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时间:2023-11-19 08:08:46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共11篇)由网友“小野人”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篇1:《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文( )

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

君:

尊君:

家君:

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5、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1、(4分)(1)约定 (2)才 (3)丢下、舍弃 (4)拉

2、(3分)君:对对方的敬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3、(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4、(2分)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5、(2分)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有感

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文中那个仅仅七岁的元方是那么的聪明机智,反应是多么的灵敏,并且他还很有礼貌。从中我获得许 许多多的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陈太丘与朋友约定一起出行,但那个人没有按时来,陈太丘就先走了,过了一会儿,他的朋友到了,就问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陈太丘去了哪里?陈元方回答道:“父亲等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来,已经离去了。”这个人听了大怒,骂起陈太丘来,陈元方就回答道:“你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见面,中午不到,这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边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陈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我认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元方的聪明,可以做到反映灵敏。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去努力,那么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聪明机智这一点,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一名值得让人学习的人!

陈太丘与友期中心思想

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

篇2:《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下车引之( )

④入门不顾(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元方/入门/不顾

2、①约定

②通否

③拉

④回头看

3、①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

②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4、言而无信却又无礼的人,自己失信,却怪罪别人,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意对即可)

5、是一个聪明懂道理的孩子,品格正直不阿。(意对即可)

6、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篇3:《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期日中 期 __________ (2)去后乃至 乃 __________

(3)尊君在不不 _________ (4)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友人的无信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4: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做人道理?请结合短文或实际,说说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期:约定 乃:才 不:通“否”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小题2:略

小题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

小题4:做人要重礼守信,围绕这一点谈

小题1:

试题分析:“期”在古文中有“相约”“时期”“期望”的意思,“乃”在古文中有“于是就”“才”“却”“你”等含义,“不”通“否”,表疑问,“家君”,是自称其父,“令尊”是敬称别人父,要注意区别。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把“期”与“日中”解释好即可,期:相约,“日中”,本意为太阳在中天,意为“中午”。第二句把“引”与“顾”解释清楚即可,引:拉,顾:回头看。

小题3:

试题分析:从有关“友人”的言行和元方的态度的文字中摘引即可,注意要用文中的原话,不能自己概括。

小题4:

试题分析:紧扣文章“诚信”这一中心思想感想,结合文意,即用文中的情节说明,结合实际,即用生活现象说明。

篇4:《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怒看,暴走监。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期日中,期 已去,去() 引之,引() 友人惭() 尊君在不,不()

2.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两点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

3.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期日中,期(约定) 已去,去(离开) 引之,引(拉) 友人惭(惭愧)

尊君在不,不(通否)

2.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无信 )和( 无礼 )两点反驳。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感到惭愧,拉元方的手,想讨好他)。

3.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讲诚信 )。

篇5:《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文( )

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3、聪明、机智的孩子。(意思对即可)

篇6:《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相委而去(2)入门不顾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题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和“”两点反驳。(2分)

【小题4】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1)委:丢下、舍弃

(2)顾:回头看(每空1分)

【小题2】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以后(友人)才到。(补全省略1分,扣住重点字词“去”和“乃”,其他意思通顺即可。(1分)

【小题3】无信无礼

【小题4】示例:表现了他的聪慧明理。(可从聪慧、有胆识、个性直率、懂礼识义等方面任选两点回答)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顾”“委”需要学生课下重点总结常考到的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中”“乃”“至”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文段,答案锁定在:“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从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篇7:《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①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

④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处,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约定;

②才;

③丢下;

④拉

2.语言(对话)描写

3.对,对于不守信誉的人拒之门外也不为过。不对,他是没有遵守约定,但是他已经悔过可以原谅。(言之有理即可)

篇8:《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画线词的.意思。(4分)

(1)期日中 (2)太丘舍去

相委而去 (4)尊君在不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3:.友人的“无信”“无礼”表现在哪些地方?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4:.友人已认错了,元方仍“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无礼”?说说你的理由。(3分)参考答案:

小题1:(1.)约定 (2.)离开 (3.)丢下、舍弃 (4.)通“否”

小题1:(1.)元方当时年龄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2.)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想逗引元方,元方转身进门不再回头看他一眼。

小题1:“日中不至” “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

小题1:(言之成理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1)约定(今义为日期)(2)离开(今意:到、往)(3)丢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4)通“否”语气词,无意。

小题2:(1)年:年龄。省略句,(于)门外戏。戏:玩耍。

(2)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顾:回头看。

小题3:注意提个要求,用原文回答。“日中不至”“ 对子骂父”;“友人惭,下车引之”

小题4:可以认为失礼也可认为不失礼

失礼:客人已经道歉了,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理解客人,而且,客人是长辈,而元方是晚辈,晚辈应该有对长辈的基本礼貌。

不失礼:客人不仅迟到,而且对着孩子骂父亲,当然非常失礼,又考虑到元方只是一个小孩,可以不原谅他!

篇9: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尊君在不 ▲ (3)去后乃至 ▲ (4)下车引之 ▲

2.翻译句子。(3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3分)

_ ▲ __

答案:

1、(4分)(1) 约定 (2) 同“否” (3)离开 (4) 拉

2、(3分)(你父亲)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丢下我离开了。(“期”、“委”、“去”重点词要解释正确)

3、(3分)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其他有理的也可以)

(写出一个启示得2分,两个得满分。)

篇10: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言文课文,这一章出自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文中那个仅仅七岁的元方是那么的聪明机智,反应是多么的灵敏,并且他还很有礼貌。从中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孔子也说:“做了个人,却不讲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犁(l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zhé),如何能走呢?”正因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

信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资本。在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有这样的企业家:当他处于困难时期,为了维护产品的信誉,宁肯工厂倒闭,也不以次充好,这样当他东山再起时,又能用老牌子开创新局面。一个国家要富强,一个民族要自立,也要靠信誉。我们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无疑也应该重视发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传统美德,荡涤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残存的形形色色的不讲信誉的这种侵蚀民族健康肌体的病菌,以提高民族自信心,这样,四化大业才有成功的希望。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是要有时间观念。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自己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是速度和效率的要素之一。在经济建设中,对财力物力的浪费是犯罪,对时间的浪费是不是犯罪呢?难道不正是人浮于事、公文旅行、扯皮推诿等等痼疾像绳索一样束缚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资金不足可以借贷,而时间谁能借给我们?唯有珍惜!“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我们的事业比起大禹治水来要宏伟艰难得多,难道不该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吗?

篇11: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湖心亭看雪》比较阅读及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课文全文翻译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与实验教材编者商榷

《陈太丘与友期行》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教师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

初中语文说课稿《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小学教学设计

课文《世说新语》优秀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共11篇)】相关文章: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2023-05-20

《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3-12-17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2022-12-03

世说新语语文优秀教案2022-08-17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及原文2023-06-07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及翻译2023-09-06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2023-04-27

25《世说新语》两则①2022-05-26

世说新语两则读后感2022-05-02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反思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