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23 07:32:22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共10篇)由网友“秘密小兔”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篇1:论析做好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论析做好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关键词]

女大学生;就业;指导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重点分析了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竞争不公平、保证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滞后等严峻形势,给女大学生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提出通过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维护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切实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其一是人才需求不旺。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发现:受“9.11”影响,驻我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开始裁员;外资企业接收大学生人数明显减少;IT业、证券业开始裁员;一批在美国硅谷从业的华人回流;过去需求旺盛的大型企业如华为、中兴、大唐等需求急剧下降;政府机关实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员过剩,用人指标受限等等。

其二是供需结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就业人数讲,,我国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而将有145万名学生毕业,其中研究生8.8万,本科生63.6万,专科生72.7万。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尤其专科生的增幅,使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变得比较突出。另外,从学科专业冷热不均、学历层次需求不同,地区间的需求不平衡方面看,也使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变得比较突出。

其三是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学生们仍是眼盯大城市、大公司、经济发达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地县级单位、对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看不上眼,在工资待遇上总期望待遇优厚。如在最近某高校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就业情况调查中发现:学生就业首选的地域仍是上海、北京、东部沿海一带。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状况

目前,有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就业问卷调查摸底工作,从调查结果看,某些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签约率较男生要低10—2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机会不均等、招聘条件设限

虽然社会各方都一直在呼吁就业市场上的男女平等,可一些用人单位仍然是我行我素,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公开打出“只限男性”或是“男生优先”的字样。很多时候,使女大学生连展示一下自己的机会都没有。此外,在许多地方公务员招聘选拔方面,也有女性比例不得超过30%的要求。

2.就业竞争不公平,女大学生求职自信心不足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甚至女生免谈。这严重挫伤了女生的学习、就业积极性。据有关调查显示,女毕业生比男毕业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有20.8%对找工作没有信心,比男生高出5.7%;对走向社会感到害怕的女生为l8.7%,高出男生9.3%。在择业前的心态上,有51.5%的女生感到比较紧张、苦恼和焦虑,而男生则为39.5%。

3.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女性就业

据有关调查显示,29.2%的女生认为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制约女性就业,51.4%的女生认为各种传统观念和某些现实因素是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求职困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女职工生育基金补偿制度,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显然不合理,而且女性在生育和哺乳期间必然会对工作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单位不愿意接收女生。

4.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影响了女生就业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建设依然滞后,主要表现在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法规内容计划体制色彩浓厚,等等。同时,劳动人事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堵塞了就业渠道,也影响了女生就业。

三、调整女大学生心态,指导其积极就业

从以上分析看,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那么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情况下,如何指导好女大学生就业,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身弱点,调整择业心态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尤其是重点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女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导致能力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而面试时碰壁。还有的女生择业期望值过高,不愿到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就业,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此外,还有些女生由于缺乏经验及心理准备不足,以至稍遇挫折,戟造茂心态失衡。从而变得焦虑和自信心不足,由产生的后果不仅影响了就业,而且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为此,应开展多方位教育,让女大学生了解社会动态,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帮助女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态及提高女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女生依靠自身实力去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2.指导女大学生善于挖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据有关调查显示,有42.5%的女生和35,9%男生认为“女大学生有语言能力优势”,35.5%的女生和44.4%的男生认为“女大学生有交往能力优势”,25.8%的女生和13.6%的男生认为“女大学生有忍耐力优势”,此外,“思维能力优势”、“管理能力优势”也有许多赞成票。可见,女大学生若好好把握这些优势,那么完全有能力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

3.保障女生合法权益,完善法规建设

法律中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也规定了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把“用人自主权”扩大,甚至是滥用,其直接后果就是对女性就业机会的封锁。求职过程造成性别歧视现象的社会原因,客观地看,绝不单单是性别歧视的因素。妇女负担过重的社会现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早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其实是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的双重任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社会分工应进一步细化,扩大服务行业的服务范围,从而使女性摆脱负担过重的问题。为此,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时,应该把保证女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社会要尽快建立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减轻单位的经济负担,使女生就业的难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4.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指导女大学生积极就业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所面临的性别歧视、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措施推进就业。正如顾秀莲所说:“全国妇联一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有关部门进行呼吁,大学生分配应该男女平等,我们还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女大学生的分配问题,同时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上提出,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就业,保障妇女劳动权利。”为此,作为高校,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强化女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女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就业压力,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要加快构建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不断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如:在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充分利用空间、时间、课堂、实践场所,为毕业生尤其女大学生开设一些诸如讲座、技能培训等,以多种形式培养毕业生,使之树立靠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意识,使自己不断提高素质、更加适应人才市场竞争。此外,指导毕业生尤其女大学生就业时要审时度事,面对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指导学生广泛利用学校、人才市场、互联网、专业网、媒体、亲朋好友、老师、家长等信息资源。当前,一些同学为改变自己学历状况,进行学历改造,如:专升本、本升研等,也不失为良策;另外,有能力者采取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则更可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积累经验再择业”也是一种途径;大城市、大公司、机关事业单位去不了,到基层、到地县、到中小企业、到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发挥聪明才智,这种选择更不失明知之举。

了解自己,客观公正地观察形势、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这是对徘徊在选择路口的毕业生们能否顺利冲关的最切实的检验。正如原教育部学生司瞿振元司长所强调的: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应该对将来的就业有心理准备,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站在今天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因此,要根据今后面临的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和学习内容,为将来就业提高适应能力。

篇2:浅析毕业生心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浅析毕业生心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高职教育能否健康发展。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是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分析、把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努力使毕业生能较好地就业。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心态;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就业制度改革,近几年来,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有所调整,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能否适合自身条件和能否挖掘自身潜力,而较少考虑单位的性质。但是,同时也必须看到,毕业生中还普遍存在着不少困惑和矛盾,这些困惑和矛盾严重阻碍着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完成;有的自信心不足,觉得已不如人,担心未来的前途;有的创业意识不强,希望捧“铁饭碗”;有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追求高薪高酬;的的埋怨生不逢时,没有一个好爸爸,等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搞好毕业生分配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学生心态,学校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努力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促其转变就业观念

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包”和”分”,这是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学生一跨进大学的校门就等于捧上了“铁饭碗”,无论如何,毕业生均由国家分配工作,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干部,在这种分配制度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被剥夺了选择权,影响了企业用人和学校育人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国家的心理。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了,价值观念转变了,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同对毕业生的选择直接挂起钩来,用人已从被动转为主动状态。同时,学生坐等分配不愁工作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使学生走上社会,寻求职业。这一转变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毕业教育的内容,把教育学生从服从计划分配转到主动适应市场需要上来。

1.首先要引导学生破除平均主义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自觉投身市场,接受社会选择。要通过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参观或参加应聘、到企业实习、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及进行社会调查,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一一方面在学业上力争上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优异的成绩在与同学进行学业竞争中获胜,而且能够勇敢参与社会竞争,推销自我,接受社会对自己的选择。

2.破除依赖观念,树立自立、自主、自强、自尊、自重意识,凭自已的实力参加竞争,不靠关系靠能力。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承受社会竞争的能力,努力做到竞争胜利不自满,身处逆境不气馁,失败了再来。

3.要把转变学生观念的工作做细做活,形式要多种多样,方法要灵活,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让学生在学期间就要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要使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了解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学校要同人才市场和有关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利用各种渠道多方获得就业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介绍。

二、调整好学生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1.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消除爱慕虚荣、爱面子,自我封闭,消极怠慢的心理。要跟学生讲清以下择业误区对就业的不良影响:赶时髦、追求热门;求体面、过分强调职业的社会地位;图实惠、盲目寻求高薪高酬的职业;图轻松、缺乏事业心;重个人、一味的要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狭隘地理解“专业”,不切实际地强调“专业对口”等,要改变传统“分配工作”的观念,树立“就业”的观念,即毕业后凭自己的能力,通过诚实劳动,取得合法的收入即为就业。要肯放下架子,改变“干部身份”、“国家工作人员”等老观念,把自己放到人才市场中去竞争,接受市场的挑选和考验,要彻底改变等、靠、要的思想。

2.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这也应该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定位。由于我国一直有重人文轻技术的传统观念,视技术为雕虫小技,读书是为了做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根深蒂固,以及现行体制的原因,学生都希望自己坐在办公室工作,做一名管理者,而不愿意到第一线去工作,去锻炼自己。如应届毕业生中,“愿接受的工作岗位”是管理人员的有3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2%,选择技术工人的只有37人。这种择业标准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因此要帮助学生树立靠本事吃饭的观念,未来的社会,将越来越看重技术的作用,如深圳已经出现了优秀技术人员的待遇远比一般管理人员高的情况,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技术人员必将成为社会的骨干。

另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光有知识而没有经历,人的成长是不全面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到第一线工作,也是自身成长的需要。

3.要讲清政策,清除误解,帮助学生认清形势。随着用人制度的改革,一些适应变革要求的新的就业政策也随之出台,向学生讲清这些政策,可以消除学生心中的顾虑。如允许毕业生跨年度就业,当年不能就业的,次年可继续找工作;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只要单位愿意接收,毕业生就业不受地域的限制;在规定时间内还没有就业的学生,其人事关系可放到当地的人才市场,保留其大学毕业生的资格不变,农转非不变等,昕有这些政策都为毕业生解决了后顾之忧,消除了一些担心。

三、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从目前看,学生的思想解放得快,市场的观念、竞争的观念、就业的观念容易形成,也已经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因素,相反,家长的思想不容易解放,很多家长的思想中还是原来国家“统包统分”政策时期的观念,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份轻松、稳定、待遇又好的工作,对子女到三资企业、乡镇企业、个私企业不放心,有的甚至不支持。而我们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找工作这样的大事情自已又作不了主,要和父母商量,有的要由父母来拍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不能客观地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毕业生的就业现实,势必会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因此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统一家长的思想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要利用家访、电话联系、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向家长讲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家长树立新的变业观念,这是做好毕业生变业指导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两年来,由于我们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大力加强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令人欢欣鼓舞。首届毕业生近800人,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就已有90%的学生被开发区内外企业“预定”,学生还未出校门就成了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香饽饽”。

篇3:高职辅导员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高职辅导员如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摘要辅导员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帮助毕业生调整思想和就业心态,开展多方位的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

关键词辅导员就业指导

一、新生入学的引导教育

新生入学后让他们了解学院概况、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介绍各专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情况。介绍本院往届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奖、助、贷学金政策,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现在的就业形势。毕业生数量在短期内迅猛增加,但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速有限,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毕业生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念尚存偏差。一些学生向往“到国外去,到大城市去,到钱多的地方去”,不愿下基层从事具体工作,从而在比较狭窄的就业市场中竞争十分激烈。应该看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农村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一些艰苦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增长点,这些地区和行业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帮助学生认清国情、分析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心理准备和理想信念,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有利于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二、日常管理的渗透

(一)学好专业课

专业强、基础实、理论深、技能佳,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苦练内功,提升素质,培养能力,掌握技巧,为顺利就业打基础、创条件、做准备。抓好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教学以及各种技能的学习,将学生培养成宽基础、强技能的人才,引导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以金融专业的学生为例,可以鼓励他们考取会计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既有利于学好专业课,同时又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突出了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二)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社会,更新职业观念,认识自身特点,确定职业理想,修炼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要寓于日常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职业活动中强化。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为。

(三)加大社会实践力度

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积极引导、充分发展校内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实现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切实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实践课程各自为阵,甚至忽略实践的传统格局。针对当代大学生渴望在社会上兼职,学校应予以支持,并重视实习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

三、就业前的教育

(一)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由于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出现的结构性和地域性的“供大于求”,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选择理想职业标准又比较单一,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注重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使之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的`成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因暂时的失利而丧失求职的信心和勇气。并注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参与竞争。

(二)升学就业的准备教育

指明学生毕业的去向就是升学与就业,而且以就业为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选择好升学或就业去向,为升学或就业做好思想上、心理上、资料上、行动上的准备。

(三)求职应聘的技巧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职业信息、筛选职业信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求职应聘技巧。如在班内开展求职信、自荐信写作比赛,开展模拟面试招聘活动,进行就业案例分析等。

(四)求职情况掌握到人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特征、家庭状况、求职意向、联系方式要建立档案,具体到人,心中有数。鼓动督促指导每个学生填好求职意向调查表,并收集齐全。对自身条件不足的学生给予重点帮助。

(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辅导员应通过电话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对自己的孩子就业予以清醒的认识,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寻找适合学生的择业途径,同时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的评价,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让学生珍惜每次面试机会。

四、结束语

毕业生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头等大事,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和发展,是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过程,并注重方法的研究和灵活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把就业指导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篇4: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究论文

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就业 大学生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就业成才为最终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

1首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1.1大学生彭凶卫观的内涵

对大学生就业观这一概念的阐述,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等过程中形成的。第三,大学生彭凶仑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就业心理动机、就业理想、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实现途径等方面。

1.2大学生就业观的联正

1.2.1时代性

大学生彭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相连。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80年代的大学生就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90年代以后,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21世纪的大学生则受市场经济竞争浪潮的影响,在双向选择之间寻找就业机会,同时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队伍愈加庞大。

1.2.2差异性

纵向看,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教育体制转变,大学生就业观也有较大落差,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从横向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因就业单,位分布的地域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1.2.3矛盾性

社会的发展强化了跨世纪青年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心理。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自主择业,又担心竞争失败;既想去自己当老板一自主创业,又害怕遭受挫折;既想通过社会人际关系促就业关系就业,又害怕不正之风;既渴望早日工作又担心难以适应;即想满足生活需要、又想寻求利于个人发展空间。

1.3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和现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为外部因素,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为内部因素。

1.3.1外部因素

1.3.11社会因素

第一,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二,社会通过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以及权威知名人士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第三,社会习俗和才象统职业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型文化,因而社会习俗和传统耳业观有着强调“学而优则仕”,这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1.3.12高校因素。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高存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更有部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欠佳,容易出现问题。

1.3.1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父母通过言行、经验教习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二是父母参与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帮助子女获得理想职业。三是平时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的大学生,缺乏主见,在职业选择上乐于接受父母的选择和安排。 1.3.2内部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内部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程度较低,特是与就业有关的专业倾向、个人兴趣等认识不足。另外,对环境认识不足以及心理素质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尤其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在家庭过多宠爱、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从而影响就业工作。

2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早期的就业观教育

就业观教育是我们高校要从早期就要着手教育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和家庭都应重视的问题。在新生一人学,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就业工作动员,从早期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就业观,尤其从新生开始进行实践,增加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从而早期体会就业工作,做好就业准备。

2.2教育学生在就业工作中要争取主动。一是主动走出校门,参与市场竞争,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教育学生具备强烈的主动自荐意识,敢于和善于积极地推销自我、展现自我,沉着自信,树立自主自强、自我创新的就业观,这对毕业生顶利完成就业工作剥必要。三是主动完善自我,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面试的着装艺术和语言表达等艺术,以便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四是教育学生毕业后自己主动创业,主动开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2.3通过开展就业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就业储备意识

要通过举行就业工作总结研讨会和就业招聘会,将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及时反馈给在校的学生,如面试技巧的掌握,简历的制作,与用人单位的交流等。学院在和分别举行了就业招聘会,在校全体学生者惨与了这次招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早期与就业市场接触,第一时间储备就业相关资历,为就业做好铺垫020我院还举行了个人简历大赛,指导简历的重要性和关键点;另外,在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体学生都制定计划,规划大学四年如何度过,取得什么样成绩,将来拿什么找工作,找什么工作等。这些活动有利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2.4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就业影响度,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牢牢把握各种有利的宣传口径,作为广告效应,要通过各种国际和国内大赛的参赛资格,把握获奖的宣传效应,增加学校和学院的良好社会声誉,从而拓宽就业的信息渠道,为学生争取就业招聘信息,进一步增力目就业祛码。把握各种专业展览、论坛以及国际影展等大型活动的宣传途径,将专业优势凸显出来,赢得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让学生大开眼界,满足对专业的渴望,同时为就业奠定基础。

2.5走出去,了解市场;引回来,借鉴经验

就业工作实现走出去一主动争取就业机会,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推荐学生,促进就业;引进来--邀请前来招聘、开办就业讲座,借鉴市场用人需求,合理培养人才。学院的实习基地走访,更加结合金融危机后就业市场的不稳定等因素,了解单位的人事情况,分析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和用人需求等现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工作。

2.6教学改革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要加决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接轨,教学中多增加实习实践的课程,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7积极开展健康心理教育辅导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态,敢于正视现实,有勇气面刘.失败,始终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特征非常明显,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作为高校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践行利学发展观,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篇5:试析做好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试析关于做好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努力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创新工作内容、方法与途径,努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就业关乎民生,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热点问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进入一个急剧增加的阶段,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而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师范专业就业市场已成为理工、综合院校竞相抢占的目标,种种因素导致这一市场的竞争口趋激烈。在新的形势,如何让毕业生沉着从容地选择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真正实现“毕业了就基本就业”,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而又回避不了的问题,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站在“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源”这一高度来思考就业指导工作,以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创新工作内容、方法与途径,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一、充分认识和克服就业指导工作的误区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注重信息提供,忽视教育引导;重视技巧指导,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择业心理调适和引导、创业教育、职业规划、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爱岗敬业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明显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个人主义和享乐观念仍很严重;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缺少专业的职业顾问等误区或问题,从而难以适应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形象设计、面试模拟等手段的作用,而且应注意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建立一支专门从事有关大学生职业、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和服务作的就业指导队伍,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使就业指导能够真正受大学生欢迎,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

二、深入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分阶段落实就业理想

我国大多数高校是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没有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升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高度来重视,没有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大学四年教育始终的观念。

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职业规划活动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能仅仅局限在毕业班,如果只是在临近毕业时才把现实问题交待给学生,恐怕他们一时就难以接受,甚至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我们应把工作做在前面,前置到新生刚入校,实施在全过程,构建以职业生涯辅导和学习职业角色技能为主线的就业指导模式。

1。从新生一人学就实施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成才教育。抓住新生刚刚进入高校成才意识强,而对专业知识肤浅、就业观念模糊的特点,教导他们认识到成才与就业、创业的道路必须从现在开始,引导他们从就业和职业的角度思考如何成才,从而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培养自我塑造的自主性和创造能力,正确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做哪些素质准备,才能在毕业时取得理想的职业,把成才理想和就业观念结合起来。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上,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与任务,分阶段、分任务逐级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针对性。一方面,应针对某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在测评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技能、爱好、社会需要和专业,进行差异性的就业咨询辅导,使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都不同于他人。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以及职业分析,使其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知,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促进学生对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寻求与其自身特征相一致的职业适应范围,进行人职匹配的自我评价,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制定短、中、长期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学生各项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如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对文化整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

2。大二、大三时,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使学生在稳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扩大与就业相联系的知识面,明确就业方向,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职业角色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指导学生参与多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肴贡培养科研和实践教学方而的能力,实行考研和就业学生的人体分流,使之以良好的心态,确处理社会要与个人职业选择的关系。

此时,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在大学生的教育实习中,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和敬业爱岗的精神,强化岗位角色训练;通过选修课、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教育;聘请校外在岗人士作职业素质相关的系列报告;利用专业实习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职业要求,拓宽职业专业知识。总之,通过各种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掌握面试、笔试的技巧以及实践技能的考核方法,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优良品质,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大四时,应对学生加强就业政策的指导和求职技巧的训练,把重点放在招聘的模拟训练和角色的转变上,使其完成从一个“校园人”向“职业人”的心理转变,为尽快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愉快地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应根据毕业生择业期的特点和困惑,进行政策、技巧和心理等方面的具体实战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择业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就业的自主性。在指导方法和手段上,可通过集体辅导、分类辅导、个别咨询、模拟讲座、演练实习、技能实践、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各种适合自己大学的职业模拟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

(一)深入分析就业形势,加强就业形势的指导

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指导可以使每一位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认真分析自己所具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有意识地找准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就业选择时的盲目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就业机遇总是青睐于职业素质高的人才。据对找到工作的学生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对毕业生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对是否担任过学生卜部和是否党员也有一定的要求。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最重要因素是“专业水平”(26%);其次是反映一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的“面试的第一印象(19%);再次是“社会实践经历(14%)此外,“外语水平"(13%)和“计算机水平”(9%)也是用人单位较为看重的,而这两项也可以视作专业能力。显然,专业水平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素质,它是大学生所有就业能力的基础。

(二)强化就业观念指导,树立就业信心

就业观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前提,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就业观念指导应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评价体系,树立竞争就业、自主就业的意识;在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1一帮助毕业生转变“四个就业观念”,即转变“铁饭碗”的旧观念,鼓励他们到私立民办教育单位就业;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一招技术吃一辈子”的旧观念,鼓励他们先生存后发展;转变“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价值观念,鼓励他们到真正伸展自己手脚,发挥专业优势的地方去工作,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转变“我最向往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的幼稚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准确估量自身条件,去找“最适合我的工作”,不好大喜功。要努力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观和“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培养正确的义利观,鼓励他们到中西部和基层单位去发展。近几年我系就有相当比例的毕生到山东西部、河南中西部、河北和苏北等地区的中学任教,有的毕业生在这些学校担任了非本专业的英语、生物甚至宿舍管理员等教育教学几作,实现了就业,赢得了社会的承认。

2。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态度和自信心,树立自我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择业观念。要使学生首先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再就是自尊自信,它是就业应聘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还得谦虚有度;谦虚过度,给人以缺乏自信的感觉,自信过度,又让人感到狂妄;在应聘中还要积极主动,勇几推销自己,勇于竞争,变被动的就业为主动的创业,充分发挥潜能,实现美好的人生。

(三)做好就业心理指导

毕业生在求知择业过程中,由于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加客观上的诸多制约因素以及就业压力和困惑,容易在择业时产生矛盾心理,如:急躁焦虑、临阵怯场;患得患失,难以抉择;缺乏自信,自卑自弃等;同时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几种心态:一是以经济实惠为条件的急功近利心态;二是对大城市的追求和对基层及厂矿艰苦条件的冷漠心态;三是担心不正之风冲击平等竞争的忧虑心态;四是好高鹜远,“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比心态;五是自己的社会背景和自身条件都比较优越而引发的依赖心态等。

针对以上矛盾心理、心态,就业心理指导要因势利导,努力帮助毕业生培养健康的心理,提高心理素质,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应帮助毕业生从自我素质方面做客观评价,帮助他们分析客观社会环境和他们将要从事工作的有利条件,教会他们如何控制应试心理和技巧,消除不适应的行为,学会各种正常的反应方式;同时对落选的毕业生要引导他门重新评价自己,分析落聘的原因,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树立信心。

(四)做好择业技巧的指导

求职是一门艺术,求职择业技巧对大学生能否成功择业影响极大。是否很好就业固然主要由毕业生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决定,但适当的择业技巧会使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更加锦仁添花。面临毕业的学生,普遍缺乏择业技巧。择业技巧的指导应使毕业生掌握白荐、面试、笔试的技巧以及实践技能的考核方法,在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编写自荐材料,如何胸有成竹地参加面试、笔试和口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才能等等方面加强指导,从而提高求职择业的实战能力,提高择业的成功率。

总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积极加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和引导,把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其形成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优良的品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使其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工作,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拓展学生的职业知识,培养职业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职匹配。

篇6:试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讨教育论文

试析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探讨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指导工作 职业规划 创业教育

论文摘要:从明确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丁作的目标、内容以及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新形势下搞好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系建设;开展专业导学,并将其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加强校企合作,创立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开展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创新独立学院就业的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演愈烈。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既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又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利用新机制创办的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就业指导工作是独立学院一项异常重要的工作任务。而怎样做好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独立学院的领导以及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长期思考的首要间题。笔者结合自己所从事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探讨怎样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问题。

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1.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

(1)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见多识广,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多有特长,活动能力强,但是学习凭兴趣,没有恒心,怕苦怕累,有享乐心理,只想干一些比较轻松、舒适的工作。因此,独立学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培养他们的艰苦奋斗与爱国精神,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意愿的关系,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个人的利益统一起来;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就业观,降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工作,锻炼自己,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

(2)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专业理论知识素质外,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3]。因此,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之一,应该通过就业指导、专业导学、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2.独立学院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办学机制、管理和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办学经验、学生文化基础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程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专业理论学习指导及事业成功的激励;素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法律、政策指导,择业、就业观的教育;求职技巧和礼仪指导;就业心理辅导;提供就业信息。

二、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特点

1.就业层次的多样性和宽泛性

独立学院基本上以教学型为主,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具有木科学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的就业区间介于一般本科和专科学生之间,既可以占据原来优秀专科学生的就业市场,又可以填补本科一和专科之间的就业市场,同时还可以向较高层次的就业市场进军,在就业定位上表现出就业层次的多样性和宽泛性的优势。

2.就业的专业优势

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基本为各高校近几年就业情况较好、社会急需的热门专业。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专业优势能够使毕业生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顺利地实现就业。如:我院的机械制造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是抢手货,在毕业前几个月就全部签订了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实现100%就业。这一事实,就很好地说明了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可同样具有就业的专业优势。

3.自身就业品牌的欠缺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缺乏办学积淀,社会知名度有限,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状况尚不完全了解,对毕业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缺乏合理的评价和客观的了解,还没有建立自身的就业品牌,这在毕业生人才需求处于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下,将直接影响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选用。独立字院发展快、规模大,而就业指导工作的起步较迟,专业人员缺乏,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难度很大。

三、做好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系建设

目前,独立学院一般都已成立有就业指导中心,或设有就业指导办公室,承担并协调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各系也配备了就业专干老师,承担各系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但还不完善,如每个班级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配备专人负责。要搞好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就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体系建设,必须建立起整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即:院一系-班,三级就业指导和教育管理体系,学院设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办公室,承担并协调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洛系配备就业专干老师,承担各系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班级也同样配备就业指导老师,或由各班的班主任兼任。这样,整体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2.将专业导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

随着毕业生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独立学院现已着手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体系,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即大学一年级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教育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观念和就业素质意识。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开展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念的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四年级着重求职技巧指导和培训,使毕业生掌握求职的礼仪和技巧;开展就业法律、政策方面的辅导,使毕业生掌握现行的有关就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让毕业生了解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学生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以及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独立学院应开展专业导学的工作。同时,将专业导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开展专业导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等具体的工作,使学生达到专业知识上就业,心理上就业,实现真正就业。具体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心里有个底,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毕业后的就业形势,了解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宏观政策,帮助大学生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能满足就业的需要。通过在校期间开展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以及各种有意义的文化娱乐、科技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能满足就业所需的要求。邀请不同专业的专家、名人及创业成功人士,举办高水平的演讲和讲座,通过名人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事业理想,降低就业的期望值,实现真正的就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

独立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接触、了解、进人社会和生产第一线的平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特色化的教学资源(实习基地、生产工艺、技能训练的专业师资等),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独立学院为企业提供扩散企业文化的平台,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企业还可介人人才培养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有针对性的人才定向培养,为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资源,缩短企业用人中的岗位适应期。

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将最新的人才需求及时反馈给学校,让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设置新专业;另一方面,在促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今,企业挑选人才,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越来越重视能否实现“零培训”上岗。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训,可以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积累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考查学生,了解学生,为挑选适合企业的优秀人才作铺垫。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就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构建了新的平台,达到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促进毕业生更好更快的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目的。

4.开展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开拓新的就业途径

众所周知,就业只是满足了人的生存和归属层面的需要,而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开创一个企业或干一番事业,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正是实现人生的价值,满足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的有效途径。开展创业教育,既是顺应新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更是缓减就业压力的现实问题。大学毕业生创业是高校就业工作的一大亮点,大学生创业更多在于充分运用白身的专业技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创办企业,不仅能自己就业,而且也能促进同学就业。因此,开展毕业生的创业教育,促进就业,是进一步搞好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根本就在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需要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通过开设创业教育的基本课程、专题讲座,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建立创业知识结构,增强创业能力,锤炼创业心理品质。积极支持、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业实践,设立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辅导大学生的创业。将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与创新设计大赛、跨校间的创业设计大赛和大学生创业实践结合起来,引人企业、政府、社会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增强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增强大学生创办中小企业的勇气,进而有效刺激大学毕业生的创业。

开展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培育出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向社会输送敢于和善于把握时机自主创业的人才,既是促进独立学院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满足人们实现人生最高境界的需要。

总之,只要独立学院能在这些方面积极地探索,建立起以职业指导、创业教育课程为基础,以素质拓展为特色,以专业导学为重要补充,以就业实习实践为辅助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并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优势,克服困难,与时俱进地开拓就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牢做实,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那么,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篇7: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原则探析论文

在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谋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要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更是需要健康和谐的人力资源配置做保障。高校是社会的人才高地,其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落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就业制度改革的新发展。因此,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原则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初步构想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八大原则”。

一、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这是长期以来在教育学上被公认的正确命题,也是教育工作的一个根本出发点[1]。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都离不开社会需要,从营销学角度来说,就业指导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采取适合自身的营销策略将自己推向市场。高校应充分了解社会当前和未来对人才的要求,为大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求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能通过全面而广泛的就业市场调查研究,号准用人单位的用人之脉,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职业信息。比如职位分析就是不能被忽视的指导内容,用人单位和学生都会考虑职业与个体的匹配、个体是否能胜任相关岗位等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强调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脱离就业和社会需求的就业指导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对学生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二、强调领导作用

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主要负责人强调:“各高校党政一把手’要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和院系目标责任制,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高校的书记、校长要深入职能部门和院系,加强指导;院系负责同志要深入班级进行具体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明确、落实到每一位毕业生。”强调领导作用,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全员化”的前提,领导的重视会影响到师生对就业指导的重视,有助于促进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进而有益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总之,强调领导作用,将毕业生就业视为“一把手’,工程,有利于确立统一的宗旨及方向,有利于激励全体教师的充分参与,有利于激起全体学生的高度重视,有利于确保就业指导工作能获得必要的资源,有利于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重视全员参与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事,也不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事,而是需要在“一把手”的领导下,全体教职工通力协作、全员参与来实现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力量。在就业指导系统中,学生主动参与,全体教师积极响应,以及家庭、校友、用人单位、其他社会支持的积极配合都显得非常重要。

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来,特别是调动各专业教师成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力量,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有益举措。应当看到,专业教师在对专业分析、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的分析、相关专业的就业行情、形势分析等方面有着其他人员无法替代的作用。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便于把就业指导渗透到专业教学之中,有利于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传授给学生更多、更实用的技能,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领域的“软实力”,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贯彻“全员参与”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在多方位的影响下逐渐树立起正确、理性的就业观、职业意识、择业观,加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进而积极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进程,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强调全员参与,除要求高校利用自身拥有的教师资源外,还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源,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教学,与相关政府机构、社会人才服务机构、用人单位等进行合作,将企业HR、成功校友等社会人士请进课堂。他们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向,熟悉企业的用人需求和用人标准,熟知职场的生存法则等,能够将最新、更实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通过这些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和实用的信息,让他们更直接、更客观地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职业、了解企业。因此,重视全员参与,高校应积极调动和发挥学校内外资源的力量,促进两者在就业指导工程中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进程和发展,提高高校就业率,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四、注重全程指导

个人对职业的选择与决定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作为对应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应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传统的仅面向毕业生开展的,明显带有“季节性快餐’’特点的就业指导,希望在短短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就业观、客观认识自我与职业、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创造各种条件实现职业目标等,这样的就业指导很难保证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对处于“职业探索与准备期”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不应只是毕业生,还应面向全体学生,就业指导应贯串于整个受教育期间,根据不同阶段、层次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主要任务,开展有计划的并不断深化的就业指导活动。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应重视“全程化”。

全程化就业指导,是以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核心,根据其从入学到毕业的不同阶段的职业认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提出具体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和指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走向社会成功就业,并对其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就业指导过程。全程化就业指导突出时间上的“全程性”,即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程中,可将就业指导划分为专业与职业认知阶段、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准备阶段、就业实施阶段和职业适应阶段等,根据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主要任务连续不断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注重就业指导的全程性,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和实现职业目标,有利于大学生理性择业和就业,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成才与发展。

五、采用系统指导

就业指导的目标系统、内容系统以及实施保障系统等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结与互动,构成了就业指导的高度系统性。系统指导需要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结合大学生个性特点、兴趣、愿望等,通过职业咨询、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自我,探索职业世界,树立职业理想,澄清职业价值观,内化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能够在就业时作出合理选择,适应工作并能在任职中获得发展。同时,就业指导是沟通教育与职业、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与学生的重要桥梁。它可以协助用人单位选择所需人才,促进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且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协调与联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系统指导有助于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和效率,有助于协调和整合各类资源,减少人力与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象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毕业生,而应拓宽就业指导对象,把全体学生都纳入到系统的就业指导中来。就业指导根据各阶段、各层次学生的特点、需要,进行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引导与教育。

二是主体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主体应是全员性的,像就业指导这样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广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级、各部门、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形成就业指导合力,共同协作保障就业指导工作高效、优质展开。这样有利于将有关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资源加以综合运用,将高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互利的“三赢”关系,使就业指导工作富有成效。

三是从内容上。个性化就业指导是要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发展其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内容丰富、细致的系统指导。显然,系统的就业指导不只是局限于毕业前的.几场就业讲座、临时抱佛脚式的求职技巧传授等活动,还应该涵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咨询、就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可见,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的系统指导过程。

六、与时俱进地持续改进

由于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的需要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提高的。所以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持续改进也是大势所趋,并应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其他管理人员永无止境的追求。持续改进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不断变化的需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激励高校不断创新就业指导理论、内容、方法和实践,培养学生持续改进的意识,主动关注职业世界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新需求等,从而客观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比如大学生应培养和提高众所周知的智商(IQ)和情商(EQ)外,近年来又流行一个新概念——挫折商(AQ)。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和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因此,在当今金融危机形势以及就业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下,大学生也应“与时俱进”地有意识培养自己的高挫折商。可见,就业指导工作的持续改进应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同时,持续改进的原则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创新的要求,需要高校在就业指导理论、方法、内容、实践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比如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强烈愿望,高校应强9a~,J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应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工作中,形成传统有形就业市场与无形网络就业市场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的更全面、更完整、更有效的就业市场。为了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增加各类科学、系统的标准化心理测评、职业测评工具的使用。

七、以信息为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招聘手段的革新,就业信息已成为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保障[4]。就业信息是能对个人的职业选择、适应与发展带来影响的信息,又是个人理解社会实情,推敲自我能力、能力倾向、兴趣等自我概念,开拓自身职业发展前途,促进自我职业志向形成的素材[5]。就业信息的主要功能是:

(1)能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思考自身的职业兴趣、能力、个性等,树立理性的职业目标,自觉地制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的同时认识职业世界,并使自我与职业匹配地结合。

(3)让大学生提前了解未来职业世界的现实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开阔个人就业视野。

(4)提高大学生辨别各类职业信息的可靠度、价值度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有目的、自觉地收集、整理与利用职业信息的能力,并且能把有效的信息应用到自身的职业规划、职业选择及职业决策中去。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应客观地、有选择性地、批判地筛选、判断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并且信息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所关注的职业领域,而要开阔个人就业视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去其他相关职业领域所提供的机遇。由于当今社会信息日新月异,量大面广,而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因而在搜集信息时,要做好记录、加工和分类工作,以利于及时筛选、更新过时的信息,补充新鲜信息,必要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

八、互利的“三赢”关系

就业指导是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职业、知识与劳动、大学生的职业目标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桥梁。互利的“三赢”关系,主要是指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在就业过程中能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学校实现高就业率,高质量的就业势必会提高学校的声誉、地位,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用人单位挑选到适合于企业文化、适合于岗位要求、适合于工作性质的人才,有利于节约用人成本利于企业发展;毕业生获得与自我兴趣、能力、个性、愿望等相匹配的职业,有利于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胜任、适应与发展。

毕业生是否建立起合理的就业观念、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是否顺利就业、是否适应职场并获得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用人单位对其的认可度。用人单位的认可度主要是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工作表现等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检验,主要来自于市场而不是学校考试、考查的成绩,用人单位才是最权威、最有效的评价者。因此,从用人单位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有利于指导的有效性,也更能使学生清楚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人才,进而主动积极、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可使学校获得大量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需求,进而能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效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对高校来说,与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机构建立互惠双赢的长期合作关系,逐渐建立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形成强强联合,也无疑是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乃至引导其成功步入社会的一次有效尝试[6]。到实践基地实习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感性、深入地了解企业,在接触优秀企业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提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满意度,实现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方互利、共赢。

篇8:试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论文

试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现状创新路径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这也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探讨了适合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路径。

1.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1.1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完全适应“自主择业”的要求。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工作的主渠道是招聘会,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这一工作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的程度不够,特别是各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使就业信息难以发挥作用,不能满足毕业生更高的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效用不够大。从就业指导开展的时间角度看,我国处于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的“第四年指导”状态,据姚欲群调查,52.1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如下表所示。

1.2高校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

第一,我国已大学毕业未就业的部分大学生,宁愿等待,也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这种现象势必导致西部地区、低薪部门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困难,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第二,理工科院校中,女生本身就不占多数,但“女性就业难”表现得却非常明显。用人单位愿意招收男生在招聘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统计性歧视”也是不争的事实。第三,不能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素质中前5个指标分别是:①专业知识与技艺;②敬业精神;③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④沟通协调能力;⑤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2.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路径

2.1塑造就业工作环境。

深圳大学张雅琴概括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以及塑造的方法:①就业市场管理:政府从制定计划到提供服务;②就业市场运作:高校从分配管理到提供就业指导;③个体就业方式:从被动分配到自主选择、自主流动、自主创业;④就业成功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状况成为就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宋继勋认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环境方面,政府应该做到:加大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就业制度及其他配套制度的改革;完善人才市场,提供就业信息;开设新的就业岗位。 2.2建立就业工作新机制。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葱青指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己不仅仅是量的变化,高等教育本身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既要培养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也要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还要承担培养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与市场和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但我国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的是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毕业生就业。

2.3加强就业政策辅导。

学校通过就业指导课,使毕业生了解当年相关的就业政策和规定,依法就业,在关键的时候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提高求职命中率,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使毕业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并结合个人的实际,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选择职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联系单位,并主动避开部分省、地的“政策壁垒”,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

2.4将生涯辅导的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选择是一种过程,不是某一时刻的决定,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的职业和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导致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因此大学生生涯辅导的对象不应只是毕业生,而是所有大学生。大学的生涯辅导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要对各年级的大学生的生涯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

2.5实现生涯辅导工作的专业化。

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人们在认识上还不够清楚,也缺乏经验。在已经建立的辅导机构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事不分、政事合一的现象,从事辅导工作的现有专家和专业人员工作中往往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生涯辅导,或者将求职择业的技巧等同于生涯辅导。要使生涯辅导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必须与行政工作相分离,形成辅导人员的职业化,进而实现专家化,只有实现生涯辅导的专业化,生涯辅导才能科学、规范地发展。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人员配置是全面开展和提高生涯辅导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学校应广泛建立专门的辅导机构,组建一支热爱本职工作、综合素质高的生涯辅导队伍,开设生涯发展课程,建立学生生涯辅导资料系统,实施心理测评,开展个别和团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形式的生涯辅导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我国的生涯辅导水平。

2.6开设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加大就业观念教育的力度。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大四学生的专利,需要从学生一人学就做出规划。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思想工作的新阵地,是素质教育一个非常好的切人点,应当有计划地为大学生开设一些课程。

篇9:浅论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论文

浅论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评析论文

摘要:

文章阐述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追溯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发展,概述了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总结了其工作特点。同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于我国研究和开展高校大学生指导工作具有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高校;就业指导;研究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体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外国专家学者经过多年

潜心研究和探索,总结、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臻完善。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无成功的经验和规律可循,因此研究外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汲取精华,洋为中用,对我们开展好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涵义和历史探源。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根据个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考虑社会需要选择最佳职业的过程。美国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最早的国家,它的就业指导一般称之为职业指导,其理论基础是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帕森斯的特性一因素匹配理论。这种理论提出了职业选择是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特性)与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命题,大学生职业指导的过程就是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实现人职匹配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初期,它被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随着职业指导实践活动的深入,人们又认识到用“生计指导”更能准确地表达学生职业指导的内涵,职业指导开始向生计指导转化。日本、前苏联等教育发达国家受美国影响较大,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分别定义为出路教育和职业定向教育,并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而我国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由计划经济的以毕业生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统招统分为主要形式的高校毕业分配,逐步发展为当前以政策咨询、技巧传授、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二、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管窥。

美国实行的是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学校对大学生就业不承担责任。但由于毕业生就业情况关系到高校的声誉和地位。特别是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所以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使其蓬勃发展。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我评价、专业定向和择业目标指导。

学生入学起。就业中心就通过心理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对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作出评价,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和职业定向;进入毕业前期,通过咨询方式与学生面谈,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的专业与职业领域,指导学生确定择业目标。对学生进行求职择业训练,包括如何写个人简历、求职信,如何获取信息,怎样展示个人特长,求职面试要领等等。其方式有个案咨询辅导,也有培训班、指导课形式的集体辅导,还通过模拟应聘面试、音像教学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以指导。

2、就业信息服务。

通过信息网络及时把各种社会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信息网络查到自己所需要的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把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送给雇主。此外,就业指导机构还备有各类有关耕业指导的图书、报刊、杂志、企业介绍材料,供学生随时查阅。

3、拓展实践途径。

由于许多雇主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经历、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到需求单位实习、工作的机会。各校都有一批长期保持密切联系的企业和机构,通过组织学生去实习、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供需双方提供互相选择的机会。

4、服务雇主。

当毕业生与雇主达成就业意向之后,雇主往往要派专人来校与毕业生面对面洽谈,学校就业机构在这方面的接待服务也是经常性的、大量的。

5、举办校园的招聘面试活动。

各大学在教学口历上都安排有固定的学生就业招聘日程,在校园内定期举办招聘面试活动,届时学校的就业机构要接待来自各界的招聘代表,组织类似我国高校的“供需洽谈会”活动。

三、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

美国高校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呈现出如下特点。

1、工作模式全方位、立体化。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指导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工作重点已由过去的注重就业安置和资讯提供,转变为注重加强培训和辅助发展。辅导范围由择业指导拓展为将事业、心理、学术三者合为一体的辅导和全人发展。就业指导由过去的行政服务性工作转变成具有教育职能的教学性工作。就业辅导的基础由原来依赖常识、直觉和经验,上升到注重理论、研究、调查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指导对象由只侧重应届毕业生转为面向所有年级,甚至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各类学生。指导的质量从单一内容和方法,向以学生为本的多元化服务迈进。指导观念也从一生只能做一次决定,延展到一生成长不断再决定。就业指导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专业教育以外的“通才教育”,提高了学生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创新能力和水平。

2、工作内容丰富而细致。

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以心理测验和职业咨询为方式的自我认识指导;以提高应聘技巧、增强职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求职工作坊和培训课程;以了解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为目的的小组训练和讲座;以增强职业适应性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上花样迭出,而且注重质量和实际效果,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比如,美国高校启动的“展才活动记录计划”,把学生在大学参加的活动记录下来。凡参与该计划的学生在毕业时,将免费得到一张活动记录,同时可以两次免费寄到申请职位的雇主手中,以增加受聘的机会。

3、工作方式注重全程服务。

将就业指导纳为高等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会提供不同的辅导内容。某些大学实行的“优质职业培训计划”,选拔成绩及素质比较高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对其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和求职技能训练。在学生求职时,鼓励他们竞聘一些著名的公司。

4、工作人员实行全员参与。

在美国高校中,辅助学生就业工作的人员范围广泛,比如专业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学生会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研究专家及就业指导理论学者等。各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校友事业网络”,利用网络联络各届校友。这些校友经常被邀请回母校举办讲座,为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职业方面的意见。

5.工作手段上普遍使用职业测试工具

职业测试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已广泛为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所采用。常用的职业测试工具包括自我定向探索(self—directed search,简称SDS)、斯特朗一坎贝尔兴趣量表(Strong—Campbell Interest Interest Inventory,简称SCⅡ)、霍兰德职业爱好量表(Holland Vocational Perference Inventory,简称HVPI)、塞普尔工作观量表(WorkValuesInventory,简称wv1j等。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情况,以个人和小组两种方式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并且开展测试后的跟进工作。内容包括:提供各行业资料、求职技巧训练、解决心理障碍或压力和指引学生做出选择等。

6、工作推广上加强宣传与交流。

美国高校十分注重对就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推广,通过舆论扩大工作影响。推广工作可分为校内宣传和校外交流两个方面。对内宣传主要通过在校园内开展主题展览、编发就业手册、散发求职技巧参考传单等方式,扩大就业指导在学生中的知誉度,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使用率。对外交流工作一方面面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质量,扩大学校影响,提供就业招聘服务,强化需求关系,寻求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另一方面加强校际交流,提高工作水平,实现就业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四、美国高校学生指导的局限性。

1、缺乏主流的价值观导向。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一般不对学生持有的价值观加以评价,只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更深入地认识自己,进而协助他们调适矛盾和处理情绪,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因此,容易导致学生过于关注自我的发展而忽略社会需求。

2、适用性不够广泛。

美国的就业指导理论及方法具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东西方的地域、历史、文化、思想的差异,决定了这些就业指导理论、具体操作方法引入他国必须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

3、聿生指导与社会教育缺乏有机地结合。

美国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走读的,住宿分散,教学采用学分制,这直接影响他们参与校内活动,特别是接受指导服务,造成了学生集体生活的缺乏和集体观念的淡漠,教育的效果很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冲淡,难以得到保证和巩固。

4、过分依赖测试手段。

随着测试手段的广泛运用,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过分依赖测试工具的倾向,缺乏生动、具体、灵活的工作。由于青年时期是人的思想、心理、价值观极易变化的时期,测试结果仅是学生某一时期各方面的瞬间体现。因此,测试结果的科学性、长效性不高,影响了工作效果。

五、美国高校就业指导对我们的启示。

1、以“发展性指导为目标。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生涯指导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很多开展就业指导历史悠久的高校都逐渐由单纯的就业指导(就业安置)或者职业指导转变成人生指导。人生指导本身具有发展性,强调终身学习。所以,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应逐步实现融学术、心理、事业和人生规划为一体的通识教育。也就是说,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发挥服务功能,而且更要发挥教育功能;不仅体现短期价值,而且要对学生成才整个过程起到长效作用。就业指导工作将对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应将其作为重要教学环节,以发展性指导为工作目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2、充实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

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丰富实用,形式新颖多样。除了讲座、招聘等形式外,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非常普遍,免费向学生提供的培训课程有规模、成系列。不仅坚持使用了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本原理,还大胆引用了工商管理和市场学的相关理论,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在这些方面都为我们充实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3、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和市场资源。

在校内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对学生的选修和辅修专业进行建议和辅导,合理规划和推荐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将暑期的社会实践工作与职业探索有机联系起来等,都将是拓展我们就业指导内容与方法的生长点。在市场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与社会人力开发机构合作开展工作;联系知名企业等人才需求单位,使其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进行投资,学校以为其提供未来员工的定向培训作为补偿。这些方法都将为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增添活力。

4、建立全程和全员的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其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教育,为学生制定职业探索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服务。也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就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录用单位对大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意见和使用情况等问题加以调查和研究,建立起动态的反馈和循环系统。所谓全员的概念,就是要调动校内外所有涉及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人士的热情参与。目前可做的工作包括:与校友建立联系网络,以沙龙或小组的形式分行业进行经验与信息分享;与用人单位建立学生假期实习基地,提供职业体验;邀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和部门主管定期进行演讲、咨询、模拟面试等。

5、慎重使用测试工具。

当前,人力测评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工作方法,而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有的根本没有测试工具,有的使用混乱,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规范和指导,我们要努力研究和开发出科学、准确的测试工具,为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支持,以保证学生的利益。同时,应该提醒指导者和使用者,不能过分依赖测试工具,测试工具只起到一种辅助作用,不能仅凭借一面之词对学生妄加辅导。

篇10:试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趋势分析教育论文

试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趋势分析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 就业指导 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在分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明确就业方向,强化就业意识,做好职业规划。从职业指导的内容、途径、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趋势。

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国务院、国家教育部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各级政府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各高校一般采取建立就业指导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开设网上咨询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尽管如此,就业指导工作仍然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任务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应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年有几百万毕业生走向社会,短时间集中就业,造成少数工作人员面对大量的学生和极宽的工作面,于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运而生。

1.对就业指导内涵的认识

人们一般认为,就业指导就是为求职者提供可能的帮助。基于这种认识,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将力量集中于搜集就业信息、为学生咨询就业政策、组织召开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选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等方面思想教育的任务被隐藏、被忽略了。就业指导把人们的目光引向毕业生,这实际上只是把握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重视了局部而忽略了全局。应当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使工作的重心前移,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深人进行。

2.大学生对职业指导的需要

20xx年4月,我们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准备和对职业指导的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200名大学生中,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设计的占27.3,喜欢自己所选专业的占53.6%,愿意从事自己所选专业工作的占46.4,出现职业方面的困惑通过教师解决的占17.2%,进人大学后走访过就业指导部门的占5.4%。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到,近50%的学生不喜欢或不愿意学习自己所学专业,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和选择。可见,大学生不仅需要就业指导,更需要成长过程中的职业指导。

3.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首要问题是就业指导工作定位不准。定位于“就业”指导,则只有在学生即将就业时才会去关注,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前松后紧的局面,必然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其次,就业指导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求职障碍的普遍问题是思想问题,是职业价值观问题。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上。第三,就业指导渠道单一。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多表现为一般性的讲座,尚不能普遍引起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第四,就业指导人员相对不足。目前,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与待毕业学生人数的比例尚不足1:1000,即使这些指导人员对就业指导工作有清楚的认识,也往往因分身乏术,无力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就业指导工作中,发布就业信息多,就业观念教育少;在择业指导中,讲具体问题多,解决思想疑惑少;在创业指导中,介绍方针政策多,敬业精神培育少;大学生毕业时,盲目就业的多,深思熟虑的少。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们对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认识偏差的体现。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任务

大学生从求学到求职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三盲现象”:盲从地选择专业而不考虑自己的本身特质;盲目地学习却不清楚自己的弱点、优势;盲然地择业、就业而不注重自己的长远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十分不利于学生潜力的挖掘与优势的发挥。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应该面对现实,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承担起三个方面的指导任务。

1.明确就业方向

大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要进人职业领域,但因学生在考大学填报专业志愿时,更多考虑的是新潮的名称以及将来的工作环境等,并不了解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即不清楚将从事哪些岗位的工作,于是,学习缺少原动力。因此,职业指导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明确自己将来的岗位要求,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强化就业意识

大学生中除了要继续深造者外,大部分进入大学会产生松口气的想法,没有升学的压力,就业意识淡薄,缺乏长远考虑,“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职业指导工作的责任在于将就业意识不间断地输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并逐渐地进行强化。就业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3.做好职业规划

做职业规划是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职业规划,可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特质进行重新审视,对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认真思考并使其具体化,明确自己的追求,有意识、有选择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训练。

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发展趋势

(一)职业指导的内容

职业指导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1.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的任务是针对学生选专业缺乏依据的现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知识框架、就业方向、岗位特质、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要求,起到引导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自我发展的作用。要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挖掘潜力,对明显不感兴趣的和不适合所选专业的学生及早予以调整。

2.职业生涯设计

大学生要在职业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围绕“我可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等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自己(包括性格、兴趣、职业价值观、能力特征等),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自己进行全面的、理性的认识,了解社会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了解生活环境、就业环境以及人才供需发展趋势,准确定位,扬长避短,达到人与职业的优化匹配。 3.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成功观教育,要突出吃苦耐劳精神、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确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相互尊重的职业道德观。

4.职业能力训练

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岗位基本任职能力,如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优秀的职业者应该全面发展,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注重修炼内功。

(二)职业指导的途径

职业指导要伴随学生完成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它不应是阶段性的工作,也不应通过少数人和单一的渠道来完成,而应向广泛的、综合的方向发展。

1.职业指导全程服务

随着人们对选人、用人各个环节认识的逐步深化,用人单位选人的策略在不断改变,相应地,育人策略也必须改变。阶段性的职业指导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职业指导服务将成为大学生指导工作的突出特点。

2.职业指导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专业教育直接负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责任。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熟悉岗位规范、掌握职业技能、了解企业文化、树立职业道德等,应该纳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任务明确,措施到位,使大学生“零距离就业”不再是一句口号。

3职业指导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学生的就业,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要以职业指导为载体,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就业作为思想教育新的着力点,发挥思想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贴近学生实际,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的亲和力。

4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职业指导咨询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的形式普及职业指导,可以收到营造氛围,提高认识,并解决一般性问题的效果。作为强有力的辅助手段,网上咨询、面对面咨询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职业指导的组织

落实职业指导工作需要严密的组织系统作保障。教学与管理两个方面,工作性质不同,工作内容也有区别,需要做统一部署、协调和调度。

1职业指导机构

职业指导机构的任务是统筹规划职业指导工作,包括推荐就业和职业指导,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计划;负责组织专兼职教师队伍,审查教师资格,合理配置师资;负责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和质量等。

2师资队伍

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建立职业指导师资队伍,首先是思想建设,帮助教师树立以职业指导为己任的责任感。其次是组织建设,就目前情况看,要组织庞大的职业指导队伍很困难。所以,一方面要积极地加速培养专业教师;另一方面,要根据职业指导任务可以分解的特点,将职业指导的内容融人相关的课程与管理中,集职业指导与其他教学活动为一体,使职业指导工作更形象、具体,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3职业测评系统

职业指导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内容,而这项工作需要科学的依据,需要以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量表作支持。因而,建立职业测评系统对于职业指导工作举足轻重。

4.职业指导档案

建立职业指导档案是职业指导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也是改进本身工作的需要。职业指导档案包括:①职业指导咨询档案;②职业生涯规划档案;③毕业生跟踪调查档案;④职业指导工作总体计划、工作总结;⑤典型案例分析等等。职业指导档案的建立是对工作的督促与检查,是积累工作经验的有效方法,对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做好职业指导是建立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它虽然起步较晚,但有利于个人,有利于社会,因此必将获得较快的发展。

法律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技巧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查资料及写作技巧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

班主任管理的论文题目

酒店管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论文题目审核表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

学前教学论文选题

工商管理大专论文题目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教育论文(共10篇)】相关文章:

会计学论文题目推荐2023-04-09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2023-09-25

论文题目2023-06-24

会计学论文题目2023-09-16

公共关系毕业论文选题2023-12-14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2023-05-28

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023-07-03

公共政策学论文2022-10-07

优秀新闻论文选题2023-04-02

论文选题参考2022-05-1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