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建议书(共11篇)由网友“alice”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农业项目建议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农业项目建议书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2.1 项目符合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产业政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社区支持农业(CSA)项目正是体现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符合国家的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
3.2.2 项目有成熟的“自然农法”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持
目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技术已逐步走向成熟,加之该项目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葫芦岛市绿德高效生态农业开发中心合作,并取得他们在“自然农法”生态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方面的支持,技术上有保障。
3.2.3 项目有国内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验可以借鉴
国内民间组织从开始推动城乡互助的社区支持农业(CSA),这其中包括香港社区伙伴(PCD)、成都河流研究会、云南昆明绿耕城乡合作促进中心、沃土工坊等,一些小型的倡导城乡互助的形式在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发端。 中国人民大学----海淀区政府产学研基地项目“小毛驴市民农园”则是比较完整的将CSA中直销、预付费用、风险共担以及会员制、箱式计划、实习生项目纳入到农场运作中的开始。由此引发了中国各地CSA型农场及契约式消费者与农户直接联合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CSA型农场有将近200多家。他们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3.2.4 项目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生活的需求
近十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我国的中产阶层已发展到近3亿。他们的收入处于社会中上水平,一般拥有优厚的薪金,富有个人财产,较高的'个人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内容。他们对食品安全有着较强烈的需求。他们有也闲暇时间去追求高品质的观光、休闲生活。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市在中原地区消费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对于生态农产品和休闲、观光有一定的需求。
3.2.5 项目主办单位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近些年来,新乡市环境保护协会和会长田桂荣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贡献,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取得了政府部门和广大民间组织的一致支持。这次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的环保工作由单纯的环保宣传到介入农业污染治理生产实践的转型,借助她的品牌效应,一定会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
4 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路线
4.1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过去单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二维农业模式调整为种植业、养殖业和菌草业(白色农业)的三维农业模式,通过养殖业消化粮食和秸杆,以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菌草产业消化种植业、养殖业的废弃物,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增加产值,减少农村的面源污染,使农村环境得到确实的保护。
4.2 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把过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改变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本项目通过种植鲜食玉米和高蛋白牧草来促进肉牛养殖业。
4.3 通过农业生态链结构的调整,把种植业大量用化肥 农药,养殖业大量用抗菌素、激素的化学农业生产模式改变为大量使用有机肥和生态饲料的自然农法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解决农村和农产品的污染问题,使农产品得到更安全、更健康的保障。
5 园区规划
5.1 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5.1.1 指导思想
倡导并实践“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绿色消费、促进城乡互助”的理念,借鉴国内外社区支持农业(CSA)经验,遵循“三低三高”(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高起步,高产出,高品味)的原则。建设以系统工程、生态循环理论为指导,以低本高效生态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生产、科研、营销、加工、信息、培训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农庄。并以生态农业项目为基础,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吸纳游客能力并具有中原地区观光、休闲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5.1.2 规划原则
5.1.2.1 坚持“科学规划、分区建设、一边开发、一边开放、长短结合、早收效益”的原则,制订“田园生态农庄社区支持农业(CSA)规划”,以短期能见效益的项目来养活长期项目,使园区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1.2.2 坚持系统工程及生态循环原理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可持续能源等多种资源,实现以食物链相连结的人工生态系统。
5.1.2.3 坚持统一规划、自主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原则,自主掌握生态生产的核心区,并通过招商引资把自己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生态食用菌、生态肉牛、生态猪、生态鸡和观光、休闲项目对外承包。
5.1.2.4 坚持生产上抓高新技术与营销上抓高端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应用生态技术,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通过高端配送,打入高档超市、酒店和社区,以实现生态产品的高附加值。
5.1.2.5 坚持生态农业生产项目与生态观光、休闲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同步规划,分期实施。
5.1.2.6 坚持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区农户致富,即“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原则,建立“新乡市田园生态农庄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致富。
5.1.2.7坚持生态农业生产项目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发展以玉米皮为原料的草编和以柳条为原料的柳编工艺品。
5.1.2.8 坚持生态农业生产项目开发与生态技术培训项目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要在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建立新乡市生态农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5.1.2.9 坚持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新乡市大学生创业实习见习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研究所,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5.1.2.10 坚持取得国家及各级政府的立项支持与艰苦创业、回报社会相结合的原则,为创办“社会公益企业”打下基础。
5.2 园路规划
依照生态农庄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农庄的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以及生态农业生产操作上的方便,设置两条干路和多条人行小路。
5.3 节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农庄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设置喷灌、滴灌和渗灌等节水灌溉系统。同时要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水需要。规划中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排水系统,不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5.4 园区绿化设计
园内的绿化规划,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树木方式和多年生花卉、草坪。主要干道路边以桃树为主,堤坝及低洼地以柳树为主,餐厅及科普馆周边观赏花卉以牡丹花为主,池塘以荷花为主。
5.5 园区的功能区规划
田园生态农庄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原生态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初步考虑设置生态农业生产功能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功能区和环保、科普教育功能区。
5.5.1 生态农业生产功能区
田园生态农庄生态生产功能区是规划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农庄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农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生产功能区里主要分种植业(生产者)、养殖业(消费者)和菌草业(白色产业即分解者)等三个小功能区。通过三个小功能区里边废弃物持续、反复的循环利用,向人们展示生态农业完整的循环链条,既体现出生态生产的功能,又具有观光和体验的功能。
5.5.2 休闲、观光功能区
休闲、观光功能区主要包括:生态生产体验区其中有生态生产区,体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生产过程;大棚蔬菜、水果,劳动份额和配送份额区;采摘区,有蔬菜、水果;垂钓区,有鱼塘及配套设施;休闲区,有生态建筑小木屋等;娱乐区,攀岩、摸鱼、手工DIY等娱乐设施;生态餐饮区,有生态餐厅和烧烤区。
5.5.3 环保、科普教育功能区
环保、科普教育功能区将遵循知识性、科技性、趣味性原则,如通过在生态农庄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未来农业大世界”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发展历史、农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前景。还要在这个功能区建立“生态农业培训中心”,向广大农民传播生态农业技术。要把田园生态农庄办成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办成“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办成“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另一方面也为各种农业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提供场所。
6 投资评估
投资:共229万元
6.1 100亩土地租金: 100亩×800元×=80万元
6.2 种植:26万元
6.2.1生态冬小表 60亩×500元/亩=3万元 (3万)6.2.2生态鲜食玉米 复种60亩×500元/亩=3万元 (7.20万)
6.2.3裸地生态蔬菜 8亩×1600元/亩=1.28万元 (16万)
6.2.4保护地生态蔬菜 6亩棚×30000元/亩=18元 (16万)
6.2.6生态桃园 6亩×400元/亩=0.24万元
6.2.7生态葡萄园 6亩×400元/亩=0.24万元
6.2.8生态桑园 4亩×600元/亩=0.24万元
6.3. 养殖业 :44.72万元
6.3.1生态肉食牛 100头×2800元/头=28万元 ( 30万)
6.3.2生态鸡 1000只(发酵床)×35元=3.5元 ( 20万)
6.3.3生态猪 100头(发酵床)×1100元=11万元 ( 26万)
6.3.4生态鱼 22亩×250公斤×2.4元=1.32万元( 12万)
6.3.5生态蚯蚓 3亩×3000元/亩=0.9万元
6.4 菌草产业 (白色产业)
6.4.1 生态食用菌 2个大棚×14000元=2.8 万元 ( 5万)
6.4.2 堆肥(微生物营养液) 0.2万元
6.4.3 发酵饲料 0.3万元
6.4.4 发酵床 6000元×2=1.2万元
6.4.5 沼气 2.8万元
6.5 排灌设备 6 万元
6.6 养鱼池、垂钓场 6万元 ( 2万)
6.7 生态餐厅 6万元 ( 3万)
6.8 生活、办公、仓库用房 10万元
6.9 环境教育、技术培训区 10万元
6.10 修路、节能路灯 4万元
6.11 休闲娱乐广场、停车场 3万元
6.12 劳务费、管理费 16万元
6.13 不可预见费 10万元
注:括号中为该项目产值
7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
本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46万元/年,净利润48万元/年,投资回收期5 年(含建设期)。
本项目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对于减轻农村面源污染,促进农村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项目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通过社区支持农业(CSA),城乡互助的模式,使农民稳定的增加收入,使市民能够获得价格较稳定、安全的生态农产品并得到与农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平台,是抑制通货膨胀和维持社会稳定的优化的组织形式。
篇2:农业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__镇观光农业项目
2、项目实施单位:__镇人民政府
3、项目主管单位:__区农业委员会
4、技术依托单位:__区农业委员会
5、项目建设性质:观光农业
6、项目建设地点:__镇
7、项目建设期限:2年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__镇属__市__区,地处大别山东北麓余脉,位于__区最南端,与__、__县交界,北与__区__镇接壤、东南与__县__镇、__镇交界,西南与__县__镇相邻,总面积__平方公里,八山半水一分半田,镇建成区__平方公里。全镇辖__个村,__个街道,常住人口__万人,其中镇区人口__万人。
国道__线、省道__穿镇而过,向西约__公里连接__高速公路。__镇资源禀赋良好,历史遗存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四、市场分析
项目区位于__区__镇__村、__村、__村和__村,
这里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是国家4A景区__旅游线路观光和红色旅游采摘的黄金地段,适宜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科研、引种、示范推广和品牌创立的理想场所。生态观光园紧邻__国道,与周边县市1小时路段,依托__旅游区,适宜大力发展草莓、葡萄、茶叶和油茶等农作物的种植和观光采摘。因此,各类产品销售渠道多,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是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五、项目投资概算、资金来源和建设内容模 项目总投资约3279.5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779.5万元,申请财政资金_00万元。
1、新建古镇草莓大棚生态观光采摘园,位于__村境内,占地300亩,建设标准化框架大棚,投资约49.2万元。
2、新建民乐葡萄生态观光采摘园,位于__村境内,占地500亩,建设标准化框架大棚,投资约30.3万元。
3、新建__茶厂,位于__村境内,建设标准化茶厂500平方米,培育观光茶园1.3万亩,投资约_0万元。
4、新建油茶生态观光园,位于__村境内,占地10000余亩,综合开发万亩油茶基地,配以特色度假农庄、休闲垂钓中心等服务产业,投资约3050万元。
六、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验收投产
1、项目建设时间为20_年5月至年底。
2、项目验收投产为2月。
七、综合效益分析
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八、项目建设的意义
1、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
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2、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型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3、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城市
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篇3:农业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江西__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茶园
2、承办单位概况:
(1)全湖镇苏区村位于全湖镇西部,与塘城村、全丰村接壤,版图面积13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小组, 1800多常住人口,山林面积9.2万亩。
(2) 全湖镇全丰村位于全湖镇中部,与苏区村、黄沙塅村、经帮村接壤,版图面积14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3100多常驻人口,山林面积10万亩。
3、拟建地点:全湖镇苏区村及全丰村。
4、建设内容与规模:
(1)、整地2600亩;(2)、栽植茶叶650万株。
5、建设期限:3年。
6、投资概算:总投资1080万元。其中:
(1)征地、整地费用640万元;
(2)栽植、抚育、工资费用210万元;
(3)苗木、施肥、相关设备等费用210万元
(3)各种税费合计20万元。
7、效益分析:
(1)成本:第一年征地、整地、栽植、抚育、工资、苗木、施肥及相关设备费用在740万元左右;第二年抚育、施肥、栽植、工资及征地整地费用为250万元元左右;第三年抚育、施肥、征地、征地、购置相关设备费用在90万元左右。三年合计大约成本为1080万元。
(2)收益:茶叶第三年盛产后每亩可收新茶300斤,每斤茶叶价格在60元左右,每亩收益在18000元,即收益为18000元_2600亩=4680多万元。
(3)比较分析:盛产后只需一年即可收回成本,茶叶园生命周期在40年以上,即可获取总收益为1.8万元/年·亩_2600亩_40年-1080万元成本=18亿元
8、资金来源
(1)自筹资金600万元;
(2)创业无息贷款20万元;
(3)商业贷款200万元;
(4)奖补资金20万元;
(5)资金缺口240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群众致富增收的需要;
(2)发展生态林业的需要;
(3)建设生态修水的需要
2、建设条件分析:当地群众积极支持,政府大力扶,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另外土壤适宜,气温与海拔高度都较适合栽植绿色生态茶叶。
三、建设规模
1、1000亩生态茶园;
2、栽植茶叶80万株;
3、品种为西湖龙井、宁红茶等;
4、建旅游休闲设施10000㎡。
四、工程方案
1、茶叶苗必须是2-3年生;
2、修建配套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3、实施立体种养,发展循环经济。在茶园套种蔬菜及药材,养殖少量家禽,利用家禽排泄物做肥料;
4、实施滴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5、发展绿色旅游项目,集观光、休闲于一体。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生态茶园所属公司每年收入4680万元,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群众350人就业,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属返乡创业项目,对当地有志人士取到了示范
和引领作用,能促进更多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三)生态效益
消灭了荒山,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强了林业发展后劲,再造了一个山川秀美的新全丰。
六、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体系
项目所在乡镇全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的实施工作,特成立了生态茶园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全湖镇政府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环保、农业、林业、农技等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组长。
2、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主要由县茶科所的技术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必要时可与省市有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对接,进行对口支援。
七、结论
该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实施该项目能有效促进林农增收群众致富,能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农业项目建议书范文5篇
篇4: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模板
建设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
一、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标准与内容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要求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以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要求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并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标准规定:
①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
②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
③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
④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中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绿色食品的标志为绿色正圆形图案,上方为太阳,下方为叶片与蓓蕾,标志的寓意为保护。
在我国发展绿色食品有3个预期目的:一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探索和推广新的可持续食物生产方式,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准提高的基础上对高质量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密切农业与食品制造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食品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新的机会和途径。
二、绿色食品对人体的好处
绿色食品具有农药残留少、安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营养均衡全面等特点。
常吃绿色食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1、绿色食品对于我们的视力有很好的缓解疲劳作用,可以舒缓我们易怒、焦虑的紧张情绪,另外,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也比较适合多吃一些绿色食品。
比如在新鲜的绿色的水果和蔬菜里面就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可以增强人们的免疫系统功能。
2、多吃绿色食物,有利于肝脏造血,帮助细胞再生,预防细胞老化,同时,还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如果能够坚持吃绿色食物,则有利于维护肝功能。
绿色食物有助于取出肺中的废弃物,清洁肠胃,能为吸烟者的肺细胞提供氧气和养分。
3、绿色食物我们时常见到,如所喝的绿茶,所吃的青菜。
新鲜的绿色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缓解疲劳,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中医认为,绿色食物和肝脏的健康相对应。
4、绿色食品能够,有利于人类的视力,缓解压力,增强自身免疫力。
另外,绝大多数绿色食品,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因此他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相当重要。
5、绿色食品能够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减少得病可能。
三、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城乡各种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有机物高温高压水解生产出来的纯生态高效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总养分高、有机质含量高、无病虫害虫卵的优点,是改良土壤、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必用肥料。
方案计划在当地政府领导、协调下,通过土地入股或租用方式取得“LJ”五化垃圾处理厂周边的农用耕地3000至5000亩,其经营权限30年(与垃圾处理厂经营权同期),建设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基地项目,按每亩地投资1万元进行基础配套,对水源、周边环境进行优化,以达到生态农业技术规范要求,并向有机农业技术规范要求靠拢。
园区设有养殖基地、种植基地,严禁使用化肥、农药,彻底恢复传统农、牧业,按生态农业标准管理运行,所产食品全面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认证,销售进入各大超市、高档宾馆、饭店;同时利用网络电商销售,在网上建立专营渠道,进入青年白领的消费范畴,让当地人民吃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的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
冬天利用垃圾处理厂多余的热能供应暖棚,确保四季常青,常年有新鲜蔬菜、水果供应。
尽最大限度吸收耕地所有者及周边农民为员工,带领他们致富奔小康,以免舍家离子外出打工,为当地和谐社会、为经济做贡献。
四、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园建设的意义
1,可自己消化利用生产的纯生态有机肥,一个垃圾处理厂按日处理200吨计算可生产近50吨纯生态有机肥,年产1.8万吨,如果进入市场销售一是要开发市场消耗人力财力,二是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认可,这种生态有机肥,肥份高,无病菌杂质,可农民没有应用经历,会很慢才能打开市场。
而如果自己建立生态农业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园,自己开发3000亩地,按每亩6吨施用,一是不愁利用,二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探索和推广新的可持续食物生产方式,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准提高的基础上对高质量食物日益增长的需求;三是密切农业与食品制造业、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食品企业经济效益创造新的机会和途径。
2,可安排1200多人就业,按一年二季,春、夏为日光农业,秋、冬为暖棚精细种植业,用垃圾处理厂多余的热能为暖棚供热,每3亩地用一个常年人工算需要1000人,再加上加工业,销售、后勤及管理人员共需1200人左右,按每人每年收入6万元算共提供7200万元居民收入,此居民收入再带动当地餐饮业、商业、房地产业发展,形成撒一粒种子长出一片森林的效果,其最后循环经济不会低于1.5亿元。
3,可为当地政府贡献GDP及税收,生态农业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园坚持精品路线,严禁使用化肥、农药,施用纯生态有机肥,暖棚农业以生产高附加值的四季蔬菜、水果为主,日光农业重点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作物种植、养殖,面向各地高档消费群体定位产品,亩均年产出不能低于4万元,按3000亩地计算可贡献GDP1.2个亿,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字[1995]52号)按13%征缴增值税,因为抵扣很少,此税款可大部分抵消垃圾处理费。
4,可为当产业升级提供新平台,生态农业及绿色食品行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它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包含种植、养殖、加工、包装等全套产业链,基地完全可以在种植、养殖的基础上发展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同时增加包装、印刷行业需求,还可以发展休闲度假产业,观光、采摘项目,在当地形成一业带百业的书面。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有4个显著特征:一是强调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价值的良性循环,追求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二是重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三是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四是注重结合我国国情。
而这最重要一环是纯生态有机肥,没有有机肥不可能打造出生态农业,只有先抓住了有机肥这个龙头建设有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再向下游延伸产业。
5,抑制土壤退化,加强土壤改良和配合修复保护好祖国的青山绿水,由于长期的开发必然会造成水土流失类型的土壤退化,同时现代化学农业依赖化肥、农药必然会造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较低,水田土壤大多在1%~3%,而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水田还低,此外,其它形式的土壤退化问题也十分严重如酸化沙化;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上升,地下水污染不断加剧,因此国务院于 5月28日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
这一计划的发布可以说是土壤修复及改良产业的里程碑事件。
采用上海季明LJ”五化综合处理垃圾工艺从根本上为土壤改良提供了得力工具,纯生态有机肥完全取代化肥,
恢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通过三至五年的`施用把已经失去地力板结的土地恢复为富饶的黑土地,使农产品的营养、口感及产量有大的提高,通过逐步扩大产业园轮换使用耕地使土地得到改良。
五、方案结论
“LJ”五化垃圾处理厂与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互为支持,垃圾处理产生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时生产出优质的纯生态有机肥;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需要纯生态有机肥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能带动经济发展,产生GDP和税收,补助垃圾项目的财政支出;两个项目相辅相承,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良性互动,在治理好环境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基础是立项建设垃圾处理厂后的应配套首选项目。
写好生态农业项目建议书的五个关键因素
一、以县为单位加大经济规模
从规模来说,生态农业建设可以是以户、村、乡和县为发展单位。
县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和经济的自主权,从行政的角度,它有权运用政策等措施,借着调动自己拥有的财力和资源,发挥对生态经济系统的调控能力,达到经济规模和危机分担等功能。
从规划的角度,县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特点的自然群体,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能就农民的需要,设计优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也能定出合理的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统筹农村的劳动人口。
从生态的观点出发,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其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稳定的功能和效益。
所以,以县为单位加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民接受程度
生态农业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本身设计的优劣外,农民的接受程度亦是关键所在。
长久以来,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内解决温饱和改善生活。
因此,农民是否愿意接受生态农业建设,往往是从短期的经济效益出发,看看能否即时为他们增加收入。
中国农民并不容易改变他们既有的观念和生产方式。
技术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退化等问题。
因此,教育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
藉着教育,令农民放弃短视的眼光,让他们懂得运用一些合乎生态环境的耕作方式,以使长期效益得以确保。
建立示范区是一有效的方法。
通过示范区可以使农民直接看到新系统对提高生产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潜力。
此外,政府增加投入的资源或补贴,也有助农民支持一些具长期效益的项目。
当这些项目成熟的时候,长期效益出来了,农民定会大力支持这些项目并贯彻下去。
三、农民对市场的把握
改革开放后,中国由全面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市场经济的好处是能让农民自由地生产具有市场价值的产物,从而有效地增加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然而,产品能否在市场上立足,取决于生产者对市场的了解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中国大部分的农产品都缺乏市场竞争力。
因为生产技术落后,难以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品质检定又没有保证,没法建立自己的品牌;自然难以为农民赚取可观的利益。
其实,产物的质和量可借着科研和品种改良等方法而提升,但在这方面中国的投入一直很少,以致产物的质和量均难以突破。
每年中国投入农业的科研少于国民总产值的 0.5%,而其他先进国家可达 5% 或以上。
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建立品牌可以说是高产值农业的两大支柱,中国在这两方面宜多努力。
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因为生态农业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达到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也必需共同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
从经济上来说,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种社会投资,它的长期总回报必须大于总成本。
没有足够的长期回报,便是亏本的生意,是没有持续性的。
投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有效控制成本和赚取回报,其窍门是要精确计算和预计建设的成本与回报。
五、解决资金的途径
资金短缺是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另一大困难。
现今,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然处于建设的初期,财政未能独立,只有提交资金申请报告来申请国家补贴。
可是,国家现时的整体经济实力仍弱,补贴有限,以致很多生态农业建设未能全面地展开,部分项目迟迟未能付于实行。
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生态农业建设一天未能独立运作,国家便要不断给予补贴。
无可否认,单靠国家补贴来完成生态农业建设似乎是不可能,而长期的补贴为国家构成负累,也不是件好事。
解决的方法不外有二:节流和开源。
有关资金的开源节流问题,外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供借鉴参考。
篇5:农业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概 况
1.1项目概况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欧亚两洲陆路贸易往来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武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道312线改建工程完工,达到了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自筹建设了武威至武南宽幅公路;武民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西陇海线武威段建设工程业已开工建设,以上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武威的交通状况。
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路网林带和相应设施配套的公路交通网络。
近年来,武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农业设施和沙漠探险为内容,以东南西北中五条旅游线路为主的旅游格局。
为不断适应现代旅游者的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加快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把我市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沙漠探险旅游定为我市特色旅游产业,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由凉州区具体负责实施。
凉州区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和沙漠探险作为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规划建立一个以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为主线,历史文化风景区、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奇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
这里既有迷人的西部戈壁和田园风情、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也有以反映历代诗人有关《凉州词》内容的葡萄长廊和葡萄酒文化。
尤其主要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和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也坐落于此。
在这里,不但可以观赏戈壁风光的雄浑与壮美,感受沙漠绿洲的旖旎与灵美,追寻古代文明的遗踪与旧梦,领略戍边将士的豪迈与风流,还可以品尝葡萄美酒的醇厚与清爽,亲近西部农村的泥土与乡俗,体验沙漠探险的惊险与刺激。
国家、省、市先后投资对这里进行开发建设,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已初具规模。
但是,由于这里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条件很差,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景区发展。
为此,整修现有道路,提高道路等级,缩短旅游交通时间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经过认真调查,建议对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进行改造扩建。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的号召,设立了旅游国债基金,在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别对生态旅游、西部旅游和扶贫旅游重点扶持,争取和利用好国债资金来开发建设武威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2.2旅游路网改造扩建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旅游给人们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大。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路网改造扩建会促进区域内旅游业和其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3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的改造扩建,旨在建立快捷、便利的高标准旅游公路,以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拉近景区(点)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
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增大旅游者的选择性,刺激旅游消费的目的。
1.2.4旅游路网改造扩建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公路的建成,将带动沿线乡镇经济的发展,加之,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小康住宅、灯箱广告等风景线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流动”的旅游景观,从侧面丰富了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内涵。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现有的路网设施为区内旅游公路改造扩建提供了基础条件,项目实施后,可逐步改造旅游道路等级,提高交通便利,扩大旅游客源。
1.3.2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实地调研、规划,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管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
1.3.3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景区(点)建设初具规模,许多旅游景区(点)在本省已家喻户晓,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率,旅游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外甚至国外打响旅游区的品牌。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现状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涉及旅游点23处,沿途道路主要有312国道、凉古公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8条,公路总里程近150公里,其中:凉古公路(凉州至古浪)前5公里凉州至清水三级公路已于8月建成,清水至长城段38公里已立项待建;白塔寺至312国道2.5公里道路正在建设,7月底可完工;黄羊至王景寨5公里道路为土路;长城乡通往邓马营湖前4公里为沙砾路,其余为土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均为无等级公路,以上道路路况较差,且年久失修。
2.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2.2.1通往黄羊河农场、十八里葡萄长廊的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为二级公路;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公路两侧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
。
2.2.2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3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4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
2.2.5通往葡萄基地、延寿寺的双清公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6通往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区、天梯山石窟的黄哈公路约3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7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牌。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1.1该项目预计总投资7196万元,详细预算见附表。
3.2资金来源
3.2.1申请旅游国债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地方自筹3196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周期安排
4.1.1第一阶段(205月——7月)
完成黄吴公路20公里道路拓宽改造,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3公里道路拓宽改造,黄哈公路35公里路面改造;黄吴公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建设;完成长城路段风沙防护林带建设。
4.1.2第二阶段(208月——12月)
完成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5公里道路拓宽改造,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道路路面改造,沿明长城边沿10公里便道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
4.2建设投资安排
4.2.1 年5月 前期准备工作 投资100万元。
4.2.2 2003年8月 施工准备工作 投资500万元。
4.2.3 2003年8月──月施工 投资6000万元。
4.2.4 年12月 工程收尾投资696万元。
第五章 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对沿线乡镇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迅速推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篇6: 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项目名称:xx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
2、承办单位概况:
冷水关乡xx村是南川区首批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五台山位于xx村境内,距离南川主城区34公里,南涪公路依山而过,一条村级水泥公路直通山顶。五台山又名“xx庵”,xx庵寺有较为深厚的佛教文化。海拔高度920M,幅员1.5平方公里,已整治300余亩国土待用,山坪塘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整体是三面悬崖,一面依山。山上,山峦逶迤,森林茂盛,多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林间小道纵横,气候凉爽。山下,一目万顷葱笼,田园平坦,果树盛多,民居集中;水资源丰富,大小38个山坪塘分布于村落之中,道路交通布局合理,7公里水泥公路纵横贯川于全村各院。
3、拟建地点:冷水关乡xx村6社。
4、建设资料与规模:(1)、维修恢复“xx庵寺”,(2)、硬化林间人行道路10公里,(3)、改植少数林种500亩,(4)、高山移民,(5)、修建避暑农庄,(6)、整治28口山坪塘打造钓鱼村。
5、建设年限:2年。
6、概算投资: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
(1)、维修恢复“xx庵寺”50万元,
(2)、硬化林间人行道路10公里10万元,
(3)、改植少数林种500亩20万元,
(4)、整治28口山坪塘堤坝打造钓鱼台村40万元,
(5)、高山移民补助及土有偿使用280万元,
(6)、修建避暑农庄(或别墅)及游乐园800万元。
7、效益分析:
(1)、出售避暑农庄(或别墅)一次性盈利900万余元,
(2)、服务业年纯收入200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山上原有居民就少,近年来,许多青年一代到外地发展后自然移居城里,空闲地越来越多。
(2)、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十分青睐到生态园林居住,曾有涪陵的知名人士和学者几次前来考察,对此地的风光赞不绝口,投资开发欲望十分强烈。
(3)、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十分青睐于生态园林休闲度假,高口味有档次的'星“农家乐”乃当今餐饮业中的上品,夏天的山下,人来车往,鱼杆林立。可集中28口山坪塘,投资打造成钓鱼村,构成集钓鱼、农业生产、观光、生活体验型旅游胜地。
(4)、山上生态养殖、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大。
2、建设条件分析:
(1)、地质结构简单,沙石丘陵地带,气候宜人。
(2)、交通方便,水泥路直通山顶,电网布局各处,施工条件齐全,天然气通至山脚。
(3)、山上住户少(30户左右),移民、征地、拆迁工作基本没阻力。
(4)、争取国家高山移民、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空间大,当地府将以最优惠的政策资源给予支持。
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1)、山上各有500亩以上的耕地、林地可供种植和养殖业发展。
(2)、山下有500亩以上四面环山、而且十分幽静的盆地形坡地适合梅花鹿养殖。
四、工程方案
1、在生态林中新建巴渝民居住房、别墅数N栋,游乐园一个。
2、维修恢复“xx庵寺”。
3、硬化林间人行道路10公里。
4、整治28口山坪塘堤坝打造钓鱼台村。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销售收入估算
(略)
2、利润与税收分析
税后第一次年利润490万元,第二次起年利润可在500万元上。
3、投资回收期:2年半。
4、投资利润率:30%以上。
(二)社会效益
1、刺激消费,拉动产业发展。
2、解决就业人口。
七、结论
从区位优势看,投资xx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得天独厚,交通便捷,资源独特,是个聚宝盆;从发展大局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十分青睐到生态园林居住和休闲度假是投资xx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最佳时刻;从效益分析看,潜力无限,可开发可利用的空间十分看好,成本低、效益高。总之,投资者大发财,地方经济大发展!
篇7: 农业项目建议书
第一部分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资料、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第二部分生态农业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生态农业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生态农业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生态农业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生态农业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生态农业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部分建设条件与厂址选取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取
三、厂址选取
第五部分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
第六部分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部分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第八部分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第九部分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注:财务测算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基础数据与参数的确定、估算与分析
2、编制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估算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4、计算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并进行财务分析从项目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第十部分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第十一部分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三、附图
篇8:农业项目建议书格式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项目单位名称:某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1.1.1.2所有制性质:民营
1.1.1.3企业简介
某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20xx年元月,位于“世界稻作发源地某县大源镇原上海知青队驻地红来村。公司总占地面积1,600余亩,其中水面300余亩,山林1,200余亩,其他用地等100亩;企业拥有职工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名。公司生态环境优越宜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风光秀丽及人文景观得天独厚,可逐步形成“园林娱乐、水面游玩、水中养鱼、山上种果、山坡养猪和树下养鸡”的集生态农业旅游、娱乐休闲、垂钓、农家乐、宾馆住宿、商务会议、园林种植、综合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娱乐型综合开发、健康环保庄园式的科技示范旅游胜地。
目前,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总资产2,100万元,总负债320万元,净资产1780万元,资产负债率15.24%;项目实施后年可创休闲旅游及生态农业产值3000余万元,税利610万元。
企业银行信用等级为AA。
1.1.2项目建设内容
1.1.2.1项目名称:某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
1.1.2.2建设性质:扩建
1.1.2.3建设地点:某市某县大源镇红来村
1.1.2.4建设规模:项目拟建人文景观及生态旅游年接待能力10万人次基本设施;新建与生态旅游协调的垂钓农家乐及生态种养生产模式,达产期年产无公害优质鲜鱼90吨、无公害杨梅鲜果20吨、无公害茶油12吨及无公害肉猪0.8万头,营造生态林600亩。
1.1.2.5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可分为八个子项目,分别为旅游娱乐、水产养殖、垂钓农家乐、杨梅果园、油茶园林、生态林抚育、生猪养殖和污水处理等。
新建迎宾宫宾馆、休闲娱乐城、山庄寺庙,以及亭、台、楼、阁等旅游休闲设施建筑面积8,140m2;水上乐园面积将扩建至200亩,改造水产养殖面积300亩,新建垂钓农家乐休闲中心面积8亩,扩建杨梅果园200亩、油茶林400亩,抚育营造生态林600亩,兴建生猪养殖栏舍等4,940 m2,污水处理池窖2620 m3,仓储及宿舍1000 m2,配套相应水、电、路等工程。
1.1.3项目建设方案
1.1.3.1技术来源及先进性:项目采用人文景观乡村旅游与生态种、养有机结合的模式,集旅游、休闲、娱乐、鲜果采摘、品尝、垂钓、餐饮等为一体,迎合不同层次及年龄结构人群需求,适应时代发展新趋势。 旅游将人文景观、稻作文化和乡村休闲结合在一起,寺庙、亭、台、楼、阁、果园及生态林等风景独秀;仙人洞及神农宫稻作文化底蕴深厚,周边名胜古迹甚多,项目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产品生产、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生活理念的
更新对各种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提供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因此,大力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就成了当今农业生产的新的内涵。积极培育农产品绿色产业,对增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可持续增长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扩大农产品创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绿色工程。
项目为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美好,确保水产品养殖、果园林种植环保、绿色无污染,生猪养殖是种、养殖肥源的起动环节,同时高度重视污染彻底处理和生产布局合理,配套相应厌氧发酵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猪粪、沼液及沼渣用于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和绿色农产品种植,沼气用于生活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和种养良性循环。
油茶、杨梅及生猪等种、养业,种苗选用最新优良品种,整个生产过程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杨梅将填补我县大面积人工种植空白;油茶也将开创我县大面积人工栽种先河;生猪品种为杜、长、大三元杂交一代, 其抗逆性强、饲料报酬高、瘦肉多,产品质优安全。
1.1.3.2项目进度安排:整个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即20XX年10月至9月。
20XX年第二、三季度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准备阶段。20XX年第四季度项目正式实施,当年旅游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并完成水上乐园及养殖水面改造工程,以及部分果园栽种、垂钓农家乐建设任务。20第一季度全面完成果园栽种、抚育工程。年第二季度末完成生猪繁育设施兴建;同年第三季度基本完成旅游工程,并完成肉猪养殖及污水处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5.1主要技术指标:旅游实行乡村游与风景区游相结合的标准,旅游设臵山庄浏览、水上乐园、娱乐城休闲娱乐、运动健身、餐饮服务,以及周边游览,年旅游10万人次,建成某市最大的生态农庄园旅游胜地。
种植业及养殖业按相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场地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基地认证,主要施用发酵后的猪粪及沼液、沼渣,从严控制农药及化肥使用量,产品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生猪出栏率200%,成活率95%,全程料肉比为3.3:1(肉猪2.9:1),胴体瘦肉率65%左右。经产种母猪年产仔2.2窝,每窝平均产仔10头,仔猪成活率97%,种母猪100%实现人工授精。
1.1.5.2 主要经济指标:项目进入正常营运期后,年游览达10万人次,年出栏无公害肉猪8000头,优质鲜鱼90吨,杨梅鲜果20吨、茶油12吨。正常年份预计服务及销售收入2,107.6万元,新增税收315.1万元,企业盈利 524.8万元。
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917.65万元(折现率10%),内部收益率26.15%,静态投资回收期4.87年;所得税前财务净现值2,861.22万元,财务内部报酬率33.32%,静态投资回收期4.22年。项目平均投资利润率21.69%,平均投资利税率34.74%。
1.2可行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旅游局与农业部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暑,充分利用“三农”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的指示,决定加强双方的
合作,集合两部门的优势,开展“百千万工程”,联合推进农业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乡村旅游的发展,并联合下发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
通知指出,各级农业和旅游部门要把乡村旅游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乡村旅游工作领导机构,实行分级、分工责任制,对乡村旅游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项目要向乡村旅游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项目挂钩。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业务指导,帮助策划乡村旅游项目,整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拓展乡村旅游市场,深化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因素,探索各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消费者休闲旅游、度假的需求。 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某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规划》,以及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决定;
某省提出的“生态某,休闲花园”;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某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某市提出的“鲲鹏战略”及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
某县提出的“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
某县建设“文化某、活力某、生态某、和谐某”;
某县关于“精心打造稻作文化、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红色情怀”等。
1.3综合评价
项目将生态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县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由于项目区离县城近,给退休人员及市民、游客节假日垂钓、休闲娱乐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杨梅及油茶种植将填补我县人工大面积种植空白,对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产品安全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重大影响。项目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步发展,促进了生产投入物的多层次利用,有利节能减排,维护了生态平衡。项目将直接和间接带动农户发展旅游及种养业,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产生积极影响。
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一是项目建设单位已具一定的旅游及生态农业基础,将为项目建设及营运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是项目单位已取得较好业绩,种养技术成熟,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已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
三是杨梅树性强健,且耐寒、耐旱适应性广,易于栽培,是开发山地资源、绿化荒山的高质量、高效益的名、优、特经济林树种。
四是油茶原属我县野生资源,说明气候等自然条件完全适宜其生长、开花与结果,为丰产打下了基础。
五是项目单位与相关旅游、种养生产院所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技术依托单位力量雄厚。
六是我县具有较好区域和交通优势。东进浙、沪和南下粤、闽距离较近,并有“三纵五横一环”交通优势,铁路、高速及国道任其选择,有利发展旅游产业,有利农产品保活保鲜,且运销费用较低。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与省、市、县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项目建设及营运将加速
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有利新型生态农业建设,有利节能减排,有利产业化进程,有利增加农民收入,有利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有利财税增长,有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项目建设涉及面广,基础设施多,投资较大,果林种植见效期较长,恳请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扶助。
篇9:农业项目建议书格式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某县人文景观概况
某地处鄱阳湖之东,怀玉山之西,位于某省东北部,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设县治,因县治在某峰之南而得名,现隶属某市。全县辖六镇六乡,人口38万,土地面积1140.76平方公里。
某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境内的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当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前推移到1—14000年前,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
某区位优越,有着便捷的交通条件。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国道206线纵贯南北,乐安河水运经鄱阳湖可直达长江;县城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市仅56公里,离瓷都景德镇不过76公里。与省会南昌市也只有120公里。沪瑞高速、景鹰高速拉近了某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特别是昌德高速的即将动工和建成,将进一步提升我县的对外通达水平。
某资源富集,有着丰饶的特色物产。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广,己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藏35种,银金矿品位为某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决定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和10000个村,使己有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明确提出:“在新世纪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要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城市郊区和有客源前景的其他农村地区,要规化建设一批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山区旅游项目和度假休闲基地、农业科教基地”;“有条件的企业,要精心策划、积极发展农业旅游项目”
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发展旅游产业的形势下,我省提出了“生态某,休闲花园”的旅游发展构思,以及“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决策。某市大力实施“鲲鹏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某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实际情况,提出了精心打造“稻作文化、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红色情怀”旅游发展指导思想,规划了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尽快将生态旅游业发展成拉动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最终成为绿色生态某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农村经济目前还比较单一,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如何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展生态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环保农业,努力控制和减轻各类有害物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识。把种、养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节能减排、实施环境美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把我省建成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决定,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的奋斗目标。某县委、县政府研究作出了全方位发展生态农业规划。省、市、县分别制订了相应生态农业和旅游发展规划。 以上种种从政策层面和行业规划上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落实行业发展规划、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
旅游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是适应人们回归自然、且费用较少的一种旅游,特别适合现阶段乡村消费水平。省、市、县均将旅游列为现代重要产业之一,制订了发展规划,我县提出了充分发挥本县自然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尽快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拉动某经济增长的新型产业,并具体规划精心打造“稻作文化、田园风光、青山绿水、红色情怀”。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文化,既有人文景观,又有红色情怀,但还不能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发展。项目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设功能齐全、安全快捷、全方位服务、具有较高水准的特色生态旅游。
2.2.2项目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有的项目建设往往是开发某单一产业,其他方面兼顾较少,容易产生其
他不良影响。项目建设以生猪养殖为突破口,强化污水处理,发展高效种植,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我县荒山较多,水面较广,项目油茶、杨梅及生态林等种植和水产养殖将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种、养生产,对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项目实施后,直接和间接带动我县生态农业建设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将得到进一步调整,农民收入将得到较快增长,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2.2.3项目实施是县域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项目实施后,年直接创产值2,107.6万元,再加上相关产业发展,以及项目拉动产生的`效益,年产值将在3,000万元以上;年财税直接增收315.1万元,将进一步壮大县城经济。同时,通过项目旅游业及产品营销搭台,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交往,促进其他项目及资金的引进,以及技术提高和经营管理完善,进而将间接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
项目起点高,设施完善,管理配套;企业年增产值2,107.6万元,正常年份税后利润达524.8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企业管理制度将接近或达到现代管理水平,企业实力进一步加强,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
2.2.4项目建设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
项目生猪养殖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繁育杜、长、大三元杂交一代肉猪,其品种抗逆性强,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率可望提高8—10百分点;加上无公害化种、养技术,项目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将真正做到质优安全。
项目强化养殖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并用于其他种植业。再加上区域和交通优势,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将大幅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增长。
2.2.5项目实施是确保种、养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生产正面临着从传统零星分散型向规模集约型转轨进程中,养殖生产同样如此。生猪规模养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发展较快,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场周围污染日趋严重,影响了场群关系,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制约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安排50.4万元资金用于养殖场废弃物处理,沼液、沼渣及发酵猪粪全部用于油茶、杨梅等种植和水产养殖,将种养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制取目前紧缺的能源—沼气,化害为利,从源头根治污染,将突破规模养殖生产发展的“瓶颈”,确保养殖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篇10:农业项目建议书格式
4.1建设单位概况
某生态农业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创建于20XX年元月,位于”世界稻作发源地某县大源镇红来村。公司总占地面积1600余亩,其中水面300余亩,山林1200余亩,其他用地等100亩;企业拥有职工82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名。公司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得天独厚,现已初步形成了:“岛上游玩、水上娱乐、水下养鱼、山坡养猪、山上种果、树下养鸡”的集生态农业旅游、娱乐休闲、垂钓、农家乐、宾馆住宿、商务会议、园林种植、综合养殖为一体的立体娱乐型综合开发、健康环保庄园式的科技示范旅游胜地。
4.2开发能力
本公司建立了作物病虫害防治实验室、生猪人工授精室、兽医防治室等机构,还聘请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相关种、养技术推广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及时掌握了种、养生产中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的技术成果,并在本公司推广。
4.3企业财务状况
目前,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总资产2100万元,总负债320万元。
篇11:农业项目建议书格式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臵和区域范围
某县位于某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之东,界于东径116°46′48″至117°15′10″、北纬28°30′15″至28°54′5″之间。东与弋阳、鹰潭的贵溪相邻,南与鹰潭的余江接壤,西与余干交界,北与景德镇的乐平、某的鄱阳毗连。全县辖六镇六乡,151个行政村,人口38万。某县距鹰潭市56公里,至景德镇市75,到南昌市120公里,离某市160公里,去上海670公里。
3.1.2自然资源状况
某县属较典型的丘陵地区,又濒临鄱阳湖,最低处湖云汪家仅11米
20XX年举全县之力打造“文化某、活力某、生态某、和谐某”,计划完成生产总值33.69亿元,财政总收入2.727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亿元,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9元。努力把某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人民富裕的现代化强县。
3.1.4交通通讯
某县处于南昌、某、九江、景德镇四个中等城市交会的中心地带,位于南昌1小时经济圈内。某县拥有“三纵五横一环”交通优势,皖赣铁路、206国道及景鹰高速纵穿县境南北;昌万公路直达南昌120公里,经311高速到杭州、上海只有5—7小时的车程,邻近的浙赣铁路畅通东西。县境内乡镇公路全部硬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业已形成。项目实施地紧邻省道珠曹公路(县城至弋阳曹溪通某),上景鹰高速仅半个小时,离206国道只有6公里。我县通讯发达,有、无线通讯覆盖全县。
3.1.5项目建设地
项目建设地为某市某县大源镇红来村,电力及公路均已具备,地下水为清凉的山泉水,矿物质丰富。项目地紧邻世界稻作起源地—大源仙人洞和江南最大的神农宫溶洞。
项目地周边散布旅游地有鹰潭的龙虎山、某的三清山、婺源、庐山、武夷山等,红色情怀有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弋阳的方志敏故居、某集中营和南昌的系列革命遗址。
3.1.6本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某县旅行社等服务机构先后成立,周边人们旅游休闲已逐步形成,仙人洞、神农宫洞及龙泉湖等已辟为旅游、考察佳地,2007年综合旅游收入达9,000余万元。
油茶及杨梅是我县农产品之一,由于某种原因,目前产量较小,尚未形成规模;水产养殖是某县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珍珠养殖声誉较高,但鱼类养殖发展较为滞后。
生猪养殖是某县传统农业支柱产业,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我县试验实施了“养殖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全县已成立某生猪产业集团,拥有某省山庄等年出栏万头以上养殖企业15家,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家获“出境动物养殖企业注册证”。 鄱阳湖平原为我省粮仓,各类饲料来源广;养殖所需玉米可从铁路直接调运到县城。产品远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港、澳,最近洽谈的浦东——某优质农产品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了产品销售。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环境
国家为旅游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及增加农民收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关部门制订了旅游业及生态环境农业发展中短期规化等,从政策和产业导向上,为项目建设和实施提供了政策层面的保障。
3.2.2资源优势
项目区属鄱阳湖滨湖地区,基本无工业“三废”污染,并具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热资源等优势,气候条件好,人文景观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农村劳力充足。种植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有
机肥料,而养猪业的发展增加了肥源,有效地解决有机肥的需求矛盾,“猪—沼—果”农业生态模式能有效地促进投入物多层次利用和生态平衡,有利节能减排。
3.2.3市场优势
我县旅游具有独特资源,周边又遍布中、小城市,目前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旅游市场优势明显。
项目农产品也具一定市场优势。杨梅为春夏相交首先上市的鲜果,其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又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茶油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还是高档女性婴儿护肤品的底油和高级精油的基础油,仅赣中、赣南出产,目前市面上价格节节攀升,经济效益较好;生猪近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价格日趋上扬。水产品蛋白质丰富,并含有特殊营养物质,且容易消化吸收。项目农产品全程实施无公害生产标准,质优安全;再加上交通方便、运输快捷,有利保活保鲜,拥有巨大的市场优势。
3.2.4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建设地濒临珠曹省道,距县城火车站6公里,上206国道仅4公里,进景鹰高速入道口仅约9公里,均有省、国道直达。项目地有线和无线通讯具备,高压输电线业已接入。项目建设腹地,地形起伏,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3.2.5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油茶和杨梅大面积人工种植是项目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但我县上世纪五十年代野生油茶、杨梅资源丰富,结果累累,说明水土及气候资源完
全适合其生长、结果与繁殖。无公害农产品要求较高,也不可忽视。 解决上述不足的方法:一是增设种植专业科技队伍,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提炼;二是进一步考察学习已开展相关种植、养殖的先进地区和单位;三是依托相关的旅游及生态农业科研院所等。
★ 农业项目策划书
★ 食品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共11篇)】相关文章:
项目建议书收费标准2023-07-03
食品项目建议书范文2023-12-21
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2022-05-08
实施市级农业试点项目工作的总结2022-08-03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2022-05-08
项目建议书2022-07-29
建议书的标准2023-03-16
给公司的建议书2022-08-17
建议书的标准格式2023-01-19
农业考察报告范文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