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

时间:2022-08-25 07:54:52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精选11篇)由网友“阿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

篇1:《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乃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耶?”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蛟或沈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人谓死,皆相庆贺。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入洛,稍迁新平太守。抚和戎狄,叛羌归附,雍土美之。转广汉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而不决者,处详其枉直,一朝决遣。以母老罢归。寻除楚内史,未之官,征拜散骑常侍。处曰:“古人辞大不辞小。”乃先之楚。而郡既经丧乱,新旧杂居,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又检尸骸无主及白骨在野收葬之,然始就征,远近称叹。

迁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知其将死,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也。”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既而梁王肜为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处知肜不平,必当陷己,自以人臣尽节,不宜辞惮,乃悲慨即路,志不生还。时贼屯梁山,有众七万,而骏逼处以五千兵击之。将战,处军人未食,肜促令速进,而绝其后继。处知必败,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是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今诸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篇2:《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 绝:超过

B. 梁王肜违法,处深文案之。 案:查究

C. 言必忠信克己 克:克制

D. 风俗未一,处敦以教义 敦:敦厚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处乃入山射杀猛兽,因投水搏蛟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C. 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 良乃入,具告沛公

D. 以母老罢归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处少时为乡里所患,与猛兽、蛟龙一并被列为三害,他自己也早有改励之志,但最终促使他改变的`事情是他听见乡里人在庆贺自己的死亡。

B. 周处被授予楚内史一职,还未到任,又升任散骑常侍,但他以“古人辞大不辞小”为由,先到楚地任内史官,再赴任散骑常侍。

C. 周处执法严明,不避宠戚,朝臣们虽然觉得他处理事情太强硬,但都非常敬重他,认为他是“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举荐他随夏侯骏西征。

D. 周处志存义烈,忠信克己,明知遭人陷害,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尽节而死。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5分)

(2)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今日是我死所也。(5分)

试题答案:

8.D.敦,劝勉

9.C于是,A又、接着(就)/凭借,B转折/修饰,D因为/用

10.C朝臣们认为他是“吴之名将子也,忠烈果毅”,实际上是陷害他。

11.(1)古人重视早上听到自己的错误,晚上就改正,你的前途还长,况且有志之人只担心不能立志,哪用担心名声不能显扬呢?(贵、且、患、彰各1分,大意1分)

(2)忠孝的道理,哪里能够两全呢?既然辞别父母事奉君王,又怎么能够尽子女之孝道呢?今天是我为国效命的时候了。(安、既、子、所各1分,大意1分)

篇3:《晋书·周访传》阅读答案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注】 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造: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悦服:愉快。

答案 :C

解析 A项“振”通“赈”,救济;B项“收”指逮捕,抓获;D项“悦服”即心悦诚服,高兴地降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因家庐江寻阳焉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B.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与贼战,斩首数百。

C.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

D.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又破之,奔于临贺。

答案 :A

解析 A项第一个“因”,连词,于是;第二个“因”,动词,趁机。B项“与”都是介词,同。C项“以”,连词,意思为来,用来D项?介词,到。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答案: B

解析 A项“之”,动词,“之官”即“到任”;B项“不之罪”即“不罪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之”,代词,代杜弘;D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答案: C

解析 A项“厉武将军”误,任此职的是丁乾;B项“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忍气吞声”于文无据,文中是指“帝不之罪”,其受皇帝奖赏,是因其战功卓著;D项“采纳”指接纳贤良,而非指“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答案 :(1)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①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

②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颂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

解析 (1)根据全文的内容,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对句子进行断句。注意断句标志词,如“故”;注意根据语意合理断句,如不可断为“善于抚纳士众”。

(2)①句中注意“妻”的动词意义;②句中注意“鲜”的意义。

参考译文:

周访字士达,先人是汝南安城人。汉朝末年避乱到了江南,至周访已四代。吴地平定,于是在庐江寻阳安家。周访年少时深沉有毅力,谦虚礼让,处事果断,周济穷人,家中没有剩余的财钱。担任县功曹,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举为孝廉,授予郎中、上甲令,都没有就任。

等到元帝渡江,任命他为参赞镇东军事。当时有人和周访同姓同名,判了死罪,吏员错捕周访,周访奋力反击抓捕自己的人,数十人都四散逃走,自己却到元帝前自首,元帝没有治他的罪。不久被任命为扬烈将军,讨伐华轶。统帅的厉武将军丁乾和华轶统帅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周访逮捕斩杀了他。冯逸进攻周访,周访率军击败来敌。华轶部将周广烧城抵御周访,华轶军队溃退,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让周访担任振武将军,命周访和各路人马一起征讨杜弢。杜弢造桔槔击打官军船舰,周访造长岐枨抵御,桔槔没有造成危害。周访又率水军开往湘城,军队到达富口,而杜弢派杜弘出海昏。周访步行到柴桑,悄悄地过河,和贼军交战,杀死敌人好几百。贼军退保庐陵,周访又把杜弘军队包围在庐陵。杜弘把宝物抛掷在城外,军队和百姓抢着去拾,杜弘于是乘乱突围逃跑了。周访率军追击,缴获鞍马铠甲军杖数不胜数。杜弘进入南康,太守率兵迎击,又打败了他,一直逃到临贺。元帝又提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襄阳后,大兴农业,训练士卒,勤于纳言。王敦担心,但惮于他的势力强大,不敢有异心。周访威显四方,远近心悦诚服,智勇过人,是中兴名将。(周访)生性谦虚,未曾谈论自己的功劳。有人问周访:“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颂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效命,我又有何功劳呢?”士人因此推重他。

周访训练士卒,检阅军队,想要为讨伐中原效力,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招纳安抚,士兵百姓都愿为他效死命。听说王敦有反叛之心,周访常常恨得咬牙切齿,王敦虽然心怀不轨,最终因为周访在世,不敢作乱。

篇4:《晋书·周访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3分)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参考答案:

5.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6.A(A于是、就;趁机。B跟、同。介词。C来、用来。连词。D到。介词。)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C(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篇5:《晋书·周访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晋书·周访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9.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访 练兵 简 卒 欲 宣 力 中 原 慨 然 有平河 洛 之 志善 于 抚纳 士 众 皆 为 致 死 闻 敦 有 不 臣 之 心 访恒 切 齿 敦 虽 怀 逆 谋 故 终 访 之 世 未 敢 为非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周访传》答案为:

5.答案:C

解析:A项,振,通赈,救济。B项,收,捉拿,逮捕。D项,悦服,心悦诚服。

6.答案:A

解析:A项,于是,就/趁着。B项,都是介词“跟、和”。C项,都表目的“来”。D项,都是介词“向”“朝”。

7.答案:B

解析:A项,动词,到。B项,即“不罪之”。C项,代词。D项,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

8.答案:C

解析:A项,“厉武将军”不是封周访的。B项,周访性格是“谦而能让”。皇帝赏识他也并非因为他“决不会忍气吞声”。D项,王敦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是“惮其强”。

9.答案:

(1)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此处可断可不断)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①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举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好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②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称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

【参考译文】

周访字士达,先人是汝南安城人。汉朝末年避乱到了江南,至周访已四代。吴地平定,于是在庐江寻阳安家。周访年少时深沉有毅力,谦虚礼让,处事果断,周济穷人,家中没有剩余的财钱。担任县功曹,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员,周访推荐(他)担任主簿,两人结为朋友,(周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周访被举为孝廉,授予郎中、上甲令,都没有就任。

等到元帝渡江,任命他为参赞镇东军事。当时有人和周访同姓同名,判了死罪,吏员错捕周访,周访奋力反击抓捕自己的人,数十人都四散逃走,自己却到元帝前自首,元帝没有治他的罪。不久被任命为扬烈将军,讨伐华轶。统帅的厉武将军丁乾和华轶统帅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周访逮捕斩杀了他。冯逸进攻周访,周访率军击败来敌。华轶部将周广烧城抵御周访,华轶军队溃退,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让周访担任振武将军,命周访和各路人马一起征讨杜弢。杜弢造桔槔击打官军船舰,周访造长岐枨抵御,桔槔没有造成危害。周访又率水军开往湘城,军队到达富口,而杜弢派杜弘出海昏。周访步行到柴桑,悄悄地过河,和贼军交战,杀死敌人好几百。贼军退保庐陵,周访又把杜弘军队包围在庐陵。杜弘把宝物抛掷在城外,军队和百姓抢着去拾,杜弘于是乘乱突围逃跑了。周访率军追击,缴获鞍马铠甲军杖数不胜数。杜弘进入南康,太守率兵迎击,又打败了他,一直逃到临贺。元帝又提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襄阳后,大兴农业,训练士卒,勤于纳言。王敦担心,但惮于他的势力强大,不敢有异心。周访威显四方,远近心悦诚服,智勇过人,是中兴名将。(周访)生性谦虚,未曾谈论自己的功劳。有人问周访:“常人有点小的善行,很少不自我颂扬。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不说一句话,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效命,我又有何功劳呢?”士人因此推重他。

周访训练士卒,检阅军队,想要为讨伐中原效力,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招纳安抚,士兵百姓都愿为他效死命。听说王敦有反叛之心,周访常常恨得咬牙切齿,王敦虽然心怀不轨,最终因为周访在世,不敢作乱。

篇6:晋书周访传文言文及答案

晋书周访传文言文及答案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安家

B. 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救济

C.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 交错相通

D. 太守率兵逆击 迎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以女妻侃子瞻 ②帝以访为振武将军

B.①而自归于帝 ②奔于临贺

C.①帝不之罪 ②访何功之有

D.①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②王敦患之,而惮其强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B.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C.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D.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周访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背井离乡逃到了江南。周访操练士兵,是想尽力收复中原。

B. 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C. 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D. 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运筹帷幄。他既智勇谦让,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3分)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4分)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杜弢和杜弘是如何应对周访的征伐的。(3分)

答案:

7. B

8.【答案】:A (B项“厉武将军”是丁乾,C项“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无中生有;D项“运筹帷幄”当是“亲临前线”,同时“谦让”无中生有)

9. ①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这些官职。(3分。“意念被动”1分,“除”1分,“之”1分。)

②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很少不自我宣传的。您功勋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善,活用1分,“不自称”句式1分,“而”1分,句子表达1分)

(2)①杜弢制作桔槔,攻打官军的战船;②派遣杜弘出军海昏;③杜弘向城外扔许多宝物造成混乱以突围。每点1分)

篇7:周处阅读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7—9题。(10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和”)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 ( ) (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3)而处尤剧 ( ) (4)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蛟或浮或没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为乡里所患 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且人患志之不立 甚矣,汝之不惠

D、而年已蹉跎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

10、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8.C( 2分)

9.再说人最可怕的是不树立志向(2分)

10.周处年少时是当地的祸害,后来改过自新,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也可用原文回答:周处少时为乡里所患,后自修改,终为忠臣孝子(2分)

篇8:周处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陆机、陆云),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选自《世说新语》)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 或以钱币乞之。

B. 并皆暴犯百姓 。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C.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D. 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7.下列加点的“以”字与“具以情告”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以光先帝遗德。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D.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周处与山中的白额虎、水中的蛟龙被义兴的人称作三个祸害,家乡的人劝说他杀虎斩蛟,想用借刀杀人之计,是希望他在除害过程中被虎蛟吃掉。

B.周处杀死蛟龙后,从家乡人庆祝他已死的举动中,才明白自己被乡人讨厌,因此下决心改正错误,后来成为了一名忠臣。

C.周处知道乡人厌恶他,就想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又担心太迟了,因此去找了当时的名人陆机、陆云,经过清河的开导,他才开始改过自新。

D.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6.B; 7.D; 8.B;

篇9:周处阅读答案

周处

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xx版)

【注】①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河”)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并皆暴犯百姓/触风雨,犯寒暑

B.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乃入吴寻二陆/寻向所志

D.为乡里所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2分)

答:

(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3分)

答:

4.周处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3分)A(A侵害/冒着B有的人 C寻找D祸害、灾祸)

2.(3分)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每处1分)

3.(5分)(1)(2分)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关键词“谓”“剧”)

(2)(3分)再说(况且),人总是担心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关键词“患”“彰”,宾语前置句“志之不立”)

4.(3分)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表意明确2分,语句通顺1分,能表明改过自新的意思即可。)

篇10:《晋书·傅咸传》阅读以及答案

《晋书·傅咸传》阅读以及答案

【原文】: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①。故先王之化②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古者尧有茅茨③,今之百姓竟丰其屋;古者臣无玉食,今之贾竖皆厌粱肉④。古者后妃乃有殊饰,今之婢妾被服绫罗;古者大夫乃不徒行,今之贱隶乘轻驱肥。古者人稠地狭而有储蓄,由于节也;今者土广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欲时之俭,当诘其奢;奢不见诘,转相高尚。昔毛蚧⑤为吏部尚书,时无敢好衣美食者。魏武帝叹曰:“孤之法不如毛尚书”。令诸部用心,各如毛蚧,风俗之移,在不难矣。

(选自《晋书?傅咸传》)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无?不匮 _______(2)今之百姓竟丰其屋 _______(3)古者后妃乃有殊饰 _______

(4)欲时之俭,当?其奢 _______ (5)奢不见诘,转相高尚 _______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窃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本文论点是“奢侈之费,甚于天灾”,有人认为是“主张推行节俭的风气”。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本文论证方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化用 举例 B.举例 引用 C.比较 类比 D.对比 举例

【参考答案】

1.(1)缘故,原因 (2)尽,全 (3)出色 (4)查究 (5)崇高,推崇

2.(1)我认为粮食与布帛是不容易长成制成的,因而使用不节俭的话,没有理由不匮乏

(2)我私下认为奢侈风气的耗费,比天灾还要严重。

3.前者是,后者体现现实针对性,二者合起来就是本文写作目的。所以两种看法都有道理,还是合起来为好。

4.D

篇11:《晋书·左思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晋书·左思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   著:放置,安放         B.思造而示之   造:拜访,探访

C.世咸贵远而贱近  贵:显贵,地位高         D.专意典籍   意:放在心上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向学,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译文:

(2)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

译文:

(3)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译文:

【参考答案】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C解析 贵:崇尚,重视,以为宝贵。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答案 B解析 ①父亲对左思少时的评价;②属于创作《齐都赋》之事,与创作《三都赋》无关;⑥左思对其他典籍的研究。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答案 D解析 A项“出身寒微”牵强,文中无根据,“书信重修饰”表述错误。B项赋写成,当时人并未重视。C项“都是不可缺少的”说法过于绝对。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1)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

(2)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

(3)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

【参考译文】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他家世代传承儒学。父亲左雍起于小吏,凭借才能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小时候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雍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候。”左思于是受到感发和激励,勤奋向学,并且擅长阴阳之术。他相貌丑陋,口齿笨拙,诗文辞采却壮美华丽。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以闲居为事。

作《齐都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又想作《三都赋》,赶上妹妹左芬(被晋武帝征召)入宫,把家搬到京师,于是拜访著作郎张载,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事情。于是用十年时间构思,门旁庭前,篱边厕所,都放着笔和纸,偶得一句,立即记录下来。自己认为见闻不够广博,请求(到秘书省)担任(掌管图书典籍的`)秘书郎之职。等到赋写成之后,当时人并未给予重视。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安定人皇甫谧有很高的声望,左思前去拜访他,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皇甫谧大为称道,并且替他的赋写了序文。张载为其中的《魏都赋》作了注释,刘逵为其中的《吴都赋》《蜀都赋》作了注释,并为之作序说:“观战国以来,作赋的人太多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前代享有盛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文辞,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立意。至于这篇赋作,比拟诸家,或运用辞藻表现思想,或运用事实阐发意蕴,也颇有情致,不精研细审的人不能详知这篇赋作中蕴含的深意远旨,不通晓众物的人不能统摄这篇赋作中涉及的殊物异闻。世人都崇尚古代的作品,看不起当世之人的创作,没有人肯花心思了解作品实质。”陈留人卫权又为左思此赋作了《略解》……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司空张华见到此赋,感叹说:“左思是班固、张衡之流的人物,(此赋)能使诵读的人感觉文已尽而意有余,历时越久,越有新意。”于是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起初,陆机从南方来到洛阳,打算创作《三都赋》,听说左思正写此赋,拍手而笑,给弟弟陆云写信说:“这里有个粗俗鄙陋的北人,想作《三都赋》,等他写成了,也只好用那些纸盖酒坛子罢了。”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秘书省长官贾谧请他主讲《汉书》,贾谧(在“八王之乱”中)被诛杀后,左思退居宜春里,一门儿心思扑在典籍上。等到张方肆意暴虐,祸害京都洛阳,左思将全家人搬到冀州。几年后,因病而死。

《老将行》古诗词鉴赏

《老将行》原文翻译

《晋书谢安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王维《陇西行》赏析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逆推》的教学设计

《晋书·郭璞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李白白马篇

游侠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咏雪文言文翻译

《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
《《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晋书周处传》阅读答案(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元旦的来历2022-08-10

《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序2023-02-20

《周处年少时》文言文练习及答案2022-05-08

我们的节日小报2023-09-29

节日小报2023-03-20

带福字的成语2023-01-23

世说新语的读书心得体会2023-12-27

五年级第五周第二课时教案 3月23日 星期三2022-05-06

五年级第二周第三课时教案 3月4日 星期五2022-10-07

三年级语文下册《除三害》教学设计2022-05-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