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品格人生哲理(精选8篇)由网友“秋柿”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梅花的品格人生哲理,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梅花品格的古诗
关于梅花品格的古诗
《墨梅》
诗人: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译文
我家洗砚池旁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头 :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而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的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墨梅》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也借物抒怀,借梅自喻,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有意见认为,该题画诗,点出创作意图,强调操守志趣,在艺术史上甚至比《墨梅图》本身还要出名
《早梅》
作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译文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旁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注释
(1)迥(jiǒng):远。
(2)傍:靠近。
(3)发(fā):开放。
(4)经冬:经过冬天。
(5)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鉴赏
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的`是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的缘份,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墨梅》
作者: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作者简介: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篇2:梅花品格的诗句
梅花品格的诗句
梅花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____苏轼《西江月·梅花》
2.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____齐己《早梅》
3.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____道源《早梅》
4.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____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5.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6.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____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7. 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____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8.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____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9.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____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0.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____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11.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____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12.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____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3.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____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4.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____李世民《元日》
15. 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____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16.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____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17.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____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18.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____龚自珍《病梅馆记》
19.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____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20.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____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2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____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2.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白梅【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梅花【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绝句【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君自故乡来【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唐代】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题画梅【清代】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岭梅【宋代】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元代】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红梅【宋代】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雪梅【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宋代】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访妙玉乞红梅【清代】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咏红梅花得“花”字【清代】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咏红梅花得“红”字【清代】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篇3:梅花品格的诗句
关于梅花品格的诗句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赞美它坚贞的松柏,赞美它勇斗西风的篱菊,更赞美它的.傲雪怒放。
1、《江梅》
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2、《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3、《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4、《梅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5、《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6、《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7、《小梅花》
贺铸
思前别。记时节。美人颜色如花发。
美人归。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满还亏。
翠眉蝉鬓生离诀。遥望青楼心欲绝。
梦中寻。卧巫云。觉来珠泪,滴向湘水深。
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
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
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
漏将分。月窗明。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
8、《梅花》
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9、《咏红梅花得“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10、《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1、《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2、《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3、《梅》
宋·王琪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14、《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宋·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5、《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6、《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7、《杂诗(之一)》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着花未。
18、《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19、《新栽梅》
唐·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20、《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21、《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宋·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22、《次韵中玉早梅》
宋·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23、《梅花绝句》
宋·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篇4:梅花的品格散文
梅花的品格散文
梅开独先天下春,花中气节最高坚。由于梅花的傲寒绽放,并且最早给千家万户报来春天的信息,因此梅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她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洁的象征和追求的精神目标。梅花色、香、韵、姿俱佳,特别是其在冰中孕蕾、雪中开花的品格,更为人们所珍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清韵飘香
梅花又称为“报春花”,其形象有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其色分红白及绿,白梅如雪、红梅如霞、绿梅如翠玉;另有腊梅色黄,香气浓郁,无不清雅秀丽,天然去雕饰。其树姿苍劲,香飘久远,其芳愈寒愈艳,临风寒劲挺傲然铁骨,生机盎然,向人们昭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梅开在冬春之际,或生长于高山幽谷,或城镇乡村,或皇家花苑,或百姓庭院,无论在何处环境,始终清香依旧,不随俗浮沉而保持真我。其单株孤植,可尽呈英姿秀气;其成林成片,则如云蒸霞蔚,气象壮观。梅不畏寒乃出自天然,其仙姿神韵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宋·王琪《梅》)、“不同桃李之繁枝,自有雪霜之素质”(宋·李子正《减兰十梅》)、“风流无俗韵,恬淡出天姿”(宋·张狼ⅰ睹坊ā罚。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梅以韵胜,以格高”,其“韵”其“格”,就是陆游在《梅花绝句》中所说的“高标逸韵”,陆游解释说,这个“韵”、这个“格”、这个“标”,就是梅花的形象特征所折射的高尚人格的精神世界。此外,宋代白玉蟾写的“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着烟浓着月,深深笼水浅笼沙”、林逋写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也是颂梅神-韵的著名佳作。
二、品性高洁
从道德文化方面看,梅花自古就被赋予德的品性。她:通体清澄、内外俱净,至纯至清,引发了文人洁身净心的自觉意识,咏梅成为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诗人寄予了梅花高洁的人格美,赋予了各种各样丰富的文化内涵。或咏其意志坚强,或吟其君子之风,或颂其节操凝重,历代不绝,意象幽远。如宋代欧阳修写的《对和雪忆梅花》:“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赞美梅之风骨;辛弃疾在《临江仙·探梅》中写的“冰作骨,玉为容,常年鬓云松”、“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赞美梅之精神。
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梅的相关习俗。古人有梅具四德之说:“初生蕊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 亦有梅开五福之说,梅花的五个花瓣象征五福,一是快乐,二是幸运,三是长寿,四是顺利,五是和平;人们还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古人常以“折梅赠远”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勉励,如南北朝时民歌《西洲曲》中写道:“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南北朝的陆凯在《赠范晔》中写道:“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与朋友以梅花的品格共勉,并预示着不久春天也即将来到北方。唐代的王维在《杂诗》中写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想象着故乡梅花盛开的美好景致,这些无不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理想和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三、春信使者
梅之异于百花,唯在其“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被誉为报春的使者,古代诗人常借梅花传达春的消息:“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宋·欧阳修《蝶恋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宋·陈亮《梅花》)、“飞雪落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杨记《少年游》),这些诗句不仅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更描绘了梅花娴雅不俗,历经风霜依旧傲然挺拔的贞秀丰姿和盎然的生命力量。
古代爱梅的文人多为独具风骨之人,其爱梅咏梅的理由,也正是他们立身处世的准则:追求真理,维护道义,高标立世。在这梅花中处处渗透出他们理想中的气质,他们的精神,化作优美的文字,如梅花般散发出传世的芬芳,花中有人,人中有花。如元代的王冕在《墨梅》中写道:“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陆游在《园中赏梅》中写道:“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历代无数仁人志士都是具有梅一样品格的人,他们本身就是真理的实践者和传播者,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梅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价值,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节的象征。
篇5:描写梅花品格的诗句
描写梅花品格的诗句
1:小帘沽酒看梅花(宋·吴文英·《西江月》)
2: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3:应是梅花发(宋·辛弃疾·《念奴娇》)
4: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词》
5:梅花闲伴老来身(宋·姜夔·《鹧鸪天》)
6:曾为梅花醉不归(宋·朱敦儒·《鹧鸪天》)
7: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梅问腊到蓬莱。
8:曾为梅花醉十年(宋·陆游·《梅花》)
9:纸帐梅花归梦觉(宋·辛弃疾·《满江红》)
10:春风吹散梅花雪(元·王冕·《素梅 其九》)
11:料想梅花先得了(宋·无名氏·《贺新郎》)
12: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3:梅花梦想(宋·陈人杰·《沁园春》)
1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15: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16:梅花吹入谁家笛(唐·冯延巳·《菩萨蛮》)
17: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8:纸帐梅花醉梦间(宋·朱敦儒·《鹧鸪天》)
19:春寒留得梅花在(元·元好问·《鹧鸪天》)
20: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21: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的《江梅》
22:竹外梅花(宋·王之道·《点绛唇》)
23: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严地:严寒的地方。斡:挽回。宋·陆游《落梅》
24: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25:欲著梅花又却飞(宋·王之道·《南乡子》)
26: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27:一任梅花作雪飞(宋·朱敦儒·《鹧鸪天》)
28:梅花吹入谁家笛(唐·冯延巳·《菩萨蛮》)
29:《咏早梅》作者:何逊
30:《梅》作者:温庭皓
31: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32:一杯未尽梅花曲(宋·韩淲·《菩萨蛮》)
33:梅花篱落(宋·方岳·《满庭芳》)
34: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35:梅花消息近(宋·叶梦得·《菩萨蛮》)
36:只许梅花称独妙(宋·王之道·《减字木兰花》)
37:归来三见梅花(宋·李曾伯·《水龙吟》)
38: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3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0:梅花长共占年芳(宋·毛滂·《浣溪沙》)
41: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42:病绕梅花酒不空(宋·辛弃疾·《鹧鸪天》)
43: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的《早梅》
44: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45: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厉出。
46:清月上梅花(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47:那更梅花开後、海棠时(宋·李弥逊·《虞美人》)
48: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49: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50:且把梅花酌酒(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篇6:赞美梅花的品格诗句
赞美梅花的品格诗句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下面我们来看看赞美梅花的`诗句有哪些。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篇7:赞赏梅花品格的诗句
11、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张谓《早梅》
1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张谓《早梅》
1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15、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陆游《梅花绝句》
1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齐己《早梅》
18、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9、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隐《忆梅》
20、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 道源《早梅》
21、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22、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2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2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卢梅坡《雪梅·其一》
2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7、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8、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
29、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30、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陆游《梅花绝句》
31、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32、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3、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 李世民《元日》
34、去时梅萼初凝粉。 —— 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35、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 李方膺《题画梅》
3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
37、高情已逐晓云空。 —— 苏轼《西江月·梅花》
38、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 郑燮《山中雪后》
39、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 何逊《咏早梅 》
40、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41、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篇8:写梅花品格的诗句
写梅花品格的诗句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在所有鲜花凋谢的.时候,梅花却坚强、不畏寒冬的开放在树杆上,梅花是永存的。
一
1. 梅子留酸溅齿牙,芭蕉分绿映窗纱。
2. 梅园想见绿增深,竹迳遥知笋出林。
3. 梅仙炼丹处,山杏栽无数。
4.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5. 欧靓腰支柳一涡,小梅催拍大梅歌。
6.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7. 晴云唳鹤几千里,隔水野梅三四株。
8. 梅残杏将坼,杨柳都未堪。
9. 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10. 家住寒溪曲,梅先杂暖春。
11. 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
12. 熟时梅杏小,独饮效渊明。
13. 梅中最晚是缃梅,一日来看欲百回。
14. 梅梅柳柳斗纤秾。乱山中。为谁容。
15. 欧倩腰支柳一涡,小梅催拍大梅歌。
16.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林村路傍溪桥。
17.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18.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19.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20.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二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着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梅花绝句之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岭上红梅 范大成
雾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风一枝足。
满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倾城在空谷。
梅花绝句之三 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题梅花图 杨无咎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圣恩寺看梅 周永年
众香国里人来去,花信风中鸟倒悬。
更喜水光相映发,横斜疏影托波来。
雪梅之一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题画梅 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雪梅之二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岭梅 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梅花人生作文
★ 落花生教学反思
★ 丁香结教案说课稿

【梅花的品格人生哲理(精选8篇)】相关文章:
丁香结教案2023-12-24
苏轼《梅花》的阅读答案及赏析2023-10-17
丁香结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11-23
《占春芳·红杏了》翻译赏析2023-07-15
苏轼《定**·常羡人间琢玉郎》诗词原文及赏析2023-06-12
落花生教学设计2023-04-11
王安石古诗2023-05-10
读柳永2023-04-08
初中梅花借物喻人的作文2022-08-16
王安石古诗有哪些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