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时间:2023-09-12 07:53:5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精选12篇)由网友“遊離逃逸線之上”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篇1: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4.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穷尽。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 来:使……到来,招致。

5.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3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 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D.孟子认为张仪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2)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试题答案:

4-6DAD

7.①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子啊齐国 得到补偿。

【解析】

试题解析:4.A.诚:如果。 B.吊:表示哀痛,例如“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而不表“形影相吊”的“安慰”之意。 C.绝:断绝。

5.B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齐王;C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韩国、魏国的做法;D项,前一句说的是张仪,后一句符合要求。判断此类型题要看准主体对象。

6.“从文中表现可知,张仪诳楚不是大丈夫所为。认为他是“大丈夫”的,只有“或谓”,即“有的人认为”。

14.文言文句翻译强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找出得分点。一般的实词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为考查的重点。

①“所以”:之所以,“以”:因为

②“因”:趁机,“赂以一名都”介词结构后置,“亡地于秦。取偿于齐”。

译文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凭借我的见解,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若替您算计的话,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斥责道:“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 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 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这就是我们促使齐国、秦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

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以下的列侯、执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楚国听说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孟子》论之曰:有人说:“张仪、公孙衍,他们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说的就是大丈夫。”

篇2:《齐欲伐魏》阅读答案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齐欲伐魏》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齐欲伐魏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篇3:《齐欲伐魏》阅读答案

《齐欲伐魏》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①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齐欲伐魏 阅读题目: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欲伐魏 阅读答案:

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齐欲伐魏 翻译: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齐欲伐魏》阅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篇4:《齐欲伐魏》阅读答案

齐欲伐魏。淳于髡(kūn)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qūn)者,

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

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天下之疾犬也( )(2)犬兔俱罢( )(3)谢将休士也( )

小题2:用“/”标示文中画线的句子需要加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B.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C.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D.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小题3:为什么淳于髡能说服齐王中止出兵?(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1)快 (2)都 (3)遣散

小题2:(3分)C

小题3:(3分) 从淳于髡的角度看:方法巧妙。用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巧谏君王,使齐王因惧怕后果而放弃原有打算。从齐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疾”“谢”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读懂内容,针对问题在文中搜寻相关情节,抓住文中关键句子理解作答即可。

篇5:《齐欲伐魏》阅读及答案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

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篇6:齐欲伐魏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译文

齐欲伐魏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译文

【原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1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2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3,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4,各死其处。田父5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6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7将休士也。

【注释】1韩子卢:犬的名字。2东郭逡:兔的名字。3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4“罢”通“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5田父:农夫。6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弊。7谢:辞谢,辞退。

【问题】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天下之疾犬也( )(2)弊其众( )

2请写出一个与“犬兔相逐”这个故事类似的寓言故事。

3分析文中淳于髡劝谏的'目的是什么?

【译文】

齐国想发兵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则是世上数得着狡兔。韩子卢追逐东郭逡,接连环山追了三圈,翻山跑了五次。前面的兔子筋疲力尽,后面的狗也筋疲力尽,狗和兔子都疲惫到了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有个老农夫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捡走了他们。与此相同,要是齐、魏两国相持不下,双方士兵百姓都疲惫不堪,臣担忧秦、楚两个强敌会抄我们后路,以博取农夫之利。齐王听后很是害怕,就下令休养将士不再出兵。

篇7:《齐欲伐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①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

四、寓言故事的作用是____。

参考答案:

一、1.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篇8:《楚庄王欲伐越》阅读题及答案

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蹻(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②明()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B(2分)

①丧失(1分)②明智(1分)

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1分)。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1分)

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1分)

篇9:《齐欲伐魏》原文阅读及译文

《齐欲伐魏》原文阅读及译文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于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③,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④其兵,弊⑤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导读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

注释 :①淳于髡(k 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③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④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⑤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天下之疾犬也( ) 2.各死其处(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 4.谢将休士也( ) ( )

5.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

二,翻译: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山者三,腾山者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 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

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翻译:

齐国要讨伐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四海内极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围绕着山追了三圈,翻山越岭追了五次。兔子跑在前面,犬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并抓获它们,没有费一点力气,就独自获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背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们都回家休息了。

赏析:

淳于髡能言善辩,不仅改变了齐国的进兵方略,而且也改变了齐王对他受贿一事的看法。受贿当然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是淳于髡认为它与国家进兵方略来比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毫无关系,“我”提的意见真的是不错的建议,这与“我”受贿与否毫无关系。事实本身不能言说自己,只有人的语言给事实以不同的解释和说明。只要学会解释,任何事实的意义都会变得对你有利。

篇10: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人名。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楚庄王欲伐越  (     )

(2)政乱兵弱    (     )

13、以下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智慧有问题就像我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

B.我担心人的智慧像睫毛一样有病,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C.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D.我担心人的智慧就像他的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人却看不到他的睫毛。

14、庄王乃止的行为可用文中一句话加以评价。(3分)

15、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目不见睫,可用来讽刺那些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2.(4分每小题2分)(1)想要  (2)军队

13.(2分)C

14.(3分)自见之谓明

15.(3分)没有自知之明

篇11:“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

楚庄王欲伐越

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地数百里( ) ②自见之谓明( )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①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②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小题3】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小题4】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丧失 ②明智(2分)

【小题2】①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问题不比越国少。

②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4分)

【小题3】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小题4】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 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4分)

译文: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做明察。”

篇12:“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②智之如目也③,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④。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⑤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白见之谓明⑥。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喻老》。

②患:担心。③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④睫:眼毛。⑤庄蹻(j< ):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⑥明:眼睛亮,引申为明智。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的之与王之伐越何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B.蜀之鄙有二僧 C.吾欲之南海

D.何陋之有

2.翻译句子。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译文:

3.楚庄王为什么要讨伐越国?庄子采用什么论证方式指出楚庄王的不明智?

4.请用两个四字短语概述文章论点,并仿照再写两个短语。

5.谈谈你对庄子所持论点的看法。

参考答案:

1.A

(A.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B.结构助词的;C.动词,去、往、到;D.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2.我担心人的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清自己的睫毛。3.他认为越国政乱兵弱

比喻论证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5.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达到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十年春,齐师伐我家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史记穰侯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通假字总结

《史记·王翦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总结

高中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楚王使魏逐张仪的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盘点

《战国策·韩三·韩珉相齐》原文及翻译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秦王欲伐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居二年吴王将伐齐文言文阅读答案2023-12-05

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2023-12-04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原文及翻译2023-09-02

高考语文常用文言文典故2023-05-18

《苏代为燕说齐》阅读答案附翻译2022-10-04

百战奇略·第一卷·谋战的原文及翻译2024-02-02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2022-08-11

高中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2023-06-17

高考语文文言文“因”字考点2023-10-01

初中阶段作文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