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通用8篇)由网友“子歌”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高中生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高中生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语段。(7分)
延陵季子出游①,见路有遗金②。当夏五月,有披裘③而薪者,季子吁④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 瞋目拂手⑤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
(选自王充《论衡.书虚篇》)
[注释]①延陵季子出游:延陵,地名,今江苏武进。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出游:外出游历。②遗金:丢失的金子。③裘:皮衣。④吁:招呼,喊。⑤瞋目拂手:瞪着眼睛,拍打着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季子谢之( ) ②遂去不顾( )
小题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小题3:阅读这则短文后,你是如何评价这位“薪者”的?(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认错,道歉。②回头。(2分)
小题2:我正当夏天五月穿着皮衣来砍柴,难道是为来拣丢失的金子?(2分)
小题3:这位打柴的人尽管处在社会的`底层,但他有着做人的尊严,不肯随便听命于一个贵族,不在“上等人”面前弯腰,在他的身上,表现了人穷志不穷的人的尊严。(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谢”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当”“薪”“取”“岂”,最后疏通句子。
小题3: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
篇2: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父显,周荆州刺史。彦光少岐嶷(幼年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可愈。时求紫石英不得,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周受禅,迁舍人上士。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以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节选自《隋史·循吏列传》)
注:1.解褐:入仕做官。2.毁痛:衰伤过度而消瘦3.奏课:向朝廷交的赋税。4.彼:邪恶不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彦光忧瘁 瘁:劳苦,憔悴
B.母忧去职 忧:父母的.丧事
C.未几,起令视事 视事:治事,任职
D.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将:将要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梁彦光治政效果的一项是 ( )
①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②合境大安,奏课连最
③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④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⑤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彦光年轻时就性情纯厚,他的父亲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一定能使他们的家族兴盛起来。
B.梁彦光颇具治理才能,他的政绩深得皇上赞赏,曾不止一次受到封赏,历任秘书郎、舍人上士、小驭下大夫、华州刺史、青州刺史、岐州刺史、相州刺史等职。
C.梁彦光生性执著,不肯屈服。在相州时有人做歌谣说他没有治理才能,使得他获罪免官,但他后来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相州豪强地痞嗤笑,但却毫不退缩。
D.梁彦光在相州任上,自己出资聘请大儒,用圣哲之书教化百姓,使百姓都能够自励,风气大为改观。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5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
参考答案:
4. D (将:带领)
5. C (④和⑤不属于梁彦光的治理效果.》
6. B (梁彦光未上任青州刺史)
7. (1)彦光一到任.就揭发奸邪之人及隐藏的罪行,如神明一般明察,从此狡诈之徒没有不潜逃的,一郡之内人们都非常惊骇《震惊)。(下车发摘奸隐合的解释各l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I分)
(2)有一个滏阳人叫焦通,喜次酗洒,侍奉父母欠缺礼数, 被堂弟告上公堂(亲 阙从弟被动句式各l分,句子通顺,句意准确1分)
篇3:文言文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及其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3题。
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熙宁初,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知言。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 撄:纠缠 B.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 数:多次
C.同极以为不然 然:这样 D.每苦口力戒之 每:经常
12.把第Ⅰ卷中第二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
译:
⑵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诮,同极以为不然。
译:
13.从以上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与可和苏轼不同的处世态度,试分别加以概括。(4分)
文与可:
苏 轼:
参考答案:
11 C
12 ⑴当时的政论已经很不统一,士大夫们的倾向也各不相同,文同在馆舍中,从未表达出自己赞同或否定的意见。
⑵(苏轼)退朝回来与宾客们谈论,也经常把时政当作话题来谈论讽刺,文同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13文与可:明哲保身,远离时事纷扰,不与之纠缠。
苏 轼: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政见
篇4:文言文节选练习题及其答案
文言文节选练习题及其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来源:ZXXK]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⑵吾谁与归( )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 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译文:
21.【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答:
【答案】
19.(1)探求 (2)归依(3)因此,所以 (4)任用,选拔(每个1分,共4分)
20.(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大王关心国家、爱护百姓,比不上大王喜爱(一块)绉纱(尺縠)。(2分)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答后半句即得分)(2分)
篇5: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用斜线“/ ”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王渔洋作诗善施人工之法,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狼藉阔眉,妍姿本乏,风流顿尽。渔 洋 天 赋 不 厚 才 力 颇 薄 乃 遁 而 言 神 韵 妙 悟 以 自 掩 饰 一 吞 半 吐 撮 摩 虚 空 往 往 并 未 悟 入,已作点头微笑,闭目猛省,出口无从,会心不远之态。故余尝谓渔洋诗病在误解沧浪,而所以误解沧浪,亦正为文饰才薄。
(节选自钱钟书《谈艺录》)
渔 洋 天 赋 不 厚 才 力 颇 薄 乃 遁 而 言 神 韵 妙 悟 以 自 掩 饰 一 吞 半 吐 撮 摩 虚 空 往 往 并 未 悟 入
20.材料中“飞蓬乱首”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哪一部典籍?“误解沧浪”句中,“沧浪”指的是宋代哪一位诗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本段中找出三个词,概括钱钟书所认为的好诗人应该具备的条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2分)渔 洋 天 赋 不 厚/才 力 颇 薄/乃 遁 而 言 神 韵妙 悟/以 自 掩 饰 /一 吞 半 吐/ 撮 摩 虚 空/往 往 并 未 悟 入
20.(2分)《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严羽
21.(2分)天赋、才力、妙悟
【附译文】
王渔洋写诗,善于运用人工技法,然而一不小心,任意下笔的话,作品就好比发如乱草、阔眉狼藉的女子,本来就缺乏美貌,现在更失去了少许流风余韵。渔洋天赋不厚,才华微薄,所以就借助言说诗歌的神韵、诗人的'妙悟来逃避这个问题,以便掩饰自己。如此,好比说话吞吞吐吐,用手撮起、摩挲虚无缥缈之物,往往并没有悟出什么,却作出点头微笑、闭目猛然省悟、言语表达不出、心有所悟的神态。所以我说渔洋的诗,毛病在误解了沧浪(严羽《沧浪诗话》论诗有“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之句),而他之所以误解沧浪,正是因为用文字来掩饰才华薄弱。
篇6:文言文练习题以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以及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题
兴宗幼为父廓所重,与亲故书曰:小儿神气似可,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兴宗行己恭恪,光禄大夫北地傅隆与父廓善,兴宗常修父友之敬。
后拜郎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孝武新年拜陵,兴宗负玺陪乘。及还,上欲因以射雉,兴宗正色曰:今致虔园陵,情敬兼重,从禽犹有余日,请侍他辰。上大怒,遣令下车,由是失旨。又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瞻送,兴宗时在直,请急①诣朗别。上知尤怒。
时殷琰据寿阳为逆,上遣辅国将军刘勔攻围之。四方既平,琰婴城②固守。上使中书为诏譬琰,兴宗曰:天下既定,是琰思顺之日,陛下宜赐手诏数行。今直使中书为诏,彼必疑其真。不从。琰得诏,谓刘勔诈造,果不敢降,久乃归顺。其先见如此。
注:①请急:请假。②婴城:调兵绕城。
1、对下列四句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无所顾惮惮:害怕
B、致虔园陵。虔:拜祭
C、请急诣朗别诣:前往
D、果不敢降果:果然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业尚素立见称。
①上欲因以射雉。
②其先见如此。
②周朗以正言得罪。
A、两个见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见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C、两个见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见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3、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得失:正确与错误。
B、亲戚故人无敢瞻送,瞻送:探望送行。
C、陛下宜赐手诏数行。手诏:亲自写诏令。
D、时殷琰据寿阳为逆。为逆:作反,判乱。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从禽犹有余日,请侍他辰。
A、跟随皇上射猎还有机会,请等别的日子(再去打)吧。
B、打猎以后还有空闲时间,请等别的日子(再去打)吧。
C、打猎以后还有空闲时间,让我找其他时间(再奉陪)吧。
D、跟随皇上射猎还有机会,让我找其他时间(再奉陪)吧。
5、①神气似可
②由是失旨
A、①神态似乎还可以
②因此违背了皇帝的命令
B、①神情气质还不错
②从此失去了皇帝的欢心
C、①神态似乎还可以
②从此失去了皇帝的欢心
D、①神情气质还不错
②因此违背了皇帝的命令
6、今直使中书为诏,彼必疑非真
A、现在直接让中书省写诏令,他就一定怀疑(您)没有诚意。
B、现在简直是让中书省伪造诏令,他就一定怀疑(您)没有诚意。
C、现在直接让中书省写诏令,他就一定会怀疑不是真的。
D、现在简直是让中书省伪造诏令,他就一定会怀疑不是真的。
7、据《南史·蔡兴宗传》所载,蔡兴宗有下列品行,本节选部分都涉及到的一组是
①好学勤奋学识渊博
②讲究礼法行己恭恪
③处事公允宽大为怀
④正言得失无所顾惮
⑤秉性刚直不畏权贵
⑥风流儒雅不拘小节
⑦明晰事理剖断精确
⑧遏恶扬善静默自守
A、①④⑤⑧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⑧
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兴宗自幼为父亲器重,遵循父亲教导,不与小人游,故在朝能直言劝谏,无所畏惧。
B、兴宗为人坚毅正直,谏射雉、诣朗别两件事都能不惜冒杀身之祸而犯颜强谏。
C、兴宗对待父亲的朋友,能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而在朝中敢直言得失,触怒皇上。
D、兴宗在朝,能正言得失,无所顾惮,善于分析形势,对朝政大事常具先见之明。
参考答案:
1、B、(虔,作致的宾语,应为名词虔诚之意)
2、D、(见,一表被动,一为名词预见;以,一是目的连词,一为介词因)
3、A、(由无所顾惮看,得失应为偏义复词,偏在失)
4、D、(从语意看,是对皇帝打猎的劝止;从说话人身份看,应为委婉语句)
5、B、(神气为古今词;旨,心意)
6、A、(为诏,拟写诏书;由语境看,不会怀疑诏书的真假,只能是怀疑诚意的有无)
7、C、
8、D、(注意概括的完整性)
篇7: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谢曾子开①书秦 观史院学士阁下,某不肖,窃伏下风之日久矣,顾受性鄙陋,又学习迂阔,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率不与世合。以故分甘委弃,不敢辄款于缙绅之门。比者,不意阁下于游从之间得其鄙文而数称之。士大夫闻者莫不窃疑私怪,以为故尝服役于左右,而某未尝望阁下之屦舄也。窃观今之士子,峨冠大带求试于有司殆五六千人,学宫儒馆以教育自任者无虑百数。其因缘亲故以为介绍,谈说道真以为贽献,善词令以干谒者,俯理色以叩阍人,冒污忍耻,侥幸人之知己者,迹相仍、袂相属也。然而得善遇者十无五六,与之进而教诲者十无二三。至于许之国士之风,借之以齿牙余论者,盖百无一二焉。其售愈急,其价愈轻,亦势之然也。某与阁下非有父兄之契、姻党乡县之旧,介绍不先,贽纳不前,谒者未尝知名,阍者莫识其面;而阁下徒见其骫骳②之文以为可教,因曲推而过与之。传曰:鸣声相应,仇偶相从,人由意合,物以类同。呜呼,阁下之知某,某之受知于阁下,可谓无愧乎今之人矣。前日尝一进谒于执事,属迫东下,不获继见,以尽所欲言。旋触闻罢,遂无入都之期,燕居闲处,独念无以谢盛意之万一。辄因西行之便,略陈固陋,并近所为诗、赋、文、记合七篇,献诸下执事。伏惟既推借之于其始,宜成就之于其终,数灌溉以茂其本根,消垢翳以发其光明,不间疏贱而教之以书,使晚节末路获列于士君子之林。则某与阁下非特无愧于今之人,又将无愧于古之入矣。古语有云: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惟阁下裁之。【注】 ① 曾子开名肇,曾巩的弟弟,当时任国史院编修,故文中称史院学士。② 骫骳(wěi bi):风格卑下。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不敢辄款于缙绅之门 款:敲打,叩
B. 迹相仍、袂相属也 属:聚集
C. 介绍不先,贽纳不前 贽:拜见长辈所送的礼物
D. 消垢翳以发其光明 翳:遮蔽物,蔽障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曾肇在交游的朋友中得到秦观的文章,并且多次称赞,以至于引起了士大夫的怀疑,有人误认为秦观曾经和曾肇之间有过交往。
B. 秦观批评当时大量读书人汲汲于富贵,千方百计以求仕进,结果适得其反的行为,意在突出自己不同流俗、自守清高。
C. 在写这封信之前,秦观曾经拜见过曾肇,但因过于仓促,未能畅所欲言,不久就离开京城,短期内没有机会再次入京。
D. 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的意思是牛肉煮熟了却不放盐,致使事情没办好。这虽是个小事情,但可以比喻大道理。
8. 请简要概括作者写这封书信的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
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不意阁下于游从之间得其鄙文而数称之。(3分)
________________
(2) 善词令以干谒者,俯理色以叩阍人。(4分)
________________
(3) 燕居闲处,独念无以谢盛意之万一。(3分)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 B (属:相继,连接)
7. B (意在强调对在自己不曾登门拜访的情况下,得到曾肇的称赞,自己非常感激)
8. ① 感谢曾子开对自己的知遇之恩。② 请求曾子开指点自己的文章,以取得进步。(每点1分)
9. (1) 不料您在交游的人中间见到我的拙作并且多次称赞它们。(游从之间其鄙文数称之各1分)
(2) 用好言好语来求传达信息使者,不顾义理和脸面来拜见守门人。(善词令谒者理色阍者各1分)
(3) (我)闲居无事,独顾念没有东西来答谢您浓厚情谊的万分之一。(加主语1分,燕居闲处万一各1分。翻译为不能答谢您万分之一的深厚情谊亦可)
【参考译文】
史院学士,我不才,处于下位已经很长时间了,只是生性粗俗浅薄,加之学习的知识迂腐而不切实际,所有刻苦学习而仅有的一些知识,大概都不符合世事。因此,理应被当世抛弃,又不敢随便登门拜访达官贵人。近来,不料您在交游的人中间见到我的拙作并且多次称赞它们。听到这件事的士大夫都私下怀疑,暗自称怪,认为我之前曾经在您手下做过事情,然而我却一次也没有见过您呀。
我看当今的读书人,穿着礼服在官员那里求被任用的大概有五六千人,把教育当成自己职责的.学宫儒馆大概有几百。他们通过姻亲、亲朋、好友等关系来介绍,议论道德学问的真义来当作献赠的礼物,用好言好语来求传达信息使者,不顾义理和脸面来拜见守门人,冒着被侮辱,忍受着耻辱,企求运气好遇到能知遇自己的人,足迹不断,衣袖相连。然而得到善待的十个当中不及五六个,能够被推荐进而得到耐心指导的十个当中没有两三个。至于被称赞为国士之风,得到不费力的表扬的(来访者),大概一百个中没有一两个。他们兜售自己的才能越急切,身价就越低,也是形势导致这样的结果。
我和您没有父兄意气相投的关系,没有姻亲同县同乡的旧情,没有人提前在中间引荐,也不是进献礼物在先,传递信息的人不知道我的姓名,守门的人也不认识我。而您只是看到我的水平拙劣的文章就认为我可以值得教导,于是多方面推荐并给予过分的赞美。书传中说:鸣声相互呼应,意气相投的伙伴相互随行,人由于精神相同而投合,物品因为属于同一类而在一起。呜呼,阁下赏识我,我被您赏识,可以称得上无愧于当今的人了。
前不久拜见过您一次,紧接着紧急东下,没有来得及再次相见,来说完我想说的话。不久,遭遇落第之事,于是没有入都的时间,闲居无事,唯独常常想没有东西来答谢您浓厚情谊的万分之一。于是,趁着(有人)西行的便利,简略陈述浅陋的意见,并附上最近所写的诗、赋、文、记一共七篇,献给您。我想,您既然在开始的时候推许引荐我,应该会自始至终成全我,不断浇灌使我的基础更深厚,除去我的污垢和障蔽,开启我的光明;不觉得关系疏远、地位低下,而用书信的形式指教我,使我在穷途末路之际可以加入到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的行列。那么,我和您不仅无愧于当世之人,而且将无愧于古人了。古语说得好:煮牛,却不放盐,是变味变质的原因。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物,却可以比喻大事。请您来衡量裁断。
篇8:史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史记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③乡改④正服⑤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②世:古代以十年为一世。③廪廪:犹庶几,渐进。④乡改:更改历法。⑤正服:更改服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先:做榜样
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靡:倒下
C.以离寒暑之数 离:遭遇
D.德厚侔天地 侔:比得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专务以德化民 不赂者以赂者丧
D.善人之治国百年 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榜样。
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侍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5分)
(2)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5分)
答案:
9.B(没有,不)
10.D(D项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于是,就/才;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11.B
12.D(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判断句、产、奉、羞、何以台为,每点1分)
(2)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每句1分)
参考译文: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进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
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扰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依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太史公说:孔子曾说治理国家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除刑杀了。这话真是千真万确!汉朝建立,到孝文皇帝已经历了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孝文帝)已逐渐走向更改历法、服色和进行封禅了,由于他的(谨慎)谦让,(改制)至今尚未完成。啊,这难道不就是仁吗?
★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
【高中生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2023-08-02
高二期末物理复习计划2023-08-23
高二文科语文学习方法介绍2023-05-30
朝阳高一语文教学计划2022-06-18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本2022-08-27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学计划2023-01-24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期末复习课的教学2023-06-16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2022-05-08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2022-06-28
《零陵三亭记》文言文习题及答案202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