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的群像》阅读答案(精选12篇)由网友“Shalom”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苍凉的群像》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分享。
篇1:《苍凉的群像》阅读答案
①六月下旬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刚刚从德国访问归来,刘学颜专程从阿城来到哈尔滨,把厚厚一沓的《叩问大荒》的手稿交给我。
②说真心话,四月份我在大兴安岭,他在电话中邀我为这部即将出版的新书作序时,我是犹豫的。因为作序是马虎不得的事情,起码要把书稿看完整了。耗时费力不说,我还怕把握不好作品的“气韵”,差点“临阵脱逃”。最终能接过这部沉甸甸的书稿,除了不好推却文友的这份信任,更是刘学颜所从事的研究和他的写作视域吸引了我。
③刘学颜在金源故地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任馆长。但凡从外地来到哈尔滨的文学界朋友,只要时间允许,有两个地方是必去无疑的,一个是呼兰的萧红故居,另一个就是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了。前者凭吊的是让人感伤的故人,后者凭吊的则是悲壮的历史。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你能看到曾染过鲜血的剑,生活用的陶罐和银盘,祭祀的香炉,以及象征权位的印玺和可供梳妆的鲤鱼镜——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④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叩问大荒》。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汲取知识的行旅,是一次触摸黑土地脉搏的行旅,更是一次文学的审美行旅。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刘学颜能够潜心沉入民族历史记忆的深处,以一腔豪情,一己之力,挖掘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地踏上寻访之旅,本身就是不寻常的。更何况,他要做一个文字的雕刻家,为这样的人物悉心塑像,就更加让人尊敬和感动了。
⑤为人物塑像最难的,首先是姿态吧:有些人物,在历史中已经被定型为一种姿态,如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刘学颜以史实为依据,除去民间演绎中无端加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不实之处,还他们以本来的面目。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人开始做了这样的工作,但有天时地利之便的刘学颜,在剖析人物特定历史时期的心理特征上,底气更足一些。雕像的姿态确立了,他们的神态,还有赖于血肉丰满的史实来填充,所以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在书斋中思考着的刘学颜,还有一个行走着的刘学颜。历史和现实,就在这“静”与“动”之间,微妙地连接起来。
⑥一条隐秘的通道,悄悄地被打开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英勇杀敌的“蓝脸”的窦尔墩,看到了漠北风雪之中迫令俄方退还占地的李金镛,看到了刺杀伊藤博文后穿着民族服装凛然赴死的韩国义士安重根。刘学颜身上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他所选择的历史人物,大都铁骨铮铮,又如抗日英雄马占山、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当然,他也写了另一类英雄,如石油工人王进喜、伐木工人马永顺。而身为作家的他,对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吝笔墨地描绘了萧红、周立波、舒群等现代作家的风采。
⑦读刘学颜的书稿,感觉他还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古诗功夫深厚,在同龄人中,是翘楚。那些穿插于书中的诗词,如四散的珍珠,使整部书有了别样的光彩。如拜谒寿山将军墓后所作的“恁有百年不居穴,所居灵帐在草原”, 再如踏访“林海雪原”故地后吟就的“威虎啸天狼声哀,英雄已死雪山白”。
⑧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够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不断思考和笔耕的人,一定是不流俗的人。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此书中雕刻的那些已经逝去的英灵的雕像,他写他们的荣辱悲欢时,更加客观透彻,挥洒自如。而写到健在的人物时,笔墨就有些“涩”,很难出彩。个中原委,我能理解,这也是不能求全责备的事情。
⑨我想,以后朋友们再来哈尔滨,去阿城参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时,我又可以多了一个话题:那里还有一个博物馆,由刘学颜馆长亲手筑就,其人物长廊中陈列的雕像,大都顶天立地,透露着苍凉之气,值得一看。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篇2:《苍凉的群像》阅读答案
17、B D(4分)
18、
流连:观览沉浸(1分),研究思考(1分)。
远古的斜阳:历史文化气息或古典情怀(1分),沧桑和厚重(1分) 。
19、
(1)刘学颜在书斋中思考,在现实中行走;他身上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他还是一个有着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的人。(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2)刘学颜书中所写的多是历史人物(1分),他们大都铁骨铮铮,顶天立地(1分);在苍茫广袤的黑土地上(1分),以不屈和英勇为悲壮的历史增添了极具光彩的一笔(1分)。
20. 句子意思:写活着的人物, 很难做到笔墨酣畅、挥洒自如、客观透彻,因而也就很难写得精彩。
对这种现象的看法:略。
评分要点:本题12分。①解释句子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②谈看法,6分。③语言,4分。
篇3:《苍凉的群像》阅读答案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交代了为《叩问大荒》写序的缘由,对作品内容及特色进行了评述,充分肯定了作者的写作追求。
B.第⑤段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完颜阿骨打、金兀术等历史人物原本是正面形象,被民间演绎成反面了。
C.《叩问大荒》雕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使人们感受到黑土地上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D.刘学颜倾尽心血为阿城建造了另一个历史博物馆,里面多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游客可实地参观。
E.这篇文章内涵丰富,情感真挚饱满,语言极富感染力,理性而中肯的评价中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19. 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1) 文中说:“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阅读⑤—⑦段,概括刘学颜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3分)
(2)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刘学颜的人物雕像大都透露着“苍凉”之气?(4分)
20. 作者在第⑧段中说,刘学颜“写到健在的人物时,笔墨就有些‘涩’,很难出彩”。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并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2分)
篇4:迟子建《苍凉的群像》
①六月下旬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刚刚从德国访问归来,刘学颜专程从阿城来到哈尔滨,把厚厚一沓的《叩问大荒》的手稿交给我。
②说真心话,四月份我在大兴安岭,他在电话中邀我为这部即将出版的新书作序时,我是犹豫的。因为作序是马虎不得的事情,起码要把书稿看完整了。耗时 费力不说,我还怕把握不好作品的“气韵.,差点“临阵脱逃.。最终能接过这部沉甸甸的书稿,除了不好推却文友的这份信任,更是刘学颜所从事的研究和他的写 作视域吸引了我。
③刘学颜在金源故地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任馆长。但凡从外地来到哈尔滨的文学界朋友,只要时间允许,有两个地方是必去无疑的,一个是呼兰的萧红故居, 另一个就是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了。前者凭吊的是让人感伤的故人,后者凭吊的则是悲壮的历史。在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你能看到曾染过鲜血的剑,生活用的陶 罐和银盘,祭祀的香炉,以及象征权位的印玺和可供梳妆的鲤鱼镜——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④我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叩问大荒》。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汲取知识的行旅,是一次触摸黑土地脉搏的行旅,更是一次文学的审美行旅。在这个众声喧哗 的时代,刘学颜能够潜心沉入民族历史记忆的深处,以一腔豪情,一己之力,挖掘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地踏上寻访之旅,本身就是不寻常的。更何 况,他要做一个文字的雕刻家,为这样的`人物悉心塑像,就更加让人尊敬和感动了。
⑤为人物塑像最难的,首先是姿态吧:有些人物,在历史中已经被定型为一种姿态,如完颜阿骨打和金兀术。刘学颜以史实为依据,除去民间 演绎中无端加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不实之处,还他们以本来的面目。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人开始做了这样的工作,但有天时地利之便的刘学颜,在剖析人物特定历史时期 的心理特征上,底气更足一些。雕像的姿态确立了,他们的神态,还有赖于血肉丰满的史实来填充,所以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在书斋中思考着的刘学颜,还有一个行走着的刘学颜。历史和现实,就在这“静.与“动.之间,微妙地连接起来。
⑥一条隐秘的通道,悄悄地被打开了。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英勇杀敌的“蓝脸.的窦尔墩,看到了漠北风雪之中迫令俄方退还占地的李金 镛,看到了刺杀伊藤博文后穿着民族服装凛然赴死的韩国义士安重根。刘学颜身上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他所选择的历史人物,大都铁骨铮铮,又如抗日英雄马 占山、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当然,他也写了另一类英雄,如石油工人王进喜、伐木工人马永顺。而身为作家的他,对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也怀有深 厚的感情,他不吝笔墨地描绘了萧红、周立波、舒群等现代作家的风采。
⑦读刘学颜的书稿,感觉他还是一个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古诗功夫深厚,在同龄人中,是翘楚。那些穿插于书中的诗词,如四散的珍珠,使整部书有了 别样的光彩。如拜谒寿山将军墓后所作的“恁有百年不居穴,所居灵帐在草原., 再如踏访“林海雪原.故地后吟就的“威虎啸天狼声哀,英雄已死雪山白.。
⑧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够在这片苍茫的大地上,不断思考和笔耕的人,一定是不流俗的 人。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此书中雕刻的那些已经逝去的英灵的雕像,他写他们的荣辱悲欢时,更加客观透彻,挥洒自如。而写到健在的人物时,笔墨就有些 “涩.,很难出彩。个中原委,我能理解,这也是不能求全责备的事情。
⑨我想,以后朋友们再来哈尔滨,去阿城参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时,我又可以多了一个话题:那里还有一个博物馆,由刘学颜馆长亲手筑就,其人物长廊中陈列的雕像,大都顶天立地,透露着苍凉之气,值得一看。
(取材于迟子建的同名散文)
【练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交代了为《叩问大荒》写序的缘由,对作品内容及特色进行了评述,充分肯定了作者的写作追求。
B.第⑤段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完颜阿骨打、金兀术等历史人物原本是正面形象,被民间演绎成反面了。
C.《叩问大荒》雕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使人们感受到黑土地上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D.刘学颜倾尽心血为阿城建造了另一个历史博物馆,里面多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游客可实地参观。
E.这篇文章内涵丰富,情感真挚饱满,语言极富感染力,理性而中肯的评价中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6分)
一个人在这样的“实物.中流连久了,衣袖间又怎能不沾染着一缕远古的斜阳呢?
(3)、文中说:“虽然我与刘学颜不过几面之交,但他的人和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阅读⑤—⑦段,概括刘学颜给作者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刘学颜的人物雕像大都透露着“苍凉.之气?(6分)
(4)、作者在第⑧段中说,刘学颜“写到健在的人物时,笔墨就有些‘涩’,很难出彩.。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并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B D(选对一个2分,选对两个5分,不扣分)
(2)、流连:观览沉浸(1分),研究思考(2分)。远古的斜阳:历史文化气息或古典情怀,沧桑和厚重(3分) 。
(3)、第一问:①刘学颜在书斋中思考,在现实中行走;②他身上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③他还是一个有着古典浪漫主义情怀的人。(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第二问:①刘学颜书中所写的多是历史人物, ②他们大都铁骨铮铮,顶天立地,③在苍茫广袤的黑土地上,④以不屈和英勇为悲壮的历史增添了极具光彩的一笔。(任选三点3分)
(4)句子意思:写活着的人物, 很难做到笔墨酣畅、挥洒自如、客观透彻,因而也就很难写得精彩。对这种现象的看法:略。评分要点:本题12分。①解释句子意思,2分(意思对即可);②谈看法,4分。
篇5:苍凉阅读附答案
苍凉阅读附答案
①认识塔里木河,我收获的却是苍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只给了“苍凉”两个字的释义:凄凉。其实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不错,苍凉里是包含着凄凉的成分,但不能因此就把苍凉与凄凉一锅煮了。以我的真实感受,凄凉不过是心灵里一块缓慢融化的残冰,而苍凉就如同置身于一片迷茫、空旷的雪原,你很难确切知道它的边际在那里。
②塔里木河给我的感觉正是如此。本来,在我的西部之旅中,是没有塔里木河的。不是我不想见识这条西部最长的河流,而恰恰是因为它实在太长,使我望尘莫及。
③那是五月初,一场沙尘暴刚刚谢幕,烈日便在大漠堂而皇之地登场。那天,我兴冲冲地向罗布泊中的楼兰遗址贸然前行,不料,车出米兰镇不远即被路卡强行拦阻,多年积存的那么一点心愿陡然落空,不觉怅然弥怀。于是,我只好抱着舍而求其次的想法,转道去了塔里木河。
④眼下正是高山冰雪消融的季节,按说,靠雪水滋养的塔里木河该是血脉贲张的。然而,当我翻越一座沙梁又一座沙梁,直到抵达一处凹槽形的地带时,陪同的向导这才把真相端给我:这就是塔里木河。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心里直犯嘀咕,塔里木河怎么可能是这个样呢?是不是向导蒙骗了自己?向导见我神情不爽,反问道,你说塔里木河该是什么样子?我哑然。就在那一刻,我心中萦绕已久的梦突然间破灭了。我怔怔地站在河岸的沙丘上,半天都没有醒过神来。
⑤于是,我不得不接受眼前与想象反差极大的现实,开始打量这条早已枯竭的河流。尽管当时沙漠中的气温高达摄氏40多度,但是,我却感到一种彻骨的寒冷和旷世的苍凉扑面而来。在下心里想,与其说我来领略塔里木河的雄姿,倒不如说是来凭吊它的亡灵。
⑥这里,我不妨用战栗的目光勾勒一幅苍白的.素描:宽不过百米的塔里木河,如同一条干瘪而扭曲的血管,自西向东,从沙漠里来,再到沙漠中去。没有水。也没有飞鸟。河底偶尔可以见到一小片潮湿的沙土,上面长满了瘦弱的芦苇和罗布麻。河岸即是一座座不规则的沙丘,它们从南北两个方向楔入河床,窄一点的地方即将完成合龙。靠近河道的两边,是大片的胡杨林带,其中的大部分已经死亡和正在死亡,然而一棵也没有倒下,全都以站立的姿态晓喻生命的坚强。胡杨林外,点缀着一些红柳、芨芨草与骆驼刺的影子,即便是万物争荣的五月,它们仍然摆脱不掉死神的纠缠。更远处,便是连绵不尽的沙山了。
⑦当时,我真想面对着这条奄奄待毙的河流长跪不起,为它作最后的祈祷,或送行。
⑧令人费解的是,作为本地人的向导,心情反而比我显得轻松多了,他先是坐在胡杨的凉阴下过足了烟瘾,然后便像一只跳鼠在林子里窜来窜去的。我问他找什么,他说找“钱路”啊。我不解,又不必细问,只能姑妄听之。此人后来告诉我,他早年就在这一带放牧,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塔里木河彻底断流以后,牧放不下去了,于是他就打起了那些死去胡杨的主意,用枯木做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佛雕,远销到东南亚,生意可好着呢。尽管他说话时的语气很平静,但我还是感到震惊,为其对一条河流的死亡熟视无睹而震惊,更为人类的贪婪而悲哀。600多千米长的塔里木河如今已变成一具骷髅,人们还不肯放过它,仍然还在不断地从死者身上搜刮剩下的那么一点点财富,人性之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⑨对于塔里木河,我虽然没有直接承受过它的恩泽,但我相信,任何一条河流的死亡,都意味着我们人类生命的部分死亡。为一条河流的灵魂祈祷,又何尝不是在为我们自身的宿命超度和祈祷呢?所以整整一个中午,我的心境都是苍凉的,像一个失魂者,在塔里木河边徘徊。此时,我也在寻找,一把牧人丢弃的羊铲,一只用来盛水或酒的瓦罐,都能引起我的无尽遐想。后来我在一个河流拐弯的地方,偶尔发现了一只独木舟,舟身几乎被风沙掩埋,只露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我不知道它搁浅于何时,更不知道谁曾划着它在流水间穿行,但是我敢肯定,这个独木舟和它的主人曾经与塔里木河相濡以沫,想必也像我一样,曾有过美好的憧憬,痛苦过,也快乐过。然而划着划着,河流消失了,主人不得不弃舟而去,连一个告别的手势也没有留下。
⑩这仿佛像一个预言,或者谶语。面对着它们,我已经无话可说。一切的一切,似都包含在这无边的苍凉之中……
(有删减)
1。“苍凉”一词在文章结构上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苍凉”一词梳理作者的思路。
2。文章第⑥段对实际见到的塔里木河情景的描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当时,我真想面对着这条奄奄待毙的河流长跪不起,为它作最后的祈祷,或送行。
(2)但我相信,任何一条河流的死亡,都意味着我们人类生命的部分死亡。
4。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下面两个问题。
(1)为什么作者在塔里木河感受到的是苍凉而不是凄凉?
(2 )结合全文,谈谈究竟是哪些东西让作者感受到了“苍凉”。
1。参考答案:“苍凉”在文中反复出现,构成了文章的线索。文章开篇点题,写出了“苍凉”和“凄凉”的区别;接着在交代到塔里木河的原因之后,写想象中塔里木河的情景;然后写实际见到的塔里木河情景所引起的苍凉之感;再后来写向导与“我”的苍凉之感完全不同的反应;最后写自己面对塔里木河的苍凉所产生的感叹。
解析:“苍凉”是文眼,是文章结构的线索,也是思路梳理的中心词。先大致切分文本层次,再按层次分点概括;语言要简洁。
2。参考答案:①写出了塔里木河的荒凉现状,也展现在这荒凉之中所蕴含的顽强生命力。②这与作者上文想象的情景形成强烈的反差,有助于引起作者下文表达反思和感悟。③也自然引出下文“我”和向导不同反应的比较,深化文章情感表达。
解析:句段作用分析,常规化的题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注意读懂本段意思,注意上下文的关联。
3。参考答案:(1)我面对这条奄奄待毙的河流有一种作为人类的愧疚感。祈求它不要最终消失,也为已经消失的感到哀伤。
(2)我坚信河流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河流的死亡实际上是一部分人类文明的消失。
解析:一看上下文,二要联系文本主题,三要注意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的区分,关键是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4。参考答案:(1)凄凉是像心灵里一块缓缓融化的残冰,总有一天会消融尽,而苍凉却是无边无尽的。塔里木河给我的感觉是彻骨、旷世的寒冷,看不到希望,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因而是苍凉。
(2)塔里木河的荒凉现状,人类的贪婪与麻木,人类的一部分文明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了。
解析:第(1)题看似词义辨析,实际涉及文本主题的理解,“苍凉”含有“苍茫、荒芜而凄凉”的意思,感受更深刻;找出与“苍凉”相关的描写进行概括。第(2)题是上题的补充,也就是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
篇6:《握一把苍凉》阅读答案
(台湾)司马中原
童年,总有那么一个夜晚,立在露湿的石阶上,望着升起的圆月,天真成了碧海,白苍苍的一弯月,望得人一心的单寒。谁说月是冰轮,该把它摘来抱温着.也许残秋就不会因月色而亦显妻冷了。离枝的叶掌悄然飘落在多苔的石上,悉窣幽叹着,俄而听见高空洒落的雁声,鼻尖便无由得酸楚起来。后来忆起那夜的光景,只好以童梦荒唐自解,端的是荒唐么?成长的经验并不是很快意的。
把家宅的粉壁看成一幅幅斑驳的、奇幻的画,用童心去读古老的事物,激荡成无数泡沫般的幻想,渔翁、褥子、山和水厦水滨的钓客,但从没想过一个孩子怎样会变成老翁的。五十之后才哑然悟出:再丰繁的幻想也只有景况,缺少那种深细徽妙的过程,你曾想抱温过秋空的冷月吗?串起这些.在流转的时空里,把它积成一种过程,今夜的稿笺上,便落下我曾经漆黑过的白发。
但愿你懂得我哽咽的呓语。不再笑我痴狂,就这样,我和中国恋爱过,一片碎瓦,一角残砖,一些在时空中消逝的人和物,我的记忆发酵成深入骨髓的恋情,一声故国,喷涌的血流已写成千百首诗章。
浮居岛上三十余年,时间把我蚀成家宅那面斑驳的粉壁,让年轻人把它当成一幅幅奇幻的画来看,有一座老得秃了头的山在北国,一座题有我名字的尖塔仍立在江南,我的青春是一排蝴蝶标本,我的记忆可曾飞入你的幻想?
恋爱不是一种快乐,青春也不是。如果你了解一个人穿过怎样的时空老去的,你就能仔细品味出某种特异的感觉,在不同时空的中国,你所恐惧的地狱曾经是我别无选择的天堂。我在稿纸上长夜行军的时刻,我多疾的老妻是我携带的背囊,我唱着一首战歌,青春,中国的青春,但在感觉中,历史的'长廊黑黝黝的,中国恋爱着你,连中国也没有快乐过。
忧患的意识就是这样生根的.我走过望不尽天边的平野,又从平野走向另一处天边;天辽地阔,扫一季落叶烧成在火中浮现的无数的人脸,悲剧对于我是一种温暖。而一把伞下旋出的甜蜜柔情,只是立于我梦图之外的幻影。但愿你懂得,皱纹是一册册无字的书,需要用心灵去辨识,去憬悟。恋爱可能是一种快乐,青春也是。但愿我的感觉得到你的感觉的指正。你是另一批正在飞翔的蝴蝶。
一夜我立在露台上望月,回首数十年,春也没春过,秋也没秋过,童稚的真纯失却了,只换得半生白白的冷。一刹间,心中浮起人生几度月当头的断句来,刻骨相思当真催人老去么?中国,我爱恋过的人和物,土地和山川,我是一茎白发的芦苇,犹自劲立在夜风中守望,而这里的秋空,没见鸿雁飞过。
把自己站立成一季的秋,从烟黄的旧页中,竟然捡出一片采自江南的红叶。时光是令人精神错乱的迷雾,没有流水和叶面的题诗,因此,我的青春根本缺少“红叶题诗”的浪漫情致。中国啊,我的信是一口生苔的古井,沉黑幽深,满涨着垂垂欲老的恋情。
一个雨夜,陪老妻找一家名唤“青春”的服装店,灯光在雨雾中炫射成带芒刺的光球,分不清是立着还是挂着。妻忘了带地址,见人就问:青春在哪里?被问的人投以诧异的眼神——一对霜鬓的夫妇,竟然向他询问青春?后来我们恍然,凄凉的对笑起来,仿佛在一霎中捡取童稚时的疯和傻。最后终于找到那间窄门面的店子,玻璃橱窗里,挂满中国古典式的服装,猜想妻穿起它们来,将会有些戏剧的趣味。若说人生如戏,也就是这样了,她的笑瞳里竟也闪着泪光。三分的甜蜜,竟有着七分的苍凉,我们走过的日子,走过的地方,恍惚都化成片片色彩,图案出我们共同爱恋过的事物。中国不是一个名词,但愿你懂得,我们不是庄周,精神化蝶是根本无须哲学的。
握一把苍凉献给你,在这不见红叶的秋天,趁着霜还没降,你也许还能觉出一点我们手握的余温吧!
15.文章题目是“握一把苍凉”。文中说“三分的甜蜜,竟有七分的苍凉”。这“一把苍凉”的内涵是什么?
16.文中第五段写道“恋爱不是一种快乐,青春也不是”,第六段又说“恋爱可能是一种快乐,青春也是”。这两处文字是否矛盾?为什么?
17.文章结尾说“握一把苍凉献给你”,为什么要献给“你”“一把苍凉”?作者意欲告诉“你”什么?
18.分析下面加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天辽地阔,扫一季落叶烧成在火中浮现的无数的人脸,悲剧对于我是一种温暖。
(2)中国,我爱恋过的人和物,土地和山川,我是一茎白发的芦苇,犹自劲立在夜风中守望,而这里的秋空,没见鸿雁飞过。
篇7:《握一把苍凉》阅读答案
15.(1)年轻时所经历的磨砺与苦难;(2)因祖国多灾多难而产生的忧患意识;(3)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
16.不矛盾。前面是说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觉,后面是说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是“另一批正在飞翔的蝴蝶”。
17.(1)希望年轻人理解父辈艰难的生活经历和沉痛的人生感受;(2)将对祖国深入骨髓的恋情传递给下一代,希望他们永远热爱祖国。
18(1)生活中虽然没有甜蜜柔情。但艰苦的战斗岁月却给我许多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和感情。(2)漂泊海外,得不到祖国的音信。
篇8:《最苍凉的海岸》阅读答案
迟子建
① 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行在墓地间看着十字架上的碑文,后来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
② 有谁还会记忆着这些客死他乡的战士呢!他们无声无息地躺在这里,隔着苍茫的大海,诉说着他们永远的乡愁!他们的死亡,在历史教科书中,是伟大的辉煌的死亡。可是再崇高的定义,也不如生命本身的存在更富诗意,他们在最该对着青山碧海抒发豪情的年龄闭上了眼睛,在最该亲吻恋人的年龄闭上了嘴巴,所以我相信,他们年轻的心,一直没有死亡,大海上那些漂浮的云,可是他们流浪着的灵魂?他们该诅咒谁?诅咒制造了那场人间地狱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或者诅咒让他们成就英名的艾森豪威尔?
③ 在二战的将帅中,我最尊崇的人就是艾森豪威尔。凭着自己咄咄逼人的“战绩”,他成为一名五星上将,并且做了两届的美国总统。他的战绩之一,就是我面前的这片庞大的墓地,这样的战绩是多么的让人撕心裂肺啊!走在这样的墓地中,艾森豪威尔的光环在我心中黯淡了一圈,虽然我知道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将军!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④ 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来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来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
⑤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那飞起飞落的鸟,那飘来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看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
⑥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⑦黑暗消失了吗?
⑧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
(有删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②段结尾处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推进,增强语势,意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士的
深切怀念。
B.在作者看来布什、布莱尔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死者,给这里带来礼炮、鲜花的同时
更给他们从政带来帮助。
C.本文以游踪为线,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历史回顾与现实感怀于一体,引发读者思考。
D.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艾森豪威尔相关的演说,其中“阴影”一词,既用本意,又用比喻义。
E.结尾段用“火炬”比喻墓葬,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用呼唤的口吻,有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A 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仔细阅读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与选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的选项即可。
【思路点拨】四步阅读化整为零。(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美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20.简要分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第①段描写了诺曼底战士墓占地广、坟墓数量多,冷清、肃穆,和平年代少有人来,意在表明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他们(2分);借此抒发对他们的敬意和惋惜之情(1分),表达了作者内心感到的震撼(1分),引出下方对战争的反思(1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其作用为: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思路点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我们应从思想内容上考虑。可以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抒发感情。景与情常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承的,正所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这是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诗歌、散文中尤为常见。二、渲染气氛。这一点在小说、戏剧中很常见。三、衬托人物。这一点还可细分为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等等。也经常出现在小说、戏剧中,写人的记叙文中也有。四、突出主题。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末尾。五、交代背景。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 其次,要从结构思路上考虑。在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种作用一般也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二、起线索过渡作用。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段落衔接处。三、推动情节的发展。
21.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3分)
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关键句作用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折取橄榄枝”,“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环境已遭破坏。这句发人深省,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橄榄枝的象征意义分析,它象征着和平,当我们折取橄榄枝,便意味着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的环境已遭破坏。结合实际具体分析言之成文即可。
【思路点拨】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③要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22.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
【答案和解析】答案:正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2分)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或会有政客为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2分)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2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间或会有政客为了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
【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①是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作归纳。②是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防止方法:①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②是注意按分值踩点得分,如分值为8分的题要点一般不能少于四个,4分题一般不能少于两个。
篇9:做一棵苍凉的白菜阅读答案
做一棵苍凉的白菜
王小妮
该做一棵什么样的白菜?这是一个极端严肃的问题。
在深圳的一间商场里,我陪着两个客人逛。在他们打算离开商场的时候,我看见了那棵摆在陈列柜里的白菜。
它比一般的山东的白菜要略微细弱一点。每条叶片都精致。尖儿青脆。根是乳汁一样的白。它全身透明。躺在一只盘子里。它是玻璃的。标价888元。
我非常想用手去摸一摸它,虽然我知道不应当触摸商品。我一直想伸出手去。好像我们在许多年前就认识。我们必须打个招呼。我知道它没有体温,无论真假,白菜都是凉的。我的老友,它永远这么沉默,这么冰凉。带着我过去生活的味道,我多想马上把它买回家,摆在我的桌子上。
客人发现我一直端详白菜,就说,做人不如白菜,要做,就做你们深圳的白菜。888元,不沾灰尘,又不会烂,只要不失手打破,放上十年、百年,都是一棵好白菜。
这是深圳的白菜。我好像被什么陨石击中。它不是我的老友。
我回到街上,风是真实的,它的本质是流动。树木是真实的,它的本质是翠绿。我的家门是真实的,它阻挡一切人,只接受一把钥匙。我不再想那玻璃的白菜。
真正的白菜,怎么可能在这种大商场里,被灯光照射着。我来到秋天的地上。菜们都劈着棵,它们完全熟了,青的帮儿,白的心儿,在内里运足了力气。某一天,有手抓住它,它从泥土里升起来。那手粗糙干裂,使白菜受到第一次创伤。许多的白菜,成为山,垛在寒风里,等待车,等待秤,等待进入一个温暖的门。
冷空气在凌晨落地,最临近风的那些白菜,被寒冷打过,叶子透明、起泡,全身变成石头一样的硬。买菜的人裹着大衣说,这菜我不要,冻菜!这样,它们被拨落在地,用它们最后的心力坚持着。冰冻,使它们不再倒伏,日夜立着,孤独而坚硬。最后的一日,它们看见自己头发上的腐烂。这种结局,在它们还是一棵棕色小种子的时候,还来不及想。由此,它们成了泥。
从生到死,能够躲在烈风背后的白菜,比那些过早成泥的,多活了几个月。像人,有的苍凉夭折,有的长寿。
在尼采降生的那一刻,他的母亲回忆说,这个孩子的眼睛充满了全部世界的悲哀。是这个世界的,而不是他自己的。
我不能买那棵888元的白菜。假如那商场的经理出面,拿出他窄薄的名片,说,多谢我的光临,请我任取一样东西作为留念。我也不会再要那棵白菜。它太无瑕疵,太歪曲生命,它美化了真实,因为它不腐烂。
有一个一生不顺的人,别人说他的直率、袒露,恐怕要在另外的一块大陆上才能被理解和接纳。这个人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对一个壮年人说,请你让出你的座位来,那边有一个老人!车上所有的人都诧异,有小孩子问,他是售票员吗?最终,人们像看一件异物,目送他到站下车。那个壮年人始终没离开座位。
我喜欢他。这棵苍凉、孤独的老白菜。
尼采的眼睛睁开又合上。悲哀之流,怎么可能被一两个人盯视而退却。悲哀不可能干枯。我还看见许多不真实的、类似玻璃、宝石、珍珠、玛瑙的物体,从商场的柜台里出来。他们公然走到市面上。这是一个新的人种。在他们光滑精致的仪表之下,他们微笑着,说行的时候,往往是不行;他们婉转着说不行的时候,往往暗示着行。眼睛流动时,他在琢磨你;直朴地望着你,他却在想另外的事情。有最好的做工和设计,我们不用专门去买一棵玻璃的白菜,一日所见已经眼花缭乱。
像游乐场里的老虎机,只认那种铁片制造的硬币。这个时代,认那些精明剔透的玻璃人,爱怜他们、纵容他们。财富向他们倾斜,使他们一次次旗开得胜。
而另外一些人,像迎着风,苍凉直立的白菜。他们天赋了失败的人格。这些失败的白菜,过早成泥的白菜。我极少数的老友们,你们永远不会走开,就在我的近旁。我们互相为伍,在这世界的残冬。
1.作者在第3节中精心描绘了一棵白菜,结合全文思考,这样写有何作用?(5分)
2.文中提到的“一个新的人种”指的是怎样一类人?(5分)
3.探究作者借“一棵苍凉的白菜”所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5分)这是一棵玻璃白菜,它精致、透明、昂贵;(2分)作者用这棵玻璃白菜与后文的真实白菜构成对比。(1分)为下文“该做一棵什么样的白菜”这样一个极端严肃的人生问题作铺垫。(2分)
2.(5分)①这类人外表精致,生活富裕,但内心贫瘠。(2分)②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处事圆滑,为人虚假。(2分)③他们的生命是干枯的。(1分)
3.(6分)作者借白菜肯定了以下人生态度:①人要活得真实(表里如一)。(2分)②能坚强地忍受孤独。(2分)③能坦然地面对失败甚至死亡。(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篇10:最苍凉的海岸阅读题附答案
最苍凉的海岸阅读题附答案
①第一眼看到那片浩大的墓地的时候,我以为看到了正在安闲地吃着青草的一群羊。那些伫立在草地上的白色十字架,连绵在一起,远远一望,像极了雪白的羊群。我悄悄在入口处的草地上摘了一簇碎碎的小黄花,拈着它走向墓地。墓地太大了,它被划分了十几个区,白色的墓碑数不胜数,墓碑前几乎是没有鲜花的,不像我沿途经过的那些乡村小教堂旁的墓地,总有鲜花点缀着。我真不知该把花放在哪一座墓碑前。天气晴朗极了,阳光飞舞着,环绕着墓地的翠绿的松柏将它的影子投到草地上,就像为墓葬镶了一道花边。那里的游人零星可数,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得一片呢喃的鸟语和草地下的大海的平静的呼吸声,我缓缓地独自穿行在墓地中,看着白色十字架上的碑文,后来将那簇黄花献给了一个年龄只有十五岁的战士,十五岁——花季的年龄啊!
④诺曼底登陆距今已有六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在六月六日的一天,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将莅临诺曼底,祭奠他们长眠在这里的士兵。所以,诺曼底一带的公路正在为迎接这两国的领导人而加紧重修着。诺曼底一带旅馆的房价,也因此而提前几个月就开始了暴涨。当布什与布莱尔沿着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地抵达这片墓地时,我相信这些越来越被世人所遗忘的战士的墓碑前会有鲜花覆盖着,庄严的祭奠的礼炮也会隆隆地响起。只是谁知他们带着怎样的情怀来到这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举动,将会使他们的政治天平中,又增加一个砝码!
⑤诺曼底的那片海域很美,可在我的眼里,它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苍凉的海岸!那飞起 飞落的鸟,那飘来荡去的云,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松柏,那一望无际的墓碑,都在轻声诉说着一段已被我们逐渐遗忘着的历史,如果我们在阳光下看到了阴影,请不要惊诧,因为阴影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
⑥我想起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就任美国第34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他说:“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暗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近?”也许在他任职的四年中,他深深体会到了这样的黑暗仍然存在,所以他在1957年连任时又强调:“愿自由之光,普照一切黑暗的角落,燃起明亮的火焰,直到最终黑暗消失为止!”
⑦黑暗消失了吗?
⑧愿这样的墓葬能像火炬一样,照亮人间还残存的黑暗;让人类的光明,能像诺曼底的海水一样,汪洋澎湃,势不可挡!
(有删改)
⑴.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②段结尾处一连串的问话,层层推进,增强语势,意在凸显作者对阵亡战士的深切怀念。
B.在作者看来布什、布莱尔祭奠长眠在这里的死者,给这里带来礼炮、鲜花的同时更给他们从政带来帮助。
C.本文以游踪为线,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历史回顾与现实感怀于一体,引发读者思考。
D.第⑤段画线句子承上启下,引出艾森豪威尔相关的演说,其中“阴影”一词,既用本意,又用比喻义。
E.结尾段用“火炬”比喻墓葬,形象表达出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用呼唤的口吻,有助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⑵.分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⑶.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5分)
⑷.“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0字左右)(6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惆怅 拊心 好高骛远 人情世故
B、笙萧 浮藻 山清水秀 怒发冲冠
C、冰屑 杀戳 林阴小道 事必躬亲
D、忤视 翔实 堰苗助长 恬不知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B. 前段时间,大盘不断以盘中假摔的动作来迷惑投资者的视线,今日大盘终于图穷匕现,出现了真正的调整。
C. 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D.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B.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C.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D.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5.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 。
。 。 。 。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它是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③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④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⑤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⑥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⑤⑥④②
C.⑤③①④②⑥ D.①④⑥②⑤③
、16(45分)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颗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他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碾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以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⑴.答案:A C(共4分,答对一项得2分)
⑵简要分析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5分)
答案:第①段描写了诺曼底战士墓占地广、墓地数量多,冷清、肃穆,和平时代少有人来(1分),意在表明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他们(1分);抒发对他们的敬意和惋惜之情(1分),表达了作者内心感到的震撼(1分),引出下文对战争的反思(1分)。
⑶.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最苍凉的海岸”为题?(6分)
答案:因为这里不仅是海滩,还是一大片年轻战士的墓地,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他们的追悼;(2分)这里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间或会有政客为了增加政治砝码来到这里(2分);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自己心情的悲凉和复杂;虽然二次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年了,但是战争还存在,人们没有吸取教训,作者以此为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战争深刻的反思(2分)。
⑷.“当我们折取橄榄枝的时候,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摧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0字左右)(10分)
表述对句子的理解,2分;观点,2分;联系实际分析,4分;语言,2分。
答案示例:
“折取橄榄枝”“已经构成一种摧残”,就意味着我们是在用战争换取和平,是以流血乃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这时人的生命已遭践踏,和平的环境已遭破坏。这句发人深省的话,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拥有真正的和平。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法西斯任意扩张,许多人为了捍卫独立、和平而流血牺牲;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现在中东等地区仍然笼罩在战火硝烟中,如果没有人为了极度扩张而挑起战争的话,也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彻底拒绝战争,才能真正拥有和平。
2答案:A( B、萧——箫 C戳——戮 D、堰——揠)
3答案:B
[江河日下] 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江河日下,往往形容一个团体,比如国家、比如一个企业。一般不适合形容个人和小家庭。
每况愈下,可以形容各类情况,可以形容人的身体,可以形容一个家庭的生活,也可以形容一个企业的经营情况。但不适合形容一个国家这种大团体。
[图穷匕现]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一念之差]念:念头、主意;差:错误。一个念头的差错(造成严重后果)
[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4答案:D (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季结算”后加上“的制度”;B项搭配不当,不能被“他清晰的思路感染”;C项句式杂糅,应在“营养状况”前加上“因而他们的”,另外“不容令人”也不妥。)
5答案:A
篇11:阳关古道苍凉美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寅公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荒凉、那么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带到了古阳关遗址。
古阳关位于敦煌城西75 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一段汉长城的两端,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
在去阳关古城的路上,只见沿途平沙千里、荒无人烟,戈壁滩与蓝天相互对峙,偶尔有岌岌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线锯齿形的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我们的汽车驶进林带,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台驶去。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然而,向四面看,却只见红沙渺渺,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原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如今,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阳关砖,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砖磨制的。用阳关砚磨的墨冬不结冰,夏不缩水,用来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不由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不过是一道关,却被赋予了许多哲思和诗情。哲学家站在这儿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然而,最初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而是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这阳关古道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 于是,这些走进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14、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l)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文中对阳关古道的描述,谈谈你对“苍凉美”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4、【参考答案】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这道题可以筛选并整合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信息作答。】
15、【参考答案】⑴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⑵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
⑶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需要结合句子和前后文分析解答。第(1)句要抓住戈壁滩中的“绿色海洋”,第(2)句要联系前文的“阳关砚”,第(3)句要扣住“将军和士兵”。】
16、【参考答案】①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
②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
③古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
17、【参考答案】
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第一问时需要抓住全文内容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思想感情,解答第二问时,要抓住结尾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篇12:握一把苍凉阅读原文
握一把苍凉阅读原文
童年,总有那么一个夜晚,立在露湿的石阶上,望着升起的圆月,天真成了碧海,白苍苍的一弯月,望得人一心的单寒。谁说月是冰轮,该把它摘来抱温着。也许残秋就不会因月色而亦显凄冷了。离枝的叶掌悄然飘落在多苔的石上,窸窣幽叹着,俄而听见高空洒落的雁声,鼻尖便无由得酸楚起来。后来忆起那夜的光景,只好以童梦荒唐自解,端的是荒唐么?成长的经验并不是很快意的。
把家宅的粉壁看成一幅幅斑驳的、奇幻的画,用童心去读古老的事物,激荡成无数泡沫般的幻想,渔翁、褥子、山和水厦水滨的钓客,但从没想过一个孩子怎样会变成老翁的。五十之后才哑然悟出:再丰繁的幻想也只有景况,缺少那种深细微妙的过程,你曾想抱温过秋空的冷月吗?串起这些,在流转的时空里,把它积成一种过程,今夜的稿笺上,便落下我曾经漆黑过的白发。
但愿你懂得我哽咽的呓语。不再笑我痴狂,就这样,我和中国恋爱过,一片碎瓦,一角残砖,一些在时空中消逝的人和物,我的记忆发酵成深入骨髓的恋情,一声故国,喷涌的血流已写成千百首诗章。
浮居岛上三十余年,时间把我蚀成家宅那面斑驳的粉壁,让年轻人把它当成一幅幅奇幻的画来看。有一座老得秃了头的山在北国,一座题有我名字的尖塔仍立在江南,我的青春是一排蝴蝶标本,我的记忆可曾飞入你的幻想?
恋爱不是一种快乐,青春也不是。如果你了解一个人穿过怎样的时空老去的,你就能仔细品味出某种特异的感觉。在不同时空的中国,你所恐惧的地狱曾经是我别无选择的天堂。我在稿纸上长夜行军的时刻,我多疾的老妻是我携带的背囊。我唱着一首战歌,青春,中国的青春,但在感觉中,历史的长廊黑黝黝的,中国恋爱着你,连中国也没有快乐过。
忧患的意识就是这样生根的。我走过望不尽天边的平野,又从平野走向另一处天边;天辽地阔,扫一季落叶烧成在火中浮现的无数的`人脸,悲剧对于我是一种温暖。而一把伞下旋出的甜蜜柔情,只是立于我梦图之外的幻影。但愿你懂得,皱纹是一册册无字的书,需要用心灵去辨识,去憬悟。恋爱可能是一种快乐,青春也是。但愿我的感觉得到你的感觉的指正。你是另一批正在飞翔的蝴蝶。
一夜我立在露台上望月,回首数十年,春也没春过,秋也没秋过,童稚的真纯失却了,只换得半生白白的冷。一刹那,心中浮起人生几度月当头的断句来,刻骨相思当真催人老去吗?中国,我爱恋过的人和物,土地和山川,我是一茎白发的芦苇,犹自劲立在夜风中守望,而这里的秋空,没见鸿雁飞过。
把自己站立成一季的秋,从烟黄的旧页中,竟然捡出一片采自江南的红叶。时光是令人精神错乱的迷雾,没有流水和叶面的题诗,因此,我的青春根本缺少“红叶题诗”的浪漫情致。中国啊,我的信是一口生苔的古井,沉黑幽深,满涨着垂垂欲老的恋情。
一个雨夜,陪老妻找一家名唤“青春”的服装店,灯光在雨雾中炫射成带芒刺的光球,分不清是立着还是挂着。妻忘了带地址,见人就问:青春在哪里?被问的人投以诧异的眼神——一对霜鬓的夫妇,竟然向他询问青春?后来我们恍然,凄凉地对笑起来,仿佛在一霎中捡取童稚时的疯和傻。最后终于找到那间窄门面的店子,玻璃橱窗里,挂满中国古典式的服装,猜想妻穿起它们来,将会有些戏剧的趣味。若说人生如戏,也就是这样了,她的笑瞳里竟也闪着泪光。三分的甜蜜,竟有着七分的苍凉,我们走过的日子,走过的地方,恍惚都化成片片色彩,图案出我们共同爱恋过的事物。中国不是一个名词,但愿你懂得,我们不是庄周,精神化蝶是根本无须哲学的。
握一把苍凉献给你,在这不见红叶的秋天,趁着霜还没降,你也许还能觉出一点我们手握的余温吧!
★ 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 出自蓟北门行,出自蓟北门行庾信,出自蓟北门行的意思,出自蓟北门行赏析
【《苍凉的群像》阅读答案(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徐志摩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2023-12-18
《淮阴行(其四)》刘禹锡唐诗鉴赏2024-01-11
迟子建《白雪》读后感2023-05-23
代出自蓟北门行 赏析2022-04-30
为什么叫河西走廊2022-05-06
《荷花淀》读后感300字2023-07-09
时间的精彩作文2022-07-26
《米嘉之恋》读书笔记之四作文600字2023-08-07
荷花淀读后感800字2022-05-08
长津湖读后感300字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