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

时间:2023-01-25 07:29:46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精选16篇)由网友“肖英华女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

篇1:《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6、98页。

【学习目标】:

1.回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这些特征用Y图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够通过思维导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韦恩图表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梯形两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打印好的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模板。

3.卡纸,便利贴。

【学习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复习

1.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我手中的是什么图形?我们还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教师简要板书。

2.导入: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系统地复习一下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复习)

二、小组协作整理,建构网络。

1.小组协作整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整理,要体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2)小组内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2.老师介绍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的作用。

师:思维导图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Y图可以表示分类,韦恩图可以表示联系和区别。

3.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进行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

4.观摩学习。

要求:

(1)整理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派代表到各组观摩学习,每个组只留下一个主讲人对参观者进行介绍。

(2)学习结束以后把自己组整理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组内推选一人展示本组的作品。

5.汇报展示。

老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所整理的内容。

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

(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把自己组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

6.优化再建,完善知识。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根据学生的完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对着思维导图与Y图复习三角形的概念、内角和及分类。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

(2)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 b.按照角分类

(3)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2.复习四边形的特征、分类和关系。

(1)师生对着包容图复习各种四边形的关系。

师: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

(2)通过韦恩图的对比得出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异同。

师生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3.复习圆.

(1)复习圆的特征。

复习画圆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

(2)复习轴对称图形。

四、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篇2:平面图形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39~140页复习的全部习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弄清. 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画图的能力, 以及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每人准备硬纸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一个,直尺和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今天这节课就来复习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好这些图形的概念和相关的一些知识,要能认识一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复习角和垂线、平行线

1.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请同学们先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再画一条射线。追问:射线能量长度吗?直线呢?请大家再画一条直线。

我们已经分别画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出示线段、射线和直线)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2.复习角和角的分类。

提问:我们还学习过角。怎样的图形是角?(画一个角)我们学 过哪几种角?

请同学们看第2题,在练习本上画出题里的几个角。(指名两 人板演)

提问画的各是什么角,并说明理由。

小结:

我们学过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直角、平角和周角各

是多少度?(板书:直角=90平角=180 周角=360)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板书:1平角=2直角)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 系?(板书:1周角=2平角=4直角)锐角和钝角不同在哪里?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都要用量角器。

3.复习垂线和平行线。

提问: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板书:互相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板书:互相平行) 垂直和平行是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现在请同学们做第3题,在书上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提问:垂线是怎样画的?(老师画一组垂线)平行线是怎样画 的?(老师画一组平行线)都画对了吗?

三、复习多边形

1.复习近平行四边形。

请同学们再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把第4题里的两条线段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追问: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板书: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复习三角形。

提问: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三条线段围成) 按照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是怎样分的?

说一说下面图里各是什么三角形。

我们还根据边的特点,认识过哪几种三角形?

下面三角形中哪些是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请同学们做第5题,把每个三角形里三个角的度数量出来,写在角里,然后告诉老师,各是什么三角形。量好后向学生提问各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追问: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或者是不是钝角三角 形,是怎样判断的?判断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要根据几个角 是锐角来判断?

3.复习梯形。

提问:谁来说一说,第6题里三个各是什么图形?第二个为什 么是梯形?(板书: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根据什么说第三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

追问: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同在哪里?

4.画高。

现在请同学们看第6题,在书上分别画出三角形、梯形和平行 四边形的高。(出示图形,指名一人板演。老师巡视)

提问:和高垂直的边叫做这个图形的什么?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高。在这些图形里,高和底是互相垂直的线段,高和底又是互相对应的。

5.学生操作。

(1)请同学们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你能在这个平行四边形上画一条线段,再沿画的线段剪开成两个图形,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请大家试一试。 谁来说一说怎样画和剪,怎样拼。(老师再演示)

想一想,你是沿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剪开的?为什么要沿高剪开才能拼成长方形?

(2)请同学们拿出一个梯形,像老师这样对折,(示范)再打开。

大家看着这个图形想一想,怎样剪下一个小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你是怎样剪和拼的?(老师再演示)

提问:剪下的这个小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会是直角三 角形?

四、复习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吗?说 一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五、综合练习

让学生在书上做复习第9题。

用小黑板出示,学生回答练习情况,要求说明理由。(老师板书 判断符号)

[平面图形复习教案]

篇3:《平面图形的总复习》的评课稿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的评课稿

复习课难上,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课就更难上。这是复习一个多月来我最深的感受。因为复习课它既没有新授课的“新鲜感”,也没有练习课的“成就感”。而且六年的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学生的两级分化严重,而后进生对知识的遗忘率更高,这些都给给小学毕业总复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本周三下午,我们六年级的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北部新区举行的“精讲精练,提高小学数学总复习的有效性”的教研活动,大家对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总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特别是杜娟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的.总复习》一课,更是有效复习的一个典范,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分散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和深化小学数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点,以便能由此出发进一步了解这些知识点间的关联。杜老师在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后,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在小学阶段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在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在老师课前准备的一些平面图形中找出这些图形,并粘贴在黑板上。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回忆、提取相关内容,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再现、激活以往分散学习的知识点的目的。 而且,利用图形代替文字板书,更加直观、形象。

二、突出沟通整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杜老师的这节复习课上,并没有逐一复习每个平面图形的特征,而是在再现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整理、系统归纳: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通过这样的交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的理解更精当,知识条理更清晰,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

三、重视实际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杜老师的课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既重视数学知识的练习,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最后一道题:这是学校校园平面图(如图:图中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现在学校准备在每边都扩建10米,扩建后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互相结合,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总之,杜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课堂中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当然,我们的老师的课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完美,所以就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还值得进一步加强改进和研讨:

一、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平面图形的一个重点,本节课却没有提及,应该让学生明确知识的形成,以便更好的掌握与运用知识。

二、课堂中各环节过渡不够自然,特别是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只顾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篇4:基本平面图形复习教学方案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直线:

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

表示为:直线c

2.射线:

表示为:射线OM,注意端点字母一定要写在前边.

表示为:射线m

3.线段:

表示为:线段AB,(或)线段BA.

表示为:线段m

4.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

5.线段的性质:在两点的所有连接的线中,线段最段.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6.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作线段的中点.

例如:M是线段AB的中点,

则AM=MB=

二、角

7.角的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8.角的表示:

(1).三个大写字母表示:∠AOB,∠ABD,∠ABC,∠DBC

(2).一个大写字母表示:∠A,∠B,∠C

(3).希腊字母表示:∠α∠β∠γ

(4).数字表示:∠1∠2∠3

9.角也可以看做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得到的.

10、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和大小

(1)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这个角叫平角。

(2)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时,这个角叫周角。

(3)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周角=360°。

11.角的度量:1°=60′,1′=60″

12.角平分线意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平分线

∵∠AOC=∠BOC=∠AOB

13.点方位:

∠1.北偏东60°,∠2.北偏西30°,∠3.西偏南60°

∠4.南偏东45°,∠5.东偏南45°

三、平行线和垂线

14.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相交或平行.

15.平行线的表示:

直线a∥b或直线AB∥CD

直线m与直线相n交于O.

16.平行线的性质:

(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l1∥l2,l2∥l3∴l1∥l3

17.垂直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8.垂直的表示: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表示为:AB⊥CD或a⊥b

19.垂线的性质:

(1).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PA>PB>PC>PD,线段PD的长度就是P点到直线AB的距离.

四、七巧板七巧板的制作:七巧板由5块三角形,1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组成。

练习1:

1.判断题

⑴直线l上有两个端点;⑵经过A,B两点的线段只有一条;()

⑶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⑷反向延长线段BC至A,使AB=BC;()

⑸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⑹直线上的任意两点都可以表示这条直线;()

⑺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⑻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共有三个交点;()

⑼射线AC在直线AB上;()⑽直线AB与直线BA是指同一条直线.()

2.根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⑴点B在线段AC上;⑵直线AB经过点C;

⑶点D不在直线AC上;⑷点A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

3.观察下图,并判断对错

⑴线段OA与线段AO是同一条线段;()⑵线段OA与线段OB是同一条线段;()

⑶直线OA与线段BO是同一条直线;()⑷射线OA与射线AO是同一条射线;()

⑸射线OA与射线OB是同一条射线;()⑹射线OB与射线AB是同一条射线.()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种,分别是和.

5.如图,直线上有四点,则图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6.如果线段AB=5cm,BC=3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

A.8cmB.2cmC.4cmD.无法确定

7.两根木条,一根长60cm,一根长100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顺次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cm.

8.已知线段m,用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AB,使AB=2m.

9.如图所示,某单位有三个住宅区A,B,C(在一条直线上)分别住有职工30人,25人,10人,已知AB=100m,BC=200m.该单位为方便职工上下班,单位的接送车打算在AC之间只设一个停靠点P,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短,那么停靠点P的位置应设在()

A.A点B.B点C.AB之间D.BC之间

练习2;

1.判断

⑴平角是一条直线;()⑵一条射线是一个周角;()

⑶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⑷两边成一直线的角是平角;()

⑸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⑹一条射线旋转得到角;()

⑺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一定是锐角;()⑻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90°;()

⑼若∠AOC=∠BOC,则OC是∠AOB的平分线;()

⑽若∠AOC=∠AOB,则OC是∠AOB的平分线.()

2.如图所示,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个.

3.灯塔A在灯塔B的南偏东70°,A、B相距4海里,轮船C在灯塔B的正东,

在灯塔A的北偏东40°,试画图确定轮船C的位置.

4.如图,OE平分∠BOC,OD平分∠AOC,∠BOE=20°,∠AOD=40°,求∠DOE的度数.

5.48.26°=°′″;56°25′12″=°

6.一条船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至某地,然后依原航线返回,船返回时正确的方向是.

7.已知∠1,∠2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人计算的结果依次是

28°,48°,88°,60°,其中只有一个结果正确,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A.甲B.乙C.丙D.丁

练习3:

1.判断对错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⑵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叫做平行线;()

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重合;()

⑷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⑸过平面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⑹两条线段AB,CD没有交点,那么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

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⑻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互相平行;()

⑼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⑽同一平面内,经过一个已知点能画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⑾一条直线的垂线可以有无数条;()

⑿过射线的端点与射线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⒀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这两个已知点,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对直线a,b,c,若a∥b,a与c相交,那么b与c是什么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有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

A.没有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C.有两个交点D.有三个交点

4.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无论其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交点个数不可能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5.一个三棱柱中有多少对平行线?

6.在平面上有三条直线a,b,c,它们之间有哪几种可能的位置关系?请画图说明.

7.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过A点分别作出BC,DC边上的高AE,AF.

8.如图所示,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有个

⑴线段AC与线段BC互相垂直;⑵线段CD与线段BC互相垂直;

⑶点C到AB的距离是线段CD;⑷线段AC是A到BC的距离;

⑸线段AC的长度是点A到BC的距离.

9.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PA=4,PB=5,PC=2,

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A.4B.2C.小于2D.不大于2

10.如图,已知点O在直线AB上,OP⊥MN于点P,那么()

A.线段OP的长度叫做点O到直线MN的距离;B.线段OP的长度叫做点P到直线AB的距离;

C.线段OP叫做直线AB到直线MN的距离;D.直线OP的长度叫做点O与P两点间的距离.

11.画一条线段的垂线,垂足在()

A.线段上B.线段的端点C.线段的延长线上D.以上都可能

12.七巧板通常是由个直角三角形,个正方形和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13.用一副七巧板分别拼出⑴一个等腰梯形;⑵长方形;⑶平行四边形,并在图中找出一个锐角、

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对平行线段、一对互相垂直的线段.

14.点M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且AM=6,求AB的长.

15.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过O画射线OC,OM,ON,且OM平分∠AOC,

ON平分∠BOC,那么射线OM,ON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16.适当地剪几刀,可以把下列图形变成一个正方形.有人说剪两刀就可以,你相信吗?不妨试试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可能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平行和垂直D、平行或相交

2、早上8时,钟表上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A、90°B、120°C、110°D、10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射线就是直线

C、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A、画直线AB=10厘米;B、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

C画射线OB=10、厘米;D、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条直线和直线AB平行。

5、学校、电影院、公园在平面图上的标点分别是A、B、C,电影院在学校的正东方向,

公园在学校的南偏西25°方向,那么平面图上的∠CAB等于()

A、65°B、155°C、115°D、125°

6、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A、0,1,3B、0,2,3C、0,1,2D、0,1,2,3

7、以下给出的四个语句中,结论正确的有()

①如果线段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②线段和射线都可看作直线上的一部分

③大于直角的角是钝角④如图,∠ABD也可用∠B表示

A、0个B、1个C、2个D、3个

8、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如果a⊥b,b⊥c,那么a⊥cB、如果a⊥b,b∥c,那么a∥c

C、如果a∥b,b⊥c,那么a∥cD、如果a⊥b,b∥c,那么a⊥c

9、如果∠P=70°,∠Q的两边和∠P两边都分别平行,则∠Q的度数为()

A、140°B、70°C、110°D、70°和110°

10、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3-1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3-2那样沿虚线a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3-3那样沿虚线b(b∥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b之间把绳子再剪(n-1)次(剪刀的方向与a平行),这样一共剪n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A、4n+5B、4n+3

C、4n+2D、4n+1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3.2°=__________′。7200″=___________°。

12、如图2,C是线段AB上一点,D是AC的中点,E是CB的

中点,且DE=2cm,则AB=cm。

13、如图3,OB平分∠AOC,OC平分∠BOD,且∠BOC=20°,

则∠AOD=度。

14、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BC,使它等于3cm,

则线段A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要把河中的水引到P点,在河岸AB的什么地方(点O表示)AB

开沟才能使所用的材料费最节省,请在图中把它画出来,你是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的。

16、借助一副三角尺的拼摆,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P

请任意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钟面上四点半后时针和分针第一次夹成60°的角是四点___________分钟。

三、解答题:(18~21每小题8分,22小题10分,共42分)

17、如图,AB=8cm,CB=5cm,D是AC的中点,求DB的长。

18、如图1,过点C分别作出与线段AB平行和垂直的直线。

19、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如图的位置,若∠AOD=11O°,求∠BOC的度数。

20、用一块边长为6cm的正方形ABCD厚纸板做一套七巧板(如左图),现用它拼成一只

“小猫”的图案(如右图),请你根据图案及“猫头”上的字母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猫头”中互相平行的一组线段是_________;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段是_________。

(2)写出“猫头”中的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猫头”(包括耳朵)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在同一平面内2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____________部分,

3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_____________部分,

4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_____________部分。

(2)现在平面上有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不平行,任意三条不交于同一点,

它们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__________________部分。

新课标第一网

一、你一定能选对!(每小题3分,共30分)

1、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AB=8㎝,BC=19㎝,AC=27㎝;B、AB=10㎝,BC=9㎝,AC=18㎝

C、AB=11㎝,BC=21㎝,AC=10㎝;D、AB=30㎝,BC=12㎝,AC=18㎝

2、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A、在m、n、p三个量中,如果m=n,n=p,那么m=p.

B.在∠A、∠B、∠C、∠D四个角中,如果∠A=∠B,∠C=∠D,∠A=∠D,那么∠B=∠C;

C.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a∥c;

D.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a丄b,b丄c,那么a丄c;

3、垂直是指一位置特殊的()

A、直线B、直角C、线段D、射线

4.如图,四条表示方向的射线中,表示北偏东60°的是()

5、一个人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60°的方向走到B点,再从B点出发向南偏西15°

方向走到C点,那么∠ABC的度数是()

A、75°B、105°C、45°D、135°

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A、可能是0个,1个,2个B、可能是0个,2个,3个

C、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D、可能是1个可3个

7、已知四边形ABCD中,∠A+∠B=18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B∥CDB、∠B+∠C=180°C、∠B=∠CD、∠C+∠D=180°

8、直线a外有一定点A,A到a的距离是5㎝,P是直线a上的任意一点,则()

A、AP>5㎝;B、AP≥5㎝;C、AP=5㎝;D、AP<5㎝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8时4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0°B、6时30分,时针与分针重合

C、3时3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90°D、3时整,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9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C、射线AB的端点是A和B;D、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用小写字母表示

二、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24分)

11、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就可能绕着钉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当用两个钉子把木条钉在墙上时,木条就被固定住

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1,AB的长为m,BC的长为n,MN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MN=_____

13、如图2,用“>”、“<”或“=”连接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

AB+BC_____AC,AC+BC_____AB,BC_____AB+AC,理由是__________

14、计算:48°39′+67°41′=_________;90°-78°19′40″=___________

21°17′×5=_______;176°52′÷3=_________(精确到分)

15、如图3中,∠AOB=180°,∠AOC=90°,∠DOE=90°,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两个角的和为90°的角有___________对;两个角的和为180°的角有________对.

16、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7、平面上有四个点,无三点共线,以其中一点为端点,并且经过另一点的射线共有

_______条.

18、平面上有五条直线,则这五条直线最多有_____交点,最少有_____个交点.

三、用心画一画:

19、如图,已知∠AOB,画图并回答:(9分)

⑴画∠AOB的平分线OP;

⑵在OP上任取两点C、D,过C、D分别画OA、OB的垂线,

交OA于E,F,交OB于G、H,

⑶量出CE,CG,DF,DH的长,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⑷过C作MC∥OB交OA于M

四、细心算一算:

20、如图所示,OA丄OB,OC丄OD,OE为∠BOD的平分线,

∠BOE=17°18′,求∠AOC的度数

21、在桌面上放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一只蚂蚁在顶点A处,它要爬

到顶点B处,你能帮助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爬行路线吗?

五、决心博一博:

22、如图,已知∠1∶∠3∶∠4=1∶2∶4,∠2=80°,求∠1、∠3、∠4的度数.

23、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A,截取AB=16cm,再截取AC=40cm,求AB的中点D与AC的中点E之间的距离.

篇5:《认识平面图形》教学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面在体上” 的道理。

教具准备:

实物教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物体的形状,请大家看一看老师带来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2、拿出三棱柱,问:看见过这种形状吗?猜猜它的名字。

二、引导探究。

(一)初步感知。

1、师:你们的桌面上也有很多物体,请每人轻轻的拿一个长方体,举起来看一看,再摸一摸它的面,有什么感觉?你在它的面上看到了什么熟悉的图形?

2、大家都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其他物体的面上找到别的图形呢?把你找到的图形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小组交流)

3、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图形。老师要当记者采访几位同学。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长方体上也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在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

生4: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5: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在课前已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有或多或少地了解,先让学生在“体”上找熟悉的图形,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

4、刚才大家从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都是物体上的一个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教师边说边从教具上撕下贴在面上的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圆 三角形)

(二)进一步认识。

1、你能想办法让物体面上的这些图形跑到纸上吗?想想怎么办。

生1:把物体按在纸上,沿着图形的边画出来。

生2:在物体的面上涂上颜料或印油,印在纸上。

生3:可以剪下来。

生4:把物体按在纸上,把纸沿着图形的边折起来,就可以折出上面的图形。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种办法,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要求小组合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三个,请组长先分好工,谁做什么,谁做什么,再动手做。比一比哪组做得多,做得快,哪组合作的最好。”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小组活动呢?在活动之前,给学生提出预定的目标和一定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并给予适当的语言提示,能让学生更加明确老师的要求和意图。〕

2、你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什么图形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跑下来。我又要采访几个小朋友了。

3、互相欣赏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再把纸上的图形分类,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的作品完成得真好。老师有个请求,每个小组能不能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送给我,留作纪念。

4、玩“帮图形找家”的游戏。

出示的图形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在黑板上划分每种图形的家,请学生“帮图形找家”。

5、老师看长方形和正方形,觉得它们很像,都差不多,怎样把它们区分开呢?

6、同学们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小组里互相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小组交流)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长方形的样子,用手在空中画一个长方形,再依次画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实践应用。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四)小结:回想一下,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图形,同学们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出示相应的图形。

3、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

4、拼图形活动。

篇6:《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能按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1、在交流中复习、由于复习的是旧知,教师没有过多地演示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分步梳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回忆,讨论、在交流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相互提问,相互启发,相互商讨,相互鼓励,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教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在活动中复习、复习课很容易上成炒冷饭或;题海训练课,而这节课上,教师创设多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指,摸,描,涂,量,折,剪,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中深刻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3、在应用中复习、“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无论的课始还是课终,教师都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生活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书 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篇7:平面图形面积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03红点1

【教材简析】:该板块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集中整理与复习。意在通过回顾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沟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转化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这是学校绿化的平面图,图中都出现了那些平面图形。

老师随着学生的口答将六种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这块地的大小就是指它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 板书课件: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什么叫做面积呢?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各种基本平面图形的形状特点,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

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

(一) 回忆公式,夯实基础

师:你们会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吗?请你们把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写在相应的图形上。

学生在自己的6个平面图形上写公式,同时指名板书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进行回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xkb1.com

(二)沟通联系,总结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分别说一说(想说哪个说哪个)

1.长方形、正方形是用面积单位量出来的(课件演示)

[板书:测量法]

思考:正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为什么?

2.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得来的?(课件演示)

再让学生说一说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

(底--长  高--宽)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将圆沿着它的半径等分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问:长方形的长等于(    ),宽等于(    )。

这两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板书:割补法]

3. 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课件演示)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原来一个图形面积的二倍。

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板书:拼凑法] 新课标第一网

师小结:根据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的出新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这是运用了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中用到的地方很多很多。例如:分数除法是运用转化思想转化成什么来计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集体总结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将知识点重新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106页第5题,然后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四)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1. 合作拼图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的是哪一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这样安排有没有一定的道理?你能结合刚才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来找找原因吗?

请问同学们分组讨论这6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间的联系把它们贴在一张卡纸上,并用箭头表示。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能最好地体现出这六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 交流小结

展示排列的网络图,并让小组代表说说意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摆网络图,实现对旧知的重新组织和建构,沟通之间的联系,同时有机渗透了“转化”等数学方法。只有这样使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理”清知识,学生才容易记忆。新课标第一网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107页第8题,完成后小组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2、张老师最近新买了房子,准备装修。经测量,卫生间长3.2米,宽2.4米,高2.8米。他打算在地上铺边长0.4米的防滑方砖。你能帮张老师算一算,他至少要买多少这样的方砖呢?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从小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课后反思】:

本课体现了复习课的一般结构,又有所创造,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生动。

1.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如本课任务的确定,公式的推导、网络的构建,教师均为学生提供了话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使知识的学习成为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素质的载体。

2.注重了“知识的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教学中强化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无论是问题的引入,还练习的设计,都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与生活同在。

3.练习设计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又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几个层次的练习抓住了学生的几种常见错误,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青岛天水路小学    高德山)

篇8: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

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师把平时分散教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间的联系,并构建起一张知识网,从而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使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整理的内容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我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并把小组交流合作、自主归纳总结的方法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学生对各图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又有效地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在复习梳理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时,学生整理可能不够确切、不够全面,这都是真实的、自然的现象。我在学生开动脑筋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往往效果更好。本课时复习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又是逐年学习的,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层层深入,注意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复习,既使各平面图形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显现学生整理、建构时的自主性,也提高了他们整理、建构的能力。电脑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使课堂锦上添花。

篇9: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

一、查漏补缺更到位

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以前我总是查阅很多资料,找了各种各样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生怕有些内容没复习到,考试时学生不会做。这样的题海复习,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而本节课中,学生在找联系的过程中,自然地生成了许多新授课没有讲到过的知识,特别是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有学生认为通过割补的方法可以转化成长方形,有学生认为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通过拉动转化成长方形,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发现用割补法,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是不变的,而通过拉动的方法,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是变化的。我想这不就是试卷经常要出现的题吗?以前我总是把这些题目自己找来让学生练习,效果又不太好,而今天学生自己通过找联系,自然地生成了这些题目,而且在对比中进行了练习,更是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知识梳理更自主

知识梳理就是将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也是一堂复习课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教学中,梳理知识总是被教师所代替,教师通过自己的“理”代替了学生的“理”,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是千篇 一律的。而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找联系,通过回忆、再现、交流、分类等各种活动,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构建的知识体系不再是教师牵着走,更具有主动性。特别是最后当教师问到这么多的图形中,你认为哪个图形是最基本的图形时,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可见每个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又是不一样的。

理练结合更紧密

“理”与“练”是复习课的主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总是把“理”与“练”分两段式进行教学,本节课中“理”与“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比如当学生交流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时,我就趁机问学生:告诉你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15厘米,那么你觉得可以求出什么?有学生说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学生说还可以求出与它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有学生提出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这样使练习与整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以前学生在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总是要忘记除以2,而这样的练习无疑使学生加深了印象,增强了对比,突破了重点与难点。

总之,复习课应该抛弃传统的题海战术的复习方式,应该用系统论的观点,站在一定的高度,把知识串联起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以点带面,这样才能更利于学生的发展。

四年级《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复习》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由数学网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

篇10: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28-129

教学目的:

1、引导同学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和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同学数学源于生活又动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3、渗透“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同学探索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学会学习方法。

4、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让同学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六个平面图形纸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唐僧取经回来后,想把一块土地奖给三个徒弟,唐僧拿出三条一样长的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一块地。猪八戒说,我要围生长方形的,沙僧说,我要围成正方形的,孙悟空说,我要围成圆形的。

同学们猜一猜,三个徒弟围的地谁围的面积最大?

假如要知道它们占地各多少,需要运用哪些知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回忆整理交流探索

1、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

①周长的意义

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生回答后课件显示六种图形。

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叫做周长?(引导回忆后,课件显示平面图形的周长)

生答后(板书:周长――所有的边长的总和)

②周长的计算公式。

哪些图形可以用周长公式计算?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吗?(引导回忆计算公式――课件随机出示计算公式)

提问: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用长与宽的和乘以2?

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中,π是什么意思?

讨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没有计算周长的公式,我们是怎样求周长的?

小结:(略)

2、复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

①面积的意义。

出示六种平面图形。

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引导回忆后课件演示平面图形的面积)生答后(板书:面积――外表或平面的大小)

②回忆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课件随机显示公式)

③梳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回忆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小组讨论后汇报

也可借助学助具演示)。

在小组里每个同学说一种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协助同学回忆。

三构建网络比较辨析

1、构建网络

同学们懂得了六种平面图形的推导过程,这6种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请同学们利用老师发给的学具把六种图形摆一摆,摆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并用线连起来。

a、请先摆好的小组派代表在屏幕上展示本组的摆法,并说明这样摆的理由,让同学评价并展示不同的摆法。

总结:(略)

b、阅读书P128的内容,想一想:书上的摆法与我们的摆法道理一样吗?(把公式填完整)

2、比较辨析

a、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米)。

比较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点。(板书)

b、P128:分别比较下面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图略)。

在每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同学讨论交流后电脑演示,协助同学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意义的不同。

3、深化练习

a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 要给一幅长方形油画加上木框,就是要求长方形的。

[①周长 ②面积]

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①6②24③12]

③求左图的周长列式正确的是()。

[①3.14×8÷2 ②3.14×÷2③3.14×8÷2+8]

b、完成P129第2题。

四、综合运用发展延伸

1、解决问题

用同样的绳子围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哪一种围法的面积大?(电脑显示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地以和数据)

绳子长31.4米

10米

S=?S=?S=?

同学计算后得出结论:周长相等的情况下,S圆〉S正〉S长。

篇11:平面图形面积的和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复习内容,是将小学数学中的图形集中进行复习。通过复习,系统整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复习了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及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重温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整理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完善知识结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新课导入的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大合照的照片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会认真。又引出给相片做相框的.问题,贴切、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在这样的求知欲望驱动下,讨论学习任务,自主整理复习,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地去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提高能力。如在回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同桌互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回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先是小组内自主回忆,再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再所画的图演示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或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把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操作推导活动再现出来,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的是哪一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如何推导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通过比、想、说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我们学过的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公式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学生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自主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本节课从课始的引入到学生的自主回忆概念和计算公式入手,抓住各个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整理,实现对旧知的重新组织和建构,沟通之间的联系,同时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交流、汇报、评价反思中展示出他们的思维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知识,还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深刻性,提高了复习的效果,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不少的缺点:由于是复习课,所含知识面广,范围大,时间有限,在复习时对知识的运用上还不够全面,深度不够,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有反映,那些练习题太简单。“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实现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今后教学时应注意思考的问题。

篇12:《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反思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师把平时分散教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沟通其间的联系,并构建起一张知识网,从而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使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整理的内容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我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并把小组交流合作、自主归纳总结的方法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学生对各图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又有效地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在复习梳理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时,学生整理可能不够确切、不够全面,这都是真实的、自然的现象。我在学生开动脑筋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往往效果更好。本课时复习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又是逐年学习的,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层层深入,注意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的复习,既使各平面图形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显现学生整理、建构时的自主性,也提高了他们整理、建构的能力。电脑信息技术的使用更使课堂锦上添花。

篇13: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学设计作者:教无止境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

.5.16全区小学毕业班复习研讨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

教学目的:

1、通过整理与复习,理清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综合、概括能力。

2、能运用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并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3、教学生学会用联系和转化的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

4、创设相互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培养参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复习什么内容吗?

生: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对,那么以前我们都学过那些平面图形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随学生回答一一贴在黑板上)

师:如果要求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要求什么呢?

生:面积。

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1、集中呈现面积计算公式。

师:那么,你们谁能告诉老师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生:我知道的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

师:这位同学说到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实际上就是…

生: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用字母来表示就是…

生:S=A×B

师:那么其它的面积计算公式你们知道吗?正方形的是…(板书)

2、逐个梳理推导过程。

师:大家都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过你们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这样吧,同学们,翻开书*页,对这上面的图,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商量一下,等你们有了统一的答案再来告诉老师好吗?

生A: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师:底乘高实际就是算的什么?所以我们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时一定要记得除以2。

生B: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上底与下底的和乘以高除以2。

师:我们可以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果我们分得越细,就越接近于长方形,一直这样无穷尽的分下去,不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了吗?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圆的面积就等于…!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代表说的是*的面积推导过程,有选其它图形的吗?

全班交流,课件演示。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了这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在推导过程中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A:我们在推导这些图形的面积时都用到了剪、拼或割补的办法。

生B:由长方形的面积我们推出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都是把新学的图形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图形从而来推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师:说得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了一个重要的词语--转化(板书:转化),转化可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你能结合刚才的面积推导过程,说说这些图形之间又是怎样转化的呢?

生: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求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形的面积可转化为求长方形的面积。

师:在转化的时候什么没有变?

生:面积。

师:是呀,我们可不能随便乱转化,面积变了,也就不是转化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这幅图竖起来观察,你觉得这幅图像什么?

生:象一棵知识树。

师:是呀,不正是象棵知识大树吗?你们看最下面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是呀,长方形是我们最先学习的图形,它是根基,是基础,由他我们可以推导出许许多多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连接这些图形之间的血脉不正是转化这一重要的方法吗?当以后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图形,不就可以用转化来解决吗?

我希望同学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收获方法!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些条件条件,能计算它们的面积了吗?

1、填表。3

图形名称已知条件面积

平行四边形底3分米高1.2分米

三角形底5厘米高4厘米

梯形上底3厘米

下底4厘米高2厘米

正方形边长3分米

圆半径2厘米

长方形长6厘米宽4分米

师:

2、选择(略)

师:通过这个题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认为在计算平面图形面积时要注意什么呢?

3、思考题:

(1)出示方格纸: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计算它们的面积;讨论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图①底=厘米、高=()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图②底=()厘米、高=()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图③上底=()厘米、下底=()、高=()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图④底=()厘米、高=()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图⑤底=()厘米、高=()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2)、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等地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通过这个题我们有了这样的发现,这不正是我们的收获吗?下面请你在旁边画一个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看看你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如果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

师:你看,通过简简单单的一个题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发现。有了发现、就会有收获。可老师在想你们是不是真的有了收获,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验?

4、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2.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面积就越大。()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

4、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师:你们都作对了吗?老师觉得呀,做错了没关系,但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你说是吗?

5、操作与研究。

下面给出的是某个平面图形的两条边。

①如果把这个图形画完整,它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A、圆B、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长方形E、正方形F、梯形

②画出其中一个你喜欢的图形,作出这个图形的一条高,并计算它的面积。(取整厘米数)

四、回忆学习过程,谈谈学习收获。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复习的内容吧,大家觉得有收获吗?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一说,和大家交流交流?

师:是呀,看着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其实老师最大的心愿,是想通过这节课,让同学们明白,许多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梳理出它们的关系,找到复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是吗?

MSN(中国大学网)

篇14:《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总复习》的课前反思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总复习》的课前反思

总复习课落实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不仅要让学生回忆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算法,还要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本节课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联系实际引入,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的周长和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生活和数学的联系。第二个环节复习周长和面积的单位和进率,并适当补充课外知识。第三环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比较两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进一步体会了周长和面积的区别。第四个环节简单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对有周长计算公式的图形,复习周长的计算公式,重点复习了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没有周长计算公式的图形,也要求说出周长的求法。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第五个环节复习近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回忆了六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第六环节,初步练习,并联系引入环节进行面积和周长的实际应用的练习。最后完成书上练习。

篇15:《认识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优秀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地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35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它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课件演示),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b.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课件演示──出示□△○),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a.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上,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b.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c.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a.启发再创造。

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都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④看书第34页,你们想的办法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吗?

⑤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还要多,真棒!

b.动手操作。

①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B、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准备交流。

④全班交流:我们小组采用了哪些方法其他小组补充并给予评价。

⑤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纸上。

b.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①师:现在请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

②学生分类。

③评价──他们分对了吗?

④抽象。

⑤变式。

师:小淘气也有3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3.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1。

a.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b.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c.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游戏2。

三个人一组分角色做游戏(一人蒙眼睛,一人摸,另一个当小老师出题并作评价。)

3.说出以下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课件演示、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4.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去观察、去寻找)。

a.学生观察,寻找。

b.全班交流。

5.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

本教材的设计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规律:立体平面立体。学生在这之前,通过认识物体一课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这四种立体图形。同时,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观察、操作、思考、再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本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好地体现孔企平教授提倡的数学学习是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的特点。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注意在趣上下功夫。如:在课的导入时,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参观图形王国,巧妙地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举、辨、摸、找、说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独立思考,有效合作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地思考。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时空,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者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具体采取了以下的策略:第一,设计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教师这样设问:这些图形的家是安在哪里?你利用桌上的材料想办法帮它们把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单独住到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以沾一些印泥,再扣在纸上。有的孩子说:可以把纸包在盒子的周围,用手使劲折,就有一个图形的痕迹了。还有的孩子说:还可以把盒子放在纸张下面,用铅笔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第二,提供材料,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再创造。课前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印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以及印泥、纸张、剪刀等学习材料。课中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做数学,在做中创新,在做中再创造。第三,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与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尽量释放创造的潜能。这样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再创造,实现了真正的数学学习。

篇16:“平面图形”教学案例评析

“平面图形”教学案例评析

摘自:《中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教材分析:初一实验教材上册 “ 图形的初步认识 ” 一章对学生的整体要求是:学生能感悟图形,能识别图形,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学生分析:本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水平虽很不一致,但在小学时已对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有初步认识,至少都能识别,而且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到过图形的拼凑,对本节内容他们应非常感兴趣。设计理念:初一新生仍处在对新鲜事物的特别好奇阶段,他们也特别好动,图形的认识和动手拼凑对他们来说很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而这一节内容也本无高深理论知识,所以结合教材内容在设计时所涉及到的活动略多了一点,这也是为了适应他们的口味,同时也就是想借助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来让学生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又在学习中活动。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认识多边形,认识到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点、线、多边形和圆形等可各种优美的图案。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 、让学生对最基本的平面图形 ---- 三角形有更多的感觉。 2 、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的相互转化。 3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的能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实践创新。教学手段:投影仪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所围成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二、活动实践 ( 一 ) 发现探究 1 、展示 1 元硬币:你们能观察出它的表面形状吗 ? 画出图形。 2 、猜想学校旗台的表面形状 ---- 交流 ---- 画图 3 、分小组观察 1 角硬币的表面有什么图形 ---- 画图。 4 、展示教具:帆船,观察 ---- 画图。 5 、观察教室里出现得最多的平面图形,并画出图形。 6 、大家还能举出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并说出它的表面形状吗 ? 归纳小结: 1 、多边形 (polygon) 全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按形成多边形线段条数的不同分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 注:三边形也叫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也叫四边形 ) 2 、圆 (circle) 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所以圆不是多边形。 ( 二 ) 、研讨探究 1 、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多边形 ?( 投影 )( 图略 ) 2 、判断:下列图形哪几个是四边形 ?( 投影 )( 图略 ) 3 、练习2P1n 指出哪一个图形与三角形最相像 ? 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 图略 ) 4 、①三角形是多边形中最基本的图形,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你会把下面的多边形进行分割吗 ?( 投影 ) ( 图略 ) ②下面我添一个条件:从多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把它与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结起来构成的三角形有多少个 ? ③观察一下多边形原边数与所得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 5 、你能仿照上面方式把练习3 的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吗 ? ( 三 ) 、发散探究 1 、找出你已熟悉的'平面图形 (1) 展示一块来自生活中的格子布料,让学生找出布料上已熟悉的平面图形。 (2) 讨论教室黑板上面的小国旗上出现的多边形 ( 注:五角星是十边形 ) 。 2 、( 投影 P149 的图案 ) 你最熟悉的是哪一幅 ? 为什么挺感兴趣 ?( 注:当时学生对五环旗特别感兴趣,于是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其余图形学生下来小组讨论 ) 3 、展示巴西国旗的投影图,让学生找出上面出现的平面图形 ( 彩色投影 ) 。 (图略) 四、自由展示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可走上讲台展示。 五、课堂小结 学生间交流本节课所学到的东西,提出得与失。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帮忙回答。 六、迁移创新探究 请设计一幅你所喜欢的优美的图案,并包含有你今天所学到的一些平面图形。 七、课后作业: P150-151点评:1 、本节课能抓住学生的爱好和心理需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并能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多边形和圆,并认识到它们可以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的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了教学,同时学生也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

1总复习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简算复习(六年级)(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与复习》数学教案

统计表(六年级)(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看一看》数学教案

复习分数的再认识和完成作业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统计(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地砖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教案(精选16篇)】相关文章: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2022-05-06

三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设计2023-09-25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八)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15

学期教案2023-08-28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4-05-01

分数的再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22-05-05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案2024-01-27

小学数学总复习讲解及训练(十)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04-30

六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2022-11-18

沪教版小学《我们的教室》数学课件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