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目击记 张承志》阅读答案(通用9篇)由网友“三五”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磨坊目击记 张承志》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磨坊目击记 张承志》阅读答案
《磨坊目击记 张承志》阅读答案
①我在那一年的目击,使得我患了沉重的心病。
②黄河从一个拐弯处巡游而来,威风凛凛,磨坊就在拐弯下面的一个崖坎上。它的木轮巨扇插在浊黄的泥水里,喑哑地吱嘎响着,溅起浓褐的浪头和水雾。不知从哪里运来了一截千年老桧,把它凿成了磨轮的轴。嵌进大轴里的每根斜撑,像车轮的辐条,都是一棵笔直的松树。工匠为了不伤木头元气,刻意留下树皮枝杈,这木轮就随着水势,缓缓地、颂歌般地在半空转动,转动,缓慢沉重,无止无休,像一个图腾,如一个符咒。
③我画得不好,但画轮廓不难。费力气的,是怎么对付那凶恶翻卷、滚滚泄下的黄河。速写强使我仔细观察。我看见在水面上的木头,不论木造的磨坊或是矗立的磨扇,都被厚厚的水碱裹住,呈着湿漉漉的一种白绿或者黑黄。第一次,就在我的速写画完的那一天,咯轧转过的木轮上,突然断了一根条。它从大轴上剥离的时候,好像落下了一个烂果,也像滚沸的汤里,一根煮烂脱离的骨头。根本没有动静;它只是轻微地、呻吟般哼了一声,如今忆起是好比低沉的叹息,它先是悄悄地从高高天空上栽了下来,直到溅入水里,才轰然在浊浪上扬起爆炸般的声音。河面上一下站立起两道水墙,半是泥巴半是透明,冲腾的水雾久久不散,染黄了尖梢的树叶。顺流而下的三株巨木,正巧挡住几堆难画的浪花——我刷刷几笔,第一张速写于是画成。
④第二次我带来的是油彩。可是磨坊已经毫无原木的本色,它在落日残辉之下,呈着一抹铁锈的斑驳。突兀一眼瞥去,磨坊如一个不祥的黑架子,准备好的土黄与赭石,都用不上了。
⑤ 河水猛烈地冲撞着,咬住一般摇撼着半颓的磨扇。磨坊这一刻是一头绝望的骆驼,它死不躺倒,亡期还在以后。原木劈成的辐条般的放射线,只剩下斜斜的几根,左一根右一条勉强支撑着。那个缺牙断齿的巨大轮扇,这一回它不是一个圆,而是几块碎了的半扇,互不相干地嵌在千年老桧树凿成的大轴上。我呆傻地痴痴望着。这么画,究竟要画一个什么?已经没有浑圆磨轮、古朴木屋。对着峡口望去,几片庞大的扇面。宽窄不均,直插半空。每当被水流猛撞,就危险地一歪,接着就向前一栽,一歪,一倒,朝着水面跌倒移动。背后的天空是一派血红。油彩几下就涂抹出一个黑框子。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我一发怒把它丢进了河里,盘算以后下力气重画。
⑥最后一次去磨坊,是在去年的七月初。磨坊的风情,当然不止我一人留意。它已然被当“产品”推销,计划挤入全国旅游百强。火锅厅、小旅社盖了半山沟,红漆在峭壁上刷着大标语,到处是“最后的磨坊”的广告,甚至有一处写的是“磨坊之死”。
⑦ 在这个月份,河床里突然涌进自融雪以来就蓄积不止的汛水,一条河都洪水猛涨,水温冰冽。从遥远的昆仑山,以及所有冻土冰川奔流而至的河水,七月进峡,陡然暴涨,攻打这座建在下游的磨坊。破旗碎扇的磨坊,一瞬间落入劫难,瀑布宛如炮弹,对准了它狠砸猛轰。我蘸了些调色油,正想画溜光的碱垢——那时分瞥见一道新鲜的裂缝。桧木上有一道伤口,正静静地绽开。狂怒的水,涩塞了或吞没了开裂的声响。在我的目击之下,它正一寸一寸地、无声无息地、微微颤动着劈成两半,露出桧木的淡黄本色。裂缝和嵌着松树的凿口,慢慢酥碎了。力的平衡一瞬崩溃,一片轮扇栽翻水里。但是没有溅起大浪,翻滚的河水,淹没了浪头。尚还没有转上轮顶的磨扇,那一刻如迟疑般,停在了半空,先静了一会儿,然后凭空加力,颓然后仰,一下子散了架!
⑧磨坊的木屋被一根巨木砸个正着,不吭声地坍塌了半边。碎木、石块、土坯都哗哗倾入洪水,被疯狂的怒涛接住,一抱即席卷而去。每一根垮塌下来的木头,都在我眼睑里爆皮裂骨,断成碎段。每一颗朽烂腐蚀的铁钉,都在我的凝视中炸跳爆出,化为齑粉。失去了磨扇遮挡以后,天空放晴了,露出紫红的太阳,恐怖至极。剩下的残扇,如可笑的羽翅,倒垂着粘在轮轴上,在水流中横七竖八。随即,它们一根根被拆卸,并撕扯一样把轴上的木头扯下。桧木的巨轴终于瓦解了,磨坊的最后,如刀子宰割的一个羸羊骨架。此刻时辰已到,最后的进程已然开始,它清晰且悲哀,像一场廉价的电影。
⑨水更加升涨恣溢,一直淹到我的脚下。踩着的石崖一阵工夫就塌了,我的那张见鬼的画,连同画架子一块,霎时被水卷走,瞬间无影无踪。——以上就是我对磨坊的回忆。它能算一篇写生笔记么?曾三次专心命笔,只落下最初的一幅。
⑩我还是挺喜欢这幅速写。画得不像,可是它能让我触景生情。在我心里铭记的磨坊,连同它的.山河人民,确实是美好的。
(原载《人民文学》5期,有删节)
7.第②段中“图腾”的含意是 。(2分)
8.下列对文中关于磨坊写生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次速写抓住磨坊轮廓,描摹浪花冲刷下的磨坊和磨扇的细节,勾勒出磨坊特点。
B.第二次用油彩表现磨坊,但磨坊太破旧没有颜色,作者没有能力绘出磨坊精神内核。
C.最后一次去磨坊,磨坊已成旅游商品,磨扇散架,磨坊垮塌,作者的画也被水卷走。
D.文章以富有表现力的文字,为我们刻画了鲜明的磨坊形象,产生了摄人心魄的力量。
9.第⑤、⑧两段描写太阳由“血红”变“紫红”,这样写的作用是 。(4分)
10.第⑧段画浪线句运用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是 。(3分)
11.联系全文,解释第①段作者“患了沉重的心病”的原因。(3分)
12.本文叙述三次画磨坊的经过,标题却是“磨坊目击记”,请从内容角度赏析标题。(6分)
参考答案:
7.(2分)神圣而令人敬畏的崇拜对象。[“神圣”或“敬畏”(1分)“崇拜对象”(1分)]
8.(3分)B(不只是磨坊没有颜色,也不只是作者没有能力,更是因为走向衰落的磨坊让作者无从下笔)
9.(4分)“血红”渲染了苍凉的气氛,而“紫红”渲染了恐怖的气氛,(2分)写出了磨坊从破败不堪到垮塌的变化,寄予了作者对破败磨坊的伤感之情与磨坊最后倒塌后的悲哀绝望之情。(2分)
10.(3分)将磨坊坍塌情形比作一场廉价的电影(1分),使磨坊原本高大形象与其不堪的结局形成强烈反差(1分),突出了磨坊命运的悲剧性(突出作者内心的悲哀)(1分)。
11.(3分)磨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作者因传统文化的衰落而伤痛。(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12.(6分)与“三次画磨坊”相比,“磨坊目击记”更突出了磨坊这一写作对象。(2分)“目击”表明是作者的亲眼目睹,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感(作者是见证人);(2分)表现了作者对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坊命运的深切关注。(2分)
篇2:张承志《背影》阅读答案
背影
张承志
成年以后,有时我会在恍惚中陷入一种若有所思的混沌。有些儿时的影影绰绰的幻象,在那时明灭倏忽地掠过空茫的视野。我感到了一种诱惑和神秘;但我不能解释。那是什么呢?像一些匆匆而去的、避开我注视的背影!
那是在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反正是在上学去的路上。我双手揣着兜,斜背着姐姐用过的旧书包,边走边踢着路上的石子儿。那天太阳照耀得炫目,我无意中眯着眼睛。突然,潮水浸漫般的人群中出现了母亲的背影。
她背朝着我,正大步笔直地赶着路。人潮缓缓地逆着她涌来,我觉得她的腰挺得又僵又硬。她的两腿好像迈不稳,但她走得又急又重。那一年我还不满十岁,经常因为淘气被她捆在桌子腿上。但是鬼使神差,我不再踢石子儿了,我默默地尾随着她,走了长长一程。骄阳照射着她的乱发,她的背影显得单薄又倔强。——不过那只是一小会儿的事;后来,究竟我傻乎乎地跟着她走到了哪里,又是怎样离开的她,我已经完全忘了。
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了。
当然,三十年里,包括我的家在内,一切都变了。
前天下午,我为了休息一下疲惫的头脑,信步走出了家。明亮的阳光在拥挤的树枝和楼群间炫目地闪烁着,我漫步走着,脚下踢着一颗小石子。猛然间我看见了母亲——她正迎面走来,手里提着一捆青菜。她的步子一下下迈踏得急忙又沉重,像在僵硬地跺着路面。她穿过嘈杂,笔直地面对着我,我看见她的神情茫然又坚定。在那一刹之间,我被一阵难以名状的感动攫住了,我简直忍受不住这感动的冲撞。奇怪的是,在我眼中清晰而灼烫地走动着的,并不是她此刻银发苍颜的形象,而是一个恍如隔世的、充满神秘的背影。
三十年是一个轮回么?或者换一句话讲,是一个光阴么?然而,我所以感到激动,是因为我在记忆了差不多三十年的一个背影之后,终于看见了一个迎我而来的母亲。
——我像在说梦。
旧历三月二十七的前夜,我来到兰州赶尔麦里①——追悼牺牲在清朝统治阶级屠刀下的亡人②的集会。到达时兰州已是夜色苍茫,我看见了一群农民,一群农村来的回民。他们背对着我,披着黑棉袄,夹着麻包捆正走得匆忙。我看见那一片在夜雾中黯淡亮着的白帽子,笨拙硬直的背影在我的前面朦胧地晃着,我觉得我已经能从那姿势中感受到他们的戒备、他们的自尊、他们与这都市的隔膜以及他们固执地认准的目标。
第二天,我的两眼看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场面。两万农民从陇东河西、从新疆青海奔涌汇集于此,人头攒动的海洋上尘土弥漫,无文的农民掀起了直入云霄的呼啸。当两万人汇成的大海在我眼前喧嚣沸腾,当我真真地看见了两万个终日躬耕荒山的背影在拥挤呼喊,我激动得不能自制。
那一天我结束了自己漫长的求学。那一天我觉得自己拿到了一个没有硬皮证书的学位。
尔麦里结束了,我目送着农民们大股大股地涌出兰州。他们抹抹汗污的额头,把捆成小卷的黑棉袄一背,头也不回地径直去了。黑衣白帽的浪头急急地追逐着,只留给我一片斑驳闪幻的背影。我独自站在大街路口,一连几天目送着他们。我从心底感到了孤独。
我看惯了那些避开热气腾腾的食堂,蹲在车站一角嚼着干馍的旅人;看惯了那些匍匐着的苍老虔诚的脊背;看惯了在风沙弥漫的乡村大道上的、那些白帽子下面的坚忍眼神。我惊奇地感到:在奔波中目的似乎消失了,我像一片落叶,正在北方贫穷的黄土大山中悠悠地随波飘荡。
我看到了真正巨大的背影——
原来,这些黄土大山和原野村镇,连同它们怀抱中的那个默默人群从未向世间袒露自己。六盘山一字排成屏障,遮住了它背后的西海固。开都河眨闪着微笑般的粼波,隔开了隐蔽在绿荫中的村庄。黄河湍流上节节拦坝,消失了舟楫也消失了筏客子的传说。数不清的夯土墙蒿草丛掩护着,闭口不言殉教者的冤愤和鲜血的.流淌。茫茫大西北黄褐色连着黄褐色;仔细听时,犁铧梿枷又只是循着成熟的节奏,你崇拜的人们只是日复一日地忙碌着生计。
每当远行将归的时候,我总是在别离的瞬间愣怔一下,心里总是在那一瞬闪过这个无法理解的背影。你什么时候才肯转过身来呢?生我养我的母族!要等到哪一次沧海桑田的时刻,你才肯从这世界上迎面而来呢?
我好不容易才听见了喊声。
妻子和小女儿正盯着我,她们的脸上挂着诧异的神情。妻子说道:“每天回来都见你这么背着脸坐着。你休息一会儿,和孩子玩玩吧。”
我想到了那个背影。
我在别人的眼中,也已经变得像一个背影了么?我回忆起有一次,我一路走着去车站。到了车站,突然有人猛击了我一掌:原来是个朋友。他大惊小怪地嚷道:“嘿!一路走着跟着你,可是走了一路也没认出你!干瞧了一路你的后背!”——这么说,我变了。
我抱起我可爱的小女儿走上闹市。在街心绿地上,她兴奋地使劲叫嚷着来回奔跑。阳光突然被她搅得闪乱不定。我出神地凝望着她,仿佛看见了一个梦。在那浪涛般涌动不息、又像高原大山般遥远的背影上,此刻印上了一个在阳光中嬉戏的、新鲜的小生命。
我久久地望着,心里慢慢涨起庄严的潮。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节)
[注]①尔麦里是伊斯兰教纪念先贤、哲人的一种宗教仪式。②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哲赫林耶学派的始传人马明心在清乾隆四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公元1781年)被清廷杀害于兰州城墙。
11.请简要概述母亲形象特点并说明其作用。(4分)
12.如何理解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1)那一天我觉得自己拿到了一个没有硬皮证书的学位。
(2)我久久地望着,心里慢慢涨起庄严的潮。
13. 指出下面这句话的语言特色,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你什么时候才肯转过身来呢?生我养我的母族!要等到哪一次沧海桑田的时刻,你才肯从这世界上迎面而来呢?”
14.“背影”这一意象是本文构思的关键,请从主题思想和行文结构的角度,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篇3:张承志《背影》阅读答案
11.这是一个生活艰辛、性格坚韧的母亲形象。由点及面,引出下文对“更巨大背影”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族的崇敬与赞美。
12.(1)亲眼目睹了无文的农民为悼念先驱亡灵赶赴尔麦里的宏大场面和喧腾的潮流,这种坚守信仰的力量使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从而完成了一次精神境界的跨越与成熟。
(2)我望着女儿的背影,想到一个崭新的小生命正在成长,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生命的延续,更表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血脉如潮,绵延不灭的神圣。
13.运用拟人、设问的手法和感叹句式,表达了对母族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既颂扬了虔诚执着的民族韧性,又表现了遗憾与祈愿,希望自己的母族不再仅仅眷顾于过去,更能面向现实,面向未来。总结上文,深化主旨。
14.(1)使主题思想深刻、丰厚。文章从母亲的背影写起,那是生命的起点;写到集会民众黑衣白帽、斑驳闪烁的背影,那是对逝者的苍老虔诚;写到黄土大山和原野村镇的背影,那是博大深厚的沉默与隐忍;写到“我”日渐陌生的背影,意味着生命的衰颓;写到女儿的背影,那是精神血脉的延续传承。“背影”充满着作者对自己“母族”的感念与敬仰,希望与祈愿。(2)使行文结构精巧、严谨。文章所述跨越时空,儿时记忆,求学经历,现实生活先后叠加,“背影”成为行文的线索,串起不同时空的场景与形象;从“我”儿时的记忆到“我”女儿的背影,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主题定格在一以贯之的“背影”意象中;“背影”作为文眼使全文的线索与题目相照应,使文章前后圆合,浑然一体。
篇4:张承志的天道立秋阅读附答案
张承志的天道立秋阅读附答案
(1)1990年立秋日,是个神秘的日子。
(2)年复一年地,北京人渐浙开始从春末就恐怖地等着入伏。一天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长长无尽的北京苦夏,在这一回简直到了极致。
(3)一点一点地挨着时间;无法读书,无法伏案。不仅是在白昼,夜也是潮闷难言,漆黑中的灼烤实在是太可怕了。
(4)我有时独自坐在这种黑热里,像一块熄了不多时的炉膛里的烧烬。心尖有一块红红的煤火,永无停止地折磨着自己。似乎又全靠着它,人才能与这巨大的黑热抗衡。久久坐着,像是对峙。
(5)天亮以后几个时辰,大地便又堕入凶狠的爆烤。有谁能尽知我们的苦夏呢?
(6)街上老外,满脸汗水。
(7)度夏的滋味、中国人是说不出的。
(8)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
(9)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爆烤。我已经不信任节气,不相信北京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毒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10)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
(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紧,竭力地证明。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
(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13)下午的 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
(14)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15)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开关,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蓝天顿失了那种眩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16)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17)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18)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
(19)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
(20)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21)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艰难。
(22)因为,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选自《荒芜英雄路》,有删改 )
4.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答:
5.下面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答:6.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
4.(3分)“我”的心理从苦夏时的“恐怖”“绝望”,到立秋时变得“吃惊”“感动”“心平气和”。
5. (6分)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凉爽”的程度逐层递进。这组描述生动写出了凉爽在“分秒之间”猝不及防地到来,铺满天地,消除全部往昔的苦热,语言准确,极具张力。这种凉爽与上文“我”在苦夏中的久久煎熬形成强烈反差,为下文“我”在立秋到来时的“久久感动”和顿悟作铺墊。
6. (8分)深刻理解“立秋”内涵,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进行阐述。 示例: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蟄一到,春雷始鸣。“节气”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意,给人以肩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速守天道法则。
篇5:你的微笑现代文张承志阅读答案
你的微笑现代文张承志阅读答案
正是我青春二十几岁,正是心里打底子、夯基础的季节;我一头撞上的,感谢主,就是他,那城市标志般的、见了他就懂了这座城市的老人。
他是一个街头乞丐。
他坐在大十字路口的一个把角,在石阶上摊开双手,静静地数着自己的手指头。那形象给人的感受,无法形容。
他如一个优雅的哲人,白髯慈眼,微笑着打量着路上熙攘的行人。我在第一刻就被他迷住;我以为他是一位难得一遇的神仙,深信自己目击了文明深奥和人物丰满的场面。
秋季的南疆,清风扫尽了酷暑。
那不是行乞,那是屈尊的交流。
我幸亏有一个焉耆①舅舅。他的微笑扫来,舅舅忙停下,掏着衣兜。我猜舅舅一定比我更感到了他的存在,舅舅只是伸臂过去,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焉耆舅舅精通维语。所以那一瞬就成了一幅图画:白帽和花帽,黑须和虬髯,东干的严谨和维族的浪漫,都摄入了我年轻的眼帘。我被迷住了,瞠目结舌,久久地凝望。至今我不知道,我看见了什么。
我好像经过了介绍入门,那以后就算是他的熟人。
我就常常跑到寺门上,有事没事挨着他坐一会儿。我记不清他叫什么名字了。感谢上苍,那时我虽然很混,但鬼使神差地我接近了他——既然喜欢与乞丐为伍,你说,后日写起文章,我这么个家伙怎能不“美化穷人”呢?
我美滋滋坐在他的身边。我欣赏着他,暗地试图模仿他的举手投足。甚至我也感到了一些哲理,觉得不是褴褛乞丐,而是有钱的路人凄凄失助,需要特加祝福和施舍。
我有时看见老人带着伤痛,或是脚上血流淋漓的擦伤,或是掩饰忍耐着的病痛。当我的注视与他的目光相碰时,他都递给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不,捏,吆克,艾麦斯。不要声张。你懂得必须不动声色。不能把一丝一毫的疼痛,让这个小姑娘察觉。他微微地,无敌地一笑。
于是我闭上了嘴,僵硬般一声不吭。我注视着他的血,在袷袢②的掩护下淌进沙地。他微笑,有时抚摸着一个小女孩的头。孩子舒服地挤在他的怀里,玩着一个小东西。
在南疆的那段时间,我忘乎所以,终日游荡。如今已经记不清,那次究竟是去干什么了。除了舅舅之外,我结识的唯一朋友就是他。相处久了,不觉间我在点滴地模仿,每当新伤加于旧创,每当心头掠过疼痛,我就想象着一个虬髯老者,独自一人,微微一笑。
后来,就如歌里唱的,我离开了那个地方。而且那以后,关山难越,音讯两断,再也难以重逢。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见过了数不清多少……乞丐,或者说,哲学家。我对乞丐的理解,与其说偏爱,不若说已经走火入魔。但我仍觉远远未能尽兴。我常去地铁口碰运气,或者在周五的清真寺门口,我捏着钱,心怀忐忑,如研究生去拜见导师,像马驹子去寻找伯乐。
因为在我心里,他一直在微笑,栩栩如生。
如那个美好老人一样的穷人,确实太少。我们常常见的,多是不成钢的软铁,缺乏天生的高贵。穷困的酸液腐蚀着,使他们失去了脊骨。
随着时间消逝,我愈来愈懂了,人有时会需要去寻求一种乞丐的境界。那时要紧的记号,是微笑。是的,宽宏大量地对待一切吧,学习至仁至慈者的胸怀,哪怕只是摹仿皮毛,哪怕只在丝毫!
但是我天生的少气质,没出息。我一学微笑,朋友们就问:咦,你傻笑什么?为什么得意?安什么坏心眼啦?有什么美事?
所以,唉!我保持着自知之明,一般很少会得意忘形。
怎么会呢?我连一个微笑,都学不会!
[注]①焉耆:地名,焉耆回族自治县,其居住者多为回族(东干族)。②袷袢(qiāpàn):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
小题1:品味下列划线的短语,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
(1)微笑着打量:
(2)紧紧握住:
(3)捏着钱: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那不是行乞,那是屈尊的交流。
(2)穷困的酸液腐蚀着,使他们失去了脊骨。
小题3:联系全文,说说文章以“你的微笑”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5:作者认为,“人有时会需要去寻求一种乞丐的境界”。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联系本
文和自己的感悟,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1.(1)微笑着打量:表现出老人看透世情的坦然和乐观的心理。(1分)
(2)紧紧握住:表现出舅舅对乞丐的理解、尊敬和慰问。(1分)
(3)捏着钱:表现出我渴望见到乞丐哲学家,同时又充满了紧张和不安。(1分)
2.(1)老人不是乞求他人施舍(1分),而是一位仁慈、宽容、智慧的哲人屈尊开导世人(1分)。
(2)大多数穷人在穷困的折磨下显得软弱、悲观,丧失了作为人的高贵而刚强的精神。(2分)
3.①揭示了文章的线索;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③概括文章内容,集中体现了老人的仁慈乐观;④揭示主题,突出老人对“我”的影响巨大及作者对老人的赞美。(4分。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4.示例一:细节描写,具体描写了血流下来,老人忍耐伤口之痛,不愿被人发现和声张(或老人微笑、抚摸孩子)的细节,刻画了老人坚忍的性格,从而表现了“我”对老人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示例二:衬托手法(写“对比”不给分),以孩子的舒坦衬托出老人忍耐疼痛的不动声色,刻画了老人坚忍的性格,从而表现了“我”对老人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示例三:白描手法,不事渲染地写出老人血流下来却不动声色地掩饰的情态,刻画了老人坚忍的性格,从而表现了“我”对老人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4分。指出手法1分,分析手法在文中的表现1分,作用2分。)
5.示例一:我赞同作者的观点。文中的“乞丐”是一位精神的富裕者,他的示范和教导对“我”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可是有的人已经成为可怕的精神乞丐了,他们失去了做人的原则,寻求一种乞丐的境界,正是不放弃对人类高贵精神和品质的追求。
示例二:我不赞同作者的观点。文中的“乞丐”精神高贵,有着宽宏仁慈的情怀,但却甘于求乞,生活态度不够积极。作为现代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学着积极为人,参与竞争,精神的高贵应该与自主、独立共存。
(5分,明确观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联系自身谈感悟2分。)
阅读理解技巧顺口溜
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阅读理解修辞手法答题方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篇6:张承志《背影》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张承志《背影》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背影》
成年以后,有时我会在模糊中陷入一种若有所思的混沌。有些儿时的影影绰绰的幻象,在那时明灭倏忽地掠过空茫的视野。我感应了一种诱惑和神秘;但我不能解释。那是什么呢?像一些急遽而去的、避开我注视的背影!
那是在小学二年级照旧三年级?——横竖是在上学去的路上。我双手揣着兜,斜背着姐姐用过的旧书包,边走边踢着路上的石子儿。那天太阳照耀得炫目,我无意中眯着眼睛。突然,潮水浸漫般的人群中泛起了母亲的背影。
她背朝着我,正大步笔直地赶着路。人潮徐徐地逆着她涌来,我觉得她的腰挺得又僵又硬。她的两腿似乎迈不稳,但她走得又急又重。那一年我还不满十岁,经常因为淘气被她捆在桌子腿上。但是阴差阳错,我不再踢石子儿了,我默默地尾随着她,走了长长一程。骄阳照射着她的乱发,她的背影显得单薄又倔强。——不外那只是一小会儿的事;厥后,究竟我傻乎乎地随着她走到了哪里,又是怎样离开的她,我已经完全忘了。
差不多三十年已往了。
虽然,三十年里,包罗我的家在内,一切都变了。
前天下午,我为了休息一下疲惫的头脑,信步走出了家。明亮的阳光在拥挤的树枝和楼群间炫目地闪烁着,我漫步走着,脚下踢着一颗小石子。猛然间我看见了母亲——她正迎面走来,手里提着一捆青菜。她的步子一下下迈踏得急遽又极重,像在僵硬地跺着路面。她穿过嘈杂,笔直地面对着我,我看见她的神情茫然又坚定。在那一刹之间,我被一阵难以名状的感动攫住了,我简直忍受不住这感动的冲撞。奇怪的是,在我眼中清晰而灼烫地走动着的,并不是她现在银发苍颜的形象,而是一个恍如隔世的、充满神秘的背影。
三十年是一个轮回么?或者换一句话讲,是一个时光么?然而,我所以感应激动,是因为我在影象了差不多三十年的一个背影之后,终于看见了一个迎我而来的母亲。
——我像在说梦。
旧历三月二十七的前夜,我来到兰州赶尔麦里①——追悼牺牲在清朝统治阶级屠刀下的亡人②的聚会会议。到达时兰州已是夜色迷茫,我看见了一群农民,一群农村来的回民。他们背对着我,披着黑棉袄,夹着麻包捆正走得慌忙。我看见那一片在夜雾中黯淡亮着的白帽子,鸠拙硬直的背影在我的前面朦胧地晃着,我觉得我已经能从那姿势中感受到他们的戒备、他们的自尊、他们与这都市的隔膜以及他们顽强地认准的目标。
第二天,我的两眼看见了一个波涛壮阔的伟大局面。两万农民从陇东河西、重新疆青海奔涌搜集于此,人头攒动的海洋上灰尘弥漫,无文的农民掀起了直入云霄的咆哮。当两万人汇成的大海在我眼前喧嚣沸腾,当我真真地看见了两万个终日躬耕荒山的背影在拥挤召唤,我激动得不能自制。
那一天我结束了自己漫长的求学。那一天我觉得自己拿到了一个没有硬皮证书的学位。
尔麦里结束了,我目送着农民们大股大股地涌出兰州。他们抹抹汗污的额头,把捆成小卷的黑棉袄一背,头也不回地径直去了。黑衣白帽的浪头急急地追逐着,只留给我一片斑驳闪幻的背影。我独自站在大街路口,一连几天目送着他们。我从心底感应了孤苦。
我看惯了那些避开热气腾腾的食堂,蹲在车站一角嚼着干馍的旅人;看惯了那些匍匐着的苍老虔诚的脊背;看惯了在风沙弥漫的乡村大道上的、那些白帽子下面的坚贞眼神。我惊奇地感应:在奔忙中目的似乎消失了,我像一片落叶,正在北方贫穷的黄土大山中悠悠地随波飘荡。
我看到了真正巨大的背影——
原来,这些黄土大山和原野村镇,连同它们怀抱中的那个默默人群从未向世间袒露自己。六盘山一字排成屏障,遮住了它背后的西海固。开都河眨闪着微笑般的粼波,离隔了隐蔽在绿荫中的乡村。黄河湍流上节节拦坝,消失了舟楫也消失了筏客子的传说。数不清的.夯土墙蒿草丛掩护着,默不作声殉教者的冤愤和鲜血的流淌。茫茫大西北黄褐色连着黄褐色;仔细听时,犁铧梿枷又只是循着成熟的节奏,你崇敬的人们只是日复一日地忙碌着生计。
每当远行将归的时候,我总是在分此外瞬间愣怔一下,心里总是在那一瞬闪过这个无法理解的背影。你什么时候才肯转过身来呢?生我养我的母族!要等到哪一次沧海桑田的时刻,你才肯从这世界上迎面而来呢?
我好不容易才听见了喊声。
妻子和小女儿正盯着我,她们的脸上挂着惊奇的神情。妻子说道:“每天回来都见你这么背着脸坐着。你休息一会儿,和孩子玩玩吧。”
我想到了那个背影。
我在别人的眼中,也已经变得像一个背影了么?我回忆起有一次,我一路走着去车站。到了车站,突然有人猛击了我一掌:原来是个朋友。他大惊小怪地嚷道:“嘿!一路走着随着你,可是走了一路也没认出你!干瞧了一路你的后背!”——这么说,我变了。
我抱起我可爱的小女儿走上闹市。在街心绿地上,她兴奋地使劲叫嚷着来回奔跑。阳光突然被她搅得闪乱不定。我入迷地凝望着她,似乎看见了一个梦。在那浪涛般涌动不息、又像高原大山般遥远的背影上,现在印上了一个在阳光中嬉戏的、新鲜的小生命。
我久久地望着,心里慢慢涨起庄严的潮。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节)
11、请简要概述母亲形象特点并说明其作用。(4分)
12、如何理解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1)那一天我觉得自己拿到了一个没有硬皮证书的学位。
(2)我久久地望着,心里慢慢涨起庄严的潮。
13、指出下面这句话的语言特色,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你什么时候才肯转过身来呢?生我养我的母族!要等到哪一次沧海桑田的时刻,你才肯从这世界上迎面而来呢?”
14、“背影”这一意象是本文构想的要害,请从主题思想和行文结构的角度,陈述你的看法并作分析。(8分)
阅读答案
11、这是一个生活艰辛、性格坚韧的母亲形象。由点及面,引出下文对“更巨大背影”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族的崇敬与赞美。
12、(1)亲眼目睹了无文的农民为悼念先驱亡灵赶赴尔麦里的弘大局面和喧腾的潮水,这种坚守信仰的力量使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从而完成了一次精神境界的跨越与成熟。
(2)我望着女儿的背影,想到一个崭新的小生命正在生长,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生命的延续,更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血脉如潮,绵延不灭的神圣。
13、运用拟人、设问的手法和叹息句式,表达了对母族的深沉而庞大的情感,既颂扬了虔诚执着的民族韧性,又体现了遗憾与祈愿,希望自己的母族不再仅仅眷顾于已往,更能面向现实,面向未来。总结上文,深化主旨。
14、(1)使主题思想深刻、丰盛。文章从母亲的背影写起,那是生命的起点;写到聚会会议民众黑衣白帽、斑驳闪烁的背影,那是对逝者的苍老虔诚;写到黄土大山和原野村镇的背影,那是博大深厚的缄默沉静与隐忍;写到“我”日渐陌生的背影,意味着生命的衰颓;写到女儿的背影,那是精神血脉的延续传承。“背影”充满着作者对自己“母族”的感念与敬仰,希望与祈愿。
(2)使行文结构精巧、严谨。文章所述跨越时空,儿时影象,求学经历,现实生活先后叠加,“背影”成为行文的线索,串起差异时空的场景与形象;从“我”儿时的影象到“我”女儿的背影,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主题定格在一以贯之的“背影”意象中;“背影”作为文眼使全文的线索与题目相照应,使文章前后圆合,十全十美。
篇7:生若直木张承志散文训练阅读答案
生若直木张承志散文训练阅读答案
生若直木
去年在南方,终于见识了从小听说的滕王阁。
那天一同登阁的朋友中,有老书 家某 先生。眼望秋水长天,大家心情舒畅,我随口 向老 先生求教,从纸到墨,听他讲文房四宝的奥妙。
滕王阁已翻盖一新,阁中层层店铺林立。看见摆的镇纸*光色新鲜,盘算是否也买一对。如今作家少文,个个的字都如鸡飞狗趴。我也一样,偶尔写字,怨笔赖墨,而且只有一把英吉沙匕首压纸。足踏着滕王阁的地板,心里寻思,这镇纸只卖十多块,不能说好,但是有落霞孤鹜的字儿,带回一对也算个纪念。
老先生却摇头,以为粗瓷生铜,不值一顾。他说江西书家的案上,没有这种次货,也不使菜刀压纸。镇纸多用檀木自制。我说我的字哪里要什么镇纸,砖头石头,有一次足矣:老先生沉吟半晌,说,我给你做一对吧。
囊匣装着的镇纸被捎来北京时,我正在读一个小说。
急忙掀开囊匣盖子,只见一双白润的檀木,静静躺在紫红的绒布里。真是性灵南国,书法家还做细木工!抚着满掌光洁,脑中现出柔润檀木划过宣纸的感觉。
怀着一丝谢意,握着镇纸继续读。小说的主人公,将面临他第二次的被捕。小说是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历历细微的,满篇都是他在“四人帮”时的苦难遭遇。我用白檀木唰地一划,翻过下一页。
这篇小说,其实是因了我的怂恿,朋友才勉强写了出来。他是个内向的家伙,文字轻描淡写,但骨子透出凄凉和压力,使我们都敏感了,读着我想。
檀木握久了以后,光滑中沁出了一种冰凉。我想快些翻完这篇小说,好给江西的老前辈回信。可是故事却正在有趣处,不由我不先读完。警察监视他的房东,审讯他的女友,他把头上的一张大网,写得纲举目张。
一瞬间我意识到手中的镇纸。掂了一掂,觉得挺沉。确实,檀木决非杨柳杂属,不显形骸,不露纹理。这么一想再掂掂手里小说,突然感觉我辈的感情娇嫩。不是么,以前我的那些劳什子,不更是又嫩又酸么。
丢开小说,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世间最不外露的,怕就是这光洁之物了。
其实当初斧子劈锛子*凿,它的内里该都是坑疤。人也一样,每逢出事,当事人处当时,都要让肉长的心迎着刀刃,哪怕它伤痕累累。
囊匣下面,覆着一条墨纸,我取出来一看,原来是老者的题字:
直木顶千斤 江西民谚
趁着一时感悟,我提笔兑墨,用这一对白檀木压住纸边。想了半天,编了两句,哪管字迹蠢劣,与江西老者唱和了一张:
生若直木,不语斧凿
我想,事物都大致雷同,无论一茎枯草,一头弱牛。政治的伤害比起永恒的大自然和长流的历史,比起存活下来的民众,是那么渺小。除了我们,被笔墨染了一身毛病的人,大家都不去炫耀自家伤痕。而且,大都是心广意宽,如打磨光滑的.檀木镇纸,像穿了新衣裳的农民,干净漂亮地活下来。
[注]①镇纸:(书画家)写字画画时压纸的东西,用铜、铁,或玉石等制成。②锛子:斧的一种。
1.“生若直木,不语斧凿”是作者对“语斧凿”的否定,文中多处提到了“语斧凿”的表现,请概括说明其中两处。(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2.“摩挲着檀木镇纸,心里不禁佩服”,作者“佩服”的是什么?(5分)
[答案与提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作者“收到镇纸”时正好在“读一个小说”,这两件事是巧合呢,还是有意安排?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4.就本文的思想内容,谈一点你的感受(100字左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材料》阅读答案
①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高分子化合物。我们吃的米、面、水果、蔬菜、鱼、肉;穿的棉、麻、丝、毛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用的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则都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②高分子的特点是个头大,每个分子由几万、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分子量可达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而一般的低分子化合物,如水、盐、酒精等,分子量却不过几十、几百。怪不得人们称高分子化合物是微观世界的“巨人”呢!
③相比于低分子,高分子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它们由许许多多结构相同的所谓“单体”构成。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
④人造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面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低,怎样才能保证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卫星内部仪器的工作呢?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即依靠一种特种高分子来帮忙,用它做成“温控涂料”涂在卫星表面。
⑤当卫星面向太阳时,高分子涂料可以助其散发热量,背对太阳时还能起到绝热保温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卫星仪器的正常工作,使其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收集和提供情报。
⑥此外,导弹、飞船重返大气层时也碰到了难题: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20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要知道 普通钢温度达1000多度会溶化成液体,合金钢最多只能耐℃的温度,用什么材料来做它们的保护层和隔热罩呢?
⑦科学家找到了一种高分子烧蚀材料,将它涂在导弹、飞船的表面,但它燃烧汽化成小分子时会带走大量的热,尽管外面烈火熊熊,里面却安然无恙,这就起到了保护层和隔热罩的作用。
⑧电子工业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几乎没有一样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少得了它。但是,当我们津津乐道电子工业的赫赫战果时,却不能忘掉高分子在此领域立下的汗马功劳。
⑨作为绝缘材料,高分子的独到之处是具有良好的高频和超高频绝缘性能,陶瓷、云母之类都远远赶不上它。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遥控、遥测、雷达、卫星通讯等都要用到频率极高的微波,所以也就少不了优质的高频、超高频绝缘材料。可以说,没有高分子材料就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篇9:《材料》阅读答案
高分子体态苗条,彼此纠缠在一起,吸引力大,不易分开,即使加热也不会一下子变成液体,所以具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
但是,化学家们还不满足,他们甚至干涉高分子的“内政”:或改变链的结构形式,或在链上加几个特殊的“基团”,结果新的高分子就具备了耐高温、抗低温、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18.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是两个材料主要说明内容的一项。( )(2分)
A.高分子材料具有个头大,结构复杂,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的特点。
B.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功能特殊。
C.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广泛。
D.高分子材料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19.选出涂在卫星表面的“温控材料”是利用了特种高分子的什么功能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耐高温、抗低温
B.耐高温、耐腐蚀
C.弹性、塑性和强度
D.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20.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22..如果要将两则材料组合成一篇文章,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认为材料二放在材料一的哪个位置合适?请选择 。(2分)
A.第②段之后 B.第③段之后
C.第④段之后 D.第⑨段之后
问题二:请你在材料二后写一句话,使组合后的文章思路清晰,衔接自然。(2分)
(三)18.C 19.A 20.列数字、作比较。具体突出的说明了高分子个头大的特点。21.(1)生动形象。本文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如“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中将“单体”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象的说成是“手拉手”,从而说明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特点。(2) 准确严密。本文多处运用数字说明。如“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20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通过列数字准确说明了高分子具有耐高温的功能。22.问题一C,问题二 这类高分子已被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各项尖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旧书店随笔
★ 时间会证明范文
★ 写民居的作文
★ 李欣频经典语录
★ 《汉家寨》读后感
【《磨坊目击记 张承志》阅读答案(通用9篇)】相关文章:
读后感3000字2023-04-02
儿童脑筋急转弯与答案2022-05-07
铁匠木散文2022-10-06
《北方的河》读后感2023-11-25
谈谈读书的作文2023-09-20
厦门导游词2022-08-06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反思2022-10-23
史上最恐怖的短篇鬼故事2022-10-31
谈谈刷微博的一二散文2022-06-01
五一特别活动策划20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