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哪方面的问题

时间:2023-06-29 08:26:0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孩子教育哪方面的问题(精选8篇)由网友“西河轻浪”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孩子教育哪方面的问题,欢迎阅读与借鉴!

孩子教育哪方面的问题

篇1:教育孩子的问题

(一)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二)提问过多

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停,“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儿了?”……太多的问题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落个“讨厌鬼”的名声。

有效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起游戏、聊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三)命令过多

“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闻”,当孩子经常对这样的命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誉了。

(四)否认感觉

这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经常会安慰说:“宝贝,没关系,不疼的。”这样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与恐惧。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宝贝,妈妈知道,打针是疼,可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觉会好些。

(五)呵斥和嘲笑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某些家长[微博]会大声呵斥,“笨蛋!木脑瓜!”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评。

(六)不以身作则

当孩子在外边和人打架时,父母又打又骂的态度会使孩子在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让我打架,你们怎么还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扫地。教育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教育孩子要注意的两点

一、批评的艺术

批评是家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家长批评孩子是为了对孩子不良思想、行为、品质给以否定的评价,并予以警示,从而引起他们的内疚、痛苦、悔恨,从缺点、错误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运用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有了一点错,就全盘否定孩子;批评今天错,还带着以前的错;一分的错,总是当十分的错来批评,这些估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缺点,要弄清情节,弄清原因,恰当估计错误程度,不能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对孩子横加指责,乱上纲,乱扣帽子,乱分析危害。如果这样,不仅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很不利于问题解决。

在批评方式上应是先肯定对的,再指出错的;先表扬以前的,再指出今天的;甚至可先做自我批评,再批评孩子。批评孩子可以严肃,甚至可以严厉,但这不等于粗暴,更不等于讽刺挖苦、奚落谩骂。否则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势必会引起对立的情绪。

我们常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是说在教育孩子时,以正面激励为主,但不是否认对错误、缺点和过失的批评,甚至惩罚。批评是可以采用的,但不要过多、过滥,不要把批评当成家长的教育手段。另外,批评、惩罚是一种否定、一种压力,但同样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一种动力。作为家长,一定要理智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增强教育意识,讲究批评的艺术。

二、树立榜样的艺术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教育中用榜样的言行,使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人格化,使孩子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教育,增强教育的吸引性和有效性,激励孩子去模仿、学习高尚的品德行为,自学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孩子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小时候受到榜样的影响,印象会极为深刻,甚至会终生难忘。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师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为,为子女的品德修养做出示范。

当然,在家庭教育中,榜样的示范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家长正确地给予引导。父母该如何在生活中为子女选择、树立榜样呢?要通过讲故事、看电视、读书等方式宣传并树立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典型形象,影响教育孩子,使他们成为孩子心中的楷模。因为在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应成为孩子学做人的准则。要使孩子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家长必须首先对这些人物的思想境界有深刻的理解,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以此去影响、感化、引导孩子。

教育孩子的建议

一、教育孩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应因人而异。有个前提那就是要认清楚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接收信息量大,懂的事有时比父母还多,这是大多数父母最为头痛的事。所以,自己不明白孩子,教育当然无法下手。因此要有意识地接触孩子的内心世界,那才能找到如何教育的方法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你有自己的办法。

二、父母要有耐心

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只是在发生问题之后进行的,正确的是要抓住任何可能教育的机会,潜移默化式引导最为有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如果说要培养孩子某一习惯,至少需要二十一天不间断的时间,实际上这首先是要父母的耐心,其实真正做到也不是很容易,耐心很重要。

三、孩子的健康很重要

这里说的健康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两方面,身体健康是不用担心的,现在父母对孩子身体方面还是很用心的,照顾也很全面。 心理健康,虽然人们已认识到他的重要性,但如何去做人们还没经验。要认知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其异常行为要上心,不能因为其年纪小就不当回事。当孩子出现和常人的想法和行为不一样的地方,就应引起注意,必要时要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或是治疗。

四、父母不要追求尽善尽美

父母通常是按照自己的准则来教育孩子,所以就更不能要求孩子完美,因为父母自身就是不完美的,你的观念不一定正确,尺度不一定合适。再则,如果有让孩子十全十美的心理,父母和孩子都会活的很累,会经常发生冲突。 世界上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十全十美是最残酷地剥夺孩子自由的手段,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控和约束,孩子的生活空间成了无形的牢笼,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篇2:教育孩子的问题

孩子转了新幼儿园不愿意去

如果孩子不想去学校的,要多方面的分析孩子,首先父母应该先了解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要去孩子以前就读的幼儿园里向老师了解孩子平时的爱好和表现,和孩子内心里沟通下,看下宝宝是对新陌生还恐怕呢,千万别打骂孩子。

在去现在就读的幼儿园和老师说明孩子喜好和兴趣,在适当的时候叫老师给与活动的调集。然后,要在孩子晚上回来后与孩子进行沟通,找出孩子拒绝这个幼儿园的原因。以前的幼儿园有她的好朋友、爱好、熟悉的环境以及认可她的老师,她的心理上有一种寄托式的安全保护,而这些东西,现在这个幼儿园还没完全给予她。所以,孩子会找出各种方法和理由来拒绝新的环境里面的一切事物和人。或者是因为在孩子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会觉得父母没有给予她选择的机会、没有尊重她的想法。

孩子不愿意去补习班

在孩子报补习班一定要先问过孩子,如果孩子答应了先叫让孩子试读几天再决定.然后在孩子决定是不是去参加补习班的生活,家长一定要理解他们,家长的责任就是要花心思找到孩子满意的学校和老师,避免学生因对补习班的反感而不愿意去的情况。最简单的方法,一定要让培训机构和老师保证学习效果;最好让孩子免费试读一下,在了解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再作出选择。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逐步培养起来的,父母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首先,家长平时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其次,要为孩子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学习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当孩子表现出一系列不好的学习习惯时,家长要找到原因,再耐心引导,让孩子意识到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影响。最后,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学习的信心,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了,渐渐地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孩子不想做好学生

一般来说,10岁的孩子逆反的可能性很小。不想做好学生,有可能是目睹了被称为“好学生”的孩子的一些遭遇或者表现,让他排斥。诊断树立正确的“好学生”标准。建议家长们首先要找时间跟孩子深入谈谈什么是好学生,明确孩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概念,问他是不是见到的好学生有什么不好的表现或遭遇?再通过孩子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了解孩子的道德取向、价值判断。在了解孩子想法的基础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好学生”标准。同时,让强有力的教师介入,确立持久的影响渠道,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纠正孩子的想法。

以上这四点都是孩子常见的问题,所以各位家长在遇到这些问题一定要有耐心和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宝宝。

怎样正确的教育孩子

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要以身作则。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大人的意见要统一。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篇3:教育孩子的问题

问题1、施加压力大

有一些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太大,搞得孩子心情紧张,无所适从,结果适得其反。

李振霞教授楼下有一个孩子,与她大儿子金煜是同班同学,两人十分要好,成绩也不相上下。但高考考完后,成绩尚未揭榜,这个孩子就断定自己考不上。

金煜吃惊地问:“为什么呀?你成绩一向很好的!”

那孩子口气,说:“我太紧张了。我爸跟我说,要我一定要考上,否则一切自理。我这些天心里很乱,一直在琢磨怎么个自理法呢?我上哪儿去住呢?”

金煜说:“我爸不这样,他说,考不上就再复习一年,不要有压力。”

成绩出来后,两人分数果然悬殊很大,金煜金榜高中。李振霞教授说:“我们父母不能搞太多形而上学的东西。”她坦诚,平心而论,她虽然望子成才,有意识地教导他们,但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必须个个是博士生,都得飘洋过海,风华绝代。

老大小时候是有名的淘气鬼,人称“小闹”,是打群架的孩子王。考大学时,他们夫妇也曾替他捏了把汗,一方面鼓励,另一方面又正视现实,做好出现意外的打算。一旦考不上,就再复习一年,实在考不上,就考个技校,将来有一技之长,能给社会做贡献就行。他们常常教导孩子教;“清洁工,也可以做成全国劳模的,就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

问题2、减负两极化

如今提倡给学生减负,李振霞教授认为:减负是对的,但不能两极化。

有的父母急于教子成才,认为孩子学得越多,就越接近“素质教育”,于是一到周六、周日,琴棋书画、英语、武术等等,马不停蹄地往孩子脑子里灌输,搞得孩子疲惫不堪,身心在经过一周紧张的学习后得不到调节,造成恶性循环,结果成绩每况愈下。而另一种父母,则是一听说要减负,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减,减到孩子不学习了,甚至着父母打麻将。

一位海南的教师讲:学校响应减负的号召,将作业留到最少,但有的学生磨磨蹭蹭不好好做作业,不但在学校完不成,带回家依然不专心做,弄得晚上十一二点还做不完,好像作业堆成山。不明就时的父母一看急了,找学校告状来,说学校不减负。

其实,许多基础知识是孩子成才必须具备的,也是为他日后掌握其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人类智慧几千年积累的精髓,让孩子学习这些知识是有道理的,怎么可以随意就减掉呢!

问题3、眉毛胡子一把抓

许多人十分诧异:“李振霞教授有4个孩子,个个出色,为什么我家就一个孩子,父母都操碎了心,就是丝毫不起效?”针对这种现象,李振霞教授笑着说:“精力用到了,却没有抓住教育孩子的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

她说教育孩子要有重点,不能做“碎嘴老太婆”,大事小事唠叨个没完,她在全国做报告60多场,发现这样的父母还真不少。他们在听完李振霞的讲课后,问的问题鸡零狗碎。有的诚惶诚恐地问:“我发现儿子有一天放学后,跟一个女同学一起走,可怎么办?”有的惴惴不安地问:“我上高中的儿子星期天非要跟同学起爬山,该不该去?”更有甚者,坐在孩子身边对孩子实行监视,只要孩子的眼睛稍离开书本,就严加责骂。有一个孩子对李振霞讲:“奶奶,我妈坐在我身边,我心里特别紧张,看书都看不到心里。到后来,我干瞪着眼,不知道书上写的都是什么字,脑子里一片空白,又不敢离开,成绩一天比一天糟糕。”

如此,孩子容易起逆反心,家长的威严也日渐减低。李振霞就从来不过分干涉孩子的自由,不做“唠叨妈妈”,所以,只要她找孩子谈话,孩子都明白:“问题严重了,得严肃对待。”

问题4、父母矛盾暴露

俗话说:“父母不和,孩子遭殃。”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教师,所谓“身传甚于言教”,对孩子的成长起了关键的作用。父母若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剑拔弩张,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快乐的港湾”,还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孩子成才几率相对小得多。

李振霞夫妇几十年的“互爱、互敬、互帮、互谅、互信”,对4个孩子成长大有裨益。李振霞教授说:“现在,许多中年人,互相指责。互不信任,在孩子面前不自律,整天吵得鸡犬不宁,为日后婚变埋下了祸胎。做孩子的很痛苦,整天担心父母会不会离婚,有的还悄悄跟踪父母,看有没有第三者插足。你说这孩子还怎么能专心学习?又怎么能够学好?又怎么能培养成欢乐、健康的性格?”

所以,父母一定要有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快乐的家庭生活环境的责任心。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绝不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

问题5、不良环境的影响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外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孩子整天看电视,有的沉溺于电脑游戏不能自拔。

李振霞教授说:“我家直到孩子都考上大学,才有电视机。一些对儿童不宜的电视剧最好不要看。一次,我小外甥看了一些言情片后,搂着他50岁的保姆亲嘴,气得保姆大骂。后来我们就让保姆看着他,不让他随便看不健康的东西。玩游戏机也一样,玩可以,但要限定时间,不能无限觉溺其中。

问题6、粗暴教育方法

中国有“棍棒下出孝子”的说法,许多家长到现在都存在“暴力教育”倾向。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不对,不是帮助其找原因,而是当众责骂,有的还拳脚相加。李振霞教授说,美国有“赏识教育”,就是观察孩子有一点点儿优点,就及时夸奖,给以鼓励。她家虽不叫“赏识教育”却是不离其宗。有著名的“一屋”、"二实”、“三主”、“四不”。

所谓“一屋”,就是一个谈话小屋,将有问题的孩子单独叫去,在民主的氛围下轻松谈心,解决问题。

“二实”就是“核实事实”不听风就是雨。分析事实,让孩子明白对错在何处。

“三主”,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以尊重孩子为主,以表扬为主。

“四不”,就是不在客人面前说孩子,不在家人都在场的时候说孩子,这是为了不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不在饭桌上说孩子,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不在气头上说孩子,这个时候父母容易说话走火,还怎么进行说服教育?所以,有气时她经常出去散散心,气消了再说。

问题7、忽视体能培养

一个人,无论智商多么高,体能不行,一切都是白扯。培养孩子,要注意孩子的健康问题。

金家的孩子个个体魄健壮,是校园时里的运动之星。他们打小晚上回家后,吃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保持旺盛的精力。打球、游泳、滑冰,什么都玩,一个个跑得满身汗,大脑供血供氧都足,这时候吃饭,吃过饭休息会儿再写作业,晚上10点之前都睡觉,绝不熬夜打疲劳战。二儿子金侠在剑桥大学研究艾滋病,这需要有健康的血液对比分析,而剑桥大学这么著名的名牌大学却没有血库,金侠就经常从自己身上抽血,要没有好的身体,早挺不住了,还搞什么研究。

问题8、学习方法不当

如果以上条件都是对一个孩子成才的外在磨励,那么,拥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却是孩子终身受益的内在法宝。21世纪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要想孩子将来不融于残酷的失业大军,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

首先要培养一种特殊的学习精神,那就是要刻苦勤奋,奋力拼搏,克服一切困难,到知识海洋的风口浪尖搏击。没有这种硬骨头精神,起不完成才的道路。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家风。金家父母整天看书,对儿女的熏陶匪浅,父母求知若渴,做儿女的有何道理不学无术?

三是要养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1、要培养学习兴趣,快乐学习,不觉得枯燥。她的孩子对考试不畏惧,就是因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培养高度集中的课堂注意力,练好“童子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注意听讲,课后就能迅速完成作业,达到减负的效果。因为课外作业不过是课内作业的举一反三。所以,金教授经常让孩子回忆课堂所学内容,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要鼓励孩子与其他的孩子找距离,但不嫉妒。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以正确的心态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

4、保持旺盛的精力,早睡早起,不过分疲劳。

5、培养孩子自己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拖拉。

6、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包括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不能读死书。

7、鼓励有余力的孩子多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篇4:教育孩子的问题

我国的幼儿园存在三种形式:民办园、公办园和私办园。不管是任何一种形式,它都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幼儿教育是不需要进行检测考核的,不需要进行比较评价的。但是不少幼儿园、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将幼儿教育神圣化了,好像幼儿园包揽了一切知识内容,不停地对幼儿进行全面灌输,俗不知这是抹杀了幼儿的天真一灵性的行为。那么幼儿教育到底存在哪些的问题呢?我将就我镇的教育情况从两大方面来谈谈。

一、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注入式教学

做过幼儿老师的人都不难发现。幼儿教育的方工仍采取一种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普遍地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老师教几遍,小朋友跟读几遍,然后小朋友整齐读几遍;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讲,小朋友在下面听,然后做作业。”这种教学过程太机械,缺乏引导和启发作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少之又少,从而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发展。就拿我们熟悉的舞蹈课来说吧,老师在教幼儿练习舞蹈时,只是把碟片放出来,让幼儿欣赏一遍,然后跟着自己,一个一个动作的模仿,边学边叫口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等学完后,配上音乐跳几遍就OK了。教学过程中既没有动作要领讲解,也没有让幼儿熟悉舞蹈动作示范,幼儿只是为了跳舞而跳舞,并没有注入自己的感情,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舞蹈,更别说他对这个舞蹈过程中体会到多少快乐了。这种“注入式”的教学不仅存在于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我们每个幼教者的身上,还存在各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我认为这是我们幼教行业应该深刻反思和探索的问题。那么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a、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材料只限于光碟、卡片、挂图等等少之又少的教具,幼儿操作材料也贫乏,教师上课只靠一张嘴和几本书,这样就造成了课堂上气氛不活跃的状态。B、师资缺乏。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很多幼儿园经常更换老师,造成老师流动性扩大,促使幼儿教育出现空缺与托尾,而且还有一些幼儿园并没有配备两教一保,这就阻碍了教师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想想一名教师每天对着几十名幼儿,而且是形影不离,再加上月、日工作计划的拟定,哪有时间去更新教学方法。C、社会环境影响。很多家长都认为他们的孩子“会跳、会唱、会写、会算”是很多了不起了,他们脸上也会光彩照人了,但他们并没有想到对于一个三至五六岁的孩子是一种多么不良的教育方式,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力了。

2、教学内容欠规范化

在教学上出现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按照《幼儿园的指导纲要》来说,一日的活动内容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不得象小学那样形式化,更不得随意性的上课,讲解一下就行了,但大多数幼儿园存在一种相同的情况:都不以游戏的形式来上课。幼儿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室内识字、算术、写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加上户外游戏活动的欠缺,完全把小学教育提前教育了。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a、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守纪律,少玩少动。幼儿的天性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然而教育形式上并没有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B、在知识学习上,灌输知识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模式,认为只有努力学习才是有用的人,却没有考虑到给孩子增加的无形压力。这些现象都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健康心理,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a、使用权幼儿形成不良的习惯b、促使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c、阻碍了幼的思维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孩子不是一个容器,什么东西都往里而塞,强迫他们学这学那是不行的,应该让孩顺其自然的发展,在玩中学。

3、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忽视学习品质的培养

就现状来看,不管是公办、民办、还是私办的幼儿园都在片面的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开设识字、数数、背诗、唱歌、跳舞等课程,开设外语班,他们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以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来考评幼儿教育成效,来向家长交差,却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道德品质、身体健康的培养与发展,致使幼儿教育品质逐步下降,久而久之,不良的行为习惯就形成了。学习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型,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于,并且自动化。却没想到,幼儿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却被无形的知识压力抹杀了幼儿脸上的天真灿烂笑容。

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A、娇惯

孩子是家中的宝,“小皇帝”、“小公主”的现象显而易见,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想干什么要什么,就一定要得手,否则就使性子大哭大闹,家长们见到孩子这样,心痛时,就会满足他们那些无理取闹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自私霸道,以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到幼儿园后,他们好认为“什么都得听他的,得让着他”,如稍有其不顺意,便哭喊攻击,这种行为给教师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教学过程也受到影响。

B、替代

现在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事都有人代替做了,不必自己动手。这种过分溺爱的现象,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我遇到的孩子中就有过这么两种情况:孩子已经上学前班了,连脱胎换骨衣服都不会,如果老师不帮助的话,就以哭了事。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上幼儿园,不肯自己走进课室,要家长抱进课室。想想下,孩子的独立性真的有待深思,他们连一些小小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来到幼儿园,老师教育他们,自己的事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要什么事都依赖家长,帮他们改正种种不良习惯。然而,有些家长还是一手包揽,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做不来,不愿让他们动手。很难想象,如果继续这样教育下去,孩子的未为会是如何?他们又是将如何担当建设祖国的伟大重任呢?这就可想而知了。

C、过渡保护

“捧在手心里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句话就说明了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孩子是长辈的心肝肉,心头肉。一部分家长总是站到孩子的面前,替他们扫除障碍,容不得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一点点挫折。就拿一件最平常的小事来说吧: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模式,人员较多,幼儿与幼儿之间总会有一些小摩擦,总会不经意之间碰到摔伤,一旦出现问题以后,有些家长不理清事理,就先把老师指责一顿,或者对着做错事的幼儿大吼。尽管最后事出有因,家长也接受了老师的道歉,可是由于家长们的过度保护,使孩子变得不讲情理,变得更无理限闹,孩子们心中慢慢就形成一种扭曲心理:“天不怕,地不怕,出了事有父母撑职工腰”。这一现象,使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极端的心理:目中无人,胆小怕事。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开展幼教知识宣传活动

幼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在全镇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引导幼儿、教师、家长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比如:开设一些专门的幼教知识讲座,或者电视专题讲座,让家长和老师都同时参与这些知识或专题讲座,从中吸取经验,及时教育我们的孩子。幼儿园应多召开家长会议,让家长与老师多沟通交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和缺点,全面贯彻实施家园合作工作;幼儿园还应开设幼教宣传栏,帮助家长摒弃传统的知识观念。通过如此种种方法,让幼儿形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让他们养成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B、提高幼师整体素质水平

教师是教育中不要缺少的主体。据了解,我镇有一部分幼师尚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取得任教资格证,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首先,教育局应提供培训机会,使那些有识之士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其次,应该让教师走出去,走出幼儿园,到其他幼儿去学习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秀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第三,保教结合,每班配备一名保育员,既有利于班级管理,又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钻研课题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多订阅幼教专刊,供教师参考学习。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与深索,不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开创崭新的幼教局面。

C、保障幼师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师队伍

无意中总会听到这样的话“你原来是做什么的?幼师。怎么现在不做了?幼师很好呀”。听到如此问话,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了,为什么有的幼师会放弃幼教事业,谋求第二职业,这就是幼师的保障问题了。同一样受过专业的培训,有任教资格的教师,幼儿老师工作时间长,责任大,为什么工资待遇没保障,同属教师行业,同样要求德才兼备,要上岗证,要为人师表,为什么不能拿相当的报酬?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工种每天超八小时上班时间的,还不能分心,背负着巨大的责任,管一群人的吃喝拉撒,玩好学好乐好,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能力,却拿千来块的工资,还要担心被投诉?“尊师重道”不应该只存在学校教育,而且还要存在于幼儿教育,幼师应该与学校老师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幼师把青春献给了幼教事业,到最后连医疗,养老的问题都还得自己解决,更别说个人的发展了,连生活都成问题了。曾经有人提过这样一句话:“学前班的老师能胜任小学一年级的工作,但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未必胜任学前教育的工作。”确是如此,我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在考虑儿童的教育,幼儿园的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一下幼师的合法权益,使她们更加专心热忱地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去.。

D、逐步优化幼教环境,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

环境是每所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所幼儿园占地面积大小不一,但应该都充分利用起来。活动室,户外活动场所都应该逐步趋向规范,.各种工作室,环境条件都因该符合相应的要求。减少为幼儿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政府部门应多少给予帮助,使其逐步完善,尤其是教学设备方面,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观看与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园在操作中发现、创作、交流,体会活动的快乐与成就感。

以上是我对我镇幼儿教育的一些思考与建议,也许写得不够全面,分析得不够透彻,但是我相信,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届社会人士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下,在各位幼教同仁的努力下,我们的幼儿教育会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孩子们也会更加全面地得到发展,成为祖国未来的优秀人才。

篇5:教育孩子的问题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想,中国人娇惯孩子现象比比皆是。外国人娇惯孩子吗?以什么方式娇惯呢?以我接触不同国家族群人士的的浅显经验,试着盘点下哪些国家的家长最娇惯孩子。

要说娇惯孩子,头把交椅无疑排给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娇惯孩子历史久远,古人管这叫“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要星星不给月亮”……;民间管娇惯孩子叫“倒行孝”,是说家长对老人都没那么珍惜,为孩子甘愿当牛做马,对孩子好过父母。尤其现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们且把这种现象称为“众星捧月”式。

与中国人娇惯孩子程度不相上下的,大概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娇惯孩子,不仅是家庭式的娇惯,还有族群式娇惯的成分,惟一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更娇惯男孩,男孩地位之高无可侵犯。相反,阿裔对女孩子的态度比男孩子就差不少。

排在第三的,该是黑人族群。黑人兄弟惯孩子方式比较特别――家长原则性较差,孩子自由度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家长吼两句也是手高高举,轻轻落下,就是使劲打下,皮糙肉厚的黑小家伙似乎也满不在乎。

相对而言,不太娇惯孩子的倒是白人族群,以欧洲论,白人群体教育孩子较为得当,对孩子该说就说,该讲理就讲理,该惩罚就惩罚,该打绝不手软。一个比方,蹒跚学步的小小家伙假如忽然摔倒了,家长会鼓励孩子站起来继续前进。即便旅行的路上,孩子往往背上自己的行李,而不是大人越俎代庖。

假如中国人看见孩子倒地,那还得了,不得抱着宝啊贝啊疼煞半天,孩子本来不疼也给宠“疼”了,本来不想哭也给宠“哭”了。更舍不得让小孩子身背行李了。白人族群还有一点值得尊重,少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孩子就是孩子,与男女无关。他们的家长疼孩子,属于正常心理和情感范畴,不过分严也不过分溺。

管教孩子最严格而不娇惯的应该是犹太族群。记得很多次在巴黎不少公园,每逢礼拜六、日,常有成群的犹太男孩由两个大人带领着赛跑或做游戏。我曾问他们,是不是经常这样聚会?他们说“是”,巴黎几乎每个区的犹太孩子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聚会,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团结意识。他们说,想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一家人,要奋斗就必须吃苦团结。犹太人群体能有今天的成就,看来是真真正正从孩子抓起的。

当然需要说明,以上各样的族群都有娇惯的孩子或严厉的家长,我只是就事论事总结出一个总体现象。

篇6:教育孩子的问题

(一) 怎样才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呢?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要想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看孩子现在的状态,是厌学?还是青春期波动?还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要找到孩子的学习不够积极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针对你所提出的情况,我建议改善一下孩子学习环境,让他尽量接触一些学习努力的孩子,但是切记,不要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赞扬和夸奖这些学习努力的孩子,这样会起反作用,适得其反。既然是懒惰,懒惰的时候,他会做些什么,不能总睡觉吧,比如说玩,家长可以从其玩中下手,多与他谈心,让他体会,父母并不是在管他,而是在关心他。不要在学习方面给予太大的压力,既然需要提高学习积极性,说明他学习应该还可以,只是提高学习积极性会更好些,所以要想他的学习有所提高,只能以谈心的方式进行,切记拔苗助长,只能一步一步的走,慢慢来。我相信只要父母用心他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的。

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试一试,看看有没有效果:

(1)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给孩子讲讲一写伟人小时候努力学习的故事,也可以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2)要消除孩子把学习当成苦差事的认识。比如选择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作为突破口,让他充分感受学习的愉悦。

(3)设法把学习活动本身变成孩子自身求知的需要。比方积极引导孩子参加有益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发现他所不理解的新奇问题和现象,从而产生对学习的需要与兴趣。

(4)许多孩子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才产生厌学情绪的。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多花点心思在孩子身上,逐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就增强了。

(二)怎样矫正孩子偏科的倾向呢?

昨晚这位家长问我:“我孩子理科成绩很好,但文科成绩较差,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反映出了家长对孩子偏科的普遍担忧。有21%的小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从我本人掌握的情况看,有21%的小学生出现偏科现象。到了高中,约80%的学生偏科。要纠正偏科,首先要搞清引起孩子偏科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我个人分析,孩子偏科主要有下列三大原因。

教师问题

我发现,孩子的偏科问题,受教师影响较大。孩子偏爱的科目,往往是由于喜爱该科任教师所致。孩子偏爱某一个教师,就能提高该科的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而久之,该科的学习成绩下降,成绩下降又导致孩子丧失对这一科目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比如,某个孩子不喜欢语文,喜欢数学,原因是语文老师总是批评他、苛求他,于是他对语文越来越没兴趣了。但数学老师则不然,他有一点进步,老师就给他鼓励和表扬,于是他越学越有劲。这样一来,语文就成了孩子的“弱科”,数学则成了孩子的“强科”。

再比如,孩子喜欢学物理不喜欢学化学,是因为物理老师知识面广,讲课条理清楚、风趣幽默,对学生又好,孩子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而化学老师常常照本宣科,不生动、没有吸引力,对学生不够亲近。因此,造成了孩子喜欢学物理不喜欢学化学的偏科现象。

孩子自身原因

孩子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等),也是造成孩子偏科的原因。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不感兴趣的学科。孩子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学习动力,便能积极主动地去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有兴趣,孩子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这样就使得强的更强,弱的更弱。

家庭影响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不同家庭的特殊文化氛围、家长爱好以及家长职业等因素也会诱发孩子偏科。

我发现,家长爱好文娱的,家庭艺术氛围就比较浓厚,孩子受家庭影响也往往偏爱文娱;家长爱好体育、喜欢活动的,孩子也偏爱体育。我还发现周围教师的子女,家长是语文教师的孩子爱学语文,语文成绩好;家长是数学教师的孩子爱学数学,数学成绩好。当然,这也可能与及时的课外辅导和遗传基因有关系。

找出了孩子偏科的原因后,纠正偏科就该从根源上着手解决。大致方法如下:

(1)对于老师原因引起的偏科

一方面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给孩子讲清偏科的危害;要让孩子理解老师、接纳老师,消除对老师的隔阂和抗拒心理;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而放松或放弃某一科的学习,是极端愚蠢的行为,最终受害、后悔的永远是自己。

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和老师沟通,诚恳地说出孩子偏科的原因,恳请老师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帮助。

如果这两方面工作都做到了,孩子因为不喜欢老师而引起的偏科一般都会得到纠正。但多数情况是:家长只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和老师沟通觉得不好开口。这样得不到老师的配合,效果自然不大。所以,为了你的孩子,不管你觉得多么困难,你都要去做。更何况大多数老师都是通情达理的,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他们都会采纳、积极配合。

当然也不排除有极少数素质不高的老师,他们只要一听到家长的建议,就觉得是孩子和家长不好,不但不改进自己,反而会做出一些伤害孩子情感的事情。如果真的不幸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得站出来保护孩子,要求转班或转学。这样你的孩子才不会因为老师的问题而被耽误。

(2)因为兴趣、爱好造成的偏科

如果孩子偏科是因为自己兴趣、爱好所致,或是对于某一科目确实存在学习困难,而失去兴趣所致,那么,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学好优势科目,通过优势科目,树立信心,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学好其他科目的能力,进而逐渐提高对其他科目的兴趣,并逐渐加大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投入;也可以从相关学科中找出突破点,进而带动弱势学科成绩的提高,纠正偏科。

另一方面,家长要正视与肯定孩子在弱势科目上的点滴进步(如课堂发言,读书笔记等),引导孩子主动去接触弱势学科,加强对弱势学科的学习。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偏科是暂时性的,偏科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必要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该科目的辅导。如果家长不能辅导的,则有必要请科任老师进行辅导。如果老师没有空闲,就要请家教。但在请家教时应该注意,最多请一到两科,如果门门都请,则没有意义。而且以每周两到三次为限。因为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里我还要提醒的是:家长在纠正孩子偏科倾向时,落脚点一定要放在促使孩子素质全面发展上,在抓“弱科”的同时,还应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强科”优势。既要补“弱科”之短,又要扬“强科”之长,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全面提高。千万不能“矫枉过正”,否则出现“弱科变强科,强科变弱科”的现象,孩子还是不能全面发展。

(3)家庭环境影响造成的偏科

如果孩子是因为家庭环境影响造成的偏科,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讲清道理,告诉孩子大人这样是为了工作需要,自己当年在中小学学习时,各科还是均衡发展的,并不存在某科强某科弱的现象。家长要打消孩子因为怀疑遗传影响而偏科的疑虑,这样孩子学习起来就更有信心。

在这里,家长千万要注意:不能让孩子产生对偏科的认同心理。千万不要讲“数学这门课就是不好学,当年我就是学不懂”,或者说“语文学起来太没劲,作文就是不好写”之类的话。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说这样的话,就是给孩子进行偏科的心理认同教育,就等于说偏科没法纠正,孩子的偏科就真的纠正不了了。

家长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出现某科作业较慢,错误较多,马马虎虎,可能就是偏科的初始表现。这时家长就要注意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该科学习的课堂情况,防止出现实质性偏科。

以上三点,是防止、纠正孩子偏科的最常用方法。而当你将这些方法都试过却还不能纠正孩子偏科的话,我们则可以换个角度,以“偏科理论”(我自己的理论)来看待偏科。

那么什么是“偏科理论”呢?“偏科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孩子偏科非常正常、没有错误,因为每个人的爱好、特长都不一样。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擅长的方面,也有不喜欢、不擅长的方面。

比如说,某个孩子在数理方面有超人之处,但在文史方面就明显不足;有的孩子在体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文化课方面却明显不如常人,这些本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就该扬长避短、培养优势才对。但是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要求孩子门门功课都要好、都要优的极其错误的教育观,不光影响了家长的思想,还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更可恶的是抹杀了部分孩子的特长,甚至扼杀了许多天才。

我们知道郭沫若上中学时是个偏科的学生,可后来他成了伟大的学者和诗人;钱钟书的理科成绩很糟糕,可后来他成了中外有名的大学者;琼瑶、张爱玲偏科,后来她们都成了大作家;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小时候算术总不及格;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上中学时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好……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说那是过去,那是外国,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评价机制不同,那我们就说说现在。作家韩寒读书时偏科很厉害,现在却成了知名作家;郑渊洁的儿子连中学都没上过,凭着自学电脑,成了IT行业的重量级人物……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觉得家长应该以独特的眼光去对待孩子,不要强求。有时候角度变了,你也轻松,孩子也轻松,不要苛求孩子门门功课都要好、都要优,按孩子自身的特长去发展,也许会培养出一个专家呢。

可以应用的策略。我们在分析孩子偏科原因的基础上,作为家长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去努力一下。

(1)、与孩子沟通,深入阐明严重偏科的危害性。针对孩子具体偏差的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让孩子自己计算一下偏科所差的分值对升学总分的巨大影响,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要升入理想高中,乃至将来期望进入自己期盼的大学,偏科是多么巨大的绊脚石,必须克服。只有孩子真正认识到这点,为了自己的将来,孩子才有可能自觉去弥补弱科。

(2)、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偏弱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孩子偏科可能就是对该学科缺乏兴趣。不想学就很有可能学不好,学不好就更不想学,形成恶性循环。应针对孩子的具体特点和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多与孩子讲该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引导和培养孩子对偏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孩子从心里上自觉消除厌恶感和抵触感。

(3)、家长主动到学校与孩子偏弱学科的课任老师沟通,讲明想激发孩子学好偏科的兴趣和热情,恳请课任老师配合。上课提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孩子答对了,老师大家赞赏和鼓励,这样会极大地增强信心和学习兴趣。为了避免孩子第一次被提起来回答问题答不上来的尴尬,请老师事先找孩子细心的谈一次,鼓励孩子学好这们学科很有潜力,老师会耐心地帮助你,不懂的尽管问,老师会不厌其烦的帮你!老师信任你!如果能让老师这样细致的关心孩子,温暖感化孩子,一定会收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培养孩子说以下几点:

(1)、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2)、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3)、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4)、无条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5)、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6)、纠正的哲理

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7)、平等相处

每当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侯,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如果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会在和孩子沟通时难以保持平等的地位, “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会常常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8)、学会倾听孩子

有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DD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

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应尽可能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9)、勿以亲友做对比

由于孩子尚未成年,抽象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作为家长在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时候,不要给他们一个笼统的“好孩子”、“坏孩子”的概念,而应该具体和清楚,更多时候还需要一个样本。不过,这个样本最好是从故事书、动画片、文学典籍中寻找,会比较稳妥。父母若是以亲戚朋友为例,恐怕会为自己的孩子将来建立人际关系制造难题;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评价会无形中伤害到其他人。

篇7:教育孩子的问题

单亲母亲该如何教育好孩子

母爱适度:单身母亲往往将儿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结果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甚至会产生变态心理和行为。

有些单身母亲在以往的婚姻生活或性经历中受到的创伤使她们对婚姻、异性都持有一定的偏见,并且将这种偏见灌输给孩子。例如,告诉孩子是爸爸不要他们了,男人都很坏,自己是如何不幸等等,使孩子对人产生敌意、不信任感,同时也有不安全和被抛弃感。还有的母亲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我就好过多了。”她们以为这样说,孩子就不会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实际上却造成了孩子忧郁、多愁善感、自卑、自责的心理,给未来的生活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单亲妈妈别忽略儿子男性角色的培养。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和模仿的榜样,如果想培养孩子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等性格,妈妈就要有意识地对男孩子采取内细外粗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要符合男性性格特征,而不要培养“脂粉气”。创造适当的交往环境。有的单身母亲喜欢帮孩子选择朋友,这样会使孩子在成年之后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使他们只对某些人有安全感,而对另一些人表现出胆小、退缩和敏感。 母亲应该定期给自己安排时间,用来处理私人事情,包括同异性的交往,使孩子明白,母亲是爱他的,但他不能占有母亲所有的感情空间。否则孩子会变得放荡不羁,不服管教,或向母亲滥施命令,自私地反对母亲再婚等等。母亲给自己时间的同时,也就给了孩子成熟的机会。让孩子接受健全的婚姻观。 有些单身母亲在以往的婚姻生活或性经历中受到的创伤使她们对婚姻、异性都持有一定的偏见,并且将这种偏见灌输给孩子。例如,告诉孩子是爸爸不要他们了,男人都很坏,自己是如何不幸等等,使孩子对人产生敌意、不信任感,同时也有不安全和被抛弃感。还有的母亲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辛苦苦都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我就好过多了。

单亲母亲在孩子教育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单亲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比正常家庭的父母存在着更大的困难,一方面要承担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要承担孩子教育方面的压力,那么单亲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应该怎么样做呢?下面来说说单亲母亲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需要注意的几点:

1、作为单亲母亲,对于孩子的父亲,可能有着复杂的情感,但请不要在孩子面前强调父母离婚的原因,更不能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诋毁孩子父亲的形象,任何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好父亲,通常情况下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很高大的,即使不在一起生活也有同样的心理,让孩子去恨他曾经挚爱的父亲,这只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学会仇恨,这是非常残酷的,也不利于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跟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的父亲道德水平确实不怎么样,例如:不负责任、抛弃家庭只顾寻欢作乐,又或者有着好吃懒做好赌等恶习,也最好给孩子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解释,作为单亲母亲,尽量不要让孩子因为有一个糟糕的父亲而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2、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虽然父母彼此不再相爱,但并不影响你们对孩子的爱,他她永远是父母最爱的宝贝,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变的。多跟孩子的父亲沟通,想办法向孩子证明,他的父亲是非常爱他的,帮助孩子走出父母离婚造成的阴影。

3、孩子需要父爱,要让孩子经常与父亲在一起。孩子应该接受来自父亲的男性性别教育。父亲可以教给孩子勇敢、机智,也可以避免孩子因长期与母亲居住、相处造成的恋母情节。这是所有单亲母亲应该注意的。同样是单亲母亲的香港影星钟丽缇说“我对离婚夫妇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因为感情破裂,就完全断绝孩子与另一半的往来。我女儿每星期都与她爸爸见面。”如果单亲母亲能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可以把离婚对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点。

4、如果孩子的父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同孩子见面或有效地履行父亲的职责,作为单亲母亲的你,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多接触比较正面的男性的机会,最好有一位男性的亲戚或朋友,能帮助和教育孩子,例如:叔叔、舅舅等,竖立成年男性在孩子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形象。

在为孩子选择教师教练时,也应该尽量选择男性教师,通过跟成年男性的正常接触,使孩子的心理能正常发展,即使他不一定天天来,但有时来,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看电视聊天,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使他有另外一种性别的成人榜样来学习,毕竟孩子需要在有两性家长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是所有单亲母亲都应该注意的的问题。

5、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有的单亲母亲觉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怜爱,便无原则地给予孩子过度的关爱与保护,甚至有的单亲母亲把孩子的成长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完全迷失了自我。这不仅不容易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进取的形象,以激励孩子进步,而且会因为自己的过分关爱造成孩子从小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和唯我独尊的性格。

6、还有,单亲母亲值得注意的重要的一点是,关于父母双方离婚的事情上,在孩子基本懂事后,不要回避自己的婚姻问题,尽量客观地向孩子解释父母为什么离婚。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白,在人生的路上,是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只要在选择自己人生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未尽的责任,只要勇于承担,勇于面对,就不失为一个好的父亲/母亲。

众所周知,作为单亲家庭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作为单亲母亲就更不言而喻了,但只要勇于去面对,树立良好的心态,尽早走出离婚的阴霾,为孩子竖立一个正面乐观的形象,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意识的让孩子共同参与解决,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信心。而面对孩子的父亲,应该要有宽容、客观的态度,毕竟那是孩子的父亲,血缘和亲情是永远割舍不断的,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千万不要因为你们之间的矛盾而让孩子丧失了父爱,孩子也会因为你的豁达的心态而受益良多,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让你的孩子在特殊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篇8:教育孩子的问题

一、贪玩厌学

孩子一直贪玩不喜欢学习怎么办?

对学习总是维持三分钟热度,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比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容易的学习内容,就学的很有劲头;遇到不感兴趣的、有难度的内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因此有不少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问题表现:

1)喜欢做小动作,如抖腿、转笔等

2)缺乏耐力与毅力,不能静下心写作业

3)学习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原因分析:

1)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任性、贪玩,意志未能从小炼

2)在学习上怕吃苦,总希望能投机取巧走捷

3)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解决方案:

1)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习典范

2)兴趣教学,培养对学习长久的热情

3)创设疑难情境,在磨砺中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二、粗心大意

孩子很聪明但学习就是粗心大意,怎么办?

有 的家长常说:我孩子挺聪明的,哪样都行,就是有点粗心。粗心马虎不是学习应有的态度,有不少学生就是粗心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错失了理想学校。粗心马虎, 归根结底是习惯养成的问题。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时心里一紧张,粗心、马虎的问题又升级了,考试分数当然大受影响。即使是再聪明的孩子, 也会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数,影响到学习成绩。

问题表现:

1)写作、做题、阅读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2)平时写作业不认真,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3)考试时焦虑急躁,经常漏题、做错题

4)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一边学习,一边想着其他的事

原因分析:

1)缺乏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缺乏耐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3)思想涣散,思维跳跃幅度大

4)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心

解决方案:

1)激发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

2)定制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3)专项注意力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4)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课业责任感

三、苦学无效

孩子一直苦学习但效果就是不明显

无 效是学习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但学习效果却不佳,似乎学习的努力程度与学习效果并不成正比。这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解 决,慢慢的会使本来勤奋刻苦的学生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从“不会学”变得“不爱学”或“厌学”。

事实上,真正影响学习效率的并不是学习时间的长短,很大一部分是缺少针对长、中、短期学习的周末计划,缺乏对学习时间的精细管理,甚至正是因为不善于休息,不会劳逸结合而导致了效率低下。

问题表现:

1)对知识生搬硬套,不能变通运用

2)习惯机械记忆,不重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3)在课外花的功夫不少,但考试分数始终不上不下

原因分析:

1)无计划:学习盲目、漫无目的,没有详细的规划,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学到哪就是哪,兴趣来了就学,没了就不学,想学什么就什么,完全没计划。

2)无方法:不会安排时间,不会利用黄金时间,不会合理的分配时间,不懂得劳逸结合,造成学习上过多的无效劳动。

3)无规律:学习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兴趣,导致时间上的无谓浪费。

解决方案:

1)制订计划,使学习目标清晰可见,学习时间有章可循。

2)掌握方法,把握学习的黄金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利用有效的时间有效的学习。

3)形成规律,固定学习时间,劳逸结合,高分回报。

四、过分偏科

孩子偏科该怎么帮助他?

偏 科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学科成绩特别好或一般,另外的学科成绩特别差或较差,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偏科”。其实偏科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并 不可怕,同学们对各门课程的兴趣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各科的成绩难免存在差别。一旦这个差别比较大,被人意识到了,便成了偏科。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在 初中,这与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有关。学生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往往会造成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 可能波及其他学科。

问题表现:

1)一科突出,其他平平

2)文科或理科突出,另一方面较弱

3)一科较弱,其他都较强

原因分析:

1)受教师影响,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2)家长的爱好以及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3)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解决方案:

1)正确认识障碍,排解不愉悦的心理体验

2)激发“弱科”兴趣,锻炼学习意志

3)发挥“强科”之长,以长促长,取长补短

五、学习盲目

怎样解决孩子盲目的学习

这类孩子往往是没有别人的安排就不知所措的“乖孩子”。从小在家长的权威中长大。家长让学什么就学什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没有违反的可能。渐渐不知道该如何计划自己的学习,感觉学习只是完成学校的作业,此类学生一般成绩还可以,但是很难进步。

问题表现:

1)课堂上不知道要干什么,只是随了别人在学习。

2)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主意识。

3)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计划,很少能完成学习任务。

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自主意识缺失。

2)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解决方案:

1)激发学习兴趣。

2)重塑学习动力。

3)培养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

六、应试紧张

教您控制孩子学习上的情绪波动

情 绪波动是学生当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自己的情绪比较难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所以,一旦在学习上遭遇挫折, 或者某一阶段心情低落,学习成绩也就因此起伏不定。这类学生大多数平时学习不错,做练习也答的不错,但往往一到考试就出状况,考试成绩与自己估计的分数出 入很大。事实上,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出在学习心理和应试技巧上。

问题表现:

1)兴趣和情绪容易变换,不喜欢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学习

2)考了高分后,骄傲自满;考了低分后,焦虑不安、自卑、迷茫

3)自怨自艾,沉浸在学习失败中不能自拔

原因分析:

1)思想压力过大,导致在考场上过于紧张,发挥失常

2)缺少应变能力,遇到生疏的难题时束手无策

3)学习心态不佳,太过于看重考试分数

4)学习中遇到困难不善寻求帮助,总是自己钻牛角尖

解决方案:

1)释放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稳定情绪,正常发挥知识水平

3)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学习困境

4)把握节奏,从此告别学习疲劳

七、习惯不好

怎样解决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

学习习惯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一个人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习成绩直接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分阶段、按部就班地给以指导,并且需要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只有找到情绪困扰的根源,帮助学生逐步卸下心理上的负担,树 立起孩子对自己和对学习的信心,才能使不良习惯最终消除。因此,习惯矫正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方法。

问题表现:

1)学习被动,缺乏主动性

2)每天埋头学习,成绩却不理想

原因分析:

1)学习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

2)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实际效果却不佳

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

解决方案: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

2)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学会善于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

3)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科学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八、信心不足

孩子学习信心不足怎么办?

自 信心的培养,对孩子很重要。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即使做了,也是虎头蛇尾。对孩子,要多加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起自信心。许多家长总是拿自 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攀比,恨不得将所有孩子的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家长应接受孩子在学习上的不足,不应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

问题表现:

1)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惧怕参加集体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

2)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从不充当领导者。

3)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原因分析:

1)缺乏独立性:现在的学生多为独身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娇惯,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独立性,使他们更易遭受失败、挫折,造成自卑。

2)家长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家长期望值过高,会使孩子望而生畏,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一但期望值落空,就会使孩子走向自卑。

解决方案:

1)尊重与宽容: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自信心理。

2)增加孩子成功的机会:如果一个人总是失败,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就会降低,反之则会增强。

让爱心与智慧同行-《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来的读后感

教师的智慧哪里来读书笔记

一年级数学教学评语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学习哪有那么难》读后感作文

我们孩子的心理

王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我从哪里来》幼儿园中班教案

小学语文不同文体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孩子教育哪方面的问题
《孩子教育哪方面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孩子教育哪方面的问题(精选8篇)】相关文章: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读书心得2024-01-05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2023-09-03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2022-11-30

小学科学细胞教学反思2022-05-24

教育就是让孩子找到适合的生命方式2022-10-31

小学五年级发言稿2022-08-31

《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阅读答案2023-10-08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反思2023-03-20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2022-12-02

《和平之路》教学设计2024-01-0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