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文赏析

时间:2023-10-15 08:19:04 诗词鉴赏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文赏析(集锦8篇)由网友“wapsoo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文赏析,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文赏析

篇1: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原文及赏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原文及赏析

原文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注释

⑴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老妇人。

⑵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⑶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⑷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⑸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⑹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⑺惭:惭愧。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诗以漂母比荀媪。

⑻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赏析

五松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妇女。一天晚上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女主人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这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篇2: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作品介绍】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81卷。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妇女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诗中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流露出感人的真挚感情。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荀媪的词句,但她忠厚善良的形象宛然如见。全诗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

【原文】

篇3: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翻译及赏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写作背景】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南。此诗为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时的作品。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注释】

⑴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老妇人。

⑵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⑶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⑷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⑸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⑹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⑺惭:惭愧。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诗以漂母比荀媪。

⑻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赏析】

五松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妇女。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女主人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这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篇4: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翻译赏析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翻译赏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前言】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当时作者借宿在五松山下的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妇家,受到了主人诚挚的款待,有感而作此诗。

【注释】

1、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荀媪(ǎo):荀老妈妈。

2、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3、秋作:秋收劳动。

4、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5、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菰米饭。

6、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素菜盘。

7、漂母:洗衣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这里以漂母比荀媪。

8、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翻译】

我夜宿在五松山下,山里没引起欢乐的事,我寂寞不已。农民白天辛勤劳作,邻家妇女晚上舂米的声音十分凄凉。荀媪跪身将饭端上,这盘菰米饭象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荀媪这样盛情款待,我好过意不去再三推托也不忍乱食。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借宿在一位贫苦老妇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诗中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流露出感人的真挚感情。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荀媪的词句,但她的忠厚善良的.形象宛然如见。全诗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1]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老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年轻时很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这首诗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老妈妈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篇5: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阅读答案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阅读答案

导读:

这是一首写好心的老妇人给作者送吃的而感动作者的诗作。其原文如下: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翻译: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字词解释:

⑴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妇人。

⑵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⑶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⑷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⑸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菰米饭。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

⑹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⑺惭:惭愧。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诗以漂母比荀媪。

⑻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阅读答案:

1,前人评价此诗的颔联中的“苦”“寒”两个字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答:“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谈一谈诗人在此诗中的形象?

答: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典故,“漂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年轻时很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这首诗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老妈妈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3,颔联中哪个字最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答:析例1:“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田家心中的悲苦。

析例2:“寒”字,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4,结合全诗说说诗人为什么“三谢不能餐”。

答:为自己落魄失意而无法报答恩情感到惭愧;为荀媪的纯朴真诚而感动;为农家的辛劳贫困而难过。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作品介绍:

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老妇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诗中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流露出感人的真挚感情。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荀媪的词句,但她忠厚善良的形象宛然如见。全诗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老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这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背景: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南。此诗为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时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6: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翻译赏析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前言】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一首诗,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当时作者借宿在五松山下的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妇家,受到了主人诚挚的款待,有感而作此诗。

【注释】

1、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荀媪(ǎo):荀老妈妈。

2、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3、秋作:秋收劳动。

4、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5、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菰米饭。

6、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素菜盘。

7、漂母:洗衣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这里以漂母比荀媪。

8、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翻译】

我夜宿在五松山下,山里没引起欢乐的事,我寂寞不已。农民白天辛勤劳作,邻家妇女晚上舂米的声音十分凄凉。荀媪跪身将饭端上,这盘菰米饭象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荀媪这样盛情款待,我好过意不去再三推托也不忍乱食。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借宿在一位贫苦老妇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诗中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流露出感人的真挚感情。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荀媪的词句,但她的忠厚善良的形象宛然如见。全诗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1]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十分凄凉。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老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年轻时很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这首诗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老妈妈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文学赏析

此诗题目虽然只有八个字,却点出了作者游历的地点(五松山)、时间(傍晚)和与此相关的事情(投宿)、人物(荀媪)。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里不是写游山以后的感受,而是指进入荀家后见到凄凉家境陡然产生的忧郁感。祖国的河山是如此的美好,按理说,生息在这块大好河山上的人民应该是富足的,而实际上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困顿。这种巨大的反差,引起了诗人心灵的震颤。于是便促膝询访白屋寒舍穷年的劳苦,侧耳倾听寂寥山村夜晚的呻吟。“田家秋作若”是作者询访所得。说“田家”而不说“荀家”,说明李白与人民的接触决非就此一家。在游历中,他接触到的农氏境况大致相似。“田家”一词具有深广的概括性。“秋作”指秋收劳动。在农家,一年四季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中,唯秋收是最令人喜悦的,而现在的“秋作”却感到“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从诗中始终未出现男子一事来看,当时赋役繁重,男人或过早地亡故了,或正在远方征战服役,未有归期,沉重的农业劳动担子压到上年纪的农妇肩上,不得不“苦”。其时史思明的叛乱尚未最后平定,而江淮一带战事又起,丁壮被大批抽调到前线去,连偏僻的五松山村也不能幸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如此深重,李白实在不能无动于衷。一个“苦”字,充分写出了他对于人民的同情。“邻女夜舂寒”,是诗人隔墙听到的声音。看来邻女也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她的丈夫和父亲的去向恐怕与荀家的男人差不多。她们不幸的遭遇,只可催人暗自泪下,却不便多问。于是诗人只好保持沉默了。但一个“寒”字告诉读者,诗人不仅在体恤邻女的苦难,而且也是在体恤经历战乱的广大人民的苦难。诗人心头涌上的阵阵酸楚,使他无法平静。回想自己当年想“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抱负,顾视目前流放归来,一事无成,衰病交加的晚景,更增万般感慨。

荀媪无疑是一位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的劳动妇女。她得知今日的投宿者就是人人尊敬的大诗人李白时,总想招待得好一点。鸡黍是中国古代农村招待客人的传统品种,而在一贫如洗的茅舍中连这也没有,可把荀媪给愁坏了。她猛然想到,秋天是菰米成熟的季节。于是“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这两句字字值得玩味。“跪进”两字有人说是因为李白是席地跪坐,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其实,中国古代跪坐的习惯到唐代已经逐渐改变为垂脚坐,坐具也逐渐由席变为床、榻、椅。这在唐代传奇中屡见不鲜。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没有一人是跪坐在地上的,一般都是垂脚坐在椅子上,或盘腿、跪坐在床榻上。在唐代的农村中,简陋的板床不难找到。荀媪的“跪进”,显然是出于尊敬。荀媪把饭做好以后,又特地用“素盘”——一只洗得干干净净、洁白明亮的盘子装好,可见其恭敬诚挚,不同寻常。这一切,李白都看得真切,内心不能不大受感动。“月光明素盘”,极写雕胡饭的晶莹洁白,如珍珠般耀眼。李白知道,这每一颗饭粒都来之不易;他更明白,这每一颗饭粒都标志着老妇的一片美好的心意。邻女夜舂的声音沉重地打在诗人的心坎上,已经使他的心情无法平静。而今荀媪罄其所有的殷勤招待,更使他深感受之有愧。

结尾二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包孕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漂母”是秦末淮阴地方一个以漂洗丝绵为业的老妇。她看到在城下垂钓的韩信正在挨饿,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根本不望报施。后来韩信佐汉灭楚,平定天下,被封为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后人又建祠表彰漂母的乐于助人的精神。李白把荀媪比作漂母,无异于献上一瓣心香,感激和崇敬之情兼而有之。李白的另外一层意思虽然没有说出,但也不难体会,那就是以韩信自况。韩信在平定战乱中屡建奇功,而李白却始终未获施展抱负的机会。在另一首诗中,李白曾说:“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在祖国的'大地上,漂母到处可见,而要遇到能够力荐韩信的萧何、大胆任用韩信的刘邦一类人物实在太难了。他热爱、同情、体贴劳动人民,但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无法解除人民的苦难。因此雕胡饭虽然香美,他却义不下咽。

在唐代,描写达官贵人或文人雅士宴集的诗作多得不胜枚举,而描写诗人在贫苦农民家里就餐的诗篇十分少见。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表明他是很能接近农民的,但诗中借题发挥,美化府主严武。田父的形象未免失真。此诗纯属对农妇的讴歌,并真实朴素地写出了诗人在善良勤劳而又遭遇不幸的农妇面前的深刻复杂的内心感情活动。这不仅在李白的诗中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其美学价值之高,在整个唐诗中也是数得着的。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3][4]

名家点评

《四溟诗话》:太白夜宿荀媪家,闻比邻舂臼之声以起兴,遂得“邻女夜春寒”之句。然本韵“盘”、“餐”二宇,应用以“夜宿五松下”发端,下句意重同拙,使无后六句,必不押“欢”韵,此太白近体,先得联者,岂得顺流直下哉?

《石园诗话》:太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末云:“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夫荀媪一雕胡饭之进,素盘之供,而太白感之如是,且诗以传之,寿于其集。当世之贤媛淑女多矣,而独传荀媪,荀媪亦贤矣。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是胜语,非怯语,不可错会。村家苦况,写出如耳闻目见。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南。此诗为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时的作品。

李白一生漫游各地,饱览名山大川。他的作品深得“江山之助”。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诗歌豪放逸丽,实有得于此。在漫游的过程中,李白接触了大量下层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男耕女织的辛勤,忍饥挨冻的苦难,诚以待人的美德,慷慨无私的奉献,都使他深受感动。他的作品在飘飘欲仙的高蹈旷达中又时时流露出对此处还有一行于世情的执着、对于人民的关切,实亦有得于此。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将此诗系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五松山在安徽铜陵县南,山上有大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山名原先不详,李白至此,始把它命名为五松山。此山以风景清幽引人入胜,故李白在另一首诗中云:“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大概五松山的胜景迷人,李白流连忘返,不觉天晚,无法赶回县城,只好到山下随便找个农民借宿。于是荀媪这位纯朴的老农妇有幸接待了这位大诗人。诗人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深为感动,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作者简介

李白(7-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篇7: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全诗赏析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全诗赏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妇女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⑴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媪(ǎo):妇人。

⑵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⑶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⑷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此句中“寒”与上句“苦”,既指农家劳动辛苦,亦指家境贫寒。

⑸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浅水植物“菰”的别名,俗称茭白。秋天结小圆柱形的果实,叫做菰米。用菰米做饭,香美可口,称“雕胡饭”,古人当做美餐。

⑹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⑺惭:惭愧。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诗以漂母比荀媪。

⑻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白话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繁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漫游各地,饱览名山大川。他的作品深得“江山之助”。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诗歌豪放逸丽,实有得于此。在漫游的过程中,李白接触了大量下层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男耕女织的辛勤,忍饥挨冻的苦难,诚以待人的美德,慷慨无私的奉献,都使他深受感动。他的作品在飘飘欲仙的高蹈旷达中又时时流露出对此处还有一行于世情的执着、对于人民的关切,实亦有得于此。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将此诗系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五松山在安徽铜陵县南,山上有大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山名原先不详,李白至此,始把它命名为五松山。此山以风景清幽引人入胜,故李白在另一首诗中云:“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大概五松山的胜景迷人,李白流连忘返,不觉天晚,无法赶回县城,只好到山下随便找个农民借宿。于是荀媪这位纯朴的老农妇有幸接待了这位大诗人。诗人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深为感动,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赏析】

此诗题目虽然只有八个字,却点出了作者游历的地点(五松山)、时间(傍晚)和与此相关的事情(投宿)、人物(荀媪)。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里不是写游山以后的感受,而是指进入荀家后见到凄凉家境陡然产生的忧郁感。祖国的河山是如此的美好,按理说,生息在这块大好河山上的人民应该是富足的,而实际上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困顿。这种巨大的反差,引起了诗人心灵的震颤。于是便促膝询访白屋寒舍穷年的劳苦,侧耳倾听寂寥山村夜晚的呻吟。“田家秋作若”是作者询访所得。说“田家”而不说“荀家”,说明李白与人民的接触决非就此一家。在游历中,他接触到的农氏境况大致相似。“田家”一词具有深广的概括性。“秋作”指秋收劳动。在农家,一年四季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中,唯秋收是最令人喜悦的,而现在的“秋作”却感到“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从诗中始终未出现男子一事来看,当时赋役繁重,男人或过早地亡故了,或正在远方征战服役,未有归期,沉重的农业劳动担子压到上年纪的农妇肩上,不得不“苦”。其时史思明的叛乱尚未最后平定,而江淮一带战事又起,丁壮被大批抽调到前线去,连偏僻的五松山村也不能幸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如此深重,李白实在不能无动于衷。一个“苦”字,充分写出了他对于人民的同情。“邻女夜舂寒”,是诗人隔墙听到的声音。看来邻女也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她的丈夫和父亲的去向恐怕与荀家的男人差不多。她们不幸的遭遇,只可催人暗自泪下,却不便多问。于是诗人只好保持沉默了。但一个“寒”字告诉读者,诗人不仅在体恤邻女的苦难,而且也是在体恤经历战乱的广大人民的苦难。诗人心头涌上的阵阵酸楚,使他无法平静。回想自己当年想“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抱负,顾视目前流放归来,一事无成,衰病交加的晚景,更增万般感慨。

荀媪无疑是一位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的劳动妇女。她得知今日的投宿者就是人人尊敬的大诗人李白时,总想招待得好一点。鸡黍是中国古代农村招待客人的传统品种,而在一贫如洗的茅舍中连这也没有,可把荀媪给愁坏了。她猛然想到,秋天是菰米成熟的季节。于是“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这两句字字值得玩味。“跪进”两字有人说是因为李白是席地跪坐,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其实,中国古代跪坐的习惯到唐代已经逐渐改变为垂脚坐,坐具也逐渐由席变为床、榻、椅。这在唐代传奇中屡见不鲜。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没有一人是跪坐在地上的,一般都是垂脚坐在椅子上,或盘腿、跪坐在床榻上。在唐代的农村中,简陋的板床不难找到。荀媪的“跪进”,显然是出于尊敬。荀媪把饭做好以后,又特地用“素盘”——一只洗得干干净净、洁白明亮的`盘子装好,可见其恭敬诚挚,不同寻常。这一切,李白都看得真切,内心不能不大受感动。“月光明素盘”,极写雕胡饭的晶莹洁白,如珍珠般耀眼。李白知道,这每一颗饭粒都来之不易;他更明白,这每一颗饭粒都标志着老妇的一片美好的心意。邻女夜舂的声音沉重地打在诗人的心坎上,已经使他的心情无法平静。而今荀媪罄其所有的殷勤招待,更使他深感受之有愧。

结尾二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包孕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漂母”是秦末淮阴地方一个以漂洗丝绵为业的老妇。她看到在城下垂钓的韩信正在挨饿,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根本不望报施。后来韩信佐汉灭楚,平定天下,被封为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后人又建祠表彰漂母的乐于助人的精神。李白把荀媪比作漂母,无异于献上一瓣心香,感激和崇敬之情兼而有之。李白的另外一层意思虽然没有说出,但也不难体会,那就是以韩信自况。韩信在平定战乱中屡建奇功,而李白却始终未获施展抱负的机会。在另一首诗中,李白曾说:“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在祖国的大地上,漂母到处可见,而要遇到能够力荐韩信的萧何、大胆任用韩信的刘邦一类人物实在太难了。他热爱、同情、体贴劳动人民,但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无法解除人民的苦难。因此雕胡饭虽然香美,他却义不下咽。

在唐代,描写达官贵人或文人雅士宴集的诗作多得不胜枚举,而描写诗人在贫苦农民家里就餐的诗篇十分少见。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表明他是很能接近农民的,但诗中借题发挥,美化府主严武。田父的形象未免失真。此诗纯属对农妇的讴歌,并真实朴素地写出了诗人在善良勤劳而又遭遇不幸的农妇面前的深刻复杂的内心感情活动。这不仅在李白的诗中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其美学价值之高,在整个唐诗中也是数得着的。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骜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篇8:李白诗词《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意赏析

李白诗词《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意赏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妇女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此诗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流露出感人的真挚感情。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荀媪的词句,但她忠厚善良的形象宛然如见。全诗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我宿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漫游各地,饱览名山大川。他的作品深得“江山之助”。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诗歌豪放逸丽,实有得于此。在漫游的过程中,李白接触了大量下层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男耕女织的辛勤,忍饥挨冻的苦难,诚以待人的'美德,慷慨无私的奉献,都使他深受感动。他的作品在飘飘欲仙的高蹈旷达中又时时流露出对此处还有一行于世情的执着、对于人民的关切,实亦有得于此。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将此诗系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五松山在安徽铜陵县南,山上有大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山名原先不详,李白至此,始把它命名为五松山。此山以风景清幽引人入胜,故李白在另一首诗中云:“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大概五松山的胜景迷人,李白流连忘返,不觉天晚,无法赶回县城,只好到山下随便找个农民借宿。于是荀媪这位纯朴的老农妇有幸接待了这位大诗人。诗人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深为感动,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作品赏析: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自己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秋作,是秋天的劳作。“田家秋作苦”的“苦”字,不仅指劳动的辛苦,还指心中的悲苦。秋收季节,本来应该是欢乐的,可是在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农民竟没有一点欢笑。农民白天收割,晚上舂米,邻家妇女舂米的声音,从墙外传来,一声一声,显得多么凄凉啊!

这个“寒”字,十分耐人寻味。它既是形容舂米声音的凄凉,也是推想邻女身上的寒冷。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媪:“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古人席地而坐,屈膝坐在脚跟上,上半身挺直,叫跪坐。因为李白吃饭时是跪坐在那里,所以荀媪将饭端来时也跪下身子呈进给他。“雕胡”,就是“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做美餐。姓荀的老妈妈特地做了雕胡饭,是对诗人的热情款待。“月光明素盘”,是对荀媪手中盛饭的盘子突出地加以描写。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象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老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两句说:“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漂母”用《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典故:韩信年轻时很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个正在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这诗里的漂母指荀媪,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李白,使他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李白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美餐。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桀傲不驯。可是,对一个普通的山村老妈妈却是如此谦恭,如此诚挚,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可贵品质。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著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象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节约粮食的古代诗句

初中作文题记的写法(选修备课资料)

李白诗篇

五言律诗精选

谈爱李白原文

静夜思原文及赏析

李白的代表作

静夜思古诗原文及赏析

李白的代表作及译文

古诗风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文赏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文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诗文赏析(集锦8篇)】相关文章:

李白的简介2023-01-26

李白简介2023-03-11

古诗见解-李白代表作2022-07-06

高考诗歌鉴赏2022-07-16

李白咏月的诗句2023-05-15

诗歌鉴赏题练习题设计2022-09-26

《〈中庸〉节选》教案教师备课参考(高二选修备课资料)2024-02-02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2023-05-05

托物寄情作文2022-12-24

李白的诗风是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