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热背后的文化误区》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9篇)由网友“花布贩子吴老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汉字听写热背后的文化误区》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汉字听写热背后的文化误区》阅读答案
宋诗婷 沈硕
谁也想不到“汉字听写”会成为一种综艺节目类型,而且还如此受欢迎。
从这一季收视排行榜来看,除《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两档王牌选秀节目稳坐收视率头两把交椅外,《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杀出重围,成为综艺节目时段最大的黑马。
汉字以综艺形式走红,似乎让大家重新发现了方块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而网友惊叹于参赛学生的识字能力之余,也发现自己提笔忘字到了何种地步。
芫荽、嘧啶、耒耜、颛顼……在两档节目的现场,演播厅变成了语文课堂:台上的中学生轮番执笔,台下观众在小本子、大腿上比比划划。有人忍不住瞄别人一眼,有人更较真儿,掏出手机查字典。
“汉字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大众喜闻乐见的选拔方式,唤醒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王于飞说。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曾获得“当代汉语贡献奖”的学者毛喻原认为:“文字是用来传播信息的,如果一种文字是因为它书写的复杂性而被珍视,那它本身就是落后的。”他曾在《论汉语的险境和诡谬》一文中详细论述了汉语的表意局限和方块字的传播困境。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曾因创建了“汉字与词源”网站而走红网络,尽管对汉字情有独钟,但他依然觉得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总有一天汉字会被彻底遗忘,就像曾流传30的古巴比伦文字一样。
毛喻原和“汉字叔叔”的预言都源于汉语语音和字形的严重隔阂。如今,当我们通过各种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敲着“ABCD”书写汉字时,方块字成了“转码”,是种需要经过拼音媒介才能抵达的存在。
和大多数对汉字危机忧心忡忡的学者不同,毛喻原为这种借路的文明鼓掌叫好。“我从80年代早期开始使用中英文打字机,英文打字机只有26个字母,小小的键盘,而中文打字机有上千个按键。”毛喻原庆幸有拼音输入法的存在,把汉字的传播从繁复低效中解救出来。
在《汉字英雄》总决赛的赛场上,人气选手“璺字哥”段智程止步在“海晏河清”的“晏”字上。成语中另外三个字给了他极大误导,他给“晏”字加了三点水。“象形文字严重局限了人们的思维。象形文字是重视觉的,拼音文字是重声音的,图像把人的思维局限于形象本身,而声音会引导人去寻找背后的逻辑和所指。”毛喻原觉得,多数人引以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国人思辨能力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廠空空……”曾有网友以解构繁体字的方式来讽刺汉字简化后的文化流失,引起广泛共鸣。毛喻原不以为然:“汉字的真正危机并不是象形文字背后的文化溯源,而是它的传播困境。”“拼音文字因其字形的简单,语言输出的意义和逻辑得到重视,而汉语的字形复杂,我们对汉字本身文化内涵的钻研竟然超越了对它传播效率的追求。”
理查德.西尔斯对汉字追根溯源20多年,他觉得,“繁体字具有表意功”很可能是个伪命题:“象形文字存在于5000年前,前人们用的篆体字还可以看到文字的来源,规范化的繁体字是几乎看不到象形文字来源的。”追踪汉字是理查德的爱好和事业,但他也的确认为,拼音文字优于简化字,而简化字优于繁体字:传播的便捷和精准程度才是衡量一种语言是否先进的首要标准。
《汉字英雄》热播时,节目所考察的汉字难易程度尚可接受,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生僻字一度引发争议:写出“黉桥”、“瘰疬”、“袼褙”这样一辈子用不到几次的`字究竟有什么用?
“汉字就像祖母,我爱她,但她总有一天会变老,变没用,然后死掉。”理查德深情地说。
汉字也许不会死掉,至少眼前不会。但显然,汉字的存亡无关书写方式,这些复杂的字形和单薄的语音足以传承厚重的文化才是汉字的未来。
(选自11月《新周刊》第407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以综艺形式走红,成为综艺节目时段最大的黑马,俨然已经让大家重新发现了方块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B.段智程在《汉字英雄》总决赛中给“海晏河清”的“晏”字误加了三点水,这个例子表明了象形文字严重局限了人们的思维。
C.象形文字是重视觉的,多数人认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国人思辨能力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D.理查德.西尔斯预言“总有一天汉字会被彻底遗忘”,因为汉字的书写方式不足以传承厚重的文化。
小题2:为什么“汉字听写”会成为受热捧的综艺节目?(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说:“毛喻原为这种借路的文明鼓掌叫好。”这里所说的“借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毛喻原要为之鼓掌叫好?(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依据文意,“汉字听写热”背后反映了什么“文化误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①无形中让电视观众获得直接参与的乐趣。
②唤醒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国人重新发现了方块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③形式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小题3:①“借路”指的是,通过拼音媒介,使汉字成为“转码”。
②因为通过“借路”的方式,把汉字的传播从繁复低效中解救了出来。
小题4:①忽视了汉字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而过分珍视汉字书写的复杂性。
②对汉字本身文化内涵的钻研超越了对汉字传播效率的追求。
小题1:
试题分析:这种题型就是将选项与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一比对。A项中“俨然”这个词错用,原文是“汉字以综艺形式走红,似乎让大家重新发现了方块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C项中原文是这样表述的“毛喻原觉得,多数人引以为傲的象形文字正是令中国人思辨能力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这不是多数人认为,而是毛喻原个人觉得。D项中文章最后没有下定论“汉字也许不会死掉,至少眼前不会。但显然,汉字的存亡无关书写方式,这些复杂的字形和单薄的语音足以传承厚重的文化才是汉字的未来”因此此题选B项。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生很容易出现答完最容易筛选出的“汉字以综艺形式走红,似乎让大家重新发现了方块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不在深究的毛病。重新审视题干,此题5分,按分值答题也是答题时需要注意的,因此还要分析文章,“演播厅变成了语文课堂:台上的中学生轮番执笔,台下观众在小本子、大腿上比比划划。有人忍不住瞄别人一眼,有人更较真儿,掏出手机查字典”这体现出来的是电视观众直接参与的乐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大众喜闻乐见的选拔方式,唤醒了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中可分析出受热捧的令一个原因是节目形式喜闻乐见。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对文字加以筛选,“如今,当我们通过各种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敲着“ABCD”书写汉字时,方块字成了“转码”,是种需要经过拼音媒介才能抵达的存在”“ 毛喻原庆幸有拼音输入法的存在,把汉字的传播从繁复低效中解救出来”,从这些句子中归纳出问题的要点。
小题4:
试题分析:“文字是用来传播信息的,如果一种文字是因为它书写的复杂性而被珍视,那它本身就是落后的。”
“传播的便捷和精准程度才是衡量一种语言是否先进的首要标准”“拼音文字因其字形的简单,语言输出的意义和逻辑得到重视,而汉语的字形复杂,我们对汉字本身文化内涵的钻研竟然超越了对它传播效率的追求”从对汉字听写热的对立面寻找答案。
篇2:天才的背后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天才的背后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天才的背后
①当一位科学家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时,当一位运动员一举打破世界纪录时,当一名演员手捧金光闪闪的奥斯卡奖杯时,许多人会由衷地赞叹:“天才,又一名天才演员诞生了!”那么,对这样的赞誉,“天才”们又是怎样想的呢?
②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因成功地扮演了包拯而蜚声海内外,台下的他自然也不会缺少鲜花、掌声和“天才”的赞美。可这位如包拯般刚直的大师却如实说:“我是个条件很差的演员,个头不高,脸窄……”这话背后隐藏着大师强烈的感叹:“我不是天才!”
③天才这个词本身就带有神秘色彩。这些上天的宠儿凭着自然赋予的超人能力,似乎不用十年寒窗,不用韦编三绝,不用流汗,不用攀登,便可金榜题名,便可载誉而归,便可创造奇迹。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们是“天才”。可是,你见过一生下来就会破记录,会拿奖杯的天才吗?至少从古至今没有。那就是说,“天才”的诞生也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这就值得我们研究了。
④先看几个例子吧:裘盛戎在否定了自己是“天才”后,道出了心声:“我的成功是靠苦练得来的。”童第周曾因多门功课不及格被讥为“蠢才”,可他凭着加倍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发明大王爱迪生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成功=1%的天才+99%的汗水”。
⑤不难看出,这些“天才”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苦”字。是的,他们是超越常人,但那绝不仅仅是因为天赋。“天才”的背后是苦学、苦练,是辛勤的汗水,是攀登的脚印。科学家不会忘了实验室里的失败,运动员不会忘了金牌背后的汗水。“一分辛劳一分才”。他们的成功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用勤奋换来的。
⑥仔细想想,我们对“天才”赞美的背后多少有点怨天尤人的味道。我不如他们,这是理所当然的,谁叫我不是“天才”呢?我再努力也没有用。如今,揭开了“天才”的'面纱,把一个“天才”的神话还原成一段英雄的奋斗史,把虚幻变成了现实。我们又该有什么启示呢?与其赞叹别人是“天才”,与其抱怨老天的不公,与其用不是“天才”作为放任自己的盾牌,倒不如奋起直追,用辛勤的汗水造个“天才”来与老天比试一下。“天才”毕竟不是神话。
⑦我们也许不能称为真正的“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凭勤奋做到“天才”才能做到的事。
⑧勤能补拙,天才出于勤奋!
1、第①段中“‘天才’们又是怎样想的呢”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③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列举的事例是为了阐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线为本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设问。引出下文天才们的想法。
2、“天才”的诞生也需要时间,也需要过程。
3、天才来自勤奋。
4、道理论证
5、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6、勤能补拙,天才出于勤奋。
篇3:《我看文化热》阅读答案
《我看文化热》阅读答案
我们已经有了好几次文化热:第一次好像是在八五年,我正在海外留学,有朋友告诉我说,国内正在热着。到八八年我回国时,又赶上了第二次热。这两年又来了一次文化批评热,又名“人文精神的讨论”。看来文化热这种现象,和流行性感冒有某种近似之处。前两次热还有点正经,起码介绍了些国外社会科学的成果,最近这次很不行,主要是在发些牢骚: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不端正,知识分子自己也不端正;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要向君子看齐——可能还说了些别的。但我以为,以上所述,就是文化批评热中多数议论的要点。在文化批评热里王朔被人臭骂,正如《水浒传》里郓城县都头插翅虎雷横在勾栏里遭人奚落:你这厮若识得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文化就是这种子弟门庭,决不容痞子插足。如此看来,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还有点党同伐异的意思;但我不愿把别人想得太坏,所以就说,这次热的文化,乃是一种操守,要求大家洁身自好,不要受物欲的玷污。我们文化人就如唐僧,俗世的物欲就如一个母蝎子精,我们可不要受她的勾引——像这样热下去,我就要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我知道一种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现在正热着的观点却说,文化是种操守,是端正的态度,属伦理学范畴。我也不便说哪种观点更对。但就现在人们呼吁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我倒知道一个例子:文艺复兴。这虽是个历史时期,但现在还看得见、摸得着。为此我们可以前往佛罗伦萨,那里满街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种建筑是种人文的成果。佛罗伦萨还有无数的画廊、博物馆,走进去就可以看见当时的作品——精妙绝伦,前无古人。由于这些人文的成果,才可以说有人文精神。倘若没有这些成果,佛罗伦萨的人空口说白话道:“我们这里有过一种人文精神”,别人不但不信,还要说他们是骗子。总而言之,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对某个时期全部人文成果的概括。
现在可以回过头去看看,为什么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我以为这是种历史的误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乃是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这当然是种了不得的大成果,如其不然,别人也不会承认有我们这种文化。很不幸的是,这又造成了一种误会,以为文化即伦理道德,根本就忘了文化应该是多方面的成果——这是个很大的错误。不管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种成果,文化显得单薄乏味。打个比方来说,文化好比是蔬菜,伦理道德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下一次就要说蔬菜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所以,我希望别再热了。
(选自《沉默的大多数》,有删节)
15.作者批判的观点是什么?他针锋相对提出的观点又是什么?(6分)
答: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17.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6分)
答:
参考答案:
15.文化是一种操守(文化即伦理道德)。文化是多方面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每点3分)
16.先点明最近一次文化热的实质和荒谬之处;再以文艺复兴为例,阐释什么是真正的人文精神;最后,揭示这次文化热的原因及危害。(6分,每点2分)
17.这次文化热是把伦理道德当文化,(2分)再这么热下去,就会越走越窄,(2分)把伦理道德的细枝末节当文化,而真正的文化就没有了。(2分)
篇4:《文化的本质》阅读练习题和答案
《文化的本质》阅读练习题和答案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有人统计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360多种。我觉得这些定义虽然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关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文化这个概念,是相对于“自然的、原始的”意思提出的,最初是指耕种土地。自然界原始的地球环境本身并不存在文化,自从有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环境,改造地球,从事耕种土地、改造自然这种人为事业,就是文化的起点。所以文化的实质,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就是“人化”。它来源于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也就是把自然环境人化了。
人化本身还包括对人自己的人化,因为人一生出来还是个自然生命体,怎样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相一致,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就有一个人化的过程,可以叫做“化人”。所以,文化的本质简单地说是“人化”,再展开说就是“人化和化人”。“化人”就是教育、培养人。古人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改造外部世界,积累了很多成果和经验,拿这些成果和经验再来武装人,就使更人符合“人”的发展方向。总之文化最本质的意义,就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结果和产物。文化的产物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包括物质的、经济的、技术的、科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文艺的,等等。我们人的本性、人的能力有哪些方面,文化里面就包含哪些方面的形式。我们继承了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造新的文化成果,这样人类就通过不断的人化和化人使自己得到提升,越来越成为大写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给文化下定义,主要不是指文化的外在形式和外在成果,文化有大中小的概念,最小的概念有时就是指学习、上学受教育,就是指认字。我们所说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中,按狭义来说,“有文化”就是指这一方面,而在广义上,“四有”都是文化。最广义的文化是哲学上的概念,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物品、特定的活动或者特定的形式本身,而是指一种本质的过程和方式,即人如何把自然界人化,人如何人化自己。梁漱溟先生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人的生存样式”,它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始终,不是凝固不变的外在的东西。用“化人”和“人化”这两个词来理解文化,就是把文化看做是历史过程,这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理解大文化的本质和含义。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文化作为一种样式、一种模式,是一种方式本身。我们谈文化,不要光谈文化的产品、文化结果和文化机构,要注意到文化产品产生过程的方式,文化机构运行的方式,文化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潜在地反映着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的东西。
我们理解文化要在各种行为、各种社会关系活动的样式中进行。文化的特点不在于人们“做什么”,而在于“怎么做”。古往今来人们“做什么”都差不多,而造成文化差别的,就在于同样的事情用不同方式去做。所以,我们把握文化的深层特征和实质内容时,既要注意做什么,更要注意怎么做。
文化本身有一些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在很多年里、在很多方面有爱搞形式主义的风气,搞文化则更容易搞成形式主义,如果那样,我们想发展文化,可能就选择了南辕北辙的方式,反而糟蹋了文化。我们一定要在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基础上,在深层次的底蕴上下功夫,提高我们的文化层次。
第二就是:文化是人自己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呢?文化的形式、状态和发展的动因都是来自人的生活实践本身,人的生存本身不仅造就了文化,而且离不开文化。(选自李德顺《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体制改革》)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分)
A.文化的定义难以统一,因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几百种之多,各个定义有很多差别,所以无法解说。
B.因为“文化”与“自然”“原始”是相对立的,因此原始社会没有文化,只有到了现代人们上学读书才有了文化。
C.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经济、技术、科学、政治、道德、宗教、文艺等都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的文化成果。
D.最广义的文化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在人类发展的始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E.理解文化是一种样式、是人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所在这两点是理解文化的关键,也是提高我们文化层次的关键。
13.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认为的“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3分)
A.耕种土地,收获粮食 B.蜜蜂筑巢,酿造蜂蜜
C.发明飞船,探索宇宙 D.孩子游戏,看图说话
14.文中“人化”和“化人”各指什么?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
15.作者在接受《广州日报》的采访时,认为过去常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作者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2.A B A. 作者认为“文化”的定义虽然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关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B. “文化”与“自然”“原始”不是对立的,自从有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环境,改造地球,从事耕种土地、改造自然这种人为事业,就是文化的起点。
13.B “蜜蜂筑巢,酿造蜂…点给4分。
【4分。观点1分;说理2分,表述清楚1分。言之有理即可。】
篇5:美国纪念孔子背后阅读练习题答案
焦波
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他为世界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作出的巨大贡献。
决议说,孔子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现在的中国山东省曲阜。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并且仍在发挥影响力。
决议显示出美国主流社会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此外,孔子《论语》中所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行的典范,也能促进人类和谐”。
决议还提到,孔子认为,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的基础上,而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都提醒着人们,要以至高荣誉和尊重履行自己的职责。
众议员格林认为,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全球许多国家带来了深远影响,韩国、日本、越南等地,都看得到孔子思想的潜移默化。他此前在得州休斯敦的选区竖立了孔子铜像。
“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案,纪念并且赞扬被称为中国最伟大教师的孔子的诞辰,非常合适。”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共和党首席议员罗斯.雷提南及其他一些议员认为,很多美国学者受到亚洲文化与儒家思想影响,使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更趋于多元,这对科学、法律、医药、工程、艺术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所以美国国会应当通过决议案。纪念中国这位至圣先师。
上世纪80年代,全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讨论中认为,重振孔子学说,能够帮助全人类应对21世纪的挑战。“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种看法在美国也正在得到更多认可。孔子已成为中美文化沟通的桥梁。
美国首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说,其实美国和西方对孔子学说并不陌生。早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许多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就已经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受到思想界高度重视。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有识之士认识到中美合作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资深研究员李成认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上影响力增长,是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的重要背景之一。同时,在许多公开表态中,美国总统aobama、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国务卿希拉里都表示尊重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中国对世界各个领域的贡献,表达出希望以平等方式与中国进行对话的姿态。这是此决议通过的另一重要背景。
此外,此次国会通过这一决议和美国华裔地位上升、华人团体逐渐壮大也有很大关系。比如,aobama内阁有两名华裔部长,这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国会华裔议员也在增多,国会也日益认识到华人团体的力量。
在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的今天,美国国会能够通过这个决议,预示着中美能够在文化价值观念领域找到更多共同点。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此事不仅表明中国“软实力”日益增长,也体现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交流对中美关系的有力推动,还显示出了美国政界对中国发展和中国文化的日益尊重。至于实际意义,则包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有助于改变历来西方宗教和世俗社会对中国人的误解等。
同时,也有人“冷”眼看美国的孔子“热”。“毕竟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本身就很注重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吸收。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正是美国文化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文化包括很多文化,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等等。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只是其一。”
还有人认为,孔子被美国人所推崇是“迟早的事儿”。放眼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上自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美国上层智库和下到一些大学研究机构、民间研究机构的共同目标。 (选自《中国文化报》11月6日)
1、请分条陈述文中提到的关于这一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评论讲究“一实一虚”,“实”指新闻,“虚”指评论,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中“实”的主要内容和“虚”所体现的主要观点。(每句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孔子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一观点带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孔子思想本身的先进性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2)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在世界上影响力增长,使美国渴望与中国对话。
(3)美国华裔地位上升、华人团体逐渐壮大使美国日益认识到华人团体的力量。(意对即可)
2、“实”:美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
“虚”:美纪念孔子诞辰虽“冷”犹“热”。(或:美纪念孔子诞辰彰显文化多元与对话期待) (意对即可)
3、示例:这句话可以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1)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要盲目更新,要懂得坚守,传承好民族的、本土的文化才能让传统之树枝繁叶茂。
(2)开放的世界,使得文化渐趋多元,在文化上的吐 故纳新,已成潮流,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在“送去”之余还要学会“拿来”。
(3)当我们的文化有朝一日属于世界时,我们的优越感会越来越少,当别人在我们灿烂的文化里大步前行时,我们不能只对祖先磕头上香,还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生活,温暖人生,而不是让它成为一堆故纸与饭后谈资。(意对即可)
篇6:《传统热与文化自觉》阅读试题及答案
《传统热与文化自觉》阅读试题及答案
①新世纪以来,一股新的“传统文化热”在不断升温。从各地祭祖的风潮,到“汉服”的流行;从“读经”的热情,到“讲古”的电视时尚;从通过“晋商”发掘中国商业精神的探讨,到文化“走出去”的几乎全方位的行动……这种“传统文化热”是中国人在高速的经济成长中获得的新的“文化自信”的表征,也是告别近代中国历史的深重的“民族悲情”的表征。
②如果说,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我们“挨打”的历史,那么,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则在相当程度上让我们有机会告别“落后”。我们终于有了在具体层面上再度回到传统,去寻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的历史机遇,而全球化的冲击又让我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具体”的文化传统“空洞化”的危机感。一说起传统,我们往往可以“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一旦我们在现实中寻找“具体”的传统文化的表征,却发现我们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象征性的表现中都显得相当空洞,反而不及一些历史没我们悠久、文化不如我们深厚的国家在这一方面对传统的保留更充分。
③因此,这一波的“传统热”其实有其深刻的历史合理性,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具体而微的表征。它往往来自对于传统的许多具体方面的弘扬,如“祭祖”、“读经”、“汉服”的流行其实正是试图将传统的仪式、服饰乃至教育方式等历史具体形态加以复活。这些行为是否得体和合适当然可以讨论,但毕竟显示了我们对于传统的“具体”的需求。当然,“文化自信”必须以一种“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可能表现得盲目和简单。克服传统的“空洞化”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复古”这么简单和机械。这里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关切:
④首先,我们要将“传统”视为一个发展和流动的概念,这就要避免厚古薄今。我们不仅需要晚清以前的“传统文化”,也需要30年来中国加入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开放”的宝贵的'文化资源。
⑤其次,弘扬传统其实更需要开放。这种对于传统的寻找,不是对全球化的对抗,也不是简单地变成一种自大和自负。“自信”是好事,但自大和自负就会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就需要平和冷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开放和宽容地看待世界,真正以一种“和而不同”的心态思考世界,真正具有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气度和眼界。
⑥第三,“传统文化热”要避免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心态。民间弘扬传统的活动当然可以有多样发展的空间,但有政府主导的活动,却应该经过认真的论证和反复的讨论。民间可以花样百出,充满活力,政府则应该审慎回应和注重规范。
1.下列对于“传统文化热”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世纪以来的“传统文化热”是中国人在高速的经济成长中获得的新的“文化自信”的表征。
B.新的“传统文化热”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当今中国人在国力日渐强大的背景下从近代屈辱的历史阴影下逐步走了出来的心态。
C.在当今全球化的冲击下,我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具体”的文化传统“空洞化”的危机感。这是新的“传统文化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D.新的“传统文化热”不但体现在“祭祖”、“读经”、“汉服”等的历史具体形态的复活,而且体现在人们“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文化自信”的具体表征,这一波的“传统热”显示了我们对于传统的整体需求。
B.我们若能将“传统”视为一个发展和流动的概念,就会避免厚古薄今。
C.“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否则,“文化自信”就可能表现得盲目和简单。
D.目前的“传统文化热”其实并不值得肯定,因为它不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和前提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觉”要求我们打破以往对“传统”这一概念界定,应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文化资源也纳入“传统”的范畴。
B.将传统的仪式、服饰乃至教育方式等历史具体形态加以复活,这是对于传统的许多具体方面的弘扬,因此不应对此评头论足,横加批评。
C.一个崛起的大国的气度和眼界应体现为不仅能平和冷静地思考自己,还要能真正以一种“和而不同”的心态思考世界。
D.在目前的“传统文化热”中,政府对民间花样百出、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应审慎回应,而对自身主导的文化活动则更应经过认真的论证和反复的讨论。
参考答案:
1.D(“人们“只能‘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在具体方面却很空洞,这是新的“传统文化热”的一个原因)
2.C(A项“整体需求”错,应为“我们对于传统的“具体”的需求”;B项强加因果;D项与文章第三段“但毕竟显示了我们对于传统的‘具体’的需求”相违背)
3.B(“不应对此评头论足,横加批评”属无中生有)
篇7:韩剧热无关文化自尊阅读理解答案
乾 羽
①韩剧讲的韩国故事,引年轻人去追,这就不仅是一个韩剧的问题了,文化自尊受到伤害,文化自尊的伤害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没有文化自信,创作出不来。赴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韩剧热的看法。
②韩剧之热,显而易见。尽管文化是个含糊概念,其内涵千变万化,但无论怎样去定义,文化的影响力都表现为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上。所以,当韩剧形成热潮时,韩剧的文化影响力已经产生,甚至人们已经从追韩剧上升到追韩国文化的层面。这是韩剧的胜利,这是文化的胜利。面对这种胜利,一些以传统文化为荣的国人当然会 甲 。
③但事实上,韩剧热却与我们的文化自尊没有多大的关联。文化本来就应该是开放和竞争的,韩剧热潮在中国形成,只能说明我们的文化越来越开放,以及韩国的影视剧具有竞争力。这种热潮并不直接决定我们文化的生命力,也不会影响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也是遇强则强,如果我们本身的文化具有竞争力,即便韩剧火爆,又怎么会影响我们自身的文化认知?再说,文化认知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信,只要对自身的文化有坚定的认同感和牢固的归属感,一种文化又怎么会 乙 ?
④从文化交融和竞争的角度看,韩剧之热其实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它告诉我们文化的影响力来自哪里。一种文化的影响,并不仅源自其历史,也不源自其国别,更不源自人们的期待和想象,一种文化的影响只能来自于它对人心的抚慰或人生的促进。即便是流行文化也是如此。就像韩剧流行一样,人们可以说韩剧是肤浅的,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但那些精心呈现的纯洁纯美的东西,确实是现实社会人们渴望的。尤其是,当这种纯洁和纯美注入到对人性的观察和表现上时。所以,尽管可以不喜欢韩剧,但也应该从中看到,文化对人的关注,才是影响力的来源。
⑤另一方面,它告诉我们文化竞争亦是不进则退没有回旋的余地。韩剧之热应该认同,但同时更应该反思,我们的影视作品为何难以产生同等程度的风靡,甚至连国内的观众都难以稳定维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文化创新不够,当韩剧在不断升级换代时,我们依然在热衷于老路: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不雷同,不罢休;学国外的节目制作不趋同,不敢干。当一种文化缺少自我创新能力,只懂得吃老本,这种文化虽然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形成热潮,但终究是难以独领风骚的。此外,更应反思的是,文化创造的环境是不是足够开放包容,能否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土壤?
⑥对自己文化的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面对韩剧热,真正有文化自尊者,想的不会是人家文化之热,而是自身文化如何获得影响力。
(取材于《长江商报》乾羽的文章)
链接材料
电视剧《大长今》,不局限于《蓝色生死恋》的.纯美爱情,也不同于《看了又看》的家长里短,主要展现的不是古代帝王之术,而是讲述了一位可人女子的成长经历。她心地善良天真乐观,从小遵循母亲的遗愿,希望进入宫廷,成为御膳厨房最高尚宫,却经历坎坷发配济州岛,充当官婢任人驱使;因为救人成为医女;因研究病情,而钻研膳食;几次入宫,又先后被驱逐。面对每一次苦难,她都用乐观和善念化解,也从未放弃完成母亲的遗愿。因为这些因素,此剧受到中国观众的追捧。
1.根据文意,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五味杂陈 式微 B.喜不自胜 衰落
C.五味杂陈 兴盛 D.喜不自胜 式微
2.文中第⑥段横线处省略的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文化有没有对人的关注,有没有创新的动力
b.外来文化的流行只能是这种文化更趋完善和强大的动力
c.并不必然来自于这是我们的文化的强调和区分
d.并且有着不断创新的热情
e.只要一种文化充分关注了人
A.dbcae B.caedb C.edbca D.bceda
3.根据文本,分析链接材料中《大长今》受到中国观众追捧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A
2.B
3.①韩剧注重文化创新(或韩剧不断升级换代)(2分),结合材料解析(1分);
②韩剧精心呈现人们渴望的的纯洁与纯美(或呈现文化对人的关注)(2分),结合材料解析(1分)。
篇8:《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阅读试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字文化的当下意义张颐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以音定字的流行,在汉字书写变得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很多字我们能认,但是却搞不清楚如何来写。这是因为我们对汉字本身的了解不深刻,对汉字背后蕴藏的文化不熟悉。
现代以来,汉字经历了两次书写工具的巨大变革。一次是硬笔取代了软笔,使得书法艺术变为了毛笔存在的理由,毛笔退出了日常生活。一次是电脑的普及,其所带来的汉字输入方式的变革使得笔的存在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渐渐淡化。两次变革都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书法由一种普及性的文化变为一种独特的“小众”艺术的变化。我们应该在承认和尊重变化的同时,也珍惜和传承关于书写文化的那些弥足珍贵的遗产。
汉字的简化是历史的趋势。目前使用的简化字多数都有传统的渊源,现代以来汉字简化的努力也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今天的简化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的影响,如新加坡就使用简化字。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文化的多数文献是以简化字来写作的,而且古籍文献多数也都有了简体字版,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其意义和价值也是不能抹煞的。当然繁体字自有其文化传承的价值,但其和简化字并没有绝对的断裂,而是历史延续和发展的不同方面。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文字有很长的演变过程,里面包含着很多文化的意蕴,需要我们体悟。手写汉字是接触中国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也是最直接面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是丰富多彩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读书必先识字”。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过程,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有汉字的贡献和影响,即所谓的“书同文”。
汉字的书写本身是一门艺术,方块字造就了一种文化上的美感,在艺术上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光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本身还具有独特的、独立的价值。这是其他文字,比如拼音文字很难达到的。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划,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现在我们往往觉得写字简单,一个字还不会写吗?但是一表达就会出问题,就拿140个字的微博来说,很多人的表达都非常的单调,只会赞,只会拍砖,这是简单地表现好恶情绪,但是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会认字,但是不会用,这种情况很多,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太具有表现力。我们需要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和汉字知识的普及,汉字如果写不好,对汉字的基本知识缺少了解,遣词造句方面就很难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对运用文字的能力提升就会造成障碍。所以,不仅仅专注于汉字本身,同时也要多学一点相关的汉语知识,不论是语音、语法还是词汇、修辞,都会对今后的表达有益处。
(节选自2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6.下列表述,不属于“汉字文化当下意义”的一项是
A.承认和尊重汉字书写方式的变革,珍惜和传承关于书写文化弥足珍贵的遗产。
B.既尊重繁体字具有的传承价值,又珍重简化字的现实功能和已经形成的现实价值。
C.体悟汉字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充分认识汉字独特、独立的审美价值。
D.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和汉字知识的普及,学习汉语知识,提升运用文字的能力。
7.下列对“汉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既是文字符号,又是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
B.汉字历史漫长,承载许多历史记忆,中华文明持续发展,从未中断,与汉字发展密切相关。
C.汉字是一门艺术,具有文化上的美感,在艺术上具有其它文字所不具备的审美价值。
D.汉字是表意文字,一点一划,精妙组合,都有自己的内涵和演化传承。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计算机的普及和以音定字的流行,很多字我们虽能认,但是却搞不清楚如何写。
B.两次书写工具的变革,使得书写更加方便,但也使得笔在日常生活中日渐消失,书法文化
变为“小众”艺术。
C.当代文献以简化字来呈现,古籍文献使用简体字出版,这些都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自有其意义和价值。
D.只要我们多认识汉字,多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就会提高使用汉字遣词造句水平与表达能力。
试题答案:
二、(9分)6.D 7.A 8.C
篇9:《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①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除了造就一批伟大的作者、留下一批千古流传的作品,还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
②我们的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有过灿烂的、值得我们骄傲的成就。今天讲的中华民族复兴,实际上就是再现历史辉煌。再现辉煌,并不是简单回到过去。那么,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辉煌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富足,生活殷实……但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的文明。
③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享受文明无疑是最美的,也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正因此,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
④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创造精神,也带来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时至今日,有个问题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富裕起来后的中国要到哪儿去?不能不引人思考。我们曾经片面注重经济发展,而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是用钱无法解决的。去年在一个记者会上,我和一位企业家有过争论。当时一位记者问我,国家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说,国家的价值观只能国家来说,我不能回答,但是我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写到国家价值观里面,就是“钱”字。这位企业家说,我不同意您的说法,我们现在不是钱太多,而是钱还不够。显然他不明白,钱是需求,不是追求,而价值观应当是一个国家的追求。
⑤经济显然不是我们唯一的社会属性。所以,前行至今,我们碰到了许多光凭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方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
⑥前不久我在英国听到了一件事。温莎城堡里有一个巨大而豪华的宴会厅,曾发生过一次大火,着火时伦敦老百姓纷纷自行开车去救火。大火被扑灭后清点物品,竟然没有一件遗失。我听了之后非常感慨,这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是什么?无疑就是高度的文明。文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文化的终极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
⑦文化不是一个对象。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不应该被对象化。今年春天,在牛津大学有位留学生问我,中国文化到底该怎么走出去?我回答,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我们在国外,外国人就是通过我们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就如同我们也通过普通的外国人来认识西方文化一样。作为文化的携带者,最要紧的是你对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自觉。有了自觉,就也有了责任。
⑧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文化的承担。谁来承担这个文化?首先是人。进一步讲,文化的自觉是谁先自觉?首先当是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有文化的'先觉,比普通人先感知文化的时代需要。只有及时感知文化前沿的问题,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才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可以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
⑨毋庸讳言,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回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但丁、达芬奇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家,如果没有知识分子、作家、诗人、哲学家的大量涌现,就根本谈不上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并不只是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更在于其蕴藏的独特思想价值。由此而言,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除了造就一批伟大的作者、留下一批千古流传的作品,还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
⑩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全社会都应给予文化复兴更多的关注。对照现实,尤显任务的艰巨与紧迫。期待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勇做志愿者,承担起文化自觉的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冯骥才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论证这个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那几个分论点?(3分)
小题2: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3:请说说你对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小题4:阅读本文后,你打算怎样去做一个文化传承者?请简要谈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中心论点: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1分)。分论点: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1分);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民族复兴的终极指向(1分)。
小题2:举例论证(1分)。举伦敦百姓自行开车救火且事后火灾现场没有意见物品遗失的事例,有力的说明了文明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2分)
小题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缺乏文明的社会的坏处,突出了社会文明的重要性(2分)。
小题4:示例:做文明卫士,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用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去感染身边的人;积极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积极宣传文明思想,及时阻止那些不文明的行为。
小题1:
试题分析:在议论文中,学生应培养寻找中心句,总结概括文章的小分论点的能力。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能够提炼和总结分论点。
小题2:
试题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是议论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论证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者文段的分论点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此处理解句子的比喻含义,即刻画出了缺乏文明的社会的坏处,突出了社会文明的重要性。
小题4:
试题分析: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阐述合理即可。
★ 有趣的记法作文
【《汉字听写热背后的文化误区》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9篇)】相关文章:
文化需要创新作文2024-05-10
汉字听写大会观后心得感想初中2024-01-06
备考四级英语的计划书2022-09-1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经验交流2022-05-08
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2022-10-30
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400字2024-02-28
有关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论文2022-12-12
难以置信!考托福他考670分2022-08-18
艾灸四关体会2022-04-29
yinianji拼音教学论文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