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

时间:2023-05-26 07:56:0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共12篇)由网友“带沙币”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

篇1: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

引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开办酒吧、水吧、茶吧,开办小型旅馆、客栈等企业实体的能力,学生拥有酒店服务产品或新的服务方案的能力,并将新的酒店服务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本文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创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创业的意识,还需要具备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相应法律法规知识等;还需要具备超人的胆识、优秀的领导力、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承担各种压力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从整体上看基本上是来源于低于一本、二本和三本录取分数线的学生群体,学习基础和自制能力教差,对自己要求低,上进心不强。此外,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技术、知识与能力结构比较单一,创业综合素质、创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校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学院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越来越重,开展相关创业活动越来越多,比如“创业一条街”,但学院的`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仍然还停留在创业教育的初始阶段,只是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通识的教育;此外,酒店管理专业虽然也开设了创业实践课程,但课程教学还只是流于形式,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真正重要的创业实践的培养比较缺失,缺乏创业的专业培训和指导。

3、社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这无疑为大学生创业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与国外成熟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完善;从各项扶持政策来看,主要集中在创业企业注册、税收和资金支持等方面。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概况

1、设施设备概况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招待所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所小型的招待所,它位于学校宿舍楼三栋五楼。它一共是由33间客房组成,1间接待室,1间仓库,它所对外经营的房间数一共有31间。其中单人房1间,双人房21间,四人房9间。

2、经营管理概况

招待所现由一个创业团队管理,这个团队是由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组成。其中有一位主管,一位领班,一位财务,其余的学生是服务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院招待所经营过程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管理者和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按照小旅馆经营管理的理念,从物品采购、成本核算、人员培训、排班等方面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中提出: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行业创业人员也是我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学院招待所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学生通过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管理能力、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对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今后开办小型旅馆、客栈等企业实体、架起了一座成功的桥梁。

四、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完善学院招待所

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学院招待所的规模、设施配备是否完善都关系到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学院招待所原有基础上,完善招待所的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客床、电视、空调、冰箱等客房服务设备。建设目标:设10间酒店客房标准间客房(20个床位)、50间普通客房(120个床位),同时配置酒店前厅1间,可同时接待120位以上客人入住。完善学院招待所,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依托学院招待所,教学计划可以充分吸收当前酒店客房部主要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内涵,补充新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考虑到酒店客房部管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历程,在知识与能力模块上努力遵循“一线服务人员——基层管理者(领班、主管)——职业经理人(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与认知规律来完善课程体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围绕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学习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培养综合能力强的自主创业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学院鼓励教师脱产到企业挂职锻炼,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要在企业挂职一个月,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积累实际工作经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指导和项目开发,为企业和社会开展培训服务,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聘请行业专家到学院担任兼职教师,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聘请到2位酒店行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

篇2:工商管理专业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途径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途径类工商管理大专毕业论文字。

(郑州外国语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类型,通过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效合理的进行企业管理,是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实现为工商管理行业输送更多实用型、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发展途径 探索分析

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存在下滑趋势,以及人才培养的类型出现单一不实用缺乏创业意识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的手段过于传统、单一,没有与市场现状结合,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就是与实际市场发展趋势结合,创新创业发展途径,让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接轨。

一、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目标以及存在的阻碍因素

(一)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宽培养人才的渠道,发展工商管理专业,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培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为工商管理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当下市场发展现状、工商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得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实现目标为能够培养出具备创业意识、创业潜力以及创业积极性想法的人才,该种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为对于当下社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探索和了解掌控,有坚定的创业目标,有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道德素质高,人文素养高,对于自身的基本条件有一个知根知底的了解,创业的走向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有较强的人际调和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有长远的眼光和长远的计划,重视国家的利益以及国家的发展,有自我提升强大自我的雄心,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随时清晰的思维等。培养出该种类型的人才就表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彻底成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能够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研究指明方向。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存在的阻碍因素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现存在的主要阻碍因素包括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的长久性影响,无法有效的科学的将创业内容融合,教师无法接受以及没有研究新型教学方式的动力想法,导致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进展较为不理想;工商管理专业对于创业目标以及创业方向没有一个较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摸索以及自我尝试的积极性也相对不高,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中创业指导以及创业鼓励逐渐形式化,无法发挥具体的作用,同时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受到阻碍,处于瓶颈时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创业的鼓励较为有限,主要的思维模式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完成课程毕业找工作,对于学生以及教师而言创业是一种遥不可及的道路,就业比创业实际,就业比创业简单。这些影响因素直接制约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实现,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进展处于停滞阶段。教师的观念、学生的想法以及学校的教学模式都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强制性手段结合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一定时间内改变这一僵持局势,采取的主要强制性手段就是教育局等部门强制性要求学校增加创业教学内容以及增加创业实践模拟教学项目,将创业教学的重要性提升上来,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由教师去影响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以及提升创业积极性。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分析

(一)教学结构改变

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的首要发展途径就是改变教学结构,确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工商管理方向的知识要求,同时对现今社会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两者信息进行结合探究,编制出工商管理专业所特有的创业指导书以及创业教学内容,同时编制的内容根据社会的变动以及教师认知的加深进行完善,教学结构改变的具体体现为将创业指导教学内容与工商管理专业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比例调整,将理论学习项目与实践项目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与创业指导教学内容教学调整为5:1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结合式教学,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创业指导教学中提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提及现今该方面知识的具体应用现状,让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更为全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为穿插式,即在理论教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安排不同形式的实践内容,实践内容根据学校的资源情况分为具体地点实践和模拟实践,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完整的掌握知识以及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的能力表现方向给予学生一定的意见以及指导,让学生更为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以及长处,让学生对于未来的定位更为清晰,这一步骤能够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多方向发展。

(二)教学方法改变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还包括改变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向就是改变教学的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具体操作为发展学生课堂主体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社会调查以及社会自我实践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我的经验,进行课堂创业论辩,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可行的方案,逐渐清晰思维以及清晰方向,同时对于课堂氛围的调动有实际的促进作用,这能够保证大多数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良多。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发展,包括增加创业作业竞赛内容,增加课下交流平台以及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意识得到相应的提升,还包括学生参与实际的创业项目,累积经验以及自我见识。

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途径学士学位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关于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范文集大学生适用:8000字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81写作解决问题: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总结职称论文适用: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工商管理大专毕业课题论文题目推荐度:优秀工商管理专业选题

(三)教学评价改变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之三就是改变教学评价,具体操作就是改变最终的教学成绩评价方式,学生创业计划书、创业总结、实践成绩以及参赛成绩占总成绩的60%,理论学习成绩以及创业理论成绩占30%,剩余的10%是学生的自主实践以及自我调查内容,并且成绩的获取不单单取决于教师的评价,还取决于相应的实践参与人员以及场所负责人的评价,还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打分有关。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自我创业,以及与同学合作计划参与的项目并且实际的参与来取得加分,这些评价分数直接与学分挂钩,评价的高低直接决定最终获取学分的高低。

三、结束语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发展途径分析的意义在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创业成功率提升,分担社会就业压力,有利于促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篇3: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途径论文

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途径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特色主要途径

摘要:本文围绕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培育途径这一中心,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明确专业定位、注重校企合作、完善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培育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主要途径。

培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鲜明特色,不仅是“十一五”期间全面迎接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过程中的一项必要工作,而且是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能力持续增强的重要途径。20世纪末21世纪初,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速度、规模和水平已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至此,面对日益竞争的外部环境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注重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创建有持久发展后劲的专业群体,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高职院校深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分析,借鉴国内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建设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专业特色通常是指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优于其它专业的,科学的特性、思路和举措,是对专业较长时期发展实践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在这方面,国内众多学者有过科学的论述,著名学者顾明远教授指出:“特色,顾名思义,是指不同于一般,要有所创新,要有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严正广指出:“办学特色专指学校的办学者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的的需要,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表现风格、机制等”。归纳起来,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理念。一般地说,专业发展理念是指导专业实践活动,并在不断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形成专业特色的基础。如果在专业建设中,不能很好地做到观念超前,意识领先,就无法用创新的思想和探索的行为指导专业实践活动,甚至始终跟在同类院校专业建设的后边,这样就不可能形成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国内著名学者潘懋元指出“之所以在高职人才工作水平评估中,对A类专业要侧重特色项目的评估,就是要用建设特色专业这一要求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走出自己的新路”。具体地说,首先要用创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始终把人才培养同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树立“让专业建设适应社会、服务行业、督导学生”的人本教育理念,打破“一切由学校说了算,一切让社会、学生围绕学校转”的传统思维模式。在这方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该校的所有专业都以特色建设为主线并以此推进专业教学、管理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其次,要有社会意识和市场观念。专业建设要富有特色,办出生机与活力,形成广阔的生源面向和就业面向,就必须立足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和把握市场动态。把人才培养工作的最终结果能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否带动相关行业、企业效益的提高,做为衡量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的设立要有充分的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专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社会经济组织的支持与合作,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效益要接受社会相关组织的检验。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表明,凡是在培育和塑造专业特色方面依托行业力量付诸艰辛努力,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高职院校,其相应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入学率都比其他院校具有明显的优势,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良好的发展水平。反之,在专业特色建设方面背离或忽视行业、企业需求,处于较低水平的院校,其相应专业学生的入学率和就业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先天不足。再次要运用逆向思维,在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发展与创新的内在规律,从实践活动中概括并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内容,以此指导专业建设与发展。

2.稳定互助的产学合作机制。高职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具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必须有行业、企业相关专家的参与。从国内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培育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产学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强化,这也是从根本上构建高职专业特色的要求。为此,还要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形成校企互动的双赢机制。首先,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的参与,要紧跟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动向和素质要求,把定单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注重工学结合,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同行业、企业的需求一致。其次,根据行业需求确立招生、就业的发展面向,解决好专业培养的入出口问题。再次,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对口实习实训,参与各种实际问题的研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

3.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区别就在于,在必要的教学内容讲授和知识积累的情况下,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社会、行业或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宗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建设。要体现“厚基础、强专业、多技能、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要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个符合职业要求的知识平台,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架构,有对核心能力起系统支撑作用的基础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应用技能,将社会和行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划分为若干个细小的专业模块,各个专业模块实践的集合就构成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

二、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基本特征

结合国内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研究,其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科学性。专业特色不是对专业某一行为活动的简单概括或描述,必须是在长期的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科学的内涵,同时有相关知识、能力的支撑。既要符合国内教育发展的规律,又要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相结合。如果离开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长期概括和提炼,人为地为一时的目的或目标而总结或拼凑出来的内容或行为,就不能构成专业的特色。专业特色在科学的基础上要体现先进性,要有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专业特色要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成为同行业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2)独特性。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是专业建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职业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所提炼、总结出来的独特的做法和经验,既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模式,又有别于一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此外,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应体现鲜明的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其参照物应是同类高职院校,只有相对独立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做法和经验,才能称为特色。从哲学意义上讲,特色是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不能离开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共性的方面。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与其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共性基础上的不同才是独特性。

(3)持续性。专业特色是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办学风貌和发展模式,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完善的工作过程,体现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方面的主观追求及客观效果上的和谐统一。其一旦形成并确立起来,应能够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且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能伴随专业建设与发展得到持续性的增强,就不能构成专业特色。

(4)创新性。专业特色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新特色应建立在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在发展中紧密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并在些基础上,紧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间断地探索创新。要不断总结专业建设的最新成果和经验,不断研究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他人尚未认识的理念和观点。

三、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培养途径

1.明确专业定位,强化素质培养

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在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认识不清,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不够准确,这就直接影响了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力度和水平。高职院校学生,准确定位应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是行业、企业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也可以是行业、企业一线的组织管理人才。为此,应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要围绕这一主线努力打造专业目标和培养计划,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反复研究和领会国家关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文件精神,把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始终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此确立相应的课程群系,明晰各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一方面使学生具备应有的知识层次,另一方面又强化了相应的技能。从而以素质培养为龙头,统领专业各项人才培养工作。

2.依托产业群体,实现校企双赢

从国内高职院校的发展分析,要想打造专业特色,必须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如果不能很好地依托并服务于行业或企业,就不可能获得社会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也不可能推动专业建设的纵深发展。仅以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20对国内高职院校调查研究表明,―间高职教育中招生、就业不景气的专业,80%以上均缺乏校企双赢的互动机制,程度不同地忽视依托产业办学的理念,结果在闭门发展中使专业发展严重滞后。为此,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专业必须建立校内外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拥有3―5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定期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学生的就业完全由企业承担。同时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企业在人员招聘过程中优先录用本专业的学生。其次,形成“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专家参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模式。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每年应拿出1―2个月的时间在不影响常规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轮流到企业进行对口实习实训,参与企业各种实际问题的研究,同企业相关人员一道共同承担横向科研课题,把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接受企业各种新问题和新挑战的检验,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到学校为专业学生举办讲座,专业的重点实践课程也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承担。

3.完善课程结构,实现培养目标

职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选修课。整个过程从职业分析入手,明确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具体地说,应把握四个方面:首先,要按照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如在市场营销专业,众多高职院校将商务谈判课程和公关礼仪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商务谈判与公共关系礼仪。将消费者行为学与推销理论及技巧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消费者行为与推销技巧。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国际货物运输与代理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国际货运代理与保险。将专业英语与外贸函电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商务英语与外贸函电。整合过程以是否实现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否达到了社会、行业或企业对人才培养能力的目标要求。整合后的专业技能模块的各主干课程都能在知识讲授的基础上,用理论与实践学时1:1.5的比例,加大了学生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岗位上强化培训的力度。其次,将职业认证课程嵌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广泛征求行业、企业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高职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认证。在其所对应的职业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直接选择国家相关的对应等级的认证教材,按照相应教学环节的大纲要求,由主讲教师将认证内容和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课程教学的最终检验形式不再是主讲教师命题的期末试卷,而是直接参加国家相应等级的职业认证考试,以其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该门课程的结业成绩。如果一次考试不能通过,则要在适当学期跟随下一年级学生的相同认证课程进行重修,继续参加国家职业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学生能考取的专业核心认证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如市场营销专业可考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高级营销员(四级)资格证书和通用管理能力资格证书。工商管理专业可考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高级营销员(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员(四级)和通用管理能力资格证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考取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际单证员和国际质检员、高级营销员(四级)资格证书。上述国家认证考试直接嵌入到教学过程,不再另外安排辅导或选修课,在强化专业职业能力的同时,又不过多地增加学生的负担。再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打造2―3门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职业技术课程。课程教学大纲要在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广泛征求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课程教材的理论内容应由高职院校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编写,实践内容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编写。实践环节的授课由行业、企业专家或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最后,高职学生在校最后一年学习,可按细分专业面向进行对口培养,有针对性地强化其专业素质。如市场营销专业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细分为汽车营销、保险营销、房地产营销、日用品营销、特许连锁服务营销等,这就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实现学校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4.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素质

专业建设的特色培育,根本点在于教师本身。如果没有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群体,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就会严重滞后,专业的特色就必然先天不足。首先,教师应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有长期深入行业、企业从事专业实践工作的经验,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其次,要从制度上保证教师经常深入到校企合作基地,参与校企课题的研究,解决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总之,要改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现象,每年安排相对固定的时间到企业参与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在总结提炼后反馈到教学之中。再次,要通过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的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双师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创造宽松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连生,丁德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1).

[2]李成森.超常规与跨越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理念[J].辽宁信息职业技术教育,(1).

[3]马庆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3).

[4]周祥瑜,吕 红.行业主导――特色鲜明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J].职教通讯,2005(3).

[5]葛锦林.对我国推行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J].(1).

篇4:机电专业创业才能培育路径论文

机电专业创业才能培育路径论文

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一专多能、具有复合性和多元性,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整合各种创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前提。机电类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可以把单项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还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机电类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能力。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统学科,实践导向性非常强,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从机电高职教育定位来看,本身就是培养机电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性人才。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强调学生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市场分析能力、处事能力、政策法规运用能力,等等。而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高职学生。

当前,高职院校对机电类专业提出“培养创业型、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之一。而机电类学生的创业活动,不仅是专业能力的较量,还是思路的比拼。谁的思路合理、科学、新颖,谁就赢得市场先机,争取到更广阔的职业前景。但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制约,多数院校重理论教育,轻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引入创业教育,可使机电教学实现教、学、做统一,实现老师和学生走向生产一线,让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路,还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业教育理念是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对整个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我国高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然而,在教育理念方面功利化、简单化、狭隘化倾向明显,导致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异化为就业培训和岗前培训。因此,现在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起步阶段,需要加大发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力度,转变传统的因袭式传习教育观,把自主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课堂教育相融合,与深化教育改革相结合,突出人才素质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创建以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为导向,以情境教育和实训教育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把自主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塑造机电类学生的.自主创业人格。这样就抓住了自主创业教育的根本和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关键。一改传统“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创业教育方法,“以创新创业实际过程与问题为导向”,进行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技能,在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丰富经验,在丰富经验的过程中提升创业能力。

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教育课程的具体设计既要满足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又要符合“分流培养”原则。合理安排专业课与创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厚实的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根据分流培养原则,对有特殊要求的学生提供一些科学研究训练、素质拓展教育、专业深化教育、工程实践教育或职业培训教育等。建立与机电专业教学相平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独立设课,包括开设政策与法规、经营、贸易、金融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建构完善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设立“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和“工程素质教育”三大课程模块。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如请有关政府机关负责人讲授纳税程序,如何办理工商登记及税务登记,特种行业管理,等等,让学生掌握实战的经验和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纷纷提出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既充满创业热情又能理性分析创业流程、既有创业精神又了解创业过程、既掌握创业知识又能讲授创业课程、既懂得创业理论又有创业实战经验的优秀专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使其能够在教学第一线为广大机电类学生开设创业类课程。另外,还可以通过聘请创业成功、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成功企业家,以及具有创业经历的优秀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等作为任课教师。

在师资建设的同时,加大创业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根据创业教育注重实践性和亲历体验等特点,为了让学生在各种模拟的场景下体验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创业学习期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需建立一系列专门的、先进的创新创业实训室,如创业战略分析研讨室、模拟信息交流服务实训室等。同时,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完备的整体,要保证其运行良好,就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体系,以推动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体制、服务体系等平台建设。

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得到创业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政策法规等软环境支持。目前,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但没有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力度还不够,实施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国家和地方需要加大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优化创业能力培养的软环境,高校、政府、企业协会可以加大高职机电类学生创业协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基地、高职机电类学生科技园、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校外实践基地、科技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的建设;还可以定期评选出一批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树立“标杆”,营造氛围,培育人文环境,引导和鼓励高职机电类学生自主创业。

在创业过程中,既可以创造财富,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对机电类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多生偏爱稳定的工作单位,如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等,使部分高职机电类学生失去创业热情。另外,高职机电类学生存在着不正确的财富观,把精力放在关于社会财富的分割上,而很少考虑如何创造财富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创业苦乐观。加之当前社会诚信缺失,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这都使创业更具风险。因此,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过程中,应加强学生风险意识教育,让学生树立创业光荣、创业有为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使学生在校就做好足够的创业心理准备。

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观是培养其创业能力的前提。加强创业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不断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自身成长,还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最重要的是能为社会培育企业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创造足够的条件,为高职机电类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培养学生执著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促进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篇5:酒店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1) 浅谈绿色饭店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 论星级服务

3) 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4) 心理调控与自我激励

5) 浅论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6) “假日经济”剖析

7) 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8) 创建绿色饭店的意义

9) 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10) 饭店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

11) 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12) 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

13) 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14) 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5) 试论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6) 试论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7)  浅析饭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18)  谈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化扩张路径

19)  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20)  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21)  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22)  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

23)  分时度假的现状与发展

24)  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25)  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26)  饭店业的体验式营销

27)  产权式酒店的发展研究

28)  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29)  饭店顾客关系管理

30)  酒店式服务在***行业的应用

31)  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32)  浅析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33)  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34)  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35)  如何实现餐饮服务的个性化

36)  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37) 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

38) 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9)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40) 有关我国(或地区)酒店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

41) 试谈贫困地区发展酒店应该具备的条件

42) 地区酒店营销策略

43) 浅谈奥运对主办国旅游酒店业的影响

44) 谈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5)  有效执行饭店战略

46) 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47) 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48) 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49) 饭店业的体验式营销

50)  浅谈现代酒店营销

51) 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52) 饭店顾客关系管理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53)  培训工作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基础

54) 如何处理饭店非正式组织问题

55) 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56)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57)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58) 我国旅游饭店发展战略思考

59) 旅游饭店营销与管理系统研究

60) 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问题分析

61) 浅析中外饭店管理集团比较

62) 试析我国饭店业员工流动原因

63) 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64) 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案例分析)

65) 大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66) 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

67)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68) 中国民营酒店人才流失分析

69) 我国经济型酒店生存发展状况分析

70) 我国XX菜系发展的对策研究

71) 我国旅游饭店(或部门)完善管理思考

72) 浅谈收益管理(Yield Management)在中国饭店中的应用

73) 饭店如何解决饭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

74) 中国饭店业特许经营发展现状及对策

75) 试谈跨国酒店如何进行跨文化管理

76) 我国旅游饭店业竞争力分析

77) 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

78) 中国饭店发展趋势——集团化

79) 我国旅游饭店供求非均衡分析

80) 饭店行业竞争格局及其对策思考

81) 浅析我国中、高档酒店的客房布局

82) 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饭店经营中的运用

83) 论酒店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84) 论酒店的品牌策略

85) 中国饭店业文化竞争评析

86) 浅析饭店婚宴产品的组合开发

87) 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88) 推行”带薪休假制度”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89) 提高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90) 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思考

91) 我国酒店发展的法律缺陷及完善办法

92) 市场营销观念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93) 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94) 有关我国酒店价格问题的研究

95) 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96) 论饭店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97) 谈员工服务意识与企业竞争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98) 抓好饭店产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

99) 有关我国旅游餐饮管理问题研究

100) 谈培训工作在饭店管理中的重要性

篇6:酒店管理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夏秀清.咸阳海泉湾温泉酒店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D].西北大学

[2]王新奇.锦江之星高新店营销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8

[3]杭国栋.上海新东方语言培训(英语)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

[4]刘利.安徽大步汽车4S店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5]姜瑞华.青岛市星级酒店绿色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8

[6]阎同立.河北民航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7]赵志梅.陋室宾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9

[8]严华.H汽车租赁公司上海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

[9]麦毅菁.基于管理合同模式的饭店集团研究[D].厦门大学2008

[10]杨锦慧.呼叫中心在线营销运营管理与营销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11]于春玲.国内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

[12]吴恺.重庆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5

[13]邵远.中国酒店管理业的发展及其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

[14]吕海霞.正明锦江大酒店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

[15]张岩.陶然居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6

[16]葛震宇.试论经济型酒店营销策略[D].南京理工大学2006

[17]李洪文.泰安金海大酒店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

[18]陈果.JS酒店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19]刘永强.论南航明珠大酒店的服务营销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7

[20]魏遇,周倩雯,林讽.茶文化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研究以长兴县顾绪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5),387-390.

[21]陈丽荣.不同类型旅游者体验质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师范大学,2007.

[22]黄向.旅游体验心理结构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23]戢芳,周庭锐.商业服务场景中的背景音乐与消费行为.经营与管理,2013(4),102-105.

[2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5]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84,34-51

[26]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学报,2006,38 (4),562-575.

[27]袭金红.服务场景中的“其他顾客”.商场现代化,2009(34),27-28.

[28]姜玲玲.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辽宁师范大学,.

[39]兰龙耀.邮轮旅游体验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3),77-78.

[30]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杜,2002, 320-378.

[31]李晓琴.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 (5),609-611.

[32]李祗辉,白讳,马琪,等.体验经济视角下服务场景对顾客满意影响的实证.科技管理研究,2014,34 (6),197-200.

[33]金立印.服务接触中的员工沟通行为与顾客响应一一情绪感染视角下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9 (18),28-35.

[34]倏静,张丽华.旅游体验的层次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过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41-43.

[35]王志文.购物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分析--以海南岛为例.现代商贸工业,, 23 (21) , 10-12.

[36]梁凤华,程肇基.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与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的中介效应.教与学术月刊, (5) , 39-42.

篇7:酒店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1、浅谈酒店是否需提供一次性消耗用品

2、浅析饭店无干扰服务

3、提高当前我国酒店餐饮部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4、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风险来源――以餐饮业为例

5、浅谈杭帮菜的创新与发展

6、浅谈社会餐饮企业成功要素――以**餐饮企业为例

7、关于“酒店禁带酒水”的几点思考

8、酒店餐饮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以**酒店为例

9、试论我国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酒店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研究

11、浅谈某某饭店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浅析某某饭店实施绿色营销理念的对策

13、探讨饭店产品的创新思路――以某家饭店为例

14、如何提升饭店员工(餐饮服务员、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康乐服务员等)服务心理素质

15、试论饭店服务人员心理健康模式

16、探讨酒店的企业文化建设

17、试析杭州地区酒店营销策略

18、如何处理饭店非正式组织问题

19、探讨人本管理在酒店中的运用

20、如何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酒店服务工作

21、我国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

22、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

23、如何实现餐饮服务的个性化

24、谈培训工作在饭店管理中的重要性

25、论饭店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

26、低碳理念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

27、谈酒店的个性化服务

28、主题酒店的发展研究

29、浅析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策略

30、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31、关于酒店员工企业忠诚度的研究--以***酒店为例

32、内部营销对酒店员工工作质量的影响研究---以**酒店为例

33、酒店员工满意度与酒店服务质量的内在关系---以**酒店为例

34、高星级酒店住宿顾客对酒店康体项目的需求分析

35、基于PDCA的***饭店前厅问题处理

36、高星级酒店自助餐经营方式调研――――以***酒店为例

37、某某酒店人性化管理的绩效研究

38、高星级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的研究

39、**酒店品牌影响力的研究

40、酒店实习生管理策略探析

41、在线信息对酒店网络预定的影响

42、基于顾客忠诚度的酒店前厅部客史档案管理研究

43、酒店智能化发展与酒店前厅管理

44、知识型酒店前厅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

45、高端酒店前厅部员工薪酬体系设计

46、酒店员工流失分析研究――基于员工满意度

47、员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与酒店管理研究

48、酒店微营销与酒店业发展研究

49、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与酒店企业合作的思考

50、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问题的探讨

51、影响酒店客房安全的因素分析

52、浅析酒店客房中西式做床差异

53、酒店客房对酒店品质提升的影响

54、对现代化酒店客房个性化服务的思考

55、高星级酒店客房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56、酒店客房服务员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57、**酒店客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8、诌议高档酒店客房风格发展趋势

59、酒店客房服务员劳动力定量的因素分析

60、酒店客房部员工的个性化激励

请各位同学准备3个左右备选题目(为避免同一指导老师小组题目重复),与自己的指导老师商讨,确定最终选题。

篇8:酒店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酒店管理专业论文题目大全

1、浅析饭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2、谈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化扩张路径

3、饭店的信息化管理研究

4、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5、对饭店餐饮成本的控制研究

6、体验式思维在饭店管理中的应用

7、国内饭店如何对抗国际酒店集团的对策研究

8、浅析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9、浅析青年旅馆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10、饭店企业文化问题研究

11、如何实现餐饮服务的个性化

12、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13、怎样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做好服务工作

14、浅论旅游者与饭店员工的审美关系

15、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

16、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

17、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

18、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9、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

20、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21、大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22、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

23、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

24、中国民营酒店人才流失分析

25、浅析我国中、高档酒店的客房布局

26、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饭店经营中的运用

27、中国饭店业文化竞争评析

28、我国酒店发展的法律缺陷及完善办法

29、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30、试谈贫困地区发展酒店应该具备的条件

31、现代酒店业成本管理浅析

32、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东莞某五星级酒店为例

33、大学生酒店实习质量提升研究——基于过程管理视角

34、浅谈酒店餐饮服务质量管理

35、中加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36、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37、谈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服务

38、试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口就业问题

39、酒店客户体验的重要性及优化管理研究

40、基于神秘顾客调查法的酒店管理模式研究

41、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效果分析及建议

4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千岛湖校区为例

43、浅析酒店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4、新常态下职业导向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45、浅析茶文化主题酒店管理与发展

46、酒店实习生心理演变与指导策略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例

47、浅析旅游新趋势之下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

48、人性化模式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49、从技能抽查角度探析酒店管理专业餐饮实训室建设

50、酒店管理与服务中的创新研究

51、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策略研究

52、财务视角下酒店行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析

53、电子商务模式下我国酒店管理的创新

54、酒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

55、基于组织管理视角的酒店实习满意度实证研究

56、经济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如家酒店集团为例

57、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式分析

58、现代酒店的经营管理探讨

59、新形势下酒店员工管理工作探析——以市委市政府重要接待性酒店管理为例

60、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61、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的酒店培训师课堂教学质量问题研究

62、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6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64、就业导向下的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以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65、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教学策略探索

66、网络时代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之探索

67、传统茶文化对现代酒店管理思维的影响分析

68、试论三亚高端酒店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69、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

70、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

71、辽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72、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角色转换中角色失调的表现及对策思考——以三亚学院为例

73、校企协同视角下的酒店管理高职教育模式构建

7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

75、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方向探讨

76、新常态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研究

77、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78、基于中职生职场表现的中职教育培养质量分析——以湖南A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79、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中的作用

80、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

81、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的跨国酒店经营与管理

82、关于酒店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探讨

83、现代酒店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

84、信息网络时代下的旅游酒店微博管理机制研究

85、我国连锁经济型酒店薪酬制度管理对策分析

86、大数据背景下酒店现状及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长沙市星级酒店为例

87、现代酒店管理中前厅管理中存在问题与策略分析

88、酒店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89、酒店客房的成本管理浅析

90、探讨新形势下高星级酒店成本控制与管理

91、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考核创新探索

92、关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思考

93、中海圣廷苑酒店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94、基于就业视野下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

95、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96、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的创新

97、浅谈酒店管理中的市场营销策略

98、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99、酒店管理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00、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01、星级酒店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以盐城市为例

102、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沟通问题的若干研究论述

103、酒店绿色管理理念的内涵阐释与实践方式研究

104、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设计

105、会议型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6、酒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路径选择

107、中小型酒店客房消耗品有效管理方法探析

108、探讨如何发挥预算管理在酒店集团的作用

109、试论如何加强酒店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110、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

11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112、酒店设备购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3、旅游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11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评价

115、行业转型背景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研究

116、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

117、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质量提升研究

118、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以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为例

119、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标准和酒店行业符合度研究——以三亚为例

120、现代学徒制视阈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21、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制约机制探究——以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122、现代酒店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23、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2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12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酒店员工关系管理评价研究——以武汉碧桂园凤凰酒店为例

126、旅游新趋势下的酒店管理创新分析

127、关于日本温泉酒店管理的模式及其启示探究

128、经济型酒店管理现状与应对策略探析

129、酒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130、试论高星级酒店的财务战略管理

131、新金融经济背景下酒店强化客户关系管理的探究

132、旅游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研究

133、浅述茶企环境生态意识在茶园区酒店管理中的培养

134、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酒店专业实习生管理研究

135、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博弈的路径优化研究

136、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137、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38、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堂双语教学探索

139、分析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以我校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为例

140、职业化改革对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启示

14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14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效性模式研究——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4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144、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研究综述

145、浅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兼职专项平台的搭建

146、校企深度合作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147、基于协同理论的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教学联合体探索

148、信息化背景下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49、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研究

150、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探讨

151、辽宁省酒店业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152、酒店员工高流失问题及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的分析

153、新时期酒店管理模式创新的研究

154、浅析酒店预算管理的作用及方法

155、高星级酒店柔性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探讨

156、酒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157、浅谈酒店处理投诉的要点与技巧

158、浅析酒店基层工作人员心理

159、浅析酒店如何有效防止优秀员工“跳槽”

160、浅析酒店服务中的语言艺术

161、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162、试论客人投诉的处理和饭店形象的树立

163、酒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

164、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酒店中的作用

165、谈酒店员工服务意识与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166、关于提高酒店消费质量的问题

167、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酒店文化

168、酒店如何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流失问题

169、浅谈网络营销在酒店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170、酒店如何有效地进行售后服务工作

171、浅析酒店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172、浅谈酒店顾客关系管理

173、如何有效发开酒店客源市场

174、知识经济下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75、酒店业如何推行绿色消费

篇9:酒店管理专业论文提纲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及发展运用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现状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

二、内部控制理论在我国的研宄现状

第二节 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与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一、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二、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第三章 酒店行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第一节 酒店行业的发展及现状

一、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酒店经营的特点及面临的风险

第三节 酒店行业对于风险的控制

第四章 构建风险导向型的酒店内部控制系统

第一节 风险导向型内控系统的含义及特征

第二节 构建风险导向型酒店内控系统的意义

第三节 构建风险导向型的酒店内控系统探讨

一、控制环境

二、风险评估

三、控制活动

四、信息与沟通

五、监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篇10: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途径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途径论文

摘要:培养一线教育工作者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指导方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该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能能力是由职业情感、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知识三个方面构成。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职业情感受到激发,通过知识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职业知识,通过在小组实训和实习的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拥有完备的职业能力,同时具备可持续专业发展的潜力。

关键词: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学前教育专业

职业能力即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具备该职业的某种特定技能、技术以及素质。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前儿童教育教学的知识以及经验让儿童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学前教育的目的。幼儿教师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就是拥有职业能力,这也是作为教育教学能力的体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前提是,学生要对本专业认可,并且学生对工作环境有所熟悉,以教学实践作为根本手段。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还需有培养教学情感,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和熟悉教学场景,还要求书面考试成绩过关及教学实践能力充足。

1.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情感培养

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精神是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根本动力,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前提是需要培育职业情感和增强职业认同感。职业情感的培养会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限制,一是职业本身具有趣味性。这种趣味性是跟学生自身的个性相互联系的,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跟孩子在一起戏耍,而有些学生就不喜欢孩子,觉得跟他们一起不舒服,这是一种本源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是否可以完成本专业的知识学习,并对日后岗位是否可以主动追求教学进步有着重要联系。二是行业地位。在如今的社会发展阶段,行业的前景和行业报酬依旧是决定人们从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人认为幼师只是“看孩子”的工作,没有专业性也没有科学性,因此长期以来幼师的工资报酬是普遍偏低的,这些不良的外部因素也造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该行业认知和选择的阻碍。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就需在学生入学时就安排轻松愉悦的社交活动,有利于学生尽快熟悉学前教育职业环境,尽早体验到职业情感和职业精神。社交活动时,让学生与校内实训中心的院系联合幼儿园小朋友开展活动,通过结对子方式,并且每周都有固定时间,让学生与结对子小朋友在幼儿园或者附近的社区展开各种活动。从最初让学生与小朋友进行自由交谈、讲故事到辅助幼儿园教师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或者户外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对孩子爱心的激发,从而提高对本专业的认可,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另外,根据当前社会趋势变化和国家对当前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的机会,学校可以举办学前教育专业宣讲会。举办宣讲会有两个优势,一是通过宣讲会客观地把学前教育行业在社会中地位和实际情况告诉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前教育事业的热情;二通过宣讲会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自身专业的独特性和必要性,使得学生能够对本专业有着科学合理的认知。总而言之,职业情感的激发和提高专业认同是作为本专业学生职业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做好以上工作,才能真正培养出学生职业情感。

2.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知识学习

能力增长就需要知识的学习作为基础。在现代心理学中把知识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知识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学生在学校时,通过书本知识学习和考试等形式所获取,而程序性知识需要学生把陈述性知识通过实践进行转化以及实践现场的观摩和亲身实践从而获取。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需要重点抓住这两种知识的学习,才可以让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首先,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在学校课程制定、教师教学、学生读书以及自习等各项环节都要做好,确保学生有着充足的学习时间以及良好的学习场地,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学校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本行业的基础概念和科学规律,这是为将来的工作岗位作为形成科学教育观念的基础,并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做好自身的职责。其次,当学生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时,高职院校要为学生创造条件。程序性知识是涉及到“怎么办”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是跟“技能”概念的含义基本上相同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是有着直接联系的,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适宜安排学生参观各种见习以及观摩教学活动,让学生提前为日后职业实践做好充分准本。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观摩,同时参加模拟仿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提前体验到真实的学前教育工作。虽然见习活动不是直接进行尝试各种学前教育工作,但是见习活动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前了解和熟悉学前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感性认知,让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程度提高,并对其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解。与此同时还能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观察能力、评价、反思等教育技能,这是为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提前获取一定的教育经验。高职院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需要共同参与学生的见习活动,并且由双方的教师一起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实训活动,所设计的实训要包括儿童行为表现、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记录与评价以及幼儿园教学环境观察等各方面内容。在每次学生完成见习活动之后,都需要把对教育现场观察与研讨、案例讨论、调查报告、教育笔记等所收集到的反馈信息,及时的让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教师也需要把学生完成见习活动后的作业成绩纳入到专业课程成绩总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才有利于提升学生见习的实际效果。模拟仿真教学是一种有着实践性、交互性、动态性以及协作型的教学模式,它是能够融合到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的专业学习当中,并且由双师型教师进行指导教学。模拟仿真教学通常都是采取小组教学方式,不仅有模拟仿真教学还有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现场点评。通过模拟仿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理论教学广度,减少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距,培育未来教师所具备的应用技能,让学生可以克服教育活动中所带来的紧张、慌乱的.心理,让学生能够面对教育现场的真实情况,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当中。

3.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实践

如果学前教育专业单单只是通过培养方案所确定下来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那么职业情感的培养和职业知识的学习是明显不够充分的。目前,普通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还只是一种应用性的学科,而当学生接受专业教育后就必须要具备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也是作为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实训与顶岗实习。

3.1小组项目式实训

小组项目式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在实训中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以便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小组作为项目实训的基本单位,通过专业领域的工作形式或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并且予以执行。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幼儿园教师要对学生共同知道,让项目小组学生相互协助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幼儿园实地操作的,有着针对性、研究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灵活性等特性。小组项目式实训是通过小组工作的形式,通常都是三人一组,在分配小组时教师要考虑到每组学生的特长优势互补以及能力强弱的搭配,使得小组学生水平呈现阶梯式分布,这有利于对学生实训起到自然激励和相互帮助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小组项目式实训所面对的是有真实职业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任务的,例如环境创设、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以及家园工作等等一系列训练,涉及到学前教育工作各方面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使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展开积极和富有创意想法的综合实践和讨论。在项目开始之前,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计划提交指导教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分析计划并选择最好的计划,并实施计划。

3.2坚持多岗实习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可以做到上岗即到位、多岗位迅速适应、发展有潜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应该要改变传统的学前教育实习模式,尤其是在顶岗实习中只安排学生在幼儿园中当教师这一单一岗位的实习方式,而是要让学生可以有阶梯式、全程化的职业能力训练活动,并且在训练活动中要坚守幼儿园教师岗位实习的原则,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保育员、育婴师以及学前教育各种培训机构,例如儿童美术、语言、舞蹈等等各方面的实训当中。只有以幼儿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专业多岗位的实训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培养人才,并且让学生能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目的、计划、准备去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目标设置下,学生能够形成与自身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相互适应的职业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学校组织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知识。这也是需要教师经过不断的学习进修,找寻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寻找新的教学模式,大胆摸索,大胆实践,探索出适合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等,尽量培养出符合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等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职业,(32).

[2]游晓琳.广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3]钱惠.新常态下高职教师职业能力要素分析与提升途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44-44.

篇1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探讨论文

1.1 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和科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多种新型旅游产品的争相出现,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走出家门出去旅游,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理念在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旅游院校也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在人才培养上要以社会本位为主兼顾个人本位的培养原则,更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才能迎接社会的巨大挑战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1.2 旅游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

旅游行业是服务型产业,对传统旅游需求的服务目前已基本达到饱和,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旅游需求也不断出现,因此,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朝阳产业”中生存下来,必要有了解游客需求变化、具有宽知识、高技能、强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的旅游技术专业人才来支撑。

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2.1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知、行” 反差

目前,该专业大学生已认识到“创新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普遍意识到在大学生努力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意义的事,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明天才能更有资本去竞争。然会,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却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付出行动。据实地调查发现:37%的学生从不参加学院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14%的学生表示根本没兴趣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对科技竞赛缺乏参与的占49%。对于教师组织的科研项目,28%的学生表示只参加过一次,只有11.50%的学生多次参加过教师组织的科研项目,而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从不参加科研项目。

2.2 旅游专业教育的软件和硬件条件不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软件条件:教师队伍。教师是学生创新潜能的呵护者、激发者,能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指导和规划的作用,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龙头作用。而我国旅游高等院校现有的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体制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承袭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走出传统,迈向创新”,绝非易事。

硬件条件:教学实习设备。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先进的教学实习设备,因此教育活动很难提高水平,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创新能力基本得不到较大提高。要想把旅游高等院校建设发展成为引领“朝阳产业”进步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实现教育实习设备现代化。

2.3 激励、评价等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动力

激励制度不健全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旅游院校独立办学的权限不断加大,但是激励、评价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教职工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积极性,长期以来,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逐渐被泯灭了,而教职工创新潜能的开发更是不可能。这对旅游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取精神的培养造成了间接的影响,不利于学(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4页)生创新能力的顺利提升。

篇1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及培养途径探讨论文

3.1 创设良好的.情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扮演了过多的角色,学生大部分是观众、听众,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挥。

3.2 建设旅游管理实践创新基地,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旅游行业是服务型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大,而且对所需人才的动手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理论方面“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这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只有建设比较稳定的实践基地,才能达到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3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学习发展观

学生要进行全面创新,思想是先导。要创新必先是更新观念,转换脑筋,从传统的学习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树立创新学习发展观,将促进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一种创新性的认知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客观地认识世界,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自主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成为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而是扩展思维,运用各种成效显著的学习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探索新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自己的创新行为。

3.4 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教学能力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注重提高教师创新素质。首先,高等旅游管理院校应加大对硕士以上毕业生和具有丰富经验、实践能力较强人才的吸引力度;其次,学院出资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在职硕士、博士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业务素质;第三,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让旅游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第四,聘用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旅游行业行政官员、现行旅游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把教学活动变成一个创造性活动过程。

3.5 加强制度建设,创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动力机制

创新的动力素质是创新活动直接的驱动力,是人的创新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建设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动力机制的内外环境,建立创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创新的学习评价机制、创新的学生评价和奖励机制,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及学生的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教学互动,创新实践形式,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对教师应通过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推动和促使教师创新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创新教学的水平,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充当引路人,真正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支持学生崇尚个性自由,大胆地向权威及传统观念挑战,把学生的创新观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对学生评价和奖励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3(2).

[2]宣仕钱.创新素质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3]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4]王焕梅.大学生创新学习方式的构建策略.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8(10).

[5]王海东,孙凌云.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北方经贸,2006(12).

[6]胡述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其效果检验方法研究[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

高校创新教育探究论文

对口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论文

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研究论文

浅谈TRIZ理论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论文

就业与创业的论文

科技创新教育教学论文

创业教育论文

《高能素质培育》读书笔记

创新创业论文摘要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酒店管理专业创业能力培育的途径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基于差异化视角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2023-10-03

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要途径探讨论文2023-04-16

地区科技创新论文2022-08-23

科技创新论文2022-05-07

高校教育如何面对艰难就业市场论文2023-03-07

论文:中职的职业素养2023-09-25

社交媒体科技创新论文2023-07-18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2023-08-15

青少年科技创新小论文2023-08-09

浅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组织模式论文2023-02-10