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的孩子说明文((共12篇))由网友“大甜豆”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说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单亲家庭的孩子说明文
单亲家庭的孩子说明文
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不会在生活中展露真实的自己,他们总是伪装,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孩子。因为他们害怕再次失去,失去家人的爱,或者失去友情的爱。
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虚拟的网络中,总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因为在网络中他们可以忘记父母离异的伤痛,使他们变会以前那个没有失去过的'孩子。
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对任何人都是笑得没心没肺的,这让人永远猜测不到他们曾经收到过的伤痛,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希望别人去知道,去了解自己的伤痛。他们害怕别人怜悯他,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
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很敏感,他们总是知道任何人的心理,他们永远不会在别人面前提起一个让别人难过,陷入悲伤的人。因为他们懂得那份痛。在别人提起他们的离异方(如果是跟着妈妈的在,就指爸爸;跟着爸爸的,就指妈妈)时,他们都不会对他人露出黯然的神色,他们只会笑笑,说:他/她出差了,有段时间不能回来呢。”
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心上都有一份别人看不到,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的伤痛。
无论他们在外面受了什么欺负,回家里都会扯开自己的嘴角,挤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给家人,因为他们不会希望自己唯一的亲人再次伤心。
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很是细心,他们总是闹闹记住别人的喜好,别人的生日。
他们总是去关心别人,但总是不懂表达,被人误会。他们不会去解释,只会自己默默的承担着,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难过。
如果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请好好的去爱他,关心他,因为你们是不会知道他的灵魂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无助。
篇2:单亲家庭孩子如何教育
01、拒绝感
拒绝感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论孩子的父(母)亲是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孩子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02、感到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愤怒。当父(母)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欺骗,失去了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这些孩子他们会把这种情绪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上,容易感到愤怒。
03、多疑嫉妒
单亲家庭孩子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总在潜意识里怀疑别人对他的看法,也嫉妒比他生活得幸福的同伴。
04、行为退缩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他们会感觉到命运的不公平,觉得自己非常孤单,没有朋友。
篇3:单亲家庭孩子如何教育
01、让孩子明白父母仍然爱他
继续抚养孩子的一方要经常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还爱着他,让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02、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实这样会导致孩子没有责任心,事事以自己为重,不懂得尊重父母。
03、简单粗暴不可取
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的话,不可以简单粗暴,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也不要以为孩子只有你了,你只能严厉来教育孩子,要知道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04、给孩子安全感
要让孩子知道,虽然你只有我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至关重要。爸爸妈妈虽然没有在一起生活了,但是孩子还是他们的宝贝,经常与孩子联系,多跟孩子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05、不要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这样是不行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肯定是不利的。
06、多表扬多鼓励
单亲家庭的孩子比较容易有自卑心理。家长应该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孩子,这样能够有效的打消孩子的自卑感,也能让孩子觉得虽然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不一样,但自己仍然可以做得很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对子女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缺少一方,有些作用是难以代替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爸爸妈妈没在一起了,但是对孩子的爱是永远的,让孩子知道自己仍然是你们的宝贝,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篇4:单亲家庭孩子教育论文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问题,而且由于家长的疏忽,一些孩子已经形成了不良的品行。
老师如何更有效地纠正并帮他们养成好习惯、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母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导致单亲家庭的原因主要有离婚或丧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婚生子女也成为单亲家庭的一员。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国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目前我所带的班级42个孩子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就有6人之多,占班级学生中人数的七分之一。
在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儿童期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单亲家庭的儿童在青春期,更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可能出现人格障碍,这将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单亲子女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项崭新而紧迫的任务。
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小学生的正常教育教学、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良好因素。反之,没有完整稳固家庭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一、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方相互推卸,谁也不愿用心教育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成绩的下降和价值观的偏废,甚至误入歧途
(二)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没时间没精力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待问题严重时才追悔不已
(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四)部分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过度溺爱,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单亲家庭,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都是属于有缺憾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成员会遇到的问题,如情感的创伤、经济的负担、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夫或者前妻关系的处理以及孩子的教育等,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孩子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和调适是最棘手的。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等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习惯。
三、如何解决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
(一)用爱心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1.时时刻刻地关爱孩子,及时引导和帮助,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人们每时每刻都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共同关注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合理需求。
2.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闪光点时,家长和教师则要及时地捕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呵护。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冷漠。
3.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学生独立坚强的人格
1.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
2.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我的班级有一个单亲学生,他跟爷爷、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母亲生下他就离开了家,至今从未看过孩子一次。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而父亲本人的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孩子奶奶是一个朴实的家庭妇女,遗憾的是,爷爷奶奶都没读过书,这样,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暖。因此,他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重创,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对同学嫉妒、不友好、虚荣心强等负面心理。作为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遭遇感到十分惋惜和同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需要做的是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聊天,走进他的心,关心他,爱护他,尽自己一切所能去帮助他,时常自己掏腰包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当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牢固的互信关系的`时候,我告诉他,可以把我当做他的妈妈,我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更多的关爱。慢慢的孩子喜欢和我分享他开心的事,他与同学相处时遇到的困难,他也会将他的小心事告诉我,问我应该做何处理。通过一年的相处和陪伴,这个孩子和同学的相处也融洽很多,消极心理慢慢消退。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平常事情也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就应及时主动找孩子谈心,及时进行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3.扩大孩子接触面。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应摆正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位置,不但应该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使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要让孩子尽量多与其他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形成了消极的思想,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极端表现。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这些孩子往往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明知故犯,不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对班级中的学生影响极坏。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师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特别是要拿出真心与他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会慢慢地被老师的诚意所感动,和老师做朋友,他就会把他心里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才可以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坚持下来,孩子也慢慢地改变很多。
班级里面有一个小男孩,长得很帅气大方,也很聪明可爱;不足之处是行为粗暴,“君子动口不动手。”来校的第一天,就遭到很多小朋友的投诉,他动手打了很多小朋友,原因也很简单“他抢别人的橡皮,同学不给,所以打了人家;他想玩滑梯,前面有排队的小朋友,他就把人家推倒……”由于他的行为和班级里其他孩子相比,略有异常,通过和他的家长沟通得知,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没有工作,母子依靠父亲的赡养费生活,母亲希望孩子可以成才,但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急躁没有耐心。
孩子的一点小过错,她对孩子都是大打出手,并不与孩子交流应该如何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学习与人交流的机会,性格变得粗暴、自私,和同学无法正常相处。经过多次沟通,把孩子妈妈当朋友,设身处地为她和孩子着想,不抛弃不放弃。慢慢的,孩子接受了我,喜欢我,听我话,对老师有敬畏之心,对同学有友爱之情。回首改变他的这一年,道路充满艰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孩子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孩子虽小,但也都有着上进心和自尊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反复抓,抓反复。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和正确的引导,这类孩子进步的过程一定是充满了反复,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反复的现象,不要因为他反复了、后退了,就灰心、气馁,应当认识到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进退皆在自己理解之中,便容易控制自己的理智与感情,在反复中帮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当然,想要帮助这些单亲孩子真正地走出“心理健康”的阴影,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5: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溺爱养出问题少年
有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2%的问题少年来自单亲家庭,数据表明问题少年与单亲家庭教育缺失有关。但是,同一份报告显示,50%以上的问题少年出自溺爱家庭。
有很多单亲家长认为孩子是他们的唯一希望,总是担心孩子吃不好、受委屈、出事故、爱生病。于是他们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一切包办,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这些家长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坦诚事实的真相
有些孩子认为父母离婚和自己不无相干,终日自责不已。家长应该要坦诚告诉孩子离婚的原因。告诉他,爸爸妈妈离婚了,是因为他们两个人之间相处不太好,不适合。那是大人的事,不是他的原因,让孩子走出自责的困惑。小孩子会把家长感情不好等问题归为自己的原因。离婚了并不代表妈妈不好,或者爸爸不好。
其实和平离异对于男女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不存在绝对一方的错误。作为妈妈或者爸爸,任何一方不要在小孩子面前抱怨对方,说对方的不好,这样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很大。他将学会抱怨和指责。
暴力教育已过时
暴力和虐待问题在单亲家庭当中尤为突出。这种教育方式存在于22.13%的单亲家庭当中。在我国仍然有些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自己爱打就打,爱骂就骂。有些家长由于独自养活孩子负担过重,加上粗暴霸道的性格,一旦孩子表现不如己意或不服从自己,就对孩子张口就骂,举手就打。不管是离异夫妻一方对老人还是对孩子施予的暴力和虐待,以及夫妻之间因离婚而进行的暴力和虐待,对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学生,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自责性,无自信心,意志消沉,自控能力差,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 。
多参与社会活动建立自尊自信
单亲家庭子女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会受到同龄朋友的偏见,因此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篇6: 单亲家庭的孩子作文
单亲家庭的孩子作文
墨涟是一个单亲家庭,在她十岁那年,她的父母离异了,她被判给母亲抚养,但是母亲认为墨涟是一个负担,所以就把她交给了墨涟的外公。
外公是一个很和蔼和亲的人,他经常给墨涟讲故事,墨涟也喜欢听她外公讲的故事,还时常笑嘻嘻地看着外公,围着他不停地转,还蹦来蹦去的,和他撒娇。外公经常陪墨涟一起玩,而墨涟也喜欢和她的外公一起玩,他们最爱一起玩石头剪刀布,墨涟输的时候,她总是耍赖,而这时,她的外公看着墨涟的可爱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墨涟也总是认为,外公身体健康,可以长命百岁,天天陪着自己玩石头剪刀布。
但这一切,都成为了墨涟的'美好回忆。
那天,墨涟被妈妈接过去玩,中午,她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接完电话,妈妈整个人瘫了下来,对着墨涟说:“墨涟,妈妈告诉你一件事,要有心理准备知道吗?”墨涟很疑惑,说:“嗯?怎么啦?”妈妈咬了咬嘴唇,说:“墨涟,外公……外公他……”“外公怎么了,快说啊!”墨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她有种不想的预感:外公出事了!妈妈的眼角泛着晶莹的泪花:“外公他得了脑梗死,恐怕他再也不可以和你流利地对话了……”
墨涟愣住了,脑袋里乱哄哄地,她跑向了房间,大喊:“不!那不是真的!不要骗我!这不是真的!不!不可能!”墨涟的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外公是墨涟最爱的人,一想到不可以和外公一起玩,一起说话了,墨涟恨不得得了脑梗死那个人就是自己。她多希望这只是一个梦,一场梦过后,一切都安然无恙。
妈妈走了进来,对墨涟说:“墨涟,不要伤心了,我们去看看外公吧,他一直牵挂着你呀,而且他也不希望你过度伤心,对吗?走吧,乖!”
来到了病房,看到外公昏昏沉沉躺在病床上,毫无一点力气,面容憔悴,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外公见到了墨涟,一下子有了精神,笑着看着墨涟。墨涟走上前去说:“外公,你可要早点好呀,我们还要一起玩石头剪刀布呢!”外公笑着,支支吾吾地说:“嗯。”
外公把手放在了病床边,原来,他想和墨涟玩石头剪刀布呀,现在外公赢不了墨涟了,而墨涟每次都故意输,外公像孩子般的笑了,而墨涟却哭了。
篇7:单亲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一、单亲家庭容易出现的三大教育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
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母爱)很可怜”之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上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太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误区之二: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
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区之三: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二、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
儿童从两岁便能真切感受家庭的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家里整天吵吵闹闹,孩子常常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恐惧、悲伤、焦虑、冷漠或攻击性强等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而且很难制止。这些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出现偏差。因此单亲家庭要特别注意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以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要十分注意自身对孩子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以及性格特征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再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习性,如说谎、失言及不负责任等。不要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对待孩子,否则,坏习惯的不良影响,往往会使一个好端端的孩子渐入歧途。
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听听音乐会,看看书画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等等,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尽快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四、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娇惯他,要放心大胆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可请年龄稍大的孩子对家庭的重大事情一起参与决策等等。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要多鼓励他们,从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使他们长大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篇8:单亲家庭怎样教育孩子
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的变故,使他们经常处于不安、紧张、忧愁和思念的情绪之中,严重阻碍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特殊的家庭环境、孩子们的特殊经历、父母离异所产生的影响都造成了这些孩子们的特殊心理,主要表现为:失落、自卑、恐惧、逆反心、有攻击性等。作为单亲孩子的家长,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1)单亲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支持者,给孩子以积极的情感,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和生活的精神支柱。
研究表明: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地家庭氛围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整天生活在吵吵闹闹之中,孩子常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常常为了一些小事大哭大闹,而且难以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中国古来就主张,爱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像朱熹说:“爱子以正”;像郑板桥说:“爱其子女以其道”。所谓的'正,所谓的道,指的是爱孩子就必须要顺着韧性,顺着孩子的个性,来教导孩子,也就是人所必备的人格和德性。 孩子是无辜的,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摒弃那些急风暴雨式的生活方式,能全心全意把爱献给孩子,多和孩子一起活动,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开心地笑。切莫给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要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2)多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环境
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单亲家庭,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要因为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就格外地娇惯他(她),要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必要时可请年龄较大的孩子共同讨论,一起参与决策。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对家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使他们长大后能自觉地担负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逢年过节、生日、让孩子到父、母家去看望父、母、外公外婆、祖父祖母,血肉亲情不能割舍。人际交往不能错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互相谦让。当孩子取得成功时应多进行鼓励,不对时切不可迁就,要导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导之以正。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3)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幼儿园老师要特殊照顾他(她)们,但还不要让孩子看出是特殊。要给孩子多读一些少儿读物,拓展幼儿的思维,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要十分注意自身对孩子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不良的习性,如:说谎、失言、打骂、不负责任等等。不要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对待孩子。否则,坏习惯的不良影响,往往会是一个好端端的孩子渐入歧途。
孩子心理的阴影,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家庭教育是成长过程中不可少的。有的时候,我想尽力让他们感受到哪怕一点点的温暖,可是不是被拒绝,就是被逃避。问题总是要面对的,这样总是逃避也不是办法啊!以后过的是自己的生活啊,不能总躲在父母的怀抱里吧!
有的事情,自己尽力了,也就没什么遗憾了。或许有的时候会不小心伤害了别人,但是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嘛,只要不是什么难以弥补的过错就好,你对他人付出一份的关爱,要相信会收到加倍的回报,每个人关心一点点,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感受到你的关怀,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关怀,总有一天他们会从自己的黑暗天空走出来的。
篇9: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有哪些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有哪些
由于社会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价值观的嬗变等原因,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爱的残缺使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们自卑、自闭、内向、缺乏合作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这些被伤害的孩子,班主任只有倾注更多的爱,才能抚平他们内心的忧伤,让他们的生命绽放精彩。
“魏平(化名),35票;李良(化名),33票;王平(化名),8票……”教室里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这是我班的学生在选举“三好学生”。我心猛地一跳,“王平怎么才8票?她全班成绩第二!”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座位上的王平头埋得很低很低……
带着疑问我找学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她孤僻、自私,别人问题时推诿敷衍,向她借辅导资料,她经常不愿意,生怕别人超过她。
为了帮助她克服自身缺点,我特意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与她边走边聊,我委婉地告诉她大家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够在以后多跟同学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迷茫。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她快乐。
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疏远,怎么办?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还听到男生起哄的声音,我奇怪地走到教室门口,看到王平和另外一个女生――丽丽(化名),正在教室里厮打。双方头发散乱,衣冠不整,互不相让,我急忙叫她们停下来。
办公室里,我严厉地批评她们,她们各执一词,都显得非常激动。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让全班同学发言。我按照以往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写他们目击的情况。条子收上来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定,王平错了。我狠狠地批评她,因为我已经单独跟她谈过,谁知竟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打起架来!怎不令我生气!哪知她竟大哭起来。
“老师,是丽丽先动手打我的……”她一边哭一边说。“王平也打了我!”丽丽也不示弱。看着她们情绪都很激动,我决定冷处理。
事后,我问了几位同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班管理采用值周制度,成绩前十名同学每人各值一周,负责本周各项工作。王平是第二名)本周该王平值周,丽丽因值日没有搞彻底,被王平罚搞值日,而丽丽不但不搞,还恶语相加,并大打出手,无奈之下,王平被迫还击。但为什么大多数同学认为王平错了?带着疑惑,我调查了一下,原来丽丽平时人缘好,学生评价不错,所以好多同学都偏向她。为了做好她的转化工作,我放学后去了她家。在她家,我见到了她的奶奶。原来她的父母在她七岁的时候离异,她有一个读高中的哥哥,她爸爸靠卖菜拉扯他们两个,日子过得很艰辛。由于从小缺乏母爱,她变得封闭、内向而又自私。
可怜与同情占据了我的内心。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我一定要帮她!
在一个周六下午,我找王平与丽丽分别进行了谈话,讲明是非,她们情绪不再那样激动,都诚恳地接受了批评。我让丽丽先回去,留下了王平。她显得很局促。她告诉我她不爱与人交往,因为别人都不理她。巴金说:“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离开它,生存就没有了光彩;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她的眼神流露出对友谊的强烈渴望。看着她无助的眼神,我的心一阵酸楚,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不能就让她这么封存,我一定要让她开放!
又是一个周六下午,我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她,信的大概内容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平时要主动与人交往,相处中要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坦诚相待,互相谅解。在学习中要主动帮助别人,学会与人分享,这样才会赢得同学的友谊。”
她带着疑惑拆开信,一边看信一边看我,看完后开始啜泣,我抚摸着她的头,她一下子扑倒在我的怀里,大声地哭起来……
从此以后,我对这个自卑而又孤独的灵魂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爱护,遇见她我就主动打招呼,询问她需要什么帮助,每逢节假日我都要送她一份小礼物,她有困难我就发动大家帮她解决。同时我又在班上举行了“爱让世界更美好”“感恩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并结合思想品德课“合作才能双赢”让她明白: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要想取得成绩都离不开合作,要想事半功倍,必须要与同学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后来我注意观察她,发现她慢慢地有了朋友,脸上也有了笑容。听别的同学说,她经常主动为别人擦桌子,帮值日生扫地、擦黑板,也为一些学困生主动讲题,而且很有耐心。每次举行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出主意想办法,跑前跑后不亦乐乎。慢慢的许多同学也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在一次友情捐助中,她主动捐了50元,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她变得开朗了,热情了。
她的变化让我由衷高兴!
今年三月的一天,她不小心被车撞伤了,同学们都很牵挂她,他们在纸上写上祝福的话语,叠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我与两名班干部去看望她,看着同学们鼓励与祝福的话语,她在病床上哽咽起来……
在四月的一次考试中,她以全年级第三名的成绩又一次赢得了同学的掌声。
“李良,33票,王平,26票,马明(化名),25票……”教室里又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我班在进行期中三好生选举。
她入选了!
看着她满含泪水的眼睛,我幸福地笑了。
五月十三日是母亲节,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老师您好!您那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情谊让我终生难忘!我会用优异的中考成绩来回报您!请相信我!”
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我欣慰地笑了。
我给她回了短信:“孩子,这是我应该做的。你进步了,我很高兴。人生之路很长,希望你平安幸福!”
爱使自卑者自尊,使落后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希望,使冷漠者燃起热情。的确,作为班主任,单靠丰富的知识去教育是不够的,还得以无限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博大的胸怀谅解学生,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你的关心和呵护,这样你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倾听他们的心曲。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
篇10: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对于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来说,孩子的性格会比较的乐观、开朗,而对于生活在一个整日里有争吵的家庭里的孩子,会让孩子心里上有一定的叛逆或是自闭的情况产生,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孩子,他们容易比较的偏见。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和睦,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有着某种的萌芽,如果一旦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就很难来恢复,他们把自己的父母看做老师,当父母双方离异后,他的家庭就会变得单一,而使得他们的内心缺乏温暖。
一直以来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如果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此时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想,我要有父母在身边,我才比你强呢!
有的单亲家庭里的孩子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当他们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时候,他们会觉着不光彩,总是刻意的回避与别人的沟通,很厌烦参加业余的活动,当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他们会刻意的逃避,以至于会引发性格上的叛逆,也有的孩子会因此误入歧途,导致辍学等等。
篇11:班主任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工作总结
班主任单亲家庭孩子教育工作总结
一天早上,我正在教室安排学生早读,在校门口值勤的学生急急地跑来找我:“老师,你们班有位学生在校门口不肯上学,急得他妈妈都哭了!”
来到校门口一看,是小强和他妈妈,母子两人都眼泪汪汪。我上前对小强说:“不上学可不好,你能告诉老师不上学的理由吗?”“都怪她!”他指着妈妈声嘶力竭地喊道。他妈妈流着泪说:“你怎么能怪妈妈?妈妈哪儿做得不好了?”但小强却不开口,只是委屈地抽噎着。事情似乎并不简单。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看来现在要班主任来“断”家务事了。那天我劝了半天才说服小强,把他领进了学校。
随着对这件事情的深入调查,我发现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忽略了一个群体――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忽略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于是有了下面的分析报告。
一、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
1. 自卑而且敏感。这些孩子总觉得别人会取笑自己。一天小强和两位同学在玩,一位同学对他说了一句:“哈,小强,这回你可吃大亏了吧?”这本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他却以为别人是在说他没有爸爸而吃亏了,回家就闹着不肯上学。这类孩子的敏感不光体现在言语上,有时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会引起他们的自我揣测。
2. 早熟。这些孩子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早熟。这种早熟不仅是指孩子的“早恋”倾向,更多的表现在孩子处理问题的“有心计”,以及情感上的“霸道”。父母离婚后,孩子不希望甚至有些霸道地不允许母亲(或父亲)再成立新家庭。因为孩子对生活在一起的母亲(或父亲)有着过多的依恋,害怕再失去亲人,或者是有别人分享本来属于自己的“爱”。
3.孤僻。因为最信任、最亲近的父母都“背叛”了他们,导致他们不愿相信任何人。而此时的孩子正处于内心情感十分脆弱的时期,需要倾诉却没有对象,又不愿和同学讲自己的秘密,于是他们只能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抗争”,以引起家长或其他亲人的重视。
二、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安全感。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犹如温暖的、遮风挡雨的“大厦”顷刻间轰然倒塌,他们因无法承受这种打击而在内心产生了极度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又导致了他们心理的焦虑,因而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让同学觉得难以接近。由于老师对其家庭背景不了解,常常忽视了他们发脾气的真正原因,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
2.缺乏健全的爱。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无论是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还是父亲严厉的管教,孩子所得到的爱是健全的。而对于单亲家庭孩子来说,尽管他跟随的一方可能会想方设法在物质方面满足他,但因为缺少另一方的爱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任何物质都弥补不了的。这也是孩子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正确的认识。单亲家庭孩子无法通过合适的渠道正确认识父母“离婚”这件事,更无法理解父母的做法。其中一方亲人的缺失是他们心头解不开的“结”,加之周围的人多多少少会对孩子的家庭进行评价,以及来自家庭内部的互相攻击,孩子可能还要面对新的家庭成员的介入……凡此种种,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疏导,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三、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措施
1.做好情感弥补。情感的缺失需要情感来弥补,班主任不妨做这个“弥补者”。课间,我摸摸孩子的头,提醒他该去理发了;做作业时,我拍拍孩子的背,告诉他,要注意保护眼睛,不然要戴眼镜了;吃饭时,我和孩子坐在一起,给他夹一筷子菜……渐渐地,孩子对我有了一种亲近感、依赖感,他们会主动到办公室来找我谈心聊天。我知道,他们开始接纳班主任了。这时候再进行谈心,会减少隔阂,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2.做好心理疏导。对学生来说,班主任是介于长辈和朋友间的一个角色,孩子往往比较信任。所以班主任应利用孩子的信任及时帮助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对待单亲家庭孩子,我从不在班里提及他们家庭的“特殊性”,而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他们谈心、聊天,和他们亲近。一开始,他们对我所做的.一切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渐渐地他们会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观望我。我知道,其实他们需要我的关心和帮助!当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之后,我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做心理疏导工作。
3.做好点拨指导。在情感上迷失方向的孩子需要有人指点迷津,而班主任是这个角色最好的扮演者:既是孩子可以信赖、亲近的人,又是整个事件的局外者,说理做事公正客观,值得信服。班主任的点拨指导,也便于孩子在受到伤害后及时理清头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和单亲家庭孩子谈话时,我常对他们说:父母分开不是你的错,你不必为此而有什么想法,大人之间的事,等你长大了会懂的。但是现在,你应该坦然地面对你周围的人。对于离你而去的爸爸(或妈妈),你也不能去恨他们,毕竟,你的生命是他们给的。所以,你应该心怀感恩,快乐地生活……渐渐地,他们能和同学谈及自己的父母了,有时候甚至还邀请同学到家里玩。
4.做好“沟通桥梁”。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尤其重要,班主任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桥梁”,及时向父母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和最近情况,同时也委婉地把父母的苦衷和不易转达给孩子,让父母和孩子相互理解宽容。处理上述案例时,我对小强说:“你应该体谅妈妈的苦衷,妈妈一个人带你不累吗?她也希望能找到一个同样爱你的人,你为什么不接受呢?如果你爱妈妈的话,就应该给妈妈自由,让她生活得快乐,这样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听了我的话,小强没有吭声,但从他的沉默中,我感觉到了他思想上的变化。
经过多次谈心、交流,班里几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了一些,遇到事情也不再像小刺猬一样了。后来家长反映,孩子对于大人谈朋友的事也不再强烈反对,态度和缓了许多。
一年后,当小强悄悄地递给我他妈妈的喜糖时,我由衷地笑了。此后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既要搞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也要管学生的“家务事”,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篇12:对孩子的伤害,单亲家庭的迷思
对孩子的伤害,单亲家庭的迷思
有些家庭由于各种因素成为单亲家庭,复杂多样的家庭变故冲击着单身父母和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严峻考验。
实例:我就认识这样一对夫妇,离婚大战打得不可开交,连续几个月,双方沉浸在是非争论中,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忽然有一天,他们发现一向活泼开朗的小女儿变了,存心找碴儿哭闹,可一旦向她表示关切,她又会恶语相向,一年级的小朋友,动不动就冷冷地说“我恨你”,让人寒心。
这对夫妇现在还处于冷战中,也许还要拖上一两年。不知在这段时间,他们将怎样面对自己的小女儿,也不知道当小女孩长大之后,这段记忆将给她留下什么影响。
我相信,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实际上离异父母尽可以辩论是非,哪怕吵架呢,但是,关键在于你怎样引领孩子认识父母间的差异,也就是你对待孩子的态度。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为离异家庭。但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单亲家庭的成因不同,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面对单亲的感受及调适也就有所不同。
关于单亲的迷思:
不管是公众和单亲家庭成员,在认识上都可能出现一些迷思,有碍健康成长。
一般人对单亲家庭产生的迷思包括:
1、离婚的父母都是有问题的。
2、单亲的父母解决不了问题。
3、单亲都是穷困的。
4、单亲的家庭很可怜。
5、单亲家庭都需要帮忙。
6、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
7、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缺乏教养。
8、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相处。
9、造成越来越多的夫妻分居或离婚的原因是女性只顾事业,只为自己、不顾孩子。
单亲家庭父母的迷思:
1、这是前世造的孽,都是我命不好。
2、一切都是我的错。
3、一切都是他(她)的错。
4、别人帮助我只是在可怜我。
5、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6、别人会瞧不起我。
7、孩子好可怜。
8、孩子是我的惟一,没有孩子我活着没意义。
9、孩子是我的累赘,没有孩子我可以活得更好。
单亲家庭孩子的迷思:
1、都是我的错,是我不乖。
2、爸爸妈妈离婚,真丢脸。
3、我什么都比别人差,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4、没有爸爸(妈妈),再也没有人会爱我了。
5、这一切都是他(爸爸或妈妈)害我的。
6、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7、家里都这样了,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8、爸爸(妈妈)分开就是不要我了。
9、别人欺负我,都是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单亲家庭的孩子带着这些错误的想法及疑惑长大成人,单亲父母也因错误的迷思悲伤失落地活着,而别人的“标签”和负面的态度,也影响着这类人群在社会上的适应。所以,在单亲家庭摆脱困境之际,破除人们心中的障碍和迷思是根本之道。
单亲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面对破碎的家庭,最感到无助的就是孩子。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心里会有什么感受?青少年心理专家分析,孩子以下几种情绪最为突出:
被拒绝感
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
不论孩子的父(母)亲是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青少年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愤怒。当父(母)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欺骗,失去了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然而,青少年很多时候都不会对离开的一方表达自己的愤怒,反而是向抚养他的父(母)发脾气,将家中的父(母)当成发泄怒气的对象。
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
打击他们自我价值感的有三种因素:导致父母离婚的环境;离婚的过程及父母离婚后的情形。他们可能觉得跟其他有完好无缺的家庭的朋友有很大不同。
退缩
当人们在一段关系中受伤害,本能的反应是退缩、拒绝说话、不愿付出爱与关怀。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他们会感到命运不公,为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家里?在自我退缩的行为中,许多青少年会感到非常孤单,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十分无助。因此,在情绪上可能会忧郁。
协助孩子走过过渡期
家庭中拥有父母双亲,是一个健全、完美的组合。但很不幸,生活在不太完美的世界里,死亡、离婚、分居而形成的单亲问题层出不穷,多少孩子就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成人的任务,就是要协助他们,走过最艰难的这段时光。
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曾指出:“影响孩子情绪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父母的离异,而是家中的整个家庭气氛。当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时,孩子也会感到十分困扰。”她称之为“情绪上的离异”,并认为这对孩子造成的困扰要比父母实际离异的困扰更大。
针对离异父母与各年龄段的孩子如何讨论离婚,这位医生提供了几项原则:
・向孩子承认父母已决定分开。他已觉察到父母之间有些不对头,若能平静而简单地与孩子谈谈即将分居的事,将有助于减轻他的忧虑。
・对孩子承认大人也难免犯错,包括他的父母。总有一天,孩子要接受这个事实――父母只是凡人,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起初接受不了,但告诉他事实,总比让他以为父母是完美的、不会犯错的圣人要强。
・向孩子保证父母的离异绝对不是因他造成的。让他知道自己无论在父母生气或不耐烦时说过什么话,问题始终是出自父母身上,而与他无关。这样做会有助于减轻大部分孩子在双亲关系出现问题时所承受的内疚感。
・但大人也必须小心,在减轻孩子的内疚感时,不可把错误推到配偶身上。父母在谈话中,不可使用“坏”和“好”这样的字眼。可以告诉他,父母亲就是无法相处了。在这段情绪混乱的时期,绝对不适合对配偶做任何评判,尤其是在孩子的面前。
・最重要的一项,是向孩子保证,不管父亲与母亲差距有多大,他们俩仍会像从前那样爱他。
相信许多孩子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都非常不适应,这时候,要多与他们接近,并倾心交谈。要让他们明白,可能与同龄人相比会感到委屈,但过后你可能会高兴地发现:比同龄人获得了更多锻炼的机会,更加自立、有担当、善解人意。
请不断传递这样的观念: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他经历过什么,而取决于他怎样用行动和对生命的至诚塑造自己的未来。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变化对我们产生何种影响,并不取决于这些变化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 单亲贫困申请书
【单亲家庭的孩子说明文(共12篇)】相关文章:
学校家访的活动方案2023-03-02
我知我家作文2024-03-02
学校春节慰问总结2022-09-18
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范文2022-08-18
jia家访活动方案2022-12-02
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演讲稿2022-10-01
入家家访活动方案2022-08-10
个案报告范文2024-02-21
教师残疾学生帮扶计划2023-08-18
单亲孩子的教育方法202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