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作文300字(精选19篇)由网友“daibotv”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孝文帝改革作文3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孝文帝改革作文300字
我就是孝文帝,我准备改革了!以下是我改革的项目、理由、结果和依据:
1、服装:不管是谁一律穿汉装。
2、迁都洛阳:因为那样能加强对黄河的控制,顺便可一接受汉族文化。影响:那样能更好利用黄河水。
3、推行均田制:土地是不能买卖的,还要分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减轻他们的租调负担,改善他们的生活。影响:改善农民的生活,国家生产量上升。
4、限定官员的俸禄:现在到了政治腐败的时候,应该先让百姓吃好喝好,如果先让官员吃好喝好,朝廷不就显得更腐败了吗?影响:让朝廷显得不怎么腐败,顺便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
5、治理贪官:要管好贪官,不应该饶他们,如果贪官越来越多,被贪污的金钱也越来越多,万一边境打进来,没钱买军粮,军心动摇,就会被敌人轻而易举地攻破。影响: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富强。
篇2:高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
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二)认识北魏均田制
1.原因:为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2.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3.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不得买卖。
4.实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5.影响:进步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局限性,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分配不均依然存在;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1.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2.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3.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
篇3:高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皇兴五年(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其子拓跋元宏继位,时年五岁,其母冯太后辅政。从太和九年(485年)开始,孝文帝曾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先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汉化改革,并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果。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第一,推行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遣使“均给天下之田”:即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良人。丁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土地宽余之处露田可加倍或加两倍授与。受田者年老或身死,则要给国家交还露田。受露田的男子又给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人5亩,奴婢依良人。桑麻田皆为永业,可世代相传,并可买其不足,卖其所余。?地方官于任所授给公田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县令、郡丞各有差。罢官者还田,新任者继受,严禁买卖。由于均田制并未触动大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性质,故拓跋贵族和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并未止息,农民受田不足相当普遍。但由于均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拓跋族内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其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变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北魏初年,为了拉拢和争取拥有大量荫庇户的豪强地主和世家大族,便把他们封为宗主,用以督护所属民众,是为宗主督护制。孝文帝于太和十年下令: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党,分别设立邻、里、党长。不但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三,变九品混通制为新的租调制度。九品混通制是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推行时的一项赋税制度。即按每个宗主的财产多寡,分为九等,按等征税。实行三长制后,孝文帝即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即一夫一妇调帛一匹,纳粟二石,另外,十五岁以上未婚者4人,奴婢8口,耕牛20头,并纳一夫一妇租调。由于曾被荫庇的大量民户从宗主督护制下分离出来,纳税户比前大大增加,故国家的财政收入亦有增长。〖JP〗
(2)政治方面。第一,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由于北魏初年的首都平城,地处偏北,土地瘠薄,交通不便,又是拓跋贵族聚居之地,保守势力很大,对推行改革不利。于是,孝文帝遂于太和十七年(493)借口南征南齐,遂率军迁至洛阳,并下令定都于此,并先后平定了保守势力的多次叛乱,有利于改革的大力推行。
第二,改革官制。北魏初年的官名“皆拟远古云鸟之义”,不仅质朴,且带有图腾余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遂模仿两晋南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新的官僚机构。
第三,改革律令。孝文帝曾于太和十六年颁定新律。新律不但律文简省,而且删去了旧律中的一些残酷而又落后的刑法,在我国法制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社会风俗方面。第一,禁胡服胡语,倡导着汉服,说汉话,用以消除鲜卑族和汉族在服饰和语言方面的隔阂,为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创造条件。?
第二,改革丧葬风俗。孝文帝迁洛后曾下令:“迁洛之人,死葬河南,不得北还。”,改变了鲜卑族原来身死要归葬祖茔的旧习。
第三,改姓氏。太和十二年(4),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的复姓一律改为汉字单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
意义:
第一,使北魏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篇4:高考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
迁都洛阳和汉化政策
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文化,消除鲜卑族和汉族间的隔阂,以便进一步拉拢汉族地主士大夫,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都城从位置偏北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中原的洛阳。
洛阳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对北魏和拓跋族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孝文帝迁都前后,还颁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
1.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鼓励鲜卑人和汉人结婚。孝文帝把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达溪氏为奚氏,乙旃(zhan)氏为叔孙氏。把汉族的高门世族列为甲、乙、丙、丁四等,亲自制定条例,规定鲜卑族的八个大姓与汉人头等贵族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他亲自娶汉族大姓女为后宫。又给他的弟弟们娶汉族大姓女为妻室,以示提倡。
2.禁士民胡服,一律改穿汉装。孝文帝亲自在光极堂给群臣颁赐汉族的“冠服”,让他们穿。他看见街上鲜卑妇女仍有穿“夹领小袖”衣服的,大为发怒,把群臣责备了一番。以后汉服便逐渐推广开来。
3.禁止说胡语,改说汉话。具体规定,三十岁以上的人“习性已久”,可以慢慢改;三十岁以下的人要立即改过来,在朝廷为官的,再说胡语,就要“降爵黜官”。
篇5: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①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
②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③友好交往: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即使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没有间断)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大融合。
篇6: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当时胡人大都已能讲汉语,且穿汉服,只是还能说胡语、还穿胡服,这一改革只是加速了习俗改易的过程。
篇7: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整合: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篇8: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创建新制度(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 地方上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朝廷采用了大臣李冲的建议,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国家收入增加。
第二阶段:汉化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1、政治及经济方面
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後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跃进为农业的过程。
2、习惯与文化
以下这些措施,是为了改变胡人习惯以作的:
改服装首先改变衣著,命令人民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改籍贯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於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样一来便可绝代人故土之恋;反之,若不如此,鲜卑终无法成为中原士族。
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拓拔(皇族)→元姓 、独孤→刘姓尊孔子孝文帝迁都洛邑後,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後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伟大的祖先。
篇9: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1、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2、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3、迁都洛阳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同时,北魏自定都平城以来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气候恶劣,生产粮食逐渐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处偏僻,使北魏政府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也逐渐强大起来,对北魏构成威胁。
为了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政权。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迁都洛阳原因:
洛阳是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一生最重要的功业之一。作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一举措体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探究。
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第四,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五,减小改革阻力。平城有强大的保守势力,是改革的巨大阻碍。迁都洛阳有利于减小改革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举措,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其结果使洛阳在曹魏、西晋之后再度繁华、辉煌。
孝文帝还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篇10: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但是,在历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事实本身就很自然会引起历史学者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者也不乏其人(尽管仅占少数)。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四),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记》卷十四)。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读通鉴论》卷九)。
整合: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篇11:《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反思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励精图治的的孝文帝改革》。此课按照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课学习主题,然后通过启发与探究完成学习目标,最后是思维拓展、达标检测。反思此课,我感觉最大的遗憾是学生学习的情绪由高涨走向平静最后陷于低落。
一开始,我通过一段诗歌资料引出了本课的主题。在讲第一个问题“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时,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从东汉到北魏的政权更迭问题,由此我提出问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由同学们根据多媒体分组讨论总结,分析孝文帝改革的三对矛盾;当讲到第二个问题“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我就让学生阅读多媒体的材料,并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孝文帝,你会如何改革?”由此引出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此时学生兴趣还比较高,认真讨论,互相补充;当讲到“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这一问题时,学生学习热情大大降低,没有了争论、没有了问题、没有了质疑,空气好像凝固了一样。
静静地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组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只考虑了“我应该怎样教”,而忽略了“学生想怎样学”,课堂上完全按照备课时预设的'进行,虽然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活动的空间,只是把学生当成了我事先编好的程序中的对讲器,师生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我问你答,虽然答出了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掌握了教师安排好的知识。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时刻把握着“学生想怎样学”。不能用自己的问题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根本没有自我思考活动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后把“发球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提问、争辩来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此种开放、宽松的环境中思维也很活跃,思考也很深刻,提出一些教学设计外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这节不太成功的历史课,让我体会到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时,要真正做到教师、学生的角色换位:如果我是学生我想怎样去学,我想知道哪些问题等等,而非按教师的预设,只考虑自己怎样教、怎样问、学生能答出教师的问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次的偏差,还是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设计中虽然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陷于“老一套”的以教师为主的做法中,这也是今后我应该非常注意改正的地方,即把“一四五”新课程的理念切实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不是只挂在口头上。
当我和组长及其他老师交流时,他们给我指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本节课内容较多,应根据课程需要适当分配;第二,对于孝文帝改革背景中补充的内容,应该依据课标做出适当增减;第三,虽然有学生活动,但是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质疑的时间有待增多,所以学生的情绪不高,大家的话使我更加明确了本课失败点所在。
通过这节课,我悟出一个道理: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停止了告诉,学生才能真正地思考,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一片空间,学生才能自己往前走,才能自我去发现。
篇1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及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
篇13: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
拓跋建国
公元386年,已经被前秦灭掉的拓跋族的代国,乘着淝水之战北方大乱之机在盛乐重新建国,开国皇帝是拓跋珪。
重建国后,不久将国号改为魏,史称北魏,北魏把都城从盛乐迁到了平城,初入中原,拓跋鲜卑成功地实施了“一国两制”。
胡汉分治,这个创始于十六国的治国手段,成功缓解了鲜卑和汉族的矛盾,使这个新兴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站住了脚。北魏的胡风汉俗,要求国家在民族团结和民族矛盾的天平上时刻保持微妙的平衡。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
公元423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年仅十七岁的拓跋焘继位,进一步解决胡汉问题被迫切提上了议事日程。拓跋焘在平城的东城修建了供奉孔子的殿堂。
他还规定建立太学,要求鲜卑族和汉贵族的子女必须学习儒家经典,拓跋焘希望借助儒家学说,为治国安邦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经过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太和改制
孝文帝登基的第十三年,在冯太后的支持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改革正式启动,时值北魏太和年间,史称“太和改制”。
(孝文帝拓跋宏)
太和改制的第一项就是恢复了中原实行的百官俸禄制,使得汉族官僚物质待遇得到了提高,使他们与拓跋族的生活差距逐渐缩小。
孝文帝还颁布了均田制,均田令最根本的原则是把国家掌握的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农民以夫妻和耕牛头数授田。农民有了土地收入,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赋税。
孝文帝同时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农民种地越多赋税越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北魏骑陶马俑)
虽然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在制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和汉族文化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孝文帝,时刻都在思考如何将改革落实到文化层面。
迁都洛阳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孝文帝用尽心思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摆脱鲜卑旧臣的束缚,为他后来的强制性汉化打下了最有利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后,一改早起鲜卑的旧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规定汉族语言为官方语言,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官员在朝堂上讲鲜卑语,皇宫里的拓跋族也一律学习汉语,说汉话。除此之外,一百多个拓跋贵族姓也统统改为汉姓,拓跋皇室改姓为元,至此,孝文帝拓跋宏成为元宏。
迁都后的第二年,孝文帝率领群臣离开洛阳,去祭拜一位他敬仰已久的汉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
表面看来,孝文帝的改革使拓跋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改变了自己的民族传统习惯,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但作为部落的首领,他完成了祖先的遗愿,使整个拓跋鲜卑融入了华夏文明之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融合,才使华夏民族的发展有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篇14:魏孝文帝改革风俗的历史典故
北魏自从太武帝死去后,政治腐败,鲜卑贵族和大商人压迫人民,不断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
“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
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
篇15:第三单元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第三单元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一、教学目标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卓有成效的新制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
租调制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问题探究
材料分析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巧设计迁都洛阳490年孝文帝亲政,495年正式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原因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情景教学
对比分析雷厉风行
移风易俗易服装
讲汉话
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问题探究
教师点拨
综合分析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分析与建议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节引言简单介绍了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反对孝文帝改革,于4接踵发动了两次叛乱,都被孝文帝严厉镇压的史实。旨在通过史事创设情景,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究,并激发起学生对孝文帝大义灭亲,坚决改革精神的钦佩情感。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情景契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实施情景教学。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两个时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条理清晰。前期改革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后期改革是在孝文帝亲自主持下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史资料,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并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鉴于本课教材在整个课题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孝文帝改革每一项措施实施的原因和作用,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场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第一目是“卓有成效的新制”教材首先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是孝文帝改革前期的重点内容,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具体内容如下:(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2)推行均田制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教学建议:均田制的推行是各项新制中的重点内容和中心内容,建议教师结合教材【历史纵横】中的史料,让学生首先了解均田制的具体内容,继而分析均田制的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项新制实施的影响,把握各项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第二目“巧设计迁都洛阳”教材首先指出,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接下来教材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四个方面分析了迁都洛阳的原因并介绍了孝文帝巧设计迁都洛阳的过程。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建议教师:一、结合《洛阳平面图》和【学思之窗】中所给史料,对比旧都平城和新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及北魏一统中原的政治需求,探究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历史地理的综合认识;二、对孝文帝巧设计迁都的过程不必翔实描述,着重说明孝文帝设计迁都不仅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也体现了一代明君的大略。三,结合孝文帝迁都洛阳,说明改革的成功不仅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指出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为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三目“雷厉风行,移风易俗”教材指出,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具体措施有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五个方面。随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建议教师结合【学思之窗】的史料和问题,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分析孝文帝在改汉姓的同时又采用汉族的门阀制度对鲜卑族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三、教学设计与案例1.教学设计关于“卓有成效的新制”一目的教学。为了加深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新制建立的原因、作用和彼此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孝文帝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引导学生逐个分析新制实施的原因和作用及各个措施之间相互关系。在学习俸禄制时,可提问俸禄制实行之前北魏的吏治状况怎样?接着引导学生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危害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从俸禄制实行之前官吏的收入来源和分配原则;官吏贪污盗窃,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机构迅速腐败,鲜卑贵族依靠攫取的财富追求奢靡,使原来悍犷善战的风气逐渐丧失;官吏贪残,压迫人民,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等方面进行点拨,加深学生对吏制改革必要性的认识。在学习均田制时,可结合【历史纵横】中均田制的材料和教材有关内容让学生概括均田制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然后结合均田制的特点从经济的恢复发展、政权的巩固、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等分析均田制的影响。在学习三长制和租调制时,可在帮助学生了解两者实施的原因和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均田制为中心,分析上述措施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得出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要求,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设巧计迁都洛阳”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讨论。问题一“北魏兴起于塞北,定都平城已历数世,其间,北魏国势不断增强,逐渐由一弱小政权入主中原而一统黄河流域,那么孝文帝为什么还要迁都洛阳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学思之窗】材料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等方面分析迁都的原因。关于迁都的过程应着重强调孝文帝假“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的策略性,可设计问题二“假设孝文帝不设巧计,面对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阻力,一意孤行,强行迁都会是何种结局?”让学生讨论,以此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关于“雷厉风行,移风易俗”一目的教学。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明白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鲜卑族进一步向汉族学习,更完整地接受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并继续深化改革。然后利用【历史纵横】和《北魏文官俑》的图片材料,让学生把两种服饰进行对比,指出其各自的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说北魏文官俑的服装体现了民族的融合?”“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引起服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利用【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中材料对孝文帝移风易俗的功过进行评价,以此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提纲挈领地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孝文帝勇于改革、不畏困难的精神等方面进行小结,以此确保教学过程的完整无缺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印象。 2.教学案例案例一 可利用课前引言导入新课:通过引言大家从中得到哪些信息?一是孝文帝改革极大地触动了鲜卑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二是孝文帝对以太子恂为首的守旧势力不徇私情,坚决镇压。那么孝文帝到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而招致守旧势力如此激烈抵抗?我们又对孝文帝如何评价呢?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一课的学习,我们将会从中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案例二 在学习孝文帝设巧计迁都时,用计算机或幻灯片展示“北魏迁都图”。时间,493年~495年。过程,由平城到洛阳。策略,假“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历史上,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而迁都的不乏其例,但孝文帝迁都尤其与众不同。孝文帝不仅顺应了北魏加强对黄河流域统治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要求,而且设巧计避免了与鲜卑贵族在平城直接冲突,借“南伐”之名,顺利实现了迁都计划。更值得一提的是,孝文帝利用迁都避开了保守势力雄厚的旧都平城,减轻了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了与汉族地主阶级的联系,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一切体现了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和雄才大略,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案例三 在介绍通婚姻时,可用计算机和幻灯片出示下列材料。材料:他(孝文帝)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弟聘室,命长弟咸阳王禧聘故颍川太守陕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阳王羽聘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聘廷尉卿陕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祥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六个王妃中,除代郡穆明乐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一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利用联姻来解决政治矛盾和民族冲突是古今中外统治阶级的一贯做法和重要策略。西汉的“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 给汉匈带来了长期的和平,极大地密切了汉匈关系,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历史上解决民族冲突的一段佳话。孝文帝的“联姻”政策是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不仅使鲜卑统治者赢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信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对接受汉文化,巩固和深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都是巨大的推动。孝文帝对鲜卑族的封建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想一想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解题关键:正确解读材料,从旧都“文轨未一,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中原“河洛王里”中提取相关信息。思路引领:从平城和洛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着手进行分析。答案提示:北魏虽然实现了统一(局部),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参考教材有关内容和所学知识阐明理由) 【学思之窗】北魏孝文帝采用魏晋门阀制度,对鲜卑族起了什么作用?解题关键:孝文帝后期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思路引领:应从鲜卑族的封建化、政权的巩固和后来的分裂两方面回答。答案提示:孝文帝采用门阀制度取得了汉族世家大族的支持,树立了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推动了改革的进行,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建立了稳固的地主阶级统治秩序,有力地巩固了政权。但世家大族掌握大权,也为北魏的分裂埋下了祸根。【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解题关键: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全过程和内容。思路引领:注意改革前后两个阶段的核心内容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提示: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本身内容,然而,人们大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解题关键:迁都洛阳对孝文帝改革大业的影响。思路引领:考虑迁都洛阳的原因及迁都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地位。 答案提示: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学习延伸略
篇16:天界改革作文
自从三界改革后大家都过上了舒服的日子,今天,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天界改革后。
大家成天不是随身代着个小灵通、就是波导……
这不,玉皇大帝家还有一台奔4电脑,走,去看看,“嘿,大帝,好久不见,您在干什么?”“上“创网”啊!这不,天天上“创网”以后
牛郎和织女现在天天在网上聊天,不用只在七夕时见面,因为上面装有摄相头,天天都能见面,哈哈!!!!
“喂,悟空吗?我有事找你,……”真要人命啊,罗嗦的唐僧又打来电话了,我也得去避避难了,拜拜了。
篇17:改革好朋友作文500字
改革好朋友作文500字
爷爷的名字是“改革”。我问爷爷,什么是“改革”。爷爷笑了起来,拍拍我的头说,改革是我自己改的名字,我原来不叫这个。我更不明白了,“改革”是什么好事情,爷爷要改这个呢?
爷爷指着我手里的牛奶说,咱们吃的穿的,还有住的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啊。我很惊讶,难道爷爷和奶奶在改革开放没有前,都没有牛奶喝的,没有好看的衣服穿吗?我把心里的问题告诉了爷爷,爷爷把我抱在怀里,勾勾我的`鼻子说,是呀,你这个小家伙可不知道以前的苦呦!
我听了后,好奇虫又再次被叫醒了,吵着让爷爷给我讲过去的苦日子。爷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就和我讲了起来。
原来啊,爷爷在没有改革前,吃的都是黄色的杂粮馒头,我们经常吃的白色馒头竟然是爷爷想吃吃不到的。肉和牛奶更不用说了,是过年才能吃上一次的美食。我还问了爷爷过去也上学吗,也和现在一样可以在教室看视频吗。爷爷看向远方,仿佛在想很远的事情。告诉我,过去也没有电,更不用说多媒体和电灯了。他们都是用蜡烛或者电视上的煤油灯来上课的,我心里既觉得难过又替爷爷开心。难过是爷爷原来受了那么多苦,开心是幸好爷爷现在能享福了。爷爷后来又对我说,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也很珍贵,我们应该节省珍惜。我点点头,对爷爷拍拍胸脯保证,以后再也不挑食,不吵着买很多很多好看的衣服了。
不知不觉,我和爷爷一直说到了太阳下山,我看到爷爷脸上一直在开心地笑着,也开心地说改革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呀,我也要好好认识他!
篇18:湛江的改革作文
湛江的改革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朋友!你]希望湛江和东京一样繁华吗?你希望湛江和纽约一样灿烂吗?你希望湛江和伦敦一样丰富吗?你希望……如果是,那么就请你多一点了解湛江的历史,多一点关注湛江的新闻,投入湛江的改革之中去。
湛江位于我国东南部的雷州半岛。早在50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在这块美丽、富饶的红土地上定居,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了。湛江原称广州湾。广州湾地名于明朝开始记载,最早是指今南三岛在灯塔的村坊。后来参考本地历史沿革,把椹川之名,改椹为湛,释川为江,因具有濒滨之意,所以名为湛江。湛江市及属于徐闻、雷州、遂溪、廉江、吴川各县治区划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沿革变化。
交通信息的改革。曾在涌进时期,湛江(广州湾)的交通港口是中国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交往贸易十分兴旺。现在交往更是广泛,每年都有很多从各国通往中国的商船,到湛江进行商品贸易,文化交流。近年来又建设了飞机场、立交桥、铁路等较先进的交通工具,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一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成为了“网民”,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也拓宽了我们课外科技活动的渠道,甚至把我们的交往范围扩大到全世界。
生活条件的改善。历史上,湛江农村一直以蕃薯为主浪、一日三餐多吃粥,居房不过是一些破落荒旧的小屋,即使有几间深宅大院,也是十分少见。现在当你来到湛江,首先映入你眼底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幽美迷人的公园遍布满地。每逢过节,超市的物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当夜暮降临的'时候,街道两旁、楼房周围的彩灯将地面映得通红,整个城市都被这姹紫嫣红、五颜六色的灯光点缀成了光的世界。再往前走几步,各色各味的小吃食物挤得满街都是,一阵风吹来,各种香味扑鼻而来,使人闻味如饮食,久闻不厌。这里,已经是一个安定的小康社会。
艺术文化的改变。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文化认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短短的几年里,湛江已经创办许多综合性的学校。每逢佳节,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便在民间举行。这艺术文化的改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丰富了漫长的人生,加深了人们彼此间的情谊。让我们打开理想艺术之门,在人际的舞台上演绎更精彩的人生吧!
我,对湛江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的热血在沸腾,渴望把彩虹的颜色,借给云雾的湛江,唤起人类沉睡的心灵,重铸理想的丰碑。
我相信,终有一天,湛江一定会和东京一样繁华,一定会和纽约一样灿烂,一定会和伦敦一样丰富,甚至会比它们更辉煌,更发展!现在,我必须努力学习为实现将来的理想打好基础!
篇19:浅谈作文的写作改革
提要:创新作文就是“两新一真”,即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各种禁锢束缚,单项思维为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维。
一、新思维。
新思维实际上是个观念问题,新思维就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作文的条条框框,提倡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维,这一点并不难理解。
现行的作文教学学生们只要叙述、描写,接着框子装内容,不需要想象。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世界是由想象推进的,今天是昨天的想象,明天是今天的想象。想象是这个世界的翅膀。我们的学生如果连对一场舞蹈抒发一次情感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什么想象。关键不是学生必须怎样写,而是“必须”成为了禁锢学生情感发挥,限制学生思维的一种定势。
二、新表达。
新表达涉及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题材多样化。
要改变以往学生作文“一个人、一件事,一次活动,学校、家庭两部曲”的小圈子和狭隘的视野,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打开学生的视野,新表达可以广泛涉猎到学生直接和间接地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去博览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社会百态。例如我们的四大名著为什么可以流传至今,这与他们的素材取之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选材理念是离不开的。
我们不能蒙住孩子的眼睛,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题材多样化直接导致学生们对生活更多的观察和积累,这个积累也包括间接积累,积累越多知识越多想象越丰富,知识和积累相辅相成。
作为教师,本身要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在大的变革面前,任何人都要经历一场考验。应该说这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抓住机遇,从新审视自己,迎接挑战就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尤其是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深感被束缚了手脚,不能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和才华的教师,作文无疑给这些老师松了绑,提供了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时机。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让学生写写自己关注的社会新闻,关注的体育赛事,这都无疑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孩子更加主动地喜欢上畅所欲言的写作方式。
半个多世纪来的作文指导,都是一读范文,二命题,或给材料,三讲解,从审题立意到选材安排,四提要 求,注意事项。封闭型,四步曲,唱腻了,师生双方都没有兴趣。无数反馈信息表明,如此指导,学生写出的 作文从立意到构思,甚至遣词造句,都大同小异,千篇 一律。如果改为开放型,情况大不一样。所谓开放型, 我的理解和做法是教师少指导,让学生先直接进行写作。具体说,就是将作文指导分两次进行。作前,结合阅读教学,精要简明地介绍一点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侧重文体知识;作中,再根据学生写作情况具体提出修改加 工意见。或许有人摇头,说如此无异于纸上谈兵。然而,我以为作文确如古人所说:“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各类文体的文章,还是有其“规”可循,有其“方”可行的。所以,作文指导就要简要地讲讲有关“规”和 “方”的.知识,这是必要的,可行的。比如,写议论文,就简要地说说议论文的思路,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用范文澜先生的话说:“根本宗旨在于讲明作文的法则。”至于应当提出什么论点,应当选择哪 些论据,应当从哪些方面论证等等,大可
不必统一“指导”。
实际上,开放型指导比封闭型指导花的时间要多些,可是,这样训练,既符合信息论,又优化了作文指导 ,使信息输入与信息加工交错进行,相辅相成,感悟效果明显。学生写作实践表明:不仅有针对性,有效果, 而且很有个性,如同他们的脸,各不一样。
关闭社会“窗口”的结果就是关闭了学生的心灵“窗口”。
第二是体裁多样化。
要改变单一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体式。首先是原样式本身的改变。记叙文的写法几十年不变?事实上什么都在变。小说,甚至已经变得让人无法辨认,过去谈小说以人物塑造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对具体环境的描写,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现在还能这么谈么?心态小说就是心理描写,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散文化小说或者小说散文化,散淡的故事,或者还没有故事??
散文,传统的“形散神不散”也受到了挑战,散文作品风格百家,有人甚至认为散文可以抛开事实为基础。
还有散文诗和诗的归属问题,随笔的归属问题等等。
很多作家勇于创新,勤于探索,走出了自己的天地。比如余秋雨的作品,就集中了多种文体表现于一身,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余秋雨散文。
一句话,文无定法,千姿百态才是文章的魅力。
惟有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似乎永远不变,记叙文要求将一件事情叙述明白,这是为文的基本功,如果你连一件事都叙述不了还谈什么写作。但社会发展这样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这样快,一篇再好的记叙文恐怕也难以让人们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地读下去。如果加入情感色彩,如果有记有情,有叙有议??是不是就呢功能让人们读下去呢。尤其在讲究作文的结构上的变化,语言色彩、叙述风格等等,同一种问题,能写出千般变化。
任何文体也不能不变,变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永远不存在。
提倡新样式,新结构的作文。尤其提倡不要被各种文体的形式所局限。要勇于创新,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
第三是批改多样化。
无论是哪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首先要提倡文章的美悦感,文章是给大家读的。所以一篇文章无论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首先要使人在阅读时得到美的享受。这个美的标准是什么?实际上也是文章的标准或艺术的标准。我觉得真正的评判标准是读者的眼睛,大家拍手叫好的文章就是好。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大沉重负担,白天改不完晚上改,在校改不完带回家改。教师花的精力和时间 很多,学生所得却很少。原因很简单,批改陷入传统的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互不联系的落后状态中。作文批改应当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活动,应当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传统 批改的明显弊端在于局限于教师一方。
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的具体做法是:一指导学生自改,二组织学生互改,三 组织学生集体改,四教师批改。同一篇作文,一般须用几种批改方法。因为同一方法用长了,难免模式化、程 式化,乃至僵化。
实践表明,变一支笔为几十支笔,完全符合认知规律,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 动了学生积极思维和认真推敲的积极性,而且参与批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和再提高的过程,它促使学生在感性 和理性结合上产生新的飞跃,写作水平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三、真体验。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属于闭门造车,更缺少竞争。因此,写来写去不见成效。改变这种局面的途径有两条 :
一是鼓励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大赛。只有“声声入耳”“事事关心”,才能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大社会,写作题材才能丰富;只有经常参与竞争,才能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供一定的机会,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智能。组织参赛,学生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创新写作教学,要站在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作文的写法,用结合学生实情,把生活材料变为课堂创新作文教学资源,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多读书,掌握信息创新作文教学的“新”的理念,领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培养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敢于向新的人生课题挑战,写出创新的文章来。
★ 新妓生传读后感
★ 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作文有哪些 民族团结一家亲中两分钟演讲稿
【孝文帝改革作文300字(精选19篇)】相关文章:
《资治通鉴》读后感600字精选2023-02-11
初一议论文300字:就国人而言2023-03-25
梧州市农田水利建设改进路径研究论文2022-08-14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022-12-01
《资治通鉴》心得体会1000字精选2022-12-15
大槐树作文400字2024-03-15
初一上册期末数学试卷与答案2023-06-07
《魏书》教学反思2023-09-04
七年级上册三单元作文:心中的美景2022-09-15
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