描写和对话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对话部分可分为夫妻间对话、妻子与旅店老板以及女服务员之间的对话、夫妻间第二次对话三个片段。整个文本共由120个句子组成,其中45句是对话,占到了1/3的比重。从叙事学的角度讲,人物话语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作者用以控制叙述角度和叙述距离、变换感情色彩及语气的有效工具。海明威擅长直白的描写和现实的复制,既要拥有戏剧艺术的直接性和客观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声音。小说采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既减少了讲述性内容,又消除了作者介入作品的痕迹,还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人物的距离,从而实现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地呈现给读者的目的。

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常见的有: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等。…其中,直接引语是人物话语表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文本的45个对话中,夫妻间第一次对话5个,第二次21个;和旅店老板、女服务员的对话19个。从叙事聚焦的角度来看,小说中的对话通常是一种“外聚焦”,采用的是全然不涉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摄像式”外视角,并以直接引语或自由直接引语来展示人物的言语和动作;聚焦者通常就是叙述者,其作用就像是一部摄像机,只提供人物的对话,客观、真实地记录人物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而对于人物的内心感受,读者只能靠自己去推测想象,因而拉大了读者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从叙事视角来说,《雨中的猫》采用的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或称中性的全知视角),故事是由一个权威性的无所不知的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在叙事过程中,叙述者只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客观展现,并未做出任何评论、解释或判断。小说开头,作者以叙述者的视角,客观、真实、不加渲染地向读者推出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和人物:涛声依旧的大海、空无一人的公共花园、绵绵阴雨中矗立着的战争纪念碑、空荡荡的广场、在这个异国他乡陌生的旅店里只住着一对美国夫妇。海明威采用这种“电影式”的景物描写和情景叙事,展示出了一幅含蓄内敛、寓意深远的背景画面,既为小说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氛围,同时也影射出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苦闷和痛楚以及夫妻间的情感焦虑。

从叙事情景来看,海明威通过作者叙事情景,极其简略地叙述了住在旅馆里的美国夫妇百无聊赖,看见了雨里的小猫,太太触景生情,同病相怜,渴望得到那只可怜的猫,而丈夫却漠然以待。这种对外部世界的“省略”描写,表面上常常给读者留下空白,实则经过作者严格的挑选和限制,让人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这篇小说妙就妙在对太太的情感的渴望、心灵的失望只字未提,却在字里行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物沉郁的'悲哀。在对话构成的文本中,叙述者退隐“幕后”,转人人物叙事情景,让聚焦人物自己来展示。文本中“I”出现了26次之多,位居第5位。其中,仅有一次“I”指代的是故事中的丈夫,其他25次“I”都是以女主人公为聚焦人物的人物叙事情景。小说的叙事情景向人物叙事情景转移,不仅使读者觉得故事更真实可信,而且将处于“旁观者”的读者强行拉进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共同感受她此时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渴望,如在女主人公没有找到猫后回到了屋内与丈夫的一段对话中,她一连使用了8个“I want……”形式的句子来表达她此时此刻难以名状的复杂心理,尽管对话中夹杂了“她说”和“乔治说”之类的导人性词语,但读者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女主人公的失望、沮丧和强烈渴望以及她一系列不着边际的复杂想法。

小说的对话是“展示型”的叙事方式。海明威选用对话意在“展示”,追求完美的模仿,拉近读者与其所描述对象的距离,去细致入微地领悟其所传达的叙事信息。文本中的对话几乎没有使用“沮丧地说”“生气地说”之类的修饰性词语。“said”一词出现了17次,没有一个带有修饰语。海明威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对话的直白描写和现实复制,向读者展示了生活的原貌,具有艺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文体分析

海明威叙事艺术手法常常隐含于其简练含蓄的语言特征之中。因此,对其小说语言本身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解读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只对语篇中具有突出功能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确定某些语言特征的文体质量不是根据这些特征是否突出,或突出的程度来鉴别的,而是根据这些特征是否与表达作者的全部意义的相关及相关程度来判断的。也就是说,分析文体特征时既要重视量的突出,也要重视质的突出,重点是要考察这些语言特征是否有利于深化文本的主题意义。下面,我们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结合文本的主题意义,考察文本中突出的语言特征,以更为客观、深刻地认识海明威独特的文体风格。

依据文本索引工具Wordsmith的词汇出现频率统计结果,全文共有1146个词,347个词形,单词都是普通日常词语,短小简单;从词长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少于6个字母的单词达到1039个,占到单词总数的90. 4%。句长平均10个单词,句子结构多为名词加动词,偶尔用长句,也只用“and”连接,文本中“and”共出现了34次,表示条件的“if“仅出现2次,表示因果的“so”也只出现了7次,连接词用得很少。大量使用口语体对白形式,在文本中共出现26次的“I”,无一例外地是以口语体形式出现的。以上的量化统计数字可以让我们对海明威的新闻报道式文体风格有进一步的认识。

《雨中的猫》的主要语言特征突出体现在简短的名词短语和简单的动词结构的频繁使用上。从小说的第一段可以看到,在这一仅有193个字、15个简单句的段落中,含定冠词的名词短语就出现了30个。显然,作者试图通过这种模式化的语言特征为小说的主题定下一个基调,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进而引导、提示读者关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即美国年轻夫妇之间的僵化关系。为数不多的动作描述是海明威简约艺术的另一种体现方式,在文本中,具有突出的特征。句子中的动词使用一般采用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基本上不含修饰性状语成分。比如“妻子下楼去,她走过办公室时,旅馆老板站起来,向她哈哈腰。”这种动作描写手法赋予所描写动作以机械化的特点,读者似乎可以感受到在此背后所暗含的动作者的麻木心态。通过这些词汇句法的机械式频繁使用,即量的突出,深化了海明威作品的主题。

海明威以简洁凝练的文风著称,但在《雨中的猫》一文中,他却刻意使用词汇和句子的重复技巧,以这种“由文本的文体一致性所‘获得’的规则”来加强语气和感情,实现前景化的效果,暗示读者去领悟其深藏不露的主题意义。文本中,具有象征意蕴的“cat”一词出现了14次,其近义词“kitty”出现了7次,贯穿全文始末。当女主人公从旅店老板前经过时,以“She liked……”开头的排比结构出现了6次。在随后的夫妻第二次对话中,以“I want……”这样的排比句重复使用了11次,跨距达6个自然段。这种超常规的重复手法使语言出现了所谓的“组合式”前景化现象。“量的突出”客观上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张力,其叠加效应便形成了“质的突出”,越发凸显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寥,使文本的主题意义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

四、结语

《雨中的猫》极大地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风格”。文本篇幅虽然短小,但就评论海明威的创作艺术而言,却意义重大。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塑造的人物却形象丰满;语言虽然简洁,但寓意深刻。作者在仅有的1100余字的方寸之间,淋漓尽致地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和文体表现手法,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外聚焦的叙述、“电文式”对白、省略和重复等多种写作方法,描述了一对在异乡的美国年轻夫妇情感世界的焦虑与荒芜。《雨中的猫》是海明威式文体与主题的完美结合,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回味、去想象。

[参考文献]

[1]中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薇。叙述学视野中的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03)。

[3]申丹,韩加明,王亚丽,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蒋竹怡,从叙事视角看海明威《雨中猫》的创作主题[J].贵州大学学报,( 04)。

[5]张德禄,功能文体学研究方法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06)。

[6]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7]胡织女。失衡突出与小说的主题关联性——《雨中的猫》之文体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

[作者简介]

陈平(1964-),男,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体学、语用学。

篇2: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

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

[摘要]《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一篇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本文运用语言学及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渴望自由的意识,又结合当代中国女性所处的地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女性应如何自立、自强、自尊。

[关键词]女性 觉醒 中国女性 自立 自强

一、引言

海明威的作品大都描写男性,而这些男性都是一些勇士或硬汉。海明威对女性的描写大都比较粗略简单。他的作品中大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只是陪衬。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对女性的描写,利用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的一些知识来揭示海明威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很有特色的。他淋漓尽致地将女性渴望自由、独立的意识表现出来了。笔者也分析了中国女性的地位,以及提出怎样做一名独立的女性。

二、《雨中的猫》是海明威写的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旅馆里。在一个下雨天,一对美国夫妇在旅馆,丈夫在读书,妻子望着窗外,突然发现了一只猫往绿桌子下躲雨,出于女性的母爱她冲了出去救猫。但是没有找到猫,后来,旅馆的侍女受店主的委托江一只大瑁猫送给女主人公。就这样故事结束了。结局令人遐思。后来发生了什么呢?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广的想象空间。

三、笔者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女主人公的觉醒

从人称代词及指代来分析:

1.美国妻子的称谓

在海明威《雨中的猫》中,一开始,他就用到美国妻子来称谓女主人公,这种称谓是把女主人公看成婚姻的一部分。在家中,当她说要冲出去救猫时,丈夫十分冷漠地说:“别淋湿了。”从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来分析,丈夫是关心妻子的。而并未采取任何诸如拿伞等关心的行为。而妻子也并不顾及丈夫的感受,迫不及待地冲了下去。

丈夫出于关心说:“我去救猫。”但妻子说:“我自己去救。”丈夫并不理睬她,而是继续读书。从中看出女性比男性更具有怜悯之心,女性有伟大的母爱。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丈夫是遵守了语言中的会话合作原则。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丈夫并不十分关心她,没有把她摆到重要的位置。

2.“她”的称谓

在文中,海明威描写到女主人公冲下楼的瞬间,遇到旅馆的男主人,这时,海明威用的是“她”的称谓。在雨中救猫这一情节中,女主人公都是以“她”出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自由体。

3.“Signora”辛格诺亚的称谓

在雨中找猫失败,女侍女对女主人公的称谓是辛格诺亚,是女主人公的名字,从中可以看出她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4.“女孩”的称谓

在救猫返回的途中,女主人公再一次经过旅馆主人的办公室时,主人向她鞠躬,这一切让这个美国女孩感觉到自己虽然弱小,但是很重要。

从不同的`称谓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和不同人之间的关系与她所处的地位。海明威通过对称谓的替换来反映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女主人公慢慢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四、女主人公觉醒的因素

根据唯物辩证法中的内外因相结合的原理,笔者分析了文章中女主人公觉醒的因素。

1.外部因素

由于女主人公与不同的人接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与丈夫在一起,丈夫会命令她不要留长发,不要穿得太漂亮,不允许有宠物等和用她自己的银餐具吃饭,这是一种两性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体现了男权主义。而与旅店店主呆在一起时,店主对她十分友善而尊敬。从而让她感到自己尊严的存在,店主命令侍女送猫,也给女主人公安慰。

与侍女呆在一起时,侍女是店主与女主人公之间的交流介质。

丈夫命令式的语言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与店主的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丈夫的压迫与店主的关心促使女主人公的觉醒。

2.内部因素

女主人公出于伟大的母爱去救雨中的猫,这种母爱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女主人也有她内心的追求与渴望。她渴望被人尊敬,用自己喜欢的银餐具吃饭、穿新衣服、留长发。这一切都是一个正常女性心中所渴望的,而丈夫的控制和店主的态度使她想冲出压迫而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五、由海明威的《雨中的猫》所想到的中国女性,中国女性自古以来地位低下,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封建社会时期以来,女性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古人提倡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观念。封建伦理道德中贯穿着歧视女性的意识,如“三纲”中的“夫为妻纲”。即一切都由丈夫做主。

2.封建社会杜绝女子参政。从“妲己亡商”、“西施望吴”、“陈园园亡明”等把女人视为“红颜祸水”。

3.从审美观中,提倡男尊女卑思想。女人一般是贤妻良母,如果不符合这个标准,即为“泼妇”、“淫妇”等。而对男人的描述大都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男儿膝下有黄金”等。

六、中国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

1.女性在创造和享用文化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会与权利。在有些方面女子可以参政。如:女教师、女博士、女作家、女委员、女长官等。

2.女性受教育的比例增加,女子在外工作的比例加大。

3.不再以病态美为美。提倡实力就是魅力。同时,法律也提倡一夫一妻制度。这是对女性的尊重。

在女性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毕业后,男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女生。许多女生成绩很优秀但是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篇3:分析哲学与叙事哲学

分析哲学与叙事哲学

哲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游离出许多知识分子所能触及的范围。当今哲学家们在争论的问题,与柏拉图-尼采的对立联系在一起。这种争论的结果将决定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前景。其中之一就是,对哲学的研究在将来否会独立于思想史去进行。这一争论通常发生在“分析”与“非分析”哲学分裂的讨论过程之中。

1,当今哲学争论的两个主要议题:

第一、分析哲学与非分析哲学之争(有时被称作“大陆哲学”);第二、发生于存在于分析哲学(心灵与语言哲学)内部的争论,即原子论与整体论之争。原子论者认为,哲学与认知科学的结盟对自身会大有好处;整体论者则不这样认为。

当代哲学系里对哲学的划分1)伦理、社会政治哲学;2)心灵和语言哲学。从事前者的哲学家很少读后者写的书,他们更多地阅读政治学教授和法理学教授所写的书,而不是读那些在研究身心关系、语言与实在关系的同事们所写的书。人们可以这样说,这两类人同处一个系,不是由于有什么共同的兴趣,而是由于机构划分的原因。

“分析”哲学与“非分析哲学”的分野与道德和政治学作品关系不是很大。它们也与罗尔斯、哈贝马斯、Noberto Bobbio, 詹托尔。默菲(Chantal Mouffe) 、伊赛亚。柏林以及加斯托等没有多大的牵连。所有这些思想家与非哲学家(如米契尔。沃尔泽、波斯纳、伊格纳提夫(Michael Ignatieff)、贝克等讨论着同样的问题DD我们何以能改变我们的社会政治制度,以便更好地将秩序与正义结合在一起。

人们一旦将道德政治哲学框起来存而不论,便发现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分裂就凸现出来了。这种分裂就如同人们对罗素哲学的评价一样。有的哲学家将罗素的幕状词理论视为哲学的一种范式;而另外一些哲学家则认为,罗素所做的工作没有哪一点能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或海德格尔的《人道主义书信》相比。  自认为是心灵和语言分析哲学的人们,肯定对罗素的幕状词理论极其熟悉。但她有可能从来就没有读过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在非英语国家教哲学,她肯定读过《精神现象学》和《书信》,或要装出读过的样子来;但她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跳过幕状词理论。巴西、土耳其、波兰的哲学家们不太理解,英语国家的同行们为什么将罗素看成一个重要人物。

崇拜罗素的人可精确地讲清楚他们在回答一些什么样的问题。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则对不大关注常识或日常语言。他们告诉你有关精神本质或存在意义的内容,而且通常是在非常特殊或不为人所熟悉的意义上使用“精神”与“存在”(being)。弗莱格和罗素希望使事物变得清晰明白;而黑格尔和海德格则希望事情出现差异。

读黑格尔和海德格尔书,读时有收益,有思考;但在放下书以后,你会感觉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你可能会得出结论,认为他们二人的思想有毛病。实际上,分析哲学家就是这么看他们二人的。

哲学家之间的相互攻伐:分析哲学家有时认为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描述“不是在真正意义上搞哲学”。非分析哲学则认为,这些分析哲学的同行们是知识懦夫(intellectual cowards ),因为后者对他们自己所熟悉的职业以外的环境没有安全感。这种相互攻伐已经持续了近50年。

在我看来,弗莱格、罗素、黑格尔、海德格尔,他们四人可以被有效地归于一类。原因在于,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回答着最先由柏拉图明确提出的`问题: 何以使得人类独特?其它动物为何缺少人类之特性?我们所独有的为什么如此重要?人以什么样的姿态(self-image-自我形象)出现时相对于这一独特性来说不失为正义?

柏拉图的回答是,我们不象动物,我们可以认识事物(包括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在他看来,实在-现象的区分对智慧的获得极为重要,人之为人在于把握事实(truth)。 弗雷格与罗素认为柏拉图的回答在总体没有什么错。他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回答柏拉图的问题:我们的信念(beliefs)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弗罗二人认为,以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充分,原因在于从柏拉图到康德的哲学家们没有关注作为中介的语言;在这些中介中,人类将实在展现给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以

[1] [2] [3]

篇4:课文《雨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课文《雨中》的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雨中》是浙江省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雨中为背景,记叙了一群放学的孩子和过路的行人帮助蹬三轮车的姑娘捡翻倒在马路上的一筐苹果的事,通过具体细节的描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全文可按苹果旅行的过程——“倒、捡、回”这三步曲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了一个蹬三轮车的姑娘倒翻了一筐苹果。课文的第1自然段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和人物。第2自然段先写姑娘倒翻一筐苹果的原因,再写倒翻一筐苹果的场面。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写放学的孩子和过路的行人帮姑娘捡苹果的经过。还写了在孩子们的带动下卡车司机、小轿车里的白发老人以及过往行人帮助捡苹果的情景。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帮助捡苹果的人们消散在雨帘中。

从通篇课文来看,有两个方面的描写不容忽视。一是环境描写,烘托心灵美。第一自然段写“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马路上,一群撑着伞放学回家的孩子,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两个句子生动地描绘了雨中美景,为下文苹果的“倒、捡、回”作了铺垫,为人们的活动安排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二是行为描写,突出心灵美。当一筐苹果翻倒在地上,姑娘“捡起这个,那个又滚走了”时,“一群孩子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捡起苹果来。”“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说:‘别着急,大姐姐,一个苹果也不会少!’他解下脖子上的红领巾,大声叫……”“几个小伙伴立刻站成一排,不停地挥动着红领巾”“封锁交通”。这些细节描写说明了少先队员诚实、聪明,遇到事情肯动脑筋,想办法,善于为别人解难的美好心灵。同时,卡车司机、白发老人、过往行人也都一起来捡苹果。众人的行为体现了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课文还准确地用了“捡”“说”、“解”“叫道”、“喊”“站”“挥动”一系列动词生动地描绘了少先队员的言行,从孩子们“说”“叫道”“喊”的目的不难看出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及所刻画出人物的思想境界;由卡车司机的'“笑了、跳下、捡”白发老人及行人的“走下、走过来、捡”同样也不难看出人们乐于助人的品质。而从姑娘“慌手慌脚地捡苹果”的动作,“皱起眉头”的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反衬出了少先队员和其他人的心灵美。课文结尾处孩子们“嘻笑着”、“唱着歌儿”说明了孩子们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之后愉快的心情,体现了“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二、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阅读,以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确立“那一筐大苹果的旅行过程”这个研读点,让学生主体有充裕的时间去读去练,更好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分段释疑的实践活动中领悟到孩子们和行人助人为乐的品质,体味到文章结尾深刻的含义。

(二)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

(1)大家经常看到许多自然现象,比如雨雾、风雪、雷电……你留心观察过吗?谈谈你的见闻和当时的感受。

(2)观看课文插图,填空导入新课。

天气时间谁谁地点谁干什么

一个的(),()和()在()帮助()姑娘()的事。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句子:那一筐大苹果,经过这小小的旅行,又回到了姑娘的车上。

(2)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三个字来说明苹果旅行的过程。(“倒、捡、回”)看板书简述过程。

(3)指导学习单元“学习提示”研读分段。

4、研读释疑

(1)这筐苹果经过旅行后回到了筐中,体现了捡苹果的人的什么精神?

(2)抓重点句“宁静的马路顿时又热闹起来。”研读第二段。

(研读时重点抓行为描写,突出心灵美。)

5、深化中心

为什么说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

(谁感到突然?谁感到迅速?为什么?你认为这件事奇怪吗?为什么?以使学生明白,这件麻烦事这么快就顺利得到解决,这是姑娘没有料到的,因此她感到“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

6、回读苹果“倒”的原因。

7、抓环境描写,体会美好心灵。

8、交际训练

姑娘感动极了,她多想对孩子们说,对司机说,对老人说,对所有过往的行人说,如果你就是那位姑娘,你会怎么说?(合作完成活动)

篇5:《认知文体学--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介绍

《认知文体学--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介绍

一 《认知文体学--语篇分析中的'语言与认知》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两位学者Semino和Culpeper主编并作序,汇集12位作者在认知语体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而成.其目的是展现认知文体学的研究现状和文体学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 者:刘国辉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刊 名:外语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 36(5)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淘宝评价与天猫评价的可信度对比调查报告分析对比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迅猛增加,网上购物人数也在急速增加.网上购物中买卖双方的信誉成为网购的信用凭证,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网上购物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网上购物的不断增多,信用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本文对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商阿里巴巴旗下两款不同交易模式的交易平台淘宝网、天猫商城的信誉评价制度进行讨论,从买家的角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两种不同交易模式下买家评价行为的对比来分析买家在评价过程中提供的相应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不是其内心真实的反映,旨在为广大买家网购时提供更多的参考。

1 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报告显示:20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8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7%,中国网民数量超过7.3亿人,网购网民数量超过3.62亿人。

当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上购物”已经逐渐取代实体店购物,成为了一种新的购物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接受并爱上了网购,从日常生活的锅碗瓢盆,到家用大宗电器;从鲜花食物,到各类宠物;从实体的书本衣袜,到虚拟的网络充值……你所能想到的,你所不能想到的,似乎现在都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同时,我国网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多方面的良好发展,促使网上购物不断发展。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作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奠基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代名词,旗下的两款不同交易模式的交易平台淘宝网、天猫商城分别执行业之牛耳,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凸现阿里巴巴在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行业领先地位,同时,淘宝网、天猫商城推出的信用评价制度分别成为C2C(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行业通行标准。

2 淘宝网、天猫商城简介

淘宝网:中国最大、最受欢迎的C2C购物网站,阿里巴巴旗下企业,主营业务C2C交易模式,即个人对个人的交易模式,截止年,淘宝店铺数量超过950万家,产品信息累计7.6亿条,注册用户4.2亿人,活跃买家2.31亿人, 2014年与天猫商城合计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18万亿元。

天猫商城:中国最大、最受欢迎的B2C购物网站,与淘宝网同位阿里巴巴旗下企业,主营业务B2C交易模式,即商家对个人的交易模式,截止2014年,天猫商城入住企业超过10万家,注册用户4.2亿人,活跃买家2.31亿人,2014年与淘宝网合计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18万亿元。(买家数与销售总额数因其为同一家母公司,数据共享)

3 淘宝网、天猫商城信用评价机制简介及分析研究

淘宝网信用评价机制由心、钻、皇冠三部分组成,并成等级提升,为诚信交易提供参考,目的主要是为保证买家利益,督促卖家诚信经营。

众所周知,淘宝会员在淘宝网上的买一个订单交易成功后,双方都会对对方的交易情况做一个评价,主要分为好评、中评、差评三种,指标包括商品与描述相符、卖家服务态度、卖家发货速度、物流公司服务四项,淘宝平台会以交易双方的互评情况为依据,根据相应的计算规则,得出卖家、买家的信用报告,并在个人资料中标识,为交易提供参考。

天猫商城评价机制主要包括商品本身的评分和店铺评分两个部分,商品评分一般是基于某种特殊商品的分数等级,是这件商品从上线销售到下架期间所有评论过该件商品的买家的综合评论,店铺评分通过是基于该店铺一段时间内买家对店铺商品和服务的动态综合评价,评分指标为5分制。

上述两个简介引用于百度百科提供的相关词条解释,结合社会上买家对淘宝网、天猫商城的综合评价,从相关词条解释中分析可以看出,淘宝网主要以C2C交易为主,商品质量、价格参差不齐,同一物品不同卖家标注的价格极可能相差数倍,假货、次货充斥其中,所以在淘宝网评价指标中含有商品与描述相符一项,并提供差评手段供买家选择,淘宝平台管理方会根据好评、差评数量予以卖家店铺等级上升和下降处理,为交易提供参考;而天猫商城主要以B2C交易为主,店家出售的商品多有正品保证,同一物品不同店铺标准的价格相差不大,略有差距也是因为店铺的进货渠道和促销手段等造成,而非商品本身质量区别,所以在天猫商城评价体系中,买家不再拥有差评权利,每成交一笔交易,系统会默认好评给天猫商城店铺加一分,买家只能对商品进行最高为5分的动态打分,因此天猫商城店铺没有等级之分,买家只能依据商品及店铺的动态评分来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提供参考。同时,淘宝网卖家多为个人,本小利薄,老板同时兼任店小二的现象非常突出,影响发货、物流响应的因素非常多,所以淘宝网评价体系中非常详尽地设置了另外三条指标,给以买家评价时考量;而天猫商城商品价格较为昂贵,因此评价体系中更注重售后评价,5分制综合评分中的已包含了服务态度、物流、售后等内容,买家在购买商品时只需参考综合评价就行了。

由此不难看出,这两种模式的评价体系有相同点、有不同点,交易模式的差异性导致两种评价体系各有千秋、各有侧重,虽能基本保证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但由于两种评价体系都不完善,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给买卖双方造成很多实质性的困扰。如淘宝网交易中,卖家对好差评的依赖过重,一个差评完全可能导致卖家交易额和利润额锐减,所以买家以恶意差评威胁甚至敲诈卖家的情况时有发生,然后买家的正常差评也可能导致无良卖家无休止的骚扰和威胁,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等,买家的信息对于卖家而言基本是全部公开的,所以淘宝交易中卖家骚扰买家的事件发生率远高于买家恶意差评,这就造成正常淘宝买家为了避免骚扰,即便是遇到货不对版、服务态度恶劣、发货时间严重滞后等情况,也选择息事宁人,违心地给予卖家好评,从而使淘宝网的评价体系失去了它应有的参考价值;而在天猫商城是否同样有这种的现象发生呢?虽然天猫商场店铺没有淘宝卖家一样的好、差评依赖,但是由于其评价体系过于笼统、简单,笔者从身边朋友了解中得知,买家在对购买到的天猫商城货物不太满意时,却发现天猫评价体系中并不含有此项内容,只能违心地给予商品高分评价,评分高低也并不是买家真实意愿的体现。

既然,两种交易模式的评价体系中,买家都有违心评价的出现,那么,买家的评价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呢?哪一种评价体系更具有参考价值呢?重庆买家与其他地区买家谁的评价更可信?笔者决定选取部分淘宝及天猫买家进行问卷调查,以网络问卷(阿里旺旺对话)和现场问卷(街头随机采访)两种方式简单地验证一下。

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研究

4.1 调查目的:了解买家给与的淘宝评价、天猫评价真实度,并对比分析哪一种评价的可信度更高;了解重庆籍买家与其他地区买家的评价可信度,并对比分析谁的可信度更高。

4.2 调查对象:在线网购买家100人,从阿里旺旺在线会员随机抽取;街头网购买家100人,从重庆市渝北区金港国际步行街和回兴轻轨站随机抽取。

4.3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线网购买家用阿里旺旺访谈进行调查,街头网购买家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4.4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0xx年3月

4.5 调查问卷样本:

篇7:淘宝评价与天猫评价的可信度对比调查报告分析对比

调查问卷

亲爱的先生(女士):你好

我是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四年级学生,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您网购方面的相关数据以完成我的论文并参加第30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该调查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大约会耽误您10分钟时间,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您按照您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将对您所有填写资料予以保密,所有数据仅用以研究,仅以统计对比分析的形式出现,因此请您放心填写。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

您的淘宝帐号 您所在的城市 您的年龄

1.您在淘宝网、天猫商城的买家信用等级是 (单选)

A 0―5心 B 1―5钻 C 1―5金冠 D 红冠

2. 您在淘宝网经常购买的商品类目有 (多选) ?您在天猫商城经常购买的商品类目有 (多选) ?

A 虚拟商品 B 数码家电 C 服装 D 鞋包配饰

E 日用百货 F 美食特产 G 美容护发 H 珠宝首饰

3. 您了解淘宝网、天猫商城的评价机制具体内容吗? (单选)

A 只了解淘宝 B 只了解天猫 C 两者都了解 D 两者都不了解

4.在淘宝网、天猫商城上购物完成后,您会认真负责地商品进行评价吗? (单选)

A 在淘宝网购物时会 B 在天猫商城购物时会

C 在两者购物时都会 D 在两者购物时都不会

5. 在淘宝网、天猫商城购物完成后,当您对商品和卖家服务感到满意时,你会主动给与好评或者高分,而不让系统默认好评或高分吗? (单选);当您对商品和卖家服务感到很不满意时,你会主动给与差评或者低分,而不让系统默认好评或高分吗? (单选)

A 在淘宝网购物时会 B 在天猫商城购物时会

C 在两者购物时都会 D 在两者购物时都不会

6. 在淘宝网、天猫商城购物完成后,您在对商品做评价时,是否出现过心里的评价和实际评价不一致的情况? (单选)

A 在淘宝网购物时出现过 B 在天猫商城购物时出现过

C 在两者购物时都出现过 D 在两者购物时都未出现过

7. 在淘宝网、天猫商城购物完成后,您在对商品做评价时,导致心里的评价和实际评价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 (多选)

A 害怕被卖家骚扰或报复 B 好评就返现金或优惠券

C 差评成本过高 D 价格不高就宽容对待

E 其他 (请注明)

8. 在淘宝网、天猫商城购物时,您会参考其他网友的评价信息吗? (单选)

A 在淘宝网购物时会参考 B 在天猫商城购物时会参考

C 在两者购物时都会参考 D 在两者购物时都不会参考

9.您觉得淘宝网、天猫商城提供的网友评价信息谁的参考价值更高? (单选)

A 淘宝网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更高 B 天猫商城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更高

C 两者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都高 D 两者提供的评价参考价值都不高

10.您觉得您在淘宝网、天猫商城上提供的评价信息,哪一个更具有参考价值?

A 您在淘宝网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更高

B 您在天猫商城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更高

C 您在两者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都高

D 您在两者提供的评价参考价值都不高

4.6 调查问卷分析:

4.6.1 收集淘宝帐号及所在城市、年龄等信息,主要是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相关网购买家数据对比分析,提高调查取样对象的代表性和数据真实性。

4.6.2 问题1收集买家信用等级信息,主要是为了提供调查取样对象的代表性和数据真实性,买家信用等级越高,购买次数越多,购买金额越大,网购活跃度越高,提供的数据越真实可靠。

4.6.3 问题2收集买家网购品类信息,主要是为了分析是什么原因决定买家选择淘宝网购物或天猫商城购物。

4.6.4 问题3、4、5主要收集买家对淘宝网、天猫商城评价体系的了解程度,提供评价的态度的认真程度,提高数据的真实性。通过来讲,买家对评价体系的了解程度越深、提供评价的态度越认真,其提供的评价信息越具有参考价值。

4.6.5 问题6、7主要收集买家心理评价和实际评价是否一致,产生不一致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旨在分析买家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6.6 问题8、9、10主要收集买家购物时,对于网友评价信息的参考程度、网友评价信息的可靠程度,旨在对比分析买家在淘宝网、天猫商城提供的评价信息的可靠程度,谁的评价信息更真实?更具有参考价值?

5 调查数据的统计及对比分析

经过3个月的调查,笔者通过阿里旺旺软件访谈在线网购买家113人,取得有效数据100份,数据有效率88%;通过街头问卷形式调查重庆籍买家108人,发放调查问卷108份,回收108份,取得有效数据100份,问卷回收率100%,数据有效率92%。

(1)买家年龄结构为:18―24岁占受访人数的31%,25―30岁占受访人数的34%,31――40岁占受访人数的25%,40岁以上占受访人数的5%。买家信用等级结构为:0―5心占受访人数47%,1―5钻占受访人数的48%,此结构比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相关数据基本相符。

(2)买家在经常购买的商品类目中,选择在淘宝网购买的多为虚拟商品、服装、鞋包配饰、日用百货等价格相对便宜的物品,而数码家电、珠宝首饰、美食特菜、美容百货等商品多选择在正品率更高的天猫商城购买。

(3)大部分买家基本了解淘宝网、天猫商城两种不同的评价机制,并能够在购物完成后,认真负责地对商品进行评价。

(4)所有买家在对淘宝网、天猫商城的商品和卖家服务满意时,几乎都会主动给与好评或者高分,但是在对淘宝网、天猫商城商品和卖家服务极不满意时,有半数的买家并不会主动给与差评或者低分,而选择让系统默认好评或高分,这一类人数在在线网购买家中占47%,在街头网购买家中占35%,值得注意的是,有36%的买家在天猫商城购物后,对商品和卖家服务极为不满意时,会主动给予差评,而在淘宝网购物后,对商品和买家服务极为不满意时,主动给予差评的人数只有9%。

(5)有47%的买家在淘宝网购物时出现过心理评价与实际不一致的情况,17%的买家在天猫商城购物时出现过心理评价和实际不一致的情况,29%的买家在两者购物时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只有7%的买家在两者购物时都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6)导致出现心理评价和实际评价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但几乎每个受访买家都选择了“害怕被卖家骚扰或报复”这一选项,这一现象说明被卖家骚扰和报复的情况经常发生。

(7)在淘宝网、天猫商城购物时,69%的买家会参考其他网友的评价信息,但有52%的买家认为淘宝网、天猫商城提供的网友评价信息参考价值并不高,同时有34%的认为自己在淘宝网、天猫商城上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也不高。

(8)综合在线网购买家100份访谈和街头网购买家100份问卷来看,重庆买家与全国其他地区买家的评价行为基本一致,只是在当对商品和服务感到极为不满意时,重庆买家主动给予差评的几率比全国其他地区买家更高,同时部分重庆买家认为自己提供的评价信息参考价值高,究其原因可能与重庆人性格豪爽、胆大有关。

(9)从所有题目答题情况来综合分析,淘宝网评价与天猫商城评价信息的可信度都不高,天猫商城上的评价信息可信度略高于淘宝网,且多数受访买家表示在天猫商城给予低分评价心理压力不大,而在淘宝购物时,给予差评的成本相对过高,且容易受到卖家的骚扰或报复。

[淘宝评价与天猫评价的可信度对比调查报告分析对比]

篇8:云顶亮温在一次区域性暴雨中的分析与应用

云顶亮温在一次区域性暴雨中的分析与应用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NCEP(1°×1°)再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的云顶亮温(tBB)(0.1°×0.1°)资料,综合分析7月4-5日发生在陕西中南部的区域暴雨天气.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副热带高压东退的过程中,巴湖冷涡分裂南下的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空气在陕西中南部上空交汇,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700 hPa低涡切变、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产生这次暴雨的云团具有MCC特征,强降水区域与tBB低值中心对应较好.单站tBB值与降水强度对应较好,tBB低值出现时段与强降雨时段基本吻合.对流层中低层正涡度与高层负涡度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散度场垂直分布有利于中低层高温高湿的气流被抽吸到高层,增加局地对流不稳定性,有利于MCC的发生发展.MCC发生在假相当位温θse水平梯度大、上冷下暖的对流不稳定区域.

作 者:赵强 程路 ZHAO Qiang CHENG Lu  作者单位:商洛市气象局,陕西商洛,726000 刊 名:陕西气象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P458.121 关键词:区域性暴雨   云顶亮温   MCC   对流不稳定  

篇9:观众认知与电影的叙事意义构建的方式分析论文

观众认知与电影的叙事意义构建的方式分析论文

[摘 要]本文对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做简要述评。从观众认知的角度出发,波德维尔借鉴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情节划分,将电影叙事视为一个由影片情节系统、风格系统互动引导下,观众能动地基于自身认知图模来感知、认知并完成故事建构的过程。该电影叙事理论未将电影叙事视为话语类比,在与经典叙事学理论对话的同时也与传统语言交流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作为其所构建的电影诗学组成部分之一,该叙事理论将研究方向定位于观众认知与情节风格研究层面。

[关键词]观众认知;电影叙事;故事/情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典叙事学研究开始朝着多元方向发展。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从观众认知出发,结合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情节的划分,从过程与建构的角度将电影叙事予以重新理解,突出了观众的接受与意义构建,对电影叙事层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电影叙事:基于观众认知与情节风格系统作用的推论建构过程

波德维尔的理论将观众的能动构建故事提到了电影叙事的一个显要位置,把电影叙事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陈述。他认为传统的叙事理论让观众以更复杂的方式思考电影,但实际上电影与口语活动缺少“最基本的对应”,于是转向采取从观众的活动出发来发展叙事理论,并认为观众会依照理解规则来进行影片中建构故事的相关活动。影片所起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模式来提示、引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是主动的。因此,在其电影叙事系统中有两个核心部分:一是观众认知对故事的建构;二是文本的模式对观众认知的提示与引发。

在观众的感知与认知方面,波德维尔首先从探讨心理活动的构成理论(Constructivist theory)寻找到支撑。在该理论中,感知与认知关系关系紧密,感知成为一种主动的假设—试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图模(schemata)主导主体作出假设、进行推论,它在理解故事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构成理论认为观众观看影片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控制着感知能力、先前的知识经验以及影片本身的内容与结构。从感知能力看,依靠人类视觉系统生理特点决定了电影的幻觉媒体特征,观影中视觉系统自下而上(如颜色的感知)和自上而下(如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的过程影响观众的感知;其次,我们理解电影所凭借的图模来自于日常生活和其他艺术作品;而影片本身的内容与结构的作用是鼓励观众进行建构故事,完成叙事过程。在阐释了观众是能动的思考以后,波德维尔转向理解叙事的研究,通过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所探讨的人类理解和回忆故事方式的探讨,他认为:“对于当代西方文化受教育的读者而言,理解和回忆叙事最主要的目标,是由材料内容中创造有意义的故事。”①观众在观看影片时,集中精力并且积极运用来自环境和过去经验的图模来构建故事。认知过程中意义的寻找使观众利用图模和提示来制造假定、对故事进行推论,并对先前的接下来的时间拟定、测试假设。这个过程取决于叙事本身、观众的感知两方面。总之,在观看叙事电影过程中,观众是有准备的:他们以建构影片的故事作为自己观影目标。

波德维尔的理论将叙述视为形式活动。形式系统对观众对故事的建构既有提示也有限制作用。波德维尔将影片分为情节风格两个系统和剩余物质所组成的结构。在该理论中,叙事研究的故事(fabula)指的是将行动具体化为一连串发生在一段时间、一定空间及有着时序与因果联系的事件。情节(syuzhet)是故事在影片中实际的安排和呈现。风格则是指影片对电影手法有系统的运用,代表整套的媒介要素。对其电影叙事理论叙述概念中“故事”“情节”“风格”的阐释明显受到形式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波德维尔这样言道:“俄国形式主义者对叙事理论贡献甚大,这主要是由于对故事(包含在顺时序—因果—空间关系中的事件)与情节(叙事体实际表现这些事件的方式)所作的区分。”②而这一部分的概念的借鉴成为其叙事理论构建的一个基石。他从与形式主义者的论述中找到共同点,“泰尼亚诺夫表示,情节是‘故事的动态形式,由所有材料的联结互动构成(包括由动作连结的故事)——风格的连结、故事的连结等’。这段话虽然隐讳难解,却暗示着情节包括了‘故事连结’(story linkage)和风格,就这些方面来看,泰尼亚诺夫的观念和我具有结构的一致:我和其他人成为‘情节’的,他称为‘故事连结’,而他称为‘情节’,我则称为叙述”③。通过故事/情节的划分,其叙事理论从传统叙事理论里故事/话语的划分中独立出来,同时也有着跨媒介的特性,在这种划分中故事成了一种积极建构的结果,而非被陈述的“讲”出物。通过故事/情节的划分,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避开了作为负责机制的叙述者叙述的问题,而从观众认知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叙事。同时,波德维尔主张情节会依据特定的原则组合故事情境与事件。情节和故事的关联基于叙述逻辑、时间、空间三原则。情节和风格系统互相作用,影响观众进行故事建构。基于此,波德维尔对叙事的界定成为影片情节和风格互动的一个过程,该过程不断提示观众并引导其进行故事的建构。

争议与评价

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对经典叙事中故事/话语理论产生一定冲击。焦点之一集中于关于叙述者(机制)的争论。基于从简原则,他认为在自己的电影叙事理论中叙述者并非理论基础,因此无须设置这个多余的机制。对此他言道:“无论如何,我认为了解叙述的最佳方式,是将它当作为了建构故事而形成的一套提示系统。它预设了信息的接受者,而非发送者,此法让叙述过程多少可以完全模仿传播的情境。”④对“叙述者”的否定激起了诸多经典叙事学家的论争。其中也包括处于经典与后经典交界的叙事修辞理论家西摩;查特曼。然而直到在2008年写作的《电影诗学》,波德维尔再度探讨“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其他剩余问题”,重提自己叙事理论原则并坚持原有观点。波德维尔认为给电影以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做法是“要沉溺于一种神人同形的虚构之中”,而叙述则与隐含作者正是来自经典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波德维尔看来,叙述者无论在文学中所居地位如何,在引入电影叙事时“没有必要误导性地人格化了一部电影的叙事动力”。他反对概念的抽象和累积,认为如无必要,实不应创造新概念,而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概念对描述和解释电影叙事时并无助益。其次,他认为电影文本中出现的显在或潜在叙述者多带来的“声音”其作用是在于引导观众进入观影过程之中,而且电影人格化的叙述往往淹没于整个电影叙事过程,是电影制作者对这个电影叙事过程进行创造。电影制作者创造出一个提示系统,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构建故事。波德维尔认同的叙事不是语言交流模式,而是认同玛丽-劳拉;瑞恩的立场:“叙事是一种独立于媒介的现象,尽管没有媒介比语言更适合创造明确的叙事逻辑结构,还是有可能在其非语言的表现形式中研究叙事,而不需应用言语叙述的交流模型。”⑤波德维尔认为不应当去搜寻一种电影的“语言”,而是要为了引出能导致理解的各种认知活动而对电影进行组织的方法。简言之,电影不是被“解码”,而是被“构建”的。

波德维尔电影叙事理论有着认知主义的`理论背景,同时与其于诺耶;卡罗尔所主张的中间层面研究一脉相承。对于认知主义,波德维尔和卡罗尔倾向将其视为一种立场,而非一个理论。该立场试图通过诉诸心智再现的过程、自然化的过程和理性的动力,以理解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认知主义倾向灵活的思考构建,因而往往同其他理论结合。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就是认知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而这也影响着其电影诗学的构建。虽然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认知主义者都对观众能动地通过文本了解事实和叙事意义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从观众认知出发与建构使得认知主义的电影叙事理论往往避开传统的电影“隐喻”为其他事物的做法。认知主义者拒绝电影的语言类比,也不能接受传统叙事理论中观众被动的位置,对此,波德维尔就认为电影并“没有‘安置’任何人,而是引领观众完成诸多‘运作’”。对电影理论的隐喻做法的批判,罗伯特;斯坦姆认为认知主义者有失偏颇,似有些极端,如麦茨强调电影和语言的非类比与类比,有些问题麦茨在一开始即已经考虑,而其“从不把类比等同于身份”,对此他批评道“隐喻(例如‘电影语言’)已经给了我们它所能给的,而我们应该继续前进或改变方向,是一回事;说它(隐喻)完全‘错误’,那又是非常不同的一回事”⑥。此外,认知主义者对心理分析的作用不完全否定,但仅将其作用局限于情感和非理性的层面。认知取向使认知主义者们专注于可以处理的问题之上,而将一些诸如种族、性别、意识形态、文化环境等问题不纳入考虑范围,但观众进入影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查询、了解与测试假设”,在反对知识宏大与膨胀的同时,“有时也冒着化约论风险,认为电影经验‘只不过是’生理反应和认知过程而已”⑦。其实,电影语言学和认知理论都有着科学化和标准精确的追求,由此也往往虚弱于对文化、种族、阶级等的分析,其理论的不同在于电影语言学主要诉诸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而认知主义则主要诉诸认知心理学和布拉格学派美学,都有其自身的偏安之处。

波德维尔叙事理论是其所建立电影诗学的一个部分。在其诗学程式下,艺术形式被看成作用于材料的一种组织原则。从观众认知到材料组织,他的研究从自下而上的中间层面对电影叙事过程进行了研究。强调观众建构对电影叙事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叙事理论基于文本自足的看法,但由于其研究范围的限制,又不能穷尽对观众观影情境以及对电影叙事的理解。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和波德维尔基于认知的电影叙事理论有着明显冲突,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不同模式建构之间概念的对抗与对话。经典的叙事理论是基于文本自足的论证与分析,而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则是从电影的观众认知与意义构建来思考的,故而会在某些焦点问题上产生分歧。双方对文本和对观众认知的强调无可厚非,但不应成为叙事理论构建研究中的沟壑。其实,不论在时间空间的论述以及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上,分歧之外两者也有着共同或相近的论述。

注释:

①③④ [美]大卫;波德维尔著:《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事活动》,李显立等译,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第147页,第144页。

②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3期。

⑤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

⑥⑦ [美]Robert Stam:《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远流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页,第331页。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观《七宗罪》有感

初中八年级语文写作《学习仿写》教学设计

揭秘往年高考作文预测作文题目

什么才是适合中考作文分析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命题指导

如何提升中考作文价值之写作内容

《在桥边》教案

散文文学评论范文赏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精选9篇)】相关文章:

100字读后感精选2022-04-30

文学评论范文2022-05-04

新生的优秀作文2023-01-29

命题作文“零距离”导写2024-01-16

《住在楼上的猫》读后感2023-09-04

高二作文辅导2022-09-09

《会唱歌的岛屿》读后感2023-04-08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的论文2022-04-30

命题作文“格”导写及佳作点评2022-08-17

《老人与海》教学实录参考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