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2-11-01 07:48:04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共11篇)由网友“cross”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1: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④,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⑤,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世说新语·褒赏篇》

①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入仕后勤于职事,颇有政绩,声望颇高。②孝廉:选举官吏的科目,要求是孝顺清廉,候选中的人也称为孝廉。③室如悬磬:比喻室无所有,甚为贫乏。④髲(bì):假发。⑤锉(cuò):碾碎,荐:草垫子。

1、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B、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C、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D、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陶公少有大志少时,一狼径去B、汝但出外留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与母湛氏同居居十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D、吾自为计自三峡七百里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侃母亲让儿子只管留客,其它事情自己会安排好。她卖发购米,砍柱为柴。为范逵一行准备了精美的食物。

B、陶侃虽然家底贫穷,但从政后能做出成绩。为人称颂,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和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C、范逵既佩服陶侃的才能和口才,又有感于母子的厚意与热情。离别时与陶侃相谈甚欢。竟然忘记了路的远近。

D、离别时,陶侃送了又送,直到范逵说要为他传颂美名时,陶侃才返回,可见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2)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答案】

1、C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C、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2、B A、年少/一会儿;B、都是“只,只是”;C、居住/停,过;D、自己/在,从;故选B。

3、D D、“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错误,属于强加因果,文意“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没有体现出陶侃对范逵有所求。故选D。

4、(1)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2)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佩。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叟:老头;惠:同“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

②及:到;遂:于是,就;称:称赞。

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如何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篇2: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

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10-12题(共10分)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蹴琨觉 蹴:

(2) 睿素无北伐之志之:

(3) 自相鱼肉 鱼肉:

(4) 给千人廪 廪: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起冶铸兵翻译:

(2)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翻译:

12.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答案(共10分)

10.(1)踢(2)的(3)比喻残害杀害 (4)米仓,这里指军饷 (每小题1分,共4分)

11.(1)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2)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人。(每题2分,共4分。译错或漏译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2. 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扣一半分)

篇3:仲淹少有大志阅读答案

仲淹少有大志阅读答案

仲淹少有大志阅读答案

文言文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

【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骸:形体、身体。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每感激论天下事(慷慨激昂)        B。吾今年逾六十(超过)

C。乃谋治第树园圃(树木)        D。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担心)

1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两处)。(4分)

(1)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2)羌 酋 数 百 人 哭 之 如 父,斋 三 日 而 去。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2)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20、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

答案解析:

17、C(3分)

18、(1)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2分)

(2)羌 酋 数 百 人/ 哭 之 如 父,斋 三 日/而 去。(2分)

19、(1)(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

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2分)

(2)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啊?(2分)

20、①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③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④生活节俭。(答出三点4分)

篇4:《范阳祖逖,少有大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蹴琨觉

蹴:

(2) 睿素无北伐之志

之:

(3) 自相鱼肉

鱼肉:

(4) 给千人廪

廪: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起冶铸兵

翻译:

(2)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翻译:

12.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2分)

参考答案:

10.(1)踢 (2)的(3)比喻残害杀害 (4)米仓,这里指军饷 (每小题1分,共4分)

11.(1)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2)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兵响应的人。(每题2分,共4分。译错或漏译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2. 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扣一半分)

篇5: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阅读以及答案

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阅读以及答案

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六年,迁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乐随训徙边。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先是,小月氏胡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

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县丝发。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训因发湟中秦、胡兵,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

永元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前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傿叹息曰:此义也。乃释之。

(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第六》,有删改)

【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与后文的武威种羌均为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迷吾,部族首领。②小月氏胡:西北少数民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期:期望

B.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缘:因为

C.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怀:安抚

D.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临:吊丧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②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

③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

A. ①之 ②与 ③因 B. ①其 ②于 ③因

C. ①其 ②与 ③乃 D. ①之 ②于 ③乃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B.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C.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D.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他驻守之处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

B.诸羌谋反时,邓训被朝廷任命为乌桓校尉,以防羌人的进攻,后来又率领湟中秦、胡兵出塞对迷唐发起攻击。

C.邓训没有任由羌人和胡人互相攻击坐得渔翁之利,而是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帮助胡人度过危机。

D.邓训五十三岁时病死在任上,胡人都非常悲痛,他们大吼长号,有的甚至自残身体,想要追随邓训而死。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3分)

②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4分)

(2)胡人为什么爱戴邓训?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

5文言实词3A期:相约,约定。6文言虚词3C①其,他的,代词,表领属关系;之,他,代词,一般用作宾语。此处应用表领属关系的其。②与,跟、和,介词,用于引出对象;于,在,介词,用于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本句后有表示对象的武威种羌,故应用与。③乃,才、这才,副词;因,于是、就,连词。此处前后暗含条件关系,故应用乃。7文言断句3D本句写邓训在胡人病重时,不让他们自杀,而是给他们治疗一事。困疾者是治疗的对象,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是邓训制止胡人们自杀的行为,使医药疗之是治疗的行为,愈者非一是治疗的结果,小大莫不感悦是胡人们对邓训的感激。8内容归纳3B诸羌谋反时,大臣们推举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并非乌桓校尉。

9.(10分)

(1)【文言翻译】(7分)

①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3分。由是谋各1分,大意1分。]

②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

[4分。原得意各1分,判断句式1分,大意1分。]

(2)【信息筛选】(3分)

邓训用恩德信誉对待胡人。(1分)在胡人遭受攻击的时候,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1分)邓训制止胡人病重时自杀的行为,为他们治愈疾病。(1分)

[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邓训字平叔,年轻时有远大志向。汉显宗即位,最初任用邓训为郎中。邓训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附他。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想杀掉赤沙乌桓,乌桓心怀怨恨,图谋反叛,皇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来防备乌桓叛乱。邓训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使狐奴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建初六年,邓训被提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的老部下乐意跟随邓训迁徙到边疆。鲜卑人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南下接近边塞。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消除仇怨缔结婚姻,交换人质结成联盟,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先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两三千骑兵,因为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以少胜多。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朝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

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另外和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朝廷有利。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时驻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的费用,白白耗尽了官府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命悬一线。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让所有胡人的妻子儿女全部进来。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才能够与父母团聚。大家都很高兴,叩头说:我们听从邓使君的命令。邓训于是安抚供养其中数百个勇敢的少年,作为自己的随从。

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他们每当病重面临绝境,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起来,不给他刀子,派医生治疗他,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邓训乘机征调湟中的秦、胡兵力,出塞后在写谷对迷唐发起攻击。

永元四年冬,邓训病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三岁。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泣吊丧的每天有几千人。按戎人的习俗,父母去世了,子女们以悲伤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呼号。等到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声哭喊,甚至有人用刀子割自己,说:邓使君已经死了,我们也一起去死吧。先前邓训任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在吊丧的路上奔走,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城中的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但人们并不理会,官员们把情况告诉校尉徐傿。徐傿叹息说:这是大义啊。便释放了他们。

篇6:陶公性检厉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答案参考

陶公性检厉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答案参考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参考答案:

1.(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2分)

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2分)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分)

篇7:陶公性俭厉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公性俭厉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2)值积雪始晴 值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3分)

参考答案:

1.(1)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2分)

2.都用锯木屑覆盖在地面上,(人们出人)一点也不受妨碍。(2分)

3.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3分)

阅读的看法、体会题型答题方法

要用第一人称,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先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再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最后点明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步骤

一、浏览问题和背景,整体把握很从容

在考场上一般都是时间紧,题量大。不可能像平时精品细读,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摩。这样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就是一个需要掌握的技巧。首先就是平时就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把写作业当成答卷子。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二、确定区域定目标,圈点勾画细推敲

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三、回答问题要精练,摘取原文是关键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四、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

我们平时写文章,很多时候在文初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作了交代,或者是在文章结束的时候,使文章升华。这些都是文章的题眼。同样,别人写文章也会采用这样的方法来表情达意。因此在阅读理解题中往往有对文章的理解的问题。这一类问题的回答就要着重看开头和结尾,或者是一个段落的开头和收尾。能利用原句的答上原句,不能写出原句的,学会概括和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答的点就会全面深入。这一点非常重要,过江龙常常犯这样的毛病。

篇8:陶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陶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陶公性检厉①,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⑥,乃超两阶⑦用之。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陶公性检厉,陶公即陶侃,晋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曾任荆州刺史,封长沙郡公;检厉,方正严肃。②正会,元旦(农历正月初一)集会。正,音zhēnɡ。③听事,官府办公的厅堂。④厚头,厚实的.竹根。⑤桓宣武,即桓温。⑥仍当足,于是用竹根来替船篙的铁篙头。仍,因而,于是。⑦阶,指古时官员的级别。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 是悉 用 木 屑 覆 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敕船官悉录锯木屑 录:

(2)咸不解此意 咸:

(3)装船,悉以作钉 装: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4、陶公“性检厉,勤于事”在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

答:

5、陶公的事迹对我们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答:

答案:

1、于是/悉用木屑覆之

2、(1)录,收集,收藏;(2)咸,都;(3)装,安装,修造。

3、文章主要内容是写陶公严肃认真,办事勤勉。。

4、主要通过三件体现:一是担任荆州刺史时收集木屑后用它铺台阶的事,二是收集竹头后用它做竹钉的事,三是提拔办事勤勉的官员的事。

5、开放题,内容积极,言之成理即可。

篇9:江南陶公柳 阅读答案

江南陶公柳 阅读答案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 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他在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⑥ 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1.简述“陶公柳”这个名称的来历。

2.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晋代陶侃在武昌(今鄂州)期间带领官吏和百姓广植柳树,人们为了缅怀(纪念)他,把他所种的柳树称为陶公柳。

2.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

3.表达了作者对陶公柳的赞颂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篇10:《江南陶公柳》阅读答案

①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 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 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③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他虽身居高位,但决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他在征战生涯的41年中,有30年是在鄂州度过的。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陶公柳”、“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数株曾手植,好事忆陶公。”孟浩然在《溯江至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④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它适应力强,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芽。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芽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⑤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

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⑥ 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它质朴无华,恬静淡泊,不事张扬,默默奉献。它浑身是宝:枝条可制成柳篮、柳筐和柳箱等,树干可加工成桌、椅、床、柜等家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叶、茎、皮、根皆可入药,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以净化空气,绿化环境,使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

⑦陶公柳,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大众树木,但它早已融合到中华历史文化之中,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美丽。

⑧陶公柳是鄂州的象征,我爱江南的陶公柳。

【小题1】简述“陶公柳”这个名称的来历。(2分)

【小题2】第②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小题3】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4】“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小题1】晋代陶侃在武昌(今鄂州)期间带领官吏和百姓广植柳树(1分),人们为了缅怀(纪念)他(1分),把他所种的柳树称为陶公柳。

【小题2】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两点各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或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1分)。

【小题3】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陶公柳”(“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任答三点各1分)

【小题4】陶公柳具有坚韧、宽容和质朴的品格。(三点1分)

解析

【小题1】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小题2】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明确其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

【小题3】了解引用修辞的特点,联系文章内容理解引用的具体作用。

【小题4】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描写对象的性格特征。

篇11:文言文陶侃留客阅读答案

文言文陶侃留客阅读答案

《陶侃留客》文章记叙了范逵到陶侃家做客的过程,说明了待人要真心实意、重义轻利,才会得到别人的好评的道理。文言文陶侃留客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

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②悉割半为薪    薪:

③明旦去           旦:              ④侃犹不返      返:

27.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已远,君宜还。

28.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26.【答案】①素:向来,一向。 ②薪:柴,柴禾。 ③旦:天亮,早晨。 ④返:回去。

【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7.【答案】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②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惭愧。③路已经很远了,你应该回去了。

【评分】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8.【答案】陶母是 一个重视友情,重视功名,有主见、敢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当孩子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受到难为时,陶母竭尽家庭所有满足孩子的愿望。

【评分】每问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如果有学生对陶母的做法并不认同,只要自圆其说,即酌情得分。

附: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卖头发得的钱换到几斗米。又把支撑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都得到很好的照顾。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二天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 。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陶侃留客文言文翻译

陶安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晋书陶侃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范文正公守桐庐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侃母教子文言文翻译

童区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世说新语》阅读理解附答案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阅读理解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译文

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陶公少有大志文言文阅读答案(共11篇)】相关文章: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阅读答案2022-09-05

马援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2022-11-13

《祖逖》教学设计2022-12-06

《范文正公文集叙》2023-07-07

世说新语的原文及翻译2022-07-01

《正公文集》文言文练习题答案及译文2022-10-21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2023-02-26

世说新语翻译2023-08-09

《饮酒》阅读答案2023-06-03

范文正公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